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控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规程》_第1页
《费控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规程》_第2页
《费控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规程》_第3页
《费控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规程》_第4页
《费控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XXXXX—XXXX

费控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规程

Rulesforreliabilitytestofcost-controlCircuitbreaker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9.05.20)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发布

DL/TXXXXX—XXXX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符号、代号.............................................................1

4可靠性指标.........................................................................4

5可靠性试验方法.....................................................................5

6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及程序..........................................................12

7试验记录..........................................................................15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试验记录........................................................16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电磁环境对断路器可靠性的影响....................................18

参考文献.............................................................................19

I

DL/TXXXXX—XXXX

费控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费控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进行可靠性验证试验的一般要求,规定了断路器可靠性

试验的术语定义和量的符号、可靠性指标、试验方法、可靠性验证试验分类、试验程序及试验记录。本

标准还规定了有可靠性指标的断路器的定级、维持和升级试验程序。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50Hz(或60Hz),额定电压不超过440V,额定电流125A及以下的费控断路器(以

下简称断路器)的可靠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寿命能合理地被认为是服从指数分布,在本质上是同一设计、建立了可靠性质量管理

和连续生产的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13电工术语可信性与服务质量

GB/T2900.18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T5080(所有部分)设备可靠性试验

GB/T10963.1—2005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部分:用于交流的断路

GB/T14048.2—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T/CEC115—2016电能表用外置断路器技术规范

3术语与定义、符号、代号

3.1术语与定义

GB/T2900.13、GB/T2900.18、GB/T5080(所有部分)、GB/T10963.1—2005、T/CEC115—2016

所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断路器circuit-breaker

能够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而且在规定的异常电路条件下,诸如短路电流,也

能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自动分断电流的机械开关电器。

3.1.2

1

DL/TXXXXX—XXXX

费控断路器cost-controlCircuitbreaker

与电能表配合安装使用,可通过电能表控制分、合闸,实现费控功能的断路器。

3.1.3

自动分、合闸automaticopeningandclosing

通过主站或其它设备和系统发出控制信号对断路器进行远程分、合闸操作的一种自动控制方式。

3.1.4

自动分、合闸时间automaticopeningandclosingtime

从收到分、合闸控制命令到断路器完成分、合闸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3.1.5

上电延时power-upondelaytime

断电后,系统重新上电,断路器不响应控制信号保持初始状态的时间。

3.1.6

失效率failurerate

本标准所规定的失效率,是指产品在标准规定的额定条件下发生失效的概率。

3.1.7

成功率successratio

本标准所规定的成功率,是指产品在标准规定的额定条件下试验成功的概率。

3.1.8

定时或定数结截尾试验方案timeorfailurecurtailedtestplan

在试验期间,对试品进行连续地或短间隔地监测,若积累相关试验时间达到了预定的试验截尾时间,

而相关失效数未达到预定的截尾失效数,则判为接收;若积累相关试验时间未达到预定的试验截尾时间,

而相关失效数达到了预定的截尾失效数,则判为拒收。

注:有关可靠性量值的“时间”单位,可用“次数”替代。

3.1.9

定级试验gradingtest

为首次确定产品的失效率等级而做的试验,或在某一失效等级的维持或升级试验失败后,对产品重

新确定其失效率等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定级试验。

3.1.10

维持试验maintenancetest

为证明产品的失效率等级仍不低于定级试验或升级试验后所确定的失效率等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

维持试验。

3.1.11

升级试验upgradetest

为证明产品的失效率等级比原来的失效率等级更高而进行的试验称为升级试验。

2

DL/TXXXXX—XXXX

3.1.12

相关失效relevantfailure

在解释试验结果或计算可靠性特征量的数值时必须计入的失效。它不包括从属失效、误用失效以及

修改设计可以消除的失效。

3.1.13

相关试验时间relevanttesttime

与试品相关失效数有关的用来验证可靠性要求或用来计算可靠性特征值的试验时间。

3.1.14

使用方风险consumer’srisk

当产品的真实失效率等于不可接收的失效率时,产品被接收的概率。

3.1.15

置信度confidencelevel

指产品的真实失效率等于被定等级的最大失效率而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概率。本标准中,定级试验和

升级试验的置信度取60%或90%,维持试验的置信度取10%。

3.1.16

平均故障前时间meantimetofailure

指断路器在两相邻故障间隔期内正常工作的平均时间

3.2符号、代号

Ac合格判定数(允许失效数);

In额定电流;

n试品数;

n1成功率试验时的截尾次数;

nz成功率试验时单台试品试验截止次数;

n∑成功率验证试验时的累积相关试验次数;

na高温操作可靠性试验下试品数;

nb低温操作可靠性试验下试品数;

nc高低温交变湿热可靠性试验下试品数;

r相关失效率;

rc截尾失效率;

R1不可接受的成功率;

r1拒动次数;

r2误动次数;

T失效率试验时累积相关试验次数;

Tc失效率试验时截尾次数;

Tz失效率试验时单台试品试验截止次数;

U1触头分断时触头间的电压;

U2触头接通时其两引出端间的电压降;

3

DL/TXXXXX—XXXX

β使用方风险;

λ操作失效率;

规定失效率等级的最大失效率;

max

MTTF平均故障前时间;

Ue额定工作电压;

In额定工作电流。

4可靠性指标

断路器采用操作失效率、短路保护成功率、过载保护成功率和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作为其可

靠性指标(即可靠性特征量)。

4.1操作失效率等级

按最大失效率max的数值将操作失效率(λ)划分为四个失效率等级(亚三级、三级、亚四级、四

级),断路器操作失效率等级的名称和相应的最大失效率见表1。

表1断路器操作失效率等级名称和最大失效率max

单位为1/(10次)

失效率等级名称

最大失效率max

四级1×10-4

亚四级3×10-4

三级1×10-3

亚三级3×10-3

4.2短路保护成功率等级

按不可接收的成功率R1的数值将成功率划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相应

的R1的值分别对应为0.995、0.99、0.98、0.97、0.96。短路保护成功率等级的名称和R1的数值见表2。

表2断路器短路保护成功率等级名称和不可接收的成功率R1

短路保护成功率等级名称不可接收的成功率R1

五级0.96

四级0.97

三级0.98

二级0.99

一级0.995

4

DL/TXXXXX—XXXX

4.3过载保护成功率等级

按不可接收的成功率R1的数值将过载保护成功率划分为四个等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相

应的R1的值分别对应为0.90、0.95、0.98、0.99。过载保护成功率等级的名称和R1的数值见表3。

表3断路器过载保护成功率等级名称和不可接收的成功率R1

过载保护成功率等级名称不可接收的成功率R1

五级0.90

四级0.95

三级0.98

二级0.99

4.4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等级

按不可接收的成功率R1的数值将成功率划分为五个等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相应

的R1的值分别对应为0.96、0.97、0.98、0.99、0.995。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等级的名称和R1的数

值见表4。

表4断路器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等级名称和不可接收的成功率R1

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等级名称不可接收的成功率R1

五级0.96

四级0.97

三级0.98

二级0.99

一级0.995

5可靠性试验方法

5.1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应在如下环境条件下进行:

a)除非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操作可靠性试验可在-5℃~+40℃间任意温度下进行;短路保护

可靠性试验和过载保护可靠性试验可在30℃~35℃温度下进行;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可靠

性试验可在-40℃~+70℃温度条件下进行;

b)海拔:不超过2000m;

c)相对湿度:25%~90%;

d)大气压力:86kPa~106kPa;

e)试验环境应注意避免灰尘和其他污染。

5

DL/TXXXXX—XXXX

5.1.1试品的安装条件

试品的安装条件如下:

a)试品应以正常工作方式安装在正常使用位置;

b)试品应安装在无显著冲击和振动的地方;

c)试品安装面与垂直面的倾斜度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d)对于采用安装轨安装的断路器,安装轨应符合有关安装轨的标准。

5.1.2试验电源条件

交流电源采用频率为50Hz(或60Hz)的正弦波电源,其频率允许偏差为±5%,电压允差:0~+5%,

电流允差:0~+5%;

5.1.3试验激励条件

5.1.3.1操作可靠性试验

进行操作可靠性试验时,按T/CEC115—2016中6.6.2的要求。

操作循环次数可取与断路器标准中规定的机械和电气寿命试验次数。而每小时的循环次数可如下选

取:

对于额定电流小于或等于32A的断路器,操作频率应为每小时240次操作循环,在每次操作循环中,

断路器应保持在断开位置至少13s;对于额定电流大于32A的断路器,操作频率应为每小时120次操作

循环,在每次操作循环中,断路器应保持在断开位置至少28s。

本试验应在断路器自身闭合机构上进行。对于装有电动或气动闭合装置的断路器,这些装置应在额

定控制电源电压或额定气压下进行试验。

在操作可靠性试验中,为检测触头是否正常地工作,可将触头接入检测线路,成为触头回路。触头

回路的电源推荐采用直流24V,其负载推荐采用阻性负载,电流为0.1A。

5.1.3.2短路可靠性试验

进行短路保护可靠性试验时,按GB/T10963.1—2005中9.10.2.2至9.10.2.4的要求,对断路器所有

极通以电流。

5.1.3.3过载可靠性试验

按GB/T10963.1—2005中8.6.1和表7的规定,从冷态开始,对试品所有极通以1.13In的电流(约定

不脱扣电流)至约定时间,试品不应脱扣。试验过程中施加的电流允差为0~+5%。然后,在5s内把电

流稳定地升至1.45In(约定脱扣电流),试品应在约定时间内脱扣。试验过程中施加的电流允差为0~

+5%。接着冷却至冷态,对试品所有极通以2.55In的电流,脱扣时间应不小于1s也不大于60s(对于额

定电流小于或等于32A的断路器)或120s(对于额定电流大于32A的断路器)。试验过程中施加的电

流允差为0~+5%。

5.1.3.4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可靠性试验

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可靠性试验应按如下进行:

a)高温操作试验

按照T/CEC115—2016中7.8.1规定,对断路器进行高温操作试验。

b)低温操作试验

按照T/CEC115—2016中7.8.2规定,对断路器进行低温操作试验。

6

DL/TXXXXX—XXXX

c)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

断路器按正常使用条件安装,主电路施加1.1Ue,控制器信号施加1.1Ue,所有极通电,在高低温交

变湿热的环境下连续进行14个试验周期。

见图1,每个试验周期程序为:

1)1h内将周围的空气温度从(+20±3)℃升到(+20±3)℃,相对湿度从50%RH升到90%RH,

并保持9h;

2)1h内将周围的空气温度降到(+20±3)℃,相对湿度降至50%RH,并保持1h;

3)1h内将周围的空气温度降到(-25±3)℃,相对湿度从50%RH降到0,并保持9h;

4)1h内将周围的空气温度升到(+20±3)℃,相对湿度升到50%RH,并保持1h。

图1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周期

5.2试品的准备

试验中的试品,应是从在稳定的工艺条件下批量生产并经过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供抽

样的产品数量应不小于试品数n的10倍。

5.3试品检测

5.3.1操作可靠性试验的检测

5.3.1.1试验前检测

7

DL/TXXXXX—XXXX

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筛选在常温(15℃~35℃)下进行,筛选条件为下列常规试验项目:

a)外观;

b)自动合闸时间;

c)电平控制试验;

d)上电延时;

e)功耗测量。

试品在筛选条件下如果有不合格,应将不合格试品剔除,并按规定补足样品。剔除掉的试品不计入

相关失效数r内。

5.3.1.2试验过程中检测

试品应按照5.1.3.1规定的相应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

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应对试品的所有触点在试品每次循环的“接通”期的40%时间内与“断开”

期的40%时间内,检测闭合触点的接触压降及断开触点间的电压。

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对试品进行清理和调整。

5.3.1.3试验后检测

试验后试品不应有下列现象:

a)过度磨损,每极功耗变化率大于20%;

b)动触头位置和指示装置相应位置不一致;

c)外壳损坏至能被试指触及带电部件;

d)电气或机械连接松动;

e)密封化合物渗漏。

此外,试品还应符合表5的试验要求。

表5操作可靠性试验试验后验证项目

试验(或检查)项目试验方法

1外观检测T/CEC115—2016中7.7.2适用

2电平控制试验T/CEC115—2016中6.7适用

3上电延时试验T/CEC115—2016中7.9适用

4自动合闸时间试验T/CEC115—2016中7.10适用

5介电性能试验GB/T10963.1—2005中9.7.3适用,试前不经过潮湿处理,试验电压为1.5kV

6绝缘电阻试验GB/T10963.1—2005中9.7.2适用,试前不经过潮湿处理

5.3.2短路保护可靠性试验的检测

5.3.2.1试验前检测

同5.3.1.1。

5.3.2.2试验过程中检测

8

DL/TXXXXX—XXXX

从冷态开始,对所有极通以以下电流:

a)3In电流;

b)5In电流;

c)10In电流。

断开时间应不小于0.1s。试验次数为nz/2次(推荐20次)。

然后再从冷态开始对所有极通以以下电流:

1)5In电流;

2)10In电流;

3)16In电流。

断路器应在小于0.1s时间内脱扣。试验次数为nz/2次(推荐20次)。

5.3.2.3试验后检测

试验后试品不应有下列现象:

a)过度磨损,每极功耗变化率大于20%;

b)动触头位置和指示装置相应位置不一致;

c)外壳损坏至能被试指触及带电部件;

d)电气或机械连接松动;

e)密封化合物渗漏。

此外,试品还应符合表6的试验要求。

表6短路保护可靠性试验试验后验证项目

试验(或检查)项目试验方法

1外观检测T/CEC115—2016中7.7.2适用

2电平控制试验T/CEC115—2016中6.7适用

3上电延时试验T/CEC115—2016中7.9适用

4自动合闸时间试验T/CEC115—2016中7.10适用

5介电性能试验GB/T10963.1—2005中9.7.3适用,试前不经过潮湿处理,试验电压为1.5kV

6绝缘电阻试验GB/T10963.1—2005中9.7.2适用,试前不经过潮湿处理

GB/T10963.1—2005中8.6.1适用,在基准温度、1.45In下验证过载脱扣器的动作

7脱扣试验

能力,动作时间不应超过约定脱扣时间。

5.3.3过载保护可靠性试验的检测

5.3.3.1试验前检测

同5.3.1.1。

5.3.3.2试验中检测

过载保护可靠性试验按5.1.3.3规定和要求进行验证。

9

DL/TXXXXX—XXXX

在试品从冷态开始通以1.13In的电流(约定不脱扣电流)至约定时间的过程中监测断路器的状态,记

录断路器的状态和通1.13In电流的时间。

紧接着在试品通以1.45In电流(约定脱扣电流)至约定时间的过程中监测断路器的状态,记录断路器

的状态和通1.45In电流的时间。

恢复冷态后在试品通以2.55In电流至约定时间的过程中监测断路器的状态,记录断路器的状态和通

2.55In电流的时间。

以上试验累计为1次。

5.3.3.3试验后检测

同5.3.2.3。

5.3.4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可靠性试验的检测

5.3.4.1试验前检测

同5.3.1.1。

5.3.4.2高低温交变湿热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检测

每个试验周期过程中,断路器不应出现脱扣等现象;

每个试验周期结束时,控制信号降到0V,断路器应能自动分闸,或施加1.1Ue控制信号,断路器应

能自动合闸。

5.3.4.3高、低温操作可靠性试验过程中检测

按照T/CEC115—2016中7.8规定,对断路器进行高、低温操作试验。

5.3.4.4高温操作、低温操作可靠性试验后检测

同5.3.1.3。

5.4失效判据

5.4.1操作可靠性试验的失效判据

在操作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当某试品出现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即认为该试品发生失效,每天试品

的相关失效数最多为1:

a)触头接通时其两引出端间的电压降U2超过触头回路开路电压的10%;

b)触头断开时触头间的电压U1低于触头回路开路电压的90%;

c)触头发生熔接或其他形式的粘接;

d)断路器闭合操作时闭合不上;

e)断路器分断操作时不分断;

f)试品零部件有破坏性损坏、连接导线及零部件松动;

g)在操作可靠性试验后,未失效的试品应按5.3.1.3检验,其中任一项目的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

即认为该试品失效。

5.4.2短路可靠性试验的失效判据

在短路保护可靠性试验中,断路器所有极中按5.3.2.2规定试验时,其断开(脱扣)时间不符合

5.3.2.2的规定的情况出现一次时,即认为该试品发生失效,每台试品的相关失效数最多为1:

10

DL/TXXXXX—XXXX

a)若通以瞬时脱扣电流的下限值,断开(脱扣)时间小于0.1s,则称该试品发生误动故障(简称

误动);

b)若通以瞬时脱扣电流的上限值,断开(脱扣)时间大于或等于0.1s(包括不断开、不脱扣),

则称该试品发生拒动故障(简称拒动)。

5.4.3过载保护可靠性试验的失效判据

在过载保护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当某试品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一次时,即认为该试品发生失效,

每台试品的相关失效数最多为1:

a)在冷态时,在通以约定不脱扣电流1.13In时,在约定时间内试品脱扣;

b)紧接着a),在通以试验电流1.45In时,在约定时间内试品没脱扣;

c)在冷态时,在通以试验电流2.55In时,试品脱扣时间小于1s;

d)在冷态时,在通以试验电流2.55In时,试品脱扣时间大于60s(对于额定电流小于或等于32A

的断路器)或大于120s,(对于额定电流大于32A的断路器)。

5.4.4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可靠性试验的失效判据

5.4.4.1高温操作可靠性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当某试品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一次时,即认为该试品发生失效,每台试品的相关

失效数最多为1:

a)在试验过程中,试品误脱扣;

b)试品零部件有破坏性损坏,不能正常闭合与断开;

c)试验完成后,试品不符合5.3.4.3要求。

5.4.4.2低温操作可靠性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当某试品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一次时,即认为该试品发生失效,每台试品的相关

失效数最多为1:

a)在试验过程中,试品误脱扣;

b)试品零部件有破坏性损坏,不能正常闭合与断开;

c)试验完成后,试品不符合5.3.4.3要求。

5.4.4.3高低温交变湿热可靠性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当某试品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一次时,即认为该试品发生失效,每台试品的相关

失效数最多为1:

a)在试验过程中,按5.3.3.2要求检验,不符合5.3.3.2的规定;

b)试验结束后,断路器恢复至实验室条件后,外观明显变形及退色现象;

c)试验结束后,手动机械操作断路器10次的过程中,应能可靠合闸和分闸,不能出现卡滞、滑

扣等不良现象。

5.5可靠性试验的试验装置

采用专用的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能实现5.4中所要求的逐次监测;

b)当试品失效时,试验装置应具有自动停机、记录失效试品编号、失效发生时的循环次数及判断

失效类型以及打印输出的功能;

11

DL/TXXXXX—XXXX

c)试验装置应具有自诊断能力。

6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及程序

6.1可靠性验证试验的组成

断路器的可靠性验证试验由操作失效率验证试验、短路保护成功率验证试验、过载保护成功率验证

试验和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验证试验组成。

6.2可靠性验证试验抽样方案

可靠性验证试验抽样方案规定如下:

a)断路器的可靠性验证试验应用实验室试验;

b)断路器的可靠性验证试验推荐采用定时或定数截尾试验;

c)断路器的可靠性验证试验的使用风险均取为0.1。操作失效率验证试验的抽样方案见表7,短

路保护成功率验证试验的抽样方案见表8,过载保护成功率验证试验的抽样方案见表9,环境

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验证试验的抽样方案见表10。

表7操作失效率验证试验抽样方案(=0.1)

单位为次

最大失效率试验截尾次数T×104

操作失效率c

等级

max1/10次Ac=0Ac=1Ac=2Ac=3Ac=4Ac=5Ac=6Ac=7Ac=8

四级1×10-423.038.953.266.879.992.7105.3117.7130

亚四级3×10-47.6813.017.722.326.630.935.139.243.3

三级1×10-32.303.895.326.687.999.2710.5311.7713.0

亚三级3×10-30.771.301.772.232.663.093.513.924.33

表8短路保护成功率验证试验抽样方案(=0.1)

单位为次

短路保护成不可接收的接受判决时所要求的试验数n1

功率等级成功率R1

Ac=0Ac=1Ac=2Ac=3Ac=4Ac=5Ac=6Ac=7Ac=8

五级0.966796132166198230262292323

四级0.9776129176221265308349390431

三级0.98114194265333398462525587648

二级0.9930388531667798926105111751297

一级0.9954607771063133515971853210523532597

12

DL/TXXXXX—XXXX

表9过载保护成功率验证试验抽样方案(=0.1)

单位为次

短路保护成不可接收的接受判决时所要求的试验数n1

功率等级成功率R1

Ac=0Ac=1Ac=2Ac=3Ac=4Ac=5Ac=6Ac=7Ac=8

五级0.90223852657891104116130

四级0.954577105132158184210237262

三级0.98114194265333398462525587648

二级0.99230388531667798926105111751297

表10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验证试验抽样方案(=0.1)

单位为次

环境试验后控制操接受判决时所要求的试验数n1

不可接收的成功率R1

作成功率等级

Ac=0Ac=1Ac=2Ac=3Ac=4Ac=5

五级0.966796132166198230

四级0.9776129176221265308

三级0.98114194265333398462

二级0.99230388531667798926

一级0.9954607771063133515971853

6.3可靠性验证试验程序

6.3.1操作失效率验证试验程序

操作失效率验证试验按下列程序进行:

a)选定操作失效率等级;

b)选定合格判定数Ac和截尾失效数rc(rc=Ac+1),推荐在2~5范围内选择Ac,不推荐选择Ac=0;

c)根据选定的操作失效率等级和Ac,由表7查出试验截尾次数Tc;

d)选定试品的试验截止时间tz,tz应不超过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机械寿命次数,推荐tz=10000次;

e)根据Tc、tz及Ac由式(1)确定试品数n:

n=Tc/tz+Ac………………(1)

f)从批量生产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n个试品,试品应符合5.2的规定;

g)按5.3.1和5.4.1的规定进行试验与检测;当某台试品的失效次数累积达到2次时,该试品应

退出试验;

h)统计相关失效数r及各失效试品的相关试验次数(失效发生时间),对试验后检测出的相关失

效试品,其相关试验次数按试验结束时的次数计算;

13

DL/TXXXXX—XXXX

i)统计累积相关试验次数T;

j)试验结果判定:

当相关失效数r未达到截尾失效数rc(即r≤Ac),而累积相关试验时间T达到或超过了截尾次数Tc,

则判为试验合格(接收);当相关失效数r达到或超过了截尾失效数rc(即r>Ac),而累积相关试验时

间T未达到截尾次数Tc,则判为试验不合格(拒收)。

6.3.2短路保护成功率验证试验程序

短路保护成功率验证按下列试验程序进行:

a)选定产品的短路保护成功率等级;

b)选定合格判定数Ac和截尾失效数rc(rc=Ac+1),推荐在2~5范围内选择Ac,不推荐选择Ac=0;

c)根据选定的短路保护成功率等级和Ac,由表8查出作接收判决时所要求的试验数n1;

d)选定试品的试验截止次数nz,推荐nz=40次;

e)根据nz、n1及Ac由式(2)确定试品数n:

n=n1/nz+Ac………………(2)

f)由式(2)计算的n若小于操作可靠性试验中的n,则本试验样品在操作可靠性试验中的样品

中进行抽取;由式(2)计算的n若大于操作可靠性试验中的n,超出部分从批量生产并经过

出厂检验的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试品应符合5.2的规定)进行短路保护可靠性试验;

g)按5.3.2和5.4.2的规定进行试验与检测;当某台试品的失效次数累积达到1次时,该试品应

退出试验;统计所有试品总失败次数r=r1+r2;式中r1拒动次数,r2误动次数;

h)统计累积试验次数n∑;

i)试验结果判定:

累积相关试验次数n1达到或超过了作接收判决时所要求的试验数nz,当总失败数r未达到截尾失效数

rc(即r≤Ac),则判为试验合格(接收);当总失败数r达到或超过截尾失效数rc(即r>Ac),则判为

试验不合格(拒收)。

6.3.3过载保护成功率验证试验程序

过载保护成功率验证按下列试验程序进行:

a)选定产品的过载路保护成功率等级;

b)选定合格判定数Ac和截尾失效数rc(rc=Ac+1),推荐在2~5范围内选择Ac,不推荐选择Ac=0;

c)根据选定的过载保护成功率等级和Ac,由表9查出作接收判决时所要求的试验数n1;

d)选定试品的试验截止次数nz,推荐nz=20~40次;

e)根据nz、n1及Ac由式(3)确定试品数n:

n=n1/nz+Ac………………(3)

f)由式(3)计算的n若小于操作可靠性试验中的n,则本试验样品在操作可靠性试验中的样品

中进行抽取;由式(3)计算的n若大于操作可靠性试验中的n,超出部分从批量生产并经过

出厂检验的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试品应符合5.2的规定)进行过载保护可靠性试验;

g)按5.3.3和5.4.3的规定进行试验与检测;当某台试品的失效次数累积达到1次时,该试品应

退出试验;统计所有试品总失败次数r=r1+r2;式中r1拒动次数,r2误动次数;

h)统计累积试验次数n∑;

i)试验结果判定:同6.3.2i)。

6.3.4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验证试验程序

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验证按下列试验程序进行:

14

DL/TXXXXX—XXXX

a)选定产品的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等级;

b)选定合格判定数Ac和截尾失效数rc(rc=Ac+1),推荐在2~5范围内选择Ac,不推荐选择Ac=0;

c)根据选定的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成功率等级和Ac,由表10查出作接收判决时所要求的试验数

n1;

d)在高温操作试验中,按5.1.3.4的要求操作一次记为一次试验循环,累积试验次数加1;在低

温操作试验中,按5.1.3.4的要求操作一次记为一次试验循环,累积试验次数加1;在高低温

交变湿热试验中,按5.1.3.4要求检验操作一次记为一次试验循环,累积试验次数加1;

e)选定试品的试验截止时间nz,推荐nz=40次;

f)根据nz、n1及Ac由式(4)确定试品数n(即n=na+nb+nc),高温操作试验中的试品数为na,低

温操作试验的试品数为nb,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的试品数为nc、na、nb、nc至少为6台。试品

总数应符合式(4),其中na=nb=nc:

n=na+nb+nc≥n1/nz+Ac…………………(4)

g)由式(4)计算的n若小于操作可靠性试验中的n,则本试验样品在操作可靠性试验中的样品

中进行抽取;由式(4)计算的n若大于操作可靠性试验中的n,超出部分从批量生产并经过

出厂检验的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试品应符合5.2的规定)进行环境试验后控制操作可靠性

试验;

h)按5.3.4和5.4.4的规定进行试验与检测;当某台试品的失效次数累计达到1次时,该试品应

退出试验;统计所有试品总失败次数r=r1+r2;式中r1拒动次数,r2误动次数;

i)统计累积试验次数n∑;

j)试验结果判定:

累积相关试验次数n1达到或超过了作接收判决时所要求的试验数nz,当总失败数r未达到截尾失效数

rc(即r≤Ac),则判为试验合格(接收);当总失败数r达到或超过截尾失效数rc(即r>Ac),则判为

试验不合格(拒收)。

7试验记录

应对每一台试品建立一份试验记录,并按先后顺序在试品失效后进行试验数据记录,记录内容为:

a)试品名称、型号、规格;

b)制造单位;

c)试验日期和试品数;

d)试验环境条件;

e)失效试品编号及相关试验次数;

f)失效现象;

g)失效分析与判断。

推荐的试验记录格式参见附录A。

电磁环境对断路器可靠性的影响见附录B。

15

DL/TXXXXX—XXXX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试验记录

推荐的试验报告格式见表A.1、表A.2。

表A.1可靠性试验(失效率验证试验)记录

编号:

产品型号

制造单位生产日期试验地点

和规格

试验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试品数n

试验条件

试验依据视品基数

试验截尾次数试验截止时间

试验目的失效率等级失效率试验方案截尾失效数rc

Tc/次tz/次

相关试验次数

序号失效产品序号失效现象失效原因备注

/次

积累相关

相关失效数r

试验次数T

试验结论

建议采取措施

试验人员:

试验负责人:可靠性试验单位:(盖章)年月日

注:试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触头回路额定电压、负载性质及负载电流及断路器类型等。

16

DL/TXXXXX—XXXX

表A.2可靠性试验(成功率验证试验)记录

编号:

产品型号

制造单位生产日期试验地点

和规格

试验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试品数n

试验条件

试验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