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对比整合时间段_第1页
中外历史对比整合时间段_第2页
中外历史对比整合时间段_第3页
中外历史对比整合时间段_第4页
中外历史对比整合时间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对比整合时间段1、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的两种类型一、君主专制制度1、以王权为核心的分封宗法制(BC2070~BC221)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2、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C221~1912)①建立:秦朝②演变:汉——元③强化:明清二、公民集体民主制

1、雅典民主政治2、古罗马法律制度

比较古代中国选择专制主义与西方的希腊雅典选择民主政治的不同原因(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2、中外重大改革比较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

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社会背景(1)人民的反抗(2)新兴地主、商人不满(3)统治阶级内部(大名、中下武士)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2)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较强大。领导力量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倒幕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仅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顽固派力量强大。具体措施推翻幕府后明治政府,发布的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大力推行。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无实权和顽固派强大,无法推行。国际环境(1)发生在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2)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1)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瓜分对象(2)帝国主义决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妥当和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改革对我们的启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革除社会弊端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关于改革的原因、目的、内容、作用之间的关系:(1)改革原因:一般情况下改革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经济方面,然后是政治方面的(2)关系:原因目的(决定)主要内容作用(决定)(决定)根本原因本质内容作用(影响)最大(决定)(决定)关于改革的评价:(1)标准:

尽管一切改革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但标准只有一个,即从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2)基本思路:

①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要求;

②然后再看这次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要求中国近现代的变法与改革1)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2)中国现代的改革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原因、核心内容、后果)①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主要改革1)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2)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背景、内容、影响)中国的改革3、近现代中外民主政治建设(1)现代政治文明的两种范式一、社会主义民主制二、资产阶级代议制①英:君主立宪制②美法:共和制差异:民主化的程度原因: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例题:英、德曾是政体相同的国家,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最大的差异在哪里?试分析差异的原因。认同共性——和谐相处

1)人类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民主政治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3)孔子说“和而不同”。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不同文明,世界才能和谐相处(二)经济1、中外历史上的工业化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二)经济1、中外历史上的工业化1)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具体而言包括:①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史曲折。②一开始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民族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③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④发展畸形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薄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2)新中国的工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首先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奠定了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随后在国营企业开展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现在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略)4)两次工业革命与中国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大机器生产,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电力、内燃机、电讯运用,电气时代,生产力高度发展。

生产关系:两大对立阶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出现垄断,进入帝国主义。

国际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东西方差距拉大,联系更密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经济全球化(前提:殖民地人民独立)。4)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例题:⑴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①原因: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政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思想:统治阶级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文化专制统治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外交: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②影响: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主权丧失,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洋务派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创办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促使中国人关注现实、探求救国救民之路。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原因:内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主权不断沦丧;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机器,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外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影响:①帝国主义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经济上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2)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建立政权确立制度斯大林模式形成发展巩固政权恢复经济体制改革中国

1949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三年恢复一五“计划实施1956三大改造完成,十年曲折探索,十年文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

形成对外开放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探索成功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2)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罗斯福新政的创新(三)文化1、中西科技发展史2、中西思想发展史3、中西文化的交汇

(三)文化1、中西科技发展史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

2)近代科学技术革命3)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而是在西方产生的原因3)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而是在西方产生的原因中国:(1)诞生的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到较大的规模(2)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及与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使知识分子埋头书本,脱离实际生产,缺乏对自然科学的研究(4)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不利于培养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才.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的根本原因: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2、中西思想发展史

1)古代中西方思想2)中外近现代思想比较(15--19世纪)3)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1)古代中西方思想(1)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儒家思想A、发展历程(1)春秋末期产生,其创始人为孔子,提倡“仁”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3)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提出“大一统”思想,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儒家思想至此成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4)宋元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5)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6)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读经和尊崇孔子(7)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吃人的礼教,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8)“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儒家思想遭到毁灭性打击。(9)传统文化在今天:儒家思想地位有所提升祭孔大典—纪念孔子诞辰2556年祭祀大典于2005年在全球展开B、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成为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大一统思想,对维护安定统一的社会状况和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价值;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民本)的治国思想,对于当今政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儒家思想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发展与邻国的友好关系,形成安定祥和的周边环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强调社会规范意识,要求人们必须遵守公共秩序与社会道德,形成真正的礼仪之邦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曾被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大加赞扬和介绍。(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哲学思想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

材料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思考:东西方这几位思想家,为什么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竟如此相似?你能进行分析、对比和评价吗?从中你如何感悟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与特性?思路引领: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所处的时代特征是什么?他们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答案提示: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主张人生来就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对妇女有偏见,蔑视女性的社会地位。他们都生活在其国家奴隶制走向衰落时期,都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代表着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该时期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东西方这两位思想家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竟如此相似就是一个例证。因此,探究文化现象,一定要深入分析当时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才能真正揭示文化现象发生的社会根源。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有许多共性与特性。一、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二、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2)中外近现代思想比较(15--19世纪)三、中国维新变法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之比较四、15--19世纪中外思想发展的主题和特点一、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1、近代前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几个典型人物及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历程(19世纪向西方学习)魏源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洋务运动:器物变革客观上冲击传统文化,推动西学的传播新思潮:观念转变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革,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制度变革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促进近代思想解放

新文化运动:思想改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形成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2、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动因外因: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所带来的文化的冲击内因: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成长,要求创造和发展为它服务的新文化——根本动力●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民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救国救民道路例题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消息传到中国,未引起任何政治动荡;19世纪中期,王韬肯定君主立宪派,对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则大加贬斥;康有为则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祸,虽然它升起的是一股不可抗拒的、世界性的立宪民主潮流,但最好还是采取英国式的改良来顺应之,以避免卷入法国的革命漩涡;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极力推崇法国大革命的精神。试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不一致?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

原因:(1)法国大革命时期,中国处于康乾时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闭关锁国;因此不会引起任何政治动荡。(2)19世纪中期,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和西学不断传播;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出现;对法国大革命有了接受的可能。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等因素;资产阶级不敢发动群众;只采取改良的方法,反对暴力革命。(3)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改良运动失败;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孙中山等革命派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说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事情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法国大革命对其他地区的革命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内因仍起主导作用。二、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演变15---16世纪: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17---18世纪:启蒙思想(理性主义)19世纪:工业革命后(1)自由主义思潮

(2)民族主义思潮(3)社会主义思潮法国的启蒙思想:(1)彻底批判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专政(2)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三、中国维新变法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之比较

西方:追求民主、平等、自由,适应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中国:(1)儒家思想:走向极端(2)19世纪:救亡图存(包含爱国主义内涵,同时也包含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的内容)四、15--19世纪中外思想发展的主题和特点

例题: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2)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分)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3)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1)古代:百家争鸣3)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国(3)现代----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世界史上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时间思想探索论战社会实践19世纪40年代--70年代器物层面:新思潮、洋务思潮、《资政新篇》早期维新思想洋务派VS顽固派洋务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度层面: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维新派VS顽固派革命派VS保皇派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1915年起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思想正统地位,从宣传民主科学到传播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VS封建势力,中国近代最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认识近代思想探索围绕救亡图存和近代化两大主题,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1)古代:百家争鸣3)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国: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起了重要作用。自从明朝以后,儒家思想逐渐僵化保守并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同时期的欧洲开始了反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到了17世纪逐渐变为启蒙运动。请回答: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是被怎样看待的?对这种看待应如何评价?(4分)是封建统治象征,是吃人的礼教。一方面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对儒家思想进行绝对否定。(2)启蒙运动源于英国,但发展是在法国,为什么?(4分)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拥有强大势力的资产阶级处于政治上的无权境地;广大人民的生活异常辛苦,迫切要求改变生活状况。(3)法国的启蒙思想是对英国启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问有哪些发展?(4分)提出“人民主权论”和“三权分立”学说。(4)法国启蒙思想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为思想武器,发动了辛亥革命。(二)中外货币与金融1、中国史上的货币与金融2、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3、世界史上的重大金融事件(三)中华民族精神与西方的民族精神

1、中国历史中的革命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与西方的民族精神二、不同时间段(一)中外经济思想(一)中外经济思想古代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到后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延缓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重农抑商思想在明清之际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受到挑战。国外经济思想(政策):从世界范围看,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比较盛行重商主义。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经济思想。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二战”后,西欧国家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在此前提下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兴起,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其最好的中国式注释。二、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1、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8世纪中期--1944年)(1)工业革命后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霸主。(2)一战后动摇:一战后,英国由债权国变成债务国,伦敦和纽约都是世界金融中心,英镑与美元同为世界货币。(3)二战后崩溃:二战使英国经济受到严重削弱,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2、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44年以后)(1)一战后崛起:一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伦敦和纽约都是世界金融中心。(2)二战后确立: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弱,同时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资本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3)1973后解体:1973年石油危机,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3、欧元的崛起:2002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成功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正式建立。欧元的出现,对欧元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欧洲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或联盟的建立取决于各国或集团经济实力,反映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衰和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三、世界史上的重大金融事件1、资本主义兴起时代(1)寻金热:14、15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货币日益取代土地而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对黄金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它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2)早期殖民掠夺:主要方式是抢劫和掠夺(如西班牙的主要手段就是掠夺金银)。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是欧洲原始资本积累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3)价格革命:从殖民地掠夺回大量金银,使西欧的贵金属增加了,引起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货币购买力降低。“价格革命”是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资本主发展时代通过战争索赔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补充资金。如: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等;世界近代史上,普法战争后法国赔款50亿法郎,一战后的德国赔款,等等。3、1929-1933大危机前后(1)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10月24日股市崩溃,大危机爆发。(2)罗斯福新政从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入手:①整顿银行,逐步恢复银行信行信用;②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③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这不但稳定了人心,还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力。(三)中华民族精神与西方的民族精神

1、中国历史中的革命精神五四精神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五四运动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井冈山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体现了井冈山精神的最显著特征。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高度概括为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抗战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救亡图存、民族解放为主题,以自强、团结、牺牲、坚韧为基本内涵的伟大抗战精神。二.中华民族精神与西方的民族精神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使得世界逐渐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正是在这种中西民族冲撞的时候,许多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