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专题计划实施专项方案_第1页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专题计划实施专项方案_第2页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专题计划实施专项方案_第3页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专题计划实施专项方案_第4页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专题计划实施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经信资源函〔〕62号相关报送《资源节省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函省政府办公厅:依据《浙江省人民政府相关印发资源节省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通知》(浙政发〔〕52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相关印发“全方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督查工作方案通知》(浙政办发〔〕56号)要求,省经信委会同省国土资源厅和省环境保护厅制订了《资源节省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现报上,请予审定。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二○一十二个月五月三日资源节省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根据省政府“全方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总体布署,为全方面实施《资源节省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切实做好资源节省、土地节省集约和环境保护等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布署要求,紧紧围绕资源节省、土地节省集约和环境保护年度目标和“十二五”总体目标,以节能降耗“十大工程”、节省集约用地“六大工程”和环境保护“八大工程”为载体,深入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责任考评,完善政策机制,全方面推进实施《行动计划》,促进本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总体目标——节能降耗方面。确保单位GDP能耗下降3.5%以上,努力争取下降3.9%,年节省标准煤650万吨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5%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域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节省集约用地方面。确保实现全省耕地保有量、基础农田保护面积和标准农田保有面积均达成国家下达和省政府确定面积,且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满足占补平衡要求。当年新增建设用地数量不突破国家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单位GDP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同比下降5.0%,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同比下降3.0%。——环境保护方面。确保全省关键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5%,氨氮排放量削减1.8%,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0%,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2.5%。二、关键工作任务围绕组织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节省集约用地六大工程”和“环境保护八大工程”,分解细化年度目标任务,明确工作关键,落实工作方法,全方面推进资源节省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即千家关键企业节能推进工程、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推进工程、装备制造业振兴推进工程、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建筑节能推进工程、交通运输节能推进工程、商业及民用节能推进工程、公共机构节能推进工程、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工程,从能源消耗较大工业、建筑、交通、商贸、公共建筑等领域入手,全方面推进全省节能降耗工作有序高效开展(详见附件1)。(二)实施节省集约用地六大工程,即城镇建设节地工程、工业建设节地工程、住宅建设节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节地工程、农村建设节地工程、“百万”造地保障工程,从土地节省集约利用潜力较大工业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和土地开发整理等领域入手,整体推进全省节省集约用地工作有序高效开展(详见附件2)。(三)实施环境保护八大工程,即污染减排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工业污染防治工程、城镇环境综合整改工程、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程、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程、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生态创建工程,从污染减排、环境整改、生态建设等领域入手,全方面推进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高效开展(详见附件3)。三、保障方法为有序推进资源节省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实现《行动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必需从组织领导、责任分解、考评监督等方面入手,为《行动计划》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深入完善资源节省和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定时沟通工作情况,立即研究处理工作中碰到困难和问题。要加强分工协作。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条块结合、协同推进要求,结合当地域、本部门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方法,认真落实《行动计划》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二)落实责任分解。各地各相关部门要依据省政府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结合当地域本部门实际,认真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深入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成各级各部门,并于5月25日前将年度实施计划上报省政府。各市政府要在年底向省政府汇报目标责任推行情况,县级以上政府也要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汇报目标完成情况,自觉接收监督。(三)强化考评监督。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深入完善资源节省、土地节省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统计、监察(监测)、考评体系,深入加强对各级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考评。要加强监督检验。省政府将依据年度目标完成进展情况和阶段性工作需要,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专题工作督查,以此推进《行动计划》年度各项工作落实。附件:1.浙江省节能降耗实施方案()2.浙江省“365”节省集约用地实施方案()3.浙江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附件一:节能降耗实施方案()一、节能降耗关键目标,确保实现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目标:(一)综合目标。万元GDP能耗下降3.5%以上,努力争取下降3.9%,年节省标准煤650万吨以上。(二)结构调整目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域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加20%,新产品产值率比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三)管理推进目标。制订资源节省地方标准3年建设计划,完成16项能耗限额地方标准制修订任务;推广实施100余项重大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完成1000家工业、建筑、交通、商贸、旅游、教育、卫生等领域关键耗能企机关能源监察或审计。二、节能降耗“十大工程”关键实施内容(一)千家关键企业节能推进工程。编制《浙江省节能降耗关键项目计划》,深入加大财政对节能改造扶持力度,着力引导关键用能企业加大节能改造力度,组织实施省节能关键项目300个以上,全省节能技改投入170亿元。加紧实施新一轮热电联产改造,加强发电系统节能调度,提升机组发电效率;主动争取天然气供给,增加燃气机组出力。实现全省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平均发电标煤耗同比下降2克/千瓦时。年耗能千吨标准煤及以上关键用能企业增加值能耗平均下降3.5%,实现节能375万吨标准煤。(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依据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浙江省相关加紧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和《浙江省淘汰和严禁发展落后生产能力目录(本)》,制订全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下达年度计划。着重淘汰低效锅炉350台,改造在用锅炉350台;完成6万千瓦小火电关停计划;淘汰直径3米及以下水泥粉磨设备84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1000万吨,落后造纸15万吨、印染2亿米、化纤21万吨,关停粘土砖瓦窑72座,削减产能19.5亿块标砖。实现节能40万吨标准煤。(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推进工程。落实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相关深入加紧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若干意见》,编制实施《第二指示范区实施方案》,着力推进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六六示范工程”。组织实施工业企业关键技术改造“双千工程”项目1010个,计划投资2768亿元,着力引导企业在传统产业领域实施技术改造和创新。围绕关键块状行业转型升级,在10个以上关键块状行业中推进能源计量应用管理,使区域行业性节能水平和能源计量器具配置率有新提升。规模以上传统优势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0%,实现节能55万吨标准煤。(四)装备制造业振兴推进工程。制订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年度实施方案,主动推进部件集成化、基础件高端化、铸锻件大型化、优势装备规模化。组织开展第四批装备制造业关键领域首台(套)产品评审工作,关键扶持一批单机及成套设备开发,加紧本省装备制造业首台(套)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组织企业主动参与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申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2个百分点,实现节能45万吨标准煤。(五)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围绕“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照明节能,高效洁净燃烧”等领域,加强高效节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示范,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0项;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0项。编制下达《浙江省技术创新关键项目计划》,继续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赶超工程,加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整年立案省级关键工业新产品1500项以上。公布《浙江省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导向目录()》,依据行业特点确定相关关键技术产品进行节能示范改造并给予推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加20%,新产品产值率比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相对节能30万吨标准煤。(六)建筑节能推进工程。围绕构建绿色建筑实施监管体系、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绿色建筑新技术认证推广体系和绿色建筑技术咨询服务体系等“四大致系”,全方面实施民用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主动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整年新增节能民用建筑面积3000万平方米,其中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新增超出1000万平方米。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工程15项,现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16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管示范项目40项。形成节能能力约50万吨标准煤。(七)交通运输节能推进工程。继续推进道路运输结构优化等6个交通节能专题行动。货运车辆厢式化、重型化、专业化发展程度较提升8.0%,营运货车单位能耗下降1.0%;继续推进城镇客运一体化,完成各类班线整合50条;继续推进水路运输结构调整,内河货运船舶比下降1.5%,沿海货运船舶下降2.0%。加强资源再生利用,全省公路大中修沥青路面再生利用里程40公里,国省道隧道节能改造4400延米,每公里公路隧道照明耗能比下降20%。整年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科技研发和结果推广16项以上。形成节能能力约60万吨标准煤。(八)商业及民用节能推进工程。深入扩大商业领域能耗定额限额标准实施范围,加强能源监测和审计;主动推广利用协议能源管理等节能模式,着力推进商场、宾馆等关键商业企业节能改造;完善考评指标体系,着重加强年耗电300万kWh以上商场、宾馆、银行等关键耗能单位用能考评;继续推进衢州、湖州、杭州、台州、金华、嘉兴等城市甲醇汽油试点工作;依据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总体布署,主动做好高效节能空调、高效节能电机等10大类产品和节能灯推广工作,关键商业企业节能灯使用率达成100%,实现节能6万吨标准煤。(九)公共机构节能推进工程。制订全省公共机构节能五年计划,分解落实节能目标责任,深入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加强公共机构节能法规、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并全方面实施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评审标准和方法,主动实施“节能和新能源公务用车推广工程”。加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和分析,扩大统计覆盖面。教育、卫生、机关及事业、文化等系统要分别制订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对本系统关键用能单位实施能耗定额管理和考评。全省纳入统计范围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电耗比下降3.5%。实现节能6万吨标准煤。(十)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工程。继续组织实施《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加紧推进工业循环经济“733”工程,组织开展第二批“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评定工作,完成150家以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工作,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5000万吨以上,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500家以上;加紧推进新一轮关停20%烧结砖企业工作,全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百分比达成80%,应用百分比达成90%;水泥散装率达成75%;木材综合利用率提升2个百分点,达成70%;主动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城镇公共水厂供水管网,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下降0.5个百分点,达成12.8%;加大“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建设力度,完成渠道改造5000公里,农业浇灌水利用系数达成0.566;继续抓好中央新增沼气项目建设,大力推广节能型农业耕种、收获、排灌等动力机械,降低农业生产步骤能耗。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实现节能约50万吨标准煤。三、关键保障方法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为有效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确保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必需加紧建章立制,着力推进节能长久有效机制建设,为“十二五”节能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一)深入完善统计监测考评体系。根据“分类指导,系统管理”标准,在加强工业能源统计基础上,加紧建立完善包含交通、商贸、金融、旅游、教育、卫生、政府机构等领域能耗统计管理体系。在深入完善市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考评措施基础上,着重建立涵盖政府关键涉能部门节能目标责任分解考评体系,着力推进全社会节能降耗。加紧推进各级节能管理和统计队伍建设,依法加强关键用能单位能源监察(监测)工作;主动开展企业能管和统计员业务培训,抓好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浙江)建设,为政府部门节能监管和企业节能降耗提供正确可靠计量基础平台。(二)加紧推进节能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完成《浙江省实施<节能法>措施》修订工作,加紧《浙江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立法进程;制订和修订16项地方能耗限额标准,并对已公布标准开展宣贯和对标工作;制订《浙江省节能降耗“十二五”计划》、《浙江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计划》和《浙江省节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计划》,为“十二五”节能工作奠定基础。(三)全方面实施依据《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定和审查管理措施》相关要求,,加强能评教授库建设,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定机构立案管理,加强项目能评审查和完工投产后能耗评价,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着力控制新增能耗。(四)有效实施区域用能总量控制。依据各市“十二五”和年度中国生产总值增幅和省下达各市节能指标,测算各市“十二五”期间及各年度用能总量控制范围,实施地域用能总量和用能强度“双控”,由各地政府在确保生活用能前提下,实现能源使用高效配置。结合今年电力缺口较大实际情况,深入加强有序用电管理,严控高耗能单位和产能过剩行业用电。(五)着力加强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加强行业节能潜力调查研究,依据行业特点确定相关关键技术产品进行节能示范改造并适时组织现场会给予行业推广。大力培育节能中介服务,激励企业以协议能源管理方法参与节能改造。深入加强政策宣传,确保支持企业购置节能节水设备、实施协议能源管理项目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深入扩大企业节能环境保护信息录入征信系统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节能降耗关键工程、节能技改项目标信贷支持力度,严格限制对“两高行业”和淘汰类、限制类企业新增贷款投放。(六)深入强化节能宣传培训。继续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专题系列活动,大力提倡低碳生产方法、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强化全民节能意识。以“加强节能降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浙江经济可连续发展”为专题,组织举行各市、县(市、区)分管领导和关键镇关键领导学习培训,努力提升各级领导节能意识,转变发展理念。深入加大对各级节能主管部门相关人员、能源监察机构执法人员、关键用能单位能源管理责任人和能管员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各级节能管理能力。浙江省节能降耗实施方案工作目标责任分解()领域五年关键目标序号五年关键任务关键目标责任单位协办单位节能降耗总目标到万元GDP能耗达成0.72吨标准煤以下,节省标准煤2500万吨;后两年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关键耗能产品单位能耗居全国领先水平;节省标准煤3300万吨。到,各市单位GDP能耗较下降20%。省政府和各市政府签署年度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各市政府和辖县(市、区)政府签署年度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市县政府和各关键耗能企业签署年度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全省万元GDP能耗确保下降3.5%以上,努力争取下降3.9%。各市政府省节能办各组员单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5%以上。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统计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域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各市政府省发改委省统计局制订资源节省地方标准3年建设计划,制修订16项能耗限额地方标准;千吨以上关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置达标率85%以上,在10个以上关键块状行业中推进能源计量应用管理。省质量技监局相关市政府、标准制订负担单位千家关键企业节能推进工程千家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下降20%。实现节省标准煤1580万吨。1电力企业:优化电力机组结构,提升高参数、大容量环境保护机组百分比,加大差异发电量计划实施力度,推进节能发电调度;在煤粉锅炉中推广微油或等离子点火和气化小油枪稳燃等节能技术,发电标准煤耗降低15g/kWh,节省标准煤460万吨。加紧实施新一轮热电联产改造,加强发电系统节能调度,提升机组发电效率;主动争取天然气供给,增加燃气机组出力。全省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平均发电标煤耗同比下降2g/kWh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电力企业、省能源集团、在浙中央发电企业、地方发电企业相关市政府23造纸企业:造纸机采取全封闭式气罩、热泵等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0%,节省标准煤90万吨。年耗能千吨标准煤及以上关键用能企业增加值能耗平均下降3.5%。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环境保护厅4钢铁企业: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优特钢产品,加大余热、余压、余汽综合利用,节省标准煤100万吨。5平板玻璃企业:推广富氧、全氧燃烧技术和废气余热利用发电技术,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0%,节省标准煤10万吨。6水泥企业:提升窑外分解生产技术,实施余热发电。推广联合粉磨生产工艺,节省标准煤110万吨。7染整企业:推广“J型缸”改汽流缸、冷扎堆、生物酶退浆等技术和装备。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0%,节省标准煤100万吨。8其它企业:除上述7大高耗能企业外,其它各企业关键耗能企业单位能耗平均下降15%,节省标准煤490万吨。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经过淘汰小火电、小水泥、小冶炼、小造纸等落后产能,节省标准煤140万吨。完成6万千瓦时小火电关停计划。相关市政府2冶金行业:关闭环境保护不达标冶炼炉窑,节省标准煤10万吨。3淘汰直径3米及以下水泥粉磨设备84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1000万吨。相关市政府4工业锅炉:淘汰集中供热区内1000余座工业锅炉,实现节省标准煤60万吨。淘汰低效锅炉350台,改造在用锅炉350台。各市政府、省质监局省经信委、省环境保护厅5落后造纸15万吨、印染2亿米、化纤21万吨,关停粘土砖瓦窑72座,削减产能19.5亿块标砖相关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推进工程传统产业产品高端化、附加值增量化,传统产业竞争力深入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节省标准煤310万吨。1纺织化纤:突破技术瓶颈,关键发展新型功效性差异化纤维等。组织实施工业企业关键技术改造“双千工程”1010项,计划总投资2768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优势传统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0%。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23服装产业:发挥现有优势,提升装备水平,创新设计,优化系列。4家电、照明产业:完善产品系列,大力发展半导体照明材料。5新型建材产业:大力发展玻璃纤维深加工,关键发展高级管材类化学建材、金属-塑料复合型管材、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新型轻质保温材料和装饰用材。6高级塑料制品产业:大力发展工业及建筑配套用塑料管件及制品。7皮革产业:关键开发和生产高级产业用革、服装用革、新型皮革化工材料和高质量皮革五金件等产品。8绿色食品及深加工:推进食品绿色化、安全化、精细化、系列化发展。9完成600艘大马力(200马力以上)渔船节能示范改造,其中舟山市300艘、台州市150艘、温州市150艘。相关市政府、省海洋和渔业局省财政厅装备制造业振兴推进工程工业增加值增加速度高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平均增加速度3个百分点以上,年均增加15%以上,优势行业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节省标准煤350万吨。1制订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年度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第四批装备制造业关键领域首台(套)产品评审工作。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加速度高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平均增加速度2个百分点以上。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关键发展经济型轿车和中高级客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发展专用船舶及配套产品等。3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关键发展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设备、新型显示器件专用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超净设备;加大数字电视、新一代通信产品等专用测试仪器开发。5技术创新推进工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万亿元,年均增加23%,相对节省标准煤130万吨。1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赶超工程,整年立案省级关键工业新产品1500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加20%,新产品产值率比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科技厅2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广应用:关键实施兆瓦级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太阳电池多晶硅等技术开发。关键抓好电机、水泵、风机、节能灯、中央空调、燃油锅炉等6类产品节能达标。扶持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优异企业,形成良好推广机制。围绕“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照明节能,高效洁净燃烧”等领域,组织实施高效节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10项,可再生能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10项。省科技厅3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8-10家行业节能技术中心和节能技术转移中心,深化节能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工作,加紧培育一批含相关键技术、特色优势显著节能服务企业。培育2家省级行业(企业)节能技术中心。省经信委建筑节能推进工程全省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65%设计标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百分比不低于5%),全方面建立政府机关办公楼和一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管系统,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普遍开展,节省标准煤350万吨。1新建建筑节能:提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标准,拓展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实施范围,新建民用节能建筑1.5亿平方米,节省标准煤150全方面实施民用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主动推进实施65%设计标准。新增节能民用建筑面积3000万平方米,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工程15项。各市政府、省建设厅2现有建筑节能:建立建筑节能改造标准体系,推广网络化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监测系统,高耗能公共建筑50%以上实施节能改造,节省标准煤100万吨。完成现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16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管示范项目40项。各市政府、省建设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财政厅3推广应用再生能源:新建12层以下建筑,全部实施和建筑物统一太阳能供热技术,小区广场照明灯等推广采取太阳能供电,太阳能应用实施面积一亿平方米。在有条件地域主动、稳妥地推广水源、地源热泵技术,实施面积300万平方米,节省标准煤100万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新增1000万平方米。各市政府、省建设厅省经信委交通运输节能推进工程营运客货车辆运输单位能耗较降低5%,内河运输船舶千吨公里油耗降低8%,沿海运输船舶千吨公里油耗降低10%,节省标准煤250万吨。1陆上交通节能:实施车辆年检年审,淘汰落后车辆;实施大吨位厢式货车补助政策,全省货运车辆箱式化、重型化、专业化增加50%;建立城镇衔接枢纽工程,城镇客运一体化率达成60%,每十二个月完成城际班线整合50条,优先发展环境保护车辆和全承载式客运车辆,降低营运货车运输单位能耗5%,节省标准煤220万吨。货运车辆箱式化、重型化、专业化程度较提升8.0%,营运货车单位能耗下降1.0%。完成各类班线50条。各市政府、省交通厅2水上运输节能:实施水路运输结构调整补助政策,促进水路运输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船型,推进船型标准化,节省标准煤30万吨。内河货运船舶比下降1.5%,沿海货运船舶下降2.0%,港口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2%。3新技术节能:配置使用驾培模拟器超出1000台,每十二个月安排一批交通节能环境保护类科技研究和推广项目。全省公路大中修沥青路面再生利用里程40公里,国省道隧道节能改造4400延米,每公里公路隧道照明耗能比下降20%,实施交通运输节能科技研发和结果推广16项以上。省交通厅相关市政府商业和民用节能推进工程实现全省商业领域关键耗能单位能耗降低20%,节省标准煤30万吨。1,其各市政府、省商务厅、省旅游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2推进商业建筑节能:推广使用变频空调等节能设备和技术,节能灯具使用率达100%(特殊用途除外)。对现有建筑能效系统设施改造。3提倡节能型消费:引导零售企业采购和销售节能产品,促进企业生产节能产品、使用节能材料、采取节能生产工艺和步骤。增加民用节能电器及节能灯普及率,城市居民小区照明节能灯普及率达成90%;引导消费者降低使用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有偿率达成100%。推进衢州、湖州、杭州、台州、金华、嘉兴等城市甲醇汽油试点工作,继续组织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完成国家下达推广任务,城市居民小区照明节能灯普及率达成86%;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率达成85%。相关市政府、省商务厅、省经信委、省工商局公共机构节能推进工程公共机构单位能耗降低20%,其中全省年耗电300万kWh以上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节省标准煤20万吨。制订出台《浙江省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计划》各市政府、2机关及事业、教育、卫生、文化等系统分别制订实施年度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下达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全省纳入统计范围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电耗下降3.5%以上。3建立完善并全方面实施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评审标准和方法,实施“节能和新能源公务用车推广工程”。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工程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成94%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低至60吨以下,节省标准煤160万吨。1原材料利用率: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65%以上,万块标砖能耗下降20%,节省标准煤50万吨;推广散装水泥,发展预拌混凝土,水泥散装率72%以上,预拌混凝土供给量1亿立方米,增加预拌干粉砂浆1000万吨,节省标准煤80万吨;实现木材节省代用,木材(原木)综合利用率80%以上,年均节省木材150~200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百分比达成80%,应用率达成90%;全省水泥散装率达成75%;木材(原木)综合利用率达成70%。各市政府2推进废弃资源再利用:拓展资源综合利用具种,引导资源综合利用向纵深发展,提升废弃物利用率。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进本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工作。实施垃圾发电项目16个,节省标准煤30万吨。组织实施工业循环经济“733”工程,开展第二批“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评定工作,完成150家以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工作,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5000万吨以上。各市政府、省经信委新建农村沼气工程10万立方米,年产沼气量900万立方米;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量30万平方米。各市政府、省农业厅组织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各市政府、省发改委3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工业、城市、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低至吨以下;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下降到12.8%;完成渠道改造5000公里及对应渠系建筑物配套改造,农业浇灌水利用系数达成0.566。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环境保护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4推进清洁生产:完成关键耗能和排污等250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激励企业开展连续审核,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高费方案和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完成50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其中杭州市60家、宁波市55家、温州市60家、湖州市50家、嘉兴市40家、绍兴市95家、金华市60家、衢州市15家、舟山市10家、台州市40家、丽水市15家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环境保护厅附件二:浙江省“365”节省集约用地实施方案()一、节省集约用地关键目标,确保实现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目标:(一)保护耕地愈加严格规范。全市耕地保有量、基础农田保护面积和标准农田保有面积均达成国家下达和省政府确定面积,且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满足占补平衡要求。(二)保障发展愈加连续有力。科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加大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挖潜力度,全市当年新增建设用地不突破国家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三)节省集约愈加扎实有效。全省单位GDP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同比下降5.0%;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同比下降3.0%。二、节省集约用地“六大工程”关键实施内容(一)城镇建设节地工程。一是开展节省集约模范县(市、区)创建。全方面推进模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底全省80%县(市、区)达成国土资源节省集约模范县(市、区)标准。二是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布署开展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专题活动,切实加大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力度,全省批而未供土地面积和底相比降低8万亩。三是加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以开发区(园区)为关键,开展“集约促转型”专题活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类型升级换代。全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面积2万亩。四是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处理。布署开展加紧闲置土地清理处理专题活动,全方面查清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基础情况,依法清理处理一批现实状况闲置土地。全省1月1日以来现实状况闲置土地处理率达成80%以上。五是实施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继续做好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年内开展4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二)工业建设节地工程。一是构建节地型产业集聚区。结合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展产业集聚区节地示范专题活动。加强产业集聚区土地供给管理,严格区内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条件,推进现有产业用地整合利用,年内开展11个产业集聚区节地示范建设。二是开展开发区“集约促转型”专题活动。建立完善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和工业企业节地挖潜机制,经过支持企业重组吞并、低效土地回购、加紧存量土地流转等路径,盘活一批开发区(园区)低效利用土地,年内完成开发区(园区)低效利用土地挖潜面积8000亩。三是开展企业节地挖潜专题活动。加强对企业节地宣传工作,激励企业探索节地挖潜新思绪。年内新完成40个工业企业节地挖潜活动示范试点建设。四是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深入指导开展标准厂房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厂房面积36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11个省级标准厂房建设示范试点任务。(三)住宅建设节地工程。一是推进住宅建设节地示范。加大节能省地型住宅推广力度,全市新开启国家康居工程2个,继续做好8个节地型城市模式试点。二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科学编制、按期公布年度住房用地供给计划,确保完成中央下达本省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确保一批保障性住房用地立即动工建设。整年新开(改造)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面积1388.70万平方米,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用地面积1.7719万亩。(四)基础设施建设节地工程。一是全方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节地。继续从方案选址、设计优化、定额控制、施工建设集成创新方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节地示范试点。二是结合存量基础设施用地利用现实状况调查,推进存量基础设施改造利用,激励推进基础设施有偿使用。(五)农村建设节地工程。一是加紧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抓紧落实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年度实施计划,开展一批农村住房改造,全省完成新增农村住房改造建设30.6931万户,其中完成新增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4.2万户。完成覆盖全市90%以上中心镇、中心村建设计划编制任务。二是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改示范工程。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改”工程,抓好一批农村土地综合整改示范项目,全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改示范项目420个。二是稳步推进村庄数字地籍调查,完成全市55%以上中心镇、中心村数字地籍调查任务,全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覆盖率达成90%以上。(六)“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开展“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改示范项目工程,全省完成年度垦造耕地面积20万亩。三、关键保障方法(一)继续完善组织保障体系。深入完善包含共同责任机制、任务分解机制、监督检验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在内节省集约用地工作推进机制。经过年初任务分解、年中监督检验,年末评价考评形式,深入加强对行动计划全过程指导、协调、考评,确保行动计划在既定目标下全方面落实和有序开展。(二)建立健全供给调控体系。抓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计划实施和管理,探索建立“总量控制、定时评定、动态调整”计划实施管控新机制。严格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深入完善节省集约用地评价结果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相挂钩制度,不停提升节省集约利用水平在计划分配中权重,实现以“增量”撬动“存量”。制订并公布年度土地供给计划,关键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计划落实。(三)严格规范市场配置体系。深入规范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全方面落实工业用地出让预申请制度,推行工业用地出让区分年期制度,实施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工作。适时开展基准地价更新公布工作,加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四)不停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土地节省集约利用政策导向,研究制订工业企业节地挖潜激励方法,建立存量土地市场退出机制。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定时巡查制度,全方面推进建设项目完工用地复核验收工作。深入完善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立即查处土地批少占多、粗放闲置等违法违规行为。(五)着力强化监测统计体系。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体系,强化土地供给和开发利用动态监测,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情况日常监管,强化土地供给形势分析。加强对关键目标任务指标数据采集和汇总,建立工作动态完成情况监控数据库,完善土地节省集约利用情况动态汇报制度。浙江省“365”节省集约用地实施方案分解任务一览表()行政区城镇建设节地工程工业建设节地工程行政区住宅建设节地工程农村建设节地工程行政区农村建设节地工程“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开展节省集约模范县创建县(市、区)百分比推进存量综合挖潜活动继续做好节地型城市模式试点继续做好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开展产业集聚区节地示范活动实施开发区用地集约促转型活动开展企业节地挖潜活动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推进住宅建设节地示范实施住房保障情况加紧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改推进农村宅基地登记垦造耕地面积(亩)批而未供土地面积比底降低(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面积(亩)1月1日以来现实状况闲置土地处理率开展节地示范产业集聚区个数开展专题活动开发区(园区)个数开发区低效利用土地挖潜面积(亩)完成企业节地挖潜活动示范试点个数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厂房面积(万平方米)培育省级标准厂房建设示范试点个数实施节能省地型住宅小区示范及国家康居工程个数新开工(改造)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面积(万平方米)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用地面积(亩)新增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户数其中新增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户数完成中心镇、中心村建设计划编制覆盖百分比(%)农村土地综合整改示范项目个数全市中心镇、中心村数字地籍调查任务完成百分比(%)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覆盖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杭州市80%16000450080%111110004901杭州市385.202599.9530088291490%杭州市4955%90%27700宁波市80%1420080%11118003801宁波市121.401517.5525000150090%宁波市4055%90%30700温州市80%9000100080%11114004401温州市103.031301.7043674806090%温州市4755%90%20300嘉兴市80%600080%11118004301嘉兴市88.423197.40047990%嘉兴市3955%90%20700湖州市80%5000100080%11114004201湖州市319.743068.2518000100090%湖州市3155%90%10600绍兴市80%600080%11118004251绍兴市108.551830.0026000135790%绍兴市3955%90%16800金华市80%700080%11118004401金华市183.78837.7539169280090%金华市4755%90%13200衢州市80%450050080%//11200451衢州市148.44600.0028000935090%衢州市3055%90%17300舟山市80%350080080%//11320251舟山市18.191955.70700044890%舟山市655%90%2700台州市80%6000150080%1/116004201台州市85.47505.7750000281090%台州市4855%90%28600丽水市80%500050080%/11200351丽水市26.49305.250945090%丽水市4455%90%11400全省累计80%80000080%84111180004036011全省累计21388.7017719.32306931490%全省累计42055%90%00注:栏1、2、3、4、7、8、9由省国土厅分解和监督指导;栏5、6由省建设厅分解和监督指导;栏10、11、12由省经信委分解和监督指导;注: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和各类旧住宅区(危旧房)改造住房。栏13、14、16、17、18由省建设厅分解和监督指导,栏15由省国土厅分解和监督指导注:栏19、20、21、22由省国土厅分解和监督指导附件三:浙江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一、环境保护关键目标(一)关键污染物减排工作目标——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在基础上,分别削减2.5%、1.8%、3%和2.5%。(二)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关键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努力争取省控关键源监督性监测达标率达成75%;——基础完成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三)城镇污水、垃圾及其它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目标——完成60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设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成81%,其中杭州、宁波、湖州、嘉兴市区达成84%;县(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成67%以上,其中太湖流域达成80%以上,钱塘江流域达成70%以上;——设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成94%以上,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成88%以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搜集行政村覆盖率达成90%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成93%以上,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设区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成80%,关键工业企业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超出80%。(四)农业面源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在畜禽散养密集区新建粪便搜集处理中心25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达成3050万亩,实施农药减量工程面积达成1000万亩;——提升标准农田地力,新开启55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地力培育任务,建立100个农田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区。(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作目标——环境统计关键调查企业中占90%以上污染负荷企业全方面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并和环境保护部门联网,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上传数据符合率达90%以上;——环境监测机构、执法监察机构基础达成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六)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目标——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县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新增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平方公里,完成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和农村河道综合整改公里。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率达91%以上。完成300公里公路绿化更新完善工程,25万平方米国省道边坡复绿。累计治理“三沿五区”坟墓40万穴以上,全省公墓(墓地)绿化覆盖率和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分别达成74%和84%以上。(七)环境质量目标——地表水环境功效区水质达标率达成66%以上。地表水市县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成60%以上,其中钱塘江流域达成级65%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成86%以上;——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成二级标准天数保持在90%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分贝县以上城市百分比大于70%;——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达成100%,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八)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40%以上县(市)达成省级生态县(市)建设标准,全省生态环境情况指数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二、环境保护“八大工程”关键任务(一)污染减排工程。一是依据国家下达关键污染物减排指标和水(环境)功效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完善并公布“十二五”减排计划。立即制订减排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增强减排操作性和可行性。二是强化减排“三大致系”建设。完成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任务。严格排污许可证管理,推进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健全落实减排预警、约谈等制度。三是推进关键减排项目建设。抓好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和截污管网建设,完成60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1500公里;统筹推进工业、生活、农业、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减排工作,不停拓宽减排广度,挖掘减排深度。(二)水污染防治工程。一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主动开展清洁水源行动,基础完成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设,抓好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二是深入推进关键流域水污染防治。组织各地编制实施关键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计划,建设一批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三是全方面推进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加大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域环境整改力度,按国家要求落实治污工程,确保本省入太湖断面水质达成类以上;全方面实施关键平原河网污染防治计划,加强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改,努力争取平原河网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浓度比降低13%以上。(三)工业污染防治工程。一是继续加强关键区域、行业、企业污染整改。巩固深化已“摘帽”关键环境问题(监管区)整改结果;研究制订印染、医化、制革、造纸、电镀等行业环境整改指导意见,深入提升关键行业工艺装备、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及内部管理等水平。全方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排污单位无证或超标、超总量排污。二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紧发展循环经济。安排200家以上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方面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推进25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继续大力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加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考评,开展生态化建设和改造示范园区授牌活动。(四)城镇环境综合整改工程。一是大力推进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以城市“创模”为抓手,加紧推进以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等为关键内容城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和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建设,计划内设区市和县(市)按时建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二是加强城市大气和噪声污染防治。开启清洁空气行动第二阶段工作,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高架源烟气污染治理,加紧电力、钢铁企业脱硫脱硝改造。加强各类噪声源监管,探索建立噪声污染综合防治机制。(五)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一是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在畜禽散养密集区新建粪便搜集处理中心25个,开展喂养量相对集中村庄整改,探索分散式场点、区域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向大型集中处理,开展散养集中村一定规模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和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20个,建立健全畜禽排泄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后续化管理服务体系。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搜集处理。全省完成300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改任务,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百分比达成50%左右,农村生活垃圾搜集处理行政村覆盖面提升到90%左右。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方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大力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工程,抓好“百个农药减量示范区”建设,化学农药使用总量同比降低15%。开启55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四是主动推进村庄绿化,全力推进村庄绿化项目实施,确保完成3000个以上村庄绿化建设任务,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00个以上。(六)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程。一是严格实施近岸海域环境功效区划,加强陆域污染源控制。严格涉海工程环境监管,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海域使用执法监督检验工作。二是大力推行海洋生态养殖模式。继续加大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加紧发展优势特色生态养殖业,培育建设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区建设,主动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范相关工作程序。三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赤潮灾难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关键入海污染源、关键港湾和生态脆弱区监测体系。初步建立浙南、浙北两个海洋环境应急监测中心,提升海上环境事故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七)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一是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对农产品产地关键防控区域实施长久定位监测,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档案。开展土壤生态修复综合试点,建立100个农田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区。二是深入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全省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达成91%,新创建绿色矿山50家,其中省级10家,国家级2家。三是扎实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和农村河道综合整改工程公里,着力恢复河道基础功效,累计落实河道长久有效保洁38000公里。关键抓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建设,稳步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作,主动做好坡耕地、园地、经济林地坡面水系建设。四是加紧森林生态建设,完成关键防护林建设任务38.4万亩,阔叶化改造12万亩,生物防火林带600公里,关键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达成3000万亩以上。加紧平原绿化步伐,主动开展森林抚育,推进森林扩面提质。完成平原绿化造林30万亩,森林抚育200万亩。大力推进城镇绿化建设,创建省级森林城市5个、森林城镇15个。五是主动开展交通干线生态保护和修复,完成300公里国省道绿化更新完善工程,完成25万平方米国省道边坡复绿工程。六是加紧“三沿五区”坟墓治理,提升公墓、墓地绿化覆盖率和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七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指导和监督检验。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新建1-2个湿地保护区或湿地公园。(八)生态创建工程。一是加紧推进安吉、杭州和湖州、丽水、临安、余姚等国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二是深入开展生态市、县、乡镇、村等各类生态示范创建,开展绿色企业、小区、学校、医院、饭店、家庭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舆论宣传,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提升社会各界生态环境保护素养。努力争取到底,40%左右城市达成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要求,40%以上县(市)达成省级生态县(市)标准。三、关键保障方法(一)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保障经济转型升级。充足发挥标准引导、准入把关、政策推进等作用,促进发展方法转变。一是全方面加强减排数据统计、信息集成、形势分析等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数据台账管理、环境形势分析、舆情搜集、调查研究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强化标准引领,制订出台染料、啤酒、热电等行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努力争取公布实施酸洗废水排放总铁浓度限值等3项标准。三是完善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和教授评价、公众评价“两评结合”环境决议咨询机制,主动构建空间环境准入、计划环评、项目审批、全过程监管、技术支撑和审批监管等环境管理体系。四是强化环境经济政策功效,深入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赔偿、绿色信贷、绿色贸易、绿色证券等制度。(二)切实加强执法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一是深入整协力量和手段,广泛开展各类执法检验活动,加密加强对污染减排、重污染行业和中小型污染企业执法监管,全力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切实加强环境安全监管,维护社会稳定。把执法监管、应急管理、信访调处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整体提升环境维稳工作水平。加大企业环境安全监控力度,连续深化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深入完善环境信访工作督查机制,加大对关键敏感信访案件督查督办力度。三是加强“两大建设”健全“六大机制”,提升执法监管水平。“两大建设”,即执法队伍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六大机制”,即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单位)自我监督机制、边界联动监管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网格化执法机制。(三)强化基础支撑,着力提升环境保护能力。一是继续推进污水管网和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紧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进程,着力推进污泥处理设施建设,主动推进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设施建设。认真总结推广各地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投入经验和做法,因地制宜加紧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研究推广一批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治理及污泥处理等优异适用污染防治技术和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技术、资源节省和循环利用技术。三是修订《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措施》、《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加紧推进《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立法进程。(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力度,精心计划组织首个“浙江生态日”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拓宽公众参与、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平台,深入开展生态省建设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资源节省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大力提倡绿色环境保护生活方法。建设一批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大力提倡绿色、文明、健康生产、生活和消费方法,深入形成崇尚自然、节省资源、降低污染、保护环境良好风气,共建共享资源节省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结果。《资源节省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环境保护部分实施方案关键工作及责任分解表工作任务目标序号关键工作内容责任单位协办单位一、关键污染物减排(一)健全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评三大致系。切实落实减排年度目标任务,立即制订关键污染物减排计划及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减排工作手段,强化减排“三大致系”建设,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1完成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任务。各市政府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组员单位2加强污染减排统计、监测、核查、预警、考评和公告等制度建设,督促企业建立健全污染物增量、减量、变量等“三量”台账。各市政府省污染减排办各组员单位(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3激励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加紧推进印染、造纸、化工、医药、制革、电力(热电)等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工商局4加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电力企业5实施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和减排绩效挂钩制度,在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把关中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三)加紧治污工程建设。6加紧推进环境统计关键调查企业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和电力(含热电)、钢铁、建材等行业脱硫工程建设。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建设厅、省经信委7加紧电力、水泥行业脱硝工程建设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环境保护厅(四)严格监督管理。8加强工业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常监督检验,加紧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安装和联网工作,建立健全在线监测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提升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建设厅二、水污染防治(五)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成86%以上。9合理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果断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直接排污口,严防工业、农业、生活等各类污染源污染水源,严禁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物监测和防治。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机制,完善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建设厅、省卫生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公安厅10主动推进城镇统筹区域一体化供水,县以上城市要根据城市供水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加紧建设饮用水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各市政府省建设厅、省水利厅(六)推进关键流域水污染防治。地表水环境功效区水质达标率达成66%以上。11帮助编制并实施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计划。杭州、金华、衢州、绍兴、丽水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12编制并实施曹娥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计划。绍兴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13编制并实施甬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计划。宁波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14编制并实施椒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计划。台州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15帮助编制并实施瓯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计划。温州、丽水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钱塘江、瓯江水系衢州、丽水境内水质和飞云江干流水质满足水环境功效要求。16编制实施飞云江和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计划。温州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17加强水系源头水环境和生态保护。衢州、丽水、温州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七)推进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本省入太湖断面水质达成三类以上;努力争取全省平原河网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浓度在基础上降低13%。18加紧实施《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确保完成国家下达太湖流域各项治理任务。杭州、嘉兴、湖州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19完成余慈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计划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宁波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20完成绍虞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计划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绍兴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21完成台州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计划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台州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22完成温瑞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计划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温州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三、工业污染防治(八)继续着力处理各地突出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巩固深化已“摘帽”省级环境保护关键监管区和省级督办关键环境问题整改结果。23巩固深化原省级环境保护关键监管区和省级督办关键环境问题整改结果,着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之成为环境保护和产业提升示范区。各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24各市政府省各相关部门(九)加紧推进关键行业、关键企业污染治理。关键工业污染源基础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努力争取省控关键源监督性检测达标率达成75%。25加紧研究制订重污染行业环境整改指导意见,率先在印染、医化、制革、造纸、电镀等行业,建立对应工艺装备、清洁生产、治污设施及内部管理要求等规范。相关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经信委(十)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监管。巩固提升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污染整改结果。26理顺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管理体制,激励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严格查处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批建不一、批小建大等环境违法行为。加紧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计划实施,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区域集中处理和排污单位自行处理相结合、和生产规模相适应各类污染物处理系统。相关开发区、工业园区所在市、县(市、区)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建设厅、省商务厅(十一)大力激励清洁生产,加紧发展循环经济。安排200家以上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方面推进25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27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经信委28全方面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工业循环经济“733”工程,加紧在关键行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加强资源节省和综合利用,主动推进物能循环利用。各市政府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农业厅、省环境保护厅。29加紧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各市政府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环境保护厅(十二)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各建设项目基础不欠环境保护新帐。30依据主体功效区计划和生态环境功效区计划,落实各项产业政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强制性要求和节能减排约束性要求,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发改委、省经信委31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环境监理、试生产全过程管理,严把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关。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十三)加强放射源监管。32立即安全收贮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采取有效方法,加紧推进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理,实现铀矿采冶业废水达标排放和废渣安全处理。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公安厅、省卫生厅(十四)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环境监管。确保消耗臭氧层物质按国家进度要求淘汰。33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企业和消耗企业基础情况调查,加强执法检验,确保实现消耗臭氧层物质可连续淘汰。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经信委、省公安厅四、城镇环境综合整改(十五)加紧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完成60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1500公里。设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成81%,其中杭州、宁波、湖州、嘉兴市区达成84%。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成67%以上,其中太湖流域达成80%以上,钱塘江流域达成70%以上。34继续完善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紧推进配套管网建设,立即提升城市污水截污纳管集中处理率。加紧完善现有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和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建设,新建污水处理厂必需同时配套脱氮除磷设施。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监管,充足发挥污水处理厂污染减排作用。各市政府省建设厅、省环境保护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35主动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有条件地方要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为中心,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示范工程,推行分质供水。激励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内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各市政府省建设厅(十六)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连续提升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和达标率。36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满1年后实际污水处理量达成设计能力60%以上;投入运行满3年后达成设计能力75%以上。各市政府省建设厅37现有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一律进行限期治理。逾期仍未实现达标排放,对其计划管网覆盖范围内建设项目实施区域限批。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十七)提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成88%以上。38继续建设一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各市政府39对达不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继续实施无害化改造或封场。各市政府省建设厅40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搜集体系建设,推进垃圾处理资源化,确保到,设区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成51%。各市政府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环境保护厅(十八)构建较为完善固体废弃物处理体系。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成93%以上。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设区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成80%,关键工业企业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超出80%。41健全城镇固体废弃物环境监管体系,加紧建设分类搜集系统,基础形成覆盖城镇,综合性和专业性处理机构有机结合固体废弃物处理体系。全方面建成覆盖全省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体系,基础建成全省危险废物搜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理体系。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建设厅42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环境保护厅43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为关键,加紧推进污水处理厂和化工、医药、印染、制革和造纸等企业配套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各市政府省建设厅、省环境保护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十九)加强城市大气和噪声污染防治。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成二级标准天数保持在90%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分贝县以上城市百分比大于70%。44全方面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建成县以上城市机动车尾气监测体系。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公安厅、省交通厅45严格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在机动车制造、销售、上牌、年检、维修、淘汰等各个步骤,采取切实有效监管和防治方法。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商务厅46继续巩固和扩大“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和“禁燃区”,关键防治交通噪声、娱乐业噪声、餐饮业油烟和燃煤小型锅炉污染。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公安厅、省工商局47全方面开展清洁空气行动,并为“十二五”全方面实施全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开好局。各市政府省环境保护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气象局等五、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二十)深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深入实施畜禽标准化生态规模场示范创建工作,开展散养密集关键村搬迁入园,集中治理试点,因地制宜推广优异适用生态养殖模式。48严格实施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制度,控制散养密集区喂养量。主动推进畜牧业布局调整,加紧畜牧生产方法转变,大力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生态养殖模式。各市政府省农业厅49实施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各市政府省农业厅、省环境保护厅50开展散养密集关键村搬迁入园,集中治理试点。各市政府省农业厅51加紧推进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模式。组织实施《浙江省水产养殖计划》。各市政府省海洋和渔业局、省环境保护厅(二十一)加紧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52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临近乡镇和行政村,要加紧推进截污纳管,实现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不含有截污纳管条件乡镇和行政村,要因地制宜,采取建设独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物技术处理和沼气工程等多个方法,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加紧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各市政府省农办、省建设厅、省农业厅、省环境保护厅(二十二)全方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搜集行政村覆盖率达成90%左右。53根据平原农村“户三包、村搜集、镇中转、县处理”、偏远山区和海岛农村“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要求,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