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开题报告_第1页
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开题报告_第2页
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开题报告_第3页
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开题报告_第4页
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及意义(不少于300字)选题依据:音乐,是一种对于语言,它通过听觉进行传播,其内容和特性都将以声音的方式传递听者。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如何让学生提高对学习音乐知识和提升其对音乐的热情,是小学生音乐教师的职责和任务。本文将通过小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现状分析,结合教学方式,提出对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在现代的教学中,教师一味的在教学过程中求教学进度快,学生接收快,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学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让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在当下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这门艺术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研究意义:音乐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音乐的知识和演唱的技巧,而是在于是否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求知欲,以及是否将音乐融入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去,以发挥其育人、教学的作用。基于对小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分析,提出对加强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完善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一、研究目标通常在音乐的教学中,都是教师领唱,学生跟唱,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音乐的日常教学中。但此又引发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教师唱完一遍后,对该音乐所表达出的含义和思想进行解释和分析后,学生是否真的明白了。这便需要教师完善小学生的音乐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发挥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音乐知识点具象化,通过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学生能够进一步接触到知识点本身,对于课堂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因其制作简单、取材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亲手制作来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加深印象,另外通过亲手制作的过程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提升其动手能力。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先教后学再实践,而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并不认可这一做法。例如:在进行五线谱识谱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对五线谱并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其存在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自制五线谱教具,对原本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学生如何使用五线谱,每一个音符处于不同位置时,其发音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而且要达到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化。二、主要内容:摘要研究概述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分析2.1国内对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研究2.2国外对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研究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问题3.1音乐知识过于抽象3.2教师教学重法轻用3.3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3.4学校音乐教学机制不完善小学生学习音乐现状4.1学习音乐兴趣度低4.2死读音乐课本五、完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5.1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5.2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创新意识5.3优化学校音乐教学课程资源5.4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结语三、研究方法和手段1.现状分析法。通过分析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的现状,对现状做出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2.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现状,查阅有关的文献对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提出建议和分析结论。以实证研究来证明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教师如何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提出建议。3.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检索,搜集小学生在进行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意见,整理并梳理国内理论研究成果,并进行归纳、总结,从总体上把握论文的基本立足点。四、参考文献目录(作者、书名或论文(设计)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1]韩锺恩.音乐美学基本问题[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02)[2]佟贺,尹爱青.对小学音乐欣赏课《打字机》现场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4(01)[3]权富兴.歌曲创作三要素[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04)[4]郭小利,王耀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创作的三维特征[J].戏曲艺术.2011(04)[5]孙佳宾.论音乐创造思维中的哲学意识及其思想属性[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02)五、文献综述(在对选题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等内容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不少于700字)冼星海(1905-1945)早年曾入北平艺术学校和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后赴巴黎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935年回国,便立即投入到当时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参加并组织了许多歌咏活动,是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主要骨干之一。同时他还积极创作抗战歌曲,写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1938年他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在延安期间他创作了多部大合唱作品,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就创作于这个时期。1940年被派往苏联,不久苏德战争爆发,生活漂泊不定,但他仍然坚持创作,写下了许多首古诗词歌曲和交响乐作品。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死后被誉为“人民音乐家”。《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它创作于1939年,以诗人光未然所写的长诗《黄河吟》为歌词。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自始至终充满了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深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茶的爱国热潮和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念。该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词》(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合唱)九个乐章组成,以朗诵词和乐队音乐加以贯穿。各个乐章在内容、形象、主题、表演形式等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个套曲音乐的发展是具有非常严密的内在统一性的。它的音乐吸收了民间劳动号子、民间对唱的音调和形式特点,又借鉴了西方近代多声部合唱技术,使其音乐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韵,又有新时代的特征;同时还具有史诗性和交响性。这种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对后来的中国大型合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六、工作进度安排(时间、内容、步骤)七、预期成果(以上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学生签名:20年月日八、指导教师审核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