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问题解答_第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问题解答_第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问题解答_第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问题解答_第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问题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问题解答第1课——骨骼问题1:人体各部分骨骼的数量都是多少?答: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三部分:头骨29块(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躯干骨51块(脊柱26块,胸骨1块,肋骨24块),四肢骨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问题2:在x光照片上找出手的骨折处?答:小指的第二节处有骨折显示。问题3:骨骼有哪些作用?答:(1)塑造体形(2)支撑躯体(3)运动(4)保护内脏器官(5)制造血细胞(6)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问题4: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答:(1)颅骨保护脑髓和感觉器官(2)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器官(3)骨盆保护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问题5:哪些骨头参与了以下运动?答:吃饭时,上肢骨、下颌骨、脊柱参与了运动。跳绳时,上肢骨、下肢骨参与了运动。第2课——关节问题1:人体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哪些?答: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问题2:关节的作用是什么?答:运动作用、缓冲作用问题3:关节的运动方式有哪些?答: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问题4:找出与人体相对应的活动关节答:(1)铰链关节(膝的弯曲伸直)(2)旋转关节(肘部的旋转)(3)球状关节(肩部的运动)第3课——肌肉问题1:人体肌肉最多的地方是哪里?肌肉最少的地方是哪里?答:肌肉最多的地方:脸部肌肉最少的地方:手和脚部的掌心

问题2:肌肉是如何工作的?答:弯腰时,后背肌肉收缩,腹部、大腿前部肌肉放松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放松;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放松。问题3: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答: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第4课——骨骼、肌肉的保健问题1:我们的骨骼和老师的骨骼有何不同?答:我们的骨骼较软,易变形,骨骼短、细。问题2: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答:肉类、海鲜、豆奶类、牛奶

问题3: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受伤?答:(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度)。2、给蚕宝宝记日记问题1:比一比,看吃桑叶的蚕和吃莴苣叶的蚕,哪个长得更好些?答:吃桑叶的蚕长得更好些。(注:科学家经过化验后发现,桑叶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每100克干桑叶含有24克蛋白质,4克脂肪,52.9克食物纤维,以及大量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问题2:用莴苣叶喂蚕,蚕也能吐丝吗?答:能吐丝,但结的茧比较小,不太白。问题3:蚕宝宝是怎样蜕皮的?答:蚁蚕在蜕皮前,吐出丝来把自己的脚固定在匾上或纸盒上,头部和胸部都高高地抬起,不再动弹,它正在做蜕皮的准备,等到细皮蜕去,新皮长出以后,蚕宝宝就进入下一个龄期。人们把蚁蚕作为一龄蚕,蜕了第一次皮的蚕宝宝称为二龄蚕。在我国,蚕农饲养的蚕宝宝绝大多数要经历五龄。(注:到了第五龄后末期,它们的体重已经是刚孵化的蚁蚕的1万多倍,体积则增加了500多倍,体内的丝腺重量也已经增加了16万倍。)问题4:蚕为什么要蜕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答:因为蚕宝宝要经过四次眠后蜕皮的过程,才能逐步长大。这是由于幼虫子表皮的容量有限,其生长到一定阶段必须蜕其旧皮,换上新皮,才能适应继续生长的需要,蜕皮后,一直要到半天以后,才吃桑叶,它的“牙”还很嫩,体积有了增加。问题5:蚕宝宝是什么时候开始吐丝的?答:蚕宝宝长到五龄末期,身体会变得白而亮,不吃桑叶了,寻找可以结茧的地方吐丝。问题6:拿着茧摇一摇,对着光亮照一照,看看里面的蚕是什么样子的?答:里面的蚕变成了蛹,身体呈纺缍形,头部很小,腹面长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体色发黄,还可以看到蛹长出了一对翅膀和3对足。问题7: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活吗?答:仍能正常发育。问题8:你会辩认蚕蛾的雌雄吗?答: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辩认:性别特征雄蚕蛾雌蚕蛾触角较大较小腹部较小,直筒状,8个环节较大,圆筒状,7个环节翅膀振动情况两翅不断振动两翅振动少而慢其它身体颜色较深身体颜色白,尾部具有香水囊问题9:蚕蛾交配时你有什么发现?答:我们可以发现,蚕蛾虽然长着一对翅膀,但翅膀太小,身体又太笨重,只能振动着翅膀在地上爬行。当雌雄蛾在一起时,雌蛾尾部发出香味,雄蛾根据香味,找到雌蛾交配。(注:一只蛾子一般产卵500多粒)。第4课,养蚕经验交流会)问题1:在养蚕的过程中,你发现蚕经过了哪些变化?答:蚕的一生要经历四次变态:蚕卵—蚕—蚕蛹—蚕蛾。蚕蛾是蚕的幼虫到成虫的变化阶段。简单的说,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注:答案不唯一,也可答教材第23页的4句话)问题2:还有哪些动物也像蚕一样,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答:例如蝴蝶一生要经过四次变态,蚂蚁、蝉一生要经过三次变态。问题3:比较蚕蛾和蝴蝶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把结论记在活动记录上。

蚕蛾蝴蝶不同点触角有各种形状;羽状,丝状,栉齿状棍棒状活动时间以晚上活动为主以白天活动为主停栖姿势翅膀打开平放在两侧翅膀是折合竖立的身体外形粗大,有密毛,纤细修长、无密毛、翅膀灰暗,比较狭小亮丽且宽大共同点外形特征: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对翅膀;生长过程:都要经历卵——卵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四次变态3、我们来抽丝问题1:你知道养蚕抽丝的传说故事吗?答:我听说过五千年前的螺祖教会人们养蚕抽丝,她被后人尊为蚕神。以前,人不会织布纺花,都是穿树叶、兽皮。打猎很不得劲,都着急,可谁也生不出法子来。嫘祖在雷泽打猎、捕鱼,打来的野兽用火煮熟来吃,比生吃香味可口。有一次从树上落下来的几个蚕正落在煮肉剩下的肉汤里。嫘祖用棍往外捞,捞捞搅搅,白丝缠住了棍头,嫘祖觉着稀奇,这是什么东西,捞出来的白条拉不断?接着她又从树上摘了好多蚕,放到热水锅里,煮着搅着,把蚕条搅成一团,在蚕丝上睡觉又暖又暄,舒服极了。嫘祖管树上的小虫,起初叫天虫,后来叫蚕,结成的小圆团叫茧,为了多抽些丝,她就开始养蚕。别人见她养蚕抽丝,也学着养,越养越多。她把细细的蚕丝拧成细线,织网扑鱼,比手抓快的多。后来,又有了新发展,用蚕丝织成布,代替树、叶、兽皮,穿在身上,又轻巧,又暖和,干活还方便,养蚕的更多了。问题2:先猜一猜,一个蚕茧的蚕丝有多长?答:一根丝最长达3000米。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①、下面图片中有那些物体发生了运动?你是怎么知道的?答:鸟儿在天空中飞翔,鸳鸯在水中游,小乌龟在岸上爬,行驶的汽车和自行车等。(注:答案不唯一)②、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你怎么知道汽车在前进?答:看到树在后退、房子在后退、站着不动的人在后退、电线杆在后退等(答案有很多,只要能说出静止的事物在后退即可)③、坐在车上为什么会有附近的树在倒退的感觉呢?答:是因为车上的人是以车为参照物的,或者说是以车上同行的人或物为参照物的。④、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答:如果我在电梯上,以电梯或电梯上的其他人为参照物,我觉得自己没有动;如果我不在电梯一周围其他静止的事物为参照物,我会觉得电梯上的人动了。⑤、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答:拔河比赛时以地下的白线为参照物,绳上的红领巾偏向哪一方即为哪一方赢。⑥、你能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山两岸走”这句话吗?答:这句话中作者是以竹排为参照物,人随着竹排在江中前进,而两岸原本不动的巍巍青山就会让你感觉在后退。⑦、如果你坐在一列告诉行驶的列车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里经过,你会觉得他走的快还是慢?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答:如果你作在一列高速列车的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上经过,你会感到他的速度很正常,这是以列车为参照物:但是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这个人的移动和火车的速度车不多,也就很难看出这个人在移动,因为站台上的人以他周围静止的事物为参照物。⑧、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答:没有。因为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相对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运动,所以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⑨、毛泽东写过“作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样的诗句,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答:可理解为人“坐地”(不动),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但地球在自转,一天时间内“坐地”的人相对于地心就转动了八万里,“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地球在天空中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第二课《运动的快慢》①、刘翔参加的是什么竞赛项目?他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答: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91。②、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了什么?为什么?答:还强调了风向,因为只有知道了风向才能准确知道台风对我们有没有影响。③、你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以下事物在生长或运动呢?

答:指甲的生长和小苗的生长可以用尺子量出来;水位有上升可以借助水位表来测量;月亮的移动可以借助周围固定的物体;如树、楼层等来判断它在运动。第三课《运动的方式》:①、你能按照运动的路线,试着将它们分成两类吗?是否还可以接着往下分?答:图中在直滑梯上下滑,球的上下弹动可划直线运动,风车转动、荡秋千、青蛙跳跃可划入曲线运动。接着往下分,球的上下弹动属于直线运动中的振动;风车转动和荡秋千属于曲线运动中的转动和摆动。②、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答:图中振动的橡皮筋、跷跷板、拉据、火车前进属直线运动;轮椅转动、水车转动属曲线运动。③、说一说在易拉罐运动过程中,有几种运动方式同时存在。答:易拉罐沿直线前进,属直线运动方式,而它的本身在转,属曲线运动方式。④、还有哪些包含了两种以上方式的运动?答:竹蜻蜓起飞时,竹蜻蜓在移动和转动。走路时摆动加移动。直升飞机飞行时转动加移动。第四课小车的运动①、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拉力有关,路面、载重量、车轮大小。②

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轮子的多少有没有关系?答:没有关系。第五课

摆一、

问题解答⑴、把各小组的摆挂在小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会呈现出什么图形,你有什么发现?答:摆锤会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发现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地越快。⑵、生活中哪里还有摆?答:钟表、风铃、吊灯、学钢琴用的节拍器等都有摆。(答案不唯一1、力在哪里

问题1: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硬果壳为什么会裂开?(2)、静止不动的棋子靠什么移动?(3)、飞机为什么会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怎样才能停下来?

答:(1)、硬果壳承受了钳子的压力变形后裂开。(2)、橡皮筋的弹力使静止不动的棋子移动。(3)、飞机靠自身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及空气的浮力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靠刹车产生的阻力才能停下来。

问题2:要使这个弹子滚动起来,滚得快一点或停下来,或让它拐弯,该怎么办?

答:用手指弹弹子,可以使弹子滚动起来,弹力越大,滚动得越快;用手挡住弹子,可以使弹子停下来;从侧面等不同角度弹,可以使弹子拐弯。

问题3:力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

答:力可以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等状态。

问题4:拿一小团橡皮泥或面粉,朝不同的方向用力,你发现了什么?

答:我发现在不同方向的作用下,橡皮泥及面粉团的形状正发生着改变。

问题5:怎么比较力的大小?

答:可以使用弹簧秤精确测量力的大小,再进行比较。

问题6: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运动中的帆船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

答: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受到向前的推力、向下的重力、向后的阻力三种方向力的作用。运动中的帆船能受到了向前的风力、向后的阻力、向下的重力三种方向力的作用。

问题7:箱子后面的人如果推或拉,箱子的移动可能会怎样?

答:如果推,箱子会向前移动;如果拉,箱子会向后移动。

问题8:门为什么没动?

答:这是因为门受到了里外的推力,两种力大小相同、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了。

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问题1: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去掉所用的力,你有什么发现?

答:压弹簧、拉橡皮筋、弯尺子、捏海绵时都能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当撤除外力时,这些物体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问题2:上面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由于中间的硬币受到外力后瞬间形变,产生的力使右币弹了出去,说明有的物体的形变是用肉眼观察不到的。

问题3: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的长度有什么变化?其中的规律是什么?

答:弹簧拉伸的长度会伸长。其中的规律是: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拉伸得越长。

问题4:根据弹簧受力与拉伸长度的变化规律,推想一下,挂4个钩码时,弹簧拉伸的长度会是多少?挂6个钩码呢?

答:挂4个钩码时,弹簧拉伸的长度会是挂1个钩码时的四倍,挂6个钩码时,弹簧拉抻的长度会是挂1个钩码时的6倍。

问题5: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怎样?

答: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的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将钩码摘下去后,弹簧就没法恢复原来的形状了。

问题6: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弹性的?

答:生产、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很多,如射箭、拍球、撑杆跳高、玩跳跳球等。3、苹果为什么落地

问题1:苹果熟了,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

答:因为地球引力使苹果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它总是落向地面。

问题2:你能猜到第二个解释是怎么回事吗?

答:由于月球环绕地球以很大的速度运转的缘故,地球引力试图要把它拉过来,但月球的速度平衡了它。4、摩擦力的秘密

问题1:你认为哪些是摩擦力的“功”,哪些是摩擦力的“过”?

答:摩擦力的“功”:例如汽车在路上运动需要一定的摩擦力,手拿物体时靠指纹增大摩擦力,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及用砂纸磨铁钉都离不开摩擦力。摩擦力的“过”:如划龙舟时遇到水的阻力很费力,生锈的锁很难打开,机器轴承磨损快等都是由摩擦力造成的。

问题2: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是否有利于克服阻力?

答:是的。

问题3: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磨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磨擦力?

答:在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少链条衔接处的摩擦力,轮胎上的条纹是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轴承是用钢珠的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在肥皂液中取玉镯是为了减小皮肤与玉镯间的摩擦力,车轮上加防滑链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潜艇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即与水的摩擦力。5、降落伞

问题: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