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感知的四要素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感知的四要素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感知的四要素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感知的四要素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感知的四要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篇目,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学生对文本语言感知越深刻,其对文本内容理解就越透彻,也从根本上促进了语文素养发展。因此,教师要突出语文阅读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阅读,深刻感受阅读文本中所用语言的精美之处,耐心体验语言的精准表达以及语言的重要价值。当然,小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需要在阅读的基础上,慢慢体会、长期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越深刻,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就越透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呢?一、结合言语形式,感知语言之精妙阅读文本不仅内容精美,也具有外在的言语表达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并用心品读深悟,充分领略文本语言表达的秘妙之处,从而为以后的语言运用打好基础。(一)阅读中感知语言畅达很多同学在阅读时,感觉语言表达非常简单,也许漫不经心,但对于阅读后教师的问题分析,却缺乏深入,回答也遇到很多困难。再次反复深入阅读,才会逐步感受到隐藏在文本语言后面的逻辑认知,感受到理解字面背后的思维意识不是那么简单。很多同学阅读了多遍甚至发言时还出现了一些语句混乱、颠倒的现象,这不仅与学生阅读不够仔细有关,也与学生的遣词造句不够严谨有关。教师既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阅读空间,也需要引导他们就文本中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开展阅读鉴赏活动,通过赏析对比,从中习得语言表达之通畅,掌握之法,充分展示语言表达之精妙处,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1]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一文时,文本精心描述了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其细节描写非常精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渐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文字运用了多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在阅读中体会与感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表演,通过自己的动作展示小刺猬如何偷枣,从而体会语言表达上的精妙,特别通顺流畅,自然有序。学生阅读时,首先画出一系列的动词,包括“爬、归、打滚、扎、驮、跑”这些,通过这些动词表现了刺猬的什么特点?同学们通过非常灵活的肢体语言,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其后,再让学生反复仔细品读,说一说其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同学们在阅读中,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每一个动作,显然次序不合理,更不能表达刺猬偷枣的过程,不能更好地体现作者笔下刺猬的特点。最后,让学生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说上一段话,可以是体育课上的一连串的动作,也可以是综合实践课上探索活动等,充分体现连贯性,与文本对比后进一步感受到文本的语言表达通畅、有条理的特点。(二)整体理解中感知语言的逻辑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相同之处,即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流利顺畅地表达,这只是停留于语言表达的初级阶段,而要学生从深层次理解语言,从语句通畅走向篇章通畅,这既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更需要从整体角度感知语言的逻辑联系。这才是学生达到语言流利表达的高级阶段,更是我们语文教学达成的重要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探索隐藏在文本内部的学生不易察觉的篇章段落结构,在阅读基础上赏析品味,提升感悟,促进学生从整体感知,把握语篇表达中语言的逻辑联系。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文教学,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整篇,从对语言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思考活动,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感受语言文字之间的逻辑性。设计的问题有:文中主要讲述哪些与蟋蟀相关的内容?同学们纷纷表达,畅所欲言,教师将学生支离破碎的语言表达利用网状图勾勒出来,从而将学生间断性思维补充完整,形成文本整体,再引导学生从整体考虑文本内容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活动,同学们已经弄清楚文本隐藏的逻辑联系,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并选择关键词总结概括。同学们很快概括出“儿时捉蟋蟀,近距离观察”,并选择文章的语句“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隧道、出口、门口、平台、屋子内部”等文中的关键性词句概括文本内容,理清文中内部之间的逻辑联系,体会作者写作中不仅仅注重语言之精美,还以观察为依据支撑,文本写作更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语言逻辑,为学生以后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训练夯实基础。二、体会文本意蕴,感知语言的精准之处就教材的编写来说,每一篇精选篇目都是编写专家们认真反复地思考,切合学生的实际,富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充分体现学科素养发展要求的内容。这些篇目都有着共同特点,即用词特别讲究,既蕴含文本的意蕴,更充分体现语言的精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他们从文本的遣词造句入手,深入语言,阅读品味,切实体悟到文本语言意蕴有多么深刻。(一)换词作比较,感知语言之精准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会采用换一个类似的词语,让学生重新阅读,反复斟酌,体会用词的不同在表达效果方面的显著差异,从而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编者的编选意图。[2]学生在反复阅读感悟中,不仅从文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情感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把握,深悟中感知语言之精准。例如,统教版《荷花》一文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充分体现白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那么“冒”与其他“钻、露”等词有什么不同,在表现手法上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通过充分阅读感悟,同学们感受到“冒”充分展示一种生命力量与生机勃勃之感,体会到文本语言的意蕴与价值。再如自主阅读课文《草原》这篇文章时,对于文中出现“渲染”和“勾勒”两个词语,学生阅读时感觉似懂非懂,理解不够深入。这时可以借助于图画,边阅读边用粉笔涂抹出来,比较两者的不同,体验更深刻,表达的意蕴也更清晰。阅读教学中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体现文本中心的关键字,反复阅读,通过类似词语替换,引导学生就文本中的精准用词进行品读感悟,让阅读教学回归语言本真,培养学生对词句的品析能力。(二)通过删减比较,感知语言的精准教师要从语言文字表达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内涵,充分感受到文本语言所描写的情与景,然后在不影响语句表达的情况下,通过删减一些准确、传神的词句,让学生认真阅读与揣摩,并与原文比较。同学们会获得更为真切的文本感知,体现语言表达不同的效果,感知语言表达的精准。例如,课外自主阅读活动中选择《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让学生认真揣摩句意表达的严密性。对于文中“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能否将“当时”一词去掉,这样句意就成为了“圆明园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与前句语意矛盾,语言不严密,甚至产生了错误之嫌。感受文本语言的精准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认真品读原文本,体会原意,再去掉核心的关键词阅读比较,充分感受体会,能够将学生置于作者的言语世界中,充分感受到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与精准。三、结合表达视角,体会语言之妥帖阅读能力是表达能力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才能自然提升。因此,正确认识阅读与表达之间的内在重要关系,并引导学生从作者写作文本的视角来阅读,感悟体验文本,才能理解文本真正内容,体会文本语言之妥帖,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不一样的精彩之处。(一)从作者写作文本的视角,感知语言表达的真挚情感统教版教材中的篇目都内涵丰富,情感真挚,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情感的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不仅如此,还需要从作者写作文本的视角分析,能够在阅读后,清晰又直观地将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这需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内核,认真体会,把握文本语言的字字句句,体会表述的恰到好处。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文时,课文通过了解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体会到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同学们感受到对先辈们的爱戴之情感。同学们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以作者的视角,分析朱德同志为什么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并围绕“藏”与“做”展开全文的探索活动,体会文章语言之妥帖,字里行间表达真挚情感。教师可以从作者写文的视角设计问题,展开文本阅读活动:为什么战士们将朱德的扁担藏起来?所挑路途“山高路陡”,可以看出挑粮的过程怎样?文中写出了挑粮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将朱德的扁担藏起来?“朱德同志那么辛苦,如果累坏身体怎么办?”文中从“弯”、“满满”这两个词,你体会到什么……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以上问题,感知文本语言时,既要从问题背后探寻答案,更需要以作者视角来分析,用心捕捉作者在文本中融入的感受。同学们只有走进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能有真实的体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描述的世界中,体会到国家领袖与普通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由此可见,注重阅读,更需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视角去体验,增强学生的感受,更提升对文本的阅读感知能力,促进同学们阅读品质的发展。(二)从文本中的角色视角,感知语言的妥切之处换一个视角审视文本所描写的人物,让学生进入角色,不仅让描写人物更加立体化,而且使得人物角色更加鲜明具有特色,也能够让学生结合文本中的角色视角帮助分析全文,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的妥切之处。例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文章对五名壮士的称呼从开始的“战士”到后来的“壮士”,这是为什么呢?文本描写的角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角色的视角去感知。通过阅读全文,要让学生认真理解“壮士”的所做所思,感受到五位壮士与敌人斗争的坚强决心,阅读时对“战士”与“壮士”称呼的改变进行对比思考,丰富认知体验。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理解,更容易感知语言的妥切之处。四、注重语言运用,挖掘语言之内涵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能够灵活运用。对于统编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很多文本语言突出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模仿,以及迁移与实践运用,能增强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实践探索,同时又能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引导作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本语言的教学价值。(一)在语言模仿中学会运用教材中的各种不同文章,有些文章结构独特,有的思想深邃,有的内涵丰富,有的语言优美……这些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教师要利用这些典型文章,发掘文本语言中的各自不同特点,让学生阅读中细细品味、欣赏,并学会模仿,在能够模仿的基础上开展训练活动。这既能够引领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的独特价值,也实现了对语文知识学习的迁移目的。例如,词句的表达以及情感文章的写作训练等。这些教材中都有很多的实例,教师可以以教材为例子,引领学生在赏析品读基础上仿写,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感知更加丰富,表达能力也自然得到发展。(二)在实践创编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据教材开展仿写活动,可以帮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