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课件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课件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课件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课件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文知识单元梳理七上第一单元知识梳理《春》

散文《济南的冬天》

散文《雨的四季》

散文《观沧海》古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绝句《次北固山下》古诗?律诗?《天净沙

秋思》元曲1.朗读技巧2.语言赏析技巧3.七上第一单元知识梳理0102030405题目类型例如2018年宁波卷中17题:请你结合加点字词赏析画线句子。“诗眼”炼字型2020年杭州市中考卷中的第17题“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富有气势,请作赏析。。名句赏析型【赏写法】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乙诗后两句________。表达技巧型例如2017年宁波卷中的20题,请你结合作品内容,说说这首曲的语言特点。语言特色型例如2020年宁波卷中第17题,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情感赏析型同一作者异质文本的整合联结同一作者异质文本整合联结

同一作者的异质文本整合,教学目标在于了解“其人”,探究他的人生轨迹,理解他的人生追求。2020湖州中考卷1.整合课内

作者作品杜甫《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月夜忆舍弟》2.联结课外(一)选材《兵车行》寻找诗圣之旅1.读标题2.辨类别3.抓意象看炼字4.悟情感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诗歌类型表现手法不借助外物诗 直抒胸臆咏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叙事抒怀诗 叙议结合怀古咏史诗 借古讽今①忧国伤时②人生志向③人生感受④思乡怀人意象:①意象的效果②判断意象的象征义。炼字:①动词②形容词③数量词④虚词⑤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⑥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寻找诗圣之旅(二)读中比异1.出示作者(杜甫)生平(三)异中求同寻找诗圣之旅

读书壮游时期(712—745)(三十五岁以前)困守长安时期(746—755)(三十五至四十四岁)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四十五至四十八岁)漂泊西南时期(759—770)(四十八至五十八岁)2.异中求同明形象

杜甫始终不变的是什么?选材读中比异异中求同整合课内联结课外读标题辨类别抓意象、看炼字悟情感生平介绍异中求同凸显形象感悟苏轼情怀不同作者同质文本的整合联结2020年杭州中考卷是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李攀龙的《于郡称送明卿之江西》对比鉴赏,都属于送别诗。2021年台州卷是白居易《晚出寻人不遇》和许有壬《渔家傲·访毕雪严不遇》的对比鉴赏,可分类为叙事感怀诗。2020年奉化的诊断性测评中也出现了闺怨诗的对比鉴赏的题型。甲_____闺思唐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甲_____闺思唐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阅读甲乙两诗,关注诗人描写的景物,根据要求答题。(5分)(1)根据诗歌内容,将“春”,“秋”两字分别填在相应诗题的横线上。(2分)(2)正是那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触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请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句,品味诗人所写之景,体会诗中女子的闺思。(3分)2020年奉化区初三诊断性考试(一)选材(闺怨诗)春闺思唐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菩萨蛮·商妇怨宋江开春时江上帘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二)归纳共性闺房色彩或带有思人韵味的凄凉意象。言愁意象:秋风、夜雨、寒夜、寒衣、白发、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行为类意象:眉锁、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室内用具: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绮席、碧纱等建筑意象:翠楼、高楼、宫殿、玉阶、窗等。题目意象意境特点

标题中含有“怨”、“怀”、“妇叹”、“闺怨”、“幽恨”、“寄良人”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凄凉、忧伤、孤独情感弃妇:对年华已逝、美好不再的感慨;对爱情婚姻的失望;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的无奈和控诉征妇:思念、关切、对团聚的渴望;对朝廷连年征战的不满;对战争无情的痛诉。宫妇:寂寞孤单、百无聊赖;向往自由和幸福;对帝王情薄、遭人冷落的怨恨。(三)寻找个性诗歌的个性来自诗人的个性,诗人与他人不同,在于它独有的情感,因此,读懂“这一首诗”,必须要理解诗歌中的“我”。1.诗人所处时代3.诗人思想情怀2.诗人个人经历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诗人所处时代3.诗人思想情怀2.诗人个人经历王昌龄信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实现致君尧舜、建功立业方面持儒家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报国之志在他的思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他一生不顺,三十岁为官,但官运不畅,获罪发配。近五十岁,又获官职,中间还曾被贬官职。六十岁,辞官还乡,途中被安徽亳州刺史杀害。王昌龄一生才华横溢、结友甚多,两次被贬、长期谪居。

不仅体现了思妇的愁,也充满了诗人对于功名理想的热衷追求,体现了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三)寻找个性选材归纳共性寻找个性整合课内联结课外登临诗登临对象常用意象意境特点

常见情感诗人所处时代诗人个人经历诗人思想情怀登临对象常用意象常见情感意境特点亭、台、楼、阁、山(高)开阔、萧瑟、悲凉(与情感相关)云鸟山水树林(眼前事物)歌颂美好风物,赞美大好河山,抒发作者登临之愉悦羁旅流离之愁,思想怀亲之苦,表达孤独寂寞之感。抒怀立志,抒发作者远大的理想和豪情壮志。怀古抒情,抒发壮志难酬之忧,表忧国忧民之志。寄寓登高幽情,感悟人生哲理,抒发自己的追求。登临诗共性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王昌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