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程标准】了解资本主义列强在亚非拉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知道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认识欧洲资本主义扩张的阶段性特点及方式。政治体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经济体系:新航路开辟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殖民体系: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开始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暴力掠夺原始积累殖民体系开始形成18C60S——19C中第一次工业革命19C70S——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15、16C新航路开辟19C末20C初1914——1918一战1939——1945二战炮舰政策(武力侵略)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殖民体系收到冲击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殖民体系动摇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殖民体系瓦解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时间:2、殖民国家:3、殖民手段:15—18世纪(1)政治:(2)经济:实行专制统治,建立总督制度①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②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③奴役、屠杀印第安人;发展黑奴贸易;④垄断殖民贸易,限制阻碍殖民地经济发展。一言以蔽之殖民地就是完全没有主权;半殖民地就是有主权但主权

不能自主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掠夺式、移植式的侵略拉美殖民化特点①直接掠夺金银体现早期殖民扩张时代特征;②移植宗主国落后政治体制与生产方式。③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保证宗主国利益。4、殖民影响根据材料分析思考:殖民掠夺分别给美洲、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教材“学思之窗”

材料三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很大部分来自美洲的金银,这与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和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对东方贸易有关。.....美洲的金银就通过西班牙流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南部德国。海外财富......通过西班牙变成其他国际的原始资本,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

材料二

发展种植园经济,在农业方面,西班牙不许拉丁美洲种植宗主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市场上特别需要的产品,如棉花、可可等,使拉美许多地区走上畸形的种植单一农作物的道路。对美洲:给美洲带来了灾难,加剧了美洲的贫困与落后:对欧洲: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掠夺金银和垄断贸易限制了拉美经济的发展;发展单一的种植园经济,严重束缚了拉丁美洲的发展。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知识扩展:殖民者的掠夺对拉丁美洲留下的现实影响经济方面:拉丁美洲殖民地单一产品制经济结构的形成,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形成考迪罗制度。政治方面:出现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的局面。思想文化: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随移民大批涌入,传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语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人种:美州的土著民族印第安人几乎被灭绝殆尽。今天的加勒比海诸国只有黑人、白人和黑白混血人种,这一地区的真正主人印第安人已经悉数灭绝。现代化进程:拉丁美洲现代化步履维艰。建筑风格:深受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风格影响。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后来占领了整个印度尼西亚19世纪中期,英国几乎全部控制印度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②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而且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时空观念:亚洲的殖民地化17世纪初,英国人来到印度,通过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掠夺了大量财富。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美西战争:1898年)到19世纪末,英国已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1、第一阶段:15、16世纪西、葡在亚洲的早期殖民活动2、第二阶段:17--19世纪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殖民扩张范围:西方列强在南亚、东南亚、西亚和东亚进行殖民活动,加速了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特点:将所占之地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渗透和控制19世纪末与16世纪相比,列强在亚洲的殖民活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殖民范围变大:由建立殖民据点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殖民国家变多:由西、葡两国到英法美日等多国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实力大增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背景殖民国家殖民范围殖民方式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在亚洲建立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菲律宾建立商站,控制商路直接统治,掠夺财富西班牙3、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方式的变化、原因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商品输出为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为主①17、18世纪时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主;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侵略殖民地以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为主;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17、18世纪:①经济:通过东印度公司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土地税、种植走私鸦片等;②政治: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坐收渔利;③军事:武力侵略和征服;⑴变化:⑵原因: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知识拓展】结合中国近代史分析列强对中国的侵略①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②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③19世纪末参与瓜分中国。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时间背景侵略活动侵略特征15-19世纪中叶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持续进行奴隶贸易。①英、法争夺埃及和苏伊士运河。②1882年,英国侵占埃及和苏丹;③19世纪30年代,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①逐渐放弃奴隶贸易到全方面进行殖民入侵;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开展黑奴贸易①英法德各自制定侵略非洲的计划;①列强之间达成侵略协议;②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②深入非洲腹地探险。②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确立“有效占领”原则,也是一次“地图上作业”的会议。;

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③19C末20C初侵占了几乎整个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1、时间:2、过程:3、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2)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

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时间推动因素目标手段第一阶段资本原始积累(15C末-18C晚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C60S-19C中期)第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C晚-20C初)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展积累原始资本(贵金属、原料)掠夺金银奴隶贸易第一次工业革命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商品输出为主殖民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寻求投资场所资本输出为主瓜分狂潮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4.影响:对殖民国家:对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双重——①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不断高涨;②传播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社会转型。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

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②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东方从属于西方。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观察《列强瓜分非洲示意图》,思考图中各国分界线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特点:沿某条经线或纬线,分界线几乎是直线,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土著民族的情况原因:1884年召开的柏林会议确立“有效占领”原则,标志欧洲在非洲的扩张有了国际法依据。①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有效占领”原则。②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地图上作业”。对柏林会议的认识?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给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给非洲带来什么影响?

非洲的国界44%都由经线或纬线划分,30%的国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仅26%的国界是自然边界。

——金点强王守望《非洲:几何线边界埋下祸根》列强瓜分非洲示意图地图上作业(1)问题: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无视非洲国家主权,人为划定疆界。(2)影响:殖民体系形成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殖民方式:暴力掠夺原始积累)初步形成:工业革命(殖民方式:武力侵略商品输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方式:瓜分世界资本输出)本课小结1.西班牙王室对美洲殖民地采取贸易垄断政策,只准许殖民地与西班牙通商,所有货物必须由西班牙的船只装运,严禁其他国家与殖民地进行贸易,并禁止殖民地儿之间直接通商。西班牙采取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积累财富以维护专制统治

C.限制拉丁美洲经济发展

D.满足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2.“居于这一帝国行政结构顶端的是西印度事务院,它设置在西班牙,受到君主的严密监督。它负责作出一切重要的任命,并对殖民地事务行使一般管辖权。美洲的最高权力是委托给分别坐镇在墨西哥城和利马的两名总督。”这两名总督()

A.受西印度公司管辖

B.有独立管理拉丁美洲的权力

C.具代表西班牙国王管理殖民地

D.设置在西班牙,受到君主的严密监督课堂练习3.“18世纪60到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的活动范围之外。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

A.商人与工人之间矛盾尖锐B.在印度国民经济中占据特殊地位

C.受到荷兰等殖民国家的控制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从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在拉丁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和殖民统治,其统治方式是由国王任命总督进行专制统治与管理;从16世纪开始,亚洲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葡萄牙殖民活动的特点是建立以商站为标志的殖民据点,以控制商路,获取垄断性的商业利润。造成葡萄牙对拉丁美洲和亚洲侵略方式不同的原因是()A.葡萄牙的实力和地位衰落

B.当时亚洲封建经济比较发达

C.拉丁美洲的文化比亚洲落后D.亚洲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课堂练习5.艾周昌、程纯在《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中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人们都外出打工

B.印第安人全部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C.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