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1336110814课程名称:体操Gymnastics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72,其中,讲授学时:6,实践(实验)学时:66。学分:4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体操课程是以徒手、持轻器械和利用器械的各种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健身、健美和发展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塑造学生健美体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为目的的体育实践性课程。属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课程;通过体操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具有合格中等学校体育教师所必备的体操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并具有运用体操的手段和方法在指导社会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的能力。五、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体操的教学规律。2.使学生熟练掌握技巧、单杠、双杠和跳跃的基本动作,较规范地掌握基本体操中的队列队形、徒手体操练习,培养良好的基本姿态,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3.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体操教学基本技能,具有指挥队列练习、领操、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动作和纠正错误等组织教学能力。4.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体操手段科学地锻炼身体,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身体锻炼的形式与方法。5.使学生初步了解体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方法。六、课程教学内容(一)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体操概述(共0.5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体操的发展史和我国体操发展历程,掌握体操的概念、内容、特点和分类。(二)教学内容1.1

体操的概念1.2

体操的内容1.3体操的分类与体操课程教材内容类别的设定1.4

体操的特点1.5

体操发展概况(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体操的基本概念难点:体操内容与分类,体操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体操技术动作教学(共0.5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技术类动作的分类及各类技术动作的主要特点,掌握技术类动作的教学主要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二)

教学内容2.1技术类体操动作的分类与主要技术特点2.2技术类体操动作的教学特点2.3技术类体操动作的教学方法2.4技术类体操动作的教学策略(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技术类体操动作的分类与主要技术特点难点:技术类动作的教学主要方法和策略的运用

第三章体操体能训练(共0.5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体操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分类,掌握体能训练的常用手段和身体不同部位的常用训练方法。(二)教学内容3.1体能训练概述3.2体能训练的常用手段3.3体能训练的关键要素3.4身体主要部位的体能训练方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体操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分类难点:体能训练的常用手段和身体不同部位的常用训练方法

第四章体操术语(共0.5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体操术语的构成,掌握体操术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4.1体操术语的概念和分类4.2体操的基本术语4.3器械体操和技巧动作术语4.4队列队形与徒手体操术语4.5体操术语的构成与应用4.6形意术语与地名、国名、人名术语简介(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体操术语的构成难点:体操术语的应用

第五章保护与帮助(共1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保护与帮助的分类及特点,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二)教学内容5.1保护与帮助的意义5.2保护与帮助的分类与方法5.3保护与帮助的实践运用5.4对保护与帮助者的要求5.5体操运动损伤的预防(二)重点与难点重点:保护与帮助的分类及特点难点: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应用

第六章体操比赛的组织与欣赏(共0.5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体操比赛的内涵,具备指导他人进行比赛欣赏的能力,掌握基本体操比赛的裁判方法和组织比赛的方法。(二)教学内容6.1体操比赛的组织6.2体操教学比赛6.3竞技体操比赛赏识6.4竞技体操比赛的欣赏(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体操比赛的内涵,具备指导他人进行比赛欣赏的能力。难点:基本体操比赛的裁判方法和组织比赛的方法。

第七章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的创编(共0.5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的创编依据、原则、要素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的创编方法和步骤。(二)教学内容7.1创编依据7.2创编原则7.3创编要素7.4创编方法7.5创编应考虑的技术要素7.6创编步骤(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的创编依据、原则、要素等方面的内容。难点: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的创编方法和步骤。

第八章基础类体操(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基础类体操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础类体操的实践应用的方法。(二)教学内容8.1基础类体操总论8.2队列练习8.3队形练习8.4徒手体操8.5轻器械体操(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基础类体操基本理论知识难点:基础类体操的实践应用的方法

第九章实用类体操(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实用类体操的基本内容和教法,掌握实用类体操的实践应用。(二)教学内容9.1实用类体操的内容9.2实用类体操的注意事项(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实用类体操的基本内容和教法难点:实用类体操的实践应用

第十章技术类体操(共50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技巧类体操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础类体操的实践应用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0.1技巧10.2跳跃10.3双杠10.4单杠10.5技巧造型(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技巧类体操基本理论知识难点:基础类体操的实践应用的能力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体操普修课程是体操专修课程的基础八、教学时数分配《体操》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72

学分:4章次各章标题名称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践学时讨论、习题课等学时第一章体操概述0.5

第二章体操技术动作教学1

第三章体操体能训练0.5

第四章体操术语1

第五章保护与帮助1.5

第六章体操比赛的组织与欣赏0.5

第七章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创编1

第八章基础类体操

4

第九章实用性体操

2

第十章技术类体操

60

九、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目的要求: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熟悉体操基本素质、基本动作和练习方法,并且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发展专项素质、掌握教学步骤。(1)基本体操部分常用动作:立正、稍息、看齐、报数、踏步、立定、集合、解散。原地转法:向左、右、后转、半面向左、右转。原地队列变化:一列变二列、一列变二路、一路变二路、二列变三列及其还原等。行进间动作:各种走步及其互换:便步走、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正步与齐步、跑步与齐步互换。行进间转法:向左转走、向右转走、向后转走。队形变换:分队走、合队走、裂队走、并队走、一路纵队变多路纵队走。图形行进:绕场行进、错肩行进、沿对角线行进、交叉行进、蛇形行进、圆形行进、螺旋形行进。散开与靠拢:要求间距的各种散开与靠拢、梯形散开与靠拢。徒手体操:国家颁布的最新广播体操、定位徒手体操(1-2套)、行进间徒手体操(1套)、双人操(1套)。技器械体操:体操棍操(1套)、实心球操(1套)(2)基本技术部分男生部分技巧:前滚翻、后滚翻、头手倒立、肩肘倒立、肩肘倒立成跪平衡、燕式平衡、跪跳起、挺身跳、鱼跃前滚翻、

手倒立前滚翻、侧手翻、头手翻,前手翻(介绍)。单杠:翻上成支撑、单腿向前摆越成骑撑、骑撑前回环、骑撑—

后腿向前摆越同时转体180°成支撑、支撑后回环、支撑后摆转体90°下,长振屈伸上、支撑后倒弧形下。双杠:支撑摆动、挂臂撑摆动、前摆下、后摆下、滚杠、支撑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慢起肩倒立、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前摆上、支撑前摆内转180°下跳跃:斜向助跑直角腾越、纵马前滚翻、横马分腿腾越、横马屈腿腾越、纵马分腿腾越(介绍)女生部分技巧:前滚翻、后滚翻、肩肘倒立、手倒立前滚翻、跪跳起、挺身跳、纵劈叉、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头手倒立、燕式平衡、侧手翻、踏跳、侧波浪。低单杠:跳上成支撑、单腿向前摆越成骑撑、骑撑—后腿向前摆越同时转体180°成支撑、骑撑—后腿向前摆越同时转体90°下、背后正握杠、跳起成屈体悬垂、单挂膝悬垂、骑撑前回环、支撑后摆转体90°下。低双杠:杠端跳上前摆成分腿坐、分腿坐前进、外侧坐转体180°成分腿坐、滚杠、支撑摆动、外侧坐向前挺身跳下、外侧坐越两杠下、支撑前摆下、支撑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

支撑后摆下、支撑前摆内转180°下跳跃:斜向助跑直角腾越、纵马前滚翻、横马分腿腾越、横马屈腿腾越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推荐教材童昭岗·体操·高教教育出版社,2010年。(二)参考书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操教材小组·体操·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2.黄宽柔.周建社.健美操团体操.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3.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戈炳珠.现代体操理论与方法.辽海出版社.2001年5.荆光辉.体操学习指导.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6.谢清.阳锡禹.现代基本体操.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十一、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教学方式:1、理论讲授2、实践(实习)练习3、辅导等方式讲授是教学的重要形式,体操内容丰富,教师主要讲解理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好体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练习是学好体操技术的良好途径,本课程以实践练习为主,理论学习为辅。技术学习应体现出理论对技术的分析与指导。并努力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能力,能力培养是提高教学的主要环节。学生根据大纲和教材,制定出自学计划,自学中按要求完成理论作业和技术练习任务。辅导是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以集中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辅导中要特别注意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个别学生因材施教和技术指导内容辅导。教学要求:1.从学时、学生实际情况、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教材,坚持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教师要认真备课,熟悉教材、教法,上课教案教具齐备,课后有小结。2.教师经常了解学生思想和学习情况,随时征求意见,进行课堂提高和考查,并使教与学密切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3.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结合起来,注入式与启发式相结合,一般对待与因材施教相结合。4.严格要求,加强组织纪律性,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树立端正的学习风气。5.发扬学生的团结友爱精神,互帮互学,共同促进。设立课外体操辅导小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与教师密切联系。十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试采用平时成绩、技术与理论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理论考试以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主,注意合理的试题难度,注重体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