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梭菌性肠炎的防治_第1页
猪梭菌性肠炎的防治_第2页
猪梭菌性肠炎的防治_第3页
猪梭菌性肠炎的防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猪梭菌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是一种由C型或A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引起一种高致死性肠毒血症。该病具有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为了减少兽医临床上该病的发生,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等几个手段展开论述,以期为今后养殖生产对于该病的防治提供相关理论参考。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养猪国家,养猪业得到了蓬勃稳定地发展。目前对于养猪场来说最重要的问就是疾病防治,尤其是一些传染性强、病程短、致死率高的疾病,要尽可能杜绝感染。猪梭菌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是一种由C型或A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引起一种高致死性肠毒血症。该病具有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治疗与仔猪存活率和养猪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1病原产气荚膜梭菌为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属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该菌在显微镜下的形态为两端顿圆的短粗样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各种消毒剂不甚敏感,在100℃的高温下5min可将其杀死。根据产毒能力的不同,细菌可分为A、B、C、D、E共5种血清型,2周龄内的仔猪肠炎主要是由C型菌株引起的,C型菌株产生α毒素和β毒素为主要致死毒素,β毒素是人和动物的主要致病性毒素,β毒素会与仔猪肠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进入机体,破坏肠道细胞,造成坏死性肠炎。仔猪感染后产气荚膜梭菌可在机体内形成芽孢,形成芽孢的菌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更加增强,可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之久,并有很强的致病性。2流行病学本病主要侵害3日龄内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仔猪感染后发病快,病程短,病死率一般在20%~60%之间。不同品种、不同季节、不同饲养方式均可感染本病,该病一般呈现散发性流行。部分母猪肠道中有该病原菌的存在,母猪体内的的致病菌可随粪便排出,污染周边环境。当初生仔猪出生后接触到被污染的环境,细菌即可进入机体空肠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仔猪肠黏膜发炎、充血、出血和坏死。本病除猪和绵羊易感外,还可感染马、牛、鸡等。3临床症状该病大都以急性经过为主,通常在死前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病猪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全身肌肉震颤,共济失调;比较严重的病猪后肢麻痹,卧地不起,而且会有神经症状如磨牙、呻吟等症状出现,口鼻会流出白色泡沫,死亡较快。

最急性型:发病较急,发病为1~2d,患猪体质虚弱,呼吸困难,患病猪可能未表现出典型症状就已昏迷死亡。

急性型:急性型是兽医临床较多发的一种类型。病程持续3~4d。病猪发病初期排浅红色或红褐色稀粪,后期又会排出呈现粥状粪便并夹杂有灰色的坏死组织碎片。

亚急性型:病程为5~7d,临床上变现为持续性腹泻,所排粪便一般呈黄褐色,粪便中还存在坏死的组织碎片,病猪出现脱水症状,可见其明显消瘦。

慢性型:发病持续7~10d,病猪在临床中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所排粪呈糊状的黄灰色,仔猪生长受阻,体型逐渐消瘦,持续数周死亡。4病理变化对病死猪进行解剖发现,该病典型的病理变化表现在肠道。空肠内肉眼可见有一小段呈深红色,病变与正常肠段界限明显,肠管内容物呈红黄色或暗红色,肠腔内混杂多量气泡,肠黏膜红肿、出血,坏死,肠壁增厚,黏膜上附有坏死性假性假膜,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出血,脾边缘有小出血点,肾呈灰白色。5诊断可以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中症状和病理特征进行初步的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细菌检测及毒素的检查是鉴定本病的可靠依据,通过ELISA检测肠内容物悬浮液,反应阳性可以作出确诊。6治疗在兽医临床给药应用中发现:在仔猪刚出生后的1~3d内注射抗生素,能够有效阻止该病发生发展,但在给药时要明确剂量和给药方法,避免产生耐药性。对已确诊的患病猪,临床上可用硫酸链霉素进行治疗,剂量为5~10万IU,1次/d,连续注射3~4d。还可以用新霉素,剂量为10万IU,1次/d,连续注射2~3d。除上述药物外,甲硝唑也能起到显著的抑菌作用,但要注意给药途径与用量。

除西药治疗外,兽医临床上也可使用中草药对病猪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仔猪,可选用白头翁80g、黄连50g、黄芩50g、苍术40g、瞿麦30g、白术30g、诃子10g、甘草10g进行组方,进行水煎剂制备,浓缩为每1ml液体中含有原药1g。处方中的白头翁为君药,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黄连、黄芩为臣药,可去火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