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3.下列做法能使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铁B.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C.向一定质量的澄清石灰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D.向2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初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如图所示,烧杯中的溶液是下列哪种物质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硝酸银溶液B.氯化钙溶液C.碳酸氢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今年定为“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以纪念编制元素周期表150周年。如图为锶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8B.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6.C、CO2和CO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关于C、CO2和CO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完全相同②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③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④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一氧化碳可以用来炼铁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而亡⑦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是酸⑧通过化学反应,三者可以按照C→CO2CO的方向转化以上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⑥ B.②⑤⑥⑧ C.②④⑥⑦ D.③④⑤⑦7.下列叙述,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B.实验室制取氧气:分解反应C.氧化汞分解:分解反应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氧化反应8.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0℃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B.大于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D.将40℃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变成不饱和溶液10.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A.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C.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某同学在做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时,将剩余的浓硫酸直接倒入了水池中.当发现失误后,又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而排水系统是使用多年的铁管道.最后该同学在室外的出水口处发现:先是流出浅黄色的液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接着流出的是浅绿色的液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取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10g加入50g水中形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反应时CaCl2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解决以下问题:(l)计算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_____。(2)恰好反应完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2.96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14.化学学习中常常需要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对物质进行探究.图1所示实验中,两杯水都变红,但热水变红的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_____.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_____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_____.图3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为探究CO2能跟水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明发现工业运输浓硫酸使用的是铁罐车,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回顾)把光洁的铁钉放到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提出问题)铁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吗?为什么能用铁罐车来运输浓硫酸呢?(查阅资料)①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化学上称之为钝化。②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实验探究)小明用相同的铁片和等量的浓硫酸按图1和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A中硫酸浓度实验条件B中实验现象A中生成的气体实验一98%常温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生成极少量的SO2实验二98%加热品红溶液褪色______(交流与讨论)(1)小明将A装置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改进。试分析用可移动的铁丝代替铁片的优点(至少写出两条)_____、_____。增加的导管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反应过程中,导管伸入液面以下,起到液封作用,防止二氧化硫逸出;二是_____。(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图2的装置有一处明显的不足,请对图2的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实验结论)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持续反应,而常温下会因为钝化而使反应停止,所以能用铁罐车运输冷的浓硫酸。(实验反思)(1)在加热的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除生成二氧化硫外,还能生成硫酸铁和水。请写出铁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经钝化处理后的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生锈,原因是_____。16.请你参与以下2个实验探究活动并回答其中的问题。ⅠSO2和Cl2均能将湿润的有色物质漂白成无色物质。某兴起小组为验证SO2和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方案(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如下图所示,通入干燥的Cl2后,同学们发现甲中红色布条不褪色,乙中红色布条褪色了,此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该实验中发生了“Cl2+H2O=HCl+HClO”反应,若要说明HClO具有漂白性,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将乙中的布条取出烘干,发现未变为原来的红色,说明HClO漂白性是_______(填“可恢复的”或“不可恢复的”)。如图丙所示,向品红溶液中通停止通气体,加热试管,发现试液又变为红色,说明SO2漂白的反应原理与Cl2漂白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如图丁所示,将干燥的Cl2和SO2按分子数之比1:1混合,通入石蕊试液中,发现石蕊试液变红,却不褪色。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作出解释(已知:生成物中氯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6价):__________。Ⅱ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其原理是利用Fe2+和H2O2的反应产生能降解污染物的活性成分,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探究: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实验温度恒定在25℃或者40℃(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pH浓度/(mg•L-1)H2O2Fe2+①为②③提供参照25320416.8②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20416.8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020416.8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实验①、②表明温度的升高,降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实验发现,温度过高时,降解反应较难发生,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物降解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镁、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氢>铜。所以向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铁粉,能发生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不能与MgSO4反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滤液M中一定存在硫酸亚铁和MgSO4,故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Mg2+,故A正确;B、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置换出铜,会使固体的质量增加,铁和稀硫酸反应会使固体减少,因此滤渣N的质量和加入铁粉的质量可能大、也可能小,也可能相等,故B错误;C、由于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铁不能将镁置换出来,故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故说法C正确;D、滤液M中至少含有Fe2+和Mg2+两种金属阳离子,故D正确。故选B。2、A【解析】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选项正确;B.应先开始加热,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使收集的气体纯净,选项错误;C.收集O2后,应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否则收集的气体会逸散,选项错误;D.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使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中,砸裂试管,选项错误;故选A。3、A【解析】

A、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根据该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逸出气体的质量<铁的质量,所以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符合题意;B、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根据该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生成64份质量的铜,所以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参与反应铁的质量,故溶液的质量会减少,不符合题意;C、向一定质量的澄清石灰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根据该化学方程式可知,每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可生成100份质量的碳酸钙,溶液的质量会减少,不符合题意;D、向2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不再溶解,故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解析】

硝酸银溶液、氯化钙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D。5、B【解析】

A、图例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序数=38;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锶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图例中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锶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解析】

①物质化学性质是由分子决定,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组成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①不正确;②固体二氧化碳升华时,吸热热量,降低环境温度,有利于水的凝结,可以用于人工降雨,②正确;③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属于同一种物质,化学性质相似,③不正确;④二氧化碳不具有毒性,④不正确;⑤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以将铁矿石还原为铁单质,⑤正确;⑥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阻碍氧气的输送,造成缺氧中毒而亡,⑥正确;⑦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后,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不是二氧化碳是酸引起的,⑦不正确;⑧碳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⑧正确;所以②⑤⑥⑧正确,故选B。7、B【解析】

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详解】A、酒精在空气中燃烧: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制取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处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C、氧化汞分解:分解反应,该反应没有配平,汞原子反应前后个数不相等,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不是反应的基本类型,不符合题意。故选B。8、A【解析】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故选:A。【点睛】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9、D【解析】

A、由图可知,20℃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故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大于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C、4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将40℃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乙还是饱和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得出: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0、D【解析】A.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量相同。B.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酸性变弱,溶液的pH变大,但不会等于或大于7;C.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所以镁先完全反应,但是镁比等质量的的锌生成氢气多;D.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酸反应,后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Fe2O3+3H2SO4=Fe2(SO4)3+3H2OFe+H2SO4=FeSO4+H2↑【解析】

(1)使用多年的铁管道表面大量生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当遇到硫酸时发生反应生成浅黄色的硫酸铁溶液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2)当铁锈反应完以后,由于铁位于氢前,铁和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7克10%【解析】

(1)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x=5.3g,y=5.85g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10g-5.3g=4.7g答: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4.7g。(2)恰好反应完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恰好反应完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76g【解析】设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4474x2.96gx=1.76g,答:要使2.96g氢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1.76g二氧化碳.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结合氢氧化钙的质量计算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比较简单,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即可.1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与氧气接触紫色的石蕊纸花变红色将一只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CO2+H2O=H2CO3【解析】

(1)此实验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可见温度也是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故填: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与氧气接触;(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色,但是此实验无法证明CO2能跟水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将一只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进行对比;故填:紫色的石蕊纸花变红色;将一只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Fe+H2SO4═FeSO4+H2↑生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减少实验次数节约药品平衡试管内外的气压进行尾气处理6H2SO4(浓)+2FeFe2(SO4)3+6H2O+3SO2↑铁丝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解析】

解:[实验回顾]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实验探究]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所以A中硫酸浓度实验条件B中实验现象A中生成的气体实验一98%常温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生成极少量的SO2实验二98%加热品红溶液褪色生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交流与讨论](1)改进前需要进行浓硫酸常温、浓硫酸加热分别于铁的反应,铁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硫,所以用可移动的铁丝代替铁片的优点:减少实验次数、节约药品,增加的导管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反应过程中,导管伸入液面以下,起到液封作用,防止二氧化硫逸出;二是平衡试管内外的气压;(2)二氧化硫有毒,需要尾气处理,所以对图2的装置提出改进意见是:进行尾气处理;[实验反思](1)铁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铁、水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6H2SO4(浓)+2FeFe2(SO4)3+6H2O+3SO2↑;(2)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化学上称之为钝化,所以经钝化处理后的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生锈。故答案为[实验回顾]Fe+H2SO4═FeSO4+H2↑;[实验探究]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所以A中硫酸浓度实验条件B中实验现象A中生成的气体实验一98%常温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生成极少量的SO2实验二98%加热品红溶液褪色生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交流与讨论](1)减少实验次数、节约药品,平衡试管内外的气压;(2)进行尾气处理;[实验反思](1)6H2SO4(浓)+2FeFe2(SO4)3+6H2O+3SO2↑;(2)铁丝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16、水盐酸和红布条的实验不可恢复的不同的SO2+Cl2+2H2O═H2SO4+2HCl403探究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加2H2O22H2O+O2↑反应速率趋向于零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为10【解析】

Ⅰ(1)从Cl2与H2O反应生成HCIO分析;(2)二氧化硫能够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因而具有漂白性,该无色化合物具有不稳定性,受热容易分解,恢复为原来的颜色;(3)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二者能按1: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没有漂白性的氯化氢和硫酸而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