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篮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篮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篮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篮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篮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代码:篮球Ⅰ

1336112514

篮球Ⅱ

1336112614篮球Ⅲ

1336112714

篮球Ⅳ

1336112814课程名称:篮球

basketball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288,其中,讲授学时:16

,实践学时:272。

学分:16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体育教育(本科)

开设学期:第三、四、五、六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本课程属于专业限选课;本课程是针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篮球专修学生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篮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篮球运动水平与篮球教学、科学研究、竞赛组织及裁判工作等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五、课程的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的体育和教育事业;具备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作风;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现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篮球运动发展的问题。3、使学生全面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专项身体素质、技战术运用与实战能力。4、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方法,学会制订各种教学训练文件,并具备从事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社区辅导等各种实际工作能力。胜任中等以上学校教学、训练工作。5、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与运用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具有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能力、临场裁判工作能力、记录台工作能力,通过篮球运动竞赛裁判工作实践,达到二级裁判员以上(含二级)水平。6、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具有独立撰写体育教育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的科研能力。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论(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着重讲述了篮球运动的演进与运动规律、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现状、发展趋势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对篮球运动概述、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做到基本了解和掌握。(二)教学内容1

篮球运动概述1.1

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教学内容:起源时间、地点、创始人、规则概况、国际篮联成立、统一规则、篮球运动进入奥运会、规则与技术相互促进、技术促进战术发展、奥运会与周期训练、篮球运动发展的哲学基础。1.2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与价值教学内容:篮球运动的概念、集体性规律、对抗性规律、攻守转换性规律、动态性规律、统一性规律、篮球运动的健身价值、篮球运动的社会价值、篮球运动的经济价值。1.3

世界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现代篮球运动状况的概述、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特点、国际优秀队伍的现状、世界强队必备的条件、21世纪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概论、智谋领先、积极快速、身高体壮、凶悍拼搏、机敏多变、全面准确。1.4

中国的篮球运动教学内容:发展概述、传入时间、地点、传入者、旧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概况、解放区的篮球运动、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2个阶段4个时期、3大法宝、双严方针、三从一大原则、16字技术风格、篮球学科兴起、篮球理论科研发展、篮球人材培养、竞技水平历史性突破、体制改革、职业化进程、发展中国篮球运动的战略性对策(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篮球运动的特点、规律、功能、风格与流派;难点:

篮球运动的发展态势。第二章篮球基本技术重点教材分析(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通过对篮球基本技术的重点教材分析,使学生能清楚了解篮球基本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分类,为以后技术动作的教学打下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二)教学内容2

篮球技术2.1

篮球技术概述教学内容:篮球技术概念、篮球技术基本特征、篮球技术发展概略、概况、影响篮球技术发展的因素。2.2

篮球技术的内容教学内容:移动、接球、传球、运球、持球突破、抢球、打球、断球、进攻组合、防守等技术。2.3

篮球技术分类体系教学内容:篮球技术分类方法、篮球技术分类的依据、按攻守目的的分类、按动作结构分类、篮球技术分析方法、技术分析的概述、技术观察法、结构分析法、控制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篮球技术的概念。难点:篮球技术的特点。第三章篮球基本战术重点教材分析(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篮球战术的分类和篮球战术的体系,有利于学生在技战术的学习过程不断的消化和掌握。要求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战术的概念、分类等基本理论和原理。(二)教学内容3

篮球战术3.1

篮球战术概述教学内容:篮球战术的概念、篮球战术的特征、篮球战术的相关因素。3.2

篮球战术的分类教学内容:篮球战术体系简述、篮球战术体系的结构、篮球战术体系的内容。3.3

篮球战术的内容基础配合、快攻、人盯人防守、进攻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进攻区域联防、区域紧逼、进攻区域紧逼、综合防守、进攻综合防守、固定进攻战术等配合的简述与分析。3.4

篮球战术意识教学内容:战术意识的概念;战术意识的内容;战术意识的培养。3.5

篮球战术指导思想、战术与技术、战术的数量与质量和进攻与防守。教学内容:战术指导思想的作用,贯彻指导思想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战术和技术、数量和质量及进攻与防守的辨证关系。(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篮球战术的概念难点:篮球战术的意识第四章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是开展篮球比赛所必须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要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为以后的教学和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篮球竞赛规程和裁判法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二)教学内容4

篮球运动的竞赛裁判4.1

篮球运动的竞赛工作教学内容:竞赛的组织工作;竞赛制度、编排与成绩计算方法;现行大赛的比赛制度。4.2

篮球运动的裁判工作教学内容:场地、器材、设备;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裁判员的组成及其权力和责任;鸣哨和手势;组织一场比赛的工作程序。比赛通则、违例及其处理、犯规及其罚则(侵人犯规、技术组织)、裁判法要点(占位与责任;行动与配合;宣判手势和程序;记录台工作)。(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篮球运动的竞赛工作难点:篮球运动的裁判工作篮球运动的实践教学部分第一章

篮球技术(共10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篮球技术是进行篮球比赛的基本手段,在比赛中队员的智慧、技能、应变能力、作风和创造力都是通过双方队员技术的运用及对抗集中表现出来的,是篮球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显著标志;同时篮球技术也是篮球战术的基础,任何战术意图和战术方法的实现,都取决于队员是否熟练而准确地掌握相应数量的篮球技术,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本章主要讲授篮球技术的概念、作用、分类、技术动作方法和要领,以及教学中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技术教学步骤与练习方法和建议。(二)教学内容1

篮球技术1.1

移动教学内容:准备姿势、起动、变向跑、变速跑、侧身跑、后退跑、双脚起跳、单脚起跳、跨步急停、跳步急停、转身、跨步、侧滑步、前滑步、后滑步、后撤步、攻击步、绕步。1.2

传接球教学内容:双手胸前传球、双手低手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双手向后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勾手传球、单手背后传球、双手接空中球、双手接反弹球、双手接地滚球、单手接空中球。1.3

投篮教学内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双手胸前投篮、行时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行进间双脚起跳单手低手投篮、行进间反手投篮、行进间勾手投篮、原地跳起单手投篮、接球急停跳投、补篮、

扣篮。

1.4

运球

教学内容:高运球、低运球、运球急停跳起、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体前变向摆运球、背后运球、运球后转身、跨下运球。1.5

持球突破教学内容:交叉步突破、顺步(同侧前)突破、后转身突破、前转身突破。1.6

防守技术教学内容:防无球队员接球、防无球队员摆脱、防无球队员切入、防有球队员投篮、防有球队员突破、防有球队员传球、平步防守、斜步防守、有球侧(强侧)防守、无球侧(弱侧)防守。1.7

抢、打、断球教学内容:抢球(拉抢、转抢)、打球(打手中球、打空中球、盖帽)、断球(横断球、纵断球、封断球)。1.8

抢篮板球教学内容:双手抢篮板球、单手抢篮板球、点拨篮板球、抢防守篮板球、抢进攻篮板球。1.9

位置技术教学内容:中锋(篮下攻防中的选位与占位,接各种困难球,篮下移动强攻与多种方式投篮,策应传球,拼抢前后场篮板球,篮下封盖,补位协防,跟进快攻)、大前锋(能里能外,擅长穿插空切篮下攻击,中投准,突破狠,篮下移动强攻与多种方式投篮,拼抢前后场篮板球,篮下封盖,补位协防,跟进快攻)、小前锋(3分远投准,投、传、切技术全面,进攻活动范围大,向内供球能力强,行进间技术精,快攻中的主要下篮得分者,主要防外线灵活队员,协防意识好)、攻击后卫(防守能力强,抢篮板意识与技术好,辅助快攻接应与发动阵地进攻,外线技术精,由外向内纵插攻击有威胁,中远投命中率高)、核心后卫(组织能力强,控制球与支配技术精,快攻主要接应推进人,阵地进攻的发起人,视野开阔,助攻意识强,防守能力强,有远篮)。(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篮球各项技术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难点:篮球各项技术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第二章篮球战术(共10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授篮球运动的战术概念、作用、分类及不同攻防战术的体系和具体的配合方法,使学生了解不同攻守战术的特点、运用时机、变化形式等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篮球战术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在实战中初步运用,懂得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二)教学内容2篮球战术2.1

战术基础配合教学内容:传切配合、突分配合、策应配合、掩护配合、挤过配合、穿过配合、绕过配合、交换配合、关门配合、夹击配合、补位配合。2.2

快攻与防守快攻教学内容:长传快攻、抢篮板球反击短传快攻、端线发球反击快攻、跳球快攻、抢断球快攻、二攻一结束快攻、三攻二结束快攻、四攻三结束快攻、防长传快攻、防短传快攻、以少防多。2.3

半场人盯人防守与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教学内容:半场缩小人盯人防守、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阵形与相应的打法、进攻半场扩大盯人、进攻半场缩小盯人。2.4

全场紧逼与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教学内容: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2.5

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教学内容:2-1-2区域联防、进攻2-1-2区域联防、2-3区域联防、进攻2-3区域联防、3-2区域联防、进攻3-2区域联防、1-3-1区域联防、进攻1-3-1区域联防。2.6

区域紧逼与进攻区域紧逼教学内容:1-2-1-1区域紧逼、进攻1-2-1-1区域紧逼、2-2-1区域紧逼、进攻2-2-1区域紧逼、1-2-2区域紧逼、进攻1-2-2区域紧逼、1-3-1区域紧逼、进攻1-3-1区域紧逼。2.7

混合防守与进攻混合防守教学内容:1盯4联防守、进攻1盯4联防守、2盯3联防守、进攻2盯3联防守、全场综合防守:全场1-2-1-1区域紧逼,半场3-2联防、进攻全场1-2-1-1区域紧逼,半场3-2联防的综合防守。(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战术的阵型与打法。难点:防守战术和进攻战术的阵型及临场应变及训练方法。

篮球运动的技能部分(共60学时)第一章

篮球教学与训练(共20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篮球运动的教学和训练工作是篮球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从事基础的教学和训练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篮球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用于拼搏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篮球教学能力、组织竞赛能力、裁判工作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二)教学内容1篮球教学与训练1.1教学工作教学内容:教学工作的任务;教学原则及贯彻的要求;篮球教学的方法;教学课的类型。1.2教学文件教学内容:教学文件是篮球教学的依据,制定教学文件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教案三种。1.3训练工作教学内容:训练计划;训练原则;篮球训练方法。1.4训练计划教学内容:训练计划的分类。(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教学文件难点:训练计划第二章篮球教练员(共1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教练员是一个篮球对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训练和比赛、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篮球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以及比赛的指导工作和选材工作。(二)教学内容2篮球教练员2.1篮球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技能教学内容:篮球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篮球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2.2篮球比赛的指导工作教学内容:赛前准备工作,赛期工作,临场指挥工作,临场统计工作和赛后总结工作。2.3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工作教学内容:科学选材,选材的内容与测试指标,选材的工作方法与步骤,评价与分析。2.4教育管理工作教学内容: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教育管理的内容与任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教育管理工作对教练员的要求。(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篮球比赛的指导工作难点:篮球运动员选材第三章教学比赛、裁判实习(共2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篮球教学比赛和裁判的实习工作是篮球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要求每个学生都需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临场比赛经验的培养和裁判手势的规范。通过本章的学习,从实践方面培养学生从事教学比赛组织能力和临场的应变能力,裁判实习环节能增强学生对篮球运动本身和规则的理解。(二)教学内容3教学比赛与裁判法3.1教学比赛教学内容:教学比赛的分组,教学比赛的方法,临场应变能力。3.2裁判实习教学内容:裁判员的竞赛组织,裁判员的哨音,裁判员的手势。(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教学比赛的组织。难点:裁判的临场裁决。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属于篮球的专业技术课,内容涉及到体育学,哲学,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八、教学时数分配《篮球》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288学时

学分:16学分章节分类内

容学期、学时分配合计备注三四五六理论部分1、篮球运动概述2

16多媒体课件教学2、篮球运动技术原理与教学训练2

3、篮球运动战术原理与教学训练

2224、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22

实践部分

技术与战术篮球基本技术教学24166

204实践教学篮球组合技术教学1616610篮球基础配合教学与训练161664篮球快攻战术教学与训练0664篮球全队战术教学与训练001224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466技能1、篮球教学与训练4466

60实践和多媒体2、篮球教练员22663、教学比赛、裁判实习001212考

核22228

总学时数72727272288

九、推荐教材及参考书(一)推荐教材:《篮球运动教程》,孙民治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二)参考书:1.《篮球运动高级教程》,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10月2.《篮球运动教程》,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2002年10月3.《篮球竞赛规则》,中国篮联审定,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2月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教学方式:1、理论讲授2、实践(实习)练习3、辅导等方式讲授是教学的重要形式,篮球内容丰富,教师主要讲解理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好篮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练习是学好篮球技术的良好途径,本课程以实践练习为主,理论学习为辅。技术学习应体现出理论对技术的分析与指导。并努力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能力,能力培养是提高教学的主要环节。学生根据大纲和教材,制定出自学计划,自学中按要求完成理论作业和技术练习任务。辅导是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以集中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辅导中要特别注意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个别学生因材施教和技术指导内容辅导。教学要求:1.从学时、学生实际情况、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教材,坚持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教师要认真备课,熟悉教材、教法,上课教案教具齐备,课后有小结;2.教师经常了解学生思想和学习情况,随时征求意见,进行课堂提高和考查,并使教与学密切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3.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结合起来,注入式与启发式相结合,一般对待与因材施教相结合;4.严格要求,加强组织纪律性,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树立端正的学习风气;5.发扬学生的团结友爱精神,互帮互学,共同促进。设立课外武术辅导小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与教师密切联系。十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本课程的考核由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平时三方面的成绩综合评定,其中第三、四、五学期为考查、第六学期为考试。第三、四、五学期考查方法及第六学期考试办法:(一)考查内容1.实践课:考试的内容包括:移动、传球、运球、投篮,教学比赛;裁判能力。2.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平时测验、讨论的表现,上课出勤率和学习态度等。(二)考试办法实践课由任课老师随堂考和系球类教研室组织考试小组进行考试相结合。(三)分值比例该课程满分为100分,考查课:实践课占80%,平时占20%;考试课:实践课占48%,理论课占32%,平时占20%。(四)考核标准1、平时成绩:(占总分20%)(课堂发言、作业、笔记、带准备活动)2、技术考试:(占总分80%)(100分×80%);运传投、防守、教学比赛、实践教学等。(五)考试方法及标准1投篮:(第3学期考试项目,占技术的50%,第4学期考试项目,占技术的30%)1.1方法(女生):以篮圈中心与地面的垂直点为圆心,以到罚球线的距离为半径划一半圆弧线,1分钟自投自抢。方法(男生):以篮圈中心与地面的垂直点为圆心,以5.5M为半径划一半圆弧线,要求跳投,1分钟自投自抢。达标成绩(男女)投中8个7个6个5个4个3个得分10090807060501.2技评:A:90——100,投篮时动作规范,上下肢配合协调,出手正确且命中率高。B:80——90,投篮时动作规范,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出手基本正确且命中率较高。C:70——80,投篮时动作基本规范,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出手基本正确且命中率一般。D:60——70,投篮时动作基本规范,上下肢配合协调能力一般,出手较正确且命中率不高。E:60以下,投篮时动作错误,上下肢配合不协调,出手动作一般且命中率较底。2投篮(第5、6学期考试项目,占技术的30%)2.1方法:以篮圈中心垂直于地面的点为圆心,男生以5.5米为半径(女生以4.5米为半径)。五点投篮,每点5个球,每点前4个球,每球投中得1分,第五个球投中得3分。2.2评分标准:投中得分15分16分17分18分19分20分21分合计得分60分62分64分66分68分70分72分投中得分22分23分24分25分26分27分28分合计得分74分76分78分80分82分84分86分投中得分29分30分31分32分33分34分35分合计得分88分90分92分94分96分98分100分

31分钟运传投综合技术:(第3学期考试项目,占技术的50%,第4学期考试项目占技术的30%)3.1方法:如图,由端线运球开始并记时,然后传球给1号位队员,接回传球上篮,中篮后运球传给2号位队员接回传球上篮,中篮后重新开始方法同前,1分钟计投中次数。

3.2评分标准达标成绩表得分1009080706050男子10个9个8个7个6个5个女子8个7个6个5个4个3个

3.3技评A:90——100,运传投动作正确,球性熟练,技术动作规范,没有违例现象。B:80——90,运传投动作正确,球性较熟练,技术动作规范,没有违例现象。C:70——80,运传投动作基本正确,球性较熟练,技术动作基本规范,且少有违例现象。D:60——70,运传投动作基本正确,球性一般,技术动作规范较差,有违例现象。E:60分以下,运传投动作较差,球性不熟练,技术动作规范较差,有多次违例现象。

4三角形滑步(第4学期考试项目,占技术的30%)4.1方法:以三秒区端线的两端和罚球线的中点连接成三角形为滑步的活动区域。受试者站于端线角,听到“开始”口令后,沿三角形边线、底线连续滑动两周,到起动端线角为止,计算时间评定成绩。4.2规则:从中心角至端线角和端线角至中心角滑步时脸向外,在底线滑步时脸向内。滑步由中心角转入底线,或由底线转入中心角时,一角必须踏到三角的角,否则应予以扣分。滑步过程中,只准滑步,不准使用交叉步和跑步,否则应予以扣分或判考试无效。滑步方向由受测者自行决定。4.3评分标准:分数1009998979695949392919089男1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11″1女12″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13″1

分数8887868584838281807978男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12″112″2女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14″114″2

分数7776757473727170696867男12″312″412″512″612″712″812″913″13″113″213″3女14″314″414″514″614″714″814″915″15″115″215″3

分数6665646362616059585756男13″413″513″613″713″813″914″14″114″214″314″4女15″415″515″615″715″815″916″16″116″216″316″4

分数5554535251504948474645男14″514″614″714″814″915″15″115″215″315″415″5女16″516″616″716″816″917″17″117″217″317″417″5

5裁判临场(第5学期考试项目,占技术的30%)5.1篮球裁判员临场考核评分标准篮球裁判员临场考核评定内容分值(100)1.外表服装、整体形象、礼仪、充足的准备102.体能体力、轻松的跑动、整场比赛一致的速度103.裁判法控制整个场地(无球区、插入、移动转换、连续移动)、处理罚球、技术犯规、计算5秒、8秒、抛球、同样宣判犯规时保持不动104.手势清楚、准确、与眼同高、站稳宣判、易见、保持联系105.犯规有利/无利、撞人与阻挡、移动掩护、背后行为、用手、策应、保护投篮者和防守者、运用普通常识206.违例有利/无利(非法移动)干扰球篮(进攻/防守)107.合作像一个整体、保持目光联系、帮助同伴(记住罚球队员、得分有效/无效等)、技术犯规时的合作58.比赛控制预见性、遇困难时重新控制比赛、表现出勇气并保持整场一致的尺度109.整体表现勇气、比赛知识、对整场比赛有一致的感觉、对困难情况所作出的处理1010.纪律态度、工作精神55.2达标:男子3000米跑、女子1500米跑(所有学生须及格)性

别年

龄及

格男29岁以下14分30秒以内女29岁以下7分30秒以内

6教学实习实训(第6学期考试项目,占技术的30%)班

姓名

评分项目具

求分值得分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方向目标完整、具体、明确。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充分,即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能够实现。10

教学内容分析对所选内容在教材中地位、作用的理解和分析正确,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科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分析比较透彻,确定的依据充分。10

教学对象分析对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分析准确。采取的教学对策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心理障碍10

教学设计与方法的运用教学总体设计合理,有新意,有自己的见解。教学程序的设计科学,能实现教学目标。导入、结束等重要教学环节和重点、难点知识的教法设计符合学科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和学生的思想教育。教法设计的依据科学,与教法相统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5

表达与教态教师教态自然,仪表端庄大方,语言清晰流畅。按规定时间完成,不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