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商南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商南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商南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商南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商南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2.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A.KClB.(NH4)2SO4C.Ca(H2PO4)2D.NH4NO33.下列能在pH=11的溶液中共存,且生成无色溶液的是()A.Fe3+、Cl-、Na+ B.K+、Cl-、Na+C.H+、Cl-、Na+ D.Ag+、Cl-、Na+4.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两种物质②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且无气泡产生,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3种情况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镁④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原白色粉末中最多含有4种金属元素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5.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6.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探究铁锈蚀条件探究燃烧三个条件证明CO2与NaOH反应探究分子运动实验设计A.A B.B C.C D.D7.谚语“雷雨发庄稼”是指:空气中的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化成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肥。下列属于氮肥的是A.CO(NH2)2 B.KCl C.Ca3(PO4)2 D.K2CO38.下面是一名中学生午餐食物的一部分,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饭 B.鲜酿橙汁 C.鲫鱼炖蛋 D.凉拌西红柿9.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图中的斜线。说法正确的是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B.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只有z是饱和溶液C.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D.将m点表示的溶液中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再加入20g溶质10.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其放在烧杯中称量B.浓硫酸不小心滴到皮肤上要立刻用大量的水清洗,同时涂上3~5%的硼酸溶液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稀释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择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自然界的水 B.石油 C.乙醇 D.黄铜12.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是_____(填序号);A太阳能B煤C石油(2)下列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_____(填序号);A葡萄酿制的酒B花生油炒的菜C被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3)下列厨房用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A瓷碗B塑料盆C不锈钢汤勺(4)会使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_____。14.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乙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发生改变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15.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16.用化学用语表示。(1)常用于制冷剂和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2)碘酒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下面是左宗棠小朋友和同学们探究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的活动。(1)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气体的收集装置为_____,判断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2)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成弱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原因是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18.下面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字母)。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欲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10g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CO气体→D→B→C。①装置B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装置D大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③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④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处大玻璃管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测得D中硬质玻璃管内固体质量减少2.4g,则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束后大玻璃管中的物质里还有少许红色氧化铁,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其中之一)。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2H4+N2O4="=="3N2+4H2O,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请计算:3.2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解析】只含有氮磷钾中的一种元素时,含氮元素是氮肥;含有磷元素是磷肥;含有钾元素是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时为复合肥。A.KCl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是钾肥;B.(NH4)2SO4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是氮肥;C.Ca(H2PO4)2只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是磷肥;D.NH4NO3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是氮肥。故选A。3、B【解析】

pH=11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详解】A、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共存,且铁离子为黄色,不符合题意;B、三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带色的离子,符合题意;C、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D、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解析】

①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是硫酸钡,则原白色粉末中至少含有氯化钡和硫酸钠两种物质;故说法错误;②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且无气泡产生,说明沉淀中一定含有硫酸钡和氢氧化镁,原粉末一定有氯化钡、硫酸钠、氢氧化镁,一定没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钾2种情况;故说法错误;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说明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镁,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镁;故说法正确;④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原白色粉末中最多含有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钾五种物质,含有钠、钡、镁、钾4种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说法中正确的是:③④;有2个;故选:B。5、B【解析】

A、由元素名称的偏旁“金”字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钒的原子序数为23,故正确;C、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故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错误。故选B。6、D【解析】

A、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探究氧气对铁钉锈蚀的影响,无法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不符合题意;B、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能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无法确定燃烧是否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C、图中实验不存在对比实验,试管中液面上升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的,不符合题意;D、一段时间后,大烧杯外的酚酞溶液变红色,大烧杯中的小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大烧杯中氨水和酚酞溶液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符合题意。故选D。7、A【解析】

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C、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D、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注意常见化肥的分类。8、C【解析】

A、米饭含有糖类较多,选项A不符合题意;B、鲜酿橙汁主要含有维生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C、鱼肉与蛋类富含蛋白质,选项C符合题意;D、西红柿富含维生素,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

A、根据图示可知,t℃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为100g,故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100g水,故A错误;B、在曲线上的点和曲线上边的点都是饱和状态,在曲线下边的点属于不饱和状态,所以W、Z都是饱和状态,故B错误;C、点z和点w都是饱和状态,z点含有的溶剂多,所以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故C正确;D、t℃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为100g,由80g水中最多溶解80g,原来溶液含溶质50g,所以还需加溶质30g,故D错误。故选C。【点睛】认真读图,理解图示的涵义并结合溶解度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所以不得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可以借用烧杯称量,避免腐蚀天平,选项A正确;B、浓硫酸属于酸,应该用碱性物质中和,硼酸为酸不能用于处理浓硫酸,直接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选项B不正确;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时,湿抹布覆盖后隔绝空气,同时降低温度,达不到酒精着火点,起到灭火目的,选项C正确;D、稀释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不断搅拌,避免放出热量使水飞溅,选项D正确。故选B。11、C【解析】

A.自然界的水,是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B.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C.乙醇即酒精,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黄铜由铜和锌组成,是混合物。故选C。12、D【解析】A、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远处就可以闻到酒香味,正确;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C、醋酸和蔗糖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性质不同,故正确;D、将空气液化,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ACBCO(或一氧化碳)【解析】

(1)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而太阳能则不会,且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故填A;(2)葡萄酿制的酒、花生油炒的菜都是无毒的,对人体无害,可以食用;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的蛋白质,浸泡的海产品不能食用;故填C;(3)A、瓷碗是用黏土烧制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塑料盆是塑料制成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有机合成材料;C、不锈钢汤勺是由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填B;(4)CO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从而使人体缺氧造成“煤气中毒”,故使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一氧化碳。14、CO2ACD【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分析物质的类别、反应的类型等。【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反应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所以乙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2)A、由上述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A选项说法正确;B.由上述反应可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选项说法错误;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单质,乙是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丁是水也是化合物,故C选项说法正确;D.由上述反应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D。【点睛】掌握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分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解析】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物质燃烧越充分。森林火灾一般面积较大,火势较猛,采用降温隔氧很难灭火,所以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点睛】灭火的原理有:1、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2、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16、CO2C2H5OH【解析】

(1)常用于制冷剂和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CO2;(2)碘酒溶液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C2H5OH。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合理均可)D(与上一空对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表明气体已满A固体与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Ea【解析】

(1)B装置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实验室可以用这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D)收集,收集气体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表明气体已满。故填:D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表明气体已满。(2)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是固体与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但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收集时,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