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1页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2页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3页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4页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全解全析一、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回答1~8题。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下列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小麦磨粉 B.水果榨汁 C.粮食酿醋 D.海水晒盐3.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原子4.如图为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A.沉降 B.消毒 C.吸附 D.蒸馏5.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外出随手关灯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备购物布袋 D.按需取餐不浪费6.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3) B.酱油(4~5) C.西瓜汁(5~6) D.洗发水(8~9)7.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烧碱 B.熟石灰 C.食盐 D.石灰石8.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A.K2SO4 B.CO(NH2)2 C.NH4NO3 D.Ca(H2PO4)29.(1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取固体粉末 D.检查气密性10.(1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 B.泥土 C.面粉 D.花生油11.(1分)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HCl B.Fe3O4 C.NaCl D.C2H5OH12.(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氮气无色无味 B.碳酸易分解 C.铝有延展性 D.浓盐酸易挥发13.(1分)下列灭火方法所用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用砂子盖灭燃着的木柴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火灾时将火场周围树木砍伐掉14.(1分)下列标志应标识在NaOH固体试剂瓶上的是()A. B. C. D.15.(1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2O3+3CO═2Fe+3CO2 B.Fe2O3+3H2SO4═Fe2(SO4)3+3H2O C.H2O2H2↑+O2↑ D.Na2CO3+Ca(OH)2═CaCO3↓+NaOH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回答16~18题。16.下列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蜡烛 D.酒精17.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A.O2 B.2O C.O2﹣ D.2O218.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钯是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以及汽车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回答19~20题。19.下列有关钯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46 B.元素名称是钯 C.元素符号是Pd D.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g20.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46 B.60 C.106 D.152NH4Cl有化痰止咳的功效。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回答21~23题。资料卡片20℃时,NH4Cl的溶解度为37.2g。序号①②③④NH4Cl的质量/g1020304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21.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9.1% B.10% C.11.1% D.27.1%23.下列关于①~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①<② B.向②中加NH4Cl固体,溶质的质量变大 C.将③中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24.(1分)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醇(CH3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生成的丙、丁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乙 D.纳米纤维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25.(1分)实验小组为验证水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实验2进一步实验证明无色液滴为水进一步实验证明a、b中气体分别为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B.实验2中证明b中为O2的现象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实验2中产生H2、O2的质量比为2:1 D.实验1、2均能验证水的组成二、本部分共14题,共45分。26.(2分)以下是甜甜一家人周末一天的生活。请回答问题。(1)他们出发去郊游。①来到山脚下,甜甜发现一些石英石(主要成分为SiO2),SiO2属于(填序号)。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②在半山腰,妹妹闻到了花香,利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其原因。(2)他们开始野餐。①野餐时用到的塑料饭盒属于(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②用餐后,清理物品。矿泉水瓶、易拉罐(填“能”或“不能”)投入有如图标识的垃圾桶中。(3)他们回到家,爸爸、妈妈开始做晚餐。①打开燃气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②使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质是。③清洗铁锅后,为防止其生锈,可采取的方法是。二、本部分共14题,共45分。27.(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是当今社会交通工具的两大主流类型。燃油汽车燃料燃烧不仅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还会释放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降低燃料消耗量、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举措。2021~2023年,我国不同动力类型汽车销量占比见图1。纯电动汽车因其能源利用率高、结构简单、噪声小等优点成为近年来使用最广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利用电池储能后放电,驱动汽车行驶,但因电池安全性、充电时长、续航里程、使用寿命等因素导致其发展受限。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对比了添加1﹣SP和2﹣CNT两种导电剂对纯电动汽车中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如图2(容量保持率越高,代表电池使用寿命越长)。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有(写出一条即可)。(2)磷酸铁锂(LiFePO4)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Li和。(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使用燃油作为汽车燃料会造成空气污染。②2021~2023年,我国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均逐年增加。(4)对比图2中的两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放电倍率范围内,当放电倍率相同时,。28.(3分)硼(B)可用作安全气囊的引发剂。铝热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过程如图。(1)硼酸(H3BO3)中B的化合价为。(2)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3BO3B2O3+3X,则X的化学式为。(3)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2O3+2Al2B+Al2O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29.(3分)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含MgCl2、NaCl等)制备金属镁,主要流程如图。(1)盐卤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反应器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电解槽的生成物中,除Mg外还有其他含氯元素的物质,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说明理由:。30.(3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加热KMnO4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收集O2的装置是(填序号)。31.(3分)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铜片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3)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32.(3分)如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1)A的操作名称是。(2)B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3)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33.(3分)实验小组利用一次性手套设计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所示。(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中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3)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还需补做一个实验: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观察到有气泡产生。34.(3分)为验证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设计②的目的是。(3)由①~③不能得出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理由是。35.(3分)如图所示,在孔穴1~4中,分别滴加稀盐酸。(1)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测得2中反应后溶液的pH为3,则溶液中的溶质有。(3)2~4中无明显现象的是(填序号)。36.(6分)阿司匹林(C9H8O4)是一种用于解热镇痛的抗炎药。实验小组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进行实验】取水杨酸和乙酸酐于烧瓶中,在不同温度下,采用500r/min的转速进行磁力搅拌(如图),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阿司匹林的质量,并计算产率。实验记录如下:实验序号水杨酸的质量/g乙酸酐的体积/mL温度/℃反应时间/min产率/%①3.53.5852063.73②3.53.5852575.25③3.53.5853045.64④3.52.4852529.81⑤3.54.7852558.77⑥3.53.5752543.44⑦3.53.5952519.93【解释与结论】(1)阿司匹林(C9H8O4)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①②③的目的是。(3)得出“乙酸酐的体积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有影响”的结论,依据的一组实验是(填序号)。(4)依据表中数据分析,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最佳实验条件是3.5g水杨酸、3.5mL乙酸酐、。【反思与评价】(5)继续实验探究磁力搅拌转速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实验方案为:取3.5g水杨酸和3.5mL乙酸酐于烧瓶中,在85℃时,。(6)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关于合成阿司匹林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37.(3分)氢能是绿色能源。可采用氨(NH3)分解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2+3H2,若制得6kg氢气,计算参加反应的NH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回答1~8题。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答案】A【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和体积分数回答本题。【解答】解:空气的组成成分按照体积比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惰性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其他气体及杂质占0.03%。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2.下列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小麦磨粉 B.水果榨汁 C.粮食酿醋 D.海水晒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答案】C【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小麦磨粉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合题意;B、水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合题意;C、粮食酿醋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3.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原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答案】A【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如图为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A.沉降 B.消毒 C.吸附 D.蒸馏【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答案】C【分析】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此该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故选:C。【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5.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外出随手关灯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备购物布袋 D.按需取餐不浪费【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答案】B【分析】根据符合“低碳”理念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解:A、外出随手关灯可以节约电能,减少因燃烧化石燃料发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理念,不合题意;B、使用一次性餐具既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二氧化碳等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理念,符合题意;C、购物自备购物袋,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低碳”理念,不合题意;D、按需取餐不浪费可以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理念,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低碳”理念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6.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3) B.酱油(4~5) C.西瓜汁(5~6) D.洗发水(8~9)【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D【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解答】解:A、柠檬汁(2~3)的pH小于7,显酸性,不合题意;B、酱油(4~5)的pH小于7,显酸性,不合题意;C、西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不合题意;D、洗发水(8~9)的pH大于7,显碱性,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烧碱 B.熟石灰 C.食盐 D.石灰石【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答案】B【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烧碱虽然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但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合题意;B、熟石灰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符合题意;C、食盐与酸性物质不反应,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合题意;D、石灰石虽然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但农业上不用石灰石改良酸性土壤,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8.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A.K2SO4 B.CO(NH2)2 C.NH4NO3 D.Ca(H2PO4)2【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答案】A【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K2SO4中只含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B、CO(NH2)2中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NH4NO3中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D、Ca(H2PO4)2中只含氮、磷、钾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1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取固体粉末 D.检查气密性【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答案】B【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1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 B.泥土 C.面粉 D.花生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C错;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错。故选:A。【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11.(1分)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HCl B.Fe3O4 C.NaCl D.C2H5OH【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分类.【答案】D【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解答】A、HCl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B、Fe3O4属于无机物,故B错误;C、NaCl属于无机物,故C错误;D、C2H5OH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类。12.(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氮气无色无味 B.碳酸易分解 C.铝有延展性 D.浓盐酸易挥发【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答案】B【分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解答】解:A、氮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B、碳酸易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正确;C、铝有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浓盐酸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13.(1分)下列灭火方法所用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用砂子盖灭燃着的木柴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火灾时将火场周围树木砍伐掉【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答案】D【分析】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解答】解:A、用砂子盖灭燃着的木柴,是隔绝氧气灭火;B、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隔绝氧气灭火。C、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是隔绝氧气灭火;D、森林火灾时将火场周围树木砍伐掉,是清除可燃物灭火。所以四项中其中一种灭火方法的原理与其它三种灭火方法的原理不相同的是D。故选:D。【点评】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就可以做好此题,对于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是经常考查的内容,一定要掌握.14.(1分)下列标志应标识在NaOH固体试剂瓶上的是()A. B. C. 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答案】D【分析】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NaOH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NaOH固体试剂瓶上应贴腐蚀品标志。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自燃物品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1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2O3+3CO═2Fe+3CO2 B.Fe2O3+3H2SO4═Fe2(SO4)3+3H2O C.H2O2H2↑+O2↑ D.Na2CO3+Ca(OH)2═CaCO3↓+NaOH【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3CO2Fe+3CO2,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回答16~18题。16.下列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蜡烛 D.酒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答案】B【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D、酒精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7.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A.O2 B.2O C.O2﹣ D.2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符号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O2表示一个氧分子,故错误。B、2O表示两个氧原子,故正确。C、O2﹣表示氧离子,故错误。D、2O2表示2个氧分子,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答案】D【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是红磷燃烧的现象,不能表明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不能表明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C、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造成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不能表明氧气含量,故选项错误。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能表明氧气含量,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钯是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以及汽车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回答19~20题。19.下列有关钯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46 B.元素名称是钯 C.元素符号是Pd D.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答案】D【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钯,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钯的元素符号是Pd,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46 B.60 C.106 D.15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答案】A【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6。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NH4Cl有化痰止咳的功效。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回答21~23题。资料卡片20℃时,NH4Cl的溶解度为37.2g。序号①②③④NH4Cl的质量/g1020304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21.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A【分析】已知:20℃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7g,即20℃时,100g水中溶解20.7g硫酸铜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解答】解:20℃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7g,即20℃时,100g水中溶解20.7g硫酸铜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因此20℃时,在25g硫酸铜放在100g水中,一定能达到饱和状态;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关系,同时也考查了溶液的状态,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9.1% B.10% C.11.1% D.27.1%【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答案】A【分析】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20℃时,NH4Cl的溶解度为37.2g,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2gNH4Cl,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00%≈9.1%。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溶解度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3.下列关于①~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①<② B.向②中加NH4Cl固体,溶质的质量变大 C.将③中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D【分析】根据20℃时,NH4Cl的溶解度为37.2g,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2gNH4Cl,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20℃时,NH4Cl的溶解度为37.2g,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2gNH4Cl,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①②中硝酸钾均能完全溶解,则溶液的质量:①<②,故选项说法正确。B、向②中加NH4Cl固体,NH4Cl固体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C、将③中溶液倒出一半,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2gNH4Cl,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2g:100g≠2:5,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溶解度的含义、溶液具有均一性、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4.(1分)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醇(CH3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生成的丙、丁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乙 D.纳米纤维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B【分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解答】解:A、甲醇(CH3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是因为甲醇分子中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大,该选项正确。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该选项不正确。C、生成的丙、丁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乙,该选项正确。D、纳米纤维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该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5.(1分)实验小组为验证水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实验2进一步实验证明无色液滴为水进一步实验证明a、b中气体分别为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B.实验2中证明b中为O2的现象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实验2中产生H2、O2的质量比为2:1 D.实验1、2均能验证水的组成【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专题】空气与水.【答案】C【分析】A、根据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分析;B、根据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分析;C、根据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解答】解:A、实验1中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A说法正确;B、实验2中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说法正确;C、实验2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C说法错误;D、实验1中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实验2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均能验证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水的组成的实验。二、本部分共14题,共45分。26.(2分)以下是甜甜一家人周末一天的生活。请回答问题。(1)他们出发去郊游。①来到山脚下,甜甜发现一些石英石(主要成分为SiO2),SiO2属于BC(填序号)。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②在半山腰,妹妹闻到了花香,利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其原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他们开始野餐。①野餐时用到的塑料饭盒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②用餐后,清理物品。矿泉水瓶、易拉罐能(填“能”或“不能”)投入有如图标识的垃圾桶中。(3)他们回到家,爸爸、妈妈开始做晚餐。①打开燃气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②使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质是导热性。③清洗铁锅后,为防止其生锈,可采取的方法是擦干置于干燥处。【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化学与生活.【答案】(1)①BC。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①有机合成材料。②能。(3)①CH4+2O2CO2+2H2O。②导热性。③擦干置于干燥处。【分析】(1)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矿泉水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3)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使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质是导热性。清洗铁锅后,为防止其生锈,可采取的方法是擦干置于干燥处。【解答】解:(1)①SiO2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故答案为:BC。②在半山腰,妹妹闻到了花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答案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①野餐时用到的塑料饭盒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答案为:有机合成材料。②矿泉水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能投入有如图标识的垃圾桶中。故答案为:能。(3)①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②使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质是导热性。故答案为:导热性。③清洗铁锅后,为防止其生锈,可采取的方法是擦干置于干燥处。故答案为:擦干置于干燥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本部分共14题,共45分。27.(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是当今社会交通工具的两大主流类型。燃油汽车燃料燃烧不仅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还会释放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降低燃料消耗量、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举措。2021~2023年,我国不同动力类型汽车销量占比见图1。纯电动汽车因其能源利用率高、结构简单、噪声小等优点成为近年来使用最广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利用电池储能后放电,驱动汽车行驶,但因电池安全性、充电时长、续航里程、使用寿命等因素导致其发展受限。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对比了添加1﹣SP和2﹣CNT两种导电剂对纯电动汽车中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如图2(容量保持率越高,代表电池使用寿命越长)。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有能源利用率高(结构简单、噪声小等)(写出一条即可)。(2)磷酸铁锂(LiFePO4)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Li和Fe。(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使用燃油作为汽车燃料会造成空气污染。对②2021~2023年,我国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均逐年增加。错(4)对比图2中的两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放电倍率范围内,当放电倍率相同时,添加2﹣CNT的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寿命比添加1﹣SP的长。【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答案】(1)能源利用率高(结构简单、噪声小等)。(2)Fe。(3)①对。②错。(4)添加2﹣CNT的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寿命比添加1﹣SP的长。【分析】(1)纯电动汽车的优点:能源利用率高、结构简单、噪声小等。(2)Li和Fe属于金属元素。(3)使用燃油作为汽车燃料会造成空气污染。2021~2023年,我国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均逐年减小。(4)对比图2中的两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放电倍率范围内,当放电倍率相同时,添加2﹣CNT的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寿命比添加1﹣SP的长。【解答】解:(1)纯电动汽车的优点:能源利用率高、结构简单、噪声小等。(2)磷酸铁锂(LiFePO4)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Li和Fe。(3)①使用燃油作为汽车燃料会造成空气污染。②2021~2023年,我国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均逐年减小。(4)对比图2中的两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放电倍率范围内,当放电倍率相同时,添加2﹣CNT的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寿命比添加1﹣SP的长。故答案为:(1)能源利用率高(结构简单、噪声小等)。(2)Fe。(3)①对。②错。(4)添加2﹣CNT的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寿命比添加1﹣SP的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8.(3分)硼(B)可用作安全气囊的引发剂。铝热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过程如图。(1)硼酸(H3BO3)中B的化合价为+3。(2)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3BO3B2O3+3X,则X的化学式为H2O。(3)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2O3+2Al2B+Al2O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制备.【答案】(1)+3;(2)H2O;(3)置换反应。【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张丽和个数不变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分析。【解答】解:(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硼酸(H3BO3)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硼元素的化合价为x,(+1×3)+x+(﹣2×3)=0,x=+3,故答案为:+3;(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张丽和个数不变,由化学方程式2H3BO3B2O3+3X看出,反应前6H、2B、6O,反应后2B、3O,故3X中含有6H、3O,故X为H2O;故答案为:H2O;(3)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2O3+2Al2B+Al2O3,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9.(3分)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含MgCl2、NaCl等)制备金属镁,主要流程如图。(1)盐卤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反应器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3)电解槽的生成物中,除Mg外还有其他含氯元素的物质,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说明理由:电解槽中反应物MgCl2有镁、氯两种元素,产物单质镁中只含有镁元素。【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答案】(1)混合物;(2)Mg(OH)2+2HCl=MgCl2+2H2O;(3)电解槽中反应物MgCl2有镁、氯两种元素,产物单质镁中只含有镁元素。【分析】(1)根据盐卤的成分进行分析;(2)根据反应器中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规律进行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1)盐卤中含MgCl2、NaCl等,盐卤属于混合物;(2)反应器中,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3)电解槽中反应物MgCl2有镁、氯两种元素,产物单质镁中只含有镁元素。因此电解槽的生成物中,除Mg外还有其他含氯元素的物质。故答案为:(1)混合物;(2)Mg(OH)2+2HCl=MgCl2+2H2O;(3)电解槽中反应物MgCl2有镁、氯两种元素,产物单质镁中只含有镁元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转化和制备,解答时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0.(3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2)加热KMnO4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收集O2的装置是C(填序号)。【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答案】(1)试管;(2)2KMnO4K2MnO4+MnO2+O2↑;(3)C。【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来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来分析;(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来分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2)加热KMnO4制取氧气的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收集O2的装置是C。故答案为:(1)试管;(2)2KMnO4K2MnO4+MnO2+O2↑;(3)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1.(3分)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铜片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得达到红磷的着火点。(3)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能源.【答案】(1)4P+5O22P2O5;(2)温度没得达到红磷的着火点;(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2)根据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进行分析。(3)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根据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铜片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得达到红磷的着火点。(3)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于氧气接触,燃烧,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故答案为:(1)4P+5O22P2O5;(2)温度没得达到红磷的着火点;(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32.(3分)如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1)A的操作名称是过滤。(2)B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3)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CAB(填序号)。【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答案】(1)过滤;(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3)CAB。【分析】(1)根据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B是蒸发操作,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A的操作名称是过滤。(2)B是蒸发操作,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3)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盐的过程,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CAB。故答案为:(1)过滤;(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3)CA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3.(3分)实验小组利用一次性手套设计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所示。(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2)实验中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干燥石蕊纸条不变色,湿润石蕊纸条由紫变红。(3)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还需补做一个实验: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答案】(1)CO2+Ca(OH)2=CaCO3↓+H2O。(2)干燥石蕊纸条不变色,湿润石蕊纸条由紫变红。(3)足量的稀盐酸。【分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2)实验中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干燥石蕊纸条不变色,湿润石蕊纸条由紫变红。(3)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还需补做一个实验: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CO2+Ca(OH)2=CaCO3↓+H2O。(2)干燥石蕊纸条不变色,湿润石蕊纸条由紫变红。(3)足量的稀盐酸。【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4.(3分)为验证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2)设计②的目的是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3)由①~③不能得出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理由是未比较出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答案】(1)Fe+H2SO4═FeSO4+H2↑;(2)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3)未比较出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①中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2)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设计②的目的是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3)实验①说明铁的位置排在氢之前,实验②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③中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铁>银,未比较出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则由①~③不能得出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答案为:(1)Fe+H2SO4═FeSO4+H2↑;(2)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3)未比较出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5.(3分)如图所示,在孔穴1~4中,分别滴加稀盐酸。(1)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测得2中反应后溶液的pH为3,则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3)2~4中无明显现象的是3、4(填序号)。【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1)Fe2O3+6HCl═2FeCl3+3H2O。(2)CaCl2、HCl。(3)3、4。【分析】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使酚酞变色。【解答】解:(1)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测得2中反应后溶液的pH为3,石墨溶液显酸性,即酸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CaCl2、过量的HCl。(3)2~4中无明显现象的是3、4。故答案为:(1)Fe2O3+6HCl═2FeCl3+3H2O。(2)CaCl2、HCl。(3)3、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6.(6分)阿司匹林(C9H8O4)是一种用于解热镇痛的抗炎药。实验小组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进行实验】取水杨酸和乙酸酐于烧瓶中,在不同温度下,采用500r/min的转速进行磁力搅拌(如图),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阿司匹林的质量,并计算产率。实验记录如下:实验序号水杨酸的质量/g乙酸酐的体积/mL温度/℃反应时间/min产率/%①3.53.5852063.73②3.53.5852575.25③3.53.5853045.64④3.52.4852529.81⑤3.54.7852558.77⑥3.53.5752543.44⑦3.53.5952519.93【解释与结论】(1)阿司匹林(C9H8O4)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2)①②③的目的是在水杨酸的质量、乙酸酐体积、温度等条件相同时,探究反应时间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3)得出“乙酸酐的体积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有影响”的结论,依据的一组实验是②④⑤(填序号)。(4)依据表中数据分析,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最佳实验条件是3.5g水杨酸、3.5mL乙酸酐、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5min。【反思与评价】(5)继续实验探究磁力搅拌转速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实验方案为:取3.5g水杨酸和3.5mL乙酸酐于烧瓶中,在85℃时,采用300r/min的转速进行磁力搅拌,反应25min后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阿司匹林的质量,并计算产率,若等于75.25%,则磁力搅拌转速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无影响;反之则有影响。(6)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关于合成阿司匹林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水杨酸的质量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或添加催化剂或催化剂的种类对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考点】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专题】科学探究.【答案】(1)2:1。(2)在水杨酸的质量、乙酸酐体积、温度等条件相同时,探究反应时间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3)②④⑤。(4)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5min。(5)采用300r/min的转速进行磁力搅拌,反应25min后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阿司匹林的质量,并计算产率,若等于75.25%,则磁力搅拌转速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无影响;反之则有影响。(6)水杨酸的质量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或添加催化剂或催化剂的种类对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分析】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构成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解答】解:(1)阿司匹林(C9H8O4)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8:4=2:1。(2)①②③的目的是在水杨酸的质量、乙酸酐体积、温度等条件相同时,探究反应时间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3)得出“乙酸酐的体积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有影响”的结论,依据的一组实验是②④⑤(是因为除去乙酸酐的体积不同外,其它条件相同)。(4)依据表中数据分析,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最佳实验条件是3.5g水杨酸、3.5mL乙酸酐、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5min。(5)继续实验探究磁力搅拌转速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实验方案为:取3.5g水杨酸和3.5mL乙酸酐于烧瓶中,在85℃时,采用300r/min的转速进行磁力搅拌,反应25min后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阿司匹林的质量,并计算产率,若等于75.25%,则磁力搅拌转速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无影响;反之则有影响。(6)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关于合成阿司匹林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水杨酸的质量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或添加催化剂或催化剂的种类对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故答案为:(1)2:1。(2)在水杨酸的质量、乙酸酐体积、温度等条件相同时,探究反应时间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3)②④⑤。(4)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5min。(5)采用300r/min的转速进行磁力搅拌,反应25min后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阿司匹林的质量,并计算产率,若等于75.25%,则磁力搅拌转速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无影响;反之则有影响。(6)水杨酸的质量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或添加催化剂或催化剂的种类对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7.(3分)氢能是绿色能源。可采用氨(NH3)分解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2+3H2,若制得6kg氢气,计算参加反应的NH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34kg。【分析】根据氢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设参加反应的NH3的质量为x。2NH3N2+3H2346x6kgx=34kg答:参加反应的NH3的质量为34k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考点卡片1.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研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而进行的实验探究.这里所要探究的物质变化的条件主要有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高温、高压等等;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主要是指外界因素(如温度、浓度、压强、搅拌、物质的形状或接触面积等).并且,这里的变化既包括物理变化,又包括化学变化.【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探究题,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或者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出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中考重点是:对于物理变化的考查主要有氧气的工业制法、物质的溶解及三态变化等等;对于化学变化的考查主要有常见气体的反应原理、燃烧与灭火、酸碱盐及氧化物之间反应等等.【解题方法点拨】思考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利用控制变量法,通过设计对照实验(即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一个实验使用某一条件或者满足某一因素,另一个实验不使用或者不满足),来进行实验探究之.并且,一般都按照如下的思路来思考分析、设计实验、推断解答.对于物理变化来说,要考虑的变化条件和影响因素主要有降温、加热、加压、搅拌、物质的形状或接触面积等等.例如,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时,首先要将空气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并且,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通常把氧气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再如,物质的溶解时,不但要考虑物质的形状、水的温度,还要考虑搅拌等影响因素.对于化学变化来说,要考虑的变化条件和影响因素主要有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高温、高压以及是否搅拌、反应物的浓度、形状或接触面积等等.例如,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初中阶段一般是指加快).再如,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使用玻璃棒搅拌,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2.固体药品的取用【知识点的认识】固体药品的取用,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取用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用镊子夹取.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具体的操作是:先把容器横放,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使药品滑落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另一种是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取用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纸槽).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具体的操作是:先将试管倾斜,把盛药品的药匙(或者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起来.固体药品的取用原则有如下三条:1.“三不”原则,即“不闻、不摸、不尝”;具体说就是:不要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能尝试药品的味道.2.节约原则,即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三不一要”原则,即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就是: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考查学生取用固体药品的基本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且,常以实验操作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当然,笔答题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固体药品的取用操作、注意事项和取用原则等等.【解题方法点拨】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方面的题目,就必须熟记固体药品取用的工具、原则、操作要领及方法、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等等.对于图文并茂的题目来说,既要阅读并理解好文意,又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图示信息;然后,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推断,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知识点的认识】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是这样的:首先也要给试管进行预热,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液体的部位加热.需要注意的是:1.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1/3.2.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并不时地移动试管.3.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4.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应该拿住试管夹的长柄部分,切不可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造成试管脱落.【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考查学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基本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且,常以实验操作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当然,笔答题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特别是上面所列的四条注意事项等.【解题方法点拨】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方面的题目,就必须熟记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操作步骤及方法,以及上面所列的四条注意事项等等.对于图文并茂的题目来说,既要阅读并理解好文意,又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图示信息;然后,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推断,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知识点的认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是检查一套装置经过装配或连接完毕后,是不是一个密闭的、不漏气的好装置.其检查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辅助容器中的液体(一般是水)构成一个密闭装置,依据改变密闭装置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冒气泡、形成水柱、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其气密性的好坏.由于气体的发生装置的出口个数不同,因此检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考查以下两种情况:1.气体的发生装置的出口一个时,可利用装置内空气的热涨冷缩原理,如图所示:先把导管插入辅助容器中的水,用手握气体的发生装置,使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空气就会从导管口逸出,辅助容器中的水中就会冒出小气泡;当手移开后,其中的空气温度降低,体积收缩,辅助容器中的导管中会形成一小段水柱.此时,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若看不到冒气泡或者形成水柱,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不好.2.气体的发生装置的出口二个时,一定要先设法堵住一个,再进行检查其气密性的好坏.此时又分为两种情况:(1)如果要想堵住的是进气口(即长颈漏斗之类的仪器等),那么就可以先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水浸没其下端管口,然后再按照上面的气体的发生装置的出口一个的那种情况,进行检查即可.(2)如果要想堵住的是出气口(即连接有胶皮管的导气管),如图所示:那么还是要先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当水浸没其下端管口时,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连接的胶皮管,保证此处不漏气;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水,若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不再下降,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若继续下降,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不好.【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实验情景或直接询问的方式,让学生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或者是选择、填写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现象等等.题型有操作题、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作为实验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中考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因为一般说来,无论采用哪种装置制取气体或进行某一物质的性质实验等,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和装入药品之前,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才能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理解并掌握不同情况下的检查方法和现象等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图示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检查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或者细心地思考探究并完成相关的实验问题等等.5.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知识点的认识】浓硫酸的性质主要是指无色、黏稠、油状液体,不挥发,但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腐蚀性(或强氧化性),它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溶于水放热等等.而浓硫酸的稀释从理论上来说,是指将浓硫酸加水变成稀硫酸的过程,但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可以简记为:“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如图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溶解性及其放热和浓硫酸的稀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命题方式是:有时以实验图的形式出现,有时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还有时图文并茂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浓硫酸的吸水性及用途(干燥气体)、溶解时放热和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浓硫酸的性质,特别是其特性和稀释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示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对症下药,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但要注意如果要表达填空时,切记要准确、简练、无错别字.6.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如图所示,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