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段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_第1页
小学中高段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_第2页
小学中高段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_第3页
小学中高段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_第4页
小学中高段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阶段,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一些教师在教学时仅仅围绕文本,只关注课文内容的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描写,而缺少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实践的联系,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课堂理解的道理都是呆板的,不能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学习过程是被动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更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当今世界,知识和科技日新月异,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不断增加和更新。教师须清楚,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这个重要课题。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人才,而是大批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创新能力和能与人合作的人才。为了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出千百万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在全国各地兴起,综合实践活动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应运而生,成为了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程。小学阶段如何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一、拓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文本,要打开孩子的思路、拓宽他们的视野,通过不断实践,培养他们自觉动手动脑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孩子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能力才会得到提高。例如,通过学习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课《轻叩诗歌大门》的内容,知道本单元是围绕现代景物这一内容展开,作者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现代景物。学习到了作者写景物诗的方法还远远不够,我组织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归类,欣赏体会诗人情感,开展了写童诗、合编《小诗集》、举行诗歌绘画等活动(图1)。这次活动分五步完成:第一步,写诗、修改、配动作诵读;第二步,给诗配画做手抄报;第三步,诗朗诵;第四步,评选优秀作品;第五步,分类分组进行诗集编写:景物描写(按春夏秋冬季节),写给母亲的诗(学习本单元正值母亲节)。编辑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需要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打成电子文稿,以WPS格式传给我,并且把自己朗诵诗歌的视频、录音也传给我(当时正值疫情,诗歌朗诵、交流都通过微信群)。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上台表演能力、录制视频音频能力和写作能力,更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些活动,让学生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和追求[1]。同时,也让他们知道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辛苦付出和对自己的关爱呵护,从而受到感恩教育。图1古韵润新苗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课《革命的历程》时,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阅读分享会、诗歌朗诵会、合编红色诗集。先让学生阅读材料,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抓重点词句,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人物所处环境、历史背景等圈点批注,然后讨论交流读书心得;分组就历史事件中的英雄人物、历史名人,赞颂党和新中国的诗歌广泛阅读、交流分享,然后深情朗诵、合编诗集。通过系列学习活动,学生学会了阅读方法,学会了交流分享,学会了深情朗诵,并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并树立为祖国而努力奋斗的志向。通过学习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课《遨游汉字王国》中的“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等内容,同学们经过大量搜集资料,编写了《有趣的形声字》《汉字欣赏》《字谜》《对联与笑话》《汉字的来历》等书(编书时大家共同商讨,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特长合作分工,写前言后记、抄写绘画、根据内容编辑先后顺序、编写目录等等);做了关于姓氏的调查研究,写了《关于姓氏的调查研究报告》。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独一无二的文明,了解了我们汉字的独特性(图2),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如同一颗璀璨的宝石永放光芒。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锻炼了团结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还更加热爱祖国和祖国的文字,并积极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2汉字欣赏二、联系课堂内外,丰富实践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通过演讲、诗朗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朗读、演讲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通过大声地朗读,学生的声音更加洪亮,吐字更加清晰。大声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记忆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情,树立学习自信心。很多诗歌、文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语言美,还表达了作者一定的思想和情感,大声朗读可以体会作者的情感、语言文字的魅力。所以,我们利用大课间、节假日,举行朗诵、演讲、配音等活动[2]。在学习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邱少云》《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金色的鱼钩》等课文后,我们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端午节进行屈原诗词朗诵展演,例如《九歌·国殇》;学校大课间活动,国庆节诗歌朗诵表演以国学经典和爱国诗词朗诵为主;参加甘肃少儿频道六一、春晚节目录制,孩子们从选诗歌入手,认真领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与老师一起商讨队形、动作的编排,达到艺术表演的效果。(二)通过故事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故事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可利用讲述他们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影视人物故事、自编故事等,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三年级开展的自编故事会,四五年级开展的“历史人物故事会”“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等活动,就激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动手搜集资料,认真整理编辑,做好充分的准备。讲述时故事情节不仅清楚,而且还讲清了自己喜欢的原因,评委按事先要求评分,评选出故事大王。(三)通过课本剧表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强,编排课本剧,对课文中人物的角色进行扮演,更是他们乐意去做的。课本剧表演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好的形式,孩子们兴趣空前高涨,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提高。课本剧的表演,可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各尽所能,各尽所长,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它不仅可以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抒发孩子们独特的感受[3]。例如,根据小学四年级课文《西门豹治邺》《小英雄雨来》,五年级课文《景阳冈》进行的课本剧表演。表演前确定角色、编写剧本、准备道具、选择场地、熟悉内容,以及之后的一遍遍练习,无不倾注了孩子们极大的热情。老师将活动过程拍摄下来,活动后组织大家观看自己的表演视频,写新闻稿、写活动收获感受。活动方案细致,过程紧凑,效果明显。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三、根据学生生活体验,增设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例如学校组织的“小手拉大手,共建美丽红城”环境整治活动,“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感恩有你”主题教育,“爱心点燃希望,行动播洒阳光”系列教育活动等,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让他们学会了感恩,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二)“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居家隔离期间,老师指导孩子们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收看全国人民都关心的新闻,看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志愿者所做的一切,并让孩子们搜集相关资料,谈感受写想法,写出了一篇篇充满对抗疫战士无比崇敬、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人至深的文章,并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他们的模样。四、将传统节日文化引进校园,通过节日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国传统节日凝聚了深厚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民风民俗,是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浓缩。孩子们通过参与传统节日活动,既了解了各个节日所蕴含的思想精髓、精神风貌、教育意义和文明形态,还增强了人格修养、集体观念和责任担当,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传统生活技能。(一)社团、家庭实践活动在红城——这所陇原古镇,传统节日显得尤为隆重。每一个节日,孩子们都能亲身体验,或劳动或制作。例如春节期间,他们参与到社火表演的各个队伍里,参与自己喜欢的项目:腰鼓、铁芯子、春官老爷的侍卫(春官由校长扮演)、太平鼓、高跷、竹马子等等;元宵节和家人一起逛庙会、观花灯;清明节放风筝、祭拜祖先;端午节包粽子、编花绳、缝制荷包;中秋节和家人一起品月饼、祭月等等。(二)学校和班级组织传统节日实践活动如元宵节动员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花灯,学校统一组织花灯展,同时进行猜灯谜活动;每年的清明节举行放风筝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风筝,活动后评选最佳制作奖、最高飞行奖、最美创意奖。“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请退伍老兵讲党史:提前准备活动资料,由学生搜集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等资料;学校请来抗美援朝的老兵讲故事,所以重点学唱《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学叠五角星,听完讲座之后小记者采访老兵、采访同学,写新闻稿、习作。结合永登县红城镇宁朔小学的传统节日教育,组织开展了“传承红城端午习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此次活动有甘肃少儿频道全程直播,让全校师生和部分同学的家长一起度过了一个和谐愉快、自然有序的端午节。本次活动形式多样,适合各年龄段的孩子参加,他们包粽子、绣荷包、编花绳、背端午儿歌、荷包走秀;画黑板报、手抄报,布置教室、布置校园活动会场;搜集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事迹,诵读他的爱国诗篇,感受诗歌中的悲壮与豪迈……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我们的目的:通过全员参与,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传承传统节日,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中秋节我们组织“阖家欢乐共团圆”主题班会,从确定活动主题,搜集中秋节各地习俗,月饼的来历、做法,主要历史人物以及有关月亮的诗词歌赋,到背诵《明月几时有》及其他有关月亮的诗歌;从选定主持人到主持人准备主持词、顺序册到宣传组的同学准备黑板海报的设计和绘画,与家长事先进行沟通,给外来务工家长、特殊儿童家长、孤寡老人准备礼物;确定送礼物的人选,邀请科任老师、外地来校任教老师、在外务工家长代表、特殊儿童、外来务工孩子家长代表到活动中的主持协调,再到活动后的采访、写新闻稿,无不体现孩子们的极大热情。师生将自己参与节日体验的照片、视频、PPT,在课堂或者微信群进行分享,体会传统节日给大家带来的幸福快乐。活动后通过整理各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美食、活动照片视频、诗文,制作手抄报、写新闻稿,使学生对祖国及家乡古老传统节日文化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了解,使孩子们在度过这些节日的时候更加用心地投入活动,更加用心地体会节日带给他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愿望,增强了孩子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