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庐江县2021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题基础百花园1.观察下面字体的特点,再仿着抄写下来,做到正确匀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答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抄写时,一要准确,即不要抄错字;二要规范,即笔画要清楚;三要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四要整洁,即不要涂改。本题按照要求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正确匀称地抄写下来即可。2.读一读,填上正确的词语duànliànxiūsècēncīyǎnmiàntànxījiànwēizhīzhù()()()()()【答案】①.锻炼②.羞涩③.参差④.掩面叹息⑤.见微知著【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作答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锻炼”两字部首不同,“锻”字是钅,“炼”字是火字旁,不要写成“练”;“羞涩”的“羞”字不要写成“差”,“涩”字右上角是“刃”;“见微知著”的“微”字中间不要少写一横。3.选一选,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上“√”(1)油腻(lìnì)阻挠(náoláo)菜畦(guìqí)气氛(fēnfèn)尽(jǐnjìn)管(2)演(泽绎)入场(卷券)赞叹不(以已)(3)探汤(热水开水)化为乌(没有有)有【答案】(1)nìnáoqí

fēnjǐn

(2)绎券已

(3)热水没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字形与字词解释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读准字音,辨析字形,正确掌握字词的含义。还有注意平时的训练与积累。(1)油腻(nì)阻挠(náo)菜畦(qí)气氛(fēn)尽(jǐn)管(2)演(绎):意思是铺陈、表现,比喻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由一般原理推演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入场(券):指进入比赛、演出、会议、展览会等公共活动场所的入门凭证。赞叹不(已):指连声赞赏不止。(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汤”是“热水”的意思。化为乌有:指虚幻;不存在。“乌”是“没有”的意思。认真读题,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京剧是我国的国粹。B.“鼎”共13画,查“目”部。C.“娱”“硬”“籍”都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D.“儿童节——教师节——圣诞节——元旦”排序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和字形字音的认读。作答时,要注意审题,选择正确的一项,观察每个选项,找出错误进行排除,平时要多做题。A项: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它的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的国粹,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故A项正确;B项:“鼎”字共12画,查“目”部。故B项笔画表述不正确;C项:“娱”拼音是yú,“硬”拼音是yìng,都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籍”拼音是jí,不是整体认读音节,故C项不正确;D项:儿童节是6月1日,教师节是9月10日,圣诞节是12月25日,元旦是1月1日,正确排序是“元旦——儿童节——教师节——圣诞节”故D项不正确。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颜语积蓄猜测 B.资格占据苦形C.司空见惯死得其所焉知非福 D.翻箱倒柜养尊处忧泪水潸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A项:“颜语”应为“谚语”。B项:“苦形”应为“苦刑”。D项:“养尊处忧”应为“养尊处优”。6.下面故事的主人翁有误的一项是()A.煮酒论英雄(关羽) B.三打白骨精(孙悟空)C.单骑救主(赵子龙) D.葬花(林黛玉)【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故事的掌握。我们在学习课本之余,要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增加自己的阅读量。A项,煮酒论英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一个片段。指建安四年袁曹官渡之战前,掌控朝局的曹操以酒宴试探刘备是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最终被刘备巧言瞒过的故事。7.想一想,连一连颜真卿王羲之柳公权赵孟頫三门记颜勤礼碑兰亭集序玄秘塔碑【答案】【解析】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颜真卿晚年楷书如火纯情,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当属《颜勤礼碑》,《颜勤礼碑》在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堪称颜楷巅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书法界是非常的有名的,是人们争相仿写的资料,深受人们的喜爱。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特点是字体端正俊秀,俊俏英伟,引筋入骨,圆润于清刚,落笔,行笔,收笔,集几十年的功力,笔笔精到,字字严谨。赵孟頫的三门记特点: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8.猜一猜下面的等式表示的成语9寸+1寸=1尺成语:_______【答案】得寸进尺【解析】考查猜谜语。9寸加1寸等于1尺,就是9寸得到1寸就进位到1尺,因此谜底是得寸进尺。得寸进尺:得到一寸就想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句子练习9.下面与其它三句意思不同的一句话是()A.这事儿很怪。 B.不得不说这事儿很怪。C.这事儿很怪吗? D.怎么能说这事儿不怪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辨析。作答时,学生要将每个选项句子读一遍,判断出句子表达的意思,再找出不同的一项,平时要多做题。A项:“这事儿很怪”表达的就是本义;B项:“不得不说这事儿很怪”中“不得不”是双重否定,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事儿很怪”;C项:“这事儿很怪吗?”是一个疑问句,表达的意思是“这事儿不怪”,故C项与其他项不同;D项:“怎么能说这事儿不怪呢?”这是一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就是“这事儿很怪”。10.毕业之际为同学写毕业赠言,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芝麻开花——节节高。B.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C.百尺竿头,更进一步。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答案】B【解析】考查诗词名句和歇后语的理解。A项本意是芝麻开的花是一节接一节的高是,比喻学业日日有成,职位总在升等。B项意思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荀子用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C项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D项意指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也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毕业之际为同学写毕业赠言一般是期待对方以后会取得更高的成绩,因此C项不合适。C项可用于老师夸奖学生。11.在下面句子中填入和“万众一心”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医护人员____________,无私奉献;部分官兵____________,勇挑重担;社区居民____________,顾全大局。【答案】①.同心协力②.众志成城③.团结一致【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时要在理解所给词语的基础上填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万众一心:指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其近义词有团结一心、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等,根据自己的积累把词语分别填在横线上即可,答案不固定。12.仿照例句的写法,补充句子例: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他的噪门真大,_______________。【答案】简直要把我的耳朵震聋了【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根据题目要求的句式进行仿写,仔细观察所给的例句,找角度进行仿写,语句要通顺,答案不唯一。例句中“春节眨眼就到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仿写时,思考嗓门大可能会有什么影响,夸大它的影响,比如把耳朵震聋、隔十条街的人都能听到等。13.海上的浪花快活地跳舞、歌唱。(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答案】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本题例子是一句拟人句,赋予了浪花人的行为特点,突出了浪花的活泼的特点。故在仿写句子时,也要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一个句子即可。示例: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14.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答案】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他们的任务完成了。【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主题训练营15.品名著(1)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它们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丰富的内涵。英国作家笛福的《_____》让人看到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骑鹅旅行记》,表达了________之情;《汤姆•索亚历险记》,表现了对_______和_______。(2)品诗句。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吟咏传诵。诗绘景:杜牧的“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展现了江南春光;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描绘了西湖雨景,诗表情:“_________,__________”是离别的不舍:“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是思乡的愁绪。诗言志:于谦以“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抒发人生志间:郑燮用“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表明坚定决心。诗明俗:从《寒食》的“_________,________”中了解到寒食节赐火的习俗,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__________,_________”中了解到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3)品名言。“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做人要胸怀宽广,不能斤斤计较;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道出了生与死的价值;李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祖国的神圣领土一分一毫也不能被侵占;“读书须用意,________”启发我们用心读书才能有收获;“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则告诉我们要及时尽孝。【答案】①.鲁滨逊漂流记②.对儿童的殷切期望③.自由的向往④.社会的讽刺⑤.千里莺啼绿映红⑥.白雨跳珠乱入船⑦.海内存知己⑧.天涯若比邻⑨.不知秋思落谁家⑩.粉骨碎身浑不怕⑪.千磨万击还坚劲⑫.日暮汉宫传蜡烛⑬.轻烟散入五侯家⑭.遥知兄弟登高处⑮.遍插茱萸少一人

⑯.海纳百川⑰.有容乃大⑱.或重于泰山⑲.或轻于鸿毛⑳.祖宗疆土,,㉑.当以死守㉒.不可以尺寸与人㉓.一字值千金㉔.树欲静而风不止【解析】(1)考查了对名著的了解情况,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记叙了鲁滨逊一人被冲到荒岛上,克服重重困难在荒岛上生活二十多年,最终脱险回到英国的故事,赞扬了鲁滨逊勇敢、善良、勤劳的优秀品质。瑞典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讲的是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出发作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从中寄托了作者对儿童的殷切期望。《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作者为读者塑造了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一群小伙伴调皮又善良的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社会的讽刺。(2)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的识记能力。“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全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全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韩翃《寒食》全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此题考查学生名言警句的识记理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是大海可以容纳千百条河流,因为它这样广阔的胸怀所以是世间最伟大的。教育人们要心胸宽广才能变得伟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出自两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意思是:人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道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既然如此,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那么就试着改变生命的质量。这句话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司马迁对生死看得很轻。“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摘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解释: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工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16.结合句子情境,填写相应内容(1)遇到事情我们不要钻牛角尖,要懂得变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爸爸四十岁生日,哥哥说:“祝贺爸爸步入_______________之年。祝您身体健康。”【答案】①.穷则变②.变则通③.通则久④.不惑【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和文学常识的识记。作答时,学生要根据所学内容,针对具体情境,填入恰当的内容,平时要多积累多做题。(1)本题出自《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道行不通时选择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告诉我们遇到事情我们不要钻牛角尖,要懂得变通。(2)本题出自《论语》,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该句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四十岁是“不惑之年”。阅读直通车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7.破琴绝弦的“绝”和下面()中的“绝”意思相近(填序号)A.绝句 B.绝妙 C.绝技 D.断绝18.伯牙“终身不复鼓”,是因为()(填序号)A.他觉得世界上没有配得上听他弹琴的人了。B.他太伤心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C.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真正的知音了。D.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19.这篇文言文,就是我们熟悉的成语“________”的来历,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_______。【答案】17.D18.C19.①.高山流水②.挚友、至交的弥足珍贵【解析】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意思。“破琴绝弦”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绝”意思是“断绝”,故D项正确。【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原文,体会文中人物之间的感情,平时要多做题。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他认为至此后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真正的知音了。故C项最符合。【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作答时,学生要结合所学知识回忆出成语,体会人物之间的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让我们知道了挚友、至交的弥足珍贵。时光的气味苏沧桑时光有时是一种气味,循着它,一路闻过去,会闻到某一年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某一秒。于我,2015年惊心动魄的那一秒,带着桂花的气味。那一秒,桂花树漏下了一缕很亮的阳光,照在母亲左脸颊苍白的鬓发间。突然,一颗铜钱大的黑痣映入眼帘!我感到心脏停跳了一秒后,咚咚咚失了节奏。我说,妈!这颗痣什么时候有的?我怎么从来没看到过?!四周静了下来,只有我的声音飘忽着,听起来有点远。母亲说,没事没事,以前有的。怎么这么大?这么黑?去医院看过吗?没有,不用,有点破了,我用孢子粉涂了,过两天就好了。深夜,我百度了一下“黑痣”,恐惧像洪水浸漫了我。难道充溢着桂花香的那一秒,那么美好的一秒,是母亲和我们的分水岭?是我苦乐人生的分界线?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我无法想象没有母亲的家,没有母亲的人生,尽管我快到知天命的年龄。相册里,就放着母亲一个个笑脸。我一张张翻看着,心里一直有个声音说,不不不,不会的!那几日,我照常和父母说笑,出去采风,晒照片和视频给他们看。父亲说,拍照没意思,多拍点视频,留着将来看。我说对对对,拍视频,鼻子却酸了起来。这句平常的话,我都听不得了。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要不要强拉着母亲去医院检查?父亲说,我们都这把岁数了,哪怕真是那什么,也没关系啦,高寿啦。父亲,我从小最敬畏却最懂我的父亲,早已看穿了我独自沉在谷底的心。他伸出手,把我捞了上来。时光在几天后的另一秒,变成了红薯粉圆子的味道。我下楼来,母亲手里正做着圆子,她歪了歪头,侧过脸给我看,说,你看,掉了!一个淡褐色的疤痕,替代了那颗烙在我心里的黑痣!她说,昨晚洗澡脱衣服不小心扯了一下,扯掉了。她似乎从来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她亦没有看出我这几天的恐惧和前列,因此,她都没想到昨晚就该告诉我的。那一秒,我在心里跪下了……感谢老天让我仍然拥有完好无损的母亲,让我继续有力气直面并不总是完好无损的人生。感谢老天给了父母那么大的心,把一场惊险看得那么云淡风轻。然而,他们是真的心大,还是只为宽慰他们眼里永远孩子般的女儿?这世间有多少父母,在病痛煎熬中天天盼着儿女回来,却口是心非地说,我们都好,忙你们的。时光往往会安排一个一闪而过的时机,让你表达你的感思,让你把感恩付诸行动。有时,时光又会以某种方式警醒你,比如母亲的黑痣……但时光更多时候是无声无息、无色无味的,过去后,便来不及了。20.文章主要写了两种“时光的气味”,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21.“父亲说,我们都这把岁数了,哪怕真是那什么,也没关系啦,高寿啦。”下面对于父亲的看法,你觉得最准确的一项是()。(填序号)A.父亲知道母亲得了绝症,觉得没必要去医院。B.父亲敬畏生命,坦然面对生死。C.父亲觉得母亲年纪大了,没必要去医院。D.父亲健康观念不强,又怕儿女担心2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A.作者描写了发现母亲脸颊上长了一颗黑痣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表达了对母亲健康的挂念。B.母亲把那颗痣看得云淡风轻,其实是为了宽慰女儿,不让女儿担心。C.本文的语言风格清新活泼,浅易明快,全文洋溢着欢快的情绪。D.本文题目新颖别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3.仔细读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这几句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种修辞手法。24.“有时,时光又会以某种方式警醒你,比如母亲的黑痣……”你觉得“母亲的黑痣”给了作者什么警醒?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答案】20.①.桂花的气味②.红薯粉圆子的味道21.B22.B23.①.比喻②.反问24.告诫我们要懂得感恩,要珍惜生活中和亲人之间的可贵的点滴,亲情无价。【解析】【20题详解】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文段内容“于我,2015年惊心动魄的那一秒,带着桂花的气味。”和“时光在几天后的另一秒,变成了红薯粉圆子的味道。”可以概括出文章主要写了两种“时光的气味”。【21题详解】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通过关键信息“哪怕真是那什么,也没关系啦”可以理解出父亲敬畏生命,坦然面对生死。选项B正确。【22题详解】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母亲把那颗痣看得云淡风轻是因为母亲看得比较淡然,并不是为了宽慰女儿,选项B错误。【23题详解】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能力。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恐惧”比喻成“洪水”,“反问”意思是反过来对提问的人发问。首先判断出修辞,接着要掌握修辞的作用。【24题详解】考查理解文章启示和道理。解答时,可以结合“感恩”和“亲情”进行叙述注意字迹要工整,不写错别字。语文实践站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材料二】新疆长绒棉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长年供不应求。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每年需进口200万吨左右棉花,近年来积极拓展进口渠道,加强与巴西、印度等重要棉花生产国合作,确保国内棉花供应链稳定。【材料三】近日,H&M、Nike、阿迪等国外品牌发表抵制新疆棉声明,引起巨大争议。3月24日,人民日报通过社交平台发出一张“我支持新疆棉花”的海报,这条内容已经被网友纷纷转发!众多明星发声支持新疆棉花。25.从材料一中,你获得了哪些主要信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至少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26.阅读材料二,你知道:新疆长绒棉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_______,长年________。27.针对以上三则材料了解到信息,谈谈你对“支持新疆棉”的感受(谈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5.①我国是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②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大,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26.①.透气舒适②.供不应求27.新疆棉产量大,质量优,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广泛支持。【解析】【25题详解】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信息。材料一主要介绍了新疆棉的产量占比和中国是棉花消费和生产大国。【26题详解】考查文本信息的提取能力。结合“新疆长绒棉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长年供不应求。”可得出答案。【27题详解】考查文本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