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六)_第1页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六)_第2页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六)_第3页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六)_第4页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六)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L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

项是(3分)(原创)

A.故宫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chfi)立着风格绮(qi)

丽的角楼,墙外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壁垒森严的城堡。

B.碑帖(ti@)鉴赏大家秦公指出,从宋朝开始的碑学和

帖学风靡了近千年,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农夫不辩菽粟(s

u),木匠不辩绳墨。

C.两会的“部长通道”上,陈宝生用“提、改、育、用、

保、尊”这六字箴(jian)言概括了贯彻(che)落实这个文

件要做的事情。

D.干燥(zGo)异常的空气化身尖凉的风慢慢地攫掠着人

们身上的水分,把人们的皮肤割出一道道像皴(jUn)裂的田地

一般的伤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相比令移动互联网空前繁荣的4G时代,正在到来的来

时代将人与人的连接柜展至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开启万物互联

的智能时代。这种连接上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未来数据中心的

变化,未来数据中心必须是5GReady的。与此学对,面向5G

演进的云数据中心,就成为发展的必然方向。[乙]正如华为云

BU总裁郑叶来在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接受“人民邮电”

报记者采访时所说,“5G带来的应用和应用环境的变化,必然

会带来从后台数据中心到整个云的模式的变化”。那么,[丙]显

时代,云数据中心究竟会走向何方呢?已经在数据中心领域走

入“无人区”的华为,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架构、平台和硬件创

新,助力运营商加速全云化,实现商业成功。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无聊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拓展B.相对C.必然D.助力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原创)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我们深信,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

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收获新成果,迎来新机遇,为促进

两国共同发展繁荣,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B.实际上,早在2013年《消法》修订时,就已经对网购欺

诈、个人信息、商品“三包”期限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就

是试图从法治层面跟进社会经济发展。

C.如果说入学之初,她与都市同学们相形之下的寒磅,使

她深为自己的家乡而不甘,那么今天,她的寒修更使她为自己

的民族而哀痛了。

D.《厉害了,我的国》除了展现大国重器之外,也有对平

凡人的日常努力及其在生活期待的细致讲述,“大”与“小”

两者结合,令该片宏大之中不乏温情。

5.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一条标题新闻。要求用对偶的手

法。不超过20字。(4分)(原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5日讯近年来,“价格

战”成为电商主要竞争手段,由此引发的价格欺诈案件逐年增

多。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据北京市第三中级人

民法院披露,电商价格欺诈案件中不乏天猫、国美等知名品牌,

建议电商平台对价格标注监管到位。

三中院介绍了其中三起典型案例,均为消费者在平台购物

中,商家通过虚构原价、虚构优惠折扣手段,诱导消费者进行

消费,被法院判处三倍赔偿。第一起典型案例是“即将涨价”。

据悉,2015年9月21日,消费者在平台某旗舰店购买月饼礼盒,

商品页写明“促销价89.90即将涨价,本店活动满78元减10

元”。9月26日,宣传改为“促销价89.90感恩价",没有了

“本店活动满78元减10元”的内容。第二起典型案例是“虚

构原价”。2016年3月15日,消费者在平台某数码专营店购买

内存条,该商品页写明“价格2199.00元,促销价1799.00元”。

后消费者发现,2199元并非该商品原价。第三起典型案例同样

是“虚构原价”。

对于电商的价格标注及降价促销手段,法官建议,商品销

售页面价格标注应更简洁,对划线价的解释说明更具体、更醒

目。建议平台经营者对价格标注监管更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

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

性。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许多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

请选择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为他(她)写一副挽联。(要

求:不少于16字,注意对仗工整,突出人物特点)(5分)(原

创)

示例:霍金先生挽联:硕望推中外,四度空间,怏怏病体乘风

去;

大成迈古今,太虚黑洞,赫赫英名为史

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根据大实验

中学高三月考卷改编)

李白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

任用却不止一次,断断续续分布于他们一生好几个时期。两人

生活经历受此左右,成为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考察政治对于

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

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

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

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是高尚的情。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

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这样,对中国诗歌

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跟诗歌是否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就

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

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

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

政治介入有关。当士大夫自觉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的时候,

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

家,但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

验和适度的介入。

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

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政治给他以怎样的拨动,也不可

能有伟大的创作。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状态

下没有变化,即使是有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

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唱“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

以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在不同时期,心情和志

趣显然是有变化的。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长

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如何使李杜的用

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

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

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

会不同。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

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山林田园。穷乡僻壤的封闭,小生产者

的狭窄天地,对他们的视野与情感,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束缚,

使他们与外部疏离,难得从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动力。甚至

连诗歌创作,在死水一样的生活中也会变成多余。所以中国古

代诗人如果真正回归农村,杜门不出,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

寂。有人对李杜离开朝廷后仍与各方面官员交游有微辞,似乎

毕竟未能免俗,其实这种交游正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

否则就只有陷入闭目塞听、彻底缄默的境地。总之,如李杜之

所作,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丰富的社

会内容、深刻的人生体验,乃至达到堪称通乎天地万物、包含

古今的程度,它是绝不可能指望产生于一般的甚至封闭的环境

之中。其酝酿和创作,非有一种巨大的政治背景,并连同诗人

自身都被适当地卷入不可。

(选自

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7.第二段关于中国诗歌传统中情志及相关内容的理解,符

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改编)

A.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时间上要早于魏晋以后出现的

“缘情”说,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

B.情、志在士大夫看来,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

建政治赋予。

C.情志合一有层次之分,政治渗入与诗歌达到高层次有着

密切的关联。

D.中国古代诗人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

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但他们却不是政治家。

8.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改编)

A.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

治,一般就只有归向于山林田园,其结果就是创作归于沉寂。

B.诗人都不可能使其情志恒定在一种状态下,但却可以在

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执着地面对现实。

C.鄙吝的诗人,无论政治给他以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

伟大的创作。不过,有高尚志趣的诗人的情志也不免会有松懈

的时候,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

D.李白杜甫在离开朝廷后,都与各方面的官员保持联系,

其用意就在于依靠官府信息,酝酿和创作伟大而丰富的作品。

9.本文为一篇学术论文,请你给本文拟一个标题。(4分)

(原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T3题。(20分)

蛮子大妈

[法]莫泊桑

普法之间已经正式宣战的时候,小蛮子的年纪正是三十三

岁。他从军去了,留下他母亲单独住在家里。他们并不很替她

担忧,因为她有钱,大家都晓得。

她单独一人留在这所房子里了,那是坐落在树林子边上并

且和村子相隔很远的一所房子。她并不害怕,这位蛮子大妈在

她的茅顶房子里继续过着通常生活。不久,茅顶上已经盖上雪

了。每周,她到村子里走一次,买点面包和牛肉以后就仍旧回

家。当时大家说是外面有狼,她出来的时候总背着枪,她儿子

的枪,锈了的,并且枪托也是被手磨坏了的。

某一天,普鲁士的队伍到了。有人把他们分派给居民去供

养,人数的多寡是根据各家的贫富做标准的,大家都晓得这个

老太婆有钱,她家里派了四个。

那是四个胖胖的少年人,虽然他们到了这个被征服的国

里,脾气却也都不刁。早上,有人看见他们四个人穿着衬衣绕

着那口井梳洗,而蛮子大妈这时候却往来不息,预备去煮菜羹。

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厨房,揩玻璃,劈木柴,削马铃

薯,洗衣裳,料理家务的日常工作,俨然是四个好儿子守着他

们的妈。但是她却不住地记挂她自己的那一个,每天,她必定

向每个住在她家里的兵问:“你们可晓得法国第二十三边防镇

守团开到哪儿去了?我的儿子在那一团里。”他们用德国口音

说着不规则的法国话回答:“不晓得,一点不晓得。”后来,

明白她的忧愁和牵挂了,他们也有妈在家里,他们就对她报答

了许多小的照顾。她也很疼爱她这四个敌人。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

候,远远地望见了乡村邮差向着她家里走过来。他拿出一张折

好了的纸头交给她:

蛮子太太,这件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您的。您的儿子威

克多,昨天被一颗炮弹打死了。差不多是分成了两段。我们在

连队里是紧挨在一起的,他从前对我谈到您,意思就是他倘若

遇了什么不幸,我就好当天告诉您。

现在我亲切她向您致敬。

第二

十三边防镇守团二等兵黎伏启

她看了并没有哭。她呆呆地待着没有动弹,很受了打击,

连感觉都弄迟钝了,以至于并不伤心。她暗自想道:“威克多

现在被人打死了。”随后她的眼泪渐渐涌到眼眶里了,悲伤侵

入她的心里了。各种心事,难堪的,使人痛苦的,一件一件回

到她的头脑里了。

但是这时候,她听见一阵嘈杂的说话声音了。正是那几个

普鲁士人从村子里走回来,她很快地把信藏在衣袋里,并且趁

时间还来得及又仔仔细细擦干了眼睛,用平日一般的神气安安

稳稳接待了他们。

她和那四个兵同桌吃饭了,但是她却吃不下,甚至于一口

也吃不下,他们狼吞虎咽般吃着并没有注意她。她一声不响地

从旁边瞧着他们,满脸那样的稳定神情。

她搬了许多干草搁在他们睡的那层阁楼上,她对他们说明

这样可以不会那么冷。四个德国人都踏上那条每晚给他们使用

的梯子,爬到他们的寝室里了。那块做楼门用的四方木板一下

盖好了以后,她就抽去了上楼的梯子。她赤着脚在雪里一往一

来地走,从容得教旁人什么也听不见,她不时细听着那四个睡

熟了的士兵的鼾声,等到她判断自己的种种准备已经充分以后,

就取了一束麦秸扔在壁炉里。它燃了以后,她再把它分开放在

另外无数束的麦秸上边,随后她重新走到门外向门里瞧着。

不过几秒钟,一阵强烈的火光照明了那所茅顶房子的内部,

雪白的原野被火光照得像是一幅染上了红色的银布似地闪闪发

光。

许多人都到了,有些是农人,有些是德国军人。

他们看见了这个妇人坐在一段锯平了的树桩儿上,安静的,

并且是满意的。

一个德国军官问她:“您家里那些兵到哪儿去了?”

她用一种洪亮的声音回答:“在那里面!”

大家团团地围住了她。那个普鲁士人问:“这场火是怎样

燃起来的?”

“是我放的。”

大家都不相信她,以为这场大祸陡然教她变成了痴子。她

就从衣袋里面取了两张纸,口里说道:“这张是给威克多报丧

的。”又拿起另外一张,偏着脑袋向那堆残火一指:“这一张,

是他们的姓名,可以照着去写信通知他们家里。您将来要写起

这件事的来由,要告诉他们的父母说这是我干的。请您不要忘

了。”

一道口令喊过,立刻一长串枪声跟着响了。

她那只拘挛不住的手里,依然握着那一页满是血迹的报丧

的信。(有删节)

10.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原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说第1段在全文有何作用?(5分)(改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情节发展,赏析蛮子大妈这一矛盾复杂的人物形

象。(改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蛮子大妈在烧死四个德国士兵后还留下他们的姓名和

住址并托人通知他们的家人,有人认为这一情节设计不够合理,

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改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

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

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

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干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

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

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

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

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鹫。外流风遗迹,

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

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日: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

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

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净?士生于世,使其

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洒?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

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含号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罩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

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

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

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无限的一项是(3

分)(原创)

A.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取名

B.将何往而非病病:心情悲伤

C.窃当号之余功会计:征收钱粮等公

D.将军户瓮牖蓬:蓬草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原创)

A.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B.基流风遗迹基皆出于此乎

C.此独大王书雄风耳凌万顷之茫然

D.而风何与带盘盘净,困困焉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原创)

A.作者从长江水势落笔,写登临亭子能览观江流之胜,

暗寓快哉之意,因此给这座亭子取名为“快哉亭”。

B.文章第二段从俯瞰、昼观、夜间、近睹、远眺等角度

描写亭子周围的山川胜景,将景色的奇幻和壮观写得淋漓尽致。

C.文章引录了宋玉《风赋》中所写的有关故事,不仅交

代了“快哉”两字的来历,而且由此生发开去,指出风没有雌

雄之分,而人有遇不遇之别,进而引向了文章主旨的讨论。

D.本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紧扣“快哉”着笔,一篇

之中“快”字凡七见,既做足了题目,又把不以谪居为患,在

逆境中自勉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原创)

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

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原创)

(1)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

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2)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

而风何与焉?

(二)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一20题。(8分)(原创)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沉。进德

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病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

聆波澜,举目眺岖软。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

伤豳歌①,萋萋感楚吟②。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①豳(bin)歌,指《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繁

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句子。②楚吟,指,《楚

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的句子。

19.这首诗描绘了(时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4分)

2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试作赏

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改编)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

喻于利”(《论语》)

“义,利也。”“兼相爱交相利”“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

①,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

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韩

非子》)

【注】①怀衽:怀抱。②泽:恩惠。

2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孔子、墨子和韩非

子的“义利观”。(3分)

孔子:墨子:韩非子:

2.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三种“义利观”的认知与现实

意义。(3分)

(四)古诗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蟹六跪而二螯,,o(《劝

学》)

(2)子曰:“,不俳不发。,则不

复也。"(《论语诲人不卷》)

(3)扪参历井仰胁息,。问君西游何时

还?o(《蜀道难》)

(4),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

言,o(《琵琶行》)

(5)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

华。,o(《临安春雨初霁》)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60分)(原创)

浙大硕士学医7年弃博卖面包。黄晓斌以634分的成绩考

入浙江大学,经过7年半的本硕连读,在准备托福考试的过程

中,看到了记录片《保罗教你做面包》,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

蹦了出来一一“开个面包店!”目前他除了开店之外,还给城

西的绿城和阿里两所小学供应面包。他说,他没想过赚大钱,

也不想开连锁,他希望自己的每一家店都是有趣的,有特色的。

如果能重新选择,自己还是会选择做面包。

“我学医是因为喜欢研究,到现在也喜欢当时学的东西。

但我发现自己的兴趣不一定符合科研的需要,今后工作中会遇

到许多条框,不是我想要的。至于做医生,从读书开始,就没

想过,因为条框更多。”

黄晓斌的导师说,一开始以为只是学生毕业前会冒出的一

些不确定的想法,毕竟与本专业偏离太大。直到几次沟通过后,

发现黄晓斌是认真的,“每个学生都有选择探索人生的自由嘛。”

黄晓斌让父母受到了惊吓,当即提出反对一一开面包店初

中毕业就可以了,那你为什么要读到研究生?父母忙忙碌碌做

了半辈子个体户,里面的酸甜苦辣自己知道。“有一份稳定的

工作,更安心点。”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加以论述。

【注意】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答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2.(3分)3.(2分)4.

(3分)

5.(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分)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7.(3分)8.(3分)

9.(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T3题。(20分)

1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14.(3分)15.(3分)16.(3分)

17.(3分)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

1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句4分)

(1)

(2)

(二)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一20题。(8分)

19.(1分)(3分)

20.(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2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默写。(6分)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作文(60分)

(略)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选A(B.辩-辨C.箴zhOnD.皴(cUn)裂)

2.(3分)选B(“相对”指性质上相互对立,这里应该用“相

应”。)

3.(2分)选8(《人民邮电》为报刊,应用书名号)

4.(3分)选C(A.“语序不当。应为“迎来新机遇,收获新

成果”。B.成分残缺。在“经济发展”后面加上“的步伐”。

D.介词使用不当。”在生活期待”改为“对生活期待”。)

5.(4分)电商价格欺诈手法隐蔽法院曝光三起典型案例

6.(5分)示例:

杨绛:杨絮攒飞,思念绵绵,百岁老人辞世;绛花怒放,天堂

馥馥,八方学子送行。

叶圣陶:识才育才,慧眼匠心,文苑卿云颂伯乐;撰稿编稿,

披肝沥胆,书林泪雨哭宗工。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7.(3分)C(A项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B项,“前者是诗人

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于文无据。D“不是政治家”

有误,太绝对,原文是“可以不是政治家”。)

8.(3分)C(A项,”其结果就是创作归于沉寂”错,原文

是“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B项,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在积

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原文强调“诗人当然

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D项,无中生有。)

9.(4分)李杜诗歌创作与从政关系之初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T3题。(20分)

10.(4分)通过精巧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了蛮子

大妈得知儿子在前线的噩耗后,极度悲伤,使慈母的心燃起复

仇的焰火,她非常沉着冷静地准备烧死这四个普鲁士士兵,深

刻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11.(5分)①小说开篇写普法之间正式宣战,为小说创

设了时代背景;②点明主人公蛮子大妈,并说明其有钱,为下

文四个普鲁士士兵分配到蛮子大妈家里作铺垫。

12.(5分)①单纯善良。当四个普鲁士士兵安排到她家

的时候,她没有反对,而是很乐意地接受了,并为士兵做饭,

照顾他们的生活,疼爱这四个敌人。②坚强独立。一个妇女

单独生活在离村子很远的地方而不害怕,生活照常,也没有与

世隔绝,“每周她到村子里走一次,买点面包和牛肉以后就仍

旧回家。”不怕狼。③真挚的母爱。对儿子用过的物品“枪”

总背着,总打听儿子的下落;善待照顾四个士兵。④残忍冷

静。当她得知儿子战死的消息之后,没有哇哇大哭,而是很有

心计地沉着地预谋了一次仇杀,要将普鲁士人给她的痛苦还给

他们。事后,她安静并且满意地坐在那里。

13.(6分)观点示例:这一设计合情合理。①从人物性格,

蛮子大妈决定烧死四个敌人时表现得异常冷静,做好了充分的

准备,让他们留下姓名恰好表现了她的这一性格特征;②从情

节安排,记录四人姓名的纸和儿子的报丧信同时出现,相互呼

应,凸显了复仇的主题;③从小说主旨,蛮子大妈最后坦荡地

表白说明她的行动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这样更增加了小说的

悲剧性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阐明观点2分,分析每点2

分,回答反对观点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14.(3分)选D蓬: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

15.(3分)选A(A.均为介词,在。B代词,那些/副词,加强

祈使语气。C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D语气词/形容词词尾。)

16.(3分)选Ao给“快哉亭”起名的是作者的哥哥苏轼(子

瞻)

17.(3分)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18.(8分,每句4分)

(1)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

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

以一一数清。

(2)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

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

译文:

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

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

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

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

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

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

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

能长久地欣赏。能够在几案旁边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

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

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

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到了长

江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

陆逊驰骋战场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让

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

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

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

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

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

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

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

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

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

感到快乐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

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

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

不整天愉快呢?)

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

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

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

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

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

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

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

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二)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19.初春(1分)孤芳自赏的情调,政治失意的牢骚,进退不

得的苦闷,对政敌含而不露的怨愤,归隐的志趣。(3分,答出

1个给1分,答出3个给满分)

20.(5分)“池塘生春草”中着一“生”字,而意境全出,展

现出一幅池塘嫩绿,水草相映,清新秀美春景图,使之感受到

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园柳变鸣禽”,写柳枝上已有刚刚迁

徙来的鸟儿在鸣叫,两句都描写了初春细微而不易察觉的变化,

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感觉,以及忧郁的心情在春的节律中发生的

振荡。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21.(3分)孔子:见利思义。墨子:义利并举。韩非子:

重义轻利(见利忘义)。

22.(3分)孔子注重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主张见

利思义(获利应以守义为前提),反对见利忘义。墨子认为

利是人生的最终目标,义是实现利的手段,没有利,也就没有

义。以利为本,义利并举。韩非认为每个人都是为了追逐利,

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没有义。理想的义利观应该是义利统

一的,孔子的观点应该提倡;韩非子观点完全是功利主义,

否定了道德和文化教育,使人们争名夺利,给社会带来危害,

不足取。(大意相近即可)

(四)古诗默写。(6分)

23.(1)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以手抚膺坐长叹畏途蝮岩不可攀

(4)曲终收拨当心画唯见江心秋月白

(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每小题2分,每空1分,答错不给分)

四、作文(60分)

一、关于作文的“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

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

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

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

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

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

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

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

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