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训练质量密度实验-带答案(挑战)_第1页
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训练质量密度实验-带答案(挑战)_第2页
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训练质量密度实验-带答案(挑战)_第3页
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训练质量密度实验-带答案(挑战)_第4页
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训练质量密度实验-带答案(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训练密度实验(挑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小明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拔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向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把空杯子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中放人10g砝码后,再用镊子向右盘夹取砝码,发现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向右偏;取下它,指针向左偏,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当横梁再次平衡后,如图所示,杯子的质量m=_________.(3)他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和足够的水,完成以后的实验操作,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及所测物理量的符号: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牛奶=________.(5)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2.小夏居家实验,利用身边物体测量液体密度。实验器材∶刻度尺、细绳(若干)、橡皮筋、铝块(已知铝的密度为ρ铝)、石块、容器、待测液体。实验步骤如下∶

A.如图甲,在刻度尺左端扎上橡皮筋,用细绳悬挂刻度尺,调节橡皮筋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B.如图乙,将悬挂铝块的细绳固定于a位置并保持不变,记录oa长度l1;C.如图乙,调节悬挂石块的细绳b的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ob长度l2;D.如图丙,将铝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调节右侧细绳至c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oc长度l3;(1)步骤A中,橡皮筋相当于______,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2)位置c应在位置b的_________侧(填“左”或“右”);(3)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4)若将步骤D与步骤C顺序对调,会导致密度测量值偏_____________。3.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表一甲物质(固态)表二乙物质(固态)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表二所示。表一甲物质(固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19102182032730表二乙物质(固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41110522206333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进一多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三甲物质(液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710108202093030表四乙物质(液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108101116201224304.(5分)小东的爸爸买了一个玉制实心小工艺品,小东想知道它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他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和一盆清水,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出小工艺品的密度,水的密度ρ水(1)写出实验步骤(2)写出测量结果(密度ρ的表达式)5.小明和小华想探究一角硬币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决定利用实验室器材测量一角硬币材料的密度。(1)小明选取了5枚相同的硬币,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得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__,再将5枚相同的一角硬币紧叠在一起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计算出硬币的总体积。然后,用天平测出这5枚硬币的总质量m,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硬币材料的密度,小明测得硬币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大”或“小”),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2)小华的测量步骤是:a.在圆柱形玻璃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塑料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b.将5枚相同的硬币放入塑料碗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c.将5枚相同的硬币放入玻璃筒内的水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①硬币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用所测量的符号表示);②若将测量步骤b和c对调(即将沾有水的硬币放入塑料碗中),测得硬币的密度为,则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利用图示装置来测量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已知物块的体积是50cm3,图1、2中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g取10N/kg.(1)图2中,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2)小明对本实验原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被测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则符合此关系的应是图3中的图线______(选填“①”、“②”或“③”);(3)根据上述结论,小明对弹簧测力计刻度进行重新标度,将图2装置改装成一个密度秤,它的零刻度应标在______N处,用它测量时,待测液体密度ρ液应不超过______g/cm3;(4)用此密度秤测量时,若物块未完全浸没,则测得液体密度值将偏______;(5)原物块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记为m0、V0、ρ0,将原物块更换为下列哪些物块后,可以提高该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时的精确度?你选择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质量为m0、密度比ρ0小的物块B.质量为m0,密度比ρ0大的物块C.质量比m0大而密度比ρ0小的物块D.体积比V0小的物块.7.晚饭后,小红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她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她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干抹布是涤纶的。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提出的问题: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布料的种类有关吗?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与布料的种类有关。小红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方案A:取三个相同的烧杯,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分别将三块材料不同的布料放入烧杯中,充分吸水后,将布料取出,看挤出水的多少。方案B:取三个相同的烧杯,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分别将三块材料不同的布料放入烧杯中,充分吸水后,将布料取出,观察和比较杯中所剩的水的质量。你认为方案________更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红利用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等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对猜想进行了实验探究。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1)向三个烧杯中倒入相同质量的水(2)将质量相等、种类不同的三块布料分别放入各个烧杯中完全被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料分别取出,观察实验结果,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布料种类涤纶麻布棉布杯中所剩水量最多较少最少布块所含水量最少较多最多(3)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直接比较布块所含水的质量,需要增加一种测量工具是________。(5)若小红还要探究抹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应该控制____________不变。(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_类的布料制作夏装。8.小明欲测量某矿石的密度,而该矿石形状不规则,无法放入量筒,故选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铁架台等器材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g;(3)如图丙所示,用细线系住矿石,悬挂在铁架台上,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都没有与烧杯接触,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44g,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cm3;(4)如图丁所示,矿石下沉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74g,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拓展]小红用刻度尺、细线、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的杯子(杯壁厚度不计)和一桶水也测出了矿石的密度。步骤如下,请把她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①将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使杯子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杯子外侧浸入深度为h1、杯内水深为h2;②把矿石投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所示,此时测得______________和杯内水深为h4;③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矿石密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9.小明学完测密度实验后,想测出自己喜欢吃的土豆块的密度,他的实验过程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______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边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2)调平后,在测量土豆块的质量时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土豆块的质量为______,用量筒量出土豆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土豆块的密度为______;(3)若实验中先测出土豆块的体积,再测量质量,则所测土豆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4)老师说不用天平和量筒也能测出土豆块的密度,于是小明用圆柱形玻璃瓶、果冻盒、刻度尺以及足量的水等身边简单的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也测出了土豆块的密度.请你帮他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玻璃瓶中装入适量的水,使果冻盒漂在玻璃瓶中,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玻璃瓶底的高度;②在果冻盒中装入一小块土豆,使其漂浮在玻璃瓶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面到玻璃瓶底的高度;③取出土豆块,将其放入玻璃瓶,沉底后__________________.④土豆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水的密度用水表示)。10.小华同学从网上购置了一盒用于3D打印的条状物,该条状物的外包装盒上注明该材料不溶于水,与水无反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学完力学知识后,小华想利用所学知识测出条状物的密度。(1)小华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中线的右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他取出两根完全相同的条状物,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两支条状物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g;(3)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然后把这两支条状物轻轻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沉入水底(假设体积不膨胀),稳定后读出水和条状物的总体积。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体积,会直接导致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4)为了更加准确地测出两支条状物的体积,他把吸足水的条状物取出擦干,放入装有34mL水的量筒中,水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条状物的总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cm3,密度为ρ=____________________g/cm3。(5)小华想利用已知密度的条状物和小圆柱形容器,用如图丙所示的步骤测出盐水的密度,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①在小圆柱形容器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刻度尺量出了盐水的深度为h1;②将一支干燥的条状物用保鲜膜包好密封,放入容器中,条状物漂浮,用刻度尺量出此时盐水的深度为h2;③用细长针将条状物完全压住浸没在盐水中,用刻度尺量出此时盐水的深度为h3;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条状物密度用“ρ”表示);(6)小华还想用弹簧测力计和金属圆柱体测量盐水的密度。于是他找来一只弹簧测力计,但他发现该测力计的刻度盘已经模糊不清,就找来台秤按如图丁所示步骤来完成测量;①将金属圆柱体的一半浸入水中,记下台秤的示数为m1=102g;②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记下台秤的示数为m2=152g;③将圆柱体全部浸入与水等质量的盐水中,记下台秤的示数m3=182g;④算出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g/cm3。11.如图甲所示,A、B均为正方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取下A、B,将A下表面的中心与B上表面的中心用忽略形变的细线相连,A在上B在下,放入足够高且底部带放水阀(体积可忽略)的长方体容器中,关闭阀门,加入一定量的水后,A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此时细线处于紧绷状态,如图乙所示。然后缓慢放出容器中的水直至放完,放水过程中,A始终在B的正上方。测得整个放水过程中B对容器内底面的压力F随放出水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不计杠杆滑轮及细线的重力及摩擦,细线体积不计,物体A、B不吸水。已知长方体容器内底面积;,。求:(1)正方体A和B的重力之比是多少?(2)正方体A的密度是多少?(3)放水前,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是多大?12.物理兴趣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测出一只玉石手镯的密度,如图所示。除了此手镯,老师还提供如下器材:一架调好的天平(无砝码)、两个大小不同的烧杯、一个量筒、若干细线、一个滴管、适量的水。实验中同学们发现由于手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和小烧杯中,只能放入大烧杯中。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手镯的密度。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13.“五一节”期间,李老师去重庆矿石公园游玩时拾到了一块具有吸水性的小矿石(ρ石>ρ水)并带回了学校,同学们对这块小矿石很好奇,于是李老师提议大家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它的密度。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细线、水、烧杯等。(1)方案一:小方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小矿石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置于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②将小矿石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直至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以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质量m为_____g;③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浸没入水中,放入小矿石前、后水面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体积为_____cm3;④该小矿石的密度为_____kg/m3;(2)方案二:小东同学在小方同学的实验基础上,利用图丁所示的实验器材,按以下的步骤也测出了这块小矿石的密度。①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②将量筒中已浸没足够长时间的矿石提出,迅速将矿石表面的水擦去并浸没在图丁的水中(石块未接触烧杯底且水未溢出),天平平衡时示数为m2;③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用m,m1,m2及水的密度ρ水表示);(3)不计细线的影响,上述两种测量方案中,误差相对较小的是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若用另外一种方案,则密度的测量值跟准确值相比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14.小明和小亮都很喜欢喝绿茶饮料,学完了密度知识后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饮料的密度。(1)小明的实验操作如下:①把天平放在_____上,将_____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调节_____使天平平衡;②把饮料倒入烧杯中一部分,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是93.8g;③把烧杯中的一部分饮料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饮料的体积是_____cm3;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饮料的质量,如图乙所示,量筒内饮料质量是_____g,饮料密度是_____kg/m3;(2)小亮用量筒、小试管、水、记号笔测出了饮料的密度,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小试管放入量筒中使其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1;②在试管内倒入适量的水,先用记号笔记录试管内水面的位置,然后将试管放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2;③将试管中的水倒尽,_____,然后将试管放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3;④饮料密度的表达式:ρ饮料=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符号来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5.在课外物理小组的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密度瓶”和天平来测量某种金属颗粒的密度.“密度瓶”是一个玻璃瓶,配有瓶塞,瓶塞中央有一根细管,在密度瓶中注满水后用瓶塞塞住瓶子时,多余的水经过细管从上部溢出.请你将同学们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天平称出待测金属颗粒的质量m1,并记录;(2)在“密度瓶”中注满水,塞好瓶塞,擦干瓶壁,用天平称出“密度瓶”的总质量m2,并记录;(3)将_______,塞好瓶塞,擦干瓶壁,用天平称出“密度瓶”的总质量m3,并记录;(4)根据已知量和测量量,推导出计算金属颗粒密度的公式ρ=______.参考答案1.右调节(或移动)游码14g在杯子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杯子与水的总质量为m1将水倒掉并擦干杯子,再向杯中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杯子与牛奶的总质量为m2见解析所示仍然准确【解析】(1)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向右调平衡螺母;(2)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向右偏;取下它,指针向左偏,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或移动)游码;塑料杯子的质量m14g;(3)实验步骤:第一步:在杯子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杯子与水的总质量为m1;第二步:将水倒掉并擦干杯子,再向杯中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杯子与牛奶的总质量为m2;(6)水的质量是m1−m;水的体积是;牛奶的质量是m2−m,牛奶的体积是;两体积相等:,ρ牛奶牛奶的密度是:ρ牛奶ρ水.(6)虽然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但使用前天平已经调平,故则测量结果仍然准确.点睛:天平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当用砝码无法使天平再次达到平衡时,可以调节游码;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质量;根据已给的器材可知:水的密度作为已知条件,合理利用杯子的容积,让水的体积与牛奶的体积相等计算牛奶的密度.2.平衡螺母可方便测量力臂左大【详解】(1)[1]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调节橡皮筋位置,因此橡皮筋相当于平衡螺母。[2]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与杠杆重合,可方便测量力臂。(2)[3]将铝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铝块受到浮力的作用,对杠杆的拉力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c应在b的左侧。(3)[4]当刻度尺在空气当中平衡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①将铝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此时带入①式可得则(4)[5]若将步骤D与步骤C顺序对调,则因石块沾有水,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得的l2变大,但由可知会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大。3.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1与4(或2与5、或3与6)表一或表二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确定值表一和表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处于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分析】(1)序号1、2与3对应的是同一种物质,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2)结论的前提条件是体积相同,所以应找体积相同的序号;(3)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到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就会有新的发现;(4)表一和表三是同种物质处于不同状态,通过比较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就会得出结论。【详解】(1)[1]序号2的质量是序号1的2倍,对应的体积也是2倍;序号3的质量是序号1的3倍,对应的体积也是3倍,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2]结论的前提条件是体积相同,所以我们应找表中体积相同的序号;由表中可知:序号1与4,2与5,3与6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3)序号1、2、3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0.9g/cm3,序号4、5、6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1.1g/cm3;[3][4]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确定值;[5][6]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不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4)[7]表一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0.9g/cm3,表三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1g/cm3,所以可以得出:处于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点睛】给出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规律,得出实验结论,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今后中考命题的方向,应多关注。本题的分析其实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即要找出哪些量变化了,怎样变化,而哪些量没有变化,这样便不难得出结论。4.(1)步骤:①用细线把工艺品系住;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工艺品在空气中的重力G1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工艺品没入水中的示重G2(2)ρ=【解析】试题分析:(1)测量密度,由于没有天平和量筒,不能用ρ=mV的方法,由于有测力计和水,可以用浮力的方法来测量:在空气中测出物体的重力G1,G1=mg=ρ物VF浮G考点:浮力5.1.95小所测体积偏大等于【详解】(1)[1]从图中可以看到,0到7.80cm这段距离有4个直径,所以硬币的直径是[2][3]因为硬币的表面凹凸不平,它们重叠时有空隙,则所测的体积会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将会偏小。(2)[4]由题意可知,只把塑料碗放进去时,碗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平衡,即当在塑料碗中加硬币后,可得到两式相减可得那么一个硬币的质量是从题中条件还可以知道,1个硬币的体积是硬币密度是[5]先进行步骤c,这时水面是h3,硬币取出后,硬币上带有一部分水,玻璃筒内的水面会下降一点,小于h1,带有水的硬币放在碗中时,这部分水的重力会让玻璃筒内的水面重新恢复为h2,那么通过公式计算出的硬币质量是正确的;先进行步骤a,再进行步骤c,则通过公式计算出的硬币体积也是正确的;根据可知,测得硬币的密度。6.0.51③1.53小AC【详解】(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物块的重:G=1.5N,

物体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F=1.5N-1N=0.5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G排=F浮=0.5N,

排开液体的质量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物=50cm3,

液体的密度:(2)由F浮=G-F和F浮=ρ液gV排可得,F=G-ρ液gV排,F与ρ液图象与③符合;

(3)当密度为零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零,根据F浮=G-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所以它的零刻度应标在1.5N处;物体的重力是1.5N,所以液态对物块产生的浮力最大不能超过1.5N,由F浮=ρ液gV排可得,(4)若物块未完全浸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偏小,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测得液体密度值将偏小;

(5)要想提高液体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时的精确度,可以减少分度值,增大重力,需要增大m0质量,或换用密度比ρ0小的物块,故选AC.7.B方案A,布料中的水不能完全被挤出棉布的吸水能力最强,麻布次之,涤纶吸水能力最弱天平抹布的材料棉布【详解】[1][2]方案A中,布料中的水不能完全被挤出,即使吸收相同多的水不同材料挤出水的多少也不同,不能比较物体的吸水能力,方案B中,通过比较剩余水的质量就可以比较物体的吸水能力。(3)[3]质量相等、种类不同的三块布料分别放入各个烧杯中完全被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料分别取出,棉布含水量最多,涤纶含有水量最少,所以棉布的吸水能力最强,麻布次之,涤纶吸水能力最弱。(4)[4]测量质量的工具为天平。直接比较布块所含水的质量,需要测量工具为天平。(5)[5]抹布的吸水能力与抹布的材料有关,所以探究与质量的关系时还需要控制抹布的材料不变。(6)[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应尽量采用棉布类的布料制作夏装,因为棉布类的布料吸水能力强。8.左12420杯子外侧浸入深度为h3【详解】(1)[1]从图甲可以看到,指针往右偏,说明右边较重,这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天平平衡。(2)[2]从图乙可以看到,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3)[3]由题意可知,矿石受到的浮力大小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矿石的体积是矿石的体积是。(4)[4]由题意可知,矿石的质量大小是根据可知,矿石的密度是矿石的密度是。[5][6]把矿石投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所示,此时测得杯子外侧浸入深度为h3,和杯内水深为h4;设厚底薄壁圆柱形杯子的底面积是S,从图1和图2可知道,矿石的体积是从图1可知,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总重力大小是从图2可知,装有矿石的杯子总重力大小是那么矿石的质量是那么矿石的密度是矿石的密度是。9.零刻度线;左;22;;偏大;测出此时水面到玻璃瓶底的高度;。【分析】本题考查测量固体的密度。【详解】(1)[1]实验开始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2]分度盘指针偏向右侧,即天平的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应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2)[3]土豆的质量等于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加砝码的质量,砝码质量为,标尺上每小格为,游码在处,因此土豆块的质量;[4]土豆的体积,土豆的密度:;(3)[5]若先测量土豆块的体积,后测量土豆块的质量,土豆块上会有残留的水,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根据公式可知,这样测得土豆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4)①使果冻盒漂浮在装有水的玻璃瓶中,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玻璃瓶底的高度;②在果冻盒中装入一小块土豆使其漂浮在装有水的玻璃瓶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面到玻璃瓶底的高度;③[6]将土豆块取出,放入水中沉底,测出此时水面到玻璃瓶底的高度;④[7]设玻璃瓶的底面积为,根据①②知则;土豆块的体积:;土豆块的密度:。【点睛】较难题。小问失分的原因(1)第一空不容易出错,主要是第二空不清楚天平的调平,混淆“左偏右调”和“左高左调”的具体含义(2)没有进行单位换算(3)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对测量数据的影响理解不清,先测的物理量为真实值,后测的物理量可能会受到影响(4)特殊方法与课本常规测量操作不同,一般会选用到浮力相关知识,此方面知识掌握不够,很难解题10.左8.4偏大120.71.3【详解】[1]根据天平使用方法,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归零后,往右边偏转,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看图可知这两支条状物的质量是[3]把这两支条状物轻轻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沉入水底(假设体积不膨胀),由于物体吸水,稳定后读出水和条状物的总体积就会偏小,计算出的密度就会偏大了。[4][5]条状物的体积为条状物的密度为[6]设小圆柱形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条状物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所以条状物的质量为完全浸没后,可计算出条状物的体积为则盐水的密度为即[7]金属圆柱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质量为则水的质量为把金属圆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质量为排开水的体积即金属块的体积为金属块全部浸入盐水中时排开盐水的质量为则盐水的密度为11.(1)2:1;(2);(3)【详解】(1)由甲图可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因故(2)设物体A的边长为,物体B的边长为,由图丙可知,放水至D点时,物体A刚好漂浮,放水的体积为则有①继续放水至E点,物体A受的浮力不变,当继续放水至F点时,物体A浸在水中,放出的水体积为则有②①+②得即解得,,物体B刚好浸没在水中,容器中剩余水的体积为则有即解得物体A漂浮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即(3)未放水时,,由题可知,物体A、B浸没在水中,容器中水的深度为故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答:(1)正方体A和B的重力之比2:1;(2)正方体A的密度是;(3)放水前,水对容器底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