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三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表达技巧的鉴赏(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高三语文试题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三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表达技巧的鉴赏(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高三语文试题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三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表达技巧的鉴赏(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高三语文试题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三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表达技巧的鉴赏(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高三语文试题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三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表达技巧的鉴赏(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高三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表达技巧的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写诗人晚间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B.第三、四句表面上写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实则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茫然之情。C.最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明月清辉,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但还未得尽兴欣赏,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D.本诗视听交错,悠远的晚钟,动人的渔歌,苍茫的云水,皎洁的月光,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解析】选C。C项,“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错误。由第二句“系舟岳阳城下树”可知,此时诗人的船是停着的,故应为“唱歌的人驾着轻舟离去了”。这里属于人物判断错误,选项明显将诗人和轻舟中的人混为一谈了。★(2)此诗中有对渔歌的描写,《琵琶行并序》中有对乐声的描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有哪些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以及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诗歌描写音乐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本诗前六句借月下水面的景象烘托歌声美妙,“听不尽”借听众的反应侧面表现歌声之美妙。另外考生要熟悉《琵琶行并序》中侧面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乐声美妙的诗句。答案:①烘托。都用月夜的美景来烘托歌声与乐声。《琵琶行并序》写琵琶女弹奏结束时“唯见江心秋月白”,以幽静的氛围烘托音乐让人沉醉;而此诗以江月、清辉烘托渔歌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②侧面描写。都用听众的反应来表现歌声与乐声的美妙。《琵琶行并序》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写乐声打动人心,此诗以“听不尽”来写渔歌所具有的吸引力。(每点3分,侧面衬托也可给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2.(2020·广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龙阳县歌①刘禹锡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鹧鸪惊鸣绕篱落②,橘柚垂芳照窗户。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微服巡察龙阳县后所作。②篱落:篱笆。(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县衙门前的祥和场景,地面洁净,百姓正在整理渔网。B.第三、四句重在表现主人的热情好客,所以用孩子围观与黄犬怒吠来反衬。C.龙阳县河滩一带地势平旷,绿草如茵,环境优美,县衙很少有官吏出入。D.本诗叙写作者微服巡察的所见所闻,写景叙事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解析】选B。B项,主人的热情好客与孩子围观、黄犬怒吠并非形成反衬。★(2)“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两句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用鹧鸪绕篱与橘柚垂芳,描摹当地充满生机而又美丽的乡村风貌;②动静结合(或“绕”和“照”两字精练传神),表现了百姓生活的安宁祥和;③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每点2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登鹊山①陈师道②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微微交济泺③,历历数青徐④。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⑤。【注】①鹊山:因鹊而得名。②陈师道:元符三年任棣州教授。此诗作于棣州任上。③济泺(luò):古水名,即济水和泺水。④徐:指徐州。⑤医卢:在古代指名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开门见山,语言平白洗练,呼应诗题,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诗人登上高处,看到青、徐二州阡陌纵横,河流恬静,不由得想到舜禹。C.尾联思绪从远古回到现实,照应首联,而一个“聊”字,言外有意。D.本诗与陆游《游山西村》的风格一致,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题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D项,“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错误。陆游《游山西村》是“宋诗多理趣”的代表之一,但本诗主要表达了轻松爽快的心情,并未表达出理趣。★(2)纪昀评价本诗三、四句“有神致”,请简要分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寓情于景。诗人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眼前济水、泺水隐隐约约流向远方,远处的青、徐两州历历在目,表达了轻松愉快的心情。②含蓄蕴藉。诗人并没有具体描绘景色,而是通过望远和指点两个动作概括,含蓄地点明言外的情意,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每点3分)4.(2020·枣庄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寒节日寄乡友齐己①岁岁逢寒食,寥寥古寺家。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沧浪与湘水,归恨共无涯。【注】①齐己:俗名胡德生,唐朝晚期著名诗僧。(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寺家”点明了诗人的僧侣身份,“寥寥”这一叠词既表现出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寂,又抒发了诗人凄冷之感。B.“踏青思故里”句写诗人置身野外,看到和自己家乡相同的风景,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表达委婉含蓄。C.“垂白”以极简洁之语,写诗人年迈,照应“岁岁”,让诗人的情感更显得沉郁,也显出乡友之情的真挚。D.“归恨共无涯”呼应了“岁岁逢寒食”,让诗歌在时间维度上向着未来和历史两个方向延展,大大增强了表现力。【解析】选B。B项,“看到和自己家乡相同的风景”理解有误,“踏青思故里”可倒装为“思故里踏青”,而眼前唯有“寥寥古寺家”。★(2)这首诗在景情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杨花”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漂泊之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稀疏雨”“冷澹霞”寄寓着诗人寒食节期间内心的孤冷悲戚之情;“沧浪”“湘水”寄寓着诗人归家不得的无奈和遗憾。②想象,对比。设想故里的乡友们踏青的情景,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并与眼前自己孤单面对杨花开落形成对比。(每点3分)5.(2019·东北三省三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9分)出关①吴兆骞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②喧喧驿骑尘。敢望余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云阴不散黄龙③雪,柳色初开紫塞④春。姜女石⑤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注】①诗人流放宁古塔县途经山海关时所作。②筚篥(bìlì):军中乐器。③黄龙:边塞名,借指宁古塔。④紫塞:此指山海关。⑤姜女石:清朝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出关数里有姜女祠,祠前土丘为姜女坟,望夫石在其侧。”(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山海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作者行至此处回望,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B.首联中的“边楼”“嶙峋”“筚篥”写出了山海关崇山峻岭、有戍边的将士把守的情况。C.第三句写出了诗人虽遭流放,但相信自己一定能在有生之年回到故乡。D.第四句写作者因连累双亲而自责,抒发了不忍离开故土,挂念双亲的情感。【解析】选C。C项,“相信自己一定……”错,“敢”是“岂敢”之意,是不敢奢望能回到故乡。★(2)诗歌后两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对比:将边塞云色浓黑、白雪覆盖的阴寒与山海关柳叶繁茂的春意对比,突出了边塞的苦寒,表达了诗人流放边塞的苦闷之情。(虚实:虚写边塞云色浓黑、白雪覆盖的阴寒,实写山海关柳叶繁茂的春意,两相对比,突出了边塞的苦寒,表达了诗人流放边塞的苦闷之情。仅答出情景关系,酌情给分)(3分)②用典:通过写只有“傍关”的百姓是“汉家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和因发配边塞而产生的孤独、失落之感。(3分)6.(2019·洛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早雁杜牧①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②月明孤影过,长门③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④。【注】①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鹘族南下骚扰,引起边民纷纷逃亡。作者时任黄州(今湖北新洲)刺史。②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舒掌托起露盘。③长门:汉宫殿名。④菰米、莓苔都是雁的食物。(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虏弦开”运用借代手法,用胡骑挽弓射猎征雁指其发动军事骚扰活动。B.颔联承首联写孤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突显孤雁之失群离散、形单影只。C.颈联写诗人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D.这首诗中的“早雁”与杜牧《赤壁》中的“折戟”一样,都是触发作者思绪的意象,但这首诗婉曲细腻,与《赤壁》豪宕俊爽的风格并不相同。【解析】选A。A项,“借代”错,应是“双关”。★(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象征(托物言志),以惊飞四散的早雁象征流离失所的人民。②作者借惊飞四散欲归不得的早雁表达了对饱受骚扰背井离乡有家不能归的边地人民的深切同情。③诗人以汉言唐,借“孤影数声来,胡骑纷纷在”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治边安民、无视自姓苦难的不满,表达对肆意南侵、惊散早雁、袭扰边民的胡骑的愤慨和厌憎,表达对逃亡流离的边民早日得到安置、享受饱暖的期盼。(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7.(2019·衡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苏轼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词的标题看,这是一首奉和词,奉和的对象是杨元素,内容是写梅花。B.上片末句,芳英散落,不偏不倚,掉在客人的酒杯之中,可爱又可恼。C.上片由寒雀争看梅花,逗引客来花下,梅花惹人喜爱的美姿不言而喻。D.末句“一点微酸”是写梅子,诉之味觉,新颖形象,读来意味无穷。【解析】选B。B项,无“可恼”之意。★(2)词的首二句写景极为高妙,请简要分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写寒雀翔集枝头,竞相观赏葳蕤如玉的梅花;②运用拟人手法,侧面烘托梅花的姿态、神韵与品格;③“满”形容寒雀之多,“争”刻画竞相之态,“看”仿佛寒雀很有欣赏眼力,字字写雀,句句写梅,手法高超;④写出了春回大地,诗人会友赏梅的无限喜悦之情。(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9分)浣溪沙薛昭蕴红蓼①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②飘袖野风香。不语含③深浦④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注】①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的水蓼。②整鬟:梳理发鬟。③含:愁眉不展。④浦:水滨。(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阕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寂静、幽远。B.“整鬟飘袖野风香”给读者留下了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C.词的上阕呈现给读者的,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暖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D.词的末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解析】选A。A项,“寂静、幽远”有误,应为“苍凉、寂寞”。★(2)下阕首句“不语含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不语含深浦里”这句词在整首词的位置上来分析其在结构方面的作用,分析要注意指出是如何“承上”和“启下”的。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2分)“不语含”的人就是上阕“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4分)【加固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梦寻梅方岳①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②侍玉华③。【注】①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②金貂:汉代的官饰。③玉华:唐代宫殿名。这里代指出仕作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