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点燃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D.将SO2通入稀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褪为无色2.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设计中正确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盐酸 B.收集氢气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分离碘酒中的碘3.下列图示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测量空气中氧气质量B.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C.检验铵态氮肥D.区分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溶液4.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下列关于维生素A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A1属于无机化合物B.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D.维生素A1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5.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2H2+O22H2OB.3CO+Fe2O32Fe+3CO2C.BaCl2+CuSO4=BaSO4↓+CuCl2D.Mg+2HCl=MgC12+H2↑6.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中有用银针验毒的记载。其验毒原理中涉及到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丙和戊的微粒个数比为1:2B.甲和丙都由原子直接构成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D.保持戊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保证大脑的活跃,适量吸烟不影响影响健康B.在沉淀、过滤、蒸馏三种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度最高的是蒸馏C.二氧化碳能使动物窒息死亡,所以二氧化碳有毒性。D.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8.下列与其他物质变化类型不同的一项()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B.浓硫酸腐蚀纸张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 D.胆矾的研碎9.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15B.元素符号为PC.核外电子数为30D.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10.“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①二氧化硫;②氧气;③一氧化碳;④二氧化氮;⑤二氧化碳;⑥可吸人颗粒物。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④⑤⑥11.下列关于家庭小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淬火后的钢针制钓鱼钩B.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C.用食盐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D.用食品级小苏打和柠檬酸等自制汽水12.下列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聚乙烯 B.棉花 C.羊毛 D.生铁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①面粉②蔗糖③植物油④冰块(2)20℃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斜线,回答下列问题:①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②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③若从D点溶液得到A点溶液,需增加该溶质_____g。④图中四点所对应的溶液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14.烧杯中盛有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溶液的质量和加入锌粒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_________?(3)D点对烧杯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向得到的滤渣中加盐酸现象是什么_________?15.一定条件下,xgCH4与16.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0g,经测定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参加反应的CH4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30℃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溶液。20℃时,欲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要求写两种)。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10℃时,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都升温至30℃,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综合探究:I.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C,棉花的着火点150°C。步骤①:将U型管放入冷水中,打开K1,关闭K2,向∪型管中充入氧气。两端棉花都不燃烧。步骤②:打开K2,关闭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将∪型管放入80°C热水中。两端棉花都不燃烧。步骤③:………步骤④:打开K2关闭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燃烧着的棉花熄灭。(1)步骤①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3)步骤③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4)步骤④中燃着的棉花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II.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提示: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混合物)实验操作:(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称取11g食用碱样品加入锥形瓶中;(3)打开K1,关闭K2,向装置中缓慢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D装置质量为92g;(4)打开K2,关闭K1,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5)关闭K2,打开K1,继续向装置中缓慢通入空气数分钟;(6)称量D装置质量为96.4g。讨论:(1)实验中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2)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前,先通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向装置中通入空气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没有C和E装置,所测定的碳酸钠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结果,求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18.实验要求制取少量CuSO4溶液(不含其余物质),请选择适当试剂(试剂任选,但只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从产物纯度角度考虑试剂的用量并写明简短操作:(1)你选择的试剂(写出方程式即可)______;(2)简短操作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糖类(按C6H12O6计)在发酵时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生活中l°的酒是指:1体积乙醇和99体积水的混合溶液,问:质量分数为____的糖类溶液发酵能得1°的酒;(水和乙醇的密度分别为1.0g/cm3和0.8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酿酒厂生产白酒时,常加入适量的一种稀酸溶液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即可得到白酒.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应加入____溶液来控制酸度,原因是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A错误;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点燃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故B正确;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将SO2通入稀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溶液由紫红色褪为无色,故D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出现物质的名称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2、B【解析】

A、准确量取8.5mL的液体,选用量筒的规格应该为10mL,同时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确定最后的液体体积;故图示错误;B、氢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故正确;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图示操作错误;D、过滤是一种把不溶性的物质与液体相分离的一种方法,由于碘溶解在酒精中,故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碘除去,故错误;故选B。3、B【解析】

A、选项图中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分数的装置,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质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水都能跟二氧化碳反应,当向左瓶倒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时,由于氢氧化钠溶液由水和氢氧化钠组成,两者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二氧化碳消耗较多,左瓶变瘪程度较大,当向右瓶倒入20mL水,因为,只有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消耗较少,右瓶变瘪程度较小,可以达到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目的,故符合题意;C、检验铵态氮肥实际上就是检验生成气体氨气,氨气与水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因此,试管口应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D、区分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溶液不能用碳酸,因为碳酸不稳定,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氯化钠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现象不明显,因此,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解析】A、根据维生素A1(C20H30O)化学式可知,维生素A1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错误;B、维生素A1中C、H、O的质量比=(12×20):(1×30):(16×1)=240:30:16,可见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正确;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20):(1×30)≠2:3,错误;D、维生素A1是由维生素A1分子构成的,不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A1分子是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正确。故选B。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C。6、A【解析】

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4Ag+2H2S+O2=2Ag2S+2H2O;【详解】A、反应中氧气和水的微粒个数比=化学计量数之比=1:2;故选项正确;B、丙表示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但银元素由:0价→+1价;氧元素由0价→-2价;部分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7、B【解析】

A、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错误;B、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正确;C、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过量的二氧化碳能使人窒息死亡,错误;D、燃烧能放出一定的热量,物质不燃烧时可能也会放出热量,例如氧化钙加入水中也会放出热量,错误。故选B。8、B【解析】

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腐蚀纸张,属于化学变化,与其他变化类型不同,符合题意;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胆矾的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9、C【解析】A、由图可知,磷的原子序数为15,正确;B、磷的元素符号为P,正确;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核外电子数是15,错误;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正确。故选C。10、A【解析】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为无毒无污染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气体;二氧化碳为无毒气体,没有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中,因此,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人颗粒物,故选A。11、D【解析】

A、淬火后的钢针韧性减弱,不能用来制钓鱼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木等热固性塑料受热不能熔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氯化钠不能和水垢中的物质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氢钠能够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可以用食品级小苏打和柠檬酸等自制汽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2、A【解析】

A、聚乙烯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正确;B、棉花是天然材料,错误;C、羊毛是天然材料,错误;D、生铁是金属材料,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②88g不饱和溶液44A=B>C>D【解析】

(1)①面粉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后形成悬浊液,不能形成溶液,选项错误;②蔗糖能够溶于水,形成蔗糖溶液,选项正确;③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形成乳浊液,选项错误;④冰块是固态的水,放到水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能形成溶液,选项错误,故填②。(2)①由图可知,20℃时,100g水中溶解88g该固体物质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到为88g,故填88g。②由图可知,C点对应情况下的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该固体物质的质量要多于44g,所以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溶液。③由图可知,D点时,100g水中溶解了44g该固体物质,A点为该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水中能最多溶解88g该固体物质,所以从D点溶液得到A点溶液,需增加该溶质的质量为88g−44g=44g,故填44。④由题文及图可知,图像上A、B两点对应的都是20℃时该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则A、B对应情况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B,C、D点位于图象下方,为该固体在20℃时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小于A、B,C、D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同,C点溶液中的水的质量小于D点溶液中水的质量,所以C、D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C>D,故填A=B>C>D。14、ZnCl2、FeCl2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活动性Zn>Fe>H>Cu。所以锌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完全反应后,锌再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锌。【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B段是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故答案为:;(2)B点表示氯化铜刚好完全反应,所以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锌、氯化亚铁。故答案为:ZnCl2、FeCl2;(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点时锌过量,所以此时滤渣中含有锌、铁、铜。而锌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铜不反应,所以能观察到滤渣部分熔接,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15、3∶5【解析】

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0g,且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碳元素的质量为:10.0g×36%=3.6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甲烷中也含有3.6g碳元素,则甲烷的质量为:3.6g÷=4.8g;又因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6.0g,则参加反应的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5。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4.8g+16.0g﹣10.0g=10.8g,则该化学反应中,甲烷、氧气、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5∶6。根据题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睛】本题的难点是:由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求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方法就是将物质的质量除以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所得数值相比。16、甲加入溶质,恒温蒸发溶剂80g相等【解析】

(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质质量变化的情况;(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4)。【详解】(1)30℃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因为甲的溶解度差大于乙,因此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溶液。故填:甲。(2)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欲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加入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故填:加入溶质,恒温蒸发溶剂。(3)3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够溶解30g,溶液的质量为50g+30g=80g。故填:80g。(4)1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因此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都升温至30℃时,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都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相等。故填:相等。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探究可燃物与氧气按触,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时是否燃烧证明U型管中氧气已排尽打开K1,关闭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气,右端棉花燃烧,左端棉花不燃烧充入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隔绝了氧气不混入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排尽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让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D装置(以上合理即可)偏大96.4%【解析】

I.(1)将U型管放入冷水中,打开K1,关闭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气。两端棉花都不燃烧,实验目的是探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时是否燃烧;故填:探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时是否燃烧

(2)打开K2,关闭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已经充满U型管,证明U型管中氧气已排尽;故填:证明U型管中氧气已排尽

(3)打开K1,关闭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气,热水的温度可以使右端白磷达到着火点,棉花燃烧,左端棉花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故填:打开K1,关闭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气。右端棉花燃烧,左端棉花不燃烧。

(4)打开K2,关闭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充入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隔绝了氧气,燃烧着的棉花熄灭。

II.(1)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硫酸没有挥发性;故填:不混入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2)为了使测定结果尽量的准确,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前,先通一段时间空气,其目的排净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结束后,为了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所以充分反应后要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故填:排净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让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装置D;

(3)如果没有C和E装置,气体中的水蒸气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能会进入装置D,造成其增重的质量偏大,进而造成测定结果偏大;故填:偏大;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装置D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96.4g-92g=4.4g,设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