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性诊断检测试题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人们广泛使用“城”作为土地人口的计量单位,封地的大小往往不再用方圆多少来形容,如秦王用十五城求购“和氏璧”,商鞅被封为商君并且得到商於之地十五城。这说明()A.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兼并战争更加激烈 D.土地国有制度废除【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据题意可知,战国时期封地的大小已经不再用方圆多少来形容,而是以“城”作为土地人口的计量单位,说明城市中的人口不断增多,这是社会生产进步带来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并不能体现分封体制的不断强化和兼并战争更加激烈,排除BC项;根据人口计量单位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当时土地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2.两汉时期,统治者会在一些节庆场合赐予百姓牛酒,受惠百姓数量大。西汉初期,统治者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牛酒赐予,到西汉中期,统治者进行了多达十八次的牛酒赐予,平均不到两年一次。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优抚政策的成熟 B.王国问题的解决C.对外战争的胜利 D.生态环境的改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初期到西汉中期,统治者进行牛酒赐予的次数增多,这主要得益于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进行牛酒赐予的次数增多,与优抚政策无关,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进行牛酒赐予的次数增多,与对外战争的胜利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下表为唐前期京官兼任地方官的状况表。据此推知,唐前期()道名数量道名数量关内道25陇右道6河南道25山南道5河北道16剑南、岭南道3河东道17淮南道1A.治国理念出现显著变化 B.科举选官制度功能弱化C.地方官员行政能力匮乏 D.政治经济中心仍在北方【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唐前期京官兼任地方官的状况表可知,京官兼任地方官北方明显高于南方,说明政治经济中心仍在北方,D项正确;唐代前期治国理念并发生明显变化,排除A项;唐代科举选官制度功能不断加强,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京官兼任地方官的情况,无法得知地方官员的行政能力,排除C项。故选D项。4.宋神宗元丰年间,徐州地区的36个冶铁作坊因政府关闭河北市场而开工不足,冶户和冶工均有“失业之忧”。经苏轼上疏请求后,中央政府撤销禁令,“使铁得北行”,冶户们“皆悦而听命”。据此可知,当时()A.宋辽之间关系紧张 B.区域市场联系密切C.雇佣关系已经普及 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北方面临少数民族效权的威胁,河北地区处于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交界处,河北市场的铁制品进入少数民族政权,会提高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实力,所以“中央政府关闭河北市场”主要是四为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但关闭河北市场,使得徐州地区大量从事治铁业的手工业者“深感失业之忧”,可能会激发社会,最后中央政府撒销了禁今,这反映了宋辽之间关系紧张,A项正确;据材料“使铁得北行”可知,河北市场的铁销往北方,但材料没有涉及河北市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不能反映区域市场联系密切,排除B项;北宋关闭河北市场主要是出于与少数民族矛盾的考虑,不能体现雇佣关系已经普及,排除C项;宋代重农抑商政策只是有所松动,而不是松弛,排除D项。故选A项。5.清朝允许地方官员自由聘用平民身份的幕友,以类似家庭教师的身份实际参与政务,但是严格限制官员举荐自己的幕友为官,并不时对敢于挑战这一规定的高级地方官员施以重罚。这些举措意在()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推动社会阶层流动C.防范地方势力发展 D.便于官吏监察考核【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朝允许地方官员自聘幕友,但严禁这些人为官,并对冒犯此项规定的地方官严加惩处,这些举措都显示出清政府严格限制地方官员,担心其势力发展壮大形成分裂割据势力以对抗中央,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的举措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对于官员的监察考核,排除D项。故选C项。6.1877年,马建忠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提到:“英之有君主。又有上下议院,似乎政皆出此矣;不知君主徒事签押,上下议院徒托空谈,而政柄操之首相与二、三枢密大臣,遇有难事,则以议院为借口。”这表明马建忠()A.对洋务运动进行了反思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C.认识到西方民主局限性 D.摒弃了传统华夷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马建忠认为英国政治权力掌握在首相手中,而且与议会为借口推诿,不利于政事的处理,说明其认识到西方民主的局限性,C项正确。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材料并未涉及其局限性,排除A项;马建忠强调英国君主立宪的缺陷,说明其并不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排除B项;传统华夷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7.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该时期是()“中俄联合万岁”“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及国内军阀”“反对苏联便是赞助帝国主义”“反抗军阀政府的苛捐勒税”“全体农民起来反抗贪官污吏劣绅土豪”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中俄联合万岁”“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及国内军阀”“反对苏联便是赞助帝国主义”“反抗军阀政府的苛捐勒税”“全体农民起来反抗贪官污吏劣绅土豪”可知,这些口号倡导打倒帝国主义除军阀,倡导农民运动,联合苏维埃俄国,这些都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出现的,A项正确;据所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对象是日本侵略者,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南京国民政府,排除D项。故选A项。8.1956年7月,《人民日报》进行了改版,与读者互动加强。报纸上不仅有通讯员文章,还刊登好多群众来信,内容反映社会各个方面,贴近人民生活。这一做法()A.贯彻落实了双百方针 B.服务于国民经济调整需要C.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识 D.推动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1956年7月,《人民日报》进行了改版,与读者互动加强。报纸上不仅有通讯员文章,还刊登好多群众来信,内容反映社会各个方面,贴近人民生活”,可知1956年5月毛泽东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新中国文化建设方针,因此《人民日报》进行改版,内容反映社会各个方面,贴近人民生活,A项正确。《人民日报》内容贴近人民生活属于文化领域,与国民经济调整无关,排除B项;1956年正处于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期间,《人民日报》改版并不会凝聚改革意识,排除C项;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属于政治层面,而《人民日报》属于文化领域,排除D项。故选A项。9.下表为某地不同时期流行的顺口溜。顺口溜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过去现在家有两行必有一荒七种八养九行档一熟稻一熟麦一直种到头发白一工一农吃穿不穷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远离家门,敢出国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一年几个样,季季换新花样A.土地所有制的改变 B.农村生产关系变革C.国企改革逐步推进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家有两行必有一荒”“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一工一农吃穿不穷”“一年几个样,季季换新花样”可知,表格中分别描述的是改革开放前后流行的顺口溜,反映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这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展,属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只是变革生产关系,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农村的生产生活,不属于国企改革,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经济制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情景;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年前盛有棉籽的器皿。这表明()A.物种出现全球交流 B.地理环境影响棉花种植C.古代文明多源发展 D.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古代印度、秘鲁、埃及等地都有种植棉花或使用棉织品的痕迹,这说明了古代文明多源发展的特点,C项正确;物种出现全球交流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材料反映不同的文明有种植和使用棉花的情况,未体现地理环境对棉花种植的影响,排除B项;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1.16世纪,西欧许多国家颁布了惩治流浪者的法律。法律宣布游手好闲和行乞的人为流浪者,法庭的治安法官可以当众鞭打他们。对于不可救药的流浪汉,不仅要在其左肩上烙印,还要强制劳动。如果再度行乞时被捕,就会被处死。这些规定促进了当时西欧()A.工业革命的开展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C.农业现代化进程 D.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西欧)。据本题材料“西欧许多国家颁布了惩治流浪者的法律。法律宣布游手好闲和行乞的人为流浪者,法庭的治安法官可以当众鞭打他们。对于不可救药的流浪汉,不仅要在其左肩上烙印,还要强制劳动。如果再度行乞时被捕,就会被处死”可知,西欧惩治流浪者的法律有利于强制流浪者劳动,减轻社会负担,促进资本原始积累,D项正确;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才开始,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关,与流浪者无关,排除B项;农业现代化得益于工业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12.下图为1807年英国人吉尔雷所作的漫画《科西嘉的园丁》。画中拿破仑率领众人正在砍倒古树,种下一棵棵纤弱的小树苗。作者意在()A.表达对军事独裁的不满 B.讽刺拿破仑拥立傀儡政权C.批判法国发动对英战争 D.赞扬大革命冲击封建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07年(欧洲)。据本题材料“画中拿破仑率领众人正在砍倒古树,种下一棵棵纤弱的小树苗”可知,大树象征原来的封建王朝,小树象征受拿破仑控制的新政权,漫画讽刺了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不断征伐,推翻一个个旧王朝,扶植起一个个傀儡政权,B项正确;拿破仑军事独裁主要反对者在法国国内,而材料中漫画的作者是英国人,排除A项;拿破仑并未在英国建立傀儡政权,排除C项;该漫画讽刺拿破仑不断拥立傀儡政权,并不是赞扬其冲击封建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13.1917年3月,列宁在《远方来信》中说:“如果不采取这个主要的、基本的、根本的措施,那就既谈不上对恢复君主制和取消或缩小所许诺的自由的种种尝试给予有力的反击,也谈不上坚定地走上一条能获得面包、和平和自由的道路。”列宁所说的“措施”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组织工人领导武装C.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3月(苏俄)。据本题材料“1917年3月”“如果不采取这个主要的、基本的、根本的措施,那就既谈不上对恢复君主制和取消或缩小所许诺的自由的种种尝试给予有力的反击,也谈不上坚定地走上一条能获得面包、和平和自由的道路。”可知,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认为应该坚定地走获得面包、和平和自由地道路,因此采取的措施是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项正确;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A项;七月流血事件后列宁才决定走武装暴动的革命道路,组织工人领导的武装,排除B项;根据材料“那就既谈不上对恢复君主制和取消或缩小所许诺的自由的种种尝试给予有力的反击”,可知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后,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表为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下列国家进口贸易中的比重(%),据此可知,丙国是()国家甲乙丙丁中国11.715.319.825.2印度31.59.26.414.0印尼8.38.510225.4巴西12.123.923.11.6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美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937年(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属于抗战时期,日本对华侵略,其在对华出口数量最多,因此丁国是日本;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甲国是英国;二战全面爆发之前,德国和巴西经贸关系密切,超过美国,因此乙国是德国,丙国是美国。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项正确;日本是丁国,排除A项;英国是甲国,排除B项;德国是乙国,排除C项。故选D项。15.194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期间,有位英国医生专门组织了一场由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参加的运动会,这成为国际残奥会的前身。这次残疾人运动会举办的初衷是()A.抚慰战争创伤 B.加强国际合作C.传递和平理念 D.完善社会保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8年(世界)。据本题材料“有位英国医生专门组织了一场由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参加的运动会,这成为国际残奥会的前身”可知,二战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因此组织残疾人运动会可以激发残疾人的斗志,抚慰其战争创伤,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英国医生组织里一场残疾人运动会,并未涉及国际合作,排除B项;材料突出残疾人运动会,传递和平理念并未体现,排除C项;举办运动会并不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下图分别为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泉州城市布局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摘编自刘淑虎等《“海丝”影响下泉州古城格局演化及“规画”探析》(1)依据材料,分别说明三个时期泉州城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泉州城市布局变化的因素。【答案】(1)特点:唐:以政治功能为主:遵循传统礼制。宋元:城市规模扩大;坊市界限打破,经济功能增加;祭祀场所类型增加,文化多元。明清:军事海防职能凸显。(2)因素:政府政策变迁,如市舶司建立、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经济贸易情况,如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东南海防需要,如防范倭寇和西方殖民者入侵。【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泉州。依据第一幅唐朝的图片,可知唐朝的泉州城以政治功能为主;从图片中各个功能区分开可知泉州城的布局遵循传统礼制。依据第二幅宋元时期的图片,可知宋元时期城市规模扩大;从图中居住区和市场混合可知坊市界限打破,经济功能增加;从图片中可知祭祀场所类型增加,文化多元。依据第三幅图片及其图例可知明清时期的泉州城军事海防职能凸显。【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泉州。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泉州城市布局变化的因素可从政治经济方面来考虑。影响泉州城市布局变化的因素是政府政策变迁,如市舶司建立、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经济贸易情况,如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东南海防需要,如防范倭寇和西方殖民者入侵。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甲午战前清政府驻外公使一览表姓名籍贯出身使前职衔出使国郭嵩焘湖南翰林福建按察使(从三品)英国陈兰彬广东翰林刑部郎中(正五品)美国何如璋广东翰林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日本刘锡鸿广东举人刑部员外郎(从六品)德国曾纪泽湖南荫生大理寺少卿(从四品)英国崇厚镶黄旗举人吏部左侍郎(从二品)俄国李凤苞江苏捐官船政留学生监督德国刘瑞芬安徽生员江西布政使(从二品)英国许景澄浙江翰林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日本黎庶昌贵州廪贡道员(正四品)日本郑藻如广东举人天津海关道(正三品)美国徐承祖江苏监生道员(正四品)日本龚照瑗安徽捐监四川布政使(从二品)英国张荫桓广东捐监道员(正四品)美国洪钧江苏状元内阁学士(从二品)俄国李经方安徽举人江苏侯补道(正四品)日本崔国因安徽翰林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美国薛福成江苏贡生湖南按察使(从三品)英国汪凤藻江苏进士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日本杨儒正红旗举人道员(正四品)美国提取表格信息,对甲午战前清政府驻外公使群体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答案】分析:从籍贯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内陆省份较少﹔从出身上看,大多出身于科举,外交经验不足;从职衔上看,大多为中低级官员,地方官的人数多于京官;从数量上看,出使国家多为西方大国,数量有限,公使人数少。结论:伴随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派遣驻外公使,中国外交近代化起步、甲午战前,受旧有体制与传统思想束缚,外交观念存在地区及认识差异,中国外交转型艰难。【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现象阐释题。时空为甲午战争前(中国)。分析:根据材料“甲午战前清政府驻外公使一览表”可以从籍贯、出身、职衔、出使国等方面分析,可知从籍贯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内陆省份较少﹔从出身上看,大多出身于科举,外交经验不足;从职衔上看,大多为中低级官员,地方官的人数多于京官;从数量上看,出使国家多为西方大国,数量有限,公使人数少。结论: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特征,从清政府驻外公使设置的原因、特点等方面分析可知伴随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派遣驻外公使,中国外交近代化起步、甲午战前,受旧有体制与传统思想束缚,外交观念存在地区及认识差异,中国外交转型艰难。18.1944年,《解放日报》刊登了新编民歌《绣金匾》的歌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绣金匾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一绣毛主席,人民的福气,你一心爱我们,我们拥护你!二月里刮春风,金匾绣的红,金匾上绣的是,边区陕甘宁。二绣陕甘宁,世事多太平,军和民大团结,大家一条心。三月里是清明,金匾绣三层,金匾上绣的是,模范八路军。三绣八路军,抗战下决心,对民众多恩情,爱国爱人民。四月立夏天,金匾绣的宽,金匾上绣的是,五月五端阳,金匾绣的亮,金匾上绣的是,边区老百姓。五绣老百姓,抗战最热情,组织起自卫军,打倒小日本。六月热气腾,金匾绣花云,金匾上绣的是,民众的劳动。六绣民劳动,有利有名声,行行出状元,二流子成英雄。七月里七月半,金匾绣的宽,金匾上绣的是,妇女的生产。七绣女生产,织布又纺线,加入识字组,要当女状元。八月里八月半,金匾绣的圆,金匾上绣的是,边区合家欢。八绣好家常,卫生身体强,全家人都和气,民主好商量。九月里九重阳,金匾绣的长,金匾上绣的是,移民上天堂。九绣难民来,政府好优待,老户们帮助他,吃用有办法。冬天里天气寒,金匾十绣全,金匾上绣的是,政府恩情宽。政府恩情宽,冬学到处办,有吃有穿有文化,快活过新年。——摘编自周春健《<绣金匾>与中国现代革命》请将《绣金匾》第四段的歌词补充完整,并说明依据。【答案】歌词示例:八路军生产。四绣军生产,比民忙大半,夜晚间守警戒,白天务庄田。依据:符合歌曲诞生的时代,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三三制原则,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边区建设;契合歌曲创作方式及主题,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手法,唱出了人民的心声,表达对革命领袖、革命部队、革命政权、革命根据地的讴歌与认同。【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现象阐释题。时空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歌词示例:根据材料“三月里是清明,金匾绣三层,金匾上绣的是,模范八路军。三绣八路军,抗战下决心,对民众多恩情,爱国爱人民。四月立夏天,金匾绣的宽,金匾上绣的是,五月五端阳,金匾绣的亮,金匾上绣的是,边区老百姓。五绣老百姓,抗战最热情,组织起自卫军,打倒小日本。”可以从八路军生产方面进行补充,如八路军生产。四绣军生产,比民忙大半,夜晚间守警戒,白天务庄田。依据:结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可知符合歌曲诞生时代,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三三制原则,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边区建设;契合歌曲创作方式及主题,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手法,唱出了人民的心声,表达对革命领袖、革命部队、革命政权、革命根据地的讴歌与认同。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场关于殖民政策的辩论。在1885年大辩论开展之前,法国的殖民活动来到一个临界点:虽然共和国的殖民活动已经开展了一些时日,但是它尚未成为一项国家的政策和原则。法国政府为了继续对马达加斯加和越南的征服,向议会提交了额外的财政拨款的请求。这一请求,引发了两派就殖民政策的辩论。殖民派主张反殖民派主张在法国的旁边,德国已经筑起了藩篱;而在海洋另一边的美国,也变成了贸易保护主义者;大市场变得日渐狭窄,导致我们的工业产品越来越难以进入其中,这些大国甚至开始向我们自己的市场倾销一些我们过去从未见过的产品。对遥远土地的征服,只会让我们在贸易征服中败给竞争对手。能够打开市场的并不是战争,而是物美价廉的商品;市场并不属于武装得最好的民族而是属于装备最好的生产者。没有影响力的光辉,不参与世界事务,将所有对非洲或是东方的扩张行为看作是一种陷阱……这种生存方式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就是放弃。而且,在短时间内,一个大国就会因此沦为三流或是四流的国家。当一个国家在欧洲遭遇到了一些十分严重的挫折的时候,当其边境线受到了损害的时候,也许在发起远征之前,我们最好先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