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备课笔记_第1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备课笔记_第2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备课笔记_第3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备课笔记_第4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备课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复习

使用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总学时:68

班级:14电子2班

2]课时:

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常用的数制及其转换方法。

2、理解常用码制的编码方法。

3、理解三种最基本的逻辑关系。

4、了解逻代的三条法则。

5、掌握逻函的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6、深入理解逻辑功能的逻辑函数表达式、真值表、逻辑图、卡诺图四种描述方法,并

掌握它们间的转换方法。

本章的教学重点:

1、逻函的两种化简方法。

2、逻辑功能的四种描述方法和转换方式。

本阐的教学难点:

逻代公式化简法的技巧。

1.1概述

1.1.1数字量和模拟量

模拟量:

随时间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特点:具有连续性。

表示模拟量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

工作在模拟信号下的电子电路称为模拟电路。

数字量:

时间、幅值上不连续的物理量。

特点:具有离散性。

表示数字量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工作在数字信号下的电子电路称为数字电路。

1.1.2数制和码制

一、数制

1、十进制(Decimal)

①有十个数码:0、1、----9;

②逢十进一(基数为十);

③可展开为以10为底的多项式。

如:(48.63)=4xl(V+8x10°+6xl()T+3x10-2

通式:

(。)»=X10"+4_]X1+・・・+%X100+X10一十・・X1ornt

=aix1O

i-o

2,二进制(Binary)

①有两个数码:0、1;

②逢二一(基数为2);

③可展为以2为底的多项式。

如:

2

(101.0l)g=(lx2+0x2'+1x2°+0x2-1+1x2-2)。=(5.375)。

式中:2'---称为位权。

同理:用同样方法可分析十六进制数,此处不再说明。

下面说明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对应关系:

十进制二进制十进制二进制

0081000

1191001

210101010

311111011

4100121100

5101131101

6110141110

7111151111

二、数制转换

1、二一►十

方法:按位权展开再求和即可。

2、十一a二

整数部分:除2取余法

(19)D=(10011)B

小数部分:乘2取整法

例:(0.625)D=(0.101)B

I01625X2

125X2

05X2

3、二一►十六

方法:从小数点开始左右四位一组,然后按二、十进制的对应关系直接写出即可。

如:(110110010.11011)B=(1B2.D8)H

二、码制

用不同的数码表示不同事物的方法,就称为编码。为便于记忆和处理,在编码时必须遵

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就称为码制。

例如,一位十进制数0〜9十个数码,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时,其代码称为二——十进

制代码,简称BCD代码

BCD代码有多种不同的码制:8421BCD码、2421BCD码、余3码等,

2421码2421码

十进制8421码5211码余3码余3循环码

(A)(B)

000000000000()000000110010

1000100010001000101000110

2001000100010001001010111

3001100110011010101100101

4010001000100011101110100

5010101011011100010001100

6011001101100100110011101

7011101111101110010101111

8100011101110110110111110

9100111111111111111001010

权8421242124215211

[3〜4]课时:

1.2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

▲逻辑代数(布尔代数)

用来解决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问题。

▲0、1的含义

在逻辑代数及逻辑电路中,。和1已不再具有值的概念。仅是借来表示事物的两种状

态或电路的两种逻辑状态而已。

如:

-真一1r合一]C高一]

取值\;开关1;电引。

I假一o1分一0I低一0

▲参与逻辑运算的变量叫逻辑变量,用字母A,B……表示。每个变量的取值非0即1。逻

辑变量的运算结果用逻辑函数来表示,其取值也为。和1。

一、与逻辑运算

1、与逻辑定义

某一事件能否发生,有若干个条件。当所有条件都满足时,事件才能发生。只要一个或

一个以上的条件不满足,事件就不发生,这种决定事件的因果关系“与逻辑关系”。

3、与逻辑函数式4、与逻辑符号

A-TT1J

Y=A-BB——

5、与逻辑运算

0.0=007=0P0=017=1

二、或逻辑运算

1、或逻辑定义

某一事件能否发生,有若干个条件。只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条件满足,事件就能发生;

只有当所有条件都不满足时,事件就不发生,这种决定事件的因果关系”或逻辑关系

2、或逻辑真值表3、或逻辑函数式4、或逻辑符号

Y=A+B

5、或逻辑运算

0+0=0;0+1=1;1+0=1;1+1=1

三、非运算

1、非逻辑定义

条件具备时,事件不能发生;条件不具备时事件一定发生。这种决定事件的因果关系称

为“非逻辑关系”。

2、非逻辑真值表3、非逻辑函数式4、非逻辑符号

AY

Y=A

01

10

5、非逻辑运算

T=o

四、几种最常见的复合逻辑运算

丫=今圭布

A—A1J,

3、与或非

ABCDY

Y^AB+CD

00001

00110

11000

11110

1.3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1.3.1基本公式

一、变量与常量的运算

A0=0;A+0=A;Al=A;A+1=1o

二、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A+B=B+A;AB=BA。

(A+B)+C=A+(B+C);(AB)C=A(BC),

A(B+C)=AB+AC;A+BC=(A+B)(A+C)

三、一些特殊定律

重叠律:A+A=A;AA=AO

反转律:A=N

互补律:A+A=l;AA=0o

反演律:A+B=AB;AB=A+R

1.3.2常用公式

吸收律:A+AB=A

A+AB=

证:左边=A+A6+AB=A+(A+A)6=A+6

=右边

冗余律:AB+AC+BC=AB+AC

下面证明两个常用的等式:AB+AB^AB+AB

证:右边=/W•A3=(A+B)(A+B)=AA+AB+BA+

^AB+AB

=左边

X=A5十初二人㊉台一一异或函数。

一一同或函数。

Y2=AB+AB=A®B=AQB

或二=1)一

AB+AC=AB+AC

证:右边=(入+百)(4+0=入e+45+配=入e+4石=左边。

[5〜6]课时:

1.4.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1.4.1代入定理

在逻辑代数中,如将等式两边相同变量都代之以另一逻函,则等式依然成立。

如:A+Afi=A+B

则:AC+D+AC+DB=AC+D+B

1.4.2反演定理

将逻函中的“+”变"*”,"*,,变"+”;“0”变“1”,“1”变“0";原变量变反变量,反变量变

原变量,所得新式即为原函数的反函数。

如:Y=(A+BCD)E

则:Y=A(B+CD)+E

或=A(B+C+D)+E

1.4.3对偶定理

将逻函中的“+,,变“*,,,,,*,,变"+,,;”0,,变力,,,“1”变“0”;变量不变,所得新式即为原

函数的对偶式。

如:y=A(B+C)

贝U:Y=A+BC

1.5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

1.5.1逻辑函数表达式

Y=ABC+ABC+ABC

逻函是以表达式的形式反应逻辑功能。

1.5.2真值表

上述逻函的真值表如右表所示。

真值表是以表格的形式反应逻辑功能。

B

rz~0~

000

0100

010

1000

011

101

1上

1.5.3逻辑图

以逻辑符号的形式反应逻辑功能。与上述逻函对应的逻辑电路如下

逻辑功能还有其它描述方法。

1.5.4各种逻辑功能描述方法间的转换关系

例:已知逻辑图,求其真值表。

解:先由逻辑图写出逻函表达式,再将逻函表达式化为与或式并以此列出真值表。

Y=AAB-BAB=AAB+BAB=A(A+B)+B(A+B)=AB+AB

1.6逻函的公式化简法

1.6.1化简的意义

先看一例:

B

A

C

Y^AB+AC一一与或表达式

=AB+AC

=AB-AC与非与非表达式

=AB+AC---与或非表达式

=(A+B)(A+C)一一或与表达式

=A+B+A+C一一或非或非表达式

可见,同一逻函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自然对应有不同的实现电路。

那么哪种实现电路的方案最简单呢?因此,化简就成为最重要、最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了。

1.6.2化简的原则

1、表达式中乘积项最少(所用的门最少);

2、乘积项中的因子最少(门的输入端数最少);

3、化为要求的表达形式(便于用不同的门来实现)。

[7〜8]课时:

1.6.3公式化简法

例1:

Y^AB+AB+ABC+ABCD+~ABCD=A瓦1+Q+AB+ABCD+^BCD

^AB+AB+(AB+^B)CD=AB+AB+AB+ABCD^AB+AB+CD

例2:

Y=ABC+AD+CD+BD+BED=ABC+AD+CD+BD

=ABC+(A+C)D+BD=ABC+ACD+BD=ABC+ACD

例3:

Y=AB+BC+BC+AB=AB(C+C)+BC(A+A)+BC+AB

=ABC+ABC+ABC+ABC+BC+AB=BC+AC+AB

1.7逻函的卡诺图化简法

公式化简法建立在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的基础之上,化简方便快捷,但是它依赖于人们

对公式的熟练掌握程度、经验和技巧,有时化简结果是否为最简还心中无数,而卡诺图化简

法具有规律性,易于把握。

1.7.1逻函的标准形式

逻函有两种标准表达形式,即最小项和最大项表达形式,这里主要介绍最小项表达形式。

一、最小项

定义:设某逻函有n个变量,m是n个变量的一个乘积项,若m中每个变量以原

变量或反变量的形式出现一次且只出现一次,则m称为这个逻函的一个最小项。

如:y(A、B、C、D)=ABO)+ABCD+ABC

\/\

是不是

1、最小项性质

ABC最小项编号

①、n个变量必有且仅有2n最小项

约定:原变量用“1”表示;000ABCm0

反变量用“0”表示。001ABC

010

注:用编号表示最小项时,变量数不同,相ABCm2

同编号所对应的最小项名也不同。011ABCm3

100

如,m6:ABCm4

101

ABCm5

对三变量逻函为:ABC110

ABCm6

111ABC

对四变量逻函为:ABCD

②、所有最小项之和恒等于1

根据这一性质知,逻函一般不会包含所有最小项。

1.7.2逻函的卡诺图表示法

一、逻辑相邻项

定义:在逻函的两个最小项中,只有一个变量因互补而不同外,其余变量完全相同。

如:A5乙与

显然,在真值表中,几何相邻的两个最小项未必满足逻辑相邻。那么,能否将真值表中

的最小项重新排列从而使得几何相邻必逻辑相邻呢?答案是:能,那就是真值表!

BC吊CBCBC

00011110

ABCABC

A0ABCABC

mi

m0m3m2

ABCABCABCABC

A1

m

m4m56

二变量:

四变量:A00011110

00

01

11

10

二、相邻项的合并规则

两个相邻项合并可消去一个变量,如:~ABCD+~ABCD=~ABC

ABCD+ABCD=~BCD

四个相邻项合并可消去两个变量,

如:m4+m5+仍2+仍3=A6CZ)+ABCD+ABCD+ABCD=ABC+ABC

〃%+和+%+mm=BD

八个相邻项合并可消去三个变量,如:/+m2+m4+m6+呼+g0+仍2+肛4=D

同理:十六个相邻项合并可渝去四个变量;以此类推。

[9〜10]课时:

1.7.3逻函的卡诺图化简法

化简原则:•被圈最小项数应等于20个;

•卡诺圈应为矩形且能大不小;

•最小项可被重复圈但不能遗漏;

•每圈至少应包含有一个新有最小项。

例1:丫=Em(0,1,3,7)—AB+BC

例2:丫=Em(0,4,5,7,15)

^ACD+ABC+BC

或:^ACD+ABD+BCD

例3:

Y=BD+ABCD+ACD+ACD+ABCD

丫*。+ABC+ACD+ABC+ACD

Y=ABC+ACD+ABC+ACD

例4:

Y=Lm(l,2,3,4,5,6,7,8,9,10,11,12,13,14)

圈“1”法:

Y

Y=AD+CD+BC+ABCD

AB\00011110

圈“0”法:依据:•.•丫+歹=1,即(丫+7)、

00□111

cr~

包含所有最小项,.•.未被丫包含的最小项必被701_LJ1

_J

11\__□1

所包含;又:丫=1时,7=0,二歹=201(0)

1011111]]

15)

Y=ABCD+ABCD,Y=ABCD+ABCD

此例说明:卡诺图不仅可以化简逻函,还可以转换表达形式。

1.8约束逻函的化简法

1.8.1约束项和约束条件

在8421BCD码中,ml0~m15这六个最小项是不允许出现的,我们把它们称之为约束

项(无关项、任意项)。

Sm(10,11,12,13,14,15)=0——称为约束条件。

1.8.2约束逻函的化简

例:设A、B、C、D为一位8421BCD码,当C、D两变量取值相反时,函数值取值为

1,否则取值为0,试写出逻函的最简表达式。

解:先列出该逻辑问题的真值表:ABCDY

00000

Y='ABCD+~ABCD+ABCD+ABCD+ABCD

00011

Zm(10,l1,12,13,14,15)=000101

00110

01000

01011

01101

01110

10000

10011

Y=CD+C75

若不利用约束项,则化简结果为:y-^CD+ACD+5CD

[11〜12]课时:

第二章:门电路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二、三极管的静态开关特性;

2、理解TTL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

3、掌握TTL门电路的性能参数;

4、了解CMOS与非门的工作原理,理解其性能参数;

5、理解OC、TS门的作用和特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

TTL门电路的性能参数及使用方法。

本章的教学难点:

TTL门电路的原理及特性分析。

2.1概述

一、门电路

用以实现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的单元电路统称为门电路。

二、正、负逻辑

10

01

正逻辑负逻辑

2.2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2.1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VD荐o'

++R

uQ5

截止断开

斗=\

V/V染通7/fl合

/|、三极管

2.2.2

Vcc的开01,t/ms关特性

1Vo/Vfl

Rc

区J一Vo

q二^/ms

~QT

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

截止区:L,=Ic=O,Vcr:=Vcc

饱和区:Ic=Vcc/(BRc)=Ics,Vcc=0V相当于

2.3最简单的与、或、非门电路

「高电平一“1”

约定:电平{

1低电平一“0”

Y=A•B-与逻辑功能。

2.3.2二极管或门

R0V

Y=A+B一或逻辑功能。

Vcc(5V)

2.3.3三极管非门

Eq二

□2

Y=A

VEE(-8V)一、当v:=0V时

%F=v.—=0—8x33=_2V。所以VT截止,i0,v°=5V。

Bb1

/?,+R23.3+10

二、当Vi=5V时

设:T导通,则:VBE=0.7V,所以,人=匕T地=5-0.7=]3段,

83.3

/=VBE—;VEE)=S7:;—8)=o87〃2A而=A-Z=1.3-0.87=

220.25mA.又因

BBS

为I>【,所以T饱和导通,v0=OVo

[13〜14]课时:

2.4TTL门电路

2.4.1TTL反相器

一、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3.4V

0.2V

1、输入A=0.2V(VIL)

一导通,VBI=0.9V,T2、T4截止,IBi=(Vcc-VBi)/Ri=1.025mAo「深度饱和,Y(输

出)=Vcc—VR2—VBE3—VD2=3.4V=VOH。

2、输入A=3.4V(V0H)

「集电结导通、T2、T4饱和,VBI=2.1V,TI发射结反偏,VE2=VBI-VBCI-VBES2=2.1V

一0.7V—0.7V=0.7V,Vc2=VE3+VCES2=0-7V+0.2V=0.9V,所以T3、D2截止,Vo=0.2V。

二、电压传输特性Vo=f(VI)

VTH—称为阈电压或门槛电压,约为1.4V。

三、输入噪声容限

通常,很难保证输入、输出电

平在正常值上始终不变,

VOH(■in)—2.4V;

VOL<max>=0.4V。

然后根据电压传输特性曲线由:

VOH(mln)1〉V[L(max)

VOL<max>I>V[H<min>

一般大约:

VIL(max)=0.8V;

VjH(min〉=2.0VO

定义:

VNL=V|L(maX)—V(X(max)=0.8V

-0.4V=0.4V;

VNH=V°H(min)—V[H(mln)=2.4V

-2.0V=0.4Vo

噪声容限反应了门电路的抗干扰能

力。

2.4.2TTL反相器输入、输出特性

一、输入特性i尸f(vi)

二、输出特性v0=f(iL)

5V

iL

1、高电平输出特性

74系列门电路输出高电平时的iL不能超过

0.4mA。

2、低电平输出特性

[i5~i6]m:

3、扇出系数No

输出高电平时的No:

NoH=IoH(max)/IlH=0.4/0.04=10。

输出低电平时的NOL:

NoL=IoL(max/I|S-16/1=16。

三、输入端负载特性Vi=f(RP

vi=(Vcc—VBEI)R,(RI+RI)=(5—

0.7)R,/(RI+4)=4.3R|/(RI+4)

2.4.3TTL反相器动态特性一一自学

2.4.4其它类型的TTL电路

一、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等

二、OC(OpenCollectorGate)门和TS(Three-StateOutput)|'l

问题的提出:典型TTL门电路的输出端不能并接使用。

1、0C门

&

QD—Y=AB

RL一一称上拉电阻。

R(Vcc_“OH

八〃max)X»

mI7()H+〃1IHn

R\%一%输

^L(min)/'

乙r-mIrlL入

端'-111

式中:

IOH一一输出三极管截止时的漏电流;

I1.M一一输出三极管允许的最大电流;

m,一一负载门的个数,若负载门输入端为或运算,则m'应为输入端数。

2、TS门

当EN=1时:Y^AB

当EN=0时:T3、T4均截止,输出呈高阻态(禁态)。

高电平有效:

&VAY

低电平有效:

A-&

_B—\7尸丫

EN—0

虽然OC门和TS门都能实现线与,但OC门的优势在于通过外接不同的电源电压可获

得不同的输出高电平;而TS门的优势在于可方便地构成总线结构。如:

单总线:双总线:

以下电路仅作扼要介绍。

2.4.5改进型TTL电路

74H系列、74s系列、74LS系列等。

2.5其它类型的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

ECL电路、I2L电路。

[17〜18]课时:

2.6CMOS门电路

2.6.1CMOS反相器

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设:VDD>VTHI+IVTH2I,且ViL=0V,VIH=VDD。

则:输入与输出间为非逻辑关系。

Vnn

VDD

cl

l/o-^SWo/l

c

[19〜20]课时: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等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

它们的使用方法;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3、了解常用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4、会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实现逻函;

5、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

本章的教学重点: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2、会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实现逻函。

本章的教学难点:

集成电路各控制端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1概述

「组合逻辑电路

数字电跖

L时序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功能特点:任意时刻的输出信号只与此时刻的输入信号有关,而与信号作用前电

路的输出状态无关。

电路特点:不包含有记忆功能的单元电路,也没有反馈电路。

3.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2.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已知逻辑电路<=>分析逻辑功能

分析步骤:

►由逻辑电路写出逻函表达式;

»化简逻函并变换为与或式;

A列真值表,判断其功能。

例:试分析图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

Y=AABC+BABC+CABC

=(A±B+C)ABC

ABC+ABC

BY

区B匚

0

o0P

°10°

011°

100°

10°

10。

1

功能:

b检测三位二进制码是否相同;

诙检测三台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

字检测三个输入信号是否相同。

3.2.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已知逻辑功能一>设计实现电路

设计步骤:

A分析逻辑功能确定输入变量、输出函数;

►列真值表;

A写出逻函表达式并化简为适当的形式;

►画出逻辑图并选择适当的器件实现逻函。

例:电路设计一三人表决电路。

•=1.同意;

解:设:分别用A、B、C代表三的意见,取值彳丫代表表决结果,

=0,不同意。

-1,通过;

B

Y=-△

%二

'0,未通过。

000

Y=ABC+ABC+ABC+ABC•

10

=BC+AC+AB。°

01

=BCACAB0°0

10

1°•

1j_1J_

3.3几种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3.3.1编码器

编码:用文字、符号、数字表示特定对象的过程。如电话号码、运动员编号、姓名等

均属编码。

特指:把输入的每一个高低电平信号编成一个对应的二进制代码的电路。

一、普通编码器

3位二进制编码器(8线一3线编码器):

10II121314151617Y0Y2Y3

10000000000

01000000001

00000001111

▼任一时刻仅允许有一个输入端为高电平(有效)一约束。

由真值表写出逻函表达式并利用约束项化简可得:

y2=/4+/5+/6+/7

Xi+A+x

YQ-I1+Iy+I5+If

[21-22]m:

二、优先编码器

特点:允许多个输入信号同时有效,但只对优先权最高的一个输入信号进行编码。

<38线一3线编码器74LS148:电路见P141:F3.3.3。

输入:7o~77.低电平有效;

输出:Po~?2,低电平有效。

由电路易得:

};=(/4+/1+/6+/1)s_

日=(/^^/巴还

%=("乙乙+/工乙+/51+/7)5

YsnioiJzAiJ1617sYEX=YSS

「0,编码器工作;

S一称为选通输入端,6n;低电平有效。

li,编码器不工作。

0,表示编码器工作且无信号输入;

7s一称为选通输出端,低电平有效:7s=,

11,编码器工作且有输入信号。

TEX一称为扩展输出端,低电平有效。YEX=0,表示,编码器工作且有输入信号。

逻辑符号:

M_0_0---0——0------

丫2YiYoYsYEX

74LS148_

S)

IoII1213LU16h

CTO-O~O~~O~U~~0-0―

用二片74LS148扩展为16线一4线编码器:

AiA3A5A7A9AnA13A15

A°A

2A4A6A10A12A14

©10线一4线(8421BCD码)编码器74LS147

电路见P144F3.3.5:输入:7o〜代表。〜9十个数码;输出:歹。〜歹3,代表

一位8421BCD码。

集成3线一8线译码器74LS138,电路见P146、F3.3.8。由电路易得:

Ko=A2A}—m0S;Y।=A2A\A0S=m(S;...Y7=4从A)S=m1SQ

5=承32大一称为译码控制端(使能端)。S=0,不工作;S=l,工作。

SiS2+S3A?A]AoYoHy2y3y5y6y7

01111111

1111111

1«WWW0111111

X0«(XIX1011111

用二片138扩展为4线一展

1111110

Z0Z1Z2Z3Z4Z5Z6Z7ZSZQZHZ12Z13Z14Z15

wjAiiHunn

-匕丫2y3y4y5yy()HF2y3y4y5y6y7FoHy2y3y4y5y6y7

741387413874138

^^2-----iA?AiAnA?AiAo

5V

D3

D2

D1

Do

线译码器:

二、BCD码(4线一10线)译码器

8421BCD码译码器74LS42:

A3A2AtAo:输入,表示8421BCD码;

99〜90:代表0〜9十个数码。

歹0区92歹394歹596979899

7442

A[A-A|A。

[23〜24]课时:

三、显示译码

发光二极管LED;

常见的显示器{

I液晶LCD。

1、七段字符显示器(数码管)a

dD.P

2、BCD一七段显示译码器

据8421BCD码和数码管工作原理可列出真值表:

由真值表可求出各输出端逻函表达

A、A?A,AYYYYYYY

式,如:oabcdefg

00001111110

00010110000

A|A()

\0001111000101101101

00111111001

111

-X«—■

0110

01

_0^1'0

1_2__gj

11

一111('011

Ya—A3A2AiAo+Ao+&A

Ya=A3A2AiAo+&Ao+A3A1

同理可得:匕,=A3A+A??1]A()+A2Al&匕=A3A2+A2AAo,

Yd=444+4440+444匕=4Ai+4,

/=444+A2A+A44=44A+4AA)。

据此,可画出逻辑电路图。

女集成BCD码一七段显示译码器7448:

电路见P155F3.3.15,其逻辑符号为:

电路由两部分组成:IIIIIII

译码部分;YaYhYcYdYeyfys止

7448_A'-

控制部分。

IA()

1TIJBO~JRRI~

►灯测试输入信号万:

输入,用以检查数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