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绪论 教学课件_第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绪论 教学课件_第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绪论 教学课件_第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绪论 教学课件_第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绪论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一页,共五十四页。绪论(Introduction)

I.什么是组织学(Histology)?组织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细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A.微观结构:1.光学显微镜(Lightmicroscope,LM):计量单位是微米(μm)。(1μm=0.001mm)。2.电子显微镜(Electronmicroscope,EM):计量单位是纳米(nm)。(1nm=0.001μm)。第二页,共五十四页。B.相关功能:微观结构和其功能相适应,反之亦然。C.人体结构的4个层次:1.细胞(Cell):人体结构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组织(Tissue):由一群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及其细胞间质)构成。人体内有4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3.器官(Organ):由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构成。4.系统(System):由结构相似且功能相关的器官构成。第三页,共五十四页。胚胎学:研究人体在子宫内正常发育和异常发育的科学。精子卵子胚胎分娩受精卵3-8w9-38w1day-2w联体畸胎7w(Fertilization)第四页,共五十四页。II.为什么要学习组织学?1.组织学又叫微观解剖学(Microanatomy),是解剖学知识的进一步完善。2.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学好组织学是学好生理学(Physiology)的基础。3.只有了解正常结构,才能学习其异常变化。因此组织学是病理学(Pathology)的基础。4.组织学成绩不及格,必须补考,重修和留级。第五页,共五十四页。

问题

解决方法

观察对象太小

放大

显微镜

观察对象无色,无反差

染色(HE染色)

观察对象生化成分不同

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

观察对象是活体

培养组织胚胎学研究技术第六页,共五十四页。III.怎样学习组织学?A.LM技术:分辨率(Resolution)是指能够分辨相邻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LM的分辨率约为200μm。1.切片(Section):将组织切薄使光线可以透过。a.固定(Fixation):为保存新鲜组织的微观结构,尽快将组织浸入到酒精,甲醛,苦味酸,Bouin’s液或Zenker’s液等固定剂中。第七页,共五十四页。b.石蜡包埋(Paraffinembedding):*脱水(Dehydration):用浓度逐渐升高的酒精(70~100%)将组织中的水完全置换出来。*透明(Clearing):用二甲苯完全置换出酒精。*浸蜡(Infiltration):在60~62◦C时,用液态石蜡完全置换出二甲苯。室温时石蜡凝固成固态,内含待切组织。第八页,共五十四页。c.切片:用切片机将组织切成1~20μm厚的蜡片,然后将其放到温水上,待其完全展开后,裱到有粘附剂的载玻片上。第九页,共五十四页。除切片外,还有其他处理组织的方法:*铺片(Wholemount):用于很薄的组织,如肠系膜。*磨片(Groundsection):用于很坚硬的组织,如骨和牙。*涂片(Smear):用于液态组织,如血液,精液和唾液。第十页,共五十四页。2.染色(Staining):染料可以将微观结构显示不同的颜色以便观察鉴别。在染色前,需要脱蜡入水,因为染料是水溶性的。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a.

最常用的染料是苏木素(Hematoxylin,

H)和伊红(Eosin,

E)。*苏木素是碱性染料,蓝紫色,可以使细胞核等着色。被苏木素着色的结构本身为酸性,具有嗜碱性(Basophilic)。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

*伊红是酸性染料,粉红色。可以将大多数细胞的细胞质染成红色。被伊红着色的结构本身为碱性,具有嗜酸性(Acidophilic)。*不易被苏木素和伊红着色的结构具有嗜中性(Neutrophilic)。第十三页,共五十四页。HE染色:苏木精(Hematoxylin)伊红(Eosin)染色碱性染料将嗜碱性物质(本身酸性)染成蓝色酸性染料将嗜酸性物质(本身碱性)染成红色细胞核中的DNA、RNA细胞质中的RNA细胞质、膜性结构(线粒体、溶酶体、滑面内质网)第十四页,共五十四页。

肥大细胞的颗粒被甲苯铵蓝(一种蓝色染料)染成紫红色b.

如果某结构显示的颜色和染料本身的颜色不同,该结构具有异染性(Metachromasia)。c.

如果某结构能将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并吸附银原子而使自身显示棕黑色,该结构具有嗜银性(Argyrophilic)。第十五页,共五十四页。网状纤维具有嗜银性,因此可以用银盐染色来显示。第十六页,共五十四页。

H&E染色的中等动静脉d.

不同的染色方法,其结果不同。第十七页,共五十四页。醛复红染色的中等动静脉第十八页,共五十四页。在染色后,重新进入酒精和二甲苯,最后用中性树胶封片,以便长期保存。*切片:固定→梯度酒精→二甲苯→石蜡。*染色:石蜡→二甲苯→梯度酒精→水。*保存:水→梯度酒精→二甲苯→中性树胶。第十九页,共五十四页。B.EM技术:1.

EM可分为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2类。2.

EM的原理和LM相似,但用电子束代替光线,磁场代替玻璃透镜。分辨率约为0.2nm。

第二十页,共五十四页。3.

EM的组织的制备与LM的相似,但有以下不同:a.

通常使用戊二醛和四氧化锇作双重固定。b.

切片超薄(厚度小于90nm),塑胶包埋。c.

用重金属盐如醋酸铀或醋酸铅等染色。因此,所有原始的电镜图片都是黑白的。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四页。SEM显示巨噬细胞表面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四页。扫描电镜图(SEM)脾血窦细胞分裂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四页。TEM显示胰腺腺泡细胞内部结构。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四页。C.特殊的染色方法:1.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

细胞化学)法:通过生物化学的方法在原位产生不溶解的有颜色的反应产物,来显示微细结构的位置,然后用显微镜观察。

PAS反应:用来显示多糖的分布。先用过碘酸(Periodicacid)将多糖氧化,在多糖表面形成戊二醛结构,然后用无色亚硫酸品红(Schiff试剂)还原戊二醛形成紫红色沉淀。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四页。肝脏的PAS染色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四页。免疫细胞(组织)化学

利用抗原(antigen,Ag),抗体(antibody)特异结合的原理,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的一种方法。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四页。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染色法:a.

待测结构或化学物质被看作抗原(Antigen),通过非常敏感和专一的免疫反应使抗原和被标记的抗体(Antibody)结合,然后显示标记物,在原位产生不溶有色的反应产物,最后用显微镜观察。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四页。b.

2种基本染色法:*直接法:第一抗体被标记。*间接法:第一抗体也被看作抗原,而第二抗体被标记。因为信号被放大,因此更加敏感。3.放射自显影(Autoradiography):给细胞所要代谢的物质分子上标记放射性物质如I125等,间隔照相,从而追踪该物质代谢途径。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四页。第三十页,共五十四页。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四页。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四页。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四页。原位杂交原理:根据单链核酸片段能和经过标记的已知互补核酸链(探针)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定位识别细胞内特异性DNA或RNA序列。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四页。digitoxin荧光原位杂交术hybridization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四页。原位杂交术(地高辛标记)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四页。细胞培养(cellculture)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四页。学习组织学应注意的问题:1.体内结构为立体的,三维的,而课本、讲义和显微镜下的结构均为平面的,二维的。2.学习组织学应注意静态与动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四页。单层立方上皮模式图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四页。单层柱状上皮模式图

第四十页,共五十四页。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模式图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四页。复层扁平上皮模式图

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四页。变移上皮模式图(膀胱)

第四十三页,共五十四页。第四十四页,共五十四页。腺发生模式图

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四页。外分泌腺的形态分类

第四十六页,共五十四页。纤毛横切面超微结构模式图

第四十七页,共五十四页。大鼠输卵管上皮细胞纤毛电镜像×50000

左图纤毛纵切,右图纤毛横切第四十八页,共五十四页。第四十九页,共五十四页。细胞连接

超微结构模式图

第五十页,共五十四页。缝隙连接超微结构模式图

第五十一页,共五十四页。基膜超微结构模式图第五十二页,共五十四页。上皮细胞基底面质膜内褶

超微结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