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须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涂样例”和“注意事项”。一、选择题:(共15题,第1~10题每题2分,第11~15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有关化合物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由水在叶绿体中既能参加反应,也能溶解多种物质B.胆固醇既参与构成人体细胞膜,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Na+既参与形成动作电位,也参与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RNA既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也可指导核糖体中的翻译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1、水对生命活动的影响:(1)对代谢的影响:自由水含量高,代谢强度大;(2)对抗性的影响:结合水含量高,抗寒、抗旱性强。2、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该过程中氧气从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二氧化碳从线粒体产生后进入细胞质基质。【详解】A、自由水在叶绿体中既能参加光反应,也能溶解多种物质,A正确;B、胆固醇在血液中参与脂质的运输,同时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B正确;C、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同时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引起的,C正确;D、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其上基因的转录产物,可指导核糖体中的翻译过程,D错误。故选D。2.研究发现,静息时突触小泡膜上存在“质子流出”现象,突触小泡膜上的Ⅴ型质子泵(ⅤATP酶)必须不断工作,将质子再泵回小泡中。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为小泡内侧,储存着神经递质B.质子泵回小泡的过程无需消耗能量C.“质子流出”方式为主动运输D.“质子流出”现象说明生物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A【解析】【分析】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①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载体,不需能量,如CO2,O2,甘油,苯、酒精等;②协助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③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需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2、据图可知,“质子流出”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的协助扩散,质子泵入是逆浓度梯度、需载体且耗能的主动运输。【详解】AC、从题图中可以看出,静息时突触小泡膜上存在能量泄漏,即“质子流出”现象,是顺浓度梯度的、需要载体的协助扩散,所以判断图中A为小泡内侧,储存着神经递质,A正确,C错误;B、由题图信息可知,静息时突触小泡膜上存在“质子流出”现象,是顺浓度梯度的,所以质子泵回小泡的过程是逆浓度的,需消耗能量,B错误;D、“质子流出”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的协助扩散,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错误。故选A。3.某小组进行下列探究活动,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组别甲乙丙丁1%淀粉溶液3mL++2%蔗糖溶液3mL++唾液淀粉酶溶液1mL++蒸馏水1mL++37℃水浴10min,分别加入检测试剂2mL,摇匀,热水浴2min,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注:①“+”表示加入,“”表示不加入;②检测试剂为斐林试剂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37℃水浴10min,目的是让酶促反应充分进行B.甲、乙两组是对照组,可证明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C.本实验无需调节pH,因为pH不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本实验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则无需热水浴2min这一操作【答案】A【解析】【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叫作自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叫作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无关变量。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上述实验中的甲乙号试管就是对照组,丙和丁试管是实验组。【详解】A、底物和酶混合后,37℃水浴10min,目的是让酶促反应充分进行,A正确;B、甲、乙两组是对照组,可证明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B错误;C、pH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时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本实验需调节pH,使其处于最适状态,C错误;D、碘遇淀粉变蓝,无论蔗糖是否水解,均不能与碘液发生颜色变化,因此本实验不能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D错误。故选A。4.锦鲤色彩鲜艳,游姿飘逸,观赏价值高,被称作“会游泳的艺术品”。以下事实不能作为支持锦鲤由野生鲤鱼选育进化而来证据的是()A.锦鲤的体色基因转入野生鲤鱼中能够表达B.锦鲤与野生鲤鱼的胚胎发育过程极为相似C.锦鲤能与野生鲤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D.锦鲤和野生鲤鱼头部骨骼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一致【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由于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因此即使锦鲤的体色基因转入不同种类的鱼类中也能够表达,因此该事实不能作为支持锦鲤由野生鲤鱼选育进化而来证据,A正确;B、锦鲤与野生鲤鱼的胚胎发育过程极为相似,可知它们可能是同一物种,可以说明锦鲤由野生鲤鱼选育进化而来的,B错误;C、锦鲤能与野生鲤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可知它们不存在生殖隔离,可以说明锦鲤由野生鲤鱼选育进化而来的,C错误;D、锦鲤和野生鲤鱼头部骨骼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一致,可知它们可能是同一物种,可以说明锦鲤由野生鲤鱼选育进化而来的,D错误。故选A。5.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所用器皿、培养基使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B.依次用无菌水、酒精、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外植体C.外植体经过脱分化、诱导生芽、诱导生根形成试管苗D.为保证试管苗的成活率,应尽快转移至大田种植【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避光)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需光)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形成植株。【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所用器械需灼烧灭菌,实验人员和外植体需消毒操作,实验所用器皿使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培养基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A错误;B、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充分洗净,用酒精溶液消毒30s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B错误;C、外植体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通过调节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离素的比例,诱导生芽、诱导生根形成试管苗,C正确;D、大田环境和实验室环境不同,为保证试管苗的成活率,应进行炼苗后再转移至大田种植,D错误。故选C。6.下图表示三种遗传调控途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途径均可能导致该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B.转录启动区域甲基化会干扰D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C.组蛋白与DNA结合紧密程度在不同细胞中应大致相同D.RNA干扰可能通过影响特定基因的翻译使其无法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1、表观遗传: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2、DNA的甲基化: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3、分析题图:途径1是转录启动区域DNA甲基化,干扰转录,导致基因无法转录,从而无法翻译;途径2是由于组蛋白的修饰,组蛋白与DNA结合的紧密程度发生改变,从而促进或关闭相关基因的表达;途径3是利用RNA干扰,使mRNA被切割成片段,干扰翻译,导致mRNA无法翻译。【详解】A、由图可知,三种途径都会使基因的表达受阻,不能产生相应的蛋白质,A错误;B、由图可知,转录启动区域甲基化会基因不表达,而干扰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影响的是转录过程,DNA聚合酶是DNA复制所需的酶,B错误;C、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所以组蛋白与DNA结合紧密程度在不同细胞中是不相同的,C错误;D、由图可知,RNA干扰时会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与某RNA结合,形成双链结构后,mRNA被切割成片段,从而影响特定基因的翻译使其无法表达,D正确。故选D。7.以下关于同位素或荧光标记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同位素15N标记的碱基,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利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定位诊断肿瘤C.利用同位素标记的DNA片段,鉴定特定蛋白质D.利用荧光标记的CO2,追踪卡尔文循环中碳元素的转移路径【答案】B【解析】【分析】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借助同位素原子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变。科学家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利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定位诊断肿瘤,B正确;C、利用同位素标记的DNA片段,鉴定特定DNA,C错误;D、利用14C标记的CO2,追踪卡尔文循环中碳元素的转移路径,D错误。故选B。8.下列关于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分析错误的是()A.a1+c1+d1、a2+c2+d2均属于相应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除生产者外,其余各营养级的摄入量扣除呼吸量后即为同化量C.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d1/(a1+b1+c1+d1)D.a1为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a1、a2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b1、b2表示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c1、c2表示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1、d2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详解】A、分析图示可知,a1、a2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b1、b2表示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c1、c2表示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1、d2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繁殖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a1+c1+d1=a2+c2+d2,A正确;B、除生产者外,其余各营养级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B错误;C、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两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a1+b1+c1+d1,流向第二营养级能量为d1,所以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d1/(a1+b1+c1+d1),C正确;D、分析图示可知,a1表示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利用的能量,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正确。故选B。9.在利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时,造成估算值小于实际种群密度的原因有()A.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B.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进行重捕C.被标记的个体易于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D.被标记个体的警觉性升高而更难再捕获【答案】B【解析】【分析】1、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3、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4、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详解】A、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变小,导致估算值大于实际种群密度,A错误;B、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进行重捕,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变大,导致估算值小于实际种群密度,B正确;C、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被标记的个体易于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变小,导致估算值大于实际种群密度,C错误;D、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被标记个体的警觉性升高而更难再捕获,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变小,导致估算值大于实际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B。10.研究发现,人体长时间不休息会产生过多腺苷,一定量的腺苷与觉醒神经元上的腺苷受体结合会使神经元细胞膜上的K+通道开放,使人感觉疲惫并昏昏欲睡。咖啡具有提神功能,其中的咖啡因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分子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产生腺苷,经胞吐释放至突触间隙B.腺苷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腺苷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觉醒神经元K+外流C.咖啡因成瘾后不摄入咖啡因会持续困倦,原因可能是机体减少了腺苷的分泌D.咖啡因能提神的原因是它竞争性地与腺苷受体结合,解除腺苷对觉醒神经元的抑制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1、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2、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详解】A、1分子ATP脱去3个磷酸基团后产生腺苷,经腺苷转运蛋白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A错误;B、由题干信息可知,人体长时间不休息会产生过多腺苷,一定量的腺苷与觉醒神经元上的腺苷受体结合会使神经元细胞膜上的K+通道开放,使人感觉疲惫并昏昏欲睡,说明腺苷是一种抑制型神经递质,B错误;C、咖啡因是通过竞争性地与腺苷受体结合,从而阻止腺苷与受体结合,发挥提神作用,长期使用咖啡因后,机体对咖啡因的敏感性降低,需要更高剂量的咖啡因才能产生同样的提神效果,而不是机体减少了腺苷的分泌,C错误;D、由图可知,咖啡因竞争性地与腺苷受体结合,阻止了腺苷的作用,解除腺苷对觉醒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提神的效果,D正确。故选D。11.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参与线粒体中氧气生成水的过程。肿瘤细胞线粒体中存在有缺陷的CcO,可导致线粒体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引发应激信号,应激信号传递至细胞核后,细胞核中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上升,进而表现出癌细胞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cO是一种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的蛋白酶B.CcO结构异常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供能不足,使肿瘤细胞的分裂期延长C.抑制癌细胞中编码无氧呼吸相关酶的基因的表达,可降低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D.“细胞核中癌变相关基因表达量上升”所说的基因主要是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答案】C【解析】【分析】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参与线粒体中氧气生成水的过程,所以CcO是一种在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A错误;B、由题干信息可知,肿瘤细胞线粒体中存在有缺陷的CcO,可导致线粒体功能发生重大变化,进而表现出癌细胞的特征,所以CcO结构异常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供能不足,使肿瘤细胞的分裂期变短,B错误;C、由题干信息可知,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参与线粒体中氧气生成水的过程,而肿瘤细胞线粒体中存在有缺陷的CcO,表明肿瘤细胞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受阻,能量供应不足,如果再抑制癌细胞中编码无氧呼吸相关酶的基因的表达,可降低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C正确;D、“细胞核中癌变相关基因表达量上升”所说的基因主要是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后的基因,D错误。故选C。12.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翅外展黑檀体果蝇与野生型纯合果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B.菱形眼雌蝇与野生型雄蝇杂交,F1中雄蝇均为野生型,雌蝇均为菱形眼C.基因型为RuruEe的果蝇,减数分裂可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D.痕翅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存在2个或0个r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粗糙眼和黑檀体对应的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2号及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详解】A、由图可知,翅外展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ee,野生型型纯合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EE,二者杂交的F1基因型为DpdpEe,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1自由交配,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B、由图可知,菱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lzXlz和野生型雄蝇XLzY杂交,F1的基因型为XLzXlz和XlzY,雌蝇表现型为野生型,雄蝇表现型为菱形眼,B错误;C、由图可知,基因型为RuruEe的果蝇,对应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可以产生RuE和rue两种配子,当发生(交叉)互换时,数分裂可能产生RuE、rue、Rue和ruE四种基因型的配子,C正确;D、痕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Y,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此时Xr和Y已经分离,到达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细胞中可能存在2个或0个r基因,D正确。故选B13.喜阳植物若受到周围其他竞争者的遮阴,会表现出茎、叶柄快速伸长的现象,称为避阴反应。农田中玉米和大豆间作时,玉米对大豆具有遮阴作用,严重时会引发大豆的避阴反应。研究发现,光敏色素和转录因子PIFs参与了避阴反应的调控,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敏色素是色素蛋白复合体,植物只能通过光敏色素感知光信号B.光敏色素Pr可进入细胞核,直接参与基因的表达C.当红光/远红光值下降时,未磷酸化的PIFs能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避阴反应D.PIFs基因缺陷的大豆突变体的避阴反应更加显著【答案】C【解析】【分析】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光照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机制:不同的光照条件→光敏色素被激活,(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信号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转录变化(表达)→转录形成RNA→蛋白质→表现出生物学效应。【详解】A、光敏色素是色素蛋白复合体,植物可以通过光感应蛋白质和光敏色素来感知光信号,A错误;B、由图可知,光敏色素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以Pr形式存在,不能进入细胞核,未磷酸化的PIFs能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避阴反应,B错误;C、由图可知,当红光/远红光值下降时,会将有活性的光敏色素Pfr转化为无活性的光敏色素Pr,留在细胞质基质,在细胞核中未磷酸化的PIFs能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避阴反应,C正确;D、由图可知,在细胞核中未磷酸化的PIFs能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避阴反应,当PIFs基因缺陷时,不能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不会出现避阴反应,D错误。故选C。14.外源mRNA进入人体后大多在内环境快速降解,少数进入细胞后会被TLR受体识别从而被降解。流感mRNA疫苗研发的策略是:用脂质纳米颗粒(LNP)包裹mRNA疫苗,避免其在胞外过快降解并促进其进入细胞;用假尿嘧啶修饰mRNA避免其被TLR识别。mRNA疫苗进入细胞后发挥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图中A~I表示细胞,a表示物质,①~⑥表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细胞属于APC细胞,可摄取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B.与未修饰的mRNA疫苗相比,假尿嘧啶修饰的mRNA疫苗更难被降解C.接种疫苗后,当流感病毒入侵人体,细胞C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物质aD.与传统灭活疫苗不同的是,mRNA疫苗能激活过程④【答案】C【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的过程是: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详解】A、由图可知,mRNA疫苗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内会引起相应的免疫反应,首先被A(APC细胞)识别处理后呈递给相应的细胞,A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外源mRNA进入人体后大多在内环境快速降解,少数进入细胞后会被TLR受体识别从而被降解,用假尿嘧啶修饰mRNA避免其被TLR识别,所以与未修饰的mRNA疫苗相比,假尿嘧啶修饰的mRNA疫苗更难被降解,B正确;C、由图可知,细胞C能产生a抗体,该细胞是浆细胞,所以接种疫苗后,当流感病毒入侵人体,细胞G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物质a,C错误;D、与传统灭活疫苗不同的是,mRNA疫苗既可以产生体液免疫,也可以产生细胞免疫,免疫效果好,而④代表的是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进行细胞免疫,D正确。故选C。15.为研究血清饥饿处理对重组胚构建的影响,科研人员用经不同时间血清饥饿处理后的野猪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以野猪卵母细胞作为受体进行核移植。结果如下表。饥饿时间/d卵裂率(%)囊胚率(%)075.87.7282.724.2481.222.8870.49.1注:卵裂率指进行分裂的重组细胞占全部重组细胞的比例,囊胚率指获得的囊胚占全部重组细胞的比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核移植时应将供体细胞核注入排出了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B.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地对供体细胞进行饥饿处理有利于重组胚构建C.过度的饥饿处理导致营养成分不足,可能使细胞发生凋亡D.获得的囊胚可以移植到生理状态相同的野猪子宫内继续发育【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详解】A、核移植时应将供体细胞核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A错误;B、由表信息分析可知,与饥饿0d相比,2d时卵裂率和囊胚率相对较高,所以适当地对供体细胞进行饥饿处理有利于重组胚构建,B正确;C、由表信息可知,当饥饿处理8d时,卵裂率和囊胚率都较低,可能是过度的饥饿处理导致营养成分不足,使细胞发生凋亡,C正确;D、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体内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所以获得的囊胚可以移植到生理状态相同的野猪子宫内继续发育,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5题,60分)16.果蝇的A/a、B/b、D/d基因与果蝇复眼中红色素和棕色素的合成有关。野生型果蝇复眼中有红色素和棕色素,表现为暗红眼;品系甲的A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复眼中只有红色素,表现为朱红眼;品系乙的B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复眼中只有棕色素,表现为棕眼;品系丙的D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复眼中无红色素和棕色素,表现为白眼。将甲乙丙三个品系的果蝇任意两两杂交,F1均为暗红眼。(1)据此推测,甲乙丙三个突变品系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2)进一步研究发现,A/a、B/b、D/d三对基因中任意两对或两对以上隐性纯合的果蝇均为白眼,则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种。(3)研究人员提出野生型果蝇眼色的一种调控机制,请综合以上信息,完善示意图。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答案】16.①.aaBBDD②.AAbbDD③.AABBdd17.1118.①.D②.A③.B④.棕⑤.红【解析】【分析】野生型果蝇复眼中有红色素和棕色素,表现为暗红眼,当其中任一对基因是隐性纯合子时表现型都不同,但将甲乙丙三个品系的果蝇任意两两杂交,F1均为暗红眼,说明野生型果蝇暗红眼的基因型为AABBDD。【小问1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果蝇的A/a、B/b、D/d基因与果蝇复眼中红色素和棕色素的合成有关,野生型果蝇复眼中有红色素和棕色素,表现为暗红眼,品系甲的A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复眼中只有红色素,表现为朱红眼,其突变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DD;品系乙的B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复眼中只有棕色素,表现为棕眼,其突变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DD;品系丙的D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复眼中无红色素和棕色素,表现为白眼,其突变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dd。【小问2详解】D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时,表现为白眼,进一步研究发现,A/a、B/b、D/d三对基因中任意两对或两对以上隐性纯合的果蝇均为白眼,则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11种,分别为dd共9种,以及aabbDD和aabbDd。【小问3详解】野生型果蝇复眼中有红色素和棕色素,表现为暗红眼,当其中任一对基因是隐性纯合子时表现型都不同,但将甲乙丙三个品系的果蝇任意两两杂交,F1均为暗红眼,说明野生型果蝇暗红眼的基因型为AABBDD,当A基因发生隐性突变表现为朱红眼,B基因发生隐性突变表现为棕眼,D基因发生隐性突变表现为白眼,推测D基因可以合成前提物质,有A基因时合成棕色色素,有B基因时合成红色色素,所以野生型果蝇眼色的的调控机制图中①为D,②为A,③为B,④为棕,⑤为红。17.栝(guā)楼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的重要的药用经济作物。酸雨会导致土壤酸性增强,使难溶性铝转化为离子态,对栝楼造成铝胁迫,严重影响栝楼的产量和品质。回答下列问题:(1)可用____试剂提取栝楼叶片中的色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铝胁迫会导致栝楼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这一变化首先影响在叶绿体的____(填结构名称)上进行的光合作用的____阶段。(2)为研究IAA能否缓解铝胁迫对栝楼的影响,某小组开展了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①实验中对空白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②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3)一定浓度的铝离子会造成植物DNA损伤。受损的DNA在电泳时出现拖尾现象,拖尾越长,表明DNA受损程度越大。请以铝敏感型栝楼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探究25μmol·L1能否修复受到300μmol·L1铝胁迫的栝楼根系的DNA损伤,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答案】(1)①.无水乙醇(或丙酮)②.(基粒)类囊体③.光反应(2)①.未受铝胁迫(的栝楼植株)②.一定浓度范围的IAA能够提高铝胁迫下栝楼的叶绿素含量,但浓度过高的IAA反而起抑制作用(3)将长势相似的铝敏感型栝楼植株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不做处理,B、C组用300μmol·L1铝胁迫处理一定时间,之后用25μmol·L1IAA处理C组一定时间,而后提取三组根系的DNA,分别进行电泳,(拍照)观察各组DNA电泳条带的拖尾情况,测量比较DNA拖尾长度的变化【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随着水的光解,同时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②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通过CO2固定和C3还原生成有机物,并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小问1详解】可用无水乙醇(或丙酮)试剂提取栝楼叶片中的色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铝胁迫会导致栝楼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这一变化首先影响在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上进行的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小问2详解】为研究IAA能否缓解铝胁迫对栝楼的影响,某小组开展了系列实验:①实验中对空白对照组的处理是未受铝胁迫(的栝楼植株)。②由图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一定浓度范围的IAA能够提高铝胁迫下栝楼的叶绿素含量,但浓度过高的IAA反而起抑制作用。【小问3详解】一定浓度的铝离子会造成植物DNA损伤。受损的DNA在电泳时出现拖尾现象,拖尾越长,表明DNA受损程度越大,设计实验探究25μmol·L1能否修复受到300μmol·L1铝胁迫的栝楼根系的DNA损伤,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铝胁迫以及铝胁迫的浓度,因变量为测量比较DNA拖尾长度的变化,实验思路为:将长势相似的铝敏感型栝楼植株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不做处理,B、C组用300μmol·L1铝胁迫处理一定时间,之后用25μmol·L1IAA处理C组一定时间,而后提取三组根系的DNA,分别进行电泳,(拍照)观察各组DNA电泳条带的拖尾情况,测量比较DNA拖尾长度的变化。18.研究发现,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研究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行为变化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大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1)跑台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如图1。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系减少所致;2型糖尿病是由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所致。根据图1的结果可以判断,本实验采用的大鼠患有____(填“1型”或“2型”)糖尿病,判断的依据是____。(2)旷场实验是一种通过观察动物行为变化反映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实验,动物在旷场中活动的总距离、穿梭中央区的次数与其紧张度呈反比。研究人员推测:跑台运动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行为紊乱,降低大鼠的紧张度。为验证该推测,研究人员用上述四组大鼠进行旷场实验。已知图A为Ⅰ组大鼠旷场实验的运动轨迹图,若Ⅱ~Ⅳ组大鼠的运动轨迹分别为____(填字母),则能说明跑台运动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行为紊乱。(3)大脑海马结构在认知、记忆和空间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慢性外周炎症会诱导淋巴细胞分泌过多促炎细胞因子,使大脑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引起海马神经元受损。研究发现,该糖尿病大鼠长期处于慢性外周炎症状态。为进一步研究跑台运动改善糖尿病大鼠大脑海马神经元损伤和行为紊乱的机制,研究人员检测了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周围促炎细胞因子IL6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2。根据以上结果,完善跑台运动改善糖尿病大鼠大脑海马神经元损伤和行为紊乱的机制:a____b____c____。(在a、c处填合适的语句,在b处填“促进”或“抑制”)(4)基于本研究,请你提出缓解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建议:____。【答案】(1)①.2型②.与I组相比,Ⅲ组大鼠的空腹胰岛素相对水平更高,但空腹血糖浓度也更高,表明该糖尿病大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高浓度的胰岛素无法有效降低血糖,可判断该大鼠患2型糖尿病(2)BDC(3)①.淋巴细胞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IL6减少②.抑制③.大脑小胶质细胞的激活(4)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积极治疗降低机体慢性炎症水平【解析】【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小问1详解】根据图1的结果可以判断,本实验采用的大鼠患有2型糖尿病,判断的依据是与I组相比,Ⅲ组大鼠的空腹胰岛素相对水平更高,但空腹血糖浓度也更高,表明该糖尿病大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高浓度的胰岛素无法有效降低血糖,可判断该大鼠患2型糖尿病。【小问2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动物在旷场中活动的总距离、穿梭中央区的次数与其紧张度呈反比,跑台运动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行为紊乱,降低大鼠的紧张度,已知图A为Ⅰ组大鼠旷场实验的运动轨,分析B图,运动轨迹比A多,说明穿梭中央区的次数多,而穿梭中央区的次数与其紧张度呈反比,则此时没有Ⅰ组小鼠紧张,跑台运动能降低大鼠的紧张度,该图对应的是Ⅱ组大鼠的运动轨迹,分析CD图,D图的运动轨迹最少,C组次之,同理以上分析,则Ⅲ组大鼠的运动轨迹对应图D,Ⅳ组大鼠的运动轨迹对应图C。【小问3详解】跑台运动改善糖尿病大鼠大脑海马神经元损伤和行为紊乱的机制为:慢性外周炎症状态下的糖尿病大鼠→跑台运动→。体内发生的变化是淋巴细胞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IL6减少抑制大脑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小问4详解】基于本研究,请你提出缓解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积极治疗降低机体慢性炎症水平。19.稻鸭萍共作复合系统具备除草、控虫、增肥等多重效应。水稻田为绿萍(小型漂浮植物)、鸭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绿萍具有固氮作用,并为鸭子提供了充足饲料。鸭子不断踩踏、取食稻田杂草,捕食昆虫等,鸭粪可还田增肥。为了进一步研究稻鸭萍共作复合系统的主要生态功能,试验设置了对照区(CK)、稻萍区(RA)、稻鸭共作区(RD)和稻鸭萍共作区(RDA)共4个处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稻鸭萍共作对水稻田的影响处理杂草密度/(株·m2)稻飞虱密度/(头·百穴1)土壤氮素含量/(mg·kg1)CK122.8251693.6RA45.9191894.5RD4.8158494.8RDA1.31399100.2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田中引入绿萍、鸭子等物种,利用了不同生物各自生态位的差异,这有利于____。(2)可采用____法调查杂草密度。此生态系统中除草、控虫效果最佳的为____区。(3)在RDA处理的稻田中,土壤氮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区的原因可能是____。(4)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建立稻鸭萍共作复合系统的意义是____。【答案】19.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20.①.样方法②.稻鸭萍共作(RDA)21.绿萍具有生物固氮能力,萍体腐烂分解增加了稻田氮素含量;鸭子取食绿萍后以排泄物的形式回归稻田,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高RDA处理的稻田氮素含量对稻田土壤产生显著增肥效应22.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种群中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小问1详解】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种群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水稻田中引入绿萍、鸭子等物种,利用了不同生物各自生态位的差异,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小问2详解】样方法的适用范围是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以及单子叶植物,所以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稻鸭萍共作区(RDA)杂草密度和稻飞虱密度在这几种区域里最低,所以此生态系统中除草、控虫效果最佳的为稻鸭萍共作区(RDA)。【小问3详解】在RDA处理的稻田中,土壤氮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区的原因可能是绿萍具有生物固氮能力,萍体腐烂分解增加了稻田氮素含量;鸭子取食绿萍后以排泄物的形式回归稻田,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高RDA处理的稻田氮素含量对稻田土壤产生显著增肥效应。【小问4详解】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建立稻鸭萍共作复合系统的意义是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0.酿酒酵母细胞质钙离子浓度的调控与酿酒酵母的抗逆性、生长增殖过程有关。Cchlp是一种位于酿酒酵母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蛋白、调控细胞外钙离子流入细胞质。研究小组利用基因工程获取Cchlp抗原、制备Cchlp单克隆抗体来检测酿酒酵母Cehlp的表达情况。其中制备Cch1p抗原的流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过程①需要____酶进行催化,并添加____作为原料,从而获得多种eDNA单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