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居住消费支出驱动力因子实证探析9100字(论文)】_第1页
【影响居住消费支出驱动力因子实证探析9100字(论文)】_第2页
【影响居住消费支出驱动力因子实证探析9100字(论文)】_第3页
【影响居住消费支出驱动力因子实证探析9100字(论文)】_第4页
【影响居住消费支出驱动力因子实证探析9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共15页)影响居住消费支出驱动力因子实证分析目录TOC\o"1-3"\h\u摘要 II引言 11.典型城市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31.1典型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结构及分析 32.日常消费结构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73.影响居住消费支出驱动力因子分析 83.1研究方法 83.2指标构建 93.3驱动力结果及分析 9参考文献 14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日常消费结构已经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差异较为显著。对各区域的居民消费结构及其优化程度进行测度,探寻合理的解释因素,才能为各区域优化消费结构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东,中,西部地区,选取昆明,乌鲁木齐,太原,南昌,南京,上海市,从区域年度变化,各类消费支出变化,各城市年际变化角度进行分析,定性分析其驱动力因素,由于居住消费支出的变动幅度大,因此定量研究消费结构驱动力时重点选择影响居住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论东,中还是西部地区,影响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最大的都是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城市化水平有关的指标,影响最低的是与第三产业发展有关的指标。因此,优化消费结构就是要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在食品消费支出逐渐减少的基础上,相应增加住,行,娱乐的支出,增加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使各项消费支出结构更加灵活。关键字:日常消费支出,变化,居住支出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日常消费已经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比例关系的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占比(厉以宁,1984)[1]。李果(2014)[2]认为日常消费活动是“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的肉体生命延续为宗旨的日常生活资料的获取与消费活动”。邓紫晗和张敏(2020)[3]认为对日常消费活动而言,情绪是对消费空间体验的表达,也是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广泛运用ELES模型及AIDS模型来研究消费结构。STONER(1954)[4]提出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是在效用函数的基础之上。这一模型把居民总消费划分两个方面,分别为基本消费需求和附加消费需求。LIUCHC(1973)[5]对STONER的ELES模型进行了修改,他分别用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代替消费预算和边际预算份额,将其进一步发展,成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朱慧莉(2016)[6]认为优化过程中的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周期性波动趋势。冯婷婷和张淼(2012)[7]认为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对于消费结构变化影响因素研究始于在20世纪80年代,是国内对消费结构变化的研究的最早时间,尹世杰较早对对影响消费结构的因子进行了研究[8],周建军和王韬(2003)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进行了分析,运用的是ELES模型[9]。唐琦(2018)运用QUAIDS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变迁,主要分析了1995-2013年间的数据[10]。酒江伟,张敏(2016)[11]研究不同阶层市民日常消费活动在雾霾影响下的变化。对于驱动力分析的研究,国内外对消费结构驱动力的研究方法一般为灰色关联度分析,因子分析等,对于消费结构驱动力分析,王强(2012)[12]在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相关分析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能源消费变化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运用脉冲响应函数(IRF)和方差分解(VD)来判断引起能源消费系统变化的主次因素。杨薇臻(2011)[13]采用Z-score法研究影响东北农业经济结构演变的驱动力,对9个指标年际变化,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13-16]是一种重要的多元统计方法,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比如社会学、心理学等。赵萍(2017)从定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消费结构升级的三大驱动力是收入增长提升消费能力,技术创新增加消费对象,以及深化改革完善消费制度[17]。对居住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研究,毕巍强(2019)研究发现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是居住成本变动[18],吴炜峰(2008)得出我国居住消费的收入弹性是人均收入的函数,以我国城乡居民居住消费收入弹性的实证数据为依据。[19]。目前对居民日常消费结构驱动力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较少,本文以定性加定量相结合,研究的日常消费结构为东,中,西部地区,选取六个城市,研究这六个城市城镇居民的日常消费支出的比重,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选取东部两个城市,上海,南京,中部两个城市南昌,太原,西部两个城市,昆明,乌鲁木齐,根据它们在2010、2012、2014、2016、2018年统计年鉴上的日常消费结构数据进行分析,从区域年度变化,各类消费支出变化,各城市年际变化角度进行分析,对6个城市在2010-2018年间变化最大的一项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将居住消费支出设为参考序列(Y),选择城镇总人口(X1),地区人均生产总值GDP(X2)及第一产业产值(X3),第二产业产值(X4),第三产业产值(X5),房地产投资(X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7),居住消费价格指数(X8),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9)设为比较序列,得到主要驱动因素,并对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用6个典型城市代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日常消费结构的不同,从而为东中西部地区提供更合理的建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角度出发。1.典型城市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结构变化分析1.1典型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结构及分析根据上海,南京,太原,南昌,昆明,乌鲁木齐市六个城市在2011,2013,2015,2017,2019年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得到其城镇居民人均日常消费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支出,并计算其占比,结果见表1,2,3,4,5,6。表1上海市城镇居民日常消费占比(%)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201035.388.169.858.194.5818.5415.30201238.998.527.237.704.1118.4315.04201435.006.709.905.8010.4016.0016.20201625.844.7334.104.827.3311.4711.70201824.874.7934.444.947.2211.4412.30表2南京市城镇居民日常消费占比(%)南京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201036.949.008.698.047.4811.1718.68201236.049.646.258.207.4912.9019.48201426.838.2622.826.195.7413.9316.22201626.457.5922.546.206.0012.8418.38201826.107.3222.796.136.0312.7618.87表3南昌市城镇居民日常消费占比(%)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201035.8711.4310.169.165.6917.4610.22201236.4111.439.309.775.5515.8711.67201432.7010.0723.738.594.0910.3110.51201633.148.2325.565.654.9211.6310.87201828.647.1327.575.905.0415.6110.11表4太原市城镇居民日常消费占比(%)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201031.7110.5510.025.4410.9717.7913.53201234.5310.8310.886.5210.2312.5714.44201425.3611.2923.085.828.6612.1513.64201621.739.1426.056.469.4213.2014.00201821.858.3625.886.4310.1912.8714.42表5昆明市城镇居民日常消费占比(%)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201040.6011.399.024.626.6117.2510.50201238.1814.026.074.756.8917.1212.97201428.186.9724.906.435.7811.3116.44201628.526.5325.766.646.7111.8214.01201826.047.3523.806.769.6610.5615.84表6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日常消费占比(%)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201039.6714.356.896.146.8013.8512.32201240.0813.957.286.367.6912.6012.04201431.0810.0520.146.266.3614.5511.56201629.908.5119.997.579.2013.7211.12201826.057.3121.136.419.2315.7814.09从区域年度变化角度分析,东部地区选取的上海,南京两城市2010年在各类消费支出占比上致相同,相差最大的是交通通讯支出,上海市的交通通讯支出占比比南京市高,相差7.37%,到了2018年,相差最大的是居住消费支出,相差11.65%;中部选取的南昌,太原两个城市在2010年各类消费支出相差不大,最大的是食品消费支出,相差4.16%,到2018年差距最大的依旧是食品消费支出,相差6.79%,西部选取的昆明,乌鲁木齐两个城市在2010年相差最大的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昆明市比乌鲁木齐市占比多3.4%,到2018年,相差最大的依旧是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但变成乌鲁木齐比昆明占比高,高5.22%。从各类消费支出变化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西部的昆明和乌鲁木齐市在2010年食品支出占比比东部的上海,南京和中部的南昌,太原都要高,到2018年,经济水平的提高,各城市的食品支出占比都在下降,昆明市与乌鲁木齐市的下降速度最快;衣着支出占比在2010年-2018年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下降速率最大的是乌鲁木齐市,下降了49%;居住消费支出占比在任何地区的城市变化速率都是最大的,各城市的居住消费支出占比到2018年,与2010年相比都成倍速增长,上海市城镇人口的居住消费支出占比增速是最大的,增速250%,各城市的食品,衣着支出占比变化具有一致性,都在减少;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变化各地区变化不同,南京,上海,南昌到2018年比重在减少,昆明,太原,乌鲁木齐到2018年比重在增加,变化最大的是昆明市,增加了46%,变化最小的是乌鲁木齐市,增加了4%;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选取的城市到2018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下降速率最大的是上海市,下降了58%,而西部地区选取的昆明,乌鲁木齐市都有较大的增加,昆明市增速更大,增速46%;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占比只有南京市和乌鲁木齐市有小幅度的增加,其余的城市都有不同幅度的减少,变化最大的是昆明市,到2018年降速39%;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比是所有消费支出占比中变化最小的,除上海和南昌有小幅度的减少,其余城市都有小幅度的增加,昆明市增速51%,变化最大。从各城市年际变化角度出发,上海市食品支出在2014年之前一直都是占比最大的,但在2014年后逐渐被居住支出反超,居住支出占比在2010到2018年间增速最大,医疗保健支出,衣着支出占比一直较小,文教娱乐支出占比变化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交通通讯支出与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比在逐渐较少。南京市食品支出在2010-2018年间占比虽一直在下降但始终居于榜首,居住支出占比在2014年后向食品支出靠近,有望超过食品支出,2014年的居住支出跳跃较大,文教娱乐支出,交通通讯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在2010-2018年间占比稳定。南昌市食品支出占比在2010-2018年间占比虽一直在逐渐下降但始终居于榜首,居住支出占比在2018年时已趋近食品支出占比,增速最快且食品支出占比与居住支出占比远远高于其他支出,2014年的居住支出占比跳跃较大,交通通讯,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占比总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文教娱乐支出占比比较稳定,在百分之十上下波动。太原市食品支出占比较大,在2010-2012年间远超其余消费支出。居住支出占比在2016年时已反超食品支出占比,居住支出占比增速最快,2014年的居住支出占比跳跃较大,交通通讯支出与医疗保健支出占比总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衣着支出占比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比比较为稳定,稳定在百分之五,百分之六左右。昆明市食品支出占比在2010-2018年间占比虽一直在下降但始终居于榜首,交通通讯支出占比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居住支出占比增速最大,2014年的居住支出占比跳跃较大,衣着支出,文教娱乐支出占比先增加后减少,医疗保健支出占比先减少后增加。乌鲁木齐市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比在2010-2018年间都是最大,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居住支出占比增速最大,衣着支出占比在逐年降低,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比到2018年变化程度最小,医疗保健支出和文教娱乐支出占比总体为先减少,后增加,交通通讯支出占比年际浮动较大,无明显趋势。到2018年,除居住和食品支出外,占比较大的就是交通通讯支出,占15.7%。2.日常消费结构变化的驱动力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消费需求在不断拉动经济的表现就是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目前我国城镇已进入消费加速的转型期,消费结构、消费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居民消费原来是单一的数量增长,现在演变成为数量增长与结构调整相统一。消费结构逐渐在向更高层次转化,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是经济发展良好的一个体现。所以从表1-6可以看出各城市食品消费支出占比一直在减少,食品、衣着和生活用品消费都属于日常消费,衣着和生活用品消费支出占比总体会逐渐增大,衣着支出的增加反应的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愿意花钱在衣着是哪个,而生活用品消费大部分属于刚需型消费,不同地区的城市会有一些程度的不同。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占比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城镇居民的出行范围、出行频次,越发达的地区,人口量大的地区会支出占比越来越小更小,反而离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较远的城市,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占比相对较高[19],所以东部地区选取的城市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占比就会相对较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在城镇常住人口中,可能老龄人口比重相对较高的地区,它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较高[20],但由于医保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所以根据不同地区城市的现实具体情况会有不同的变化。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属于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我们发现,大部分城市在2010-2018年间的占比都没有很大的变化,只有昆明市增速较大。由于居住消费支出占比变化速率最大,因此定量对消费结构变化驱动力分析时,着重选取影响居住消费支出的指标因素。3.影响居住消费支出驱动力因子分析3.1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多因素的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度是研究两个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的各个因素随时间变化时,其变化方向和速度与母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用关联度的排序来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如果它的排序越高,样本数据反映出两因素变化的发展态势久基本一致,说明它们之间的关联度就大,表明该因素是影响系统发展主要影响因子;反之,关联度就小,说明系统发展不受或少受此因素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便于分清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为分析评价系统发展提供相关的信息[21]。1.确定影响系统发展的各项因素指标,组成一个母因素Y0(t)(参考数列)和m个子因素Yt(t)(比较数列)。则:Y0(t)的样本值Y0(t)={y0(1),y0(2),…,y0(t)},t=1,2,…,n(n为时间序列个数);Yi(t)的样本值Yi(t)={yi(1),yi(2),…,yi(t)},i=1,2,…,m(m为子因素个数)。2.将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各评价指标的含义和目的不同,因而指标值通常具有不同的量纲,为了便于进行分析比较,需对各指标按下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减少随机因素的干扰。设X0(t),Xi(t)分别为无量纲化处理时的母因素和子因素的样本值,表示为:X0(t)={x0(1),x0(2),…,x0(t)},Xi(t)={xi(1),xi(2),…,xi(t)}t=1,2,…,n,i=1,2,…,mx0(t)=y0(t)/1nt=1xi(t)=yi(t)/1nt=1(3)X0(t)与Xi(t)在第t点的关联系数ξ0i(t):ξ0i(t)=(3)3.式中|x0(t)-xi(t)|=△i(t)成为第t点X0(t)与Xi(t);为第1级最小差;为第2级最小差;为两级最大差;ρ∈(0,1),为分辨系数,通常取ρ=0.5。4.求灰色关联度γ0i:γ0i=13.2指标构建遵循影响因子的重要性、代表性、数据获取性等原则,从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角度,选择城镇总人口(x1),地区人均生产总值GDP(x2)及第一产业产值(x3),第二产业产值(x4),第三产业产值(x5),房地产投资(x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7),居住消费价格指数(x8),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9)9个因素的原始数据进行初值化处理,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城镇总人口指标反映城镇发展水平,是居住消费支出的主要人口,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分下来能收益的多少,第一产业总值,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反映不同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城镇居民居住支出的关系,房地产投资与居住消费支出有一定的间接关系,它越高表明在这一年在房地产行业的投入越多,是影响城镇人口居住消费支出的间接因素,居住房屋越多,花在居住上的支出可能也会相应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任何消费支出的来源都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或者社会集团的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反映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居住消费支出有一定联系,居住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反映了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动。影响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的还有很多,比如房产价格,水电价格等,但由于房价价格不可控,同一地区不同地段房价也不同,水电消费因人而异,个体差异大,以及一些其他不好衡量的因素,所以本文暂不考虑进指标里。3.3驱动力结果及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方法,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的驱动力,以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作为“参考值”(母序列),研究9个评价项,由于其量纲不同,对9个评价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基于关联度提供分析参考,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时,分辨系数取0.5,结合关联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出关联系数值,并根据关联系数值,然后计算出关联度值用于评价判断。得出6个城市9个评价项的关联度及其排序,结果见表8。表8典型城市影响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驱动力因素的排序由于选的都是省会城市,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规模都比较大,因此大家的影响因素较为趋同。综合分析影响昆明,南昌,南京,上海,乌鲁木齐,太原的居住消费支出的因素得出,与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关联度较大的是城镇总人口,居住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说明影响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发展水平,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人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各城市城镇人口基本都是在逐年递增的,除了乌鲁木齐市先增加后减少,但总体还是在增加的,城镇人口是城市化水平的直接体现,说明,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城市可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就会越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第三产业产值关联度最低,说明与第三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几乎与城镇居民无关,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指与第三产业联系较大,所以得出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与第三产业发展联系不大。2014年各城市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突变明显,综合分析影响居住消费支出的驱动力因子发现,没有任何一项驱动力在2014年突变的,因此,在查阅统计口径发现,2013年,国家统计局调整了关于人均居住消费支出的统计口径,将自有住房租金折算纳入居住消费支出中,自此居住消费的水平,也反映出不同地区房屋租金价格的水平和变动情况。参考文献结论及政策建议由对昆明,乌鲁木齐,太原,南昌,南京,上海市的城镇居民日常消费结构进行分析,表明,不管西部,中部还是东部地区的城市,食品支出都是占比较大的,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住消费支出占比在逐渐增加,且增加速度较快,东部地区选取的城市到2018年居住消费支出占比已超过食品消费支出占比,中部地区选取的城市到2018年居住消费支出占比已逼近食品消费支出,二者相差不大,西部地区选取的城市到2018年居住消费支出占比虽与食品消费支出占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增速也不容小觑。由于居住消费支出的变动幅度太大,因此消费结构驱动力研究时重点选择影响居住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论东,中还是西部地区,影响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最大的都是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城市化水平有关的指标,影响最低的是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发展有关的指标。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定量分析不够,仅研究了变化最大的影响居住消费支出的因素。食品支出在我国所有地区的城镇居民支出中占比越来越小,说明恩格尔系数在不断降低,这是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的体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家庭服务逐渐向社会化转变的趋势愈来愈明显,随着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居民消费支出逐步向服务性消费支出分流。所以健康良好的消费结构,是在食品消费支出逐渐减少的基础上,相应增加住,行,娱乐的支出,增加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使各消费支出结构更加灵活。根据本文分析,到2018年,许多城市的居住消费支出已超过食品消费支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和富裕型演变,除了食品,居住,其余消费支出变动不是特别大,所以不管是东,中,西部地区,总体来说都应该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拓展居民投资渠道。提高消费支出灵活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信心,推行鼓励消费的政策,建立健全规范、完整、透明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的医疗、养老等保障制度,减少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千方百计降低住房、汽车等高价值商品的价格,形成良好的价格市场以给消费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加文教娱乐等居民精神生活的活动以促进消费,丰富人民精神娱乐生活,增加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形成更加良好健康的消费结构。西部地区应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文教旅游及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提高服务性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注重青少年教育。从现有数据分析,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预见,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教育支出的比重会逐渐上升。因此,在继续加大对各类层次教育投入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和各类技能教育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以政策助力消费[22]。东部地区的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西部和中部地区较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较为均衡,消费结构较为合理,但仍然存在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的现象,这与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预期有关。为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的需求,引导居民逐步改变消费观念,因此,政府要倡导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引导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配套,促进东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3]。而中部地区的城市消费支出结构已逐渐向东部地区的城市靠近,但离健康良好的消费结构还有一定距离,所以中部地也要向西部地区一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文教、旅游及休闲服务业,提高服务性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参考文献[1]厉以宁.消费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李果.全球化背景下的日常消费与人的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5):53-55.[3]邓紫晗,张敏.日常消费空间中的情绪产生与作用机制——基于南京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20,35(01):46-54+113.[4]STONER..LinearExpenditureSystemsandDemandAnalysis:AnApplicationtothePatternofBritishDe-mand[J].TheEcono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