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溶液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Cl。为了化验其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置于试管,滴加稀HCl溶液,有气泡产生,继续滴加至不产生气泡为止。再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继续滴加至产生沉淀为止。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下列对该溶液成分的判断错误的是A.肯定含有Na2CO3B.肯定含有Na2SO4C.肯定含有NaClD.可能含有NaCl2.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4.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氯化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结合我们所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错误的是()A.Mn强于Cu B.Mn强于Mg C.Mg强于Al D.Al强于Mn5.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6.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科学的是()A.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B.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C.我们应关爱健康、珍惜生命,远离霉变食品、香烟和毒品D.缺铁易患骨质疏松症7.“”、“”、“”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氧化物的微观示意图为A. B. C. D.8.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B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D.t2℃时,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等9.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B.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0.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B.CO和CO2都是有毒物质C.石墨、C60充分燃烧时都能生成CO2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原子构成的11.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 B.钙 C.碘 D.锌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KNO3溶液一定析出晶体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在20°C时,100g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含有12g氯化镁,则20°C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2gD.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9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1)实验一中,通过稀盐酸与_____(填写化学式)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发生了反应。(2)实验二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_____相同。(3)实验三中,若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则符合此条件的X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填字母即可)。a.无色酚酞溶液b.铁粉c.氧化铜d.碳酸钠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乙(填“<”“>”或“=”);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2℃时,把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15.当前日本与我国有钓鱼岛之争、菲律宾与我国有南沙之争、越南与我国有西沙之争。这些国家想侵占我国的领土、领海,抢夺这些地区丰富的渔业和油气等资源。试分析:石油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是经过数百万年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才能形成的一种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实验室点燃气体之前都要先____________。怀化地区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相对用煤作燃料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的优势是(任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如表是四种糖的信息,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名称核糖葡萄糖蔗糖淀粉化学式C5H10O5C6H12O6C12H22O11(C6H10O5)n分布举例骨细胞葡萄甘蔗米饭最大含量含核糖1.5g含葡萄糖30g含蔗糖17g含淀粉77.6g(1)核糖由_____元素组成。蔗糖属于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10g葡萄糖能提供15.6kJ热量,某同学一天吃了200g葡萄,他吸收的热量为_____kJ自然界中,植物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验米饭中含有淀粉的方法为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室有大理石、稀盐酸、氯酸钾、澄清石灰水、火柴、升降台、药匙、镊子和以下仪器(如图一所示),请回答下列冋题及填写空白。利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需要的仪器有___(填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上述制取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可以选择图二所示装置除去,其选项的序号是___;(资料: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硝酸银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若将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一瓶CO2气体验满,其操作是___;假设要用上述仪器检验气体CO2,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长颈漏斗和胶塞已连接好。其操作步骤如下:A倒入石灰水;B连接仪器;C加入稀盐酸;D加入大理石。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18.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好标记,将标记以上的部分按体积分为5等份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④充分反应后,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2)步骤④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3)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的组成结论是_____。(4)该实验还可推出氮气的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_____、_____。(5)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写出一条即可)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采用不同的方法配制硫酸铜溶液,请回答问题:(1)小君用溶解硫酸铜固体的方法配制100g8%硫酸铜溶液,具体步骤为:①计算。需要硫酸铜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②称量。称量过程中,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右,此时应该(填字母)_______至指针指向标尺中央。A调节游码和砝码B调节平衡螺母C减少硫酸铜固体D增加硫酸铜固体③溶解④装瓶,贴标签。转移溶液的过程中,不小心洒了一些到实验桌上,这将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2)小东用溶液稀释的办法配制100g8%硫酸铜溶液,需要20%的硫酸铜溶液(密度为1.16g/mL)的体积为_________/mL(结果精确到0.1),需要加入的水的体积为_____mL(3)小眀想用化学反应的办法制得100g8%硫酸铜溶液,恰好实验室内有氧化铜粉末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需要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g.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①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②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气泡不在产生为止,再向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一含硫酸钠,继续滴加至产生沉淀为止。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不能证明一定含有氯化钠,因为步骤②中的氯化钡中的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因该是可能含有氯化钠。故选:D。【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确定各种物质的存在性,最后确定混合物的成分。2、C【解析】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不写,错误;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4:16×3,错误;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正确;D.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某原子的个数×其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3、D【解析】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A错误;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B错误;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故选D4、B【解析】

A、据题意,锰丝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Mn在H之前,由于Cu在H之后,那么Mn强于Cu,故A正确;B、锰丝放入氯化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Al强于Mn,由于Mg强于Al,故Mg强于Mn,故B错误;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Mg强于Al,故C正确;D、锰丝放入氯化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Al强于Mn,故D正确。故选B【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巧记:嫁给那美女,新铁衣嫌轻,统共一百斤(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5、B【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点评: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

A、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我们应关爱健康、珍惜生命,远离霉变食品、香烟和毒品;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缺铁容易引发贫血症;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7、C【解析】

A、A图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B、B图中该物质有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C图中该物中只含有2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D图中含有两种物质的微粒,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8、B【解析】

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小于A物质的溶解度,故C错误;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大于B,故D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9、C【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因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虽然溶解度的数值相等,但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D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正确的叙述,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且降温的过程中均析出晶体,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答案选择C考点:溶解度曲线10、C【解析】

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矿物,石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小的矿物之一,故错误;

B.一氧化碳有毒,但是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毒性,故错误;

C.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充分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而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C。11、A【解析】

人体必须的元素中,缺铁容易引起贫血,缺少钙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少碘元素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缺少锌元素会发育迟缓,食欲不振;故答案选择A。12、D【解析】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析出晶体,若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KNO3溶液不一定析出晶体,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饱和溶液指的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是相对的,溶液的浓稀指的是溶质占溶液总质量的相对大小,因此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溶解度的概念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达到饱和的溶液,因此在20°C时,100g水中溶解氯化镁达到饱和时氯化镁的质量才能称为20°C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不是100g饱和氯化镁溶液中含有12g氯化镁,就说20°C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2g,衡量的标准是100g水而不是100g溶液,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分数为1-10%=90%,设溶液的质量为x,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ac【解析】

(1)实验一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现象不明显,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沉淀消失,现象明显,因此通过稀盐酸与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发生了反应。(2)实验二,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加入水的试管氢氧化钙部分溶解,有固体剩余,加入稀盐酸的试管,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相同。(3)由题意实验三中:a、无色酚酞溶液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与稀硫酸酸性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再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会变红,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符合题意;b、铁粉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再加铁粉,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不能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c、氧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变为蓝色,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再加氧化铜,溶液变为蓝色,不生成蓝色沉淀,加入氧化铜能验证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符合题意;d、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稀硫酸反应反应产生气泡,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再加碳酸钠,产生气泡,加入碳酸钠不能验证稀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加入的物质X为ac。14、(1)<;(2)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62.5;(4)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5)降温结晶【解析】(1)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2)P点的含义: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g,把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12.5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2.5g;(4)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5)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且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降温时会结晶析出;乙的溶解度受温度较小,降温时几乎不结晶,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15、混合物不可再生甲烷(或CH4)检验纯度节约化石能源(或减少污染等)【解析】(1)石油属于混合物,是经过数百万年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才能形成的一种不可再生能源。(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或CH4),实验室点燃气体之前都要先检验纯度;(3)怀化地区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相对用煤作燃料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的优势是节约化石能源(或减少污染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石燃料。16、三种有机化合物93.66CO2+6H2OC6H12O6+6O2取少量米饭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加碘液,若碘液变蓝色,表明米饭中有淀粉【解析】

(1)核糖的化学式为C5H10O5,可以看出核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2)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3)他吸收的热量为:;(4)反应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葡萄糖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和叶绿素,化学方程式为:;(5)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米饭中是否含有淀粉,方法是:取少量米饭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加碘液,若碘液变蓝色,表明米饭中有淀粉。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二氧化碳abghCaCO3+2HCl=CaCl2+H2O+CO2↑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DABC或ADBC或DBAC【解析】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需要的仪器有:abgh。(2)若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蒸气用浓硫酸除去,要先除杂质再干燥;故选C。(3)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4)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