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服务平台新闻服务策划采访及摄方案_第1页
电视服务平台新闻服务策划采访及摄方案_第2页
电视服务平台新闻服务策划采访及摄方案_第3页
电视服务平台新闻服务策划采访及摄方案_第4页
电视服务平台新闻服务策划采访及摄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总体策划方案 2一、新闻主题 2二、新闻题材、主题分析 2三、基础内容 3四、工作细分 4第二节采访方案 4一、采访大纲 4二、采访前期工作 5三、采访后期 5四、可行性分析 5五、注意事项及备注 5六、采访要点 6第三节拍摄方案 12一、拍摄计划 12二、拍摄前期准备 13三、画面拍摄的要求 14四、拍摄方式 22五、电视新闻摄像 25第四节无人机航拍 35一、无人机场景航拍技巧 36二、无人机航拍工作措施 38三、无人机航拍要点 45四、航拍要求 51第一节总体策划方案一、新闻主题(系列报道、专题报道)1.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多次、连续的报道。不拘泥于事件顺序,但要做到形散神不散,严格围绕新闻主题,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深度的报道。(针对不同新闻题材、新闻主题寻找不同角度)2.专题报道:对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评述等,深入系统而又生动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揭示主题的深刻意义。(针对不同新闻题材、新闻主题,进行调查分析,撰写文稿时要将主题研读通透,文稿应具有一定的评述能力)二、新闻题材、主题分析1.系列报道:针对不同的新闻题材、新闻主题,根据拍摄要求,确定系列报道集数,选定不同的角度、侧面进行新闻题材、新闻主题分析。2.专题报道:对典型事件或具有高新闻价值的人物题材等进行深度挖掘,调查分析解释评述,要有理有据不浮夸,并且要分析得生动不古板。三、基础内容(实地采访前准备工作)1.项目名称:确定系类报道项目名称;2.项目核心:将本次系列报道核心观点明确,围绕核心展开报道;3.数据支持:资料数据佐证,相关人物数据佐证;4.记者提问:非出镜形式提问,相关人物发表评论看法;5.旁白撰写:逻辑思维明确的同时,灵活运用,生动,具有吸引力,并具有一定的评论能力;6.现场采访:对相关当事人进行现场采访时,撰写采访提纲,临时采访应做记录,方便后期资料整理。分类内容备注项目名称确定系类报道项目名称;明确主题项目核心将本次系列报道核心观点明确;围绕核心展开报道数据支持资料数据佐证,相关人物数据佐证;数据收集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记者提问非出镜形式提问,相关人物发表评论看法;布局合理,逻辑思维明确旁白撰写逻辑思维明确的同时,灵活运用,生动,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论述能力现场采访对相关当事人进行现场采访时,撰写采访提纲临时采访应做记录,方便后期资料整理。四、工作细分(记者、摄像、编导)1.预期稿件:由编导通过前期资料收集,撰写概念稿件;(大纲即可)2.被采访人:在与编导提前沟通的前提下,准备受访内容;3.采访内容:由编导提前列提纲,无法提前预期的,在受访当天现场列提纲;4.摄像准备:与编导沟通拍摄大致流程及拍摄意向,检查设备(待机情况,设备状态)。第二节采访方案(根据项目实际填写)一、采访大纲1.节目名称:。2.采访目的:。3.采访对象:。4.采访对象简介:。5.采访时间及地点:。6.采访的主题:。7.采访方式:。8.采访步骤:。9.提问提纲:。二、采访前期工作1.利用通信手段提前一星期进行预约。征得同意后将采访提纲发于其本人。同时将时间、地点、采访时长告知对方并达成共识。2.采访前准备必需证件、器材等相关物品。如照相机、采访本、录音笔等。3.收集被采访者个人资料。三、采访后期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访谈的问答记录。四、可行性分析1.采访需提前几天预约,否则被采访者由于公务,采访可行性不高。2.对于问题提法得当,有技巧,有取舍。本次采访成功率将不低。五、注意事项及备注1.对提问问题为基本问题,若准备前已经得知,可略过。可即兴追问问题。2.须注意提问方式3.本次采访活动依照该策划进行,如遇不可预知等特殊情况,可另行修改或随机应变。六、采访要点(一)采访中提问的方法提问质量的优分、水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与写作整体活动的成败。1.提问的类型(1)开放式提问是指所问问题比较笼统,被采访者的回答范围广泛、发挥余地较大的提问方式。较适合人物专访、特写,能提供有人情味的材料;也适于采访那些健谈、长于思考的采访对象。(2)封闭式提问(闭合式提问)是指所提问题比较具体、被采访者的回答范围狭小、指向性强的提问方式。对采访时间有严格限制,或采访对象不善言辞,可用这种问答式的访问。在一次具体的采访中,记者应将两种方式交替使用,采访开始时,一般先提开放式问题,形成融洽的气氛;然后过渡到闭合式问题,深入挖掘材料。2.提问的方式.(1)开门见山—正问法适合的场合:1)采访对象十分忙碌。2)采访对象是记者熟悉的人。3)演播室、记者招待会等特殊场合的现场提问。(2)旁敲侧击—侧问法适合的场合:1)采访对象心里有顾忌,不愿谈。2)采访对象不习惯接受采访,不善谈。3)一般是在正面问不能奏效的情况下用。(3)明知故问法1)激将法“要我谈”转变为“我要谈”。2)反问法适用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和高傲不屑谈等采访对象。(4)设身处地—设问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5)穷追猛打——追问法适合的场合:1)彻底弄清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2)挖掘典型的事例和生动的细节。3)探寻关键的实质性材料及访问中的疑点。3.提问的要求(1)提问要简洁、自然一般情况下,不要同时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2)提问要具体(3)提问要挖细节记者的采访就是为了挖掘完整的故事,而细节是故事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堪称故事的“血肉”。(4)提问要看情况、看对象(5)提问要有逻辑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表面到本质,层层递进。采访问题要根据采访目标设计,各问题之间可以是并列、递进、转折等关系,但应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逻辑顺序。4.提问时应注意(1)切忌庞大笼统1)撒大网。2)不能把握要点,所问不明确,模棱两可。3)防止两种偏向:①明知故问。在采访中,记者要提出一些观众迫切希望知道的东西。例如报道火灾等突发事件,新闻导语已经讲清了时间,观众迫切需要知道的是火灾原因及损失情况,而记者还喋喋不休地询问目击者是在什么时间看到起火的等等,这就是重复、是画蛇添足式的提问。②追查逼供。(2)提问要有深度,不可浅尝辄止。(3)重视情绪控制1)记者情绪的自我控制。2)记者对采访对象情绪的控制。3)记者的言谈举止、装束、聊天氛围的把握。(二)观察的方法1.观察在采访中的地位与作用(1)观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采访形式。(2)观察是特定情况下的唯一采访形式。(3)观察的作用:1)可以获得新闻线索。2)可以获得真实材料。3)可以获得现场材料。4)可以获得细节材料。2.记者观察的类型与特点(1)记者的观察可分为三个层面:1)宏观观察:对国际和全国形势的观察;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总的发展前景、变化形势的观察。2)中观观察:对本地、本系统和外地、外系统的观察。3)微观观察:对某一具体人物、事物、场景的观察。(2)记者观察的特点:1)综合性。2)新鲜性。3)灵活性。3.观察的对象与角度(1)观察的对象对人物的观察:对人物外貌、穿着、神态、风度、表情、动作等,仔细观察。对场景的观察:对人来说,场景即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自然环境等。环境也以背景的形式出现,对说明、解释、烘托人物行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观察的角度1)观察的角度,取决于观察的位置。2)对人物的观察,大多是正面和近距离的;3)对场景的观察,根据报道需要,由近及远,由正面到侧面等多种角度。4)现场观察,有静态和动态之分。4.观察应注意的问题(1)观察与思考结合。(2)观察与询问结合。(3)观察与资料结合。(三)采访中倾听的方法1.倾听的作用(1)从倾听中获取新闻线索。(2)从倾听中获取主要新闻事实。(3)从倾听中捕捉生动新闻细节。(4)从倾听中获取新闻个性语言。2.如何倾听注意+耐心+全面。(四)采访记录的方法1.对访问记录内容上的要求与方法“耳闻”要注意记要点。“要点”:典型的实例、曲折的情节、生动的细节、有个性的语言,以及容易搞错的人名、地名、时间、专用名词、术语、数据等。2.“眼见”要注意记特色访问对象的外貌、神态、动作、语气,访问现场的环境、气氛等。3.记事不忘“识”记录“识”,是指要记录访问对象的思想观点,其对问题和事件的分析与认识,以及记者本人的思考、联想、评价等。2.记录方式(1)心记心记,就是记者和采访者在现场访问时,将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的材料强记心中。心记,又叫默记、诵记、脑记,心理学叫“有意识记”适用于容易紧张的采访对象,或者拒绝记录的对象。(2)笔记采访笔记从形式上分,可分详记、简记和缩记三种:1)详记。2)简记。有针对性地在采访本上记一些重点的、有意义的、主要的事实和内容,或者记一些易忘的材料。3)缩记。它是一种简单的速记。(3)图像记录它包括新闻照片、新闻录像以及现场作的图画。画记的特点是:一快、二准、三形象。(4)录音记录1)录音记录的长处和特点是:一快,二准。2)一些重要事件的采访以及人物专访,最好充分利用录音机做记录。它因为记录的准确、真实,不但为新闻和其他写作提供可靠材料,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作为证据资料。第三节拍摄方案一、拍摄计划(根据项目实际拍摄计划补充修改)1.拍摄机构:XXX有限公司2.片名:XXX新闻片节目片长XXX分钟拍摄周期XXX天拍摄机器辅助器材交通工具拍摄地点工作人员导演、摄像师、灯光师、场记等。拍摄风格拍摄画面力求大气、构图精美、制作精良、采访提问简洁明了,整部片子达到新闻报道要求。二、拍摄前期准备(一)采访稿准备根据策划方案及采访稿安排拍摄内容。(二)记者准备记者介绍演员名字年龄资历(三)设备准备准备好设置组车辆,将拍摄设备运到拍摄现场,做好拍摄准备。本项目配备车辆一览表序号车辆品牌型号车龄车牌号12三、画面拍摄的要求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展示画面语言的魅力,满足人们眼见为实、先睹为快的接受心理。由此可见,我们看到的电视新闻不仅仅为拍摄画面而去简单的拍摄。还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画面中的各个要素,如引起事件发生的主体、事件发生的环境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使得观众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对电视新闻画面的全局即技术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其构成,当然拍摄时也要在电视新闻画面的技术和艺术处理上来做文章。(一)电视新闻画面的构成电视记者通过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将生动的、具体的、典型的画面形象地展现给观众,使人不但得到耳闻目睹,亲临现场的感觉而且得到“美”的享受。由于受时间限制和人的眼睛接受图像信息的限制,一个电视新闻画面不可能长时间在屏幕上显示或停留,观众不可能像看报纸。美术作品或照片那样反反复复地、全面地观看画面,这就要求记者或拍摄人员在选取面的时候,选择最能反映主要内容的画面。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电视机屏幕上最能解释新闻消息的画面。因此,对电视新闻画面的精确透析是电视新闻拍摄的重中之重。1.电视新闻画面的技术构成从拍摄技术的角度看,电视新闻画面是将新闻事件现场所发生的事件的各种原因和通过镜头搜集、整理后呈现给观众的一种镜头组合。从这个角度看,电视新闻画面就是由一组不同内容、不同角度、不同景别和不同长度的镜头构成的。也就是说镜头是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基本单位。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镜头可分为中心镜头(重要镜头)和介绍性镜头(次要镜头)。中心镜头。是反映新闻主要内容的镜头即引起新闻事件主体的一切镜头:介绍性镜头是引导观众进入新闻主题的镜头,主要是交代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规模等新闻要素。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归根结底就是对构成画面的重要镜头和次要镜头的合理布局和拍摄处理,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基本上确立了新闻画面的基本构架。2.电视新闻画面的艺术构成从电视艺术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心镜头还是介绍性镜头,它们都是将在某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以画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引起事件发生的主体、反映时间的光线、表达事件发生场所的背景构成了新闻电视画面的基本要素,对电视画面镜头的处理就是对这三种基本要素的处理和安排。(二)电视新闻画面中对画面镜头拍摄技术的要求电视新闻画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电子光电技术与磁记录技术来记录现实图景的。在电视新闻拍摄中,对摄像机的熟练操作和对电视画面拍摄的基本要领的掌握是衡量电视新闻画面质量的关键环节,因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面质量始终影响和决定着节目本身的质量,节目本身的质量的内涵很大一部分也是由画面质量所组成的。1.注重画面的稳定性电视画面的“动”(指镜头技巧的运用等)是不可避免的,保持画面稳定并不排除镜头的移动变换,这里主要指镜头变换和画面显示时要确保画面稳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始终保持画面基本线条“横平竖直”。我们知道,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先是水平方向后是垂直方向这么一个逻辑习惯,因此,镜头的拍摄必须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和视觉观察规律,以便观众容易接受,这才是真正的“稳”。(2)少用推、拉、摇、移等移动镜头。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这主要是固定镜头相对于移动镜头来说,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为了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多用一些固定镜头能使得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对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要用得恰到好处,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3)要保持画面的稳定,摄像员还必须熟练“驾驶”摄像机。在没有三脚架而肩扛摄像机运动拍摄时,两腿最好走直线、迈小步,腿弯曲,要尽量使摄像机与肩保持一定距离。双臂最好展开并离开左右胸:利用三脚架拍摄时,为保证画面的稳定,首先必须选好中心机位并在试摄过程中调整机位和角度。否则,尽管利用三脚架固定摄像机摄像,也只能保证画面不晃动(机位稳定),而无法保证画面稳定。2.把握画面的方向性在电视拍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拍摄方向的统一性,其目的在于正确处理镜头间的方向关系,使观众对各个镜头所表现的空间有完整、统一的感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熟练掌握“轴线”规律。“轴线”就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间关系形成的一条虚拟关系直线或者为主体运动轨迹。电视新闻画面较之其他节目的画面更注重方向性和逻辑性,因此,在拍摄一组相连的新闻电视画面镜头时,规定摄像机拍摄总方向限制在轴线(被摄体)同一侧,不能越过轴线。如果越过“轴线”,就会破坏空间统一感,造成观众对画面的误解,即我们常说的“越轴”,这是电视拍摄的一个基本规律,在新闻节目的画面中更是重要,以便避免对观众的误导。3.录制现场画面的同期声在电视新闻的拍摄过程中,声音的拾取与画面的拍摄同等重要。在新闻报道中采用人物同期声,既有助于烘托报道现场的真实氛围,又比用解说显得真实可信。有利于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同时加大了新闻的信息量和客观性。做好现场同期声的拾取工作,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根据现场的情况选取最适合新闻场所的话筒(因为不同特性的话筒对声音的拾取方式、效果都不一样),要检查话筒线路是否畅通、电池电量是否充足、话筒的调试是否达到最佳状态等等,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因为新闻现场同期声是非常宝贵的。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到时候手忙脚乱。错过现场声的拾取,后果不堪设想。(2)内置话筒始终保持打开状态因为新闻现场突发性事情比较多,为了避免在新闻现场一些突发事件造成外置话筒线路突然中断等因素而无法录音,所以摄像机的内置话筒始终打开,这样能做到万无一失,确保现场同期声的录制。(3)用耳机进行监听由于新闻现场的特殊性,无法预料现场声音录制环境的安静,随时会出现噪音的干扰或者话筒线路的中断,因此,摄像人员必须始终要戴好耳机随时监听话筒声音的效果,出现问题马上调试解决。4.将后期编辑作为拍摄依据在前期拍摄的镜头要符合后期编辑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开机关机前的充分预留在拍摄每一个镜头时要有起幅和落幅,特别是运动性的镜头,镜头的起幅和落幅就是在拍摄一个镜头时开始和结尾时要有4秒左右的静止画面,这样对于后期编辑在制作时起到稳定画面,防止镜头跳动很有帮助。(2)拍摄足够的转场镜头转场镜头就是指利用切换台的特技技巧。或利用特定镜头,对两个画面的剪切点进行特技处理或直接切换,以完成场景的转换镜头。利用切换台的特技技巧完成的转场,叫技巧转场镜头。而不通过特技切换,直接在两个画面之间进行切换的特定镜头,叫无技巧转场镜头。这里我们所说的就是后者,即特定拍摄的转场镜头。最灵活的转场镜头是人或物体的中性运动方向镜头。中性运动方向,是指主体运动由画面深处向正前方行进,或从画面正前方向纵深处行进。这种垂直线运动方向,除了主体大小的变化外,主体运动感并不强,不像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横向运动主体,有强烈的运动感、方向感。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摄像人员能把所有的镜头都能拍摄到,为了弥补摄像镜头的不足和电视画面的合理过渡,拍摄足够的转场镜头非常有必要。这并不是在投机取巧,而是影视拍摄的一种惯用手法,是在拍摄和编辑中是允许的。(3)尽可能做好拍摄场记场记就是在新闻拍摄现场对一些重要的镜头进行特别的文字记录和解释。由于新闻画面中有一些镜头有很强的学术性或者专业性的信息,或者新闻拍摄的镜头过多时,在后期编辑中容易混乱找不到,影响节目制作的及时性,摄像人员及时做好记录,一边在后期制作时能对镜头合理的利用和合成。(三)电视新闻画面拍摄中对画面镜头要素的艺术处理纵观电视新闻画面镜头的拍摄,总体来说不是太规范、讲究,在无序的空间寻找有秩序的构成元素,所以画面不够漂亮。比较杂乱。其实,掌握基本的拍摄法则,让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得到有效的突出和表现,减少无关的构成元素:运用恰当的画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表现新闻主题与主体,为观众在得到及时消息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是拍摄记者的一门必修课。1.重点照顾主体主体是电视画面布局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要素。作为电视新闻画面布局的安排也不例外。主体就是指是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是摄像师用语言表现主题思想,构成电视画面的主要部分。主体在电视画面中既是内容表达的重点,又是画面结构组成的中心。在电视新闻画面中主体概念的实质没有变化,只是这里的主体就是指引起新闻事件发生的最重要的人或事物。这是在电视新闻画面中拍摄的中心,也是新闻报道的重点。因此。在电视新闻画面镜头的拍摄时首先要确立新闻事件的主体,并通过构图处理好主体与环境、主体与背景等其他画面结构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既能很好地反映新闻事件的主题思想,又便于观众分清主次的目的。2.细心处理背景在电视画面构图中背景是画面中距离摄像机镜头最远的景物,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背景可以发挥出环境表现的功能,丰富画面内容,对主体起烘托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电视新闻画面中的背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烘托作用,它其实是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场所的投影。在电视新闻电视画面的拍摄中不但要重视新闻主体的拍摄,而且要细心地安排好新闻主体所处的环境,即对新闻主体背景的拍摄,使得观众看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特定地点和场所。对电视新闻背景的处理其实就是对新闻事件发生地点和场所的有力交代,这一点在新闻报道中极其重要。3.合理运用光线在电视画面中光线是电视画面构图的基础和灵魂。没有了光线,电视画面的表现就无从谈起;光线不理想,画面的构图也会成为“无米之炊”;光线一旦发生了变化,画面的构图效果和艺术氛围也会发生改变。总之,电视构图,“光线先行”,光线的选择是决定电视摄像和画面构图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电视新闻画面中的光线不但是艺术氛围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光线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出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新闻事件报道的先决条件就是让观众知道在何时发生的事件,从电视画面的光线间接的交代新闻事件发生是在中午还是早上。是白天还是夜晚,晴天还是阴天等等,因此,用光线来交代时间在新闻画面中的呈现尤为重要。电视新闻拍摄要精心捕捉那些以少胜多,具有典型价值的各种视觉和听觉细节,以凸显主题,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使新闻在观众记忆中历久弥新。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工作在讲究按照时间的线性排列的同时。也需要摄像人员的意图进行重新排列: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不但要求技术的合理给观众带来及时、准确的信息。又要对画面进行艺术的处理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总之,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考虑到二者兼顾的拍摄理念。四、拍摄方式1.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做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2.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3.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脚架上的底盘做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4.移:又称移动拍摄。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5.跟:指跟踪拍摄。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6.升:上升摄影、摄像。7.降:下降摄影、摄像。8.平摄在拍摄过程中,摄像者的身体站直,把摄录像机放在胸部到头部之间的高度拍摄,是最正确的做法,也是握着录像机最舒适的位置,要使摄像机与被摄者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9.仰摄一般多用于表现拍摄物的宏伟高大,仰摄时可以根据想要的效果来调节角度,若想目标拍出来略显高大,则拍摄角度倾斜某个角度向上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可以强化被拍摄主体。这种拍摄方式多用于拍摄人物近距离特写画面,采用仰摄一定要注意拍摄角度,角度不同所表达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差距,它使用可以渲染气氛,增强影片的视觉效果,若是用法不当或是过多则会适得其反。10.俯摄这种拍摄方式大多用于拍摄超远画面,拍摄大场面的全景,如场景、赛事等,俯摄的画面效果有层次感、纵深感,可以给人以辽阔宽广的感觉,若想使画面更具立体感,需要采用高机位,以大俯视角度进行拍摄,这样拍出来的新闻效果会更加大气壮观。但是近距离拍摄人物却不太适合使用俯摄的手法,这样拍出来的效果会与仰摄拍出来的效果恰恰相反,首先从外形来看会使人物变矮变胖,其实人物的气势也会大大降低,非但起不了强调作用,反而使被拍人物有种被藐视的感觉,气场大大减弱。因此拍摄方式使用要恰当,否则表现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与平摄方法结合,站在一座高楼大厦前,先用平摄的方法拍摄楼的底座,再由下往上慢慢移动镜头直至高楼的顶端,小小的一组镜头把整座楼的景观纳入视线,使得高楼更显雄伟壮观。11.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12.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它有广阔的表现力。13.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14.切:转换镜头的统称。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15.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16.短:指短镜头。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17.长:指长镜头。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18.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导向拍摄。19.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20.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五、电视新闻摄像拍摄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第一个技术步骤。由于技术运用和表达要求的差异,电视摄像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纪实性)摄像和虚构(创造性)摄像两大类。新闻摄像侧重于新闻性,不在影像美学方面有苛刻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突发事件现场,有时甚至连画面稳定、亮度等基本技术要求都可以忽略,最为遗憾也是最为可贵的是,新闻摄像不能重新而来,除非是不影响新闻性的组织拍摄。(一)会场的拍摄会场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静态拍摄场景,与会场比较接近的场景有课堂、座谈、讨论、围坐在饭桌边的用餐等等。这些场景的拍摄方法与技术处理都比较相近。1.会场的特点从拍摄的角度看,会场场景集中,内容集中,但同时也比较单调乏味,很难拍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光线:室内会场照明条件恒定,变化不大,但光照可能不均匀;室外会场则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光线可能发生变化,但光照比较均匀。2.会场摄像“通则”无论是室内室外,新闻拍摄者都必须如实记录下会议议程、出席会议的领导、重要来宾、主要与会人员以及会议上表彰先进、通过决议等过程性画面。如果会议安排主要领导或重要来宾最后发言,拍摄者必须坚持到会议结束。相对来说,会场拍摄技术问题不多,拍摄方法也比较简单。但非技术问题可能更值得我们注意,会场拍摄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有:(1)第一个画面一般在会场中后方拍摄带会标的大镜头,然后自然走到主席台前拍摄主席台就座人员和会议主持人画面。(2)拍摄会场大镜头时,要尽量避开通向主席台的走道或分割观众的通道,要让画面中央充满观众,而不是一条通道。否则构图和视觉上都不能让人满意;拍摄位置可稍偏一些,会标仍然置于中间位置。(3)拍摄与会领导要注意景别和时间长度的匹配:主要领导的讲话镜头一定要给大给足。给大,就是景别要小些,给足,就是时间要长些;其他与会领导和重要来宾不能漏拍,如果没必要给他们单独镜头,可从中间部位向两边摇拍或拉拍,也可一个固定镜头包含2—3人,切忌在某位或某些领导、来宾身上重复摇或者拉;不要在他们有小动作的时候拍摄;如果会议之中有新的领导就座,就要补拍该领导画面,而且已经拍好的领导镜头很有可能要重新拍摄。(4)观众镜头要拍够,要保证报道时不重复使用画面;要注意景别的变化,注意捕捉情绪饱满、注意力比较集中的观众画面;拍摄观众时可不考虑轴线问题,可以在走道上向两边交叉拍摄。(加中性镜头、减少走动(5)对重要的会议,报道的时间可能较长可以多拍一些普通观众的慢拉镜头,但是不能只从一边拉拍,最好按奇偶数排从两边拉拍,这样画面对接起来会比较舒服些;3.会场摄像注意的问题会议有秩序、偶然的干扰因素少,拍摄的心情比较放松。但有些问题应注意。(1)室内会场1)室内会场可能照度不均,拍摄时要注意随时调整光圈;特别注意主席台和观众席上的照度反差可能较大,要考虑用新闻灯补光。2)室内光源色温可能不一样,要随时调节白平衡。3)注意室内会场的大窗户,因为室外大量光线的涌入,使得室内光线条件变得复杂了,由于室内外光线的色温不一样,离窗户远和近的与会人员的肤色、衣服颜色与质感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干扰。可在征得会议组织者的同意的基础上,拉上窗帘,或用大功率的新闻灯。(2)室外会场1)室外会场一般领导多、参会人员多,气氛比较热烈。室外光线充足、照度平均,但易受到风云等天气变化的影响。我们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和光线的情况,随时调整白平衡,以保证整场会议前后色调的基本一致。2)尽量避免把风的感染拍进画面,如被风吹得乱晃乱飘的大气球、剧烈摆动的条幅标语旗帜、时不时飞起的沙尘、观众的乱发等等。但也有例外,如抗震救灾的紧急动员。3)如允许,可将会场周围的环境拍摄进来,尤其是举行某种仪式或者庆典性的集会,都可以对现场环境进行画面介绍,以烘托气氛,增加感染力。(二)人物的拍摄新闻人物更多的时候是传播新闻信息人物摄像以近距离的摄像居多,它要求摄像者必须近距离的观察和抓取人物最富于表现性的语言、神情和其他瞬间进行拍摄,以获得理想的画面传播效果。1.单人的新闻摄像单人的新闻拍摄应该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因为画面单薄,画面组织比较困难。对人物而言,新闻摄像的原则是:真实自然、不能让被摄人物进行表演或者让所拍画面具有戏剧光效。单个人物新闻摄像应该注意的问题:(1)与被摄者的交流与沟通: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是拍摄活动成功的前提条件。它有利于消除被摄者的紧张情绪,保证拍摄活动的顺利展开,或许在了解更多情况以后,被摄者还会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2)拍摄角度、方向与景别:角度:人物新闻拍摄一般不宜采用感情比较明显的仰俯角度拍摄,绝大多数采用正常平拍。方向:对人物的拍摄一般取正面,有利于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物的表情神态,都可以得到生动展现;在新闻专题节目、人物专访节目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风貌和气质,经常采用前侧面拍摄,这样有利于刻画和表现人物;如需保护被拍摄者,也会从被拍摄者背面拍摄,通过他的声音来说明问题。景别:拍摄方向和景别的不断变化和调整,是保证后期编辑顺利的技术基础。(3)固定拍摄与运动拍摄:固定镜头是指机位、光轴、焦距都不变的镜头。运动镜头:对于静态单人的新闻拍摄,一般不用移动镜头和改变机位的推拉镜头。2.两人的新闻摄像要交代清楚两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行为的关联性。一般情况下至少要拍摄到以下几组镜头。一组不同景别的两人镜头,交代两人所处的环境(车间、商店、学校)、情景(工作、学习、讨论)、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可以传达出来的社会关系(师生、同事、恋人)单人镜头各一组,介绍各自的行为和其他基本信息;对其中一人的采访。(1)两人的新闻摄像,最忌讳的就是没有在画面中给两人建立起某种联系,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哪怕两人的空间位置比较远,也要通过镜头的调动将两人勾连起来,可用推、拉、摇等运动镜头来实现。(2)两人的新闻摄像中,一般不拍人物视点镜头(主观镜头),所拍画面只要能传达新闻信息就足够了。(3)如果两人手上有动作,最好能抓拍到动作过程;如果两人有协作,最好也能抓拍到关键性过程瞬间。这样的细节可能是最有说服力、最有表现力的镜头。(4)如果是拍摄访谈节目,那么被采访者无疑是拍摄的重点。一般用采访者的过肩镜头来表现。(5)三人的新闻摄像要清楚交代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抓取富于表现力的人物形象。3.三人的新闻摄像(1)位置关系:由于三人的位置关系不断变化,拍摄时,位置不需要交代的很清楚,只要记录下他们在做什么就可以了。当然,最好还是遵循轴线原则,尽量让人物之间的关系清晰一些。(2)选择人物: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整体构图的角度,选择一两个构图的中心人物,这个中心是指画面的重心,它可以使得整个画面具有一种向心力和整体感;二是从人物表现的角度,选择一个或两个更富有表现力的人物作为重点,对他们适当多加展现。人物的选择要与画面想表达的效果联系起来,在符合表达目标的前提下,可以综合考虑仪表、气质、表情、穿着、口头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因素。(3)大含小:所谓“大含小”是指小景别所表现的内容,一定要能够在大的景别中找到,也就是说小景别的内容是包含在大景别画面之中的,这样组接起来的画面才更有依据,更加真实,否则就有滥用“蒙太奇”的嫌疑。4.人物群体的拍摄人物群体场景的大景别拍摄一般应寻找到附近的制高点,进行俯拍。俯拍在表现大场面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光有大场面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走到人物群体近旁或中间进行拍摄。人物群体的场景具有人物众多、场面可能比较杂乱的特点。拍摄者如果不能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可能会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不知所措。(1)规则群体:规则群体是指人群位置按照一定规则排列,或具有很大程度的整齐性,如各种列队等。1)拍摄规则群体,除了表现人群的基本情况外,还要考虑人群本身具有的形式感。规则、整齐具有美感,把这种美感表现出来,也肯定会打动观众。要拍出这样的形式感,要在比较高的位置上俯拍,而且使用大景别,否则不会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多用大景别,同时也要拍摄小景别。小景别在表现个体、部分人物时更有优势,而且只有整体、只有形式的群体,必须要有个体、有部分的内容进行充实和强化。2)对于规则整齐的群体,可用运用运动镜头进行拍摄,以增加画面的变化,给观众带来惊喜。推拉摇移都会取得很好的画面效果,新闻摄影一般不大运用移、升降镜头。由于群体的规则整齐,拍摄时尽量使用三脚架,以求更佳的、与内容更为相称的画面效果。画面的晃动与运动速度的不均匀都将对叙述感的表现产生不良影响。3)在规则的群体拍摄中,构图占重要地位,可以使用规则的构图(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曲线等),与表现的内容相一致。(2)不规则群体:是指人物位置混乱、没有任何“道理”的群体。对于这样的群体,我们首先应明确拍摄的目的,要尽量抓取可以表达意图的人物及人物关系。人物多拍不全没关系,但所拍下来的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有表现力的,是可以说明问题的。1)不同的表现要求,不同的场景主题,对画面表现内容的要求也不相同,这也就要求拍摄时抓取的对象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对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要求,所以基本不考虑越轴问题。2)不规则的群体拍摄同样要注意构图重心问题,每一组人物拍得都有重心,拍摄者必须在人群中快速寻找到合适的角度。没有重心的画面可能不会影响到信息的传播,但肯定缺少表现力。因为新闻摄像最重要的是纪实效果,所以,可以在走动中拍摄长镜头,画面的晃动反而会带有现场感和纪实感。(三)电视新闻镜头语言1.电视新闻镜头语言电视新闻镜头语言是指反映新闻内容、说明新闻事实的画面形式。这些画面形式,以形象化表现为基础,在体现出视觉元素的同时,也体现出听觉元素,是视听元素的有机结合。2.电视新闻镜头语言的类型电视新闻镜头语言根据他们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不同,主要分为叙述镜头、描写镜头、说明镜头关键镜头、细节镜头、资料镜头。(1)叙述镜头叙述镜头反映的事物一般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内容上的逻辑关系或因果关系,事物在发生的形态上表现为先后、运动的结构。在拍摄这类镜头时,只能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去反映和表现。在后期剪辑时,也要严格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通过截取不同的画面,构成这类新闻的比较完整的过程。否则,会给观众造成思维混乱,甚至发生误解。(2)描写镜头描写镜头反映的内容一般并不表现为一定的过程而更多地表现为一定的情景。情景之间虽然有时间上发生的先后,但它们在内容上却往往并不体现递进关系。描写镜头表现的内容,是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定阶段出现或存在的情景,这种情景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往往不会很快消失,而是会持续一段时间。描写镜头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内容的相互关联上,因而在镜头的组接上并没有一定的顺序。(3)说明镜头电视是形象化的新闻报道手段,它在反映抽象方面的内容时,也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事物来让人们感知,并认同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现实中的有些内容,如经济新闻、政治新闻等,因其缺乏形象性,往往通过说明性镜头予以反映。叙述镜头、描写镜头、说明镜头是电视新闻镜头语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反映、表现、揭示新闻事件的任务。对电视新闻摄像记者而言,在运用这些语言反映新闻事实的时候,新闻应尽量拍得详细些、丰富些,从而为后期编辑积累更多的素材。六、拍摄应当注意的问题第一,通常情况下,新型拍摄设备的续航时间都较短,所以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当合理分配时间。例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时,应当注意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通常情况下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都是在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之间,所以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应当着重注意安排拍摄时间。除此之外,运动摄像机虽然打破了拍摄场景的限制,能够在复杂的条件下进行拍摄,但是电池容量小和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温度越低续航的时间越短,相反温度越高续航的时间会相应延长,但是总体的续航时间仍然比不上传统的摄像机。电视新闻与其他节目性质不同,不仅会在气候适宜的时候进行拍摄还可能在极端天气下进行拍摄,所以待机时间长是拍摄工作的基础,设备的性能决定了新闻能否拍摄完整,在拍摄完整的基础上电视新闻才能够追求拍摄质量,可见待机时间是设备能否全天候运用的核心,未来工作人员要着重注意新型拍摄设备的续航和待机时间,合理地安排拍摄任务。第二,由于新型摄像设备多处配置定焦镜头,定焦镜头以大光圈为主,摄影师控制景深突出主体,用镜头语言引导受众,大光圈还可以降低感光度减少暗部细节的噪点,相同焦距下拍摄定焦镜头成像更为锐利。与变焦镜头相比,定焦镜头在拍摄时需要通过移动位置改变画面构图,在某些不适合的场合就无能为力。即使在满足拍摄位置的情况下,更换不同的焦段镜头也是非常麻烦。第四节无人机航拍无人机航拍影像具有高清晰、大比例尺、小面积、高现实性的优点。特别适合获取带状地区航拍影像(公路、铁路、河流、水库、海岸线等)。且无人驾驶飞机为航拍摄影提供了操作方便,易于转场的遥感平台。起飞降落受场地限制较小,在操场、公路或其他较开阔的地面均可起降,其稳定性、安全性好,转场等非常容易。多用途、多功能的影像系统是获取遥感信息的重要手段。遥感航拍使用的摄影、摄像器材主要是经过改装的120照相机,拍摄黑白、彩色的负片及反转片。也可使用小型数字摄像机或视频无线传输技术进行彩色摄制。小型轻便、低噪节能、高效机动、影像清晰、轻型化、小型化、智能化更是无人机航拍的突出特点。一、无人机场景航拍技巧1.九宫格构图,黄金分割点被摄主体或重要场景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航拍中大多素材拍摄时适用。2.三分法构图,天地人和将画面分割为三等份,如拍摄场景的时候选择1/3放置天空或者1/3放置地面都是摄影师常用的构图方法。1:2的画面比例可以有重点地突出需要强化的部分。天空比较漂亮的话可以保留大部分的天空元素,整体画面也显得更为融洽,航拍中较适合于自然景观层次分明的素材拍摄。3.二分法构图,平分秋色两分法构图就是将画面分为等份的两部分,这在风景照的拍摄中经常使用。将画面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容易营造出宽广的气势。风景照中,一半天空一半地面,两部分的内容显得沉稳和谐。这样的照片四平八稳,容易出好片,但画面冲击力方面略欠。4.向心式构图,万向牵引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航拍中较适用于建筑拍摄。5.对称式构图,平衡美将画面左右或上下一分为比例2:1的两部分,形成左右呼应或上下呼应,表现得空间比较宽阔。其中画面的一部分是主体,另一半是陪体。航拍中适用于运动、风景、建筑等拍摄。6.S形构图,曲韵丰富河流、人造的各种曲线建筑都是拍摄S型构图的良好素材,曲线与直线的区别在于画面更为柔和、圆润。不同景深之间通过S型元素去贯通,可以很好地营造空间感。给人想象的空间。带有曲线元素的画面让人物造型变得更加丰富,免除了平淡和乏味,航拍中广泛应用。7.平行线构图,有条不紊自然界或者人为设置都可以拍到平行线的画面,这类画面的特点在于规整与元素重复,可以让画面营造出特别的韵味。尤其是自然界的重复元素,可以更好地烘托主题。8.星罗式构图,凌乱的韵星罗式构图指的是将重复元素随机排布在画面当中,因重复元素具有统一性的缘故,棋盘式构图可以获得一种特殊的协调性,画面具有不一般的韵律。而因为随机性的缘故,很容易引起观图者的好奇心。根据航拍对象,选择合适的高度和内容进行取景拍照。二、无人机航拍工作措施(一)飞行前的设备检查飞行前调试流程必须做到位,不得忽略调试流程的任何一个细节,在操作无人机飞行前应对无人机的各个部件做相应的检查,无人机的任何一个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在飞行过程中出现事故或损坏。因此在飞行前应该做充足的检查,防止意外发生。1.外观机械部分:(1)上电前应先检查机械部分相关零部件的外观,检查螺旋桨是否完好,表面是否有污渍和裂纹等(如有损坏应更换新螺旋桨,以防止在飞行中飞机震动太大导致意外)。检查螺旋桨旋向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紧固,用手转动螺旋桨查看旋转是否有干涉等。(2)检查电机安装是否紧固,有无松动等现象(如发现电机安装不紧固应停止飞行,使用相应工具将电机安装固定好)用手转劢电机查看电机旋转是否有卡涩现象,电机线圈内部是否干净,电机轴有无明显的弯曲。(3)检查机架是否牢固,螺丝有无松动现象。(4)检查挂载摄像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是否安装牢固。(5)检查飞行器电池安装是否正确,电池电量是否充足。(6)检查飞行器的重心位置是否正确。2.电子部分(此项为飞机出厂检查):(1)检查各个接头是否紧密,插头不焊接部分是否有松动、虚焊、接触不良等现象。(2)检查各电线外皮是否完好,有无刮擦脱皮等现象。(3)检查电子设备是否安装牢固,应保证电子设备清洁,完整,并做好一些防护(如防水、防尘等)。(4)检查电子罗盘指向是否和飞行器机头指向一致。(5)检查电池有无破损,鼓包胀气,漏液等现象。(6)检查地面站是否可,地面站屏幕触屏是否良好,各界面操作是否正常。3.上电后的检查:(1)检查电话指示音是否正确LED指示灯闪烁是否正常。(2)检查各电子设备有无异常情况(如异常振动,异常声音,异常发热等)。(3)确保电机运转正常后,可进行磁罗盘的校准。(4)测试飞行,以及航线的试飞,观察飞机在走航线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对规划好的航线进行修改。(5)试飞过程中,务必提前观察飞机运行灯的状态,以及地面站所显示的卫星星数,及时做出预判。(二)飞行前的外部环境检查1.安全飞行安全是指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由于运行失当或外来原因而造成航空器上的人员或者航空器损坏的事件。事实上,由于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难免有缺陷,其运行环境包括起降场地,运行空域,助航系统,气象情况等又复杂多变,机组人员难免出现失误等原因,但只要在飞行工作前做好严格的检验、测试、标准的操控规程,完备飞行方案,可在很大概率的预防避免事故的发生。2.飞行前,注意气象观察影响无人机飞行的气象环境主要包括:风速,雨雪,大雾,空气密度,大气温度等。风速:建议飞行风速在4级(5.5—7.9米/秒)以下,遇到楼层或者峡谷等注意突风现象。通常起飞重量越大,抗风性越好。雨雪:多数无人机设备无防水功能,故雨雪形成的水滴会影响飞行器电子电路部分短路或漏电的情况,其次机械结构部分零件为铁或钢等金属材料,进水后会腐蚀或生锈,影响机械运动正常运行。大雾:主要影响操纵人员的视线和镜头画面,难以判断实际安全距离。空气密度:大气层空气密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减小。在空气密度较低的环境中飞行,飞行器的转速增加,电流增大,进而减少续航时间。大气温度:飞行环境温度非常重要,主要不利于电机/电池/电调等散热,大多数无人机采用风冷自然散热。温度环境与飞行器运行温度温差越小,散热越慢。3.飞行前,注意观察飞行区域周边电磁干扰源情况虽然无线发射信号的频率和无人机遥控设备的频率相差较大,但由于地面基站发射功率较大,无人机靠近时,直接影响飞控的正常工作。最后,部分较大型无线电设备直接影响飞行。另外,尽量避免在人群稠密或闹市区飞行,例如:公园,树多,空间狭小的地方。注意地面相对环境的变化,起飞和降落时,注意小孩,宠物的位置。4.飞行前注意事项:飞行前进行全面的设备检查;确保设备电量充足;飞行前应从地图上对飞行区地形地势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选择一个开阔无遮挡的场地进行飞行。请勿超过安全飞行高度(相对高度120米);飞机要在视线范围内飞行,时刻保持对飞机的控制,超视距无人机飞行进要时刻观察监视屏幕的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在卫星定位信号良好的情况下飞行;5.无人机的飞行前检查对飞机的检查:部件的衔接是否牢靠(检查螺旋桨和电机是否安装正确和稳固,并确认正旋和反旋螺旋桨安装位置正确。检测时切勿贴近或接触旋转中的电机或螺旋桨,避免被螺旋桨割伤),布线是否安全,机载设备是否工作正常(遥控器、电池以及所有部件供电量充足);对遥控器的检查:检查遥控器操控模式、信号连接情况、电量是否充足、各键位是否复位、天线位置等;对地面的检查:地面通讯、操作系统(地面站)工作是否正常;对环境的检查:周围环境是否适合作业(恶劣天气下请勿飞行,如大风(风速五级及以上)、下雪、下雨、有雾天气等)及起降场地是否合理(选择开阔、周围无高大建筑物的场所作为飞行场地。大量使用钢筋的建筑物会影响指南针工作,而且会遮挡卫星信号,导致飞行器定位效果变差甚至无法定位),空域有无申报。6.无人机的开关机顺序开机顺序:先开启遥控器,后开启飞机关机顺序:先关闭飞机,后关闭遥控器有些无人机对以上顺序非常重要,操作失误会造成无人机失控!7.飞行时注意事项飞行时,保持良好心态。请保持在视线内控制,远离障碍物、人群密集区、水面等;且请勿在有高压线、通信基站或发射塔等区域飞行,以免遥控器受到干扰。进行超视距无人机飞要时刻观察监视屏幕的状态,注意飞行状态;当飞机的机翼打到障碍物卡住时,请立刻关闭油门,关闭动力,否则因为堵转电机造成大电流会烧坏电池、线路板、电机等设备。再次提醒,望谨记!在飞机失去信号时,等待航拍飞机返航或重新获得信号,信号丢失5分钟后,飞机还未返回,则根据手机录的视频确定航拍飞机失联位置,将开启的遥控器及手机至失联附近,看是否能连接上坠毁失事的航拍飞机。若能连上,可通过手机屏幕的定位及飞机摄像头的内容确定飞机的坠落地点。(三)飞行中及降落后的检查1.飞控手必须时刻关注飞行器的姿态、飞行时间、飞行器位置等重要信息。2.远距离飞行时,通过对讲机要求安全员实时汇报,飞机的实时状态。3.演示作业如有围观群众,必须要求他们距离飞机达10米到15米,不得靠近,如有靠近,飞机不得起飞,保证安全。4.须确保飞行器有足够的电量能够安全返航。5.若进行超视距飞行,必须密切监视地面站中显示的飞行器姿态,高度、速度、电池电压、卫星数量等重要信息。6.起飞后,必须一直关注飞机的飞行状态,实时掌握飞机的飞行数据,确保飞行时飞行各项数据指标完好。7.若飞行器发生较大故障不可避免发生坠机可能时,要首先必须确保人员安全。(四)飞行降落后维护及数据整理1.飞行器飞行结束降落后,必须确保遥控器已加锁,然后切断飞机电源。2.飞行完后检查电池电量,飞行器外观检查,机载设备检查。3.演示作业完成后整理设备。4.电池维护注意事项:(1)锂电池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电池进行放电处理。(2)锂电池的满电电压不能超过4.2V,过度的充电有可能导致电池鼓包甚至会有爆炸的危险。(3)锂电池充电时必须注意充电电流不能太大,不应超过电池规定的充电电流。5.飞机维护注意事项:(1)每隔两周对飞机进行一次大维保。(2)飞行任务完成后,必须立即清理飞机表面以及桨叶表面的残留和灰尘,防止灰尘及有腐蚀性附着物,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3)飞机大保养期间,为了保证飞机的飞行质量和飞行安全,必须及时更换飞机易损零件,提高飞机寿命。6.特别注意事项:(1)调试飞行器时,必须确保螺旋桨未安装于电机上(禁止螺旋桨安装于电机上时进行调试飞行器操作,否则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2)严禁近身起飞,飞行器起飞必须保持距离5米以上。(3)严禁地面突然急推加速起飞,避免飞行器姿态出错不可控撞向人群或坠毁。(4)严禁非测试飞控手外其他人员擅动遥控器,避免误操作导致意外发生。(5)严禁任何情况下手接降落飞行器。(6)严禁飞行器降落后,桨未停转或未自锁拿起飞行器,务必保证飞行器自锁后再行移动。7.报告数据的出具:飞行结束后,要及时提取相关数据,做到认真细致、严谨科学,准确高效地形成书面报告,并将飞行数据记录备案。三、无人机航拍要点(一)前期准备1.航拍时机的选择所谓时机,就是航拍的时间选择。航拍给我们展示的是最物不常见的另面,它除了给我们以新奇的感觉之外,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胸襟宏大包容字内、气吞万里的气势。然而,这种宏大的气势因时间、季节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般来说,一天片中早中晚的景色是不同的,因而落实到摄像机的色温也不一样:同样的录别,因一华四季温度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色,这是我们在航拍时首先必须把握的。要根据不同的航拍任务和拍摄类型,选择不同的拍摄时间。例如,除拍摄冰天雪地的雪景以外,般选择以九月份为最佳。这是因为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视野开阔,景物清晰时是航拍的最佳时机。如果航拍需要两三天至更长的时间,期间天气的变化,拍摄时间的早晚都会对拍摄效果产生影响。要保证画面符合技术标准,达到色调一致、信号指标准确统,这就需要关注天气预报,选择一段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时间进行拍摄。2.航拍路线的规划拍摄之前,根据脚本制定周密的拍摄计划方案。需对地面拍摄范围内的所有景物进行整体观察和综合分析,找出最能代表某新闻的场景和片段,并对要表现的场景通过感官的提炼,使它更形象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