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案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案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案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案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黄山奇松一、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学生课前准备:搜集黄山风光图片以及黄山奇松图片、文字资料;搜集古人对黄山赞颂的诗句。教学课题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详细的刻画了黄山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黄山奇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教材分析本教案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本课写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为增加学习效果及感官享受,教学之前可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山风光视频及黄山奇松视频,以教参做基本点,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确立课堂教学形式及方法。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三大名松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教学难点是结合课文语言文字,以迎客松为突破口,感悟黄山松“奇”。教学方法及思路充分利用视频以及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踊跃交流探讨、感受黄山奇松的美,养成审美情趣,本课教学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揭示课题,理解课题。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合作交流,学习课文。5、总结回顾。6、拓展运用。7、完成作业,巩固训练。8、课后实践活动。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百度视频搜索:/u11/v_MTgyMjI5Njg.html)看了黄山风景的视频,你是不是想到黄山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学习16课《黄山奇松》。(二)、揭示课题,理解课题。齐读课题。从中让学生知道,本文的重点是写——黄山奇松1、你知道松树有哪些品种吗?2、从课题看“黄山松”有什么特点?3、质疑:你还想了解“黄山松”的什么?(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过渡:同学们,玉屏楼前的三大奇松是最有代表性的,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松树,真是数不胜数,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请同学们自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体会?2、“黄山的松千姿百态”。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出示:(或……或……或……;或……或……或……有的……有的……有的……)这是一句什么句式?用排比句好在哪里?可是作者觉得啊用排比句还不足以充分反映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故而又……

3、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百度搜索/v/b/21668997-1480151350.html)你觉得黄山松还像什么呢?(指名说)?4、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谁能用“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状如……它们……”把刚才同学们说的连成一句完整的话呢?5、谁来能把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美美的读出来呢?(指名读)(八)、总结回顾黄山的松是神奇的,是黄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黄山全有。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确实神奇美丽。(九)、.课后实践活动:

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课文仅介绍了一绝。课后请同学们借助网络、图书查询资料,模仿《黄山奇松》,将另外三绝任选一绝写下来,还可以配上图片,通过Email信箱发给我。让老师无需亲到黄山,一览黄山胜景。附板书设计:详写主写迎客松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

次写陪客松绿色的巨人

送客松独特、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

略写其他千姿百态六、教学反思:《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之情。本课的训练重点及难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教学过程中,揭示课题后,我启发学生:读了课题后会想到黄山松有什么特点?你还想了解黄山松的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我趁势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要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介绍黄山有哪些奇松,各有什么特点?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检查自学效果。通过视频、图片的观看,更加清楚的了解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特,抓住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教师及时点拨和提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对文中的排比句引导学生用此句式说一段话,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课后实践让学生借助网络,查阅资料把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学生的兴趣高涨,学习效果不错。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能一味的灌输。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学校: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界首小学姓名:陈作海职称:小学一级教师通讯地址: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界首小学邮编262605联系电话:3636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