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团课讲稿回顾五四运动重温五四精神致敬七位代表人物_第1页
党课团课讲稿回顾五四运动重温五四精神致敬七位代表人物_第2页
党课团课讲稿回顾五四运动重温五四精神致敬七位代表人物_第3页
党课团课讲稿回顾五四运动重温五四精神致敬七位代表人物_第4页
党课团课讲稿回顾五四运动重温五四精神致敬七位代表人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党课团课讲稿:回顾五四运动·重温五四精神

致敬七位代表人物1919年5月4日,北平(北京旧称)5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学生们遭到军阀政府的镇压,从而激起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上海、南京、武汉、山东、安徽等地工人,举行规模空前的大罢工和示威游行。声援和支持学生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1939年,为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时,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为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革命传统,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从“五四运动”爆发至今,转眼已过去百年光阴。今天,让我们来回顾七位与“五四运动”有关联的代表人物。一、毛泽东说起毛泽东,大家都清楚他是带领全中国人民翻身做主的伟大领袖,更是世界上公认的一代伟人。很多人都以为五四运动与毛泽东并没有关系,其实不然。“五四运动”虽然是以北京的爱国学生为主要发起、参与者,但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青年毛泽东是湖南地区“五四运动”实际上的发动者和主要领导人。且在1939年,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决定将每年5月4日定为五四青年节时,毛泽东就曾亲自出席大会,发表了《关于中国青年运动政治方向》的讲话。从这点上看,毛泽东主席不仅与“五四运动”有关联,而且与五四青年节也有直接的联系。在“五四运动”之前,毛泽东离开韶山老家,前往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当时他的身边已经聚集了一大批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组建了新民学会。新民学会在湖南全省发动组织大批青年前往法国勤工俭学,这段时间,毛泽东前往北京见到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学者。他多次聆听李大钊先生的演讲,阅读了李大钊先生的大量文章,对自己的思想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的抱负和才干,也得到李大钊的赞赏,他认为毛泽东是湖南学生青年的杰出领袖。“五四运动”爆发之际,由于湖南反动军阀张敬尧封锁消息,直到1919年5月9日,长沙《大公报》才报道了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毛泽东闻讯立即召集新民学会的成员何叔衡、周世钊等人,积极响应北京的“五四运动”。5月14日,毛泽东参与省教育会、各干事、各校校长联席会议致电北京政府,要求罢免“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至6月3日,长沙的20所高校学生统一罢课,向北洋政府提出了“拒绝巴黎和约,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6项要求。毛泽东一直站在“五四运动”的前哨,成为湖南地区“五四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通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青年毛泽东完成了从一个爱国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蜕变。此后,毛泽东对“五四运动”做出了科学评价,指引了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因此,“五四运动”不仅对全中国各族人民有着深刻影响,同时也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意义深远的重要影响。二、陈独秀陈独秀先生是我党早期的领导者、组建者,通过电视剧《觉醒年代》,相信大家对陈独秀的真实形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前后,陈独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其中虽不乏极端言论,但也表明陈独秀充满书生意气的革命者思想。作为“五四运动”的发起与组织者,陈独秀曾提出:“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两大主要动力,青年朋友们一定要发愤图强,既废除封建糟粕,摒弃一切不合理,同时也要向前看。”他与毛泽东属于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居住上海期间,陈独秀曾经与青年毛泽东有过数次长谈,甚至还是毛泽东参加革命的引路人,这一点也是同样毋庸置疑的。三、李大钊同样是电视剧《觉醒年代》,让年轻的朋友们记住了留着两撇胡子,为人正直的守常先生。李大钊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发起、组织者,李大钊先生对言论自由的看法是“五四运动”精神的重要表现。他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此外,在李大钊看来,“五四运动”与俄国十月革命一样,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五四运动”不仅是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同样也是中国学生用直接行动向世界传达反抗强权的举动,更是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相结合的大联合运动。李大钊先生也不止一次说过:“青年知识分子应该将这种联合精神坚持下去,并积极投身民族解放事业。”四、瞿秋白瞿秋白是“五四运动”中的骨干,1919年5月4日,瞿秋白率领俄文专修馆的同学参加了天安门示威游行和火烧赵家楼的壮举。第二天,为营救被捕的30多名学生,他领导同学参加了北京各专门以上学校实行的总罢课运动。1919年7月17日,瞿秋白在《晨报》上发表了《不签字后之办法》的文章,要求北洋政府“万勿与日本签订丧权条约”,提醒全国人民“今日政府不可靠”,主张各地学生联合会“多出书报,切实研究外交和政治”。这充分表现出了瞿秋白是运动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五四运动”对瞿秋白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他重新审视中国社会问题。后来瞿秋白顺应时势发展,通过阅读李大钊、陈独秀的文章,接触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但不知因为何故,在“五四运动”相关的出版刊物和资料中,很少出现瞿秋白的名字,这点实在令人遗憾。五、梁启超梁启超曾经与康有为一起发动“公车上书”,至1929年梁启超先生去世,在其30多年政治生涯中,他的名字与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大事件都联系在一起,其中就包括了“五四运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时,梁启超就主张中国在一战结束前参加“协约国”,从这个方面来看,梁启超为“五四运动”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到运动爆发后,梁启超对其批判精神持肯定态度,同时反对当时的中国全盘西化。由此可见,梁启超并不是“五四运动”的敌对者。作为一个学术大家,他与“五四运动”关系密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促进与肯定了“五四运动”。虽然梁启超不像陈独秀、李大钊那样直接参与运动,但他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只可惜,梁启超先生的文化观以及对政治、局势的研究带有浓厚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使得他的改革或者对政治的看法稍微有些“保守”。六、鲁迅提起“五四运动”,鲁迅先生是不得不说的一位重要人物。在“五四运动”中,他以激进的革命民族主义者的英姿冲杀在思想文化的前线。他高举“民主”“科学”这两面旗帜,建立了丰功伟绩,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五四运动”结束后,鲁迅与瞿秋白一样,开始认真地学习起马克思主义。来到上海的鲁迅,更是自觉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解剖和武装自己。因此,我们在纪念“五四运动”,包括五四青年节时,同样要学习与缅怀鲁迅。鲁迅先生有着对“五四运动”加以马克思主义改造精神的重要贡献,使得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具有新的内容。我们作为被鲁迅先生寄予厚望的新青年,要能够承担起新的历史任务,这是我们的责任。七、胡适胡适在中国近百年历史中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祖籍安徽绩溪,后赴美国留学。1916年,胡适向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投稿,提出了“文学革命”的问题。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胡适正陪同杜威先生在上海访问,当时他们对北京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两天后,胡适才通过报纸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对于五四爱国运动,胡适认为至少有五大成效。同时他也对“五四运动”提出了批评,认为学生以罢课作为武器进行斗争,对敌人毫无损害,对自身却有极大的危害。但是,对学生运动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为新文化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