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论药代学药动学_第1页
药理学总论药代学药动学_第2页
药理学总论药代学药动学_第3页
药理学总论药代学药动学_第4页
药理学总论药代学药动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理学总论药代学药动学1.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药物与毒物:药物滥用与误用:药原性疾病:2.药品开发3.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促进四、研究方法拿来主义,借用。invitro,invivo,exvivo五、分支学科临床药理学、实验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等。第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药物的作用和效应●药物作用(action)

效应(effect)●药物的基本作用:改变靶器官功能:兴奋(excitation),抑制(inhibition)●药物作用方式:直接和间接●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和选择性二、药物作用的结果-双重性1.治疗作用(therapeuticeffect):对因(etiological)和对症(symtomatic)治疗第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1)副作用(sidereaction):2)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急性(acute)、慢性(chronic)、特殊毒性(unusual):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teratogenesis)和致突变(mutagenesis)。3)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oraftereffect):4)停药反应(withdrawalreaction)5)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6)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7)耐受性,耐药性,依赖性…

第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量-效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一)表示法图形纵轴:效应;横轴:剂量(浓度)或其对数。(二)类型1.量反应量-效曲线(gradeddose-effectrelationship):效应随剂量而增减。注意50%Emax的剂量2.质反应量-效曲线(quantumdose-effectrelationship):全或无累加量-效曲线第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有关参数及意义1.效能(maximumefficacy,efficacy)和效价强度(potency)2.半数有效量(medianeffectivedose,ED50)3.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4.治疗指数(therapeuticindex,TI)LD50/ED505.可靠安全范围LD1—ED99或LD5—ED95。四、构效关系略。五、药物的作用机制大多数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特定受体相关。第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受体(receptor)1.定义2.特点:立体特异性、高效性(灵敏性)、饱和性、多样性、可逆性、可调性。(二)配体(ligand)内源性和外源性1.确定配体的标准:高亲和力(affinity)2.配体分类:标准:亲和力和效应力(efficacy)1)激动剂(agonist)

inc.完全激动剂(fullagonist),部分激动剂(partialagonist),反向激动剂(inverseagonistornegativeagonist),部分反向激动剂(partialinverseagonist)。第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拮抗剂(antagonist)inc.竞争性(competitive)拮抗剂,非竞争性(non-competitive)拮抗剂3.受体学说1)占领学说(occupationtheoty)

核心点:药物产生的效应与被占受体数目成正比。E/Emax=[DR]/[RT]=[D]/KD+[D]当E=1/2•Emax时,KD=[D]占领学说的两次修正:内在活性(intrinsicactivity)和储备受体(sparereceptor)。2)二态学说/变构学说(twostatetheory,allosterictheory)第8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重要参数1)KD,2)pD2,3)pA2,4)affinity,5)intrinsicactivity(),6)spareR。pD2=-logKD,pA2:拮抗剂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在此浓度下,激动剂要产生原有效应,其浓度必须增大1倍。六、受体类型1.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eg.N-R,GABA-R,NMDA-R,Gly-R…2.G-蛋白偶联受体:多。DA-R,Adr-R,5-HT-R,M-R,阿片-R…。第9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主要为一些生长因子受体,涉及核酸和蛋白质合成。4.细胞内受体:eg.甾体激素受体,甲状腺素受体。5.其他酶类受体:eg鸟苷酸环化酶六、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1.cAMP;2.cGMP;3.肌醇磷脂(IP3,DAG);4.Ca2+。七、受体调节脱敏(Desensitization)

超敏(Hypersensitization)第10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药物的跨膜转运(transmembranetransport)(一)定义(二)方式1.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

1)特点:顺差、不耗能、无饱和和竞争抑制、不要载体。2)影响因素

●药物方面(分子大小、脂溶性、极性…);●转运环境方面(转运面积、血流、pH…);第11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常见类型: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和滤过。4)pH和pKa对药物简单扩散影响分析

弱酸:pH-pKa=log(A-/HA)

弱碱:pKa-pH=log(BH+/B)

总结1:呈分子状态易转运。

总结2:酸酸碱碱,呈分子状态多,易转运。例2.载体转运(carrier-mediatedtransport)1)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特点低→高,耗能,需载体,饱和限速和竞争抑制。2)易化转运(facilitateddiffusion)第1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药物的体内过程(一)吸收(absorption)1.定义2.影响因素:1)影响转运的上述因素;2)给药途径或吸收部位;3)制剂3.评价参数:1)首过消除(firstpasselimination);2)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①定义: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量和速度。②表示法:F=(A/D)×100%;F=(po等量药物AUC/iv等量药物的AUC)×100%…绝对生物利用度;第1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F=(等量受试药AUC/等量标准药AUC)×100%…相对生物利用度;3)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图2-144)达峰时间(Tmax)和达峰浓度(Cmax)(二)分布(distribution)

1.定义

2.影响因素:1)影响转运的上述因素;2)组织亲和力;3)血浆蛋白结合:主:白蛋白;结果:暂时失活,储库作用,药物间相互作用。;4)屏障:主: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

3.评价参数:表观分布容积(Vd)=A/C0

第1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1.定义2.主要转化场所和步骤肝:氧化、还原、水解、结合。3.主要酶

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系

特点: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可被诱导和抑制。

生物转化≠解毒或灭活(四)排泄(excretion)1.定义2.途径:①肾脏:小球滤过,小管被动重吸收,小管主动分泌;②胆汁和消化道;③乳汁;④其它:肺,腺体第1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时-量关系及参数1.药-时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

AUC0

=A/+B/2.峰血浓度(peakconcentration,Cmax)3.达峰时间(peaktime,Tpeak)4.消除半衰期(eliminationhalflife,t1/2)0.693/ke

5.生物可用度6.稳态浓度(Css)

第1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房室模型和药物消除动力学(一)房室(compartment)和房室模型(compartmentmodel)中央室,周边室,一室、二室和多室模型,非房室模型(二)血药消除动力学1.瞬时血药浓度衰减规律:dC/dt=-ke.Cn,k=ke2.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kinetics)1)公式:当n=1,dC/dt=-ke.C1=-ke.C积分Ct=C0.e-ke.t两边取对数中央室周边室第1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Ct=㏒C0-ke.t㏒e,∵㏒e=1/2.303,∴㏒Ct=㏒C0-ke.t/2.303

当Ct=1/2C0,t1/2=0.693/ke,

ke=

2)特点:①恒比消除;②半衰期恒定;③血药浓度对数与时间呈直线关系。3)意义:①估计1次给药后一定时间体内药物存量(消除情况);②估计规律性给药体内药物达稳态(Css,Ass)时间;③估计血浆清除率(plasmaclearance,CL):CL=ke.Vd=A/AUC第18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零级动力学(zero-orderkinetics)1)公式:n=0,dC/dt=-k0.C0=-k0,积分Ct=C0-K0.t当Ct=1/2C0时,t1/2=0.5.C0/k02)特点:①恒量消除;②半衰期不定;③血药浓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4.给药方案与血药浓度变化规律关系(遵循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1)恒速静脉给药:经5个t1/2达Css,无Cmin和Cmax第19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间隔一定时间给予一定量,经5个t1/2达Css,有Cmin和Cmax。

3)恒速静脉给药,要快速达Css,可在第1个t1/2内,将静滴速率提高1.44倍。4)恒量,恒时分次给药口服,首剂加倍,快达Css。5)给药间隔时间改变而剂量不变经5个t1/2达Css,Css不同,但Cmin和Cmax波动不同。6)给药剂量改变而间隔时间不变经5个t1/2达Css,Css不同。7)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改变,但单位时间内给药总量不变经5个t1/2达Css,Css相同,但Cmin和Cmax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