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看待客之道,悟杜甫心境——《客至》品读【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杜甫及其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2.品读诗句,分析手法,掌握表达效果,把握诗人的情感线索。3.落实任务,对比阅读,体会诗人丰富的人生样态。【教学重难点】品读诗句,分析手法,掌握表达效果,把握诗人的情感线索。落实任务,对比阅读,体会诗人丰富的人生样态。新课导入导入:古人总结了“人生三大喜事”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由此可见人们对友情的珍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写友情的诗句: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为身处草莽的“野老”,他“一饭未尝忘君恩”,眼见祖国山河的破碎,耳听黎民百姓的呻吟,他时而踽踽独行,时而携家带眷,在灾难的大地上艰难地行走。纵观杜甫一生,总是在漂泊,总是在求而不得。他在世俗冷漠现实的嘴脸间辗转,无数次被现实泼洒冷水,可能他早就心灰意冷。又有谁会来拜访无权、无财、无势、无名的杜甫呢?但崔明府来了,杜甫怎能不欣喜万分?任务一:走近杜甫,了解背景杜甫生平:1.读书与漫游时期(35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问,裘马颇清狂”。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2.困居长安时期(35岁~44岁):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直到天宝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3.陷贼与为官时期(45岁~48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4.西南漂泊时期(49岁~58岁):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问”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享年58岁。视频回顾杜甫一生。本诗写作背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充满了生活乐趣。我们所熟识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上元二年春意盎然的一天,友人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公元760年春末作)堂成作者:唐·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公元761年作)春夜喜雨作者: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题目解说:作者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偏指一方,“我”。“过”,即探望、相访。相过:即探望、相访我。“喜”表明喜悦之情。行文思路:客至杜甫内容基调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盼客喜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待客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邀邻听朗读,体会作者情感。任务二:小组探讨作画,展示生活图景请根据《客至》解读表格(形象、特征、情感、手法)想象杜甫在草堂的生活场景,创作出简笔画,并阐明你在画纸上选择画出该意象的理由。解读表格:诗歌形象特征情景手法首联春水、群鸥、我江波浩渺、成群结队、形单影只孤独寂寥、闲逸忘俗、与世无争寓情于景颔联花径、蓬门、宾主简陋、热情兴奋、喜悦互文颈联盘飧、樽酒简陋真诚、愧疚细节描写尾联篱笆、老翁、我浓重的生活气息热烈、欢跃细节描写画作: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来访时间、地点隐士为伴春江水涨江波浩渺、环境清幽僻静“无人至”意境写景着笔,寓情于景:主闲客罕,心情寥寥巧妙铺垫客人将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不常来主不轻易延客佳客临门闲主喜出望外 由远及近,转笔庭院:主客对话,富有生活气息客人已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待客之简家境之贫实写待客,浓墨重笔:酒菜欠丰,频频劝饮宾主:真诚相待、深情厚谊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邻翁对饮:气氛热烈,兴奋欢快隔篱尽杯:酒意愈浓,兴致愈高客至情满,峰回路转:侧面落笔,别开境界宾主:脱略形迹、兴致盎然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2.“皆”、“但”“日日”有何表达作用?“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一片之感。“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秀丽可爱。“但见”含弦外之音,说明作者生活的单调,无其他访者。“日日”来的是群鸥,点明环境清幽僻静。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3.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互文: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互文举例: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4.请试赏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飧”,本指熟食,这里泛指菜;“兼味”,菜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旧醅”,旧酿的隔年浊酒。“醅”,未经过滤的酒。古人好饮新酒,所以诗人因旧醅待客而有歉意。“市远”“家贫”交代了作者此时的处境,隐含作者倾尽所有招待客人的盛情。情感:①竭诚待客的盛情;②好友来访的兴奋喜悦;③好友来访而只能简单招待的歉意愧疚;④与两人情感的深厚无问。如何抒发:①细节描写:详细介绍了待客酒菜何其简陋及原因;②反衬:反衬出作者与好友情感至深。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5.尾联描写了什么内容?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情感:“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可见二位酒兴之浓,气氛的欢快。这一细节别开生面,别有情趣,表现了诗人淳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如何抒发:“邀邻喝酒”:细节描写。家里来了尊贵客人了,邀请邻居过来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表现了诗人因友人到来内心无比兴奋。)小结(情感变化)单调、寂寞→欣喜→融洽→兴奋(本诗以“客至”贯穿全篇: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颈联重笔浓墨,着意描画延客的情景;尾联请邻翁共饮的细节把延客的气氛推向高潮。)思考1:有评论说:整首诗平白如画,看似信笔写来,实则结构紧凑,章法严谨。谈谈你的理解。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起:主闲客罕,心情寥寥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承:佳客临门,喜出望外空间:从外到内,由大到小蓬门今始为君开。衔接自然、浑然一体盘飧市远无兼味,转:旧醅简蔬,盛情款待时间:从迎客到待客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合:侧面落笔,脱略形迹隔篱呼取尽余杯。思考2:有评论说:前半见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见家贫真率之趣。谈谈你的理解。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起:环境幽僻,群鸥为伴足见寂寞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承:佳客临门,扫径迎客喜出望外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转:旧醅简蔬,真诚相待足见率真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合:邻翁对饮,隔篱尽杯脱略形迹隔篱呼取尽余杯。任务三:诗歌对比阅读,完成情境任务如果你是杜甫草堂的讲解员,你会选择在草堂里为来访的课人讲解杜甫的《客至》还是他的《宾至》,说明理由。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首联:我栖身的这地方过于偏僻,很少有人来,我年老多病,需要搀扶难以多拜,请您担待。颔联:我哪有名动天下的文章,你远来看我,车马停在江边,让我感谢又感慨。颈联:屈尊贵客你整日停留这破草房,只能用粗茶淡饭招待你,我这腐儒没钱没能耐。尾联: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小园开放的芍药花。)(《宾至》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直叙情事,描写作者于僻居老病之中有贵客不期而至而竭诚款待情事。上半写宾至,四句诗开合断续、错综照应,极尽变化之能事。下半写留宾,语意明快俊爽,温醇得体,豪放中自见殷勤之意,其问也明显流露出作者那一种文人高士的清高性格。)《客至》和《宾至》的不同:《客至》《宾至》居住环境春意盎然,清幽,僻静偏僻客至心情惊喜惊讶、冷淡如何待客兴奋、欢快、歉疚客套、尽礼数主客关系真诚深厚、亲切融洽客套拘谨、疏远冷淡诗人情感喜累(1.描写场景不同:《客至》中的待客描写,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意料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精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带有浓郁的生活息和人情味。《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迎客、交谈、接待、送客用笔均匀,多为客套话,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2.表达情感不同:《客至》中含多重喜:草堂周围环境清幽,景色秀丽之喜;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之喜;宴客就餐,频频劝饮之喜;乘兴酣饮,呼邻作陪之喜。《宾至》中则含多重悲苦:拖着老病之躯迎客之苦;来宾不自爱,“淹留”“竟日”,不胜应酬之苦;来客尊贵,无好酒菜招待之苦,又隐含自己满腹才华却穷困潦倒的自伤之苦。3.语言风格不同《客至》的语言通晓明白,如话家常。“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这些家常话听起来十分亲切。《宾至》语言庄重严肃,语带调侃。诗人说初到成都,哪有震惊海内的文章,既是对慕名而来贵宾的谦逊回答,又是反语,含傲岸之态,又有调侃嘲讽之意。“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既是客套话,又有送客之意。)原因:归根到底是来客不同《客至》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天,杜甫50岁时,可见诗人与崔明府早有交往,并且两人交情深厚。也有人认为杜甫母亲姓崔,崔明府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宾至》中所迎之人是贵宾,事先通报“车马”而至的“贵介之宾”,从“老病人扶再拜难”一句中可以看出来者身份不一般,忽闻通报贵客来临,还得拖着老病之躯,循礼恭迎。越是彬彬有礼,越说明主宾关系疏远冷淡。事实上,杜甫在《客至》《宾至》两诗对比中表现出的清狂与适意是他坚持个性、不愿改变自我的表现。正因如此,才有他对社稷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才成就了杜甫的伟大。以往对杜甫沉郁顿挫的描述是他在人生低谷时的写作风格,是杜甫经历动乱时刻意压抑了自身清狂。而当人生境遇顺利得意时,清狂就显露出来。体现出诗人丰富的人生样态。通过《客至》与《宾至》的比较分析,我们得以回到当时的现场,让杜甫的形象丰满与鲜活起来。陈秋田在评论《客至》《宾至》二诗时说:“宾是贵介之宾,客是相知之客,与前《宾至》首各见用意所在。”如其所言,两诗在内容和形式上均表达了自己对“客”的亲近与对“宾”的疏远。对此,体现了诗人在亲友面前平易近人、在权贵面前清狂寒傲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无骄无谄的交友原则。如果你是杜甫草堂的讲解员,你会选择在草堂里为来访的课人讲解杜甫的《客至》还是他的《宾至》,说明理由。客至杜甫宾至杜甫幽静偏僻、春意盎然幽静偏僻年老多病,不胜应酬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