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

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后说课1

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5教法学法6教学过程7教学反思4重点难点说课流程【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发展的阶段表现,认识全球贸易网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利用图文史料证实瓷器、茶、服饰、钟表等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解释其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关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认识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课标要求不足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思维活跃,但是学生自信不够,需要多家引导;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历史理论的理解力,若教师合理引导会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相关问题,达到良好学习效果。历史思维方式欠缺;合作探究能力较弱。学习能力(史料分析、通史构建等)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化选修类内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较少,比较陌生,同时本课内容多且跨度大,不易学生理解。优势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把握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形成和变迁,理解近代以来世界不同时期的贸易根本原因。教学难点把握全球贸易发展的原因;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重点难点多媒体展示法多媒体教具,展示相关图片、动画、史料通过视频和设置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艺术就是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

——陶行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解读,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问导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史料教学法教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教学内容。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1.自主学习:梳理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与发展的历程。阶段时期背景区域贸易15世纪以前初步形成15世纪末-18世纪上半期最终形成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曲折发展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初突飞猛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联系不紧密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扩张世界贸易局限于各洲内部、亚欧大陆之间,贸易路线不稳定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形成明确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贸易额大幅增长。曲折: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冷战;发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市场经济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思考:根据表格信息,思考:从影响全球贸易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中找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及资本的扩张性;②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③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④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建立;⑤跨国公司的推动;

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⑦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⑧国际局势的变化(如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⑨生产力的发展⑩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设计意图)通过表格,迅速完成基础知识过关,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又用问题升华课本知识,引发对根本原因的思考,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材料一、15世纪后,西欧诸国先后开辟出新航路,在给欧洲带来财富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穿行在新航路上的商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搭起了沟通地区间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

一摘编自杨共乐主编《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材料二、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一部编版高中历史选必修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影响2.思考问题: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商品在全球的流动世界各文化的交流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完成第一子目内容的巩固,顺势引入第二子目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内容,又用问题升华课本知识,引发对根本原因的思考,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升历史解释素养。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中俄万里茶道19世纪英国贵族用中国瓷器喝茶的生活场景日本茶道荷兰的茶室保罗·波烈(1879—1944)设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袍式外套,将其称为”孔子服”窑火烧出的中国名片清朝内务府造办处做的更钟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讲解使同学们深入了解不同商品蕴含的文化元素,进行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增强论从史出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探究:结合上述图片资料分析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茶叶、服饰、钟表等)的发展脉络,认识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了解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原因和意义。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历史解释素养,涵养家国情怀。材料:我们共同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星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一一摘自习近平《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材料: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

一一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材料: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一一习近平《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问题探究:在文化交流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做好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和借鉴各国的优秀文化,为发展中华文化服务。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积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材料: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合作,推动加强贸易和投资、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议题探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都是为了让更多国家和人民获得发展机遇和实惠。

一一习近平《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讲话》材料: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一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分组讨论:依据材料结合本课知识,探究新时代应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交流与贸易合作,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合作分析了解商品流动和文化交流讨论有利于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增进人际关系同时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对难点知识的突破。古代:近代以来:陆上丝路草原丝路西南丝路海上丝路(瓷路)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物质(陶瓷、服饰)技术(四大发明)文化(宗教、乐舞)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国际贸易协调机制全球贸易网文化交流国际化瓷器茶文化服饰钟表文化产业区域贸易世界贸易扩

展商品凝聚民族文化,贸易促进文化交流——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扩

大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课堂小结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巩固新知识。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的原则设计。其优点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有利于学生对本课重点内容进行更系统性、条理性的巩固和记忆。1.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关于人类交往曾有一句名言:“理念与感情的自由交往,同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互换一样,扩大着人类的财富和满足人们普遍的富裕需求。”先哲的这一观念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渐得到印证。其表现在A.经贸往来促进了世界和平 B.文化交流促进全球化发展C.生产的国际分工愈发细密 D.经济一体化日益受到重视2.在17-18世纪法国宫廷时尚文化的引导者和代言人,法国宫廷画家弗朗西斯—休伯特·德鲁埃为蓬帕杜尔夫人画的最后一张肖像中,她即身着一条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文化在法国上层社会的影响B.法国艺术家热衷于代言东方商品C.中国纺织品已大规模进入法国市场D.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BA训练提升设计意图:通过设立两个简单随堂小测试的形式来巩固本课知识。其优点是便于掌握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加深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