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听课与评课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听课与评课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听课与评课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听课与评课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听课与评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背景下的听课与评课听课:探解课堂现场的真谛听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听课虽然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研究的一局部,但在以往的活动中,对听课的指导、研究和要求不是十分注重。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大力倡导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通过听课研究改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实际上会不会听课、能不能听好课、怎样去听课是值得很好研究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听课的质量和能否抓好常规教学,更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持续有效的深人开展。听课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下面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听课的有关问题。主要讲两点:一、从理论上弄清四个根本问题,二、听课的四种根本类型。壹、从理论上弄清四个根本问题一、什么是听课听课是一般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也有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听课是教学的常规工作之一。听课是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部门检查、指导及各种层面上的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教研人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听课也是一种技能和方法,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培训,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听懂课、听好课。因为听课者一方面应具备一定的教学修养和经验,另一方面应掌握一定的听课技术要领,需要以原有教育思想和类型经验参与为根底,以看、听、想、记和谈多种听课活动协调为保证的立体性综合技能。听课不是目的,听课是手段,是途径。通过听课到达甄别认定课堂教学优劣的目的,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二、听课的根本特点1.目的性一般来说,听课总是有一定的目的要求。为什么要去听课?听什么样的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听课者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听课者总是根据听课的目的来选择时间、地点和对象等,并有选择和有侧重地听一局部课或学习哪些内容。如新教师听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观摩学习,主要看上课教师是怎样教的,如重点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是如何运用的、课堂气氛是如何活泼的等,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运用。2.主观性虽然课堂教学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但听课活动中的主观因素很多。一是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听什么人的课,根本上是听课者自己确定的。二是听课者和被听课者以及学生都是有主观意识的人,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因听课者的参与而发生变化。三是听课者的听课行为受他的教育思想、教学经验、对被听者的印象等的制约。3.选择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课就意味着选择。例如,学校要对年轻教师培养和考核,就会选择听年轻教师的课;要推荐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就会听局部优秀教师的课;要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就会不打招呼地随机听课。4.指导性绝大多数听课活动在听课后要形成个人或集体的认识和意见,而且在全部听课活动中,上级对下级、领导对教师、专家对教师及学校内部的公开课、研讨课等的听课占大多数,形成的评价要以一定的方式反响给学校或教师,要提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和要求及改良措施等。5.理论性听课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需要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做支撑。听课者即使听本专业以外的课,也要能听出一些成功的地方和缺乏之处,这本身就需要听课者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根底及掌握一定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听课的过程中及听课后,听课者要进行一些思考分析,要对被听课者做一些定量或定性的评价,这也需要相关的理论指导。6.情境性课堂教学几乎是每天都在进行的活动,课堂是一种较为自然的情境,而听课又是在现场进行的一种活动。听课者和被听课者都处于一定的情境中,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就可能有不同的过程和结果,即使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学校上同一节课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评价。我们获得的听课资料及有关的感觉和理解是离不开一定情境的,而且不可防止地带有不稳定性和偶然性。三、听课的目的和作用为什么要听课?听课者盲目地去听课和有方案、有目的地去听课,其作用和效果是大不一样的。1.有利于掌握和了解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和要求等现状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新的根底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为了确保课程改革按照预想的方向进行,就必须了解教师是否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以及教师是否习惯和喜欢这种新方案。由于课堂是教育政策、教学要求等最终落实的地方,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各方面要求的最终、最直接的表达,通过听课就可以了解到一些实际问题,并供教育决策部门和教学指导部门参考。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执行得如何?教育教学管理是否到位?课程标准、课时方案执行得如何?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等是否贯彻落实?通过听课,有关部门都可以得到根本的了解,从而把握指导教学工作的主动权。2.有利于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水平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最根本的表达形式。反映教学质量和水平上下的方式很多,但课堂教学是根底和前提,重视课堂教学的原因就在于此,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如何?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教学中有什么经验和缺乏?通过听课可以得到根本的评价。3.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深人有效地进行“以人为本”是社会开展的必然要求,教师的开展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被认为是促进学校开展和提高的根本因素。不同的学校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即使在同一学校,教师的能力、风格、专长、实践经验等也有很大的差异。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管理及研究人员与学校及教师之间、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通过听课,不仅可以了解自己或其他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到相互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且可以融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增进相互信任,有助于集体合作、营造良好的教研气氛,促进教学改革的深人和质量的提高。a.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当今的社会是迅速开展的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国家、社会、家庭、学生对教育和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上面临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就需要培训和学习,而最有效、最直接、最经济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课。应该说听课是教师专业化开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听课不仅可以学习到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用别人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更主要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将一些听课得到的感性认识归纳为理性的认识,发现自己教学中的缺乏,通过取长补短,相互交流,改良自己的教学,就可以共同提高。通过听课可以发现一局部教师优秀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等,经过思考分析及论证总结,就可以组织观摩课等听课学习活动,推广其方法和经验等;其他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活动学习到那些优秀和先进的理念、方法和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思考和吸收,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四、听课的要求1.要明确听课的目的、方案和要求无论是听何种类型的课,在听课前都应确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听课者也必须明确这些目的和要求,否那么,就可能得不到有效、真实的听课信息,就达不到听课的目的。听课是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学业务指导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一,因此,听课应该有制度、有标准、有方案,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及具体的操作方案。上级教育教学部门安排的听课,是常规性检查还是调研性检查?怎样检查等?都应该有明确的要求。教研室和学校的听课活动更应该制度化,每一学期听多少课、听什么样的课、到达什么要求等,可以将方案、目的、要求等传到达每一个教师,使他们将其作为工作的一局部,自觉地去听课和接受听课,而且要对听课作为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落实。2.要了解教材和教师的根本情况教材、教师、学生是具体的客观存在,而听课又是带有较多的主观因素的活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等,对此,听课者必须熟悉,熟悉教材可以在听课前突击看看相关的教学内容,另外也可以在听课初和听课过程中用简短的时间看一看有关内容;否那么,你就不一定能听出教师是否抓住了教学重点、讲清了教学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等。如果是听其他学科的课,也应该有大概的了解,否那么听课可能就有失公正,就失去指导意义。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教学传统、教学特色、教学根底、教学风格、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等,听课者应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一些了解,增加听课的针对性及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要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听课者介入课堂,会使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或多或少的失真,绝大多数被听课者对听课者抱有戒备心理,特别是上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及学校领导听课,很容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紧张情绪,授课者一般都力求使课上得让听课者满意〔有时候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这样就必然会使这节课有别于平时的课堂教学。听课者应当熟悉如何进人课堂。听课者应抱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去听课,适当地给教师讲一下为什么听他们课的有关情况,或了解和关心一些学校或教师的教学情况,或与教师说说家常话,转移和减轻教师的紧张或抵触情绪,尽最大可能迅速取得被听课者的信任、理解和配合。进人课堂后,听课者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不要漫不经心,不要干扰学生学习,不要干扰教师上课,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听课者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尽量使课堂教学以真实自然的面貌呈现。4.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听课要透过现象听出本质,即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史、教育哲学等。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人,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经验、新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听课者就应该不断地关注和学习有关学科的新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等,了解课程改革的新的政策形势、教学要求等,获取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措施和要求等。从而提高听课的品位,准确地发现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是听好课的前提,如当前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色转换意识等。如果听课者不了解这些新的要求,就不可能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审视课堂教学,就可能出现“听不懂”的现象,甚至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5.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听课不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是一种方法和技能。听什么?怎样听?主要应听:(1)教师是否表达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2)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3)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4)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5)是否有创新的地方。(6)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看什么?怎样看?主要应看:(1)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标准合理,教具〔包括多媒体等〕运用是否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2)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课堂气氛是否活泼,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记什么?怎样记?原那么上听课记录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主要思考是:(1)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2)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缺乏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3〕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4)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5)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表达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6)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总之,应该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如教师讲和学生发言时,就要以听为主,兼顾观察;教师在板书和学生在演练时,就应以看为主,兼顾其他;学生在练习时,就应以思考为主等。6.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根本素质的表达,它反映了听课者的品德、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根本素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型所表达的教学思想、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等是不同的,有关的听课要求等也是不同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的听课记录中,可能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但常规的听课记录一般有听课记录本和听课评价两个方面组成。另外,在做听课记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听、记要分清主次。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2)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炼。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根据听课的类型,有些记录应该全面一些,有些记录那么要突出某一个方面。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可以简明扼要地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缺乏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以免遗忘。(3〕一段时间后,对听课记录要进行整理,并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或提倡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等,提出一些改良的意见和要求等。7.要积极参与评课,反响要实事求是,以鼓励为主评课时要积极参与,对教师的自评和听课教师的评价应认真地记录和思考,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借鉴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听课后要尽可能地同被听者进行交流〔这种反响同评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关评课的内容在稍后会详细阐述,这里不再具体分析〕,要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热情主动地与教师交谈。例如,对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不要把存在的问题讲得太多,应有重点地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建议的形式提出,要尽可能挖掘他们教学中的闪光点,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感觉;对有经验的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良的地方,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认识到还有改良的地方和提高的空间,让他们继续努力,向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开展。听课的反响更多的是与教师的研讨和交换看法,虽然也需要指出成功和缺乏或改良的地方,但交换意见时要抓住重点,多谈优点和经验,明确的问题不模糊,存在的问题不回避,要尽可能以平等商量的语气,以鼓励为主,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是去做定性的分析和评价。贰、听课的四种根本类型听课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总的来说,课的类型决定了听课的类型。不同性质的课、不同形式的课等对听课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的特点及相对稳定的共性要求,将听课划分为检查型听课、评比型听课、观摩型听课和研究型听课四种类型。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的教学研究和听课过程中有可能是交叉的,听同一节课有可能到达几种听课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听课中,既能做到功能的区分,更要做到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一、检查型听课1.什么是检查型听课检查型听课就是为了了解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过程、某一方面或某个问题的情况而进行的听课活动。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督导评估中的听课、检查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的听课、中考和高考复习调研听课、学校领导听新教师的课、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性听课等都属于检查型听课的范围。检查型听课是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监督、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最普遍的一种听课形式。2.检查型听课的特点〔1〕突然性听课者是有目的、有方案、有意识地去听课,对被听课的学校、教师、班级、哪一节课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事先是不十分清楚的或提前知道的时间不会太长。学校或教师对这类听课总是有被“突然袭击”的感觉一般来讲,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业务指导部门的听课,还是学校领导的听课,只要是出于检查的目的,作为正常工作的一局部,为了得到客观、真实的第一手的信息资料,很少会提前通知被检查的学校或教师。对于听课者来说,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随机的,听哪一位教师的课往往也是不确定的。上级对下级的工作检查中的听课,也有时候往往是下级部门给予安排好的,听课者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2)真实性检查型听课活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在教学常态下进行的,学校和教师很少提前刻意做好准备这样,学校或教师呈现给我们听课者的课堂教学根本上是他们的正常状况。当然不可能完全的一致,因为,外来听课者的介入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学校和教师,至少他们在主观上要尽最大可能力求上好这节课,但由于教师的心态变化,有些课可能比平时好,有些课可能还不如平时。从总体上讲,我们听到的课及了解到的教学情况根本上是客观的,最接近、最真实反映学校和教师平时正常情况下的教学实际。(3)灵活性听课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能和工作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听课,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较少。如为了了解课程改革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转变的情况,就应该进行检查型听课,但什么时候听、听哪些学校的、听什么类型教师的课、采取什么形式、是集体调研还是个别调研等就可以灵活掌握。3.检查型听课的要求(1)要明确检查的目的无论是检查学校的教学工作,还是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以及进行一些有关新课程的专题检查,都应该目的明确、要求清楚,否那么,将影响到听课的质量。检查什么?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检查?要到达什么目的和得到什么结果?都应该让听课者知道。(2)要在常态下进行检查型听课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是“突然袭击”式的,有时可以作为工作方案提前下达给有关的部门和学校,有时可以以适当的形式提前告知教师。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教师按照有关检查的要求做好工作,因为检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为了确保检查的客观、真实,尽量不要提前通知,即使必须通知,也应尽可能将影响听课客观公正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教师即使准备,对正常的教学的客观性影响不大,听课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3〕要熟悉听课的要求对于听课者要进行适当的培训或提出要求,这种培训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培训,根据听课活动的实际情况可以灵活掌握,但至少要使每一个听课检查者明确听课的相关要求,如:需要检查的内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怎样使用有关的调查表格和调查工具以及怎样评价等。否那么,即使是每一个听课检查者都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听课对象,听课的过程和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出人,因为不同的听课者在学科知识、专业特长、教学经验、评价方式等方面是有差异的。(4)要尽量减少被听课者的戒备心理因为这种类型的听课活动带有临时性、突然性,外来听课者进入学校或课堂时,往往会引起被听课对象的戒备,从而影响到听课的真实性。为此,检查者要设法尽快取得被听课对象的理解和配合,灵活处理听与被听的关系,防止以检查者自居。(5)要准备好与听课对象交换意见检查型听课虽然不一定都要同教师交换意见,但是在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同教师交换意见或探讨一些问题。原因如下。①课后与教师共同探讨和交换意见是听课的常规要求。②这是对教师的尊重,特别是教学研究人员更应该做到,因为这既是处理好同教师关系的重要方面,也是学习提高自己的重要方式。③教师需要听课者的指导,绝大多数教师把听课者作为比他水平高的“专家”来看待,教师平时接触听课者的时机很少,他们想知道“专家”对他的看法,即使我们不一定是该门学科的专家,但总会有可思考的向题及可研讨的问题。(6〕要进行总结通过检查性听课活动,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有时候还要拿出具体的总结性意见或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由于检查对象仅仅是一局部,这就需要我们从全局的角度进行以点带面的综合思考分析,并得出共性的定性意见,提出对全局有指导性的要求和措施。二、评比型听课1.什么是评比型听课评比型听课主要是为了对教师做定性评价的听课活动。如评优课、考核课及评优秀学科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等的听课就属于这个范畴。2.评比型听课的特点(1〕筛选性在各级各类的优质课评比及各种考核课中,被听课的教师是通过各种形式筛选出来的,他们应该是某一方面的在各种层次上的优秀者。听课者要求对这局部教师进行筛选,通过听课保存一局部教师和淘汰一局部教师,或推荐到上一层次去继续参加评比,或直接评出等级,或做出定性的评价。(2)公正性虽然在其他类型的听课活动中也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但在评比性听课中,这一特点更为突出。所以,听课者会尽可能地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节课。由于是选拔性或做定性评价的听课活动,同时听课者往往不是同一个单位或同一个地区,这样公正性的特点就能充分得到表达。(3〕比拟性听课者对每一位上课的教师不仅要有定性的分析和评价,而且要对上课教师进行横向的多角度的比拟分析,如对教学根本功、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学生能力的培养等进行比拟。比拟性的特点在这类听课中也是很明显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特别是优质课的评比〕,对教师的评价在很大程度是通过对教师的比拟分析后得出的。3.评比型听课的要求(1)要认真了解和掌握评比的目的、要求和相关规定对不同的评比课或考核课的目的、标准、要求等是不同的,对听课者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优质课的评比同有关优秀学科教师等考核的侧重是有明显差异的,这就要求听课者事先要认真地学习和理解把握,为听课的客观、公正奠定根底。(2)对课的内容要熟悉一般评比型课的内容是提前确定的,有些考核性质的课有可能是临时随堂听课,但作为听课者虽然是某一方面的有威望的教师或专家,但不一定都对所要听课的教材内容十分熟悉,有时候可能还没有接触过,如高中教师就不一定熟悉初中、小学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等,反之亦然,有些专家对教学的思想、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要求等宏观方面可能很有见解,但对教学的内容、教材的处理等微观方面可能就不一定熟悉。所以,如有可能,听课者要尽可能多地熟悉听课的内容,以保证评比的公正,尽可能使个人的评价符合被评价对象的实际及同其他听课者的评价相一致。(3〕要做详细的比拟性记录听课笔记虽然应有详略,但在这类听课中要特别详细地记录各位教师的特殊之处,做比拟性的记录和思考。因为,要分出等级,重要的方面就是听课者要对所有教师的课进行比拟,在比拟中区分出层次及做出定性的评价。〔4〕要客观公正地听每一节课参评的教师或被考核的教师应该都做了一定的准备,有些还做了大量的准备,甚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各校的教学条件、教师层次、教学资源等是有很大差异的,你所听到的课就可能同这位教师平时的课有很大的出人。特别在评比型听课活动中,一般教学手段都比拟新颖、教学形式都比拟活泼、教学设计都比拟到位,但这些都应该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效劳作为听课者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公正地听好每一节课,特别是在对被评价教师的比拟中,要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相关的教学要求,全面地去思考,克服片面性,防止被外表的一些东西迷惑。如有些教师使用多媒体,很吸引学生,知识的容量也很大,却成了电脑操作员,而有些教师可能很少甚至还没有接触到多媒体,但课上得很实在、很新颖;有些教师的煽动性很强,而有些教师的逻辑性很好。我们认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要认为使用多媒体了就一定比不使用好,有些课不一定适合多媒体,有些课使用与不使用的效果差异不大,有些课用传统的讲解和分析效果可能更好。听课者要全面完整地把握和评价(5〕要对听课人员进行选择在这类听课活动中,听课者的个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定性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在评比型听课〔特别是有些考核课〕中,听课者不一宁都是所听学科的专家,但至少要做到根本能听懂上课者的上课内容,如果对上课内容一窍不通,即使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再高,也难以说到点子上;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果没有教学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那么,即使对教学内容理解透彻了,也不能评价到位听课的组织者要根据评比或考核的要求,选择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有一定经验和威望的人员负责听课。三、观摩型听课1.什么是观摩型听课观摩型听课是为了总结、推广、交流及学习教学经验和方法等而进行的听课活动。包括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等2.观摩型听课的特点(1〕示范性活动的组织者和在通常情况下将这种课作为典型、示范来看待。和这类课一般是由特级教师、名教师、优秀教师或某一方面有特色、有创新、有经验的教师上的课。(2〕推广性在这种听课活动过程中,辅之以一定的形式和要求,帮助那些有经验、有特色的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层次,特别是目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往往将那些年富力强、有创新和活力、在实施新教材中取得一定成功的青年教师作为观摩的对象,推广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等,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影响。(3)学习性任何听课都是一个或主动或被动的学习过程,但在观摩类型的听课活动中,学习性的特点最突出。听课者的学习目的是十清楚确的。有位中学老师说:“我听完一堂好课,常有这样的体会:就如深山探宝,心头甜滋滋的,讲课者的思想激情、艺术魅力,给我留下了长远的记忆。有时即使是不理想的课,某一方面也会有深刻的启示。”〔徐世贵:《怎样听课评课》,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第I版,第58页〕3.观摩型听课的要求(1)要端正学习的态度,认真地听和看在这类听课活动中,听课的人数往往比拟多,有时候活动的组织者也往往将听课、会议、考察参观、旅游等结合在一起安排。在这类听课活动中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的讨论,又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公为是与课堂教学不发生关系的人员,如果听课者的学习要求再不迫切、学习态度再不端正,就不可能去认真地观摩学习,也学习不到什么东西。另外,由于许多条件的不同和情况的变化,加上听课者的自身素质和学习需求不一样,即使被观摩对象是特级教师、名教师等,也不一定完美无缺或使每个听课者满意。实际上能听出“问题”,就是自己水平提高的另一种书现形式。作为听课者,一定要态度端正,要虚心,要认真仔细地、全神贯注地去听和看,要认真地记录。即使课上得“很差”,也可以从中知道“差”的原因。(2〕要认真仔细地记录有特色、有创新的地方课程既然被观摩,一般总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有值得听课者学习的翅方,有时候可能是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材处理、教学手段等宏观方面有时候可能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等微观的方面。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要特别将与众不同的地方记录下来,虽然与众不同的地方不一定都是成功的方法或经验,但从听课中发现缺乏和错误、思考其形成的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也是学习和提高。(3)要与自己的课进行认真的比拟分析比拟的方法是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有效方法。学生听课完全是为着准确而充分地接受、理解和加工教学信息,而教师听课那么是把教学信息作为凭借条件,并思考其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是否有特点等,通过比拟分析,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到达提高自己的目的。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者就可以比拟思考一些问题,比方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这个问题为什么可以那样理解、这样提出问题好不好、学生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学习困惑等,这时候思考问题的角度要尽可能小,要与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思考,并记录下来〔此时的思考往往是创新的火花、自我提高的关键〕。听完课后,要整理听课记录,对有关的记录应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比拟性的思考,比拟一下自己如果上这节课将怎样上,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有哪些东西是值得自己学习的,自己的课有哪些缺乏和需要改良的地方?从而在比拟中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改良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四、调研型听课1.什么是调研型听课调研型听课是为了研究、探讨有关教育教学问题或了解教学改革实验进展情况而进行的听课活动。研讨课、实验课、调研工作中的听课等就属于这个范畴。2.调研型听课的特点(1)目的性作为这类听课者,无论是教学研究人员,还是学校领导和一般教师,其听课的目的都是十清楚确的。在事前往往对调研的问题进行反复的论证,解决为什么要进行调研?怎样去调研?调研后怎么办等问题。由于目的明确,其主动性、积极性和针对性就很强。(2〕探讨性这类听课活动往往是实验研究性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虽然可能有比拟明确的研究目的和比拟成熟的做法与经验,而且在一定范围已经研讨过一段时间,但作为听课者来说,其听课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评价教师,而是与授课者一起探讨某些问题。同时,作为组织者也是期望听课者共同进行探讨,因为随时都可能发现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但值得研究的问题.有时候授课者事前是知道听课的有关要求的,也积极参与到有关的调研过程中去。〔3〕选择性教育教学中需要调查或研讨的问题很多,对问题的探究方法和途径也很多,将哪些问题作为调查或研讨对象呢?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调研?这就要进行选择;听哪些人员的课需要选择,一般选择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开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作为听课对象;让哪些人员来参与听课调研也需要进行选择,往往选择那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在某方面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专家及同教材的教师或对这间题有研讨兴趣的教师来听课。(4)导向性虽然是调研性质的听课活动,但组织者或听课者对调研的问题往往是经过认真的筛选论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探讨,而且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大概存在什么问题已经有所了解或对问题的解决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只不过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明确,需要在调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路。所以,这类听课活动交流和研讨的导向性是比拟明确的。(5〕反复性这样的听课活动往往不是一次两次,需要屡次的反复。如这次调查或研讨的问题,可以在不同的学校重复,可以让不同的教师上课,可以让不同的教师听课。但听课者中的一局部人员是应该相对固定的,他们与授课者往往共同讨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共同切磋问题,共同反思,共同总结,经过这样屡次的反复,逐步完善提高调研的质量。3.调研型听课的要求〔1)要做好调研的准备工作研讨什么问题,为什么将这一问题作为研讨的内容,有关这一问题在当前理论和实践上的进展状况如何,要学习和掌握有关的一些理论知识,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要选择或设计好调研材料和调研工具,如调查表格、评价等级量化表、录音录像设备等,并且要熟悉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要掌握调查或记录的原那么和标准。同时,要对调研的有关问题进行自己的思考,带着问题听课,要尽可能预先设想在调查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以保证调查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师生互动调研的问题:讨论——讨论是如何发起的;对教学的目的和纲要学生是否清楚;教师是否鼓励学生提问。各种问题——问题是否具备修辞性和真实性;一次提一个还是多个问题;教师是否使用中心问题〔继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探究性问题〔来要求学生超越浅薄的和未完成的答案〕或者转向性问题〔来要求别人的阐述或认同〕。问题的水平——教师所提问题的水平如何;低水平问题一般有“正确”的答复以及要求学生回忆或列举事实,高水平的问题要求学生概括、比拟或者分析信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如何反响和处理;答复的问题是否礼貌和热情地被接受。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反响——教师候答的时间有多长〔明确的表达答案对于困难的问题来说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教师是否使用口头强化;是否有非语言的反响〔微笑、点头〕;教师对于学生的建议或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是否持接受态度。〔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58页〕(2〕要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这类听课活动中,听课者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否那么,就无法也不可能全神贯注地了解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就无法获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全面、真实的表现,也就达不到研讨的目的。有时候可以将调研的目的、要求、方法等告诉上课的教师,因为有时候需要教师的配合才能到达调研的要求或完成调研的任务,所以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甚至可以同教师一起备课和商讨教学中的有关问题。(3)要主动和虚心听取教师的建议和要求在课前或课后,听课者应该将自己的调研主题和设想等告诉上课教师及其他听课教师,使他们对调研的有关问题有所思考,以便交流时提高针对性。我们要主动、平等地对调研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及通过听课的有关认识和建议等同教师们交换看法,同时积极主动征求教师们对调研的有关问题的建议,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等,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调研思路,提高调研质量。(4)写出调研报告无论是集体调研,还是个别调研;无论是组织安排的调研,还是自己主动参与的调研,每一次调研听课后,都应该及时地整理好有关的调研材料,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完善下一次的调研方案.经过一段时间或几次调研听课后,就有关的调研问题要写出调研报告,将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缺乏经过理性的反复思考分析后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并提出有关的改良意见或工作措施和要求等,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或改良和完善自己的工作。〔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58页〕评课:翻开教评相长的通道评课的相关理论知识评课是一项十分有研究价值的课改研究课题,它也是一种具有艺术化的说服能力。评课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科学化的评课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新一轮课改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良教学实践的功能。”新一轮课改的实施离不开课堂阵地,因为最后落脚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开展。《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而,我们必须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在课堂。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好的老师来实施高质量的教学过程,没有好的评价体系来“催化”教学过程,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是“一潭死水”,也没有“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成长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所以,要狠抓课堂教学以及课堂教学评价,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优化教学形式,完善教育功能,提高教学效率。特级教师徐世贵老师认为:“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发挥应有的功能。”然而,在现实的评课中,却存在着不少弊端,没有发挥评课的应有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听后不评。这是评课大忌,也就失去了听课的意义。二是不痛不痒。有些教师评课较随意,别人听后觉得毫无价值。三是抓不住关键。虽然评起来头头是道,却没有深入关键与实质内容,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四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分清主次。五是老好人。害怕伤害执教者,就说一些好话。听评双方都没有受益。六是语无伦次。让人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七是孔中观人。听了一节课就将执教者的上课水平“打人地狱”,这与评课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八是追赶时髦。现在流行什么新的教育理论就赶紧用时髦的话题和理论去套,并没有给与会者与执教者多少收益。其实,评课作为一门具有研究价值的科学和实用技术,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且具有一定的原那么、评课的内容、评课的方式方法、评课的技巧等。一、评课的内容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评课首先就要对课堂教学评价,也即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唐晓杰等编著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一书中指出:“考虑较多的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教师与教学方法的相互作用、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要评价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教学目标与绩效达成、教师专业开展等等方面。比方教学《草原》,不光要评价教师如何执教,即如何引导学生对美丽草原的感悟,还要看执教效果如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看目标达成度的上下,即学生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和感悟草原的美的,学生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祖国美丽草原的热爱。二、评课的功能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非常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良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课堂评价应当成为广阔教师和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美国著名教授W·J波帕姆撰写的《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一书对课堂评价做了详尽的阐述。关于评课的功能,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个成效:一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三是带动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四是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最终实现八个优化,即:优化教师教育思想与理念、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优化作业设计、优化教学管理和优化教师教学根本功〔徐世贵:《怎样听课评课》,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魂月第I版〕。三、评课的原那么在评课时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评课原那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师书评课时应遵循以下一些原那么。(1)实话实说原那么。实话实说对于听评课教师来讲,是一种很重要的责任心问题。它是执教者与其他与会者学习借鉴的一个时机。只有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评课才有实在的意义。这里面可能会出现“话重”的情况,所以实话实说也要讲究方法与策略,讲究谈话的艺术。(2〕“心理零距离”原那么。评课者要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给执教者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特别是要用一种十分诚恳的态度去评课。让别人特别是执教者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在充满“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感觉到你的善意,容易接受你的意见,这样才有助于执教者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准的提高。(3〕突出重点原那么。评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能抓住重点局部们尽地谈,理论联系实际,哪些地方需要改良,哪些地方很有特色,让人一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4)鼓励性原那么。评课的最终目的是要鼓励执教者〔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尽快成长,成为课堂教学直至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5〕因人而异原那么。因执教者情况各异,课堂教学的形式的不同,评价侧重点的不同,评课也要有一定的区别和特色。对于一些骨干教师要把要求拔高一些,抓住个性特点,挖掘教学特长,激发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6)艺术性原那么。评课也要讲究艺术,要掌握心理学理论,掌握“谈话的策略,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且要注意评议的尺度,从帮助、教育、促进的角度去考虑,把课评足,少议论人。四、评课的形式评课的形式有很多,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课的形式。(1)个别面谈式。听课者与执教者面对面地单独交流,更容易进行双向沟通。既可以保护执教者的自尊心,探讨问题也更容易深人。当然,这只限于听课人数只有一两个人的情况下采取。(2)小组评议式。人数较多往往采取小组评议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学校举行一些展示课、研究课等。程序主要为:一是执教者说课。二是听者评议。三是领导、专家总评。(3)书面材料式。评课要受时间、空间、人员、场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不便在公共场合交谈的问题可以通过书面传达自己的见解,还可以填写举办者设计的评课表。〔4〕调查问卷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是学生学习效果调查表,二是听课者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表,三是教师自评表。这要根据评课者或组织的需要来决定。(5〕陈述辩论式。先有执教者陈述自己的上课设想、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特色、教学成败等问题,可有侧重地谈谈。接着就像辩论比赛一样,评课者提问,双方再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总结。最后,权威专家点评。(6)点名评议式。这种评议方式有点像考试,有评课组织者或负责人采取点名的方式请参加评课者进行现场点评。(7〕师生评议式。这是表达教学民主的一种评议方式。执教者评议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方式、合作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等,多肯定积极因素,少批评。学生那么主要评议教师上课的精神面貌、自己学的情况,有没有没搞懂的知识等方面。(8)专家会诊式。邀请专家对执教者的课进行会诊,更容易帮助青年教师扬长避短,尽快迈上课堂教学的轨道,尽快成长起来。由于专家看问题比拟准确,比拟深人、能够有理有据,所以专家会诊更有说服力。(9)自我剖析式。这是重要的一环。在听取了别人的评价后,执教者要及时进行反省性的修改、优化,进行二度设计。特别是在反思时要根据自己的缺乏,探究失误的原因并及时记录,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综上而言,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整个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局部,评课必须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它将促进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的良好风气的形成;有助于学校领导更好地诊断、检查教学质量;同时专家可以了解动态,开展教学理论。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结果,而是要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乏,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个体开展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评课的根本要素在评课的具体操作中,应从哪些角度入手评,哪些内容才是评课的根本要素呢?有四个方面的内容。评课第一要素: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还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参照。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思维,比拟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把它正确地表述出来。教学目标的根本要求是要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明确性以及可检测性。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如能根据学情制定符合根本要求的教学目标,将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很不明确的,不但学生不清楚,连教师自己也是模模糊糊。有不少教师将目标等同于目的。一般说来,目的是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而目标那么是关于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目标成效达成的一种明确的陈述。目的是用一般的不可以直接观察或非行为的术语来陈述的,目标那么要尽可能用准确而具体的行为术语来陈述,因而可以通过观察做出评价。用目的来代替目标就显得过于笼统和模糊,缺乏操作性和可测性。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但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还要表达出来,让学生心中有数在教学之始,教师要明确陈述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经常提醒学生关注教学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使自己达标的内容及其活动上。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条重要措施。一、评价教学目标的表述与作用评价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表述是否准确,就要根据知识点与学情来判断。关键是看该目标能否在教学中发挥它特有的作用。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也是串联教学活动的一条红线,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地促进教学活动朝产生最大成效的方向开展。要想制定比拟好的教学目标,必须知道教学目标有怎样的分类。布卢姆于1956年发表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克拉斯沃尔于1964年发表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哈罗于1972年发表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三分册:动作技能领域》。他们把教学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其中认知目标包括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情感目标包括接受、反响、价值的评价、组织价值观念体系、价值体系个性化;技能目标包括反射动作、根本根底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和有意沟通。这一理论对于我们评价教学目标有一定借鉴作用的。二、评价教学目标的表述目标的表述总的要求是应尽量准确、科学合理、便于检测,把教学目标表述得更明确、更具体、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才是理想的教学目标呢?理想的教学目标应该到达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难度适中、便于检测等根本要求。(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理想状态下的学习结果〔包括知识、技能、智慧、情意、思想和品德等〕,而不是教师指令性地要求学生做什么,也不是教师对教学结果的一种假设与猜想。比方“循环小数”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制定:①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③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操作、观察和检测,尽量防止用模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要做到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的有机结合,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要表达差异性、共存性,实现目标的最正确个性化、人本化。(3)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如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反映记忆、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水平。(4〕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认知学习领域、情感学习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几大方面,并做相应比拟准确的表述。根据布卢姆等人的有关教育理论研究,对教学目标的评价具体抓住以下三大类:(1)认知领域的目标评价知识〔识记〕方面: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有关材料能识别和再现。要求学生能确认知识、进行选择、默写背诵、概括描述、给出说明等。理解〔领会〕方面:是否在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实质,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思想,对知识进行转换、解释、推断,了解事实与原理,解释文字资料,解释图表,转译文字资料为另一种资料形式,验证方法与过程,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述,举例说明所学过的问题等。应用方面: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能够针对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知识情境中。教学目标中,要求表达学生能做到表现、列举、计算、设计、示范、运用、操作和解答实际问题等应用要求。分析方面:要求学生到达:能对事物进行具体分析,能运用图示、表达理由、举例说明,对复杂事物的各局部能区别、指明、分开、再分,能认出在推理上的逻辑错误;区别真正事实与推理,判断事实材料的相关性。如划分文章段落,写出段落大意及找出中心思想等。综合方面:教师是否要求学生综合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解决问题,进行创造、实施总结等。如写出一份结构完整的论文提纲;提出一份系统的实验方案或方案等。评判方面: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给予价值的判断。以上这六类目标是有层次、有顺序的,教师需要很好把握六类目标的实质。这样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才不会让一些指向不明、难以操作、不能达成或达成低效的情况出现。同样,评价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时候,也要关注同样的问题。(2)评价情感领域的目标评价情感领域的目标主要抓住接受、反响和价值观的组织三个方面。①教师是否能够通过创设情境或提供材料有意识刺激学习者,使之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要进行简练的表述。②从教学目标要能看出:教师是否要使学生学习时不仅注意到某种现象,而且主动参与,做出反响。③教学目标中要能反映出学生能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的要求。④学生遇到许多价值观念出现的复杂情境时,能够克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拟,逐渐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和独特的品性。(3〕评价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知觉:指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和功用,以便指导动作。准备:指对稳定的活动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愿意活动〕。知觉是其先决条件。有指导的反响:指能在教师指导下表现有关的动作行为,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例如,能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学习,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试误练习,直到形成正确的动作等。机械动作:指经过一定程度的练习,学习者的反响已形成习惯,能以某种熟练自信水平完成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响:指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动作操作。操作的熟练性以准确、迅速、连贯协调和轻松稳定的指标。适应:这一阶段练就的动作技能具有应变能力,学习者修正自己的动作模式以满足具体环境的需要,这是高度开展水平。创作:指学习者在学习某动作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创造新的动作技能的能力。强调以高度开展的技能为根底进行创造。三、评价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起的作用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起的作用,主要有指向作用、鼓励作用和标准作用三种。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的指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引的,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评课第二要素:教学过程的评价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开展为本”。这一理念不仅表达在教学目标上,还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表达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索,主动发现与创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我们在全面评价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抓住其中主要的问题——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否有效。要评价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和学习过程是否有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学生的学习心境、学生的个性开展、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生的协作能力、学生的技能开展、学生的思维开展、学生的认知状况、学生的学习绩效。和谐而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应该让人感到有一种乐趣,能表达探究的快乐,能品尝成功的喜悦。一、学生的学习心境应该是愉快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会保持最正确心境.就能自由自在地畅游于社会和生活的海洋中。我认为,如果学生能够保持最正确心境,就能在学习中畅游。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愉快的,这是学生能够学好知识的重要条件。心境愉快和思维紧张是辩证的统一体,二者如果进行最正确组合,学生必将取得高效的学习结果。如果学生始终以积极而愉快的心境对待学习,再难的问题他也会觉得有乐趣。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习心境的时候,所要注意的主要是学生愉快心境保持的时间、变化的原因、影响学习效益的程度。愉快心境保持的时间。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持久地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那么他的学习效果一定会很理想。事实上这种理想状态是不多的,微乎其微。往往是在学习探究的前阶段表现比拟好,然后便呈现下降曲线。有时候经过老师的信号刺激,才会有所改变,但也是不持久的。如果学生没有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其学习质量自然不高。愉快心境变化的原因。为什么学生的愉快心境会发生变化呢?这里除了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没有新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上课开始“三把斧”之后便趋于平淡,学生也就提不起精神。或者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根本就没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意思,学生哪来兴趣可言。所以值得教师们反思。教师应该创设情境保持学生的愉快学习心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设法激发和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心境,评价教师是否注意了和做到了“想方设法刺激学生生成良好的学习心境”,看教师有没有这样的意识,可以通过访谈和查资料等方法来评定,再者看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来进行刺激的。另外一个就是看学生的表现。二、学生的个性开展应该是健康的学生的个性特征是制约和影响有效学习的重要的根底因素,教师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开展,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十分重要的。来评价学生的个性开展是否健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学生是否有学习欲望。学生自然流露的学习欲望才是最真实的,如果教师进行适时的鼓励,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那么学生就会不断获得成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最能够反映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欲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就会表现为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并学得有兴趣。(2〕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上应该表现为:积极参与活动,敢于质疑问难,能积极动手实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和伙伴协作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参与欲望,就会消极对待学习,学习效果就会降低。(3〕学生是否与人协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孩子是否具有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关键看学生责任心强不强,是否能够主动帮助同伴,同时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4)学生是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5〕学生的特长是否得到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能够发现学生的特长,能够在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特长,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开展(6)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学习的影响有多大。学生的气质特征对学习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学生的气质在学习态度、心理活动以及与人交往、合作时能够得到表达。三、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是端正的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其实是不太明确的,需要教师的激发和调动。但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缺乏内需的学习是没有后劲的,作为教师来讲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正面引导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1)学生应该对所学内容感兴趣。(2)学生学习有目标性。(3)学生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4)学生学习始终是有热情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不稳定的,它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断加以强化教师要培养、激发、维持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即成就动机,使其获得一种内在动力,让学生愿意学习,完成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四、学生的学习参与应该是主动的学生主动参与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那么,学生的参与欲望怎样给予评价呢?怎么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是积极主动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标来分析:〔1〕认真聆听。〔2〕积极思考。〔3〕勇于发言。〔4〕大胆质疑。〔5〕友善合作。〔6〕积极创新。参与式学习主要是学生能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评价学习成效。他们也能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鼓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贯穿于他们整个学习活动中。对参与式学习的评价可以给学生一项作业或调查等工程,然后对学生进行观察、访谈、检查,以得出评价结果。五、学生的活动时间应该是充足的学生在课堂主动参与的时间〔包括读、写、算、操作、表达等〕,应占一节课的1/2~2/3,评价学生参与的时间要从四个方面分析:(1)个体所用的时间。(2)群体所用的时间。(3)小组所用的时间。(4)师生探讨的时间。这四种形式学习活动所占时间的总和应该是多少,教师独立讲解的时间多少,通过统计进行评价。同时还要考虑到知识点的不同,因而时间的分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六、学生的认知状况应该是高水平的学生参与认知学习要到到达什么样的状态才是高水平的呢?日本学者伊藤隆二认为,真正的学问出发点应该在于问,也就是疑心。在唐晓杰等人编著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一书中,对“学生参与高水平认知活动”的评价指标是这样的:(1)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2)学生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拟复杂的综合问题,学生自己解决的综合问题有多少?(3〕学生参与解决的开放性问题数和一题多解的问题数。(4)对于开放性问题或一题多解问题,学生提供多种解题方法或答案的次数。(5)学生答复有创意的人数。(6)学生主动提问的人数。在我们对学生的认知状况进行评价的时候,必须根据个体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表达个性化和差异化。七、学生合作的情况应该是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从而使之在相互鼓励下到达最正确学习状态。事实上有很多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看上去热热闹闹,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合作的问题。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最有效的呢?首先是明确分工。其次是积极参与。第三是高效利用时间。第四是相互帮助。对于学生合作的效能状况评价,还要看学生合作的方式、合作的态度、合作的成果,这样才能比拟客观地评价。八、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元的《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由此可见,必须转变学生完全接受式的学习。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没有转变学习方式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学生的学习是否一直被老师所控制。(2)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3)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多少。(4)学生的活动是有序的吗?(5)学生的活动能为探究新知提供帮助吗?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时机,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评课第三要素,教师根本素质的评价关于评价教师,董奇教授指出,教师的评价改革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看待教师素质,怎么看待教师的工作。要从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和主体上充分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关心和支持,倾听教师的心声,使评价更多地成为平等对话和沟通理解的过程。这里所要谈的教师教学根本功的评价也要从教师自身特点出发,因人而异进行人性化的评价。因为教学根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评课必须对教师的教学根本功进行评价。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根本功过硬,那课堂教学质量也就有了一个根本的保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根本功该包括哪些方面呢?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材把握、板书、教态、语言、操作、组织、调控、应变、指导等方面,教师教学根本功还包括一些学科特点的根本功——运动、音乐、绘画、实验、制作等根本技能。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根本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教学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态度就像“指挥棒”一样左右和引导着学生的上课情绪和求知热情。一个对教学负责、严格要求,又能发扬教学民主的老师肯定受到学生的欢送。教师的教学态度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等相关资料能进行深人研究,对学生的关注表达一种希望和爱心,对课堂教学的活动组织和开展有一种激情,对学生的探究过程极为重视,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总是朋友式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等。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也可以从与同事、与学生那里进行调查或访谈,也可以采取问卷的方法进行,力求比拟全面二、教学方法虽然教无定法,但教法必须灵活实用,能够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所需的一些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学生陈旧的完全接受式学习,始终提倡以教师指导与启发之下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形式参与学习,经常带着学生深人生活,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因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表达时代性、表达价值观、表达学生的需要。评价教学方法最大的原那么就是:实效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儿童性和易接受性相结合。也就是说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选用,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实惠”。三、教学组织安排教学组织安排的根本要求是:能抓住知识主线,层次清楚,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组织严密,能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实时调整教学方案。这是任何一位教师根本的素质。我们在评价教师的时候,关键要看教师对教学组织的时效性、自然融洽性和可调整性。所谓时效性就是教师要在比拟短的时间内组织最有效的探究活动;所谓自然融洽性就是在抓住知识主线的时候,必须使教学各个环节之间形成一个自然流畅的衔接链;所谓可调整性就是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状况适时进行调整、重组、优化设计教学方案,便于更好地组织下一层次的教学。教师必须善于组织教学活动,能够驾驭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参与者的教师,必须能够在具有变化因素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课堂教学组织才是最有效的。四、教学语言教师教学语言可谓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有千秋。但教学语言也有它的根本要求:语言准确、清晰、逻辑性强、形象生动。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沟通的桥梁,运用得好,可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教师的语言有一种磁性,能够深深吸引听课的学生,这种效果来自哪里呢?首先,教师教学语言在知识传授上必须表达准确,逻辑性强,不可犯科学性错误。其次,教学语言要吐字清晰、形象生动,让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可。第三,教学语言还要有一定的幽默,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投人到学习中来教学语言的得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第四,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样的意思对不同的人来说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种说话的技巧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要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来力争取得最好的效果。所以,评价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抓住“准确、清晰、有效、有序、幽默、语感、技巧”等方面来参照评价五、课堂板书板书是一节课主要内容的浓缩,是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简笔画”式的勾勒。其作用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对板书的观察和回忆,能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从而对所学内容进行更好地梳理。因而教师必须重视板书的设计和书写。其根本要求是简要工整、布局合理,脉络清楚。板书的版式很多,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关键是看板书是否能给人以最大的实效,是否能给人一种简洁的美。六、教态教师的教态很重要,除了一般的形象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教态要符合教师的根本要求。教师的教态就像是课堂教学的调控器,得体的教态亲切、庄重、自然,有一种亲和力。不矫揉造作,不夸张,贴近学生的认可形象用教师特有的魅力感染学生,以自己最好的教态帮助学生找到上进的信心,用无形的亲和力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拉起信任的纽带。七、学科专业技能学科专业技能对于专任教师来讲显得很重要,因为专业素质上下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开展,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学生的素质开展。所以,评价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是很有必要的。比方:数学的作图运算能力;政治的正确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语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语音语调等;语文的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数理化的实践操作能力;音体美的专业技巧、示范作用,等等八、应变能力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课堂上各种教学因素是多变的,特别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有个性的小世界。教师要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具体表达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主要指学生探究新知与教师预设的矛盾〕和教学事故的处理〔主要指教学过程中伤害事件和学生违规事件〕、教学方案的调整和教学结构的重组。九、教学媒体由于时代在不断进步,所以教学手段的革新也是与日俱进。对于教学手段运用的根本要求是恰当、标准、高效。由于多媒体的普及,我们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必须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尽可能发挥它的作用。在操作的时候要力求标准,讲究高效。在评价的时候最主要看它的实效性到底怎样,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它应有的成效。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一定阶段预期的课程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简言之,就是对教学活动的设想与方案。评价教学设计要答复以下三个问题:①教师准备教什么和学生准备学什么?②教师将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和学生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③为确保教学的高效,教师组织和指导的措施和策略有哪些?学生如何完成学习任务,采取哪些学习方式和方法?④教师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自评和他评。⑤教学设计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总之,对教师教学根本功的评价不能以偏概全,要有侧重,要有个性评价。目的是要帮助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好地找到自己开展的最正确途径,帮助其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评课第四要素:考察学习成效根底教育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以学论教”。评课不能无视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它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效评价和与认知有关的态度、兴趣等非认知因素的考察。学习成效评价是教学整体的一局部,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评价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课前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准备情况;课中评价主要是了解、诊断学习状况,便于更好地进行教学调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后评价主要是了解学生的一学习结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以作为评定教学效果的一个依据。北京教科院文喆教授在《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一文中指出:“为了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在努力创设有效学习环境条件的同时,还应积极关心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学习活动的效度以及学习气氛等学生内隐性学习行为的外显标志,并且应力争通过对外显行为的观察与诱导来激活学生的内隐学习活动。”同样,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的时候也应该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学习效度以及他的学习外显行为这些方面。一、认知领域学习成效评价认知领域的评价是一个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以及创见等。其中记忆属于较低的认知行为,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创新等那么属于较高层次的认知行为。我们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知道认知水平的特征以及如何进行评价。〔1〕记忆评价记忆,就是要学生记住学过的材料。教师可以用提问以及问卷的形式进行测评。方式比拟简单,也比拟容易得出结果。当然记忆也是进行深层次认知活动的根底,不可无视它的作用。(2)理解评价理解是属于较高层次的认知行为,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话归纳、解释其中的特征和含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①转换。将学习材料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这是建立在理解根底之上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拟透彻,就能够对知识进行简单的转换,用自己的话表达所学知识的特征和含义。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来讲很重要。②举例。如果学生理解了学习的意义,就能联系实际举出相关的例子。③判断。对学习材料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