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2020中考04中国地理上18课时中国的河流自然灾害试题_第1页
包头2020中考04中国地理上18课时中国的河流自然灾害试题_第2页
包头2020中考04中国地理上18课时中国的河流自然灾害试题_第3页
包头2020中考04中国地理上18课时中国的河流自然灾害试题_第4页
包头2020中考04中国地理上18课时中国的河流自然灾害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8课时中国的河流、自然灾害【夯实基础】1.读“我国部分河流分布图”,甲、乙、丙、丁是我国的四条河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18-5A.河流甲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B.河流乙含沙量大并且有结冰期C.河流丙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的河流D.河流丁是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全品原创]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三条重要河流流量过程线”,完成2~3题。图18-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长江 B.②——黄河 C.③——珠江 D.以上说法都不对3.从河流流量过程线,可以看出 ()A.我国河流汛期集中在冬季 B.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季节变化大 C.东部河流补给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D.我国河流东部没有结冰期读“甲、乙两河流域简图”,完成4~5题。图18-74.下列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河②③河段经常发生凌汛B.乙河⑤河段水土流失严重C.甲河比乙河有更高的航运价值D.两河均发源于三江源地区5.关于图中甲河流①④处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两地均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能资源丰富B.①地河流水量小,水能资源匮乏,④地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C.①④两地水能资源均很丰富D.④地建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被誉为我国的“水能宝库”[2018·邵阳]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读图,完成6~8题。图18-86.有关长江经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范围覆盖八省二市B.东西部地形类型差异小C.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D.拥有全国最大的城市群7.下列有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结冰期,干流全程终年可通航B.水能蕴藏量丰富,集中分布在下游河段C.三峡水库能有效减轻中下游洪涝灾害D.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上游泥沙淤积、下游水土流失8.长江经济带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 ()A.增加灌溉水源 B.修复生态系统C.促进工业发展 D.发展水产养殖[2018·张掖]读“黄河干支流示意图”和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表,完成9~10题。图18-9水文观测站兰州河口桃花峪利津年平均流量(米3/秒)98178618201514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米3)3.486.6726.624.89.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兰州到河口段,流量减少,含沙量减少 B.河口到桃花峪段,流量增加,含沙量大增C.桃花峪到利津段,流量减少,含沙量大增 D.兰州到利津段,流量、含沙量同步减少10.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导致含沙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①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②人口稠密,工业发达③降水集中,多暴雨④不合理的工程采矿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018·绵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读“开封‘地上河’示意图”,完成11~12题。图18-1011.图示黄河的忧患是 ()A.初春的凌汛 B.上游草地退化C.中游水土流失 D.下游的洪水12.为了根治该忧患,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A.陡坡地退耕 B.减少放牧的牲畜C.种草和植树 D.建挡土坝和梯田2019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据此完成13~14题。13.下列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B.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多发地震D.台风、洪水灾害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4.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A.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B.滑坡发生时,近观震撼场景C.台风来临时,广告牌下避风D.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15.读“长江和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8-11(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图中城市①是,它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2)B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

(3)黄河从地形区A带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

(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海。

(5)湖泊C,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6)长江和黄河均流经了我国的三大阶梯,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均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16.[2019·通辽]“五一”期间,某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长江流域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读图,帮助同学们解决在研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图18-12【研学前】(1)长江发源于山脉,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注入东海。

(2)结合图b,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从流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说明)【研学中】(3)第1小组发现长江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4)第2小组考察并了解到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是: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5)第3小组通过对长江下游的水质检测发现,河水污染严重,原因是。(至少回答两点)

【研学后】(6)请针对本次研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治理长江的措施。(至少回答两点)【综合拓展】[2018·恩施]读“长江流域范围及资源分布图”,完成1~2题。图18-131.长江沿岸城市起源的主导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运条件便利C.气候温暖湿润 D.地形平坦2.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河段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B.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C.长江中上游地区凭借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工业发展迅速D.长江流域东西方向的交通运输仍以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航运为主3.[2019·襄阳]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长江汛期的持续时间长于黄河②黄河中游易产生水土流失和凌汛现象③长江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在下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④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⑤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A.②③⑤ B.①②⑤C.②③④ D.①④⑤读“黄河示意图”,完成4~5题。图18-144.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C.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5.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青、甘 B.宁、内蒙古 C.晋、陕 D.豫、鲁6.[2019·德州]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出现了各种生态问题。下列治理黄河的做法,最恰当的是 ()A.下游开挖新河道,使黄河改道入海B.植树种草,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C.中游河段引长江水冲沙,拓宽河道D.上游城市增加用水量,使河水减少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图,完成7~8题。图18-157.A地区常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达B.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少C.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D.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少8.关于图中两种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箭头①代表寒潮路径,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B.箭头②代表台风路径,发生的时间主要在春季C.寒潮对农业生产只有坏处,没有好处D.台风会带来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9.[2018·安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材料二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近期,《瞭望》杂志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材料三下图为“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图18-16(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终从上海市注入海,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图中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2)黄河流域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上游突出的是水能,中游突出的是(矿产),下游突出的是石油,黄河在桃花峪以下无支流注入,其原因是。在黄河上游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宁夏平原与②平原,这里由于引黄灌溉便利,所以农业较发达。

(3)根据材料一,从地理角度分析建设长江经济带应注意的问题。(4)根据材料二,说出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中考链接】1.[2015·包头]关于长江、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游河段B.长江比黄河水量大,冬季都无结冰现象C.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和藏D.治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2.[2014·包头]黄河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初春时节,常出现凌汛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增多,河流流量增大B.上游河段比下游开冻早C.围湖造田,湖泊调蓄能力差D.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3.[2013·包头]关于塔里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准噶尔盆地中B.最终注入北冰洋C.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D.流经地区属于中温带[2016·包头]下图是“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某气象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图18-174.该气象灾害是 ()A.台风 B.地震 C.滑坡 D.寒潮5.极重危害区分布在 ()A.包头市 B.乌兰察布市 C.锡林郭勒盟 D.乌海市6.[2016·包头]下图是“我国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8-18(1)图中阴影所示省区的简称是。河从其北部穿过。

(2)图中位于江西省境内的湖泊是。长江干流沿岸的省会城市中,位于武汉下游的有。

(3)图中ab和cd两个河段中,没有凌汛现象的是河段,判断理由是该河段。

(4)从地形、气候、水源三个方面分析图中A城市所在省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5)下图是A城市某年农业生产期间的气象资料。请你据图分析3月—4月该地出现旱灾的气象原因。图18-197.[2014·包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8-20(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2)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洋,在我国的地区登陆。

(3)寒潮入侵我国西北地区的路径是自向方向。

(4)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安康比西安的气温(填“高”或“低”)得多,请解释原因。

(5)山东省的简称是,该省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有。

(6)我国东部是暴雨洪涝多发区,也是季节性干旱多发区,请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D2.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部分河流的水文特征。学会读流量曲线图,横坐标是月份,纵坐标是流量。①流量最大,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故A正确;在本幅图中,②流量第二大,由于这三条河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因此②是珠江,故B错误;根据三条河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是我国重要河流,再结合流量特点,因此③是黄河,故C错误;由于①是长江,A选项正确,故D错误。3.B[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从河流流量过程线看出,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因此河流汛期集中在夏季,故A错误;由于三条河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影响河流汛期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我国降水特点是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汛期集中在夏季,故B正确;我国东部河流补给主要来自天然降水,故C错误;我国东部河流有无结冰期,根据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还是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没有结冰期,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故D错误。4.D[解析]本题考查黄河、长江的相关知识。甲河为黄河,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是流经宁夏、内蒙古和山东的河段,即由南向北流的河段;乙河为长江,⑤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而非水土流失严重;两河中长江的航运价值更高;两河均发源于三江源地区。5.C[解析]本题考查黄河水能资源的分布情况。黄河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小,但在流经①④两地时因落差大而水能资源丰富,④地的小浪底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而非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我国的“水能宝库”的河流是长江而非黄河。6.D[解析]图示是长江经济带。读图可知,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九省二市;东西部的地形差异大,西部主要是高原和盆地,东部是平原;东部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有一部分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区;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故D叙述正确。7.C[解析]长江四川宜宾以下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月平均气温高于0℃,故无结冰期,终年可通航;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水能主要在上游;三峡水库可以大大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灾;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严重。根据题意。故选C。8.B9.B10.D11.D[解析]初春的凌汛、上游草地退化、中游水土流失和下游的洪水都是黄河的忧患。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反映的忧患是下游的“地上河”,一旦决堤,会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故选D。12.C[解析]黄河最大的忧患就是水土流失导致下游形成的“地上河”。而水土流失主要的原因是黄河流经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土壤裸露的黄土高原。因此要根治下游的洪涝,在黄土高原地区就要植树种草。故选C。13.D[解析]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节,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干旱是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自然灾害,西北地区、东部季风区都有分布;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14.D[解析]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躲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滑坡发生时,迅速远离滑坡发生位置,防止砸伤。台风来临时,在广告牌下避风,广告牌容易被吹倒砸伤人员。15.(1)河口(2)小浪底(3)地上河(4)东(5)鄱阳湖(6)上游16.(1)唐古拉长江中下游平原(2)长江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回答任意两点即可)(3)水土流失(4)自然原因:流经平原地区,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等。人为原因:围湖造田;破坏植被;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每个原因答出一点即可)(5)城市、人口密集,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乱扔垃圾等(符合题意,回答两点即可)(6)退耕还林还草;禁止乱砍滥伐;合理放牧;退田还湖;建设水库;加高加固堤防;修建分蓄洪区;工业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符合题意,回答两点即可)【综合拓展】1.B[解析]读图可知,长江流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地区,长江沿岸地区不仅地势平坦,更重要的是沿岸地区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在铁路和公路不发达的古代,水运是最重要的交通条件。所以长江沿岸城市起源的主导因素是水运条件便利。2.C[解析]长江中下游河段水量大,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故A不正确;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科技力量雄厚,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故B不正确;长江中上游地区凭借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工业发展迅速,C正确;长江流域东西方向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和铁路、高铁和公路运输并重。3.D4.A5.C[解析]本题组考查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第4题,黄河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水流湍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而乙地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是黄河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第5题,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段,A、B项四省区位于黄河上游,C项晋、陕地处黄河中游,D项位于黄河下游,所以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位于黄河中游的晋、陕两省。6.B7.A8.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第7题,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所以春旱严重。第8题,图示两种自然灾害①为寒潮,②为台风。寒潮的发源地位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寒潮对农业生产往往会造成低温冻害,但也会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在5月—10月,尤其是7月—8月,台风往往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梅雨是由冷暖气流相遇而形成的阴雨连绵的天气。9.(1)东上游三峡(2)煤炭泥沙大量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