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选考部分专题十六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选考部分专题十六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选考部分专题十六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选考部分专题十六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选考部分专题十六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习题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六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高考物理

(课标Ⅱ专用)1/117考点一机械振动1.[课标Ⅰ,34(1),6分,0.571](多项选择)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

衡位置在x=1.5m处质点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2m质点。以下说法正确是

(

)A.波速为0.5m/sB.波传输方向向右C.0~2s时间内,P运动旅程为8cmD.0~2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E.当t=7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五年高考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2/117答案

ACE由图(a)可知,波长λ=2m,由图(b)可知周期T=4s,则波速v=

=0.5m/s,A正确。t=2s时,x=1.5m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则波向左传输,B错。0~2s时间内P质点运动旅程sP=

×4A=8cm,C项正确。0~2s内P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D项错。t=0时P质点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故P

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时刻为t=(2n+1)

(n=0,1,2…),则n=3时,t=7s,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E项正确。考查点振动图像、波动图像思绪分析①从振动图像中找出x=1.5m处质点在t=2s时振动方向,利用波动图像中x=1.5m

处振动方向判定波传输方向。②经过(a)、(b)两图像分别读出波长λ、周期T、振幅A,进而求出波速v=

、质点P运动旅程等。易错警示本题很轻易出现审题错误,误把x=1.5m处振动图像认为是P点振动图像。3/1172.[课标Ⅱ,34(1),5分,0.374](多项选择)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波形图,P是平衡位

置在x=1.0m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质点;图(b)为质点Q振动图像。以下说法

正确是

()

A.在t=0.10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B.在t=0.25s时,质点P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输了6mD.从t=0.10s到t=0.25s,质点P经过旅程为30cmE.质点Q简谐运动表示式为y=0.10sin10πt(国际单位制)4/117答案

BCE由图(a)得λ=8m,由图(b)得T=0.2s,所以v=

=40m/s。由图(b)知,在t=0.10s时,质点Q经过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运动,A错误。结合图(a),由“同侧法”判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输,画

出t=0.25s时波形图,标出P、Q点,如图,此时P点在x轴下方,其加速度向上,B正确。Δt=0.25s-0.

10s=0.15s,Δx=v·Δt=6m,C正确。P点起始位置不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故D错误。由图知A

=0.10m,ω=

=10πrad/s,所以Q点简谐运动表示式为y=0.10sin10πt(国际单位制),E正确。

考查点振动图像、波动图像思绪分析①结合两图像判断出波传输方向,进而判断出各质点振动方向。②结合两图像得出λ、T、A。分别求出波速及各质点对应时间内旅程。温馨提醒各个质点一个周期内运动旅程为4A,半个周期内运动旅程为2A。5/1173.[课标Ⅱ,34(1),5分,0.43]如图,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物块组成弹簧振子,该物块

是由a、b两个小物块粘在一起组成。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左右振动,振幅为A0,周期为T0。当

物块向右经过平衡位置时,a、b之间粘胶脱开;以后小物块a振动振幅和周期分别为A和T,则

A

A0(填“>”、“<”或“=”),T

T0(填“>”、“<”或“=”)。

6/117解析当物块向右经过平衡位置时,脱离前:振子动能Ek1=

(ma+mb)

脱离后振子动能Ek2=

ma

由机械能守恒可知,平衡位置处动能等于最大位移处弹性势能,所以脱离后振子振幅变小;

由弹簧振子周期T=2π

知,脱离后周期变小。答案<(3分)<(2分)考查点简谐运动、弹簧振子解题关键①了解弹簧振子系统机械能与振幅相关,a、b脱离,相当于系统机械能降低。②了解弹簧振子周期T=2π

。7/117考点二机械波4.[课标Ⅲ,34(1),5分](多项选择)由波源S形成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输。波源振

动频率为20Hz,波速为16m/s。已知介质中P、Q两质点位于波源S两侧,且P、Q和S平衡

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平衡位置到S平衡位置之间距离分别为15.8m、14.6m。P、Q

开始振动后,以下判断正确是

()A.P、Q两质点运动方向一直相同B.P、Q两质点运动方向一直相反C.当S恰好经过平衡位置时,P、Q两点也恰好经过平衡位置D.当S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E.当S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在波峰8/117答案

BDE由波速公式:v=λf得λ=

=0.8m,LSP=

λ=19

λ,LSQ=

λ=18

λ,由波动周期性,采取“去整留零”方法,可在波形图上标出S、P、Q三点位置,如图所表示,由图可知,P、Q两

点运动方向一直相反,A项错误,B项正确;S在平衡位置时,P、Q一个在波峰,一个在波谷,C项错

误;当S恰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Q在波谷,反之则相反,故D、E项正确。

考查点波传输特点方法技巧判断在波传输方向上质点运动情况,可求出质点平衡位置和波源间距离与波

长关系,采取“去整留零”方法,画出某时刻波形图,确定质点位置。解题关键①了解波传输方向与振动方向之间关系。②了解波在传输过程中空间上重复性。9/1175.(纲领全国,18,6分)(多项选择)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相干简谐横波相遇。

以下说法正确是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为|A1-A2|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位移一直为A1+A2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位移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答案

AD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相干波相遇叠加,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仍做简谐运动,其振动

位移在0到最大值之间,B、C项错误。在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差,在波峰与

波峰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和,故A、D项正确。考查点波叠加、波干涉思绪分析波峰与波峰相遇点是加强点,波峰与波谷相遇点是减弱点。加强点与减弱点位置都

是确定。加强点振幅是A1+A2,不是位移一直保持A1+A2;减弱点振幅是|A1-A2|,不是位移一直是|

A1-A2|。易错警示加强点位移也有为零时候,所以不能说加强点位移一定大于减弱点位移。10/1176.[课标Ⅰ,34(1),6分,0.511](多项选择)如图,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四个质点,相邻两

点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波速沿x轴正向传输,在t=0时刻抵达

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时a第一次抵达最高点。以下说法正确是

()

A.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B.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抵达最高点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D.在4s<t<6s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E.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11/117答案

ACD

波由a到d匀速传输,v=2m/s,t=

=

=6s,A项正确。第一个波峰在t1=3s时产生于a点,再经t2=

=

=3s抵达c点,共计t=t1+t2=6s,B项错误。a点从向下起振至抵达最高点用时3s,可知

T=3s,即T=4s,则b点振动周期也为4s,C项正确。波经t2=

=3s抵达c点,说明此时c点开始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再经

=1s,共计4s抵达最低点,再经

=2s可抵达最高点,故在4s<t<6s时间内点c向上运动,D项正确。因λ=v·T=8m,而db=10m=1

λ,并不是

λ或

λ奇数倍,故E项说法错误。考查点波传输、波长、周期与波速解题关键①了解a质点开始振动方向就是波源开始振动方向,也是波传到任何一质点时

质点开始振动方向。②经过a质点振动情况判定出振动周期T,再利用波速v求出波长λ=vT。进而画出某一时刻波

图像,确定a、b、c、d在图像中位置。12/1177.[课标Ⅰ,34(1),5分]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点波源S1(0,4)和S2(0,-

2)。两波源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表示。两列波波速均为1.00m/s。两列波从波源传

播到点A(8,-2)旅程差为

m,两列波引发点B(4,1)处质点振动相互

(填

“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振动相互

(填“加强”或“减弱”)。

13/117解析本题考查波干涉。A到两波源距离差为AS1-AS2= m-8m=2m。由图(b)或图(c)得T=2s,得λ=vT=2m,因BS1-BS2= m- m=0,而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故B点振动减弱;同理,CS1-CS2=(4-0.5)m-[0.5-(-2)]m=1m,恰好为半个波长,故C

点振动加强。答案2减弱加强14/1178.[课标Ⅲ,34(1),5分]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输,实线为t=0时波形图,虚线为t=

0.5s时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周期大于0.5s。关于该简谐波,以下说法正确是

()

A.波长为2mB.波速为6m/sC.频率为1.5HzD.t=1s时,x=1m处质点处于波峰E.t=2s时,x=2m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15/117答案

BCE由题图可知,该波波长λ=4m,选项A错误;T>0.5s,则由题图知波在0.5s内沿x轴正

方向传输距离为

λ,传输时间t=

T=0.5s,T=

s,频率f=

=1.5Hz,选项C正确;波速v=

=6m/s,选项B正确;1s=

T,t=1s时,x=1m处质点处于波谷,选项D错误;2s=3T,t=2s时,x=2m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选项E正确。关联知识(1)波长、波速、周期间关系。(2)由波形图和波传输方向确定一段时间内波传输距离与波长关系,进而求出波周期。16/1179.[课标Ⅱ,34(2),10分]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输,波长大于10cm。O和A是

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0和x=5cm处两个质点。t=0时开始观察,此时质点O位移为y=4

cm,质点A处于波峰位置;t=

s时,质点O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1s时,质点A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ⅰ)简谐波周期、波速和波长;(ⅱ)质点O位移随时间改变关系式。答案看法析17/117解析(ⅰ)设振动周期为T。因为质点A在0到1s内由最大位移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经历

个周期,由此可知T=4s①因为质点O与A距离5cm小于半个波长,且波沿x轴正向传输,O在t=

s时回到平衡位置,而A在t=1s时回到平衡位置,时间相差

s。两质点平衡位置距离除以传输时间,可得波速度v=7.5cm/s②利用波长、波速和周期关系得,简谐波波长λ=30cm③(ⅱ)设质点O位移随时间改变关系为y=Acos

④将①式及题给条件代入上式得

⑤18/117解得φ0=

,A=8cm⑥质点O位移随时间改变关系式为y=0.08cos

(国际单位制)

⑦或y=0.08sin

(国际单位制)考查点简谐运动、机械波解题关键①经过分析质点A振动求周期。②经过分析波传输求波速。19/11710.[课标Ⅰ,34(2),10分,0.253]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

播,波速均为v=25cm/s。两列波在t=0时波形曲线如图所表示。求

(ⅰ)t=0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全部质点x坐标;(ⅱ)从t=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质点时间。20/117解析(ⅰ)t=0时,在x=50cm处两列波波峰相遇,该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两列

波波峰相遇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位移均为16cm。从图线能够看出,甲、乙两列波波长分别为λ1=50cm,λ2=60cm①甲、乙两列波波峰x坐标分别为x1=50+k1λ1,k1=0,±1,±2,…

②x2=50+k2λ2,k2=0,±1,±2,…

③由①②③式得,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全部质点x坐标为x=(50+300n)cm,n=0,±1,±2,…

④(ⅱ)只有两列波波谷相遇处质点位移为-16cm。t=0时,两波波谷间x坐标之差为Δx'=[50+(2m2+1)

]-[50+(2m1+1)

]

⑤式中,m1和m2均为整数。将①式代入⑤式得Δx'=10(6m2-5m1)+5

⑥因为m1、m2均为整数,相向传输波谷间距离最小为答案(ⅰ)看法析(ⅱ)0.1s21/117Δx0'=5cm⑦从t=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质点时间为t=

⑧代入数据得t=0.1s⑨[第(ⅰ)问6分,①式2分,②③式各1分,④式2分;第(ⅱ)问4分,⑤⑦⑧⑨式各1分。]考查点波传输周期性思绪点拨①了解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全部点到x=50cm距离是甲、乙波长

公倍数。②写出任意两波谷间距函数表示式,求出最小间距Δx0,利用Δx0'=t·2v,求最短时间t。22/11711.[课标Ⅱ,34(2),10分,0.372]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波源发出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

水平x轴传输,P、Q为x轴上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O距离为35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

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s,振幅A=5cm。当波

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今后再经过5s,平衡位置在Q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

置。求:(ⅰ)P、Q间距离;(ⅱ)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经过旅程。答案(ⅰ)133cm(ⅱ)125cm23/117解析(ⅰ)由题意,O、P两点间距离与波长λ之间满足OP=

λ

①波速v与波长关系为v=

②在5s时间内,波传输旅程为vt。由题意有vt=PQ+

③式中,PQ为P、Q间距离。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PQ=133cm④(ⅱ)Q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振动时间为t1=t+

T

⑤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每经过

,波源运动旅程为A。由题给条件得t1=25×

⑥故t1时间内,波源运动旅程为s=25A=125cm⑦24/117考查点波传输周期性解题关键①判断出O→P时间为t=

,进而求出λ与v。②了解振源在1个周期内位移是4个振幅,从平衡位置开始,每

旅程是1个振幅。温馨提醒质点振动旅程与波传输距离不一样哦!25/117考点一机械振动1.(北京理综,15,6分)某弹簧振子沿x轴简谐运动图像如图所表示,以下描述正确是

(

)

A.t=1s时,振子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最大值B.t=2s时,振子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最大值C.t=3s时,振子速度为负最大值,加速度为零D.t=4s时,振子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最大值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26/117答案

A本题考查简谐运动图像。由图像可知,t=1s和t=3s时振子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

速度分别为负向最大值、正向最大值;而t=2s和t=4s时振子在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而速度分

别为负向最大、正向最大。总而言之,A项说法正确。27/1172.(上海单科,10,4分)做简谐运动单摆,其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

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速度减为原来

,则单摆振动

()A.周期不变,振幅不变B.周期不变,振幅变小C.周期改变,振幅不变D.周期改变,振幅变大答案

B本题考查单摆。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

可知,当摆长L不变时,周期不变,故C、D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mv2=mgh,其摆动高度与质量无关,因平衡位置速度减小,则最大高度减小,即振幅减小,选项B正确、A错误。易错警示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因质量增加为原来

倍,速度减为原来

,故动能Ek=

mv2不变,不要误认为摆球振幅不变而错选A。28/1173.(北京理综,15,6分)如图所表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

立Ox轴。向右为x轴正方向。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

()

答案

A振子在N点时开始计时,其位移为正向最大,并按正弦规律改变,故选项A正确。疑难突破简谐运动是以平衡位置O为位移起点,确定正方向是突破点。29/1174.(四川理综,6,6分)(多项选择)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输,P、Q是传输方向上相距10m

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质点振动图像如图所表示。则

()

A.质点Q开始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B.该波从P传到Q时间可能为7sC.该波传输速度可能为2m/sD.该波波长可能为6m30/117答案

AD由图可知,t=0时质点Q处于平衡位置,t=

时运动至波峰,故其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A正确;仍由图可知,T=6s,质点Q比质点P抵达同一振动状态晚了Δt=nT+

T=(6n+4)s(n=0,1,2,…),此即为该波从P传到Q所需时间,当Δt=7s时n=

,故B错误;由v=

=

m/s知,当v=2m/s时n=

,故C错误;再由λ=vT=

m知,当n=1时λ=6m,故D正确。方法技巧此题能够找P特殊位置点,便于分析找出其波长规律。评析考查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综合性强,难度大,本题中计时开始时P点不是特殊位置,易失分。31/1175.(天津理综,3,6分)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波形图,a、b两质点横坐标分别为

xa=2m和xb=6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振动图像。以下说法正确是

()

A.该波沿+x方向传输,波速为1m/sB.质点a经4s振动旅程为4mC.此时刻质点a速度沿+y方向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答案

D

t=0时,b质点向+y方向运动,依据“下坡上”可判定波沿-x方向传输,A错误;a总是与b

振动方向相反,t=0时,a向-y方向运动,C错误;经过4s,a回到平衡位置,旅程为1m,B错误;t=2s时,

a处于波谷,速度为零,D正确。32/1176.(北京理综,17,6分)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输,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波形

如图1所表示,a、b是波上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振动图像。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A.t=0时质点a速度比质点b大B.t=0时质点a加速度比质点b小C.图2能够表示质点a振动D.图2能够表示质点b振动答案

D由图1可知,t=0时,a在正向最大位移处,v=0,加速度最大;b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加速

度为0,且振动方向沿y轴负向,图2能够表示质点b振动,选项A、B、C都错误,选项D正确。33/1177.(安徽理综,16,6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输,图1是t=0时刻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

点振动图像,则该质点x坐标值合理是

()A.0.5mB.1.5mC.2.5mD.3.5m答案

C由图2知,t=0时刻此质点相对平衡位置位移约为-0.15m,且振动方向向下,图1中符

合此要求点在2~3m之间,故C正确。34/1178.(四川理综,5,6分)如图所表示,甲为t=1s时某横波波形图像,乙为该波传输方向上某一质点

振动图像,距该质点Δx=0.5m处质点振动图像可能是

()

答案

A由图甲知波长λ=2m,所以距该质点为Δx=0.5m=

λ质点振动图像可由图乙图像向左或向右平移

=0.5s得到,故只有A图像正确。35/1179.(福建理综,17,6分)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输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

振动图像如图所表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波形图是

()

答案

D由振动图像可知,在t=T时,波源O振动方向向下,再结合波形可知形成波动图像

为D图。故选项D正确。36/11710.[江苏单科,12B(1)]如图所表示装置,弹簧振子固有频率是4Hz。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

簧振子以周期性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到达稳定时频率为1Hz,则把手转动频率为

()

A.1HzB.3HzC.4HzD.5Hz答案

A因把手每转动一周,驱动力完成一次周期性改变,即把手转动频率即为驱动力频

率。弹簧振子做受迫振动,而受迫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与振动系统固有频率无关,

故A正确。37/11711.(四川理综,5,6分)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25s时波形图,已知c位置质点比a位置

晚0.5s起振,则图2所表示振动图像对应质点可能位于

()

A.a<x<b

B.b<x<cC.c<x<d

D.d<x<e答案

D由题图1知a、c位置间距离为半个波长,则波从a位置质点传输到c位置质点需要

半个周期时间,即T=1s。当t=1.25s=

T时,由图2能够看出该质点正处于从波峰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因c位置质点比a位置质点起振时间晚,故波是沿x轴正向传输,结合图1可

知t=1.25s时处于从波峰向平衡位置运动质点可能在d、e两位置之间,故D正确。38/11712.(天津理综,7,6分)(多项选择)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输,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ma、b两

质点振动图像如图所表示,以下描述该波图像可能正确是

()

39/117答案

AC

依据a、b两质点振动图像可知其间距应为

奇数倍,即

=9m,n=1、3、5…,那么波长λ可能值是:36m、12m、

m、

m、4m、

m等。综上可知答案为A、C。40/11713.[山东理综,38(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输。以波源O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为计时零点,

质点A振动图像如图所表示,已知O、A平衡位置相距0.9m。以下判断正确是

(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波长为1.2mb.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c.波速大小为0.4m/sd.质点A动能在t=4s时最大41/117解析由图可知波源起振后3s质点A开始振动,故波速大小v=

=

=0.3m/s,c错误;由图知波周期即质点A振动周期T=4s,故该波波长λ=vT=1.2m,a正确;因介质中各质点起振方

向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故由图知b正确;由图知t=4s时质点A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此时质点A

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故d错误。答案

ab42/11714.[天津理综,9(2)]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①为了使测量误差尽可能小,以下说法正确是

。A.组装单摆须选取密度和直径都较小摆球B.组装单摆须选取轻且不易伸长细线C.试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摆长一定情况下,摆振幅尽可能大②如图所表示,在物理支架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1m单摆。试验时,因为仅有量程为20

cm、精度为1mm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

一水平面位置做一标识点,测出单摆周期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

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一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识点,并测出单摆周期T2;最终用钢

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识点之间距离Δ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表示式

g=

43/117解析①应选取密度较大且直径较小摆球,A错。在摆动中要尽力确保摆长不变,故应选取不

易伸长细线,B对。摆动中要防止单摆成为圆锥摆,摆球要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C对。摆动中

摆角要控制在5°以内,所以D错。②设两次摆动时单摆摆长分别为L1和L2,则T1=2π

,T2=2π

,则ΔL=

(

-

),所以,g=

。答案①BC②

44/117考点二机械波15.(北京理综,20,6分)物理学原理在当代科技中有许多主要应用。比如,利用波干涉,可将

无线电波干涉信号用于飞机降落导航。如图所表示,两个可发射无线电波天线对称地固定于飞机跑道两侧,它们类似于杨氏干涉试验中

双缝。两天线同时都发出波长为λ1和λ2无线电波。飞机降落过程中,当接收到λ1和λ2信号

都保持最强时,表明飞机已对准跑道。以下说法正确是

()

A.天线发出两种无线电波必须一样强B.导航利用了λ1与λ2两种无线电波之间干涉C.两种无线电波在空间强弱分布稳定D.两种无线电波各自在空间强弱分布完全重合45/117答案

C本题考查波干涉。波干涉产生是否与波强弱无关,故A错;导航利用了同频率

两列波干涉,而波长为λ1和λ2两列波频率不一样,B错;λ1与λ1干涉,λ2与λ2干涉,两个干涉图样在

空间强弱分布稳定,故C正确;因为λ1与λ2两列波波长不一样,故两干涉图样在空间强弱分布不

重合,D错。疑难突破波干包括干涉图样两列波产生稳定干涉图样条件之一是两列波频率相同,本题中,每个天线同时且都发出两列

波长为λ1和λ2波,在同种介质中波长相同,频率相同,产生干涉,故在飞机跑道区域存在两个稳定

干涉图样,且跑道中心线上每点到波源距离相等,故中心线上各点均为两个干涉图样加强

点,飞机降落时利用这些加强点来对准跑道中心线,实现安全降落。46/11716.(天津理综,5,6分)手持较长软绳端点O以周期T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带动绳上其

他质点振动形成简谐波沿绳水平传输,示意如图。绳上有另一质点P,且O、P平衡位置间距为

L。t=0时,O位于最高点,P位移恰好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以下判断正确是

()

A.该简谐波是纵波B.该简谐波最大波长为2LC.t=

时,P在平衡位置上方D.t=

时,P速度方向竖直向上47/117答案

C本题考查机械波。由题意知绳上质点在竖直方向上振动,波水平向右传输,故该波

为横波,选项A错误;t=0时刻,P点在如图所表示位置时,波长最大,则

λ=L,λ=4L,选项B错误;t=0时,P在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当t=

时,P在平衡位置上方,选项C正确;当t=

T时,P处于从最高点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故速度方向向下,选项D错误。

思绪分析

t=0时,O位于最高点——波峰,P位移为零,速度向上——平衡位置,作出波动图像,确

定P点可能位置,判断P点在不一样时刻运动方向和最大波长。48/11717.(天津理综,7,6分)(多项选择)在均匀介质中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做简谐运动,其表示式为y=5

sin(

t),它在介质中形成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输,某时刻波刚好传输到x=12m处,波形图像如图所表示,则

()

A.今后再经6s该波传输到x=24m处B.M点在今后第3s末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C.波源开始振动时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D.今后M点第一次抵达y=-3m处所需时间是2s49/117答案

AB由波源振动表示式可知ω=

rad/s,而ω=

,所以T=4s,由波形图知λ=8m,波速v=

=2m/s,Δx=v·Δt=12m,故A项正确;经过Δt'=3s,波向前传输距离为Δx',Δx'=v·Δt'=6m,画出这一

时刻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表示,由图可知,M点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B项正确;

在波传输过程中,各质点起振方向都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可得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

向,C项错误;此时M点在y=3m处且沿y轴负方向振动,第一次抵达y=-3m处所用时间小于

,故D项错误。50/117规律总结依据波传输方向判断质点振动方向方法:顺着波传输方向看,处于上坡处质

点向下振动,处于下坡处质点向上振动,即“上坡下,下坡上”。评析本题考查了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内容,了解振动与波关系,熟练掌握质点振动方向与波

传输方向互判方法是解题关键。51/11718.(北京理综,15,6分)周期为2.0s简谐横波沿x轴传输,该波在某时刻图像如图所表示,此

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

A.沿x轴正方向传输,波速v=20m/sB.沿x轴正方向传输,波速v=10m/sC.沿x轴负方向传输,波速v=20m/sD.沿x轴负方向传输,波速v=10m/s答案

B由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输,波速v=

=

=10m/s,B项正确。52/11719.(福建理综,16,6分)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输,波速为v。若某时刻在

波传输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两质点a、b相距为s,a、b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

以下四幅波形图中质点a最早抵达波谷是

()

53/117答案

D依据波传输方向,可分别判定四幅波形图中质点a振动方向,A图中向上振动,B图

中向下振动,C图中向上振动,D图中向下振动;各图中波周期分别为TA=

,TB=

,TC=

,TD=

,故从该时刻起,各图中质点a第一次抵达波谷时间分别为tA=

·TA=

·

,tB=

TB=

·

,tC=

TC=

·

,tD=

TD=

·

,可知tD<tB<tC<tA,故选D。评析四个图像中波形不一样,分析时很轻易只注意振动方向对质点抵达波谷时间影响,而忽略

周期不一样也会对问题有影响,要注意把两个方面原因综合起来考虑。54/11720.(四川理综,2,6分)平静湖面传输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传输方向上有相距3m

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

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A.频率是30HzB.波长是3mC.波速是1m/sD.周期是0.1s答案

C波周期T=

s=2s,f=

=0.5Hz,1.5λ=3m,λ=2m,则波速v=

=

m/s=1m/s,A、B、D错误,C正确。55/11721.(天津理综,5,6分)平衡位置处于坐标原点波源S在y轴上振动,产生频率为50Hz简谐

横波向x轴正、负两个方向传输,波速均为100m/s。平衡位置在x轴上P、Q两个质点随波源

振动着,P、Qx轴坐标分别为xP=3.5m、xQ=-3m。当S位移为负且向-y方向运动时,P、Q两质

()A.位移方向相同、速度方向相反B.位移方向相同、速度方向相同C.位移方向相反、速度方向相反D.位移方向相反、速度方向相同答案

D该波波长λ=v/f=

m=2m,3.5m=λ+

λ,3m=λ+

λ,此时P、Q两质点位移方向相反,但振动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56/11722.(福建理综,16,6分)如图,t=0时刻,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振动,振动周

期为0.4s,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轴正、负两方向传输简谐横波。下列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6s时波形图是

()

答案

C介质中各质点开始振动方向与振源起振方向相同,C正确,A、B、D错误。57/11723.[重庆理综,11(1),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输,某时刻该列波上恰好经过平衡位置两

质点相距6m,且这两质点之间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波长为

()A.4m、6m和8m

B.6m、8m和12mC.4m、6m和12m

D.4m、8m和12m58/117答案

C依据题意,有以下三种情况符合要求:

ab=6m,即 =6m,λ1=12m

cd=6m,即λ2=6m

ef=6m,即 λ3=6m,λ3=4m,故C正确,A、B、D错误。59/11724.(上海单科,14,3分)机械波产生和传输条件是:①存在一个做振动波源,②在波源周围

存在

;机械波传输是

。答案介质振动形式能量解析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输,传输是振动形式和能量。60/11725.[江苏单科,12B(2)]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

时发出声音,发觉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录音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声音。播放速度变

为原来2倍时,播出声波

(选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2倍,声波传输速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受迫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故播放速度变为原来2倍时,播出声波频率也

变为原来2倍。声波传输速度取决于传输介质,故速度不变。答案频率不变61/11726.[江苏单科,12B(1)(2)](1)一渔船向鱼群发出超声波,若鱼群正向渔船靠近,则被鱼群反射

回来超声波与发出超声波相比

。A.波速变大

B.波速不变C.频率变高

D.频率不变(2)用2×106Hz超声波检验胆结石,该超声波在结石和胆汁中波速分别为2250m/s和1500m

/s,则该超声波在结石中波长是胆汁中

倍。用超声波检验胆结石是因为超声波

波长较短,碰到结石时

(选填“轻易”或“不轻易”)发生衍射。答案(1)BC(2)1.5不轻易解析(1)超声波波速由介质决定,介质不变,则波速不变,B项正确;当鱼群向渔船靠近时,因为

多普勒效应,被鱼群反射回来超声波频率高于波源发出频率,C正确。(2)因为波长、波速、频率三者关系为v=λf,而同一超声波在不一样介质中传输时频率不变(不发

生多普勒效应),则波长之比等于波速之比,所以该超声波在结石中波长是胆汁中

=1.5倍;发生显著衍射现象条件是缝、孔宽度或障碍物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小于波长。因

为超声波波长较短,所以碰到结石不轻易发生衍射。62/1171.[海南单科,16(1),4分](多项选择)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输简谐横波在t=0时刻波形如图所表示,

质点Px坐标为3m。已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时间间隔为0.4s。以下说法

正确是

()

A.波速为4m/sB.波频率为1.25HzC.x坐标为15m质点在t=0.6s时恰好位于波谷D.x坐标为22m质点在t=0.2s时恰好位于波峰E.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17m质点恰好位于波谷C组教师专用题组63/117答案

BDE任意振动质点连续两次经过平衡位置过程所用时间为半个周期,即

T=0.4s,T=0.8s,f=

=1.25Hz,选项B正确;由题图知:该波波长λ=4m,波速v=

=5m/s,选项A错误;画出t=0.6s时波形图如图所表示,因15m=3λ+

λ,故x坐标为15m质点与x=3m处质点振动情况一样,即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选项C错误;画出t=0.2s时波形图如图所表示,因22m=5λ+

λ,故x=22m处质点与x=2m处质点振动情况一样,即在波峰位置,选项D正确;因质点P与x=17m处质点平衡位置间距离Δx=14m=3λ+

λ,故两质点振动步调相反,选项E正确。64/1172.(浙江理综,17,6分)一位游客在千岛湖边欲乘坐游船,当日风浪较大,游船上下浮动。可把

游船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简谐运动,振幅为20cm,周期为3.0s。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

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地面与甲板高度差不超出10cm时,游客能舒适地登船。在一个周期内,

游客能舒适登船时间是

()A.0.5sB.0.75sC.1.0sD.1.5s答案

C

解法一由题意知,游客舒适登船时间t=

×

×2=1.0s。解法二设振动图像表示式为y=Asinωt,由题意可知ωt1=

或ωt2=

π,其中ω=

=

πrad/s,解得t1=0.25s或t2=1.25s,则游客舒适登船时间Δt=t2-t1=1.0s。65/1173.(安徽理综,14,6分)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

点,深入推测未知现象特征和规律。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吸引力问题时,曾

将扭秤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关系类比单摆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关系。已知

单摆摆长为l,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摆球到地心距离为r,则单摆振动周期T与距离r关

系式为

()A.T=2πr

B.T=2πr

C.T=

D.T=2πl

答案

B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

及黄金代换式GM=gr2,得T=2πr

。66/1174.(浙江理综,14,6分)以下说法正确是

()A.机械波振幅与波源无关B.机械波传输速度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C.物体受到静摩擦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D.动摩擦因数数值跟相互接触两个物体材料无关答案

B机械波振幅与波源振幅相关,而机械波传输速度由介质决定,A错B对。物体受到

静摩擦力方向与其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并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C错。动摩擦因数数

值跟相互接触两物体材料相关,选项D错误。67/1175.(上海单科,4,2分)做简谐运动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可能不一样物理量是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回复力答案

B做简谐运动物体,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回复力和加速度是确定不变,而速度

方向可能不一样,故A、C、D错误,B正确。68/1176.(北京理综,15,6分)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输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m/s。某时刻波形如图

所表示,以下说法正确是

()A.这列波振幅为4cmB.这列波周期为1sC.此时x=4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D.此时x=4m处质点加速度为0答案

D由波动图像知,波振幅为2cm,A选项错误;波长λ=8m,周期T=

=

s=2s,B选项错误;因为波沿x轴正向传输,由波传输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关系知,x=4m处质点此时向y轴正方

向运动,C选项错误;此时x=4m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其加速度为零,D选项正确。69/1177.(上海单科,14,3分)一列横波沿水平绳传输,绳一端在t=0时开始做周期为T简谐运动,

经过时间t(3T/4<t<T),绳上某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在2t时,该点位于平衡位置

()A.上方,且向上运动

B.上方,且向下运动C.下方,且向上运动

D.下方,且向下运动答案

A由题可知,

T<t<T,所以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质点再运动t时间,该质点应在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故只有A项正确。70/1178.[山东理综,38(1)]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

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简谐运动表示式为y=0.1sin(2.5πt)m。t=0时刻,一小球从距物

块h高处自由落下;t=0.6s时,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以下判断正确是

。(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h=1.7mb.简谐运动周期是0.8sc.0.6s内物块运动旅程是0.2md.t=0.4s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71/117答案

ab解析由小物块运动方程可知,

=2.5π,T=0.8s,故b正确。0.6s内物块运动了

个周期,故路程应为0.3m,c错。t=0.4s时物块运动了半个周期,正向下运动,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同,故d错。t=0.

6s时,物块位移y=-0.1m,小球下落距离H=

gt2=1.8m,由题图可知,h=H+y=1.7m,故a正确。72/1179.(浙江自选,13.2,6分)如图所表示,在t=0时刻,位于波源O处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

形成沿x轴正方向传输一列简谐横波,波长为8m。位于P处质点在t=1.5s时开始向上运动,

当t=2.5s时第一次到达正最大位移。求

(1)波周期T;(2)波速v;(3)O、P之间距离。73/117答案(1)4s(2)2m/s(3)3m解析(1)由题知波源起振方向向上,则质点P从开始振动到其第一次到达正最大位移,恰好振

动了

T,则有

T=2.5s-1.5s解得周期T=4s(2)波速v=

=2m/s(3)OP=vt=2×1.5m=3m74/11710.[重庆理综,11(2),6分]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输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波形图,质点P

振动周期为0.4s。求该波波速并判断P点此时振动方向。

75/117解析由波形图直接看出波长λ=1m,由题意知T=0.4s,所以波速v=

=

m/s=2.5m/s。因为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输,依据波传输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关系可知质点P在该时刻振

动方向沿y轴正向。答案2.5m/s沿y轴正向76/11711.[江苏单科,12B(2)]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试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试验

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

到释放位置时停顿计时,将统计这段时间作为单摆周期。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

两处加以更正。答案①应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②应测量单摆屡次全振动时间,再计算出周期

测量值。(或在单摆振动稳定后开始计时)解析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含有较大速度,此时开始计时,误差较小。若只测量一次全振动

时间会产生较大误差,而测量屡次全振动时间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77/11712.(安徽理综,24,20分)如图所表示,质量为M、倾角为α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放在粗

糙水平地面上,底部与地面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轻质

弹簧相连,弹簧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物块。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

L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且物块在以后运动中,斜面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长度;(2)选物块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用x表示物块相对于平衡位

置位移,证实物块做简谐运动;(3)求弹簧最大伸长量;(4)为使斜面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假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78/117答案(1)L+

(2)看法析(3)

+

(4)μ≥

79/117解析(1)设物块在斜面上平衡时,弹簧伸长量为ΔL,有

mgsinα-kΔL=0解得ΔL=

此时弹簧长度为L+

(2)当物块位移为x时,弹簧伸长量为x+ΔL,物块所受协力为F合=mgsinα-k(x+ΔL)联立以上各式可得F合=-kx可知物块做简谐运动(3)物块做简谐运动振幅为A=

+

80/117由对称性可知,最大伸长量为

+

(4)设物块位移x为正,则斜面体受力情况如图所表示,因为斜面体平衡,

所以有水平方向f+FN1sinα-Fcosα=0竖直方向FN2-Mg-FN1cosα-Fsinα=0又F=k(x+ΔL),FN1=mgcosα联立可得f=kxcosα,FN2=Mg+mg+kxsinα为使斜面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应有|f|≤μFN2,所以μ≥

=

当x=-A时,上式右端到达最大值,于是有μ≥

81/1171.[东北三校第一次联考,34(1)](多项选择)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输,已知周期T=0.2s,t=0

时刻波形如图所表示,波上有P、Q两质点,其纵坐标分别为yP=2cm,yQ=-2cm,以下说法中正确

()A.该波波速为10m/sB.在0.25s内,P点经过旅程为20cmC.P点振动比Q点超前半个周期D.P、Q在振动过程中,位移大小总相等E.在相等时间内,P、Q两质点经过旅程不相等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A组—高考模拟·基础题组(时间:20分钟分值:45分)82/117答案

ACD由v=

=

m/s=10m/s,可知A正确。从t=0时刻开始,P点0.05s内经过旅程小于4cm,而一个周期内经过旅程为4×4cm=16cm,所以0.25s内经过旅程小于20cm,B错误。t=

0时刻P、Q关于平衡位置对称,振动方向相反,可知P点振动比Q点超前半个周期,C正确。振动

相差半个周期两点总是关于平衡位置对称,位移大小相等,所以D正确。相差半个周期P、Q

两点速度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相等时间内,经过旅程相等,故E错误。83/1172.(黑龙江鸡西虎林高三3月模拟,15)(多项选择)一列简谐横波在t=0.2s时波形图如图甲所表示,P

为x=1m处质点,Q为x=4m处质点,图乙所表示为质点Q振动图像。则以下关于该波说法

中正确是

()

A.该波周期是0.4sB.该波传输速度大小为40m/sC.该波一定沿x轴负方向传输D.t=0.1s时刻,质点Q加速度大小为零E.从t=0.2s到t=0.4s,质点P经过旅程为20cm84/117答案

ACE

A.由乙图知,质点振动周期为T=0.4s,故A正确。B.由甲图知,波长λ=8m,则波速为:v=

=

m/s=20m/s,故B错误。C.由乙图知,t=0.2s时刻,质点Q向下运动,依据甲图可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输,故C正确。D.由图乙可知,t=0.1s时刻,质点Q位于最大位移处,所以加速度大小一定不为零,故D错误。E.因为T=0.4s,则从t=0.2s到t=0.4s为半个周期,所以质点P经过旅程为20cm,故E正确。85/1173.[河南天一大联考,34(1)](多项选择)如图所表示,在x=5m处有一质点产生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输

简谐横波,波长为λ=4m。经过一段时间,x=1m处质点C刚好开始振动,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

向,将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t=0)。从计时开始经0.3s,x=3m处质点B第一次抵达波峰。则以下

说法正确是

A.该简谐波波速大小为10m/sB.t=0时质点B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C.在t=0.3s时,x=4m处质点A位于平衡位置且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D.在t=0.4s时,x=4m处质点A加速度最大且沿y轴正方向E.在t=0.5s时,位于x=-3m处质点D第一次抵达波峰86/117答案

ADE该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输,t=0时刻,质点C开始振动,且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

由振动和波动关系可知,x=3m处质点B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选项B错误;当质点B第一

次抵达波峰时,满足

T=0.3s,解得T=0.4s,所以波速v=

=10m/s,选项A正确;t=0.3s时,x=4m处质点A位于平衡位置且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选项C错误;在t=0.4s时,x=4m处质点A位于波

谷,位移为负方向最大,则此时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且最大,选项D正确;由题意可知t=0时,x=2m

处质点位于波峰,当该振动形式第一次传到x=-3m处质点D时,所需时间为t=

=

s=0.5s,则t=0.5s时,位于x=-3m处质点D第一次抵达波峰,选项E正确。答题指导①波长λ=4m,质点B、C相差半个波长,振动步调刚好相反。②从开始经0.3s,B点在波峰,则C点一定运动到波谷,所以0.3s=

,T=0.4s。温馨提醒振动分析时,应先画出某一时刻波动图像,经过图像进行分析,不要凭空想象。87/1174.[宁夏银川一中一模,34(1)](多项选择)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输,t=0时刻波形图如图中

实线所表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0.6s时刻,这列波刚好传到Q点,波形如图中虚线所表示,a、b、

c、P、Q是介质中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是

()

A.这列波波速为16.7m/sB.这列波周期为0.8sC.质点c在这段时间内经过旅程一定等于30cmD.从t=0时刻开始计时,质点a第一次抵达平衡位置时,恰好是

s这个时刻E.在t=0.5s时,质点b、P位移相同88/117答案

BDE

v=

=

m/s=50m/s,A错误;由图像可知该波波长为40m,则周期为T=

=

s=0.8s,B正确;质点c在这段时间内振动时间是半个周期,所以c运动旅程为:s=2A=20cm,C错误;由波形图知,t=0时质点a位于y=

处且向y轴正方向振动,故经t=

+

=

T=

s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D正确;b点振动规律是:y=10cos2.5πt(cm),P点振动规律是:y=10sin2.5πt(cm),t

=0.5s时两个质点振动位移相同,E正确。89/1175.[辽宁沈阳二中一模,34(1)](多项选择)振源S在O点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频率为10Hz,t=0时

刻水平向右(x轴正方向)传输简谐横波如图所表示(向左传输简谐横波图中未画出)。则以下

说法正确是

()

A.该横波波速大小为20m/sB.t=0时,x=1m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C.t=0.175s时,x=-1m处质点处于波峰位置D.若振源S向右匀速运动,在振源S右侧静止接收者接收到频率小于10HzE.传输过程中该横波碰到小于2m障碍物或小孔都能发生显著衍射现象90/117答案

ABE由图像可知,波长为2m,依据频率可知周期为0.1s,则v=

=

m/s=20m/s,A正确;依据上下坡法可知,t=0时,x=1m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B正确;t=0.175s=1.75T,x=-1m处质点

处于波谷,C错误;依据多普勒效应,若振源S向右匀速运动,在振源S右侧静止接收者接收到

频率大于10Hz,D错误;依据产生显著衍射条件可知,该横波碰到小于2m障碍物或小孔能发

生显著衍射现象,E正确。91/1176.[甘肃部分普通高中一联,19(1)](多项选择)如图所表示是两列完全相同相干水波在某时刻叠

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以下关于这两列波说法中正确是

()

A.P、N两质点一直处于平衡位置B.该时刻质点M正处于平衡位置C.伴随时间推移,质点O将向M点移动D.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个周期,质点O将抵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E.O、M连线中点是振动加强点,其振幅为单个波引发振幅2倍92/117答案

ADE

P、N两点均处于波峰与波谷相遇点,故两点振动最弱,而两列波为完全相同相

干波,所以P、N两点振幅一直为零,A正确。此时刻,M点为波峰与波峰相遇点,此时在最大位

移处,B错误。质点不会随波向前运动,故O点一直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C错误。O点为波谷与波

谷相遇点,再过四分之一个周期,两波均抵达平衡位置,故O点将抵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D

正确。由干涉条件可知,O、M连线中点也是振动加强点,其振幅与O点、M点一样,都为2A,E

正确。93/1177.[辽宁沈阳二模,34(2)](多项选择)如图所表示为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绳上传输时在t=0时刻波

形图,已知甲波向右传,乙波向左传,以下说法正确是

()

A.甲波频率比乙波频率大B.两列波同时传到坐标原点C.因为两波振幅不等,故两列波相遇时不会发生干涉现象D.x=0.5cm处质点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E.两列波相遇时x=0处为振动减弱点94/117答案

BDE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甲波长是4cm,乙波长也是4cm,所以甲、乙频率

相同,选项A错误。因为波速相同,两列波同时传到坐标原点,选项B正确。两列波频率相同,相遇

时能够发生干涉,选项C错误。乙波先传到x=0.5cm处质点,故其开始振动方向与乙波起振

方向相同,沿y轴正方向,选项D正确。两列波同时传到x=0处,而起振方向相反,即振动步调相反,

所以x=0处为振动减弱点,选项E正确。评析本题要注意相同性质机械波波速只由介质决定。95/1178.[河南郑州三测,34(2)]从坐标原点O产生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输,t=0

时刻波图像如图所表示,此时波刚好传输到M点,x=1m处质点P位移为10cm。再经Δt=0.1s,

质点P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ⅰ)求波源振动周期。(ⅱ)从t=0时刻起经多长时间位于x=-81m处质点N(图中未画出)第一次抵达波峰位置?并求出

在此过程中质点P运动旅程。二、非选择题(共10分)96/117解析(ⅰ)波在0.1s内传输了1m,波速v=

=10m/s由图可知该波波长λ=12m故波源振动周期为T=

=1.2s(ⅱ)t=0时,O点左侧第一个波峰处于x0=-3m处,设经时间t抵达N点,则t=

=7.8s在此过程中P点运动旅程为s=6.5×4A=5.2m答案(ⅰ)1.2s(ⅱ)7.8s5.2m解题关键①了解再经0.1s,O点振动状态传到P点,P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则波速v=

=

m/s=10m/s。②了解质点P运动旅程是质点P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振动旅程。易错警示注意质点振动旅程与波传输距离差异。97/1171.[贵州贵阳第一次适应考试,34(1)](多项选择)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为绳子中点,现使绳

子两端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波形如图所表示,若两列波振幅均为A,以下

判断正确是

()

A.两列波同时抵达M点B.两列波波速之比为2∶1C.两列波相遇时会产生显著干涉现象D.绳子两端点开始振动方向相反E.某时刻M点相对平衡位置位移大小可能为A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B组—高考模拟·综合题组(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98/117答案

ADE因为波速由介质决定,所以这两列波含有相同波速,所以两列波会同时抵达M

点,A正确、B错误。因为两列波周期不相同,所以不会发生显著干涉现象,C错误。左边波波

前振动方向向下,右边波波前振动方向向上,而波头振动方向与振源起振方向相同,所以

绳子两端点开始振动方向相反,D正确。因两列波不能发生干涉,所以任意一点两列波叠加

位移可能值在0~2A之间,故E正确。考查点机械波传输答题指导①同种均匀介质中波速是相同。②两列波干涉条件是频率相等。易错警示两列波波头振动方向就是两绳端开始振动方向。99/1172.[青海西宁一模,34(1)](多项选择)以下说法正确是

()A.简谐运动周期和振幅无关B.在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回复力表示式F=-kx中,F为振动物体所受合外力,k为弹簧劲度

系数C.在波传输方向上,某个质点振动速度就是波传输速度D.在双缝干涉试验中,同种条件下用紫光做试验比用红光做试验得到条纹更宽E.在单缝衍射现象中要产生显著衍射现象,狭缝宽度必须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多100/117答案

ABE简谐运动周期由振动系统内部原因决定,与振动幅度无关,故A正确;在弹簧振子

简谐运动回复力表示式F=-kx中,F为振动物体受到合外力,k为弹簧劲度系数,故B正确;对

于机械波,某个质点振动速度与波传输速度不一样,横波二者垂直,纵波二者平行,大小也没有

关系,故C错误;在双缝干涉试验中,依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

·λ可知,同种条件下,因紫光波长小于红光,则用紫光做试验比用红光做试验得到条纹更窄,故D错误;在单缝衍射现象中要产生

显著衍射现象,依据显著衍射条件可知,狭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