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师生物化学练习题课件_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师生物化学练习题课件_第2页
临床医学检验师生物化学练习题课件_第3页
临床医学检验师生物化学练习题课件_第4页
临床医学检验师生物化学练习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一、A1B、3〜4周

1、下列代谢过程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是C^5~6周

A、肝糖原分解D、6〜8周

B、肌糖原分解E、20周以后

C、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8、下列关于阴离子间隙的叙述错误的是

D、糖异生作用A、阴离子间隙是指细胞外液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

E、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总数之差

2、胰岛素的作用不包括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阴离子间隙升高

A、促进糖的氧化C、肾衰竭尿毒症时阴离子间隙升高

B、促进糖变脂肪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阴离子间隙降低

C、抑制糖异生E、临床上利用血清主要阴、阳离子的测定值即可

D、抑制血糖进入肌肉、脂肪组织细胞内算出AG值

E、促进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9、胰岛细胞瘤时可出现下列何种临床情况

3、以下关于血红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脂明显上升

A、正常成人体内约有97%的血红蛋白是HbAB、血脂明显下降

B、HbA由CI2B2组成C、胰岛素和C肽明显降低

C、成人体内血红蛋白还可由HbA2组成D、血糖明显降低

D、HbF主要在胎儿期合成E、血糖明显上升

E、HbF在成人体内可占1%10、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糖尿病人多长时间前的

4、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酸伴有血糖平均水平

A、FMN的还原A、1~2天

B、NADH的氧化B、2〜3周

C、NAD*的还原C、5〜6周

D、NADPH的氧化D、6〜10周

E、NADP+的还原E、2〜3个月

5、关于糖化蛋白(GH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11、糖尿病重要的代谢变化之一是

A、糖尿病病情控制后GHb浓度缓慢下降,此时A、肌糖原合成增加

血糖虽然正确,但有可能GHb仍较高B、肌肉蛋白分解增加

B、GHb形成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和作用时间C、肝糖原分解增加

C、GHb可作为糖尿病长期监控的指标D、肝合成胆固醇减少

D、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E、脂肪合成增加

E、GHb测定可作为判断预后,研究糖尿病血管合12、反应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指标是

并症与血糖控制关系的指标A、血胰岛素测定

6、判断低血糖症的血糖浓度是B、糖化蛋白测定

A、<2.78mmol/LC、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B、<300mmol/LD、葡萄糖胰岛素钳夹技术

C、<3.3mmol/LE、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

D、<4.0mmol/L13、糖尿病导致白内障是由于

E、<5.0mmol/LA、葡萄糖大量进入晶体,山梨醇与果糖在晶体内

7、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多少时间前的血糖平积蓄

均水平B、山梨醇脱氢酶活性降低

A、1〜2周C、醛糖还原酶缺乏

D、葡萄糖在晶体内大量氧化分解C、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E、葡萄糖在晶体内转变成为脂肪D、抑制糖异生

14、在红细胞代谢中,NADPH产生的途径为E、促进糖原合成

A、糖酵解途径21、肝脏内糖代谢的主要形式与作用为

B、磷酸戊糖旁路途径A、进行糖酵解

C、2,3-DPG支路途径B、对抗糖异生

D、Touster通路代谢途径C、提供合成的原料

E、有氧氧化D、分解戊糖磷酸

15、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是E、有氧氧化以供应能量

A、尿微量清蛋白

选微球蛋白

C、本-周蛋白

D、6微球蛋白

E、尿补体C3

16、下列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

B、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

C、各种原因引起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是诱

D、血酮体>5mmol/L

E、表现为广泛的功能紊乱

17、空腹血糖浓度在6〜7mmol/L,又有糖尿病症

状时宜做

A、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

B、尿糖测定

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

D、糖耐量试验(OGTT)

E、C肽测定

18、胰岛素对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B、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

C、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

D、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E、促进糖的有氧氧化,加速糖的利用

19、反应性低血糖中最常见的是

A、内分泌性低血糖

B、药物性低血糖

C、肝源性低血糖

D、特发性餐后(功能性)低血糖

E、空腹低血糖

20、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是

A、促进葡萄糖利用吸收

B、与靶细胞表面特殊蛋白受体结合

第三章酯代谢及高酯蛋白血症

一、A1B、VLDL

1、下列关于脂酶与脂质转运蛋白的叙述,哪项是C、LDL

错误的D、IDL

A、LPL活性需要ApoClII作为激活剂E、HDL

B、SDS可抑制HL活性8、甘油三酯生物合成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

C、细胞所合成和分泌,定位于全身毛细血管内皮A、甘油一酯

细胞表面的LPL受体上B、1,2-甘油二酯

D、LPL可催化VLDL颗粒中甘油三酯水解C、磷脂酸

E、HDL中积累的未酷化胆固醇在HL作用下由肝D、脂酰肉毒碱

摄取E、脂酰基胆碱

2、含胆固爵最多的脂蛋白是9、空腹时血液中的甘油酯类主要以什么形式进行

A、CM转运的

B、VLDLA、游离形式

C、LDLB、与清蛋白结合的形式

D、IDLC、VLDL的形式

E、HDLD、LDL的形式

3、脂蛋白脂肪酶(LPL)主要催化E、HDL的形式

A、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水解10、能与脂肪酸在血中结合运输的是

B、肝细胞中甘油三酯的水解A、载脂蛋白

C、VLDL中甘油三酯的水解B、清蛋白

D、HDL中甘油三酯的水解C、球蛋白

E、Lp(a)中的甘油三酯的水解D、脂蛋白

4、低密度脂蛋白中含量最多的载脂蛋白是E、磷脂

A、ApoAI11、下面关于HDL的说法错误的是

B、ApoAIIA、蛋白质含量在脂蛋白中最高

C、ApoBB、密度为1.063〜1.210

D、ApoCIIC、有诱发动脉硬化的作用

E、ApoED、输送外周组织的胆固醇进入肝脏后排泄

5、内源性胆固醇的运输主要由E、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A、HDL12、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至肝进行代谢的是

B、LDL哪一种脂蛋白

C、VLDLA、HDL

D、CMB、LDL

E、VLDL+LDLC、VLDL

6、载脂蛋白AI激活D、CM

A、脂蛋白脂肪酶E、Lp(a)

B、LCAT13、能活化脂蛋白脂肪酶(LPL)的载脂蛋白是

C、肝脂肪酶A、载脂蛋白A

D、脂肪组织脂酶B、载脂蛋白B

E、胰脂酶C、载脂蛋白C

7、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脂蛋白是D、载脂蛋白D

A、CME、载脂蛋白E

14、下列均为IV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清脂类表现,1、A.CETP

但除外的是B.HMGCoA还原酶

A、血浆TG升高C.LPL

B、脂蛋白电泳时前0脂蛋白带深染D.HL

C、血浆多呈混浊状E.LCAT

D、血浆总胆固醇和LDL-C明显增高<1>、能促进各脂蛋白之间脂质交换和转运的酶/

E、血浆VLDL水平增加蛋白是

15、血清脂蛋白电泳中的前B脂蛋白是指A、

A、CMB、

B、LDLC、

C、IDLD、

D、VLDLE、

E、HDL<2>、能在ApoCH辅助下分解CM和VLDL中

16,合成VLDL的场所主要是在TG的酶是

A、肾脏A、

B、脂肪组织B、

C、小肠黏膜C、

D、血浆D、

E、肝脏E、

二、B

第四章血浆蛋白质检查

一、A1D、库欣综合征

1、血浆蛋白质生理功能一般不包括E、营养不良

A、营养作用7、以下哪种情况可引起结合珠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B、氧化供能作用A、血管内溶血

C、运输作用B、恶性肿瘤

D、维持胶体渗透压作用C、严重感染

E、缓冲作用D、严重肝病

2、在正常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E、组织损伤

A、清蛋白8、关于电-微球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B、球蛋白A、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C、凝血因子IB、肾移植后如发生排斥反应,尿液氏-微球蛋白

D、血红蛋白可出现增高

E、前清蛋白C、炎症及肿瘤时血浆中浓度可降低

3、Wilson病时不可能出现以下哪种变化D、尿液加-微球蛋白主要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损

A、血清总铜浓度升高伤

B、血清游离铜浓度升高E、急性白血病有神经浸润时,脑脊液中02-微球

C、尿铜排出增加蛋白可增高

D、血清Cp浓度下降9、在急性时相反应中,以下哪项蛋白不增高

E、血清ALT升高A、HP

4、下列血浆蛋白中可作为机体营养不良指标的B、CRP

A、结合珠蛋白C、AAG

B、前清蛋白D、ALB

C、C反应蛋白E、CER

D、铜蓝蛋白10、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电泳技术为

E、转铁蛋白A、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5、血浆哪一种蛋白的测定对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不B、琼脂糖凝胶电泳

全比较敏感C、滤纸电泳

A、清蛋白D、等点聚焦电泳

B、转铁蛋白E、SDS

C、前清蛋白11、人体内主要运输铁的蛋白质是

D、C反应蛋白A、细胞色素类

E、免疫球蛋白B、肌红蛋白

6、血浆a「酸性糖蛋白降低见于C、血红蛋白

A、风湿病D、转铁蛋白

B、恶性肿瘤E、铁蛋白

C、心肌梗死

第五章诊断酶学

一、A1D、CPK

1、LDH由H和M亚基构成的四聚体,组成几种E、GOT

同工酶8、“酶胆分离”通常是哪种疾病的征兆

A、2种A、急性心肌梗死

B、3种B、肝癌

C、4种C、肝坏死

D、5种D、脂肪肝

E、6种E、胆石症

2、下列反应中无过氧化氢产生的是9、无黄疸患者血清ALP明显升高,应考虑

A、尿酸氧化酶法A、脂肪肝

B、总胆固醇酶法B、胆囊炎

C、三酰甘油酶法C、肝硬化

D、尿素酶法D、肝癌

E、葡萄糖氧化酶法E、慢性活性肝炎

3、骨ALP增加通常不见于10、酶活性测定方法中的平衡法又称为

A、骨折愈合过程A、中止反应法

B、恶性肿瘤转移性骨损伤B、终点法

C、Rickets病C、动力学法

D、Paget病D、速率法

E、肝癌E、连续检测法

4、大多数酶促反应是11、正常成人心肌组织中LDH同工酶的含量顺序

A、可逆反应为

B、不可逆反应A、LDH1>LDH2>LDH3>LDH4>LDH5

C、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B、LDH2>LDH1>LDH3>LDH4>LDH5

D、不受产物生成量的影响C、LDH3>LDH1>LDH2>LDH4>LDH5

E、以上均不对D、LDH4>LDH3>LDH2>LDH1>LDH5

5、人体含ALT最丰富的组织是E、LDH5>LDH2>LDH1>LDH3>LDH4

A、肝细胞12、连续监测法,常通过监测哪处波长吸光度的

B、心肌变化来计算LD酶的活性

C、骨骼肌A、260nm

D、红细胞B、280nm

E、肾脏C、340nm

6、下列哪种酶是血浆特异酶D、410nm

A、胆碱酯酶E、620nm

B、脂肪酶13、多用于胰腺炎诊断的血清酶是

C、转氨酶A、CK和CK-MB

D、乳酸脱氢酶B、ALP和AMY

E、淀粉酶C、ALT和AST

7、诊断心肌梗死,特异性最好的酶是D、AST和AMY

A、CK-MbE、AMY和LPS

B、LDH14、关于细胞酶的释放,正确的是

C、a-HBDHA、不同组织中酶进入血中途径不一

B、由于Ca2+进入细胞内,使膜孔隙增大E、肌酸激酶

C、细胞内外酶浓度差异,影响酶流动速度21、,CK-MM含量最高的器官是

D、最容易释放入血的是胞质中的游离酶A、心

E、酶流动的速度和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B、肝

15、连续监测法测定酶反应速度是指C、肾

A、在反应速度变化恒定期间,酶反应的初速度D、肺

B、在最适反应pH条件下,酶反应的初速度E、骨骼肌

C、在37℃条件下,酶反应的平均速度

D、在适宜的前浓度条件下,酶反应的初速度

E、在酶反应的最佳条件下,酶反应的平均速度

16、下列有关同工酶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同工酶的蛋白结构相同

B、催化功能相同,理化性质不同

C、同工酶的免疫学性质相同

D、同工酶是由两个以上不同亚基组成的

E、同工酶在细胞内的定位相同

17、人体GGT含量最高的组织器官为

A、肝脏

B、胰腺

C、肾脏

D、心肌

E、脑细胞

18、ALT测定显著增高时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慢性肝炎

B、乙型肝炎急性期

C、胆囊炎

D、心肌梗死

E、肝癌

19、一个酶活力的国际单位(U)是指

A、在实验规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mmol底物

反应所需的酶量

B、在实验规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pmol底物发

生反应所需的酶量

C、在37℃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mol底物发生

反应所需的酶量

D、在实验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mol底物反应所

需的酶量

E、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1mol底物发生反

应所需的酶量

20、属分泌性酶的是

A、胆碱酯酶

B、胰酶

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D、乳酸脱氢酶

第六章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

一、A1B、PCO2

1、下列哪项不是K'的主要功能C、Hb水平

A、维持细胞外液容量D、P02

B、参与细胞内的代谢E、血pH

C、调节酸碱平衡8、给患者注射胰岛素、葡萄糖后,不适宜

D、维持正常渗透压作血清测定,因为此时体内钾代谢的变化

E、维持神经一肌肉应激性A、无改变

2、以下关于血K'的叙述错误的是B、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

A、血K卡并不能反映体内钾的总量情况C、细胞内钾溢出到细胞外

B、血浆K+一般比血清K+低0.5mmol/LD、尿钾增高

C、血清K+一般比血浆K+低0.5mmol/LE、血钾增高

D、溶血可使血清K'水平升高9、下列哪种蛋白质含量减低可引起水肿

E、体液酸碱平衡紊乱时可影响血K*水平A、免疫球蛋白

3、以下因素中不影响钾在细胞内外分布的B、清蛋白

是C、凝血因子I

A、糖代谢D、补体

B、血液pHE、甲胎蛋白

C、脂肪代谢10、下列能引起血钾浓度降低的是

D、肾和呼吸功能A、创伤

E、消化功能B、高烧

4、血浆阴离子间隙(AG)一般表示为C、饥饿

A、血浆阳离子减去阴离子D、呕吐

B、血浆阴离子减去阳离子E、缺氧

C、血浆阴离子总和11、关于血气分析错误的有

D、血清[Na+]与[K+]之和减去[CI]与[HCO3]A、标本要用全血

之和B、可从任何部位采集动、静脉血

E、血浆[C□与[HC03]之和减去[Na]C、动、静脉血氧分压有明显差异

5、如血气分析标本不能及时测定,需保存D、只能使用动脉血

在有冰块的水中,其目的是E、玻璃和塑料注射器都可用于血气分析时

A、防止CC>2气体丧失的标本采集

B、防止糖代谢12、细胞内钾大约占人体总钾的

C、防止溶血A、98%

D、防止血液浓缩B、95%

E、防止气体丧失C、92%

6、呼吸性酸中毒D、89%

A、PaCO2TE、85%

B、PaCO2l13、对于等渗性脱水不正确的是

C、肺过度换气A、主要是细胞外液的丧失

D、肾脏排出氢离子减少B、常见于呕吐和腹泻等情况

E、肾脏重吸收HCC>3减少C、血浆Na+、C「浓度正常

7、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D、细胞内液量随着细胞外液减少而减少

A、血氧含量E、细胞内液量正常

14、下列关于细胞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C、血钙升高

A、细胞内液阴离子以C「为主D、血无机磷升高

B、细胞内液阴离子以HPO42一和蛋白质为主,E、血氯升高

阳离子以K+为主20、冷臧保存电解质分析的标本,会引起

C、细胞内液阴离子以HCO3一为主,阳离子A、血清钾增高

以Na卡为主B、血清钾降低

D、细胞内液阳离子以Na+为主C、血清钠增高

E、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不相等D、血清钠降低

15、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不包括E、血清氯增高

A、血液中的缓冲体系21、严重创伤时,血钾

B、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A、无改变

C、肺的呼吸交换B、明显降低

D、肾脏的排酸保碱功能C、明显升高

E、肝脏的生物转化D、变化随血钠而定

16、Bohr效应是指E、变化随尿量而定

A、P02改变而影响Hb携氧能力的现象22、人体每天体内代谢产生的水大约有

B、pH改变而影响Hb携氧能力的现象A、200ml

C、脂肪酸改变而影响Hb携氧能力的现象B,300ml

D、温度改变而影响Hb携氧能力的现象C、400ml

E、2,3-二磷酸甘油酸改变而影响Hb携氧D、500ml

能力的现象E、600ml

17、每克血红蛋白可结合的氧量为23、机体调节酸碱平衡是通过肾小管对

A、1.34mlHCC)3.重吸收,其主要部位在

B、4.31mlA、远曲小管

C、3.14mlB、近曲小管

D、3.41mlC、集合管

E、4.13mlD、肾盂

18、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E、髓神

且两者均大于正常值提示24、以下关于K+、Na+代谢的叙述,错误

A、代谢性酸中毒的是

B、呼吸性酸中毒A、醛固酮可促进各段肾小管对K+的排泌

C、代谢性碱中毒B、醛固酮可促进各段肾小管对Na+的重吸

D、呼吸性碱中毒收

E、无酸碱平衡紊乱C、血K'增高时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19、呼吸性碱中毒时D、血Na+下降时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A、血钾升高E、酸中毒时血K-减少

B、血钠降低

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一、A17、维生素D缺乏可见

1、血钙升高可引起A、血钙增高、血磷降低

A、心率减慢B、血磷增高

B、心率加快C、血钙和血磷同时增高

C、骨骼肌兴奋性增强D、血钙和血磷同时降低

D、抽搐E、血钙降低、血磷增高

E、升高血磷8、下列不是高钙血症常见原因的是

2、关于体内Ca2+的生理功能,下列哪一项A、肾对钙重吸收增加

是错误的B、钙溢出进入细胞外液

A、血浆Ga?+可增加毛细血管和细胞膜通透C、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D、维生素D缺乏

B、血浆Ga?+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E、肠道吸收钙增加

程二、B

C、骨骼肌中的Ca2+可触发肌肉兴奋一收缩1、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耦联B.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D、Ca2+可作为第二信使,发挥重要作用C.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E、Ga?+是许多酶(ATP酶、脂肪酶)的激D.血钙降低,血磷降低

活剂E.血钙血磷浓度没有变化

3、对体内钙、磷水平影响最大的激素是<1>、甲状旁腺激素对钙磷浓度调节的最终

A、雄激素结果为

B、甲状旁腺激素A、

C、肾上腺素B、

D、胰岛素C、

E、雌激素D、

4、以下结构中含铁的物质不包括E、

A、转铁蛋白<2>、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血清钙磷的浓度变

B、铁蛋臼化为

C、血红蛋白A、

D、肌红蛋白B、

E、细胞色素CC、

5、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D、

A、维生素&E、

B、维生素B2<3>、降钙素对钙磷浓度调节的最终结果为

C、维生素B6A、

D、维生素B12B、

E、叶酸C、

6、肠道菌作用可以给人体提供D、

A、维生素EE、

B、维生素K

C、维生素PP

D、维生素C

E、维生素D

第八章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一、A1

1、药物在人体内的“消除”是指

A、生物转化和吸收

B、分布和排泄

C、生物转化和分布

D、生物转化和排泄

E、转运和排泄

2、药物经生物转化后,总的效果是

A、药物活性的灭活

B、药物活性的升高

C、药物活性的改变

D、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排泄

E、药物的极性降低,有利于吸收

3、表示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速度的是

A、清除率

B、半衰期

C、消除速度常数

D、清除百分数

E、AUC

4、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单剂静脉注射时,消除速率常数k与半衰期(t”2)的关系是

A、k=0.693/ti/2

B、k=ti/2/0.693

C、k=0.5/ti/2

D、k=ti/2/0.5

E、k=0.684/t1/2

第九章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7、CK-BB除在脑组织中和平滑肌中存在外还在哪

一、A1种组织中存在

1、肌酸激酶(CK)在下列哪个组织器官中含量最A、心肌

高B、骨骼肌

A、骨骼肌C、肾脏

B、脑组织D、肝脏

C、心肌E、人胚胎中

D、红细胞8、下列关于心脏标志物应用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

E、肝是

2、心肌肌钙蛋白的英文缩写是A、不再将LD、AST、HBDH用于心肌损伤的诊

A、AST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考虑继续便用CK-Mb

B、MLC活性测定法

C、cTnB、临床检验中应同时检测cTn和CK-Mb质量,

D、CRP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E、MbC、心肌肌钙蛋白(cTn)取代CK-Mb成为检测

3、心肌肌钙蛋白由几个不同基因的亚基组成心肌损伤的首选指标

A、2D、对发病6小时后就诊的患者,不必测Mb,只

B、3需测定cTn

C、4E、如果患者己有典型的、可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

D、5ECG改变,应立即进行治疗

E、69、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酶是

4、下列标志物中为AMI早期标志物的是A、ALT

A、ASTB、LD

B、LDC、CK-Mb

C、肌红蛋白D、AST

D、CK-MbE、ALP

E、肌钙蛋白10、下列指标中可对微小心肌损伤做出诊断的是

5、对有胸痛或胸部不适而ECG检查结果正常的A、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l)

患者,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肌酸激酶

A、不需要进一步做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的生化标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志物的检测D、乳酸脱氢酶

B、不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E、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C、可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11、下列有关肌钙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cTn敏感度高于CK

E、不需要处理B、cTn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及再灌注成功与否

6、Duchenne肌营养不良发病前哪种酶升高最明C、cTn用于诊断近期发生再梗死效果最差

显D、cTn用于诊断近期发生再梗死效果最好

A、CKE、窗口期较CK长,有利于诊断迟发的急性心肌

B、ALP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C、ACP12、骨骼肌中的乳酸脱氢酶以下列哪一种为主

D、ALTA、LD1

E、ASTB、LD5

C、LD3

D、LD4<1>、LDH是由两种亚基(M亚基和H亚基)组

E、LD2成的几聚体

13、目前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实验A、

室诊断的心肌肌钙蛋白的是B、

A、cTnT和TnCC、

B、cTnT和CK-MbD、

C,cTnT和cTnlE、

D、TnC和cTnl<2>、CK是由两种亚基(M亚基和B亚基)组

E、TnC和CK-Mb成的几聚体

二、BA、

1、A.二聚体B、

B.三聚体C、

C.四聚体D、

D.五聚体E、

E.六聚体

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A1

1、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是因为肝内存在有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葡萄糖激酶

C、磷酸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磷酸果糖激醒

2、肝细胞坏死时,血中

A、亮氨酸升高

B、缀氨酸升高

C、苯丙氨酸下降

D、酪氨酸下降

E、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下降

3、肝性脑病时血液成分的常见变化为

A、血糖升高

B、丙酮酸、乳酸减少

C、a-酮戊二酸增加

D、血氨升高

E、血清非酯化脂肪酸降低

4、胆红素与血清清蛋白呈共价键结合,在血中滞留时间长的胆红素为

A、结合胆红素

B、未结合胆红素

C、G胆红素

D、血红素

E、胆红素受体复合体

5、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

A、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

B、血中胆素原剧减

C、尿中胆红素增加

D、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E、粪便颜色变浅

6、阻塞性黄疸时,重氮反应为

A、直接反应阴性

B、直接反应阳性

C、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

D、双相反应阴性

E、双相反应阳性

7、有关胆汁酸描述错误的是

A、初级胆汁酸在肝脏合成

B、次级胆汁酸在小肠合成

C、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称为结合型胆汁酸

D、人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以牛磺酸结合物为主

E、人胆汁中几乎不含游离型胆汁酸

8、在微粒体中使血红素氧化成胆绿素的酶是

A、血红素加单氧酶

B、胆绿素还原酶

C、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酶

E、过氧化物酶

9、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

A、微粒体B、线粒体C、滑面内质网D、细胞核E、溶酶体

10、不是肝硬化时蛋白质代谢异常的表现的是

A、清蛋白合成减少

B、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

C、氨基酸代谢异常

D、尿素升高

E、血氨升高

11、碱性磷酸酶异常升高最常见于

A、肺癌B、胃癌C、胰腺癌D、卵巢癌E、肝癌

12、肝脏的激素和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不包括

A、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

B、灭活后的产物大部分随胆汁排泄

C、肝硬化出现的肝掌是由于雌激素灭活降低所致

D、肝脏可储存维生素

E、维生素在肝脏羟化

13、梗阻性黄疸尿中的胆红素是

A、游离胆红素B、间接胆红素C、结合胆红素D、胆红素-Y蛋白E、胆红素-Z蛋白

14、阻塞性黄疸时,下列何种结果是正确的

A、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

B、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阳性

C、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

D、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阳性

E、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试验阴性

15、肝细胞性黄疸时,下列何种结果是正确的

A、粪便颜色变深

B、尿中三胆试验均阳性

C、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增多

D、血清总胆红素升高,1分钟胆红素减少

E、血中结合胆红素显著增加,而未结合胆红素微增

16、胆红素在血浆中与下列何种物质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A、丫蛋白和Z蛋白B、葡萄糖醛酸C、血红蛋白D、清蛋白E、丫球蛋白

17、生物转化反应分为两相反应,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一相反应

A、单加氧反应B、还原反应C、结合反应D、水解反应E、脱氢反应

18、以下不在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质是

A、免疫球蛋白B、凝血酶原C、清蛋白D、纤维蛋白原E、前清蛋白

第十一章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

一、A1D、核甘酸

1、不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检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