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作业设计案例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作业设计案例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作业设计案例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作业设计案例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作业设计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作业设计案

大单元大主题

统编六年级上册2单元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本单元的

阅读教学训练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表达教学

训练要素是尝试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结合本单元的单元

页、单元课文内容、口语交际、习作,本单元的学习就是以学生校

园生活为基础,在单元课文学习中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重温革命岁月,重温

那些历史的动人心魄的激动人心的画面,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历

史英雄的敬重。围绕这个总体要求,可以拟定本单元的跨学科学习

大主题为:重温革命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大主题大目标

本单元围绕“重温革命岁月”编排了《七律•长征》:以诗的语

言写了长征这一革命活动的全过程,其间也有动心心魄的场面描写,

让人感受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狼牙山五壮士》主

要写了五壮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撤退转移的革命活动中,将

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痛击敌人、最后跳崖,英勇牺牲。《开

国大典》则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的

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

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灯光》则主要通过。天安门

广场的灯光写起,由他人的赞叹引发回忆;郝副营长在没有灯光的

黑夜里划火柴充当灯光看书,书中画的正是孩子在灯光下读书的情

景;战斗打响后,郝副营长点燃手中的书本像明灯一样帮助战士们

找到了突破口,他也因此暴露位置而牺牲;最后又从回忆回到现实,

回到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的战友邱少云》则主要讲了抗美

援朝英雄邱少云为了掩护战士而任凭烈火焚烧纹丝不动,英勇牺牲

的伟大事迹。

根据本单元的课文特点和总体要求,围绕单元主题,将本单元

的目标拟定为:

【识字与写字】

工.会写32个字,会写40个词语,”。

2.背诵《七律•长征》

【阅读与鉴赏】

1.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受

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2.体会课文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的方法

3.结合阅读链接,开展专题阅读活动,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表达与交流】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2.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

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梳理与探究】

工.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

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

2.感受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初步运

用多种方法整理和呈现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言。

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图书馆、网络

等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

大情境大活动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单元页、单元课文内容、本单

元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在单元课文学习中通过”识

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文实践活动,

发现单元课文作者如何把活动过程写下来,如何把印象深刻的部分

通过场面描写中,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把重点部分

写具体,如何在场面描写中表达自己的体会。学生在单元课文中学

得“写一次多彩的活动”的方法,来完成本单元最终的学习目标,

且在这样的学习探究过程中懂得传承红色精神,形成学生必备品格。

围绕这个总体要求,跨《道德与法治》学科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

动,拟定本单元的大主题为:重温革命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围绕这个大单元主题化情境,设置三个大活动项目:

一、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一:重温革命岁月,感受长征精

神,

二、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二:重温革命岁月,体会长征精

三、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三:重温革命精神,传承红色精

大关联大整合

围绕单元大主题,从最后要达成的习作、整本书阅读这一单元

应用拓展性学习作为总体要求,将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习作、课后

思考题等单元内容进行组合,构建一个单元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目

标系统,进行比较阅读:

1.精读学习《七律•长征》整体感受长征这一长达十个月的革

命活动中气势磅礴的场面和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精神;

2.精读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在掩护连队主

力及群众撤退转移这一具体革命活动中点面的场面中所表现的大无

畏精神;

迁移比较学习《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中郝副营长和邱少

云是怎样为了革命掩护展示或帮助战士在革命活动中表现出大无畏

的英雄精神。

3.精读学习《开国大典》学习在和平的见过盛典中,为了庆祝

新中国胜利的重大活动场面中的点面结合和活动体会的描写方法

大项目大任务

围绕以上三个项目活动设计了以下项目活动如下:

一、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一:重温革命岁月,感受长征精

神,项目任务一:单元导读课

1.整体创设单元情境:重温革命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2.整体感知了解单元内容,整体感受革命岁月的艰难,及革命

英雄的大无畏精神

3.明确单元目标和任务

4.拟定单元主题化学习主题

作业设计:

1.查找资料了解“长征、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开国

大典的背景资料

2.搜集整理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言

二、单元主题化情境

活动项目一:重温革命岁月,体会长征精神

项目任务二:精读学习《七律•长征》,融合五年级下册第三

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中国有了共产党》的“红军不怕远

征难”的内容开展“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精神永相传”跨学科主题学

习活动。重温长征岁月,感受长征的艰难万险和革命英雄表现的长

征精神。

一、一读《七律・长征》,漫漫征途我来绘

1.检查生字预习:交流难读的字词、易写错的词,“逶迤、磅礴、

云崖暖”

2.自由诵读律师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3.整体律诗,圈出诗句中的长征地点,认识长征地名,熟读长征

地名

4.出示道德与法治书在书上标注《七律・长征》的地名

5.播放遵义会议长征路,在书上圈主补充长征地名

6.齐读古诗再次熟读长征地名,清楚长征路线

二、再读《七律・长征》,体会长征路险和难

1.小组合作学习读律师,圈出诗中表示长征险和难的关键词或

诗句

2.小组合作在第一次齐绘的长征路途上批注表示长征各个地点

险和难的词或诗句

(1)结合道德与法治书上的数据,创设情境,再次引读律诗,

体会长征难和险,

(2)结合道德与法治活动第二个活动园的资料,观看过雪山、

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的视频,理解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

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小组可结合诗

句和视频资料手绘或课前资料再对应的长征路线图上进行张贴。生说

体会,引读再次引读律诗,深层次体会长征险和难

3.三读《七律•长征》,长征精神永相传

(1)阅读《道德与法治》阅读角“回忆伟大征程”,小组议一议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生汇报

师创设情境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形成了不怕牺牲、百折不

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因此引读“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师创设情境二:因为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

战、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所以当红军踏上“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

磅礴走泥丸”的长征路,他们依然——(引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

水千山只等闲”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样的长征精神不是

口号,是播种机,红军走到哪里这样的长征精神就种到哪里,请小

组内结合自己课前的资料分享自己搜集的长征故事,如“一根银元、

七根火柴”的故事。

(3)长征没有终点,长征永远在路上,新时代的我们该怎样

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呢?小组内议一议,写下自己的想法。

(4)小组汇报,展示小组的“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精神永相

传”的手绘图,齐诵《七律•长征》升华情感

四、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1.背诵《七律•长征》

2.梳理一到六年级所学的红色主题的文章,制作人物画报,

画报包含人物结帖像、人物姓名、人物品质、人物荣誉(获得的

奖项或者名师大家对他的赞赏)、课文中表现人物品质的事件及

动作、语言、或神态描写等

项目任务三:学习《狼牙山五壮士》,重温革命岁月,学习大

无畏的英雄精神

一、默读课文,整体梳理在“掩护主力部队撤退”革命活动中的

全过程

1.接受任务:1自然段

2.痛击敌人:2自然段(重点部分详写)

3.引上绝路:3自然段

4.顶峰歼敌:4--5自然段(重点部分详写)

5.英勇跳崖:6--9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学习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将重点部分写详细,体会

战士的大无畏精神

1.学习第2自然段,学习作者怎样通过点面结合把“痛击敌人”

这一重点过程写清楚,来体会五壮士的英雄品质

力了抱住敌人,七连九州的n个械匕一边痛击追上

Hih«t如八杷k世及人力厂r狼牙山他『利I用险要的

肃上来吃故人-次乂次地力「FN⑥k马连》加地

力.让敌人走近。才卜命令川川也打《休打一

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怆【闻不完他的情般怒火

弹总要把腑耳梦个网•”使出汁F的力气Q他修林和胡—

个小极士把♦就,案紧的.个神或H堆酬用故而出虱

傕闸道一从在40的山路L,十八地新刘许步敌人傅VI

【点面结合学表达】:

面:总的说壮士一样的目的

点:五位壮士的不同表现,五歌不同的点,都围绕一个总的“面”

进行,有的是行为描写(班长马宝玉);有的是神态描写(副班长

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有的是动作描写(战士宋学义)

2.学习3-5自然段,学习作者怎样通过点面结合把“顶峰歼敌”

这一重点过程写清楚,来体会五壮士的英雄品质

五位搬土胜利地完成r稳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西条路:

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边上连队,可是敌人

案跟在号后;另一•条通向财山的财棋城.剧L三而都蹉俄

[壁。走号条路电!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蚱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点

,斩打截铁地说「一声:“走!”带头向根&陀走旦[故1片抹小沸"

R.累累在班长后面他fl钝道班19要把敌人引上建路

面H传世t■向■>>■6.・依枪大■相匕后向触入n击

乂解下了朴,网>人的尸体牛山"!!・黄伯幼1口

科立卜.像图H*・AQ6的被人川出小少・人914bll•・的Q

*Mt-长中室可负优口nistr«r.旦的胡*(4『里长•不占

・£・。施耀曾拧月*f."里收IR色,旭f・例,C双

/■事80大石山,■京・・:堰占头・广■J

M.61*6f99,停HA位计1的次4,♦曾中旭人民的他.

«L问滁人头t・A由・1件东,■甲.噬的叫,3・人的行

AR第曜芥

乂・放人样q宣,籁由「・伊・n*fMf

州“金。二力MM.■商F■鼻布舱外中用『在

3.西昂痛的方法学习6-9自然段,学习作者怎样通过点面结合

把“英勇跳崖”这一重点过程写清楚,来体会五壮士的英雄品质

四、课堂小结

迁移比教学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灯光》

学习方法:

1.梳理《我的战友邱少云》或《灯光》中的革命活动中的活动过

程事件,以小标题概括

2.梳理活动的每一个过程中,的点面结合的写法,及在点面结合

的描写方法中动作、神态、语言或心里描写,来体会人物的英勇无畏

的英雄品质。

作业设计:

1.选择自己的一次活动,仿照课文进行练笔

2.整本书阅读《邱少云的故事》阅读时中重点关注点面结合

的描写方法

项目任务三:学习《开国大典》,重温革命岁月,激发民族自

豪感一、默读课文,整体梳理在“庆祝新中国成立"盛大的革命活动

中的全过程

1.总体情况:1--3自然段

(1)时间:1949年10月日

(2)地点:北京

(3)参加人员:主席、副主席、委员、政协代表等

(4)会场布置:

Em

2.群众入场:4自然段(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3.举行典礼:5—10自然段(重点部分详写)

4.阅兵式:11—13自然段(重点部分详写)

5.群众游行:14--15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学习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将重点部分写详细,体会

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1.学习举行典礼:5—10自然段(重点部分详写),学习作者

怎样通过点面结合把“举行典礼”这一重点过程的场面写清楚,来

体会当时人们的自豪和激动的心情5自然段:面的描写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揖山倒海的掌点,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芸泽东出现在主需台上.跟群众见面fo

三十万人的口龙-齐投向主席台。

6自然段:点的描写一一毛主席的语言描写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亲宣布步吧中央人民政府主

席、副主席、各传委员就位。接乔宣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7自然段:面的描写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

来。这4产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加叫

外,传到大M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8自然段:点面结合

占按杼.开国旗。自按动连通电动*杆的电窗.新中

宿的国旗一五显红旗在摩刈的《义,军进行曲》中徐愉上九

I十万人一齐脱帼而立.一齐抬起头.土协这鳏红的国或?五星红[

的一配★「一上即中国人"从叶汁口也J面—

9自然段:面的描写

开横的时候.礼炮响起火。那-1都是五十四门大炮并发.一

共二卜八响。起初是全场去静.只听妞饱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

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短一声炮啊后.全场就响起

f雷鸣般的掌声。

10自然段:点面结合

占接众阵乂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

G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通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由酋。他读到

“选举「E汴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