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2108实验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2108实验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2108实验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2108实验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2108实验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人文库”水印下载源文件后可一键去除,请放心下载!(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2108实验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人人文库”水印下载源文件后可一键去除,请放心下载!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唐德斯提出反应时ABC之后,心理学之父冯特很快就意识到唐德斯指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即()。他带领自己的学生对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比如对注意、知觉、联想和选择过程等的反应时测量。2.试述用实验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3.语图仪是能将()或()分析为组成成分频率,显示频率-强度-时间型式变化的仪器,它能形象地图示()。4.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是:()、()、()。5.感觉直接测量法主要有()、()、()。6.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B、没有预备实验C、测量工具的局限性D、样本缺乏代表性7.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A、人工语法B、序列反应时C、复杂系统D、信号检测论8.采用建构认知模型方法进行思维的研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9.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的指标,最早是用()进行测定的。10.在大型的演讲之前,支持人通常总要对演讲者进行一番介绍,试解释这种介绍的作用。11.实验中主试和被试的相互作用会对实验产生哪些干扰?12.许多深度线索只需要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刺激物所具有的此类特征称为单眼线索,主要是指:遮挡、()、()。13.简述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14.双眼线索主要是指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知觉()和两个物体()的重要线索。15.简述观察法的优缺点。16.实验效度是指()能达到()的程度,也就是实验结果的()和()程度。实验效度主要包括()效度和()效度。17.感觉的直接测量方法有()A、数量估计法B、数量生产C、绝对数量估计D、整合法18.试述问题解决中的功能固着研究。19.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和()。20.社会心理学中反应人际影响的经典实验有:()A、从众实验B、责任扩散C、服从D、归因21.简述注意的的晚期选择理论。22.简述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23.关于Stroop效应的实验程序是使用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的字,如用蓝色写成的“红”字,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跨通道间是否也存在着Stroop效应。24.将心理学融入经济学研究的心理学家()荣获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奖。其核心工作就是将心理学的()引入到经济领域。25.斯腾伯格曾借助加因素法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26.反应偏向可由二种方法计算:一种是(),另一种是()。27.几何透视主要包括()、()、()、()。28.实验信度其实就是实验的可验证性问题。它有三种类型()、()和()。29.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区别是:()A、短时记忆无需意识参与B、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易受干扰C、短时记忆不采用意义编码D、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易消退30.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简称ROC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为(),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31.研究者是怎样对个人空间圈进行实验研究的?32.建立比例量表的方法有哪些?33.社会认知,一般是指人对各种社会刺激的综合加工过程,是人的社会动机系统和社会情感系统形成变化的基础,它包括()和()等方面。34.深度线索间主要以()、()、()、()、()、()等方式发生互动。35.自然形成的内隐自尊包括了哪些类别?36.简述序列反应时范式。37.在实验尚未正式开始前先行着手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称为实验前控制。但有时候由于条件限制,在实验前,难以完全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这时必须使用实验后控制,又称为()。38.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9.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和()。因此,反应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40.简述实验法在工程心理学中的应用。41.请结合信号检测论分析“针刺麻醉”说,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42.论述空间知觉线索都有哪些?43.()(reactiontime,简称RT),它是一个专门的术语,不是指()的时间,而是指()施于有机体之后到()开始所需要的时间。44.继人差方程和赫尔姆霍茨(1850)对青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之后,荷兰的生理学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他试图揭示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为此,他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任务和()任务。45.内隐学习具有的特征包括()A、自动性B、抽象性C、理解性D、抗干扰性46.论述个体差异的研究变量。47.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简称MEG)的工作原理是:大脑工作时所形成的(),在头颅外表产生(),脑磁图通过捕捉这些(),便可反映大脑内部的神经活动。48.简述减数法的原理。49.视敏度是指分辨物体()和()的能力,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50.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费希纳(Fechner)定律对韦伯(Weber)定律的发展是基于()的假设A、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C、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D、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51.尝试错误的实验是由()在1911年做的A、苛勒B、斯金纳C、华生D、桑代克52.简述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的联系。53.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能表现出来,顺利进行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例如()、()、()等。54.信度之于效度正如:()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C、偏差数之于常模D、常模之于偏差数55.知觉辨认乃是在实验中,被试首先学习一系列单字,然后要求他在速示条件下(30毫秒)辨认()以及()。56.服装设计中经常应用()错觉A、月亮错觉B、缪勒莱尔C、运动错觉D、似动57.记忆的类型有:()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B、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C、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D、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58.简述个人空间圈的影响因素。59.间接知觉可通过()来研究的A、不可能图形B、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C、知觉恒常性D、两可图形60.试述情绪的测量方法。61.实验(Sternberg,1969)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是:()A、平行扫描B、系列自中断扫描C、系列全扫描D、线索扫描62.情绪的测量方法有:()A、形容词核对表B、维量等级量表C、面部表情D、生理指标63.有一个问题儿童比尔特别能哭闹,父母亲想了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得带他去见了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小比尔竟真地不再哭闹了。有研究者猜测是成人的注意强化了比尔哭的行为,心理医生在治疗期间可能只是采取不理会比尔的哭声的做法,比尔就改掉了爱哭的毛病。如果你是研究者,你会采用怎样的实验设计来验证这一假设?64.根据记忆内容在时间轴上的指向,可以将记忆分为()记忆和()记忆。()记忆是指对于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即对于某种()的记忆。65.工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实验室研究B、现场实验C、情景模拟D、现场调查66.当我们走进电影院,最初什么也看不见,需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适应,并能区分周围物体的轮廓。这种在()下的感受性()的过程,称为()。67.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都有哪些?68.试述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69.()针对传统的感觉记忆方法的某些缺点,设计了部分报告法,它弥补了以前那些用全部报告方式研究感觉记忆的缺陷,结果他首次发现了被试感觉记忆量为()。70.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记忆是:()A、语义记忆B、短时记忆C、情节记忆D、感觉记忆71.由于信号检测论在()与()之间作出区分,因此,它能够分析不同被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反应敏感性;同时,还能够分析操作的恶化是因为敏感性下降,还是因为反应偏向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分析的资料对操作进行改进。72.内隐社会认知是指人对各种刺激的内隐加工过程,即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已潜在地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类似的内隐加工包含于社会认知的方方面面,()、()、()等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内隐社会认知课题。73.论述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74.为了测定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个体空间,实验分别选择一个面积为10米×l0米及20米×20米左右大小的空教室(或大厅)实施实验,准备一把量程大于2米的米尺。实验由3人进行,一人做主试,一人做被试,一人做记录员。主试和被试之间一定要不相识。但是他们和记录员之间都是相识的。整个实验由记录员主持。实验前由记录员告诉被试:“当主试在某一方向的5米处向你慢慢走近,在你觉得不能容忍时,就叫‘站住’。”并对主试说:“你听到‘站住’即停下。”记录员在记录纸上记下主试离被试的距离。写出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出现的额外变量。75.请评述注意的研究方法。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下列各领域中,被看作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A、实验心理学B、组织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2.从不同角度观看一个熟悉的物体时,虽然这个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像都不相同,但是我们仍把它知觉为一个恒常的形状,这一现象被称为()。3.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它主要是()和安排()的计划。4.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循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C、保密原则D、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5.不可能图形(或不合理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它可以分离()作用时和()作用时的两种不同的知觉结果。6.简述音高和强度的关系。7.简述自变量的类型。8.极限法是测量阈限的()。它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的位置。9.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A、冯特B、费希纳C、高尔顿D、艾宾浩斯10.“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11.心理负荷的测量方法主要有()A、心率测量B、主观评定C、次要任务法D、阈限的测量12.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A、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一定时期的放弃C、不同的环境D、功能固着13.研究课题的来源通常有四个方面:()、()、()、()。14.情绪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情绪()认知,一方面情绪()认知。15.现代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学科体系,包含有许多心理学分支,例如()、()、()、()等等。16.在系列回忆中,要求被试按照()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研究发现,影响系列学习和回忆的最主要因素是每个项目在系列刺激材料中的位置。系列中()和结束位置的项目通常学习得快一些,而且错误少一些,而()的项目学习起来则难得多。17.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配成对,然后()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18.心理实验的基本程序:()、()、()、()、()。19.匹配设计是指将被试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加以配对,然后再把每一对中的每个被试()到各个组别。20.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A、匹配B、随机化C、拉丁方设计D、ABBA设计21.按照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谈梅生津”是一种:()A、纯生理现象B、无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活动D、第二信号系统活动22.空间知觉的物理线索有哪些?23.心理学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大致分为()、()、()、()四类。24.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5.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A、统计回归B、主试—被试的相互作用C、零结果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26.假设有一个研究者想要比较游泳和跑步的减肥效果。他找来两个肥胖的人作被试,首先用一架最大量程为300磅的台秤称他们的体重,发现两个被试的体重正好都是300磅。然后,这两个被试开始减肥计划,一个通过跑步减肥,另一个游泳。几个月后,两个人又一次用同一架台秤称体重,结果发现两个人的体重都是250磅。研究者认为两个人都减重50磅,因此断定跑步和游泳的减肥效果一样好。请问该研究可能存在什么问题?27.实验性内隐自尊包括了哪些类别?28.假设有一个研究计划: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子后还要通过非言语、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去阻止其他人在你身边的空座位坐下来。按照这个计划,你去图书馆将书、衣服以及其他的东西摊在桌子上,你希望这样可以阻止他人在你旁边坐下,坚持了15分钟,有人坐到了你的旁边,这时你的研究结束了,请判断这是一项实验吗?为什么?29.操作定义由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提出,他主张一个()应由测定它的()来下定义。30.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等。31.什么是反应时新法?32.简述感觉直接测量中的情境效应。33.心理负荷研究是工程心理学的重要一支,心理负荷不一定与某种工作直接相联系,而是各项()和()给人的注意、情绪或反应带来的压力。34.如今的高架道路通常都有速度限制,这一速度限制和驾驶员的心理负荷息息相关,将高架道路的速限设置为多少才是比较合适的呢?请对此作出解释,并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35.我们可以从()方面来给注意下定义.A、注意的任务B、注意的持续性C、加工定向D、个体差异36.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Singer,1962)有关情绪的实验表明,情绪的产生受到下列什么因素的影响:()A、生理因素B、环境因素C、认知因素D、以上都不对37.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法主要有三种:()、()、()。38.听觉定位是指利用()判断()的空间方位。39.当机体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其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测量这些()的指标就是生理指标。40.小样本设计是()的一种变式,实验时它向()或()呈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处理方式。41.一般能力包括:()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能力D、算术能力42.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先驱之一费希纳,在1860年发表了巨著(),他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43.时间知觉包括:()A、时间顺序知觉B、时间间隔知觉C、事件的顺序D、对时间的估计44.试评述现场实验法。45.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A、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B、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C、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D、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46.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7.要求特征是一潜在的、强有力的,也是社会科学所独有的偏差来源,与被试及他们对实验的设想有关。其典型例子是:()和()。48.简述人类时距知觉的研究。49.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掩蔽现象大约有三种情况:()、()以及()。50.“电脑总有一天会取代人脑”,你对此观点如何评价?51.简述时间抽样技术的优缺点。52.环境刺激为我们提供的物理线索有:()A、遮挡B、几何透视C、阴影D、运动视差53.多自变量实验的优点是什么?54.心理学上关于反应时间的研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称(),它是由唐德斯奠定基础的。又称()或唐德斯三成分说。第二个时期称(),它是由斯顿伯格奠定基础的。55.内隐联想测验是以()为指标来进行的.A、概率密度B、反应时C、正确率D、信心评价56.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A、极限法B、恒定刺激法C、阶梯法D、平均差误法57.根据某种标准将具有相似人格特质的人加以归类的人格理论称为()。与此相对则是()。58.核对清单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的八大问题是什么?59.从众这个概念揭示的是个体在群体情境的影响或压力下,在知觉、判断、态度、动作等方面做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变化的现象,又称“()”。60.差别阈限法(或差异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来实现。61.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心理量表可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62.人从暗处到亮处,眼睛大约经过()就能适应,这是()。此种适应时,眼的感受性不是(),而是(),与()正好相反。63.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A、超常儿童B、常态儿童C、超常与常态儿童D、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64.个人空间圈的测量方法有哪些?65.如何建立顺序量表?66.试述传统心理物理学中测定阈限的三方法。67.简述人工智能的局限。68.顺序量表是一种较粗略的量表,它既无()又无(),只是把事物按某种标准排出一个()。69.注意的应用研究有:()A、前瞻记忆B、警戒C、飞行员的心理负荷D、元认知70.简述威尔逊的双重态度模型。71.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主要有四种:()误差和()误差、()误差和()误差。72.如何建立等距量表?73.试述从遗传和环境角度说明人格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74.确立信念的科学方法,是在()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性,并进行()。75.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始之时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他们是:()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则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心理活动的时间测定工作2.参考答案: 对社会心理学最大的争议在于它的实验取向——科学的实验方法是否能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工具。这涉及到有关实验的两大基本问题的探讨,一是实验的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二是实验中的欺瞒问题。 (1)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 科学的实验方法是否能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工具?也就是说,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是否有效?实验所得出的有关社会心理的规律是否能预测现实生活中的个体行为?如何才检测实验法在社会心理领域应用的有效性和现实性?对于这些问题,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杨倩(1987)在进行了具体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社会心理学中,实验法的有效性和现实性: 实验的有效性,也可以称作“实验效度”,有两层含义:其一,实验设计中自变量的改变确实能引起实验因变量的效果;其二,实验设计使得被试的意识和行为真正参与到实验情境中,自然地显现为主试所需要的心理活动。实验的有效性是通过实验手段获得关于心理现象因果关系的关键所在,这可从三方面讨论: ①实验能否获得有效性?几十年来研究者大量工作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肯定回答。 ②如何检测实验有效性?检测实验有效性,可分内部检测和外部检测两种方法。内部检测是从实验设计本身出发,直接考察实验自变量的有效性,主要问题是人的因素。了解被试在实验中对自己角色的认知情况是印证实验方法有效性的有利途径。外部检测是将实验获得的关于事物因果关系的解释同现实生活中事件的过程进行对照,看其是否有助于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与预测。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水平越是高,它应越能反映真实的社会心理现象。 ③如何获得有效性?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可以由不同事件引起,出现在不同情景中。实验者选择的实验情景如果越接近现实,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实验结果受实践检验的方式便越直接,同时也有利于获得实验有效性。一种实验情景不应是对某个现实社会情景完全的模拟,而是一类社会情景中的一个特例。为了解实验的外部有效性,实验者设计不同实验情景,以对一现象在几种有差别的实验情景下观察,如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果,那么就可以此作为支持实验具有有效性的间接证据。一般认为,主要有四种明示研究的外部有效性的资料: ①跨情景的概括力; ②跨群体的概括力; ③重复实验; ④跨文化研究。 实验中的现实性意义在于:采用实验方法所研究的社会心理现象应具有社会现实意义,是那种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身上确实发生的现象。实验的有效性与现实性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和卡尔史密斯把现实性区分为实验现实性和世俗现实性两种。在有些情况下,我们说一个实验是现实的,是因为该情境能让被试卷入其中,被试们不得不严肃对待这个情境,或者说这个场景对他们产生强烈冲击力。这种现实性就是实验现实性。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现实性”这的术语可以指研究场所发生的事件会有多大可能在被试的正常生活中,或者在“现实世界”中发生。这种类型的现实性称作世俗现实性。后来,阿伦森等人又提出了第三种类型的现实性——心理现实性。这种现实性的含义是指实验中诱发的心理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心理过程的相似程度。一个实验可能会与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形相距甚远(世俗现实性低),并且又未能对被试造成足够的冲击力(实验现实性低)。但是,这样一个实验仍然会拥有较高的心理现实性,即所发生的心理过程类似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心理过程。举个例子说明,我们在几年前的一个内隐社会认知初步研究中,采用的一种间接测量实验程序——偏好测验就是符合上述特点的,被试的任务是在测试阶段对于攻击者图片和被攻击者图片单独进行偏好判断。这一研究的世俗现实性非常低,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无聊到这种地步,去对另外一个人手中呈现的一张张人物图片的来进行好恶判断。这一研究的实验现实性也是比较低的,肯定不如阿希或米尔格拉姆实验中的被试那么把实验任务当回事儿,因为那两个实验中一个是黑白颠倒让人迷惑不解,另一个是人命关天让人紧张不安,我们这个实验中的被试对于这样一个先学习再测试的实验程序没有那么多的兴趣和投入,或许他们只是想着做出判断后可以领取的那份小纪念品。但是,该程序所揭示的内隐态度影响判断的心理过程是和日常生活中的内隐加工机制高度相似的,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判断,的确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内隐记忆、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会不由自主地投射出心灵的无意识层面来,哪怕被试是在不经意的反应中也是如此。 实验现实性和心理现实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这是因为心理学家感兴趣的许多心理过程都是在人们对其环境中的有影响事件做出反应之时发生的。由此,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认知失调、偏见与攻击的情境通常也是令人们高度卷入其中的情形。既然如此,研究这些现象的时候,就有必要把实验情境设计得具有同样的冲击力。这类研究应该同时具备高度的实验现实性与心理现实性,然而,却未必需要具备较高的世俗现实性。然而有一类课题研究却有意造成较低的实验现实性,我们知道,社会心理学家对于人们在没有积极卷入其中或缺乏对信息进行仔细加工动机时发生的那些心理过程的兴趣日益增长,例如刚才提及的对内隐社会心理的研究就是例证,此外,还有对自动加工,对劝说信息的边缘加工或启发式加工,或对“心不在焉”现象的研究。为了研究这些现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出在心理现实性上非常高而在实验现实性上非常低的实验情境。 综上所述,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检测实验的有效性,通过比较不同实验情景中的实验结果来获得有关实验有效性的证据,并调控实验、世俗和心理现实性来满足不同的实验目的。因此,实验法能有效地揭示社会心理规律,帮助预测现实情景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 (2)欺瞒问题 实验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工具的另一个争议点在于实验中所采用的欺瞒技术。 按照海德的理论观点,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这当然应该包括心理实验中的被试,他们也在不时地以一种参与者兼评价者的身份来对研究设计评头品足。和比较心理学家采用的动物被试不同,他们是一群非常聪明的成年人,遇事总爱琢磨,总喜欢自作聪明地推断研究目的。这会造成一种实验偏差,因为他们一旦“明白”了实验的真正目的,会出现主动迎合假设的行为反应。因此,主试为了使实验有效,得到确实的可靠的结果,往往向被试隐瞒实验的真实目的,即采用欺骗技术。最经常采用的欺骗手段就是使用“假被试”这个角色。也就是主试和知情者“串通”起来,创造一种条件或者一种情境,使真正的被试的行为更加自然,更加真实。这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是很流行的,但却招来了很多非议,认为这种实验方法侵犯了被试的人权,是违背心理学家的职业道德规范的。 佘丽琳对西方很多使用欺瞒技术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行了分析之后,指出对欺瞒技术进行批评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为欺骗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是社会心理学家们也有他们的理由。他们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对人类有长远利益的,为了这个目的付出任何代价都值得;若让被试知道了实验目的,收集的材料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了;使用欺骗技术带来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严重;社会心理学中人为制造的许多情境也是每个人生活中常碰到的,在多碰一二次也无所谓,无须征得被试同意了。因而她认为社会心理学家有义务对公众负责;在这个前提下,他们也有权利去追求知识和真理。 再者,从研究的角度讲,研究的目的是让走进实验室的被试容易投身到实验中去,象日常生活中一样来做出自己的真实反应,忽视自己的被试身份,这就要求研究课题及其实验情景接近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在这里,防止迎合实验者意图的“好被试”出现就成为头等大事,而控制这种要求特征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使用掩饰情节。在所创设实验情境时,我们希望被试尽可能地象正常情形下那样反应,尽力降低被试猜测实验假设的可能性。最起码我们希望他们的期待不会改变其在因变量测量上的反应。有时候,我们通过使用掩饰情节,即对研究程序提供的一种似是而非(或者以假乱真)的解释,可以达到对要求特征的最佳控制。 总之,在社会心理实验中使用欺瞒技术是必须的,欺瞒技术能有效地控制被试的要求特征,提高实验的效度,由于欺瞒问题而置疑实验法对社会心理研究的功效是没有道理的。不过,面对欺瞒技术在社会心理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研究者们必须提高对被试权利的关注。掩饰情节不能滥用。欺瞒实验中,必须对所有被试提供事后解释,在实验结束后,研究者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向每个被试仔细解释这个实验,说明真正目的、欺瞒的原因等等。应该千方百计保护被试的尊严,不要让他(她)因为“陷入”骗局而感到自己愚笨或者受了骗。应该在确信被试情绪很好,对自己和自己在实验中的所作所为感到满意之后,才让他们离开实验室。3.参考答案:复合音;语言;言语听觉特征4.参考答案:过滤器理论;资源限制理论;特征整合理论5.参考答案:数量估计;数量生产;绝对数量估计6.参考答案:A,C,D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 建构认知模型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具体方法,却仍能总结出大致的步骤和脉络。 (1)先验模型阶段。第一步,是要先建立一个有关思维心理机制和内部表征的先验模型。这里说先验模型,就是指研究者头脑中的理论模型,即还未得到实验验证的思想雏形。 (2)实验验证阶段。在先验模型指导下,进行实验验证是认知模型范式的第二个步骤。实验验证,即要通过对各种变量的操纵来获得有利的结果,提出支持或否定先验模型的证据,为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打好基础。 (3)模型完善阶段。在对认知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之后,认知模型的建构就可以进入第三个阶段——对模型进行完善。在新的实验事实基础上,对其原有的模型进行了修正。9.参考答案:时间分辨能力;转盘闪烁方法10.参考答案:演讲,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一个说服过程。说服,即通过给予一定诉求,引导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劝说者预定方向的活动。霍夫兰德把说服看作信息交流的过程,并提出了一个标准的说服模型。该模型着重分析了影响态度改变的四个关键因素——沟通者、沟通本身、接受者及沟通情境。沟通者的专业性、权威性、可靠性、吸引力等因素都会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阿伦森等人(1963年)进行过一个实验,他们列举了由不同的现代诗人撰写的几首诗,向被试征求意见。这些被试对其中的一首诗做出了否定性的评价之后,他们告诉这些被试说,有人认为这首诗写的相当好。他们对其中的一些被试说,作出这一评价的是著名的诗人艾利奥特;而对另一些被试说,作出这一判断的是南方州立师范学院的学生斯特恩。然后让所有的被试重新评价这首诗。不出所料,听到艾利奥特意见的被试中有更多的人改变了对这首诗的评价。这个实验表明,威信高的传播者比起威信低的人来说,能够更有效地改变信息接收者的态度。在大型的演讲之前,对演讲者进行一番介绍,其实也是异曲同工的,即竖立演讲者在听着心目中的权威,这样一来,被试的态度更易于向演讲者方向转变,演讲效果才会更好。11.参考答案:在心理学实验中主试和(人类)被试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这种现象称为实验者效应。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被试可能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12.参考答案:阴影;几何透视13.参考答案: 艾宾浩斯在实验心理学起步阶段所作的重要贡献,可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他发现并证明了实验法在整个心理学研究中都是有效的工具。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证明了实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艾宾浩斯突破了冯特认为实验心理学只能研究感觉这一基本心理过程的框定,采用实验法研究学习、记忆及遗忘等高级心理过程。而且其中一些研究方法直到现在仍被采用。 (2)从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艾宾浩斯创造性地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的研究材料,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从此导向了人工实验情景。此后实验心理学中出现的各种人工概念、人工语法、以及各种错觉材料的不断涌现,正是实践了艾宾浩斯对心理学实验进行人工的规范控制的思想。 (3)为实验心理学提供新的变量测量方法,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艾宾浩斯发明节省法来测量学习和记忆的效果,意味着高级心理过程也能够被精确地量化。这种方法隐含着现今实验心理学对高级心理过程进行量化把握的基本原则:找到某些行为指标的变化来反映心理过程的特性。 (4)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是试图建立高级心理过程函数的第一人,正式采用科学手段对时间和遗忘之间的函数关系做了确切研究。这个开始急剧下降,而后趋于平缓的遗忘曲线代表了机械式记忆遗忘的典型模式。14.参考答案:立体物体;前后相对距离15.参考答案: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步,其特点是直接和描述性。观察法在心理学研究的早期阶段非常实用,它可以帮助研究者选择和限定研究的范围作一些前期探索,为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提供资料和课题。然而,因为观察法是描述性的,这种特性必定为其带来如下限制: (1)观察法无法让研究者对各因素间的关系作出推论,不能依靠观察法作进一步的研究,因为它无法操纵这些先行条件。 (2)有时,观察法所提供的资料并不充分。许多观察(比如个案研究)却根本无法再现,所以难以重复验证。 (3)观察法的描述性限制常常被忽略。观察法的效力仅仅到客观描述水平为止,但是实际使用观察法的研究者却往往超出了描述水平上的研究范围,或多或少对观察结果趋向主观化的解释。 (4)观察法本身并不一定客观无偏。如科学哲学家所言,我们的观察活动总是极大地受着各自世界观的影响。因而来自于研究者的期望等主观因素往往会干扰观察结果,这种干扰比起被试的反应性来更难排除。16.参考答案:实验方法;实验目的;准确性;有效性;内部;外部17.参考答案:A,B18.参考答案: 问题解决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思维形式,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功能固着现象。所谓功能固着就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某种事物的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功能固着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择典型问题,以及如何应用典型问题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下面邓克的研究为例。 邓克的盒子问题是功能固着研究中的一个典型问题。问题的情景是:在桌上放一些大头针、一些火柴、一根蜡烛以及三个火柴盒大小用纸板做的盒子, 要求被试把蜡烛安置到门上。此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案是用大头针将盒子钉在门上,然后把蜡烛底部融化后粘在盒子上。实验中邓克为了引起被试不同水平的功能固着,设计了三种实验处理条件: (1)控制条件,三个盒子是空的,它和大头针、火柴以及蜡烛等实验材料一起摆放在桌子上; (2)功能固着条件,三个盒子里分别装有大头针、火柴和蜡烛; (3)中性物条件,三个盒子里分别装有与实验无关的钮扣等其他与问题解决无关的物品。 其中,条件(2)和条件(3)强化了盒子作为容器的功能,即能加强被试本身的功能固着。实验采用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每个条件下有7名被试。 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条件下,盒子没有被作为容器呈现给被试,因此盒子作为容器的功能被弱化了,而在条件(2)和条件(3)中,盒子里面都装了东西,因此被试会固着于盒子作为容器的这一功能,从而未能成功地解决问题。 后来亚当森置疑邓克的实验,认为他未将速度-准确性权衡考虑在内,控制条件中,解决问题的人数多,可能并非是因为功能固着的倾向较弱,而仅仅是由于他们解决问题花了更多的时间,而功能固着条件和中性条件下,解决问题的人数少,仅仅可能是由于被试没有耐心解决问题,或者给予被试的时间过少。所以他在邓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实验涉及三个问题:盒子问题、回形针问题和螺丝锥问题。自变量有两个水平,即功能固着条件下有经验的被试和控制条件下的无经验的的被试。实验因变量指标有两个:一是20分钟内能解决问题的被试的百分率;二是被试成功解决问题所花费的时间。结果显示:对于盒子问题而言,结果与邓克一致。然而,回形针问题和螺丝锥问题的实验结果却很有意思:几乎所有的被试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原因可能是由于存在天花板效应,20分钟对于解决这两个问题而言时间太长了。此时,以成功解决问题的被试人数作为因变量是不可靠的,或者说是不敏感的。通过实验确实可以看到,功能固着的程度会影响被试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功能固着的实验研究,体现了人们在问题解决中对物体功能的理解往往囿于习惯,无法突破思维定势的特点,触及了问题解决的某些固有机制。19.参考答案:因素型实验、函数型实验20.参考答案:A,B,C21.参考答案: 注意选择所在的位置可能并不在信息加工的早期,也不在中期,而是在晚期。这就是晚期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是由多依奇和多依奇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息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因此,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多依奇和多依奇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只对重要的刺激反应,而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反应。此外,这种重要性的安排有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指示语等,并且其衡量标准还随新刺激的不断输入而变动。后来,诺曼又进一步对此模型进行了修订。他认为,一些东西之所以未被注意、未被说出,是因为个体一味地注意和反应其他东西,从而使它们在识别之外未得到继续加工(如从记忆中提取等)的缘故。晚期选择模型由于强调反应的选择,因而又被称为反应选择模型。22.参考答案: 在心理学实验中,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技术主要有: (1)排除法。排除法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从控制变量的观点来看,排除法确实有效,但用排除法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却常常难于推广。 (2)恒定法。恒定法旨在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这主要体现在保持实验条件恒定的方面。实验者和控制组被试的特性也应保持恒定。只有这样,两个组在作业上的差异才可归于自变量的效果。 (3)匹配法。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使用匹配法时,先要测量所有被试身上与实验任务成高相关的属性;然后根据测得结果将被试分成属性相等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际应用中,匹配法常常是配合其他技术共同使用的。 (4)随机化和平衡法。随机化法是把被试随机地分派到各处理组中去的技术。随机分派形成的各处理组的各种条件和机会是均等的,也即在额外变量上做到了匹配。随机化法不会导致系统性偏差,能够控制难以观察的中介变量。随机法不仅能应用于被试,也能应用于刺激呈现和实验顺序的安排。 (5)统计控制法。以上讨论的情况,都是在实验尚未正式开始前先行着手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这类技术被称为实验前控制。另一种技术是实验后控制,就是在实验完成后通过一定的统计技术来事后避免实验中额外变量的干扰,因而也被称为统计控制法。23.参考答案:实验中,同时以听觉形式呈现一个词(如“红”),和以视觉形式呈现一个色块(如绿色),要求被试迅速报告色块的颜色。如果与中性词相比(如“房子”),色块颜色和单词意思一致的情况下,报告速度会快些;单词意思和色块颜色不一致时,报告速度会慢些,那么就表明出现了跨通道的Stroop效应。24.参考答案:D.Kahneman(丹尼尔·卡尼曼);实验法25.参考答案:顺序比较阶段;决策阶段26.参考答案:报告标准;似然比值27.参考答案:直线透视;大小透视;视野中高度;纹理梯度28.参考答案:直接验证;系统验证;概念验证29.参考答案:B,D30.参考答案:感受性曲线;相同的感受性31.参考答案: 研究者是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个人空间圈的呢?一般来说,个人空间圈实验有两种设计思路,一种是在实验中让被试的个人空间圈被侵犯,另一种则相反,是在实验中让被试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圈。 (1)个人空间圈被侵入的设计,是让被试的个人空间圈被侵犯,然后观察被试的行为,记录被试的反应。 以精神病医生金泽尔的研究为例说明这类设计。金泽尔在一项实验中采用止步距离法对暴力和非暴力囚犯的个人空间圈进行了比较。在这个实验中,自变量之一是被试变量,将囚犯分为暴力型(对他人施加身体伤害)和非暴力型。实验过程中,每一名囚犯站在一个长、宽均为20英尺的空房间中央。然后,实验者从八个不同方向(这是第二个自变量)中的任一方向靠近囚犯,直到囚犯感觉太近喊“停”为止。实验的因变量是当囚犯喊“停”时,实验者与囚犯间的距离。实验的控制变量是房间和实验者,整个实验中实验者都是同一个人。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暴力型囚犯的个人空间圈大于非暴力型囚犯的。亚当斯和祖克曼采用了新的自变量来重复金泽尔的方法。实验中个人空间圈是由置身于强弱照明条件下的28名女大学生来确定的。实验的结果与金泽尔的研究非常相似,弱照明时的结果对应于暴力型囚犯,强照明结果对应于非暴力型囚犯。也就是说,弱照明时个人空间圈较大。 (2)侵入他人个人空间圈的设计,是创造条件让被试侵入他人的个人空间圈,然后观察被试的行为,记录被试的反应。 贝尔富特、胡普尔和麦克莱曾设计了一个让被试入侵实验者的个人空间圈的研究。在这项现场研究中,实验者始终坐在一个饮水处附近假装读书,如果有人要喝水就不得不侵入实验者的个人空间。自变量是实验者和饮水处之间的距离。这个自变量有三种水平:1英尺、5英尺或10英尺。其中10英尺一个控制条件,因为这个距离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验者个人空间的界限。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一位主试的助手在隐蔽的位置,记录在三种实验条件下经过饮水处的人数。因变量是路过的人(也就是被试)中去饮水处饮水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当实验者距饮水处1英尺时,只有10%的人饮水;5英尺时18%的人饮水;而当10英尺远时,有22%的人去饮水。 鲁巴克和斯诺也设计了一项类似的研究。他们选择在一个购物中心进行实验。实验的一个自变量是不同种族的人(白人和黑人)。实验中,白人被试或黑人被试使用饮水处时,分别有一名白人或黑人男子在距他们4英尺(远距离)或2英尺(近距离)处,距离是另一个自变量,也分为两个水平(远距离和近距离)。因变量是被试在饮水处停留的时间。结果出现种族与入侵水平的双向交互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种族的被试被不同种族的人入侵,他们通常会在饮水处呆得更久些,即白人被黑人入侵时会比被同种族的白人入侵时在引水处停留更长的时间。因而,在被不同种族的人入侵时,饮水者(被试)会表现出更大的领属范围。研究者由此推论说,他们的材料显示了人们下意识的种族主义,即他们的较长停留时间表现出了被动的攻击性。 无论是从空间被入侵还是侵入他人空间的角度来设计的研究,都证明了存在着一个环绕着个体的缓冲区——个人空间圈。32.参考答案: 比例量表既有真正的零点,也有等距单位。 (1)分段法。分段法是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的。具体作法是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者调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例如,2倍、3倍、1/2倍、或1/3倍等等。 (2)数量估计法。数量估计法也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此法的具体步骤是主试者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然后让被试者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将其他比较刺激的主观强度用数据表示。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者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33.参考答案:社会知觉;社会态度34.参考答案:线索综合;线索优势;线索分离;线索互补;线索平均;线索再解释35.参考答案: 自然形成的内隐自尊,顾名思义,就是自然环境重形成的自我和某些事物的联系,并由此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积极评价效应,其中又包含三类: (1)相似性吸引:指当某个人拥有同自己相似的观点时,这个人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吸引力,这便是相似性吸引。这种内隐自尊效应是基于这样的假设:陌生人与自己的看法越一致,陌生人同自己的联系就越强烈。 (2)认知性的说服反应:指在说服中,新观点同个人已有的观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被接受。人们偏好对他们的观点有利的理由,而对与他们的观点相对立的理由则采取排斥的态度。 (3)决策后效应:指个体对自己曾选择过的事物会给与较高评价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对同自己有关联的刺激进行高的积极性评价的现象,与其它类似现象不同的是,同自我的联系是通过被试的选择建立的。36.参考答案:序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和比勒姆于1987年提出的。这种研究范式以反应时为指标,整个实验过程十分类似一个选择反应时实验: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视觉刺激分别对应不同的反应键,每次呈现一个视觉刺激,被试按相应键尽快予以反应,该刺激随即消失,短暂的时间间隔后出现下一个视觉刺激。而SRT的特点在于,整个实验中刺激的呈现序列是有规律的。在尼森和比勒姆的实验中,屏幕上从左到右的四个位置依次被设定为位置1、2、3、4,每个位置都对应着一个按键。视觉刺激是一个星状图形,并按固定的位置序列呈现。在实验前,被试只被告知将要进行的是反应时测试,他们不知道在任务中刺激是按某个固定但不明显的模式依次呈现的。主试会在多次重复该固定位置序列的情况下插入一个随机的位置序列,之后再恢复固定的位置序列。序列反应时范式是用以内隐学习的重要范式之一。37.参考答案:统计控制38.参考答案: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刻板印象中也含有无意识的成分。这些成分就构成了内隐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内隐刻板印象是调节着某个社会范畴所具有的属性中无法内省辨认(或不能准确辨认)的过去经验的痕迹。目前研究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内隐种族刻板印象、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等方面。 内隐种族刻板印象,虽然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抱有种族歧视观念,但是研究表明白人倾向于将积极性评价和白人连在一起,而对黑人则多施以消极性评价。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而对名望判断的研究中表明,名望判断的标准是旧的低于新的、男性低于女性。这表明人们内隐地认为男性的成就要比女性高,因此对男性名人的判断标准要比女性宽松。 内隐攻击性刻板印象,外显态度中同情弱者,或女性柔弱的形象,在内隐社会认知中无论箭头指向攻击者或指向被攻击者,两性明显的偏好攻击者,不管被攻击者是男性或女性。证明男性在本质上更具攻击性一面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女性对攻击者的偏好显著高于对被攻击者的偏好,反映了女性亦具有攻击性本能的一面。39.参考答案:速度;准确性;权衡40.参考答案: 因为实验法存在的优势,工程心理学的研究者们也纷纷使用实验法来探索人类心理加工的特点和极限,并设计了两种实验法的变式——现场实验法和情景模拟法。 实验心理学就是要在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只要是用实验法来研究的心理问题一般都可以包含在实验心理学的范围之内。传统的实验法所指的就是实验室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是指在真实的现实情境中,对被试的行为进行一切可能的控制,来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关系。与实验室实验法相比,它具有真实、自然的特点,其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和外部效度较高,研究结论的推广性较好,因为实验就是在所需推广的情景中进行的。对于工程心理学这一应用学科来说,现场实验法可谓是研究的首选情景模拟法结合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研究法的优点,并弥补两者的缺点。情景模拟法就是要通过模拟技术创造出与所要研究的实际现实情景相同或相类似的情景,使被试在这种情景中产生与处于真实情景中同样的心理状态,从而借助这种模拟的情景来研究被试在真实情景中可能发生的心理状态。41.参考答案: (1)针刺麻醉,即针灸镇痛说,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是指被试或患者由于接受了针灸处理而使得他们的痛阈提高的说法。 (2)设计思想: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分别采用传统心理法的极限法测量针灸前后的阈限变化,和现代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来测量针灸前后的d’和β的变化。 (3)具体程序:采用被试内设计,针灸前后用枪式热辐射仪测量被试的痛觉感受方面的反应,并记录各个刺激值和被试相应的反应值。极限法—计算微痛阈限和耐痛阈限。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微痛阈和痛阈的差异是否显著。信号检测论—计算针灸前后的虚惊率、击中率,和由此得出的d’和β。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被试的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决策标准的变化情况。 (4)结果分析:针灸前后,如果d’不变,而只是β发生了变化,那么可知针灸镇痛说,看到的只是主观因素对痛觉报告的影响;如果用极限法得到的阈限是随着针灸前后而发生变化的话,或者说表现出了针灸镇痛的效应,与信号检测论的结果非常不同,那么可能信号检测论是一个好的指标,能将主客观因素区分开。42.参考答案: 空间知觉中存在某些加工过程,将二维影像中隐含的深度线索解读出来。关于深度线索的实验研究发现,人们能够自动地利用本体肌肉感觉、透视、双眼视差等线索信息,产生深度感和立体感,而且不同的深度线索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 1.肌肉线索,眼睛肌肉状态的变化可以作为感知距离的线索,此类线索称为肌肉线索,包括适应和辐合。观察物体时,眼睛的睫状肌会调节晶状体的屈度,尽可能使影像落在视网膜的中央凹上,以保证网膜影像的清晰。在没有其他深度线索时,这种适应状态可以作为估计距离的线索。但它对深度知觉所起的作用不 大,所提供的信息只限于距眼球10米范围内,所以属于近距离的弱距离线索。辐合指的是双眼视轴的辐合。观察物体时,双眼辐合使物体影像落在两眼相对应的位置。物体距离发生变化时,双眼辐合角的大小也随之改变,而辐合角大小的改变依赖于眼球的六条外部肌肉的协同运动,这些的动觉信号传到大脑,便构成一种深度线索。辐合作为距离线索只在几十米内有效。 2.物理线索,除了眼睛肌肉状态的变化之外,刺激本身所自带的某些特征也可以作为感知距离的线索,此类线索被称之为物理线索。它必须借助于人类的经验才能成为真正有效的距离线索。 (1)遮挡是指一个物体遮蔽了另一个物体的一部分。在前的物体被知觉为近些。 (2)阴影是由不透明或半不透明物体的阻碍所引起的表面照度的变化。物体投射在自己上面或是投射到其他物体上的阴影被称作分离阴影。分离阴影可以作为物体和它所投射到的表面间相对距离的线索。 (3)几何透视是指平面上的刺激物,根据视角原理,近处的对象面积大,占的视角大,看起来较大;远处的对象占的视角小,看起来较小。几何透视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距离物理线索,主要包括直线透视、大小透视、视野中高度、纹理梯度和单眼运动视差等。 3.双眼线索,主要是指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知觉立体物体和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重要线索。借助于双眼视差比借助上述各种线索更能精细地知觉相对距离。特别是在缺乏其他线索来估计对象距离的时候,双眼视差更为重要。距离和深度视觉主要是双眼的机能。空间知觉的产生离不开双眼视差。我们视野单向区和潘诺融合区两个概念来解释空间知觉的产生。当双眼辐合于P点时,P点落在两眼中央凹上的影像为P1、P2,在P前面的B点落在中央凹上的影像为B1、B2,假设B1、B2间的视差落在潘诺融合区内,B仍为单一成像。同样,假设在P后面的R点也被单一成像。由于B1、B2间和R1、R2间都存在视差,其中一点(B1、R1)距离中央凹近,另一点(B2、R2)较远,如果距离中央凹较近的点(B1)在鼻侧,就能产生近的知觉,如果距离较近的点(R1)在颞侧,那么就产生远的知觉。 4.线索间的互动,在许多情况下,线索会产生一种联合效果。各种深度线索会互相影响,产生交互效应。主要有:线索综合、线索优势、线索分离、线索互补、线索平均、线索再解释。还有不少研究表明,深度线索的交互作用依赖于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线索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联合使用它们。另外也有研究表明,人们在使用线索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此时线索的交互作用就削弱了。43.参考答案:反应时;反应;刺激;明显反应44.参考答案:唐德斯;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45.参考答案:A,B,C,D46.参考答案: 个体差异的研究方法分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在实证研究方面,研究者旨在通过任何可用的手段测量个体差异来进行预测,并尽力提高预测的精确度。下面分自变量和因变量来论述个体差异的实验研究中变量问题。 (1)自变量 个体差异实验中的自变量是由研究内容和目的决定的,其中的大多数自变量都是被试变量,对于这些变量,研究者通常只能挑选而无法操纵。常见的自变量有两类:一类是个体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就是个体差异是由遗传的因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决定的。另一类自变量则是年龄,这类研究关心的是个体差异如何随年龄发展而变化。 A.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都不可能单独正确地揭示事件的规律。因为遗传变量和环境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交互作用。一方面,遗传效应的发生离不开某种环境;另一方面,经验总是需要有某一基因背景的机体。针对这种情况,赫布提出应该以一种更加综合的方式来看待个体发展中的遗传和环境变量。他建议应该考虑六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基因、出生前的营养环境、出生后的营养、文化学习、个体学习、身体的损伤。实证研究证明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个体差异的因素。 B.年龄 个体差异实验研究中另一个常见的自变量是年龄。在此类实验中,研究者们关心的是能力或人格变量随年龄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年龄为自变量的实验可以采用两种基本的实验设计——横向设计、纵向设计。 横向设计是在相同的时间比较几个年龄组的同期群,它们提供的是年龄差异的数据。纵向设计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比较相同的同期群,它提供的是年龄变化的数据。横向设计和纵向设计各有优缺点。横向设计最明显的优势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数据。但是横向设计易于混淆年龄影响和同期群影响。纵向设计非常耗时,它会受到被试流失、时间影响和影响行为的历史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连续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横向设计或纵向设计的缺点。连续设计是简单的横向或纵向设计的综合:一个横向连续包括在不同时点上两个或多个横向设计;一个纵向连续包括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期群的同期研究。另外,为了结合横向和 纵向两种设计的长处,沙尔提出一种最有效设计,它既包括纵向设计又包括横向设计,主要是通过在新的横向设计中,测量新被试的同时对上次横向设计的被试进行再测。对最有效设计的结果数据可以进行同期群连续分析、横向连续分析或时间连续分析。同期群连续分析可以比较几个不同的同期群在随年龄变化时的表现;横向连续分析则可以排除测量时间影响,来比较同期群的影响;而时间连续分析则是排除测量时间影响而比较年龄变化的影响。 (2)因变量 个体差异实验的因变量测量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如何下操作定义。当变量有了操作定义之后,就可以用依据一定操作定义编制的测验来检验操纵自变量导致的结果了。因此,通常实验中的因变量就是被试在测验中所获得的成绩。但是由于能力和人格方面的概念往往非常复杂,因此下操作定义是一个难题——对人格或能力的定义其实也构成了个体差异研究中的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以智力研究为例来简要说明个体差异研究中与操作定义有关的问题。在著名的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中,研究者从学业角度来定义的智力无疑使测验对学业成绩有很好的预测力,但是也因此招致了批评。有人批评他们的智力测验之集中在数学和言语能力上,并且对智力的定义是狭隘的、有文化偏差的。实际上智力研究虽然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但是至今仍然没有被广为接受的智力操作定义,实际上对智力进行定义一直以来是各种智力理论的重要内容,各种理论的分歧与争论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智力定义的分歧与争论。 可见,虽然研究者们普遍都采用一种他们认可的操作定义来定义因变量并且对它进行测量,但是目前不同研究者的操作定义并未完全取得一致。 上述是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至于其中的无关变量则更难以控制。惟独有一个重要的无关变量在几乎所有能力个体差异实验中都需要控制,那就是对测验项目的具体学习。如果被试在测验之前学过许多测验项目的答案,而不是测验时依靠相应的能力得出答案,那么他们显然要比那些没学过这些项目的个体表现得能力更高。尽管,为了减少特定学习经验的影响,许多项目已经从现代的能力测验中删除了,但完全消除学习、动机、文化知识以及其他已知会干扰测量的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的。除非能力的定义中包括了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否则这些无关变量的影响必须被减少到最小。47.参考答案:电流;感应磁场;极微弱的磁信号48.参考答案: 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 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A反应一般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A反应时也称为基线时间。 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它是复杂反应中的一种,在这类反应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应于刺激的反应数,所得的反应时间叫做选择反应时间。 C.反应,又称辨别反应,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刺激,但是C反应中只有一个刺激是要求有反应的,所的反应时间叫做辨别反应时间。 那么,通过对各反应时进行减法运算,我们可以对认知操作所需的时间加以估算了。A反应时是基线时间,而C反应时测量的是刺激辨别时间加上基线时间。因此,C反应时减去A反应时得到的是刺激辨别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为辨别时间。类似地,由于B反应时包含刺激辨别、反应选择和基线时间,而C反应时只包含刺激辨别和基线时间,因此B反应时减去C反应时得到的是对反应选择时间的估计,这个时间称为选择时间。49.参考答案:细节;轮廓;最小维度50.参考答案:B51.参考答案:D52.参考答案: 按照提取的准确性,可以将记忆划分为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已有研究揭示了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之间既相似又不同的一些方面: (1)实验程序的相似性。在错误记忆的经典研究范式——DRM范式中,实验程序与传统的真实记忆研究程序其实是异曲同工的,即都为:先学习,后回忆和再认。只不过研究中借助了不同的因变量指标来揭示记忆的不同侧面。 (2)理论解释的共通性。许多研究者对错误记忆的产生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这些错误记忆的理论模型,如内隐激活反应理论和模糊痕迹理论,同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真实记忆。 (3)神经生理过程的一致性。采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进行的DRM范式实验发现,对关键项目的错误再认和对词表中学习项目的真实再认都与在左颞叶区增加的血流量相关。在其他的研究中也均未发现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的神经生理过程有明显不一致之处,暗示了两者间的共同联系。 (4)共同的影响因素。许多研究均发现:影响错误记忆的多种因素(如:词表容量、呈现方式、间隔时间、测验效应、重复学习、年龄因素、健忘症患者、词表特性等),同样也影响着真实记忆的效果。53.参考答案: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54.参考答案:B55.参考答案:学过的单字;另外一些未学过的单字56.参考答案:B57.参考答案:A,B,C,D58.参考答案: (1)性别因素。男性与女性对个人空间圈的需求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女性比男性有更小的个人空间圈。任何年龄的女性都倾向于比男性使用更短的互动距离,而男性对过短距离很难忍受。 (2)年龄因素。研究发现,个体对个人空间圈的需求会随着年龄稳定增长。年龄小的孩子玩耍时,他们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开始发生变化,类似于成人的空间圈形成于青春期。 (3)情境因素。情境因素的影响表明个人空间圈的大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通常因情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个体对空间大小的需求取决于他们对安全的感受。 另外,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的社会地位以及个体间的情感关系也会影响个人空间的大小。 (4)文化差异。人们在空间的使用方式上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个人空间圈的研究也必须在与文化相联系的背景中才能反映出来,脱离文化的个人空间行为是不存在的。59.参考答案:A,B,C,D60.参考答案: 情绪实验的难点之一,就在于情绪的测量问题。通过多年努力,研究者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情绪测量指标体系,测量指标主要有内部的主观体验、外部的行为表现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等。 1.主观体验是情绪测量的第一个指标,它一般要求被试报告直接感受到的经验,测量方法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情绪体验。主要的量表有形容词核对表、维量等级表和分化情绪量表。 (1)形容词核对量表是,一种简便、通用的测量技术。它先选用一系列描述情绪的形容词,然后把这些形容词列为检表。被试者通过内省,从检表中选出符合自身当时情绪状态的词汇用来确认自身的情绪体验。有两种典型的形容词检表: A.心境形容词检表,用于测查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或情绪性障碍。 B.情绪-心境测查量表是普鲁奇克以他的情绪维量理论为基础,用形容词检表测量方法编制而成。 (2)维量等级量表是一个四维量表。包括:愉快维、紧张维、冲动维和确信维。维量等级量表假定量表应包括情绪体验、认知和行为三方面。因此,维量等级量表实际上包括着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都由四个维量组成。对12个维量分别在五个等级上作出评价。 (3)分化情绪量表用于测量特定情绪情境下,个体情绪中的分化成分。该量表包括10种基本情绪,它被用来测量两种情绪指标:测量情绪强度和测量情绪出现的频率。 上述是情绪主观体验评定量表的典型代表,已在教育、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观体验指标用起来十分简便,无须专门的分析技术,也无须采用复杂的仪器设备。然而,它难以避免诸如文饰效应的影响,在客观性上也显不足。 2.面部表情,表情是情绪的行为指标。和主观体验相比,行为指标显得更为科学。动作、表情、姿态、手势等都可以作为情绪的行为指标,但是其中最有特色的还是面部表情。 早期的研究者曾试图用量表和模式图来描述人类的复杂情感,产生了一些测量表情的早期工具。 (1)圆形量表,伍德沃思的助手施洛斯贝格设计制作了面部表情的圆形量表。它有两个轴,主轴是愉快和不愉快,是情绪的基本因素。另一轴是注意—厌弃。可以利用圆形量表的坐标轴来决定某一表情照片在圆面上的方位,可以用在愉快—不愉快及注意—厌弃这两个维度上的评定值来共同描述。 (2)三维模式图,是施洛斯贝格提出的。面部表情的三维模式图是在圆形量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睡眠—紧张维度。表情的早期测量其本质仍然是依靠主观评价制定量表,因此仍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 由于早期测量技术的不足,研究者发展出表情的现代测量技术,以肌肉运动来编码表情。在许多关于面部表情和面部动作编码系统的研究中,以伊扎德等人的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最为典型。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为保证客观性和精确性的微观分析系统,以面部肌肉运动为单位,测量区域性的面部肌肉运动的精确图式。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是保证有效性的客观分析系统,它提供的是关于面部表情模式的总概貌。 3.生理指标,情绪的生理指标很多,常见的有脑电波和生化指标等。 (1)脑电波,又称脑电图,有多种类型,同情绪状态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情绪发生变化时,不仅有外周变化,而且有中枢变化,可以通过脑电活动的变化来测定中枢的变化。因此,利用脑电记录技术可以测出在一定情绪状态下所引起的大脑不同部位电位差的变化。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研究下丘脑、丘脑与皮层的相互关系的比较中,据以推论人的情绪状态。 (2)生化指标,当人处于不同情绪状态下时,其生化系统、中枢神经介质的变化也各不相同。因此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量或排出量的变化可作为情绪研究的客观指标,即生化指标。总之,情绪状态的变化直接伴随着某些生理状态的变化,因而这些生理指标似乎能够反映所处的情绪状态。但实际上,情绪生理指标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情绪和某一生理指标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情绪测量时,研究者不能仅仅依靠生理指标,更不能仅仅依靠单独的生理指标,而对情绪状态作出判定。 总而言之,情绪的测量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既可以通过主观评定获得,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推测,还可以通过生理指标量化。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解决了情绪研究中最关键的变量——情绪状态的量化评定问题。61.参考答案:C62.参考答案:A,B,C,D63.参考答案: 首先,在这一研究中要考虑的是如何排除治疗期间其他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比尔哭声的减少是否是由于安慰剂效应或者仅是换了一个陌生的场所(治疗室)所致,而不是真正医生的治疗(不关注比尔的哭)在此,我们可以使用ABA设计多基线设计来排除这些因素对因变量的污染。 在ABA设计中,A表示治疗(矫正)前的基准状态,即医生对比尔的哭声表现出了一种正常的注意,所以比尔哭的次数很多,B表示治疗(矫正)后的状态,即医生试图通过不理比尔的哭声来减少比尔哭的次数。医生对哭行为的治疗(矫正)是自变量。如果真如我们所期望的,从A到B,比尔的哭声减少了,那么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推断医生的不理会起作用了吗?当然不能。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AB设计的两个阶段。但是我们还不能确信比尔的行为改善是由于操纵自变量而导致的,也许哭声减少仅是由于比尔换了一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