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武术I

1336113714

武术II

1336113814武术III

1336113914

武术IV

1336114014课程名称:武术

Martialarts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288学时,其中,讲授学时:16学时,实践学时:272学时,学分:16学分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开课学期:第三、四、五、六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本课程是针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限制性专业方向平台课程。该课程是向学生传授武术运动理论与实践知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武术专业理论、技术、技能、竞赛手段、社会功能特征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学生武术运动水平与武术教学、科学研究、竞赛组织及裁判工作等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武术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投身于武术事业,提高学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勇敢无畏、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并且能够胜任学校武术教学,能组织武术套路的竞赛,并能担任裁判工作,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和实施开展武术社会活动的能力。课程任务:(1)培养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的体育和教育事业;具备社会体育工作者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作风;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通过武术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武术运动的理论知识,深刻理解武术运动的现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武术运动的发展问题。(3)通过武术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武术专业理论、技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进行理论讲解,能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4)使学生掌握武术运动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方法,学会制订各种教学训练文件,并具备从事武术运动教学、训练、社区辅导等各种实际工作能力。(5)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与运用武术竞赛规则裁判法,具有武术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能力、临场裁判工作能力、记录台工作能力,通过武术运动竞赛裁判工作实践,达到二级裁判员以上水平。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技术教授实践为主的课程,实践的内容力求丰富,方式应多样化。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先学习技术进行实践,后结合技术实践讲解理论或技术应用技巧;对于技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安排以六大项为基础进行调整,包括基本功,规定套路长拳、刀术(剑术)、棍术、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短兵、推手)。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灵活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基本功的强化练习,练习形式与方法力求多样化,紧密结合实践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实用教学方法的比例,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教学人才的需要;教师还应注意选用最常见、最易出错的动作现象来讲解武术运动的内在规律和劲力,随时补充新的练习内容和方法,以便让学生熟悉武术发展前沿动态;教师还应注意多用精讲多练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

在实际授课中,还应逐步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武术教学时,要根据武术的特点进行归类记忆有助于学生掌握武术套路,选择适合于武术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一)教学中始终要贯彻基本功、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传授、练习,严格要求武术套路和攻防技术的规范性。

(二)武术课中贯穿理论的讲授和理论作业的布置,主要应体现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三)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课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技术传授,提高学生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武术专业会讲解、会示范、会教学、会训练、会组织武术比赛。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三学期(理论:武术运动概述、武术简史、形成与发展。实践:基本功、基本动作、长拳、棍术整套技术学习)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了解和掌握武术的概念和特点;武术的价值,流派与分类,武术理论的基本范畴术语。(二)教学内容1.1武术的概念武术的沿革与辨析、武术是传统的技击术、武术的体育属性、武术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达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1.2武术的特点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广泛的适应性(1)武术的技击特点(2)武术的民族文化特点;传统文化决定武术的产生、刚健有为的民族文化精神,注重和谐,注重形神兼备,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重内练与外练,多种拳械并存。

1.3武术的价值与作用武术的健身价值,武术的技击价值,武术的观赏价值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的经济价值。1.4武术流派与分类武术流派的说法,武术内容与分类;功能分类,运动形式分类。

1.5武术理论的基本范畴与武术工作的基本任务武术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武术理论的知识结构,武术的相关学科构成的知识层面,武术工作的基本任务。(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的基本概念,武术简单讲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更深入来看是中华优秀的文化。理解武术的文化性极为重要。难点:武术内容与分类,武术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武术简史、形成与发展(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武术从远古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的沿革历程,武术的来源,尤其是当代武术的现状与走向。(二)教学内容2.1武术的来源讲述原始部落战争对武术形成的作用,古代军事技术与武术的关系。古代武术的发生、发展与定型。

2.2近代武术西方文化与中华新武术,社会与民间武术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2.3武术的价值与作用武术的健身价值,武术的技击价值,武术的观赏价值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的经济价值。2.4当代武术的现状与走向武术兴旺与发展,国际武术发展的逐步实现与方针。(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的来源,武术的现状与走向,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武术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难点:武术的现状与国际化发展趋势。

实践教学部分(6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熟悉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练习方法,进而学习长拳与棍术技术整套,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专项素质、掌握教学步骤。

(二)教学内容教学1

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学习(共20学时)1.1武术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10学时)基本手型:拳、掌、勾等以及传统武术中的其他手型。手法:冲拳、推掌、架拳、亮掌、摆掌等。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以及传统武术中的其他步型。步法:击步、垫步、弧形步以及传统武术中的其他步法。腿法:弹腿、点腿、踹腿、蹬腿、正踢、侧踢、里合、外摆腿、单拍脚等。1.2平衡动作、跳跃动作、动作组合(共10学时)平衡:提膝平衡、望月平衡、仰身平衡等。跳跃:大跃步前穿、腾空飞脚、旋风脚、旋子、腾空外摆莲、侧空翻等。动作组合;摔、拿等动作技法相关传统练习方法;身法练习、武术神态练习。教学2

长拳技术学习(共26学时)2.1长拳组合技术学习(共8学时)2.2长拳整套技术学习(共18学时)熟记套路动作,掌握攻防含义,动作顺畅,上下肢配合协调性,明确套路动作方向。掌握技法特点、整套动作技术及方法、基础练习和训练要点。教学3

棍术技术教学(共22学时)3.1棍术基本功、基本技法、组合技术学习(共10学时)3.2棍术整套技术学习(共12学时)掌握棍术技术动作及方法应用、基础练习和训练要点。(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基本手型、步型、腿法。长拳、棍术技术是竞技类武术技术内容,深入学习才能很好的掌握武术技术。难点:跳跃动作、动作组合;长拳风格特点与技术规范技术。(四)主要仪器设备武术棍、武术场一块及其它辅助教学用具。第四学期(理论:拳术分析。实践:基本功、十路弹腿与组合技术教学训练、传统拳技术劈挂拳与翻子拳)理论教学部分第三章拳术分析(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流传较为广泛,具有代表性的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螳螂拳、少林拳、等拳种的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二)教学内容3.1长拳、南拳(共1学时)教学内容:长拳、南拳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3.2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共1学时)教学内容: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3.3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共1学时)教学内容: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3.4螳螂拳、少林拳、通背拳(共1学时)教学内容:螳螂拳、少林拳、等拳种的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长拳、太极拳技法特点,十大拳种的概说、技法特点的了解。难点: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基本动作及方法。

实践教学部分(68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学习传统拳术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掌握传统拳术攻防技法特点。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发展专项素质、掌握教学步骤。(二)教学内容教学1

基本功练习;通备十路弹腿技术学习(共16学时)1.1基本功、弹腿技术组合技术(共4学时)学习通备拳系基本功、弹腿技术组合技术。1.2通备十路弹腿技术学习(共12学时)学习通备拳系基础技术十路弹腿,掌握劲力风格和动作规范要求。教学2

传统拳术一套(劈挂拳一路技术学习)(共28学时)2.1学习劈挂拳基本功、特点与组合技术(共6学时)2.2学习劈挂拳内容、基本技法、攻防含义实用技法、劲力练习方法(共22学时)教学3

传统拳术一套(翻子拳技术教学)(共24学时)3.1学习传统拳术基本功、特点与组合技术(共8学时)学习内容以翻子拳为主,或可发挥教学专长的传统拳术。3.2学习传统拳术整套技术(共16学时)(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通备十路弹腿技术技法特点的掌握,十路弹腿是以劈挂拳和翻子拳的基本技法和劲力风格为主的整套练习形式,是通备拳系的入门拳。难点:劈挂拳、翻子拳基本动作及方法。第五学期(理论:器械分析。实践:基本功、组合技术教学训练、剑术、刀术技术学习)理论教学部分第四章器械分析(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武术器械的形制特点剑术、刀术、棍术、枪术、及双器械、软器械的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二)教学内容4.1

剑术剑术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4.2刀术刀术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4.3棍术棍术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4.4枪术枪术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4.5双器械、软器械等传统器械双器械、软器械等传统器械的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4.6对练与集体项目对练的起源与沿革,集体项目的起源与沿革及基本要求。徒手对练、器械对练技术与要求及基本方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器械按类可分为长、短、双、软器械。剑术、刀术、棍术、枪术长短器械技法特点。难点:双器械、软器械等传统器械基本动作及方法。

实践教学部分(68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学习短器械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掌握短器械攻防使用技法特点。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发展专项素质、掌握教学步骤。(二)教学内容教学1

基本功提高练习(共10学时)基本功巩固与提高练习教学2剑术技法及教学(共30学时)2.1剑术基本功、专项技术练习(共6学时)2.2剑术套路学习(共20学时)2.3剑术技法应用(共4学时)剑术技法特点、技术动作应用方法、基础练习。教学3

刀术技法及教学(共28学时)3.1刀术基本功、专项技术练习(共6学时)3.2刀术套路学习(共20学时)3.3刀术技法应用(共2学时)刀术技法特点、技术动作应用方法、基础练习。(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剑术、刀术基本功、基本技法。剑术、刀术技术是竞技类武术技术内容,深入学习才能很好的掌握武术技术。难点:剑术、刀术攻防技术。(四)主要仪器设备武术剑、刀、枪、武术场一块及其它辅助教学用具。第六学期(理论:武术套路教学、武术套路图解知识和创编、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实践:传统器械、对练技术教学、集体拳的创编、竞赛组织、与裁判法临场实践)理论教学部分第五章武术套路教学(共1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武术套路教学主要涉及教学原则和教学特点;教学阶段和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及运用等。(二)教学内容5.1武术套路教学基本特点、教学阶段和教学步骤重视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练习,以直观教学为主,强调动作规格,讲解动作攻防特点,突出技术风格。5.2武术套路教学方法及运用直观教学法、完整与分解教学法、语言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练习法。

5.3

武术套路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教案的制定武术套路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标准,评价的手段与方法,教学教案部分划分与撰写。(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套路教学基本特点、教学阶段和教学步骤。教学原则和教学特点,分阶段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有顺序的的、连贯的、系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难点:武术套路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教案的制定。

第六章武术套路图解知识和创编(共1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创编武术套路的基本知识及依据,创编程序,创编注意的问题。武术图解知识与运用等。(二)教学内容6.1武术套路图解知识武术套路图解知识及创编程序6.2武术套路图解知识及运用武术套路图解知识及运用,创编注意的问题。(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套路图解知识。做好武术套路创编工作,首先要了解其基本知识,认清套路结构、类型,理解武术动作的特点;依据武术套路的自身特点、不同任务及对象特点,美学中的形式、法则,掌握好创编程序,考虑创编时应注意的问题等。难点:武术套路图解知识及运用。

第七章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武术竞赛组织工作、武术套路竞赛编排记录、武术套路竞赛裁判实施、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方法。(二)教学内容7.1武术竞赛组织与编排制定竞赛规程,成立组织机构,组织彩排队伍;武术竞赛编排的步骤与方法,一般原则。7.2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方法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的实施,裁判评分方法与规则学习(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的实施。竞赛是交流技艺,检验教学训练效果,促进武术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难点:武术竞赛组织与编排。

实践教学部分(68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学习传统器械、对练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掌握传统器械攻防使用技法特点与对练创编。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发展专项素质、掌握教学步骤。(二)教学内容教学1

基本功提高练习(共10学时)基本功巩固与提高练习教学2

传统器械技术教学(共30学时)传统长或短器械动作内容、基本技法、其他技击术,长兵、短兵学习。2.1传统器械技术基本功、特点与组合技术(共6学时)2.2传统器械技术整套技术学习(共20学时)2.3传统器械技术攻防应用技术(共4学时)教学3对练技术教学(共18学时)3.1对练技术创编技巧、特点与组合技术(共4学时)3.2徒手对练技术、器械对练技术学习(共14学时)对练动作内容、基本技法、练习方法和技巧。教学4

集体拳的创编(共10学时)4.1集体基本功、集体拳、集体器械的创编技巧与队形变化(共4学时)4.2创编六人集体拳(共6学时)(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传统器械技术与攻防技法的掌握与使用。难点:传统器械技术、对练和集体项目的创编。(四)主要仪器设备传统长或短器械、短兵,武术场一块及其它辅助教学用具。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属于武术专业限制选修课。其预修课程为武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内容涉及体育学、哲学、文化学、美学等多学科领域。八、教学时数分配《武术》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288

学分:16学期、章次各章标题名称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践学时讨论、习题课等学时第三学期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2

第二章武术简史、形成与发展2

技术教学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10

平衡动作、跳跃动作、动作组合

10

长拳技术

26

棍术技术

22

第四学期第三章拳术分析4

技术教学基本功、通备十路弹腿

16

劈挂拳技术

28

翻子拳技术

24

第五学期第四章器械分析4

技术教学基本功提高练习

10

剑术技法及教学

30

刀术技法及教学

28

第六学期第五章武术套路教学1

第六章武术套路图解知识创编1

第七章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2

技术教学基本功提高练习

10

传统器械技术教学

30

对练技术教学

18

集体项目创编

10

合计

16

272

九、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指导学生自备教案,组织、讲解、示范,完成武术课的实践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竞赛组织工作、武术套路竞赛编排记录、武术套路竞赛裁判实施、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方法。十、教材及参考书(一)推荐教材:《中国武术教程》,邱丕相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月。(二)参考书:1.《中国武术史》,中国武术史编写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7月版2.《中国武术概论》,温力,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版3.《武术理论基础》,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2月版

十一、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与演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练习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上课内容进行直观教学法、完整与分解教学法、语言法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每堂课结束之前布置课后练习和课外理论学习作业与任务,必要时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与收集一些与课堂学习有关的作业资料。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理论课件教学。十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第三学期《武术I》、第四学期《武术II》、第五学期《武术III》考核为考查。最后一个教学课课堂进行技术演练打分考核。该课程满分为100分,平时占20%,实践课占80%。(一)考查内容与办法技术考察内容:第三学期(长拳整套技术、棍术整套技术);第四学期(劈挂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