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答案_第1页
高一地理答案_第2页
高一地理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8年春季联赛高一地理参考答案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CCBDBABBDCC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BABDDCDCDDA解析:1.C冬至日该地在北京时间7:20日出,此时该县110°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40分钟,该县日出的地方时是6:40,则该县冬至日的夜长为13小时20分钟,则夏至日的昼长也为13小时20分钟。2.C太阳能面板中阳光入射角度与电池板倾角互余,集热效果最好;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电池板倾角最大,秋冬季节先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减小,冬至日后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加,所以电池板倾角先调大,后调小。3.B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西南风。4.D合肥图示时刻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影响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等压线比较稀疏,风力较小,冷锋过境后,湿度会降低,风力变大;锋面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等压线较密集,气压值较高;锋面过境若水汽不足也难以形成降水,所以径流在得不到补给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减小。5.B乌兰巴托所在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所以寒冷干燥。6.A据材料知,该湖泊常年水量稳定,说明水量收支动态平衡,即湖面降水量+其它补给量=蒸发量;积雪融水补给主要与气温有关,湖水水量变化与温度变化相关;大气降水会导致雨季湖水水位的迅速上升;冰川融水与气温有关,夏季融水量大;地下水补给相对稳定,最可能让湖泊常年水量稳定。7.B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温度变化是影响3月5月潜热通量值的主要因素,温度回升快,蒸发量增加;从图b看降水秋季、冬季、春季该地降水均不大;阴雨天气多,空气湿度就比较大,不利于蒸发;沙尘天气多会削弱太阳辐射,对蒸发不利。8.B图示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是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并不明确,所以无法判断合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增加还是减小;澳大利亚是冬季,不是小麦收获季节。9.D①半岛沿海地区在夏季沿岸是索马里寒流流经,在离岸风的作用下盛行上升流,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10.C断层①穿越了岩层C、D、E,所以断层①形成时间晚;断层①与断层②相比,断层①切断了断层②所切断的所有岩层,且还切断了岩层D、E,所以断层①形成的时间晚,岩层D形成时间晚于断层②;岩层C发生了褶皱,因此褶皱形成时间晚于岩层C;岩层F呈连续分布,没有被切断,所以岩层F形成时间最晚。11.C据图可以判断褶皱发生在C岩层形成之后,然后再出现断层②,因此该地出现过沉积岩层C;断层②形成后上升后被外力侵蚀,造成C岩层缺失。12.B图中特殊地貌的岩层层次清晰,土质坚硬,物质组成(河湖相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流水沉积作用;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岩层土质疏松;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岩石,不是物质组成来源;冰川堆积作用物质没有分选性。13.A图中土墩呈层状结构,由河湖相沉积物组成,形成初期位置比较低,后来在内力作用下抬升,外力(风力)侵蚀作用加强。14.B树干液流是植物体内由于叶片失水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叶片失水主要的促动环节就是植物蒸腾。15.D树干流液速率呈明显的昼夜周期性变化,不同天气状况下白昼的差异也较大,可知其受太阳辐射影响显著。16.D从图中可以看出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工数量增加,但增长率并不是逐年增加;当前外地农民工还是占主体;由于部分农民工当地就业,回乡就业人口增加。17.C我国内地近年来发展迅速,使内地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提高,因而使得大量原来外出的农民工选择就近务工。18.D芬兰相比越南而言工资水平高,会增加生产成本;木材加工为家具后体积会适当增加,运输包装难度也加大,使得运输成本提高;家具生产厂多为市场导向型产业,主要考虑距离市场远近,并不是因为芬兰技术水平高影响工厂布局。19.C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应方便商品运输和客流集散,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体验馆是考察实物,与信息通达性关系不大;体验馆供消费者体验购物,最好靠近人口相对密集的住宅区或商业区附近;体验馆布局与距离仓库的远近无关。20.D与传统实体店销售手段相比,软件平台的介入提高了运营效率,会降低销售成本;送货安装的难易程度与平台介入无关;平台的介入使得获取市场信息的速度加快,商品设计效率会提高;由于获取了精准的订单信息,使得仓储设备使用效率提高,降低了仓储成本。21.D从1991年到2015年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缩小且向北移动,主要表明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东北—西南方向主导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在逐渐弱化,长半轴方向已经有一定的偏转,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22.A不透水地表作为典型的城市下垫面类型,一般指水不能直接渗透到土壤中的人工地貌特征,包括道路、停车场、建筑物屋顶等。不透水地表具有蓄热能力强加剧热岛效应;会增加地表径流,下渗能力减弱,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会使生物多样性锐减。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计56分)23.(20分)(1)有利条件:热带气候,热量水分充足;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河流沿岸多平原,土层深厚。不利条件:易受风灾影响(东北风和西南风)(8分)解析:分析自然条件从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角度分析,发展条件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析。(2)10月到次年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南移,该地受东北信风影响,晴天多,光照强,利于晾晒。(4分)解析:该国位于低纬度,每年10月到次年1月受东北信风影响,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3)优势条件(4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原料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政策支持等。发展方向(4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加工质量;扩大规模,提高加工率等(从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等方面回答也可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加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根据文字和图示材料综合分析(地理位置、交通、原料等)。发展方向主要从生产规模和生产质量角度分析。24.(18分)(1)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相互作用强度分布不平衡(2分);基本形成了以武汉、长沙、等城市为主导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其中武汉的要素集聚能力最强(2分);在城市群边缘地区,形成了连续的弱要素集聚能力城市分布带(2分)。解析: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相互作用强度分布特点主要从分布在哪里、分布的变化等角度分析。(2)可以加强彼此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2分);降低中间的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2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2分)。(只要从知识、信息、技术、物质、资金、服务的互动交流等角度分析可酌情给分)解析:可以从工业集聚效应角度分析,开发区内的集聚产业、产业集群会加强彼此之间产生了知识、信息等产品和要素的交流。(3)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政策的引导;分工与协作的需要;过度集聚带来成本的提高(6分,从交通、信息、规模扩大产生的问题、分工协作等角度分析可酌情给分)。解析:随着交通、信息交易成本的降低,行政区内不同开发区的产业产生了知识、信息等要素的便捷沟通,开发区内产业(产业集群)与区外的产业(产业集群)产生了互动。25.(18分)(1)河流流出出山口,河道变得平坦开阔(2分),流速减慢,河流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2分);冲积扇继续向海洋方向推进或海平面相对上升(2分);水下地势平缓(2分),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2分)。解析:主要分析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