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60)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七版七版教材)

各论: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课题概述

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1了解气血津液病证的病因病机特点;

学2掌握气血津液病证的证候学特征;

目3进一步了解气血津液病证的病机联系与区别、转化与兼夹;

的4熟悉气血津液病证的治疗要点与调护要求。

1介绍中医气血津液病证的一般概念。阐明本章所述气血津液病证的内容。约5分钟。

教2介绍气血津液病证所属各病证的共同证候学特征及互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约10分钟。

3阐述气血津液病证的病因、基本病机与病机特点。约20分钟。

4气血津液病证的治疗要点:

学①针对气血津液病变的性质进行治疗。

②气血津液的病证应当分别治疗。

③重视补益脾胃。

过④重视气血津液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于指导有关病证的治疗。

⑤注意攻补适宜。约20分钟。

重1重点:①气血津液病证的概念。②气血津液病证的主要证候。③气血津液病证的治疗要点。

点2难点:①气血津液病证的概念。②气血津液病证的证候特征。

难3思考题:①何谓气血津液病证?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②气血津液病证是怎样发生的?脏

点气血津液病证的主要治法有哪些?

1.方药中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参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考3.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临床中医内科学.北京出版社,1994

书4.冷方南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目5.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今日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61)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

各论: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课题第一节:郁病

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1掌握郁证的证候特征。了解郁证的病因病机。

学2掌握郁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郁证的治疗原则,了解精神治疗的重要性。

目3掌握肝气郁结、痰气郁结、心神惑乱、肝阴亏虚等证型的证治方药。

的4了解郁证的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

1郁病的概念。5分钟。

教2郁病源流。15分钟。

3证候特征。10分钟。

4病因病机:4.1病因:郁证的病因是情志内伤。4.2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

学所养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30分钟。

5诊断与鉴别诊断。阐述郁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证候特征、病史、性别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郁证需与虚火喉痹、噎膈、癫狂等病证相鉴别。30分钟。

过6辨证论治:6.1辨证要点:辨明受病脏腑与六郁的关系、辨别证候虚实。6.2治疗原则:理

气开郁是治疗郁证的基本原则,尚应配伍活血、降火、化痰、祛湿、消食等法。对于虚证,则宜

养心安神、补益心脾或滋养肝肾。精神治疗对郁证有重要意义。6.3分证论治:讲述肝气郁结、

程气郁化火、血行郁滞、痰气郁结、心神惑乱、心脾两虚、心阴亏虚、肝肾亏虚等郁证证型的辨证、

治法及方药。70分钟。

7讲述郁证的调摄护理及介绍郁证的研究进展。15分钟。

重1重点:①郁病的概念。②郁病的证候特征。③郁病不病因病机。④郁病的证治。

点2难点:①郁病的病因病机。②郁病的辨证论治。

难3思考题:①何谓郁病?郁病是怎样发生的?②怎样诊断郁病?③郁病的证候特征有哪些?

点④郁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方药中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参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考3.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临床中医内科学.北京出版社,1994

书4.冷方南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目5.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今日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62)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

各论: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课题第二节:血证

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1熟悉血证的病因病机。

学2掌握治疗血证的基本原则。

目3掌握咳血与吐血、便血与痢疾及痔疮、尿血与血淋的鉴别。

的4熟悉鼻蚓、齿岫,、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的辨证论治。

1血证的概念郁范围。简介血证是一类范围广泛的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证。5分钟。

教2血证源流。10分钟。

3证候特征。表现血液从口、鼻,或从尿道、肛门,或从肌肤而外溢。以热盛迫血证、阴虚

火旺证、气虚不摄证最为常见。5分钟。

学4病因病机:4.1病因:与感受外邪、情志过极、嗜食醇酒厚味、劳倦过度及久病或热病之后

等有关。4.2病机:血证的病因可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30分

钟。

过5诊断郁鉴别诊断。诊断要点主要根据出血的部位进行判断。鼻佃需与外伤鼻蚂及经行鼻蝴

相鉴别。齿蚂需与舌蝴相鉴别。咳血需与吐血、肺痈、口腔出血相鉴别。吐血需与咳血鉴别,并

排除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便血需与痢疾、痔疮相鉴别。尿血需与血淋、石淋相鉴别。紫斑需

程与出疹、温病发斑、丹毒等相鉴别。20分钟。

6辨证论治:6.1辨证要点:血证的辨证要点有辨病证、脏腑病变之异,辨寒热虚实。血证的

治疗原则主要为治火、治气、治血。25分钟。

重1重点:①血证的概念。②血证的病因病机。③血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④血证的辨证要点

点与治疗原则。

难3思考题:①何谓血证?血证的病机特点主要有哪些方面?②血证的证候特征有哪些?怎样

点诊断咳血、呕血、便血?③血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方药中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参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考3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临床中医内科学.北京出版社,1994

书4冷方南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目5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今日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63)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

各论: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课题第二节:血证

授课时数3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1熟悉血证的病因病机。

学2掌握治疗血证的基本原则。

目3掌握咳血与吐血、便血可痢疾及痔疮、尿血与血淋的鉴别。

的4熟悉鼻蚓、齿岷、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的辨证论治。

6.3分证论治:发病介绍7种血证的证治:

教①鼻蚓:热邪犯肺证用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法,桑菊饮加减。鼻岷胃热炽盛证用清胃泻火、

凉血止血法,玉女煎加减。肝火上炎证用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法,龙胆泻肝汤。气血亏虚证用补气

摄血法,归脾汤。②齿岷:胃火炽盛证用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阴虚火旺

学证用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法,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③咳血:燥热伤证用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法,

桑杏汤。肝火犯肺证用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法,泻白散合黛蛤散。阴虚肺热证用滋阴润肺,宁络

止血法,百合固金汤。④吐血:胃热壅盛证用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法,泻心汤合十灰散。肝火犯

过胃证用泻肝清胃、凉血止血法,龙胆泻肝汤。气虚血溢证用健脾养心,益气摄血法,归脾汤。⑤

便血:肠道湿热证用清化湿热、凉血止血法,地榆散或槐角丸。气虚不摄证用益气摄血法,归脾

汤。脾胃虚寒证用健脾温中、养血止血法,黄土汤。⑥尿血:下焦热盛证用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程小蓟饮子。肾虚火旺证用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法,知柏地黄丸。脾不统血证用补脾摄血法,归脾

汤。肾气不固证用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法,无比山药丸。⑦紫斑:血热妄行证用清热解毒、凉血

止血法,十灰散。阴虚火旺证用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法,茜根散。气不摄血证用补气摄血法,归

脾汤。140分钟。

7血证的调摄护理。5分钟。

重1重点:血证的辨证论治。

点2难点:7种出血性病证的特点与辨证论治。

难3思考题:①常见的血证有哪些?②血证如何辨证论治?

1.方药中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参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考3.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临床中医内科学.北京出版社,1994

书4.冷方南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目5.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今日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64)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8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

各论: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课题第三节:汗证

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1熟悉汗证的证候特征。

学2熟悉自汗、盗汗与脱汗、战汗的区别。

目3掌握汗证的治疗原则。

的4熟悉汗证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

1汗证的概念。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腹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有自汗、盗

教汗的区别。5分钟。

2汗证源流。5分钟。

3证候特征。5分钟。

学4病因病机:4.1病因:与肺气不足、营卫失和、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因素有关。

4.2病机:病机主要是表卫失司,心液不藏,郁热逼津外泄等,以致汗液外泄失常,而形成汗证。

20分钟。

过5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征。主要从出汗特点及伴见症状两方面讲述自汗、

盗汗与脱汗、战汗、黄汗的区别,脱汗见于病情危急之时,而战汗见于急性热病。10分钟。

6.1辨证要点:辨明虚实阴阳。6.2治疗原则:汗证以虚者为多,实者为少。虚证当益气、补

程血、养阴、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并可加固涩、止汗之品。6.3分证论治:肺

卫不固证用益气固表法,方用玉屏风散加味。营卫不和证用调和营卫法,桂枝汤加味。阴虚火旺

证用滋阴降火法,当归六黄汤加减。邪热郁蒸证用清肝泄热,化湿和营法,龙胆泻肝汤加减。45

分钟。

7调摄护理。5分钟。

重1重点:①汗证、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的概念。②病因病机与证治。

点2难点:①有关汗证的概念。②汗证的辨证论治。

难3思考题:①何谓汗证?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的特点各是什么?②出汗的生理基

点础是什么?汗证的病因病机有哪些?③汗证如何辨证论治?

1.方药中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参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考3.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临床中医内科学.北京出版社,1994

书4.冷方南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II5.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今日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65)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

各论: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课题第四节:消渴

授课时数3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1熟悉消渴的证候特征。

学2熟悉消渴的发生与阴虚、燥热、血瘀的关系。

目3掌握消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

的4了解消渴的预后及转归。

1消渴的概念。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教5分钟。

2源流。10分钟。

3证候特征。5分钟。

学4病因病机:4.1病因:消渴的病因与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及劳欲过度有关。4.2

病机:①主要是阴津亏虚,燥热偏胜,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②主要病变脏腑在肺胃肾,尤以

肾为关键。③消渴日久,易发生两种病证:阴损及阳,阴阳俱虚及病久入络,血脉瘀滞。50分钟。

过5诊断与鉴别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依据。本病需与瘦病及口渴

症相鉴别。15分钟。

6辨证论治:6.1辨证要点:部位、标本、本证与并发症。6.2治疗原则:以清热生津、益气

程养阴为基本治则。6.3分证论治:肺热津伤证,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法,消渴方加减。胃热炽

盛证,用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法,玉女煎加减。肾阴亏虚证,用滋阴固肾法,六味地黄汤加减。

阴阳两虚证,用温阳滋阴补肾法,金匮肾气丸加减。50分钟。

7介绍消渴的预后及饮食调摄护理。25分钟。

8研究进展。10分钟。

重1重点:①消渴的概念及其古今变化。②消渴的范围。③病因病机及其并发症。④消渴的辨

点证论治

难2难点:①消渴的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的机理。②消渴并发症形成的机理及其危害。③消渴

点的辨证论治

思3思考题:①何谓消渴?②消渴的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③消渴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其发

考生的机理如何?④试述消渴的辨证论治。

1.方药中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参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考3.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临床中医内科学.北京出版社,1994

书4.冷方南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目5.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今日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66)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

概念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

各论: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课题第五节:内伤发热

授课时数3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1熟悉内伤发热的证候特征。

学2理解和熟悉内伤发热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的关系。

目3掌握内伤发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

的4了解内伤发热的预后及转归。

1内伤发热的概念、范围。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基

本病机的以发热为主的病证。10分钟。

2内伤发热历史沿革。10分钟。

3证候特征。临床特征是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表现为低热。5分钟。

教4病因病机:4.1病因:与肝经郁热、瘀血阻滞、内湿停聚、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耗、

阳气虚衰有关。4.2病机:基本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等郁结壅遏化热而引起发热,或由

气血阴阳亏虚,阴阳失去平衡而引起发热。40分钟。

5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表现为低热的临床特征可以诊断。需与外

学感发热相鉴别。10分钟。

6辨证论治:6.1辨证要点:证候虚实、病情轻重。6.2治疗原则:以实火宜泻,虚火宜补。

6.3分证论治:气郁发热用疏肝理气,解郁泻热法,丹桅逍遥散加减。血瘀发热用活血化瘀法,

血府逐瘀汤加减。湿郁发热证用利湿清热法,三仁汤加减。气虚发热证用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法,

过补中益气汤加减。血虚发热证用益气养血法,归脾汤加减。阴虚发热证用滋阴清热法,清骨散加

减。阳虚发热证用温补阳气,引火归元法,金匮肾气丸加减。60分钟。

7介绍内伤发热的预后及调摄护理。10分钟。

重1重点:内伤发热的基木概念、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点2难点: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区别、治疗原则、辨证论治。

难3思考题:①何谓内伤发热?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如何区别?②试述内伤发热的证候特征。

点③试述内伤发热的病机变化。④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

1.方药中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参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考3.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临床中医内科学.北京出版社,1994

书4.冷方南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目5.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今日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67)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

各论: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课题第六节:虚劳

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1熟悉虚劳的证候特征。了解虚劳的发病与气血阴阳及五脏的关系。

学2掌握虚劳和肺痛及•般虚证的区别与联系。

目3掌握虚劳的治疗要点。熟悉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

的4了解虚劳的预后及调摄护理。

1虚劳的概念。说明虚劳是多种慢性衰弱性症候发展到较重阶段的总称。10分钟

2新浪的源流。简述历代对本病在理论、治疗上认识的发展。10分钟。

3证候特征。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损所致的虚弱、不足。病程较长,症状逐渐加重,

短期不易康复。5分钟。

教4病因病机:4.1病因:与禀赋薄弱、因虚致病,烦劳过度、损伤五脏,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大病久病、失于调理,误治失治、损耗精气有关。4.2病机:气血阴阳的亏耗,病损部位主要在

五脏。30分钟。

5诊断:诊断要点有主症包括气血阴阳不足的诸多表现,致病因素及较长的病史,排除类似

学病证。5分钟。

6鉴别诊断:应着重排除肺爆及其他病证中的虚证类型。需与肺瘙相鉴别:从病因、主症、

病位、有无传染性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鉴别;还需与其它病证中的虚证类型相鉴别:虚劳的各种证

候均以精气亏虚的症状为特征,其他病证的虚证以其主症为主要表现;虚劳病程一般较长,其他

过病证的虚证类型病程长短均可出现。10分钟。

7辨证论治:7.1辨证要点:虚劳的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为目,病机上可相互影响。7.2

治疗原则:以补益为基本原则,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法,并

结合五脏病位施治。25分钟。

重重点:①虚劳的概念、范围。②研究虚劳证治的意义。③虚劳的病因病机。④虚劳的诊断与

点鉴别诊断。⑤虚劳的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

难难点:①虚劳的概念;②虚劳的发病机理.;③虚劳的鉴别诊断。④虚劳的辨证要点与治疗原

点则。

思思考题:①何谓虚劳?②研究虚劳有何临床意义?③虚劳的诊断条件是什么?④试述虚劳的

考辨证要点、治疗原则。

1.方药中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参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考3.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临床中医内科学.北京出版社,1994

书4.冷方南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目5.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今日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68)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

各论: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课题第六节:虚劳

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1熟悉虚劳的证候特征。了解虚劳的发病与气血阴阳及五脏的关系。

学2掌握虚劳和肺存及一般虚证的区别与联系。

目3掌握虚劳的治疗要点。熟悉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

的4了解虚劳的预后及调摄护理。

7.3分证论治:

①气虚:肺气虚证,用补益肺气法,补肺汤加减。心气虚证用益气养血法,七福饮加减。脾

气虚证用健脾益气法,加味四君子汤加减。肾气虚证用益气补肾法,大补元煎加减。

②血虚:心血虚证用补血宁心法,养心汤加减。肝血虚证用补血养肝法,四物汤加味。

教③阴虚:肺阴虚证用养阴润肺法,沙参麦冬汤加减。心阴虚证,用滋阴养心法,天王补心丹

加减。脾胃阴虚证用滋养肝阴法,补肝汤加减。肾阴虚证用滋补肾阴法,左归丸加减。

④阳虚:心阳虚证用益气温阳法,保元汤加减。脾阳虚证用温中健脾法,附子理中汤加减。

肾阳虚证,用温补肾阳法,右归丸加减。85分钟

学8介绍虚劳的预后及调摄护理。10分钟。

重1重点:虚劳的证治。

点2难点:虚劳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证治异同。

难3思考题:①虚劳气虚如何治疗?②试述虚劳阴虚诸证之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1.方药中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参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考3.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临床中医内科学.北京出版社,1994

书4.冷方南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目5.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今日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69)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

各论: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课题第七节:积聚

授课时数3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1熟悉积聚的证候特征。

学2了解积聚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及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的关系。

目3熟悉积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治疗原则及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

的4了解积聚的预后及转归。

1积聚的概念。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以腹内结块,

教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积、聚有别:积为腹中有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聚为腹中

气聚,作止无常,痛无定处。10分钟。

2积聚源流。10分钟。

学3证候特征。5分钟。

4病因病机。4.1病因:本病与情志抑郁、气滞血瘀,酒食内伤、滋生痰浊,邪毒侵袭、留

着不去,它病转归、日久成积有关。4.2病机:病机主要是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滞、血瘀、

过痰结所致。35分钟。

5诊断与鉴别诊断。10分钟。

6辨证论治:6.1辨证要点:积、聚不同;识别部位;辨积块之性状。6.2治疗原则:积聚的

程治疗应掌握攻补适宜,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攻补兼施,扶正祛邪。6.3分证论治:①聚证

证治:肝气郁滞证用疏肝解郁、行气消聚法,木香顺气散加减。食浊阻滞证用理气化浊、导滞通

腑法,六磨汤加减。②积证证治:气滞血阻证用理气活血、通络消积法,荆蓬煎丸加减。气结血

瘀证用祛邪软坚、补益脾胃法,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加减。正虚瘀结证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疲

法,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70分钟。

7介绍积聚的预后及调摄护理。5分钟。

重1重点:①积聚的概念。②积聚的临床特点。③积聚的病因病机。④积聚诊断。⑤积聚的辨

点证论治。

难2难点:①积聚的概念、证候特点及其相互联系与区别。②积聚的病机。③积聚的辨证论治

点规律。

思3思考题:①何谓积聚?积聚有何不同?②积聚的病机特点是什么?③试述积聚的辨证论治。

1方药中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参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考3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临床中医内科学.北京出版社,1994

书4冷方南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目5王永炎晁恩祥主编.今日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70)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

各论: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课题第八节:厥证

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1了解厥证的概念、范围。

学2熟悉厥证的病因病机。

目3掌握厥证的诊断与昏迷、中风、痫病的鉴别诊断。

的4掌握厥证的急救措施和辨证论治。

5了解厥证的转归和预后。

1厥证的概念。厥证是由于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发生的-时性昏倒,不知

教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的急性病证。5分钟。

2厥证源流。5分钟。

3证候特征。本病的特点有急骤性、突发性和一时性。发作时昏仆,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

学厥冷。5分钟。

4病因病机:4.1病因:与体质因素、情志因素、暴感外邪有关。4.2病机:基本病机为气机

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30分钟。

过5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有主症、病史、现代医学相关检查等。需与眩晕、中风、痫病、

昏迷相鉴别。10分钟。

6辨证论治:6.1辨证要点:辨明虚实、气血。6.2治疗原则:厥证发作时开窍醒神,缓解后

程调理气血。实证宜开窍、化痰、辟秽而醒神。虚证宜益气、回阳、救逆而醒神。6.3分证论治:

①气厥:实证用开窍顺气解郁法,用通开散、五磨饮子;虚证用补气回阳醒神法,用生脉、参附

青注射液,四味回阳饮。②血厥:实证用开窍活血,顺气降逆法,用清开灵注射液、通关散;虚

证用补养气血法,用独参汤,人参养营汤。③痰厥用行气豁痰,用导痰汤。④暑厥用清暑益气,

开窍醒神法,用清开灵注射液,万氏牛黄清心丸或紫雪丹、白虎加人参汤。40分钟。

7厥证的转归和预后。5分钟。

重1重点:①厥证的概念、范围。②厥证的病机特点。③邪正盛衰对厥证转归的影响。④厥证

点的急救措施和辨证论治。

难2难点:①厥证及其分类。②厥证病机。③厥证的急救。④厥证的诊断与昏迷、中风、痫病

点的鉴别诊断。

思3思考题:①何谓厥证?厥证包括哪些内容?②邪正盛衰对厥证病机变化有何影响?③如何

考分辨气厥之虚实?④试述厥证的急救措施。

1.方药中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参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参).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