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_第1页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_第2页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_第3页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_第4页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孝道伦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进入近代以后,由于社会变迁、制度的转换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强化,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孝观念日趋淡薄。因此,采用辩证的方法,对传统孝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探本溯源,剔除其糟粕,吸收其对当代社会有借鉴作用的精华,并与时俱进地进行吸收改造,不仅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一孝文化的形成和历史嬗变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由此可见,孝字的最初含义应该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善行和美德。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生于商代,也有人认为形成于西周时期。康学伟博士认为,孝观念应当产生在原始社会的后期。但是“这时的孝观念只是一种敬亲爱亲的感情,并未超出自然之性,尚不具有阶级性”。

西周灭商后,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建立宗法制度,孝意识被纳入宗法制度之中。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孝道随着宗法制度的破坏而出现动摇,个体家庭经济进一步发展,养亲问题逐渐突出。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新的改造。孔子提出,孝亲不仅要做到养亲,更重要的是敬亲和爱亲。经过儒家的改造,孝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道思想首先伦理化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是《孝经》,《孝经》对孔、曾、孟等人的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阐述,并对孝道的内容进行了广泛化、政治化。从汉代开始,实行以孝治天下。唐宋以后,经过理学家们的宣传改造,走上极端化和绝对化的道路,并最终成为封建统治者欺骗、愚弄人民的工具,成为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复合体。

纵观孝之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由于受生产方式和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孝亲情结,这种发自本能的孝亲意识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升华和统治阶级的推广扩大,使孝文化由家庭伦理转变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孝,不仅是个人修身齐家的基本要求,也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必备条件。正所谓“求忠臣于孝门之子”。由此可见,孝之社会、政治地位的确立,是孝文化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延续的根本所在。二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孝文化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范畴,其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养亲尊亲,善事父母

传统孝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家庭伦理,孝首先倡导的就是孝敬、奉养父母。“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对父母的孝不能仅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更重要的是一种感恩之爱使父母内心愉悦,即尊亲,否则“虽日用三性之养,犹为不孝也。”秦汉以后,在养亲、尊亲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孝的内涵逐渐扩大为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重社稷”也就是重视国家、热爱国家的意思。爱国思想是亲亲感情的连锁效应,爱国主义是孝意识的演延结果。作为伦理学的核心,孝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犹若血液一般浸透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有丰富内涵、不同层次和各种形态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及其各个时代、各个阶段、各个政治范围和地理区域中的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形成的凝聚力,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凝聚力。而孝文化是在整个中华民族广裹的土地上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般形态的凝聚力,它不受时空制约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种由敬祖孝亲的情感,形成中华民族的亲和力与向心力,将全球华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因此,在当前大力弘扬在传统孝文化中承志立身、报效祖国等思想,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无疑具有重要价值。2、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经济发展后劲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如果每个家庭都和谐相处,就为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孝道自古至今都是调节家庭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良药。“从孝亲的道德功能上看,对协调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培养人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义务感、责任心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把和谐幸福的家庭人际关系推展到整个社会,无疑就会成为和谐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后劲。

3、培养个人道德情感,构建新型社会道德体系

“孝,从其产生之初,本身就具有教化意义。”与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相对应,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其中,家庭道德德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枢纽和起点。而孝又是家庭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孝道伦理的核心是养亲、尊亲和慈老爱幼,要求做儿女的要赡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使老人们颐养天年,这是做儿女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体现。而家庭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因此,提倡孝文化教育,把孝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起点和基础,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提高人文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精神文明包括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孝文化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继承中国传统孝道精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不仅可以有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道德意识,还有助于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激发人们对生活、工作的热情,使人们在社会中的价值取向朝积极的方面发展,必然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有着积极意义。

5、倡导尊老养老,培养人本意识

人口老年化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目前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1%以上。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如何解决日益扩大的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就是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孝文化,让更多的老人在家庭中享受天伦之乐,这不仅能够减轻社会的养老压力,保持社会稳定,而且对于人性的教育与陶冶、人们真情良知的回归、培养人本意识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