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技术》课件-第六章 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及安全评价过程控制_第1页
《安全评价技术》课件-第六章 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及安全评价过程控制_第2页
《安全评价技术》课件-第六章 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及安全评价过程控制_第3页
《安全评价技术》课件-第六章 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及安全评价过程控制_第4页
《安全评价技术》课件-第六章 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及安全评价过程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8:50:48安全评价技术第六章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及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第一节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一、安全评价资料采集、分析和处理安全评价资料采集、分析和处理是进行安全评价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基础工作。资料采集应避免盲目性,能保证满足评价的准确、全面、客观、具体即可,不必要的资料索取将带给被评价单位额外的负担。3不同阶段的安全评价应采集的资料各不相同。安全预评价的主要依据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此应收集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项目的综合性资料,设立依据,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等。安全验收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初步设计文件,安全预评价报告,相关批复文件及法律、法规、标准等;为此应收集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项目的综合性资料,项目设计及施工单位基本情况,合法机构提供的监理报告和质量报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安全卫生设施的投入、运行及管理情况,安全卫生、消防组织机构的设立情况等。4安全现状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要求及评价对象的实际运行状况;为此应收集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被评价单位周边环境情况,项目的综合性资料,规章制度,行业标准,相关检验检测报告,工艺、物料、设备管道相关资料,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公用工程系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5678二、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作的文本表现形式,是安全评价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各类安全评价报告受国家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中央各部、委安全(监)局的监管和审批,并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安全评价是国家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评价报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性文件。9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主要依据行业、部门颁发的相关导则、细则,如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行业、部门无相关要求的,执行《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101.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原则根据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及其从事的活动、产品(安全评价报告)属于行政许可范围,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安全评价人员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时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对评价结果负责,并为被评价单位保守商业秘密。11①客观公正性。②科学性。③规范性。122.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编制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对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程度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及《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的要求。安全预评价报告的正文应当包括预评价目的,预评价依据,评价项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方法选择及评价结果分析,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预评价结论等重点内容。13①预评价目的。②预评价依据。③评价项目概况。④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⑤评价单元划分。⑥评价方法选择及评价结果分析。⑦安全对策措施建议。⑧安全预评价结论。143.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车运行正常后,针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初步设计中安全卫生专篇所提出的安全生产保障及相应对策措施建议相关内容的实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价;针对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情况的有效保证程度,在投产运行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评价;针对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和实际开展演练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最终目的是查找该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程度,提出合理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符合《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及《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的规定。15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正文应当包括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对象概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总体布局及常规防护设施措施评价,易燃易爆场所评价、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评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电气安全评价,机械伤害防护设施评价,工艺设施安全联锁有效性评价,安全生产管理评价,评价方法选择,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建议,安全生产条件分析,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等内容。16①评价目的。②评价依据。③评价对象概述。④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⑤评价单元划分。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并做简单介绍。⑦安全对策措施建议。⑧安全验收评价结论。17安全现状评价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或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而进行的,对在役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储存、运输及安全管理状况进行综合、全面的安全评价;评价范围应涉及所有设施、设备、场所、作业人员、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防护设施等方面。认真识别、科学分析生产经营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验证企业安全现状与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并通过整改措施的实施,到达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应符合《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18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正文应当包括评价项目概述,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定性、定量化评价及计算,事故原因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对策措施与建议,评价结论等内容。19①评价项目概述。

②阐述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③危险、有害因素分析。④定性、定量化评价及计算。⑤事故原因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⑥对策措施与建议。⑦评价结论。205.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主要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的相关导则及细则。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设立安全评价及验收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21(1)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

及验收评价报告的编制为进一步贯彻执行有关安全法规和部门规章,规范和指导全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工作,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于2007年12月12日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自2008年1月1日起试行,试行期1年。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建设单位也可以根据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参照本细则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22依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要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正文主要包括安全评价工作经过,建设项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及理由说明,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理由说明,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结果,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分析结果,安全对策与建议和结论,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的情况结果等九部分内容。23安全评价报告附件主要包括平面布置图、流程简图、装置防爆区域划分图以及安全评价过程制作的图表,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过程,安全评价依据的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的目录,收集的文件、资料目录等内容;对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安全评价报告,附件中还应包括法定检测、检验情况的汇总表。24(2)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主要依据安监管管二字[2003]38号文《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的要求。本导则适用于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新、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评价。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正文主要包括安全评价的依据;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辩识,评价方法的选择,分析评价;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评价结论(符合安全要求、基本符合安全要求或未能符合安全要求)等五部分内容。25(3)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主要依据安监管危化字[2004]127号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的要求。本导则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生产单位现状的安全评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正文主要包括编制说明;被评价单位概况(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被评价单位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安全评价的范围;安全评价程序;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定性、定量分析安全评价内容的结果;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测后果;对策措施与建议;安全评价结论等十大部分内容。26安全评价报告附件主要包括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定性、定量分析过程;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的预测过程;平面布置图、流程简图、防爆区域划分图以及安全评价过程制作的图表;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说明和安全评价方法简介;被评价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目录;法定检测、检验情况的汇总表等七大部分内容。27三、安全评价报告书的常用格式安全评价报告书的结构、字体字号、纸张排版、印刷封装等均有严格要求。行业、部门颁发了相关导则、细则的,须遵照执行。对于行业、部门无特殊要求的,执行《安全评价通则》中规定的结构格式。281.一般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1)一般安全评价报告书的结构①封面。封面内容依次为:委托单位名称(二号宋体加粗);评价项目名称(二号宋体加粗);报告名称(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或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一号黑体加粗);安全评价机构名称(二号宋体加粗);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编号(三号宋体加粗);评价报告完成日期(三号宋体加粗)。29

②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影印件。③著录项。一般分两页布置。第一页为安全评价机构法定代表人著录项,其内容依次为:委托单位名称(三号宋体加粗);评价项目名称(三号宋体加粗);报告名称(二号宋体加粗);法定代表人(四号宋体);技术负责人(四号宋体);评价项目负责人(四号宋体);评价报告完成日期(小四号宋体加粗);安全评价机构章印。第二页为评价项目组成员著录项,其内容依次为:评价人员(纵表头为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报告编制人、报告审核人、过程控制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横表头为姓名、资格证书号、从业登记编号、签名;小四号宋体);技术专家名单(姓名、签名;小四号宋体)。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均应亲笔签名。30④前言。简述项目的概况、由来和意义,以及评价的主要依据、范围和目的。⑤目录。指安全评价报告的目录。⑥正文。指安全评价报告全文。⑦附件。包括安全评价过程中制作的图表文件;建设项目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汇总表及反馈结果;评价过程中专家意见及建设单位证明材料。⑧附录。包括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批复文件(影印件),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目录,与建设项目相关数据资料目录;法定的检测检验报告;以及符合性评价的数据、资料和预测性计算过程等。31(2)字体字号安全评价报告的封面及著录项字体字号如前所述。主要内容的章、节标题可采用三号宋体加粗,项目标题采用四号宋体加粗;内容的文字表述部分采用四号宋体;表格表述部分可选用五号或六号宋体。32(3)纸张排版采用A4白色胶版纸;纵向排版,左边距28mm、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章、节标题居中,项目标题空两格。(4)印刷封装除附图、复印件等以外,双面打印文本;左侧装订。332.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报告格式(1)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报告的结构①封面。封面内容依次为:建设单位名称;建设项目名称;安全评价报告;建设单位名称;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建设项目单位;建设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建设项目单位联系人;建设项目单位联系电话;建设单位公章;评价报告完成日期。34②封二。封二内容依次为:建设单位名称;建设项目名称;安全评价报告;评价机构名称;资质证书编号;法定代表人;审核定稿人;评价负责人;评价机构联系电话;安全评价机构公章;评价报告完成日期。35③安全评价工作人员组成。④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复印件。⑤目录。⑥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⑦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⑧安全评价报告附件。36(2)字号和字体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的章、节标题分别采用3号黑体、楷体字,项目标题采用4号黑体字;内容的文字表述部分采用4号宋体字,表格表述部分可选择采用5号或者6号宋体字;附件的图表可选用复印件,附件的标题和项目标题分别采用3号和4号黑体字,内容的文字和表格表述采用的字体同“主要内容”。37(3)纸张、排版采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纵向排版,左边距28mm、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章、节标题居中,项目标题空两格。(4)印刷除附图、复印件等外,双面打印文本。(5)封装安全评价报告正式文本装订后,用评价机构的公章对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封页。38实例展示以下是××安全有限公司对××化工有限公司“新建的年产×万吨聚氨酯树脂生产线”所做的设立安全评价报告的正文,为保证被评价机构技术的保密,同时为保证评价报告的完整性,其中的部分内容已省略,仅保留了标题。请你认真研读该报告,研讨安全评价报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9项目概况1设立安全评价的目的、过程、范围和程序1.1设立安全评价目的

设立安全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设立安全评价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开展设立安全评价。401.2设立安全评价过程受××化工有限公司的委托,××安全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设立安全评价工作。1.3.设立安全评价范围按照××化工有限公司与××安全有限公司签定的评价合同,本次设立安全评价范围包括:1.新建的年产×万吨聚氨酯树脂生产线;2.为新建装置配套建设的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仓库及公用工程。1.4设立安全评价程序略。412建设单位及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1.1企业概况略。2.1.2投资方简介略。422.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2.1工程概况略。2.2.2项目主要内容1.××化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产品设计规模、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动力能源消耗(略)。(1)该项目规划生产规模(略)。(2)主要原辅材料年用量(略)。(3)动力能源年用量(略)。2.建设项目土建方案(略)。3.项目主要设备、储罐(略)。432.2.3自动控制略。2.2.4公用工程略。2.2.4.1供电略。2.2.4.2供热略。442.2.4.3给排水工程略。2.2.4.4消防设施略。2.2.5总平面布置略。2.2.6建设项目选址略。2.3生产工艺简介略。453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1主要物质的危险危害性分析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易燃物质:甲苯;毒害性物质:甲苯二异氰酸酯;一般化学品:己二酸、丁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物质的危险特性如下:下面仅以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为例,其他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略。463.2自然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区,属于北亚热带东亚季风盛行地区,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37.9℃,极端最低气温-10.1℃;年平均降水量1100.7mm,日最大降水量153.2mm,最大积雪厚度为134mm,降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区域内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历史最大风力为11~12级,平均风力3~4级;历史最大风速为28m/s,历史平均风速为3.5m/s。气候条件可能对本项目存在潜在的影响,例如夏季高温露天作业可能引起作业人员的中暑症状,冬季的低温可能引起保护不良的地下水管的冻裂,强风可能会引起室外露天装置设备的损毁,雷击可能引起化学物品的燃烧、爆炸。473.3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3.3.1多元醇聚酯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多元醇聚酯生产过程中所用物料己二酸、乙二醇、丁二醇、二乙二醇,物料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酯化反应操作温度达到250℃,超过了二元醇的闪点,反应过程采用氮气保护。建设项目存在较大的火灾、爆炸、窒息等事故风险,同时还存在着噪声、触电伤害和机械伤害等风险。48①酯化生产过程中若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处密闭不良,或者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物料泄漏,可燃物遇火源会发生燃烧引起火灾。

②酯化、缩聚反应温度较高,若设备材质或密封材料不符合要求,反应过程中出现泄漏,将会出现火灾、爆炸,造成设备损毁,人员伤亡。

③酯化回流过程中,如反应温度控制不当、加热速度过快、冷凝器冷却水中断可能造成二元醇汽相无法冷却,大量易燃液体蒸汽泄漏,从而造成燃烧、爆炸、中毒事故。49④酯化反应过程中,采用高温真空脱水,若设备密封不严漏入空气,可燃物蒸汽遇空气会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⑤原料乙二醇、丁二醇等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加料、出料时若通风不良,作业人员未作必要防护或防护不当将对人员健康造成伤害。

⑥己二酸粉尘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生产场所如果设备密封不严,除尘设施运行不良引起粉尘积聚,遇火源会引起粉尘爆炸。50⑦生产过程中固体原料己二酸在加料过程中存在粉尘泄漏的可能性,因该物质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人员吸入粉尘会对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⑧在生产过程中酯化反应采用氮气做惰性气体保护,氮气具有窒息性,若在氮气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作业场所通风不良,可能在局部形成窒息性环境,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可能发生窒息伤亡事故。⑨高温情况下,己二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容易对设备造成腐蚀,若反应釜材质选择不当容易因腐蚀导致其强度下降以至破裂,导致物料泄漏出来引起各种事故。51⑩在生产过程中,酯化、缩聚使用导热油加热,当发生人体误接触高温设备或管道,会发生严重烫伤。⑪在设备的检修、清洗作业时,若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例如作业时无人监护、进入设备检修前未将各管道用盲板隔离,未对设备作彻底清洗,未经分析设备内氧含量、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含量,有可能引起中毒、窒息或燃烧爆炸等事故,导致人员受伤甚至死亡。52⑫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搅拌机、引风机、其它机泵等若安装不当或维护保养不良,会产生较强噪声。当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人员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会对作业人员的听力和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⑬生产装置的扶梯、栏杆、操作平台设计不合理,安装不牢固或因腐蚀导致强度下降,有引起高空坠落的危险。53⑭本项目生产装置有各种机泵、动力设备,另外还设有许多照明、控制等设施及电缆、电线等。若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操作不当,保养不善,接地、接零损坏或失效等,有可能造成漏电,引起触电事故或其它电气伤害。若厂区防雷电设施或接地损坏、失效可能遭受雷击,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触电等事故。在建设、检修、技改过程中若不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会造成触电事故。54⑮夏季环境温度较高,高温还会使劳动者的热调节发生障碍,轻者影响劳动能力,可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注意力分散,有导致工伤事故的危险,重者可引起中暑。因此在夏季应采取防暑降温的措施。⑯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有比较多的传动设备部件,如各类机泵的联轴器、传动设备,因此要防止机械伤害现象的发生。553.3.2聚氨酯树脂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略。563.4储存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建设项目中的原料甲苯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甲苯,甲基乙基酮,中间产品多元醇聚酯采用储罐储存;己二酸,产品聚氨酯树脂采用仓库储存。储罐区和仓库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如下:57①储罐区在储存和卸料过程中因设备原因或操作不当发生泄漏,可燃液体遇火源会引起火灾,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可能发生爆炸。②产品、原料装卸过程中若无正确的操作规程、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或无适当的泄漏防护措施,可能因操作不慎引起产品泄漏,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③储罐区由于电气设备选型、安装不符合防爆要求而产生电火花,可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点火源。58④甲苯、甲乙酮电阻率较大易积聚静电电荷,因而在卸料输送中会产生静电,若流速过快、管道材料选择不当、静电接地不良,易产生静电及静电放电,进而引燃易燃物料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⑤储罐如超量储存,储罐内的物料随温度升高而体积膨胀,如达到满罐后继续膨胀,会造成罐内易燃物料大量泄漏,遇火源引起燃烧、爆炸。⑥储罐防火堤设置若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当发生泄漏时不能有效容纳泄漏物,导致泄漏物四处流淌,会扩大事故的影响范围。59⑦储罐设置的防火间距若不符合安全要求,发生事故时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范围的扩大。⑧储罐的防雷接地措施若不符合标准要求,储罐在夏天的雷雨季节,有可能遭受雷击,从而产生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事故。⑨由于地面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有可能造成储罐底板及壁板的撕裂、连接管道的断裂而造成罐内的物料泄漏。60⑩储罐检修作业时由于吹扫或置换不彻底,罐内易燃物超标或氧气缺少,检修人员必须进罐作业时,则有可能发生着火、爆炸、窒息事故。⑪本项目的原辅料和产品通过车辆运输进出厂区,运输车辆频繁进出厂区特别是爆炸危险区域,若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也给工厂的安全生产和厂内的交通安全带来隐患。613.5供配电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略。623.6其它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①若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不合理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可导致事故范围扩大,并且给事故救援带来困难。②锅炉、压力容器有缺陷或由于操作失误引起超压,可能发生锅炉、容器爆炸事故。③生产过程中若由于仪表本身出现故障,造成反应控制失灵,有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④生产装置的配电箱、控制箱和电器开关的质量缺陷、绝缘不良、不按规定接地接零,可能导致作业人员发生触电事故。63⑤维修间内的维修工具、设备零件等若随意摆放,可能引起人员的碰伤、砸伤、挫伤等伤害事故。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非防爆工具可产生撞击火花,成为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⑥生产厂房、高大设备等由于地基承载力或风力等原因存在坍塌的危险性。⑦分析室内使用的各种试剂虽然用量不大,但若发生意外造成容器破损,也将对分析人员造成伤害,甚至引起火灾爆炸事故。⑧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中间产品、产品进行取样分析,部分物料对人体有害。作业人员若无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沾染有害物料,将危害个人健康。64

⑨在高处作业中若有关人员身体不适,注意力不集中,违反高处作业规定、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由于设备腐蚀等,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作业人员有登高作业禁忌症;洞、坑无盖板或检修中移动盖板;平台、扶梯的栏杆不符合安全要求,临时拆除栏杆后没有防护措施,不设警告标志;高处作业不挂安全带、不挂安全网;梯子使用不当或梯子不符合安全要求;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脚手架有缺陷;高处作业用力不当、重心失稳;作业附近对电网设防不妥,触电坠落等。⑩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误操作等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识别错误等)等也会造成事故的发生。653.7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66序号危险、有害因素多元醇聚酯生产作业聚氨酯树脂生产作业储存作业锅炉作业供配电作业1

火灾+++++2

爆炸++++

3

中毒+++

4

高温、灼烫+

++5机械伤害++++

6

高处坠落+++++7触电+++++8

车辆伤害

+

9

噪声、振动++

++3.9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判断建设项目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所依据的标准是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中: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异氰酸酯、甲苯属于重大危险源物质,临界量和建设项目最大存量见表5-3。6768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预计存量1

二甲基甲酰胺50010002

甲苯二异氰酸酯1001003

甲苯500100各危险物质存量列表:(吨)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化工有限公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4安全评价方法选择和评价单元确定4.1评价单元划分依据评价单元是在对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其整个经营、储存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有限的确定范围并分别进行评价的单元。委托单位建设项目由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多个单元组成。各部分的安全管理、经营储存环节、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大小均不相同。本评价针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行评价,力图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既不漏掉主要危险,又不夸大危险性,从而提高安全评价的准确性。694.2评价方法选择和评价单元确定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害性、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目前已开发出数十种,每一种评价方法的原理、目标、应用条件、适用对象不尽相同,各有其特点和优缺点。根据建设项目储存场所实际情况,本次设立安全评价选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价;有毒、噪声作业岗位采用相应的职业卫生评价方法。705定性、定量评价5.1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评价略解释:英热单位(Britishthermalunit)英、美等国采用的一种计算热量的单位,简记作Btu。它等于1磅纯水温度升高1℉(1℉=5/9℃温度差)所需的热量。71最早的测试温度选取在39.2℉(相当于4℃),因为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后来较常用的有60F英热单位和平均英热单位。60℉英热单位定义为:在1大气压的定压条件下,1磅纯水的温度由59.5℉上升到60.5℉所需的热量。72平均英热单位定义为:在1大气压的定压条件下,1磅纯水由32F上升到212F时,平均每升高1F所需的热量。现在,1Btu被定义为1054.350J,它等于0.999233平均英热单位,或者1.0003601六十华氏度(60F)英热单位。Btu同其他热量的换算关系为1Btu=251.996cal=777.649ft·lb=1054.350J。尽管英、美等国已宣布废除英制单位,但由于习惯上的原因,在某些书中英热单位仍时有出现。73例如:一标准桶普通无铅汽油含有约11.9万英热单位能量,一标准桶乙醇只含有8万英热单位能量。1吨标准煤的热值=700万大卡=24.06百万英热单位=6063cal另外国际上LNG一般用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计价。745.2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755.3职业卫生评价略。6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参见项目四任务一实例展示。7设立安全评价结论参见项目四任务二实例展示。76附件1.图、表略。附件2.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略。附件2.1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略。附件2.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介绍略。77附件3.安全评价依据3.1法律法规

略。3.2技术标准、规范

略。78附件4.收集的文件资料目录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2.××化工有限公司“年产×万吨聚氨酯树脂系列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有限公司××年×月×日)3.关于同意××化工有限公司年产×吨PU聚氨酯树脂系列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经济委员会【×经研(×××号】)4.企业提供的周边环境图与厂区平面布置图5.企业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79第六章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及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第二节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实例展示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2011年11月9日《关于对广东××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安全评价师×××和原过程控制负责人×××存在安全评价工作不规范问题的通报》(粤安监规划[2011]54号):81根据东莞市安全监管局反映,省安全监管局调查核实,广东××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安全评价师×××于2007年11月和2007年12月分别对中海油销售深圳有限公司东莞××加油站、东莞市塘厦镇××加油站有限公司开展安全评价现场检查时,对加油站油罐容量等重要数据未经现场量测或核查相关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资料,直接引用被评价单位提供的数据;原负责上述两个项目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工作的过程控制负责人×××对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执行不严格,对油罐容量等重要数据的来源把关不严,对评价原始资料审核不细,上述行为违反了《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2号)的相关规定。82为严格我省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范安全评价行为,提高安全评价质量,经研究,省安全监管局决定对广东××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安全评价师×××和原过程控制负责人×××存在安全评价工作不规范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并责成广东正维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立即开展内部整顿,对责任人作出处理。83各安全评价机构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结合目前我省开展的安全评价机构监管和从业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内部自查,查找是否存在“开展现场评价时对油罐容量等重要数据未经现场测量或核查相关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资料,直接引用被评价单位提供的数据”等类似问题,并及时整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对辖区内开展业务的评价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发现评价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及时报告省安全监管局。84一、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概述“安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国策。安全评价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同时,也为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安全评价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安全发展。在安全评价发展初期,对安全评价机构资质审批和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相关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要求评价机构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安全评价工作质量。85为进一步持续规范评价机构的安全评价行为,提高安全评价水平,确保安全评价质量,规避安全评价风险,使评价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原国家安监局颁发了13号令《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要求评价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并不断改进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安监总局规划字[2005]60号文《安全评价机构考核管理规则》,要求重点对评价机构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安全评价报告以及过程控制文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机构资质行政许可、年审、检查和抽查,严格规范机构的准入和评价机构的行为。8622号令2009年7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2号令)新修订的《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已经2009年6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4年10月20日公布的《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同时废止。87

第六条取得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可以根据确定的业务范围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安全评价活动;取得乙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可以根据确定的业务范围在其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从事安全评价活动。88下列建设项目或者企业的安全评价,必须由取得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承担:

(一)国务院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

(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

(三)生产剧毒化学品的建设项目;

(四)生产剧毒化学品的企业和其他大型生产企业。89第八条安全评价机构申请甲级资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400万元以上;

(二)有与其开展工作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具有必要的技术支撑条件;

(三)取得安全评价机构乙级资质3年以上,且没有违法行为记录;

(四)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90(五)有25名以上专职安全评价师,其中一级安全评价师20%以上、二级安全评价师30%以上。按照不少于专职安全评价师30%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有与其申报业务相适应的专业能力;

(六)法定代表人通过一级资质培训机构组织的相关安全生产和安全评价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

(七)设有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过程控制负责人。专职技术负责人有二级以上安全评价师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并具有与所申报业务相适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91第九条安全评价机构申请乙级资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法人资格,注册资金3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200万元以上;(二)有与其开展工作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具有必要的技术支撑条件;(三)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92

(四)有16名以上专职安全评价师,其中一级安全评价师20%以上、二级安全评价师30%以上。按照不少于专职安全评价师30%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有与其申报业务相适应的专业能力;

(五)法定代表人通过二级资质以上培训机构组织的相关安全生产和安全评价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

(六)设有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过程控制负责人。专职技术负责人有二级以上安全评价师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并具有与所申报业务相适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93随着安全评价规模化及实践的发展,安全评价机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加深了对安全评价运行规律的认识,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应运而生。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是对评价工作的全过程,以文件化的形式进行规范化管理,从制度上、岗位职责上保证安全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