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渡口区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大渡口区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大渡口区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大渡口区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大渡口区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大渡口区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图书室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布檫,再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2.蜂蜡可由十六烷酸(化学式为C16H32On,相对分子质量为256)与另一种物质反应制成。下列关于十六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十六烷酸中含16个碳原子B.十六烷酸的化学式中:n=2C.氢元素质量分数比氧元素小D.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瓦斯爆炸 B.海水晒盐 C.潮涨潮落 D.干冰升华4.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所用药品错误的是A.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稀硫酸)B.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BaC12溶液)C.KCl溶液中混有K2CO3(稀盐酸)D.CO中混有CO2(NaOH溶液)5.某纯净物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A.CH2O B.C2H2 C.CH4O D.CH46.下列实验操作中,与其他三项的目的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点燃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B.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先在碱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C.在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前,先向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加入一层细沙D.在使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向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氢气7.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B.X表示N2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8.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其中未知数据正确的是:阶段/物质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404000反应中m1m2m310.8反应后23m43027A.m1=17B.m2=24C.m3=13.6D.m4=40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尿素和氯化铵取样后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区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抽丝灼烧,闻气味C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10.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食用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B.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适当补充钙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蜡烛燃烧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12.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容易气化B.密度比空气大C.容易燃烧D.不支持燃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_____种,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14.如图是小水设计的化学动力小车,他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试剂,塞紧塞子,将小车放在摩擦系数极小的道路上,过一会小车就向前运动了。(可选试剂)①锌粉;②铁粉;③铜粉;④10%的稀盐酸。(1)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若加一次药品能使小车在同一条水平道路上行程最远,应选择的金属是_________(填序号),并且两种试剂使用的量要控制在_________。(2)在相同条件下并保证安全,结合产物的性质思考,理论上讲,使小车跑得更远的改进操作是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15.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A白糖B汽油C食盐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g。②t1℃时,20g乙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③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甲>乙>丙B乙>甲>丙C乙>甲=丙16.选择下列适当物质并用其序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1次)。①水银②活性炭③浓硫酸④二氧化硫⑤氢氧化钙⑥氢气能够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2)温度计中填充的物质是_______;(3)未来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4)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_____;(5)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是______;(6)防毒面具里填充的物质是______。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供给人体呼吸的物质是___(8)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自然界最小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10)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现有乙的不饱和溶液,欲将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只填一种即可)。18.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D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可将其中的水换成_____。为了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导管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____(依次填导管接口,用a、b、c……表示);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多孔隔板上常放置的药品应为_____(填名称)实验室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和获得产物氯化钾,并配制100g7.5%的氯化钾溶液。从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获得氯化钾的步骤是:溶解→_____→蒸发用量筒量水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7.5%。(填“>”、“=”或“<”)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将14g含有杂质的锌片(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投入到盛有2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所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213.6g。求:(1)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g;(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起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图书室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图书损坏,符合题意;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使中毒者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不符合题意;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布檫,再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灭火的原理: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干粉灭火器: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水基型灭火器: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2、B【解析】

A、该物质是由十六烷酸分子构成。一个十六烷酸分子有16个碳原子。A错误;B、十六烷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6,则12×16+1×32+16×n=256,解得n=2。B正确;C、十六烷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32):(16×2)=192:32:32。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C错误;D、十六烷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32):(16×2)=192:32:32。则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2:32=6:1。D错误。故选B。3、A【解析】

A、瓦斯爆炸的过程中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潮涨潮落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4、A【解析】

A、用稀硫酸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硫酸虽然能够除去碳酸钠,但同时也把氢氧化钠除去了,符合题意;B、用BaC12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氯化钠与氯化钡不反应,但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从而除去了硫酸钠,同时还生成氯化钠,不符合题意;C、用稀盐酸除去KCl溶液中混有K2CO3,盐酸不与氯化钾反应,但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氯化钾,从而除去了碳酸钾,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钾,不符合题意;D、用NaOH溶液除去CO中混有CO2,氢氧化钠溶液不与一氧化碳反应,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则吸收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用化学方法除去某物质中少量杂质时,所用物质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且要能与杂质反应生成和主要物质不同状态的物质。5、D【解析】

(2)由可知,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4个,反应后碳原子是1个,反应前应该是1个,包含在X中,反应后氢原子是4个,反应前应该是4个,包含在X中,则X的化学式是CH4。故选D。6、B【解析】

A、甲烷、一氧化碳为可燃气体,在空气点燃容易爆炸,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实验前需要验证纯度,避免爆炸;B、中和反应中加入酚酞指示剂,便于观察反应的进行状态,利于明显观察;C、在集气瓶加入一层细沙,防止温度较高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直接接触瓶底,集气瓶炸裂,引发安全事故;D、氢气也是可燃气体,在空气中也可爆炸,所以实验前先通入氢气排空,避免爆炸,引起安全事故;实验操作中,与其他三项的目的不属于同一类的是B。故选B。【点睛】可燃气体点燃或者加热前,需要验证纯度,防止爆炸。7、C【解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在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A、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最外层电子数为4,得、失电子都不太容易,所以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B、X是氮的元素符号,N;C、由图可知氧的质子数为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4、5、6、;选C8、B【解析】

A、甲和丁的质量关系(40-23):27=(40-m1):10.8,则m1=33.2;故选项错误;B、乙和丁的质量关系40:27=(40-m2):10.8,则m2=24;故选项正确;C、丙和丁的质量关系30:27=m3:10.8,则m3=12;故选项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即40+40=23+m4+30+27,则m4=0;故选项错误;故选:B。9、D【解析】

根据常见离子的检验和物质鉴别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B、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灼烧产生烧纸的气味,抽丝灼烧,闻气味可以鉴别,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C、碳酸钠能与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点睛】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0、D【解析】

A、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食用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不符合题意;B、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D、适当补充钙元素可以预防佝偻病或骨质疏松,不可预防甲状腺肿大,符合题意。故选D。11、B【解析】

A、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B、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水,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C、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D、铜丝折弯是铜丝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项符合。故选B。12、C【解析】

根据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灭火可知,四氯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气化。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210:9【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生成了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由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氮元素由﹣3价变为+2价,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2种;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0×4):(18×6)=10:9。【点睛】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②恰好完全反应点燃产生的氢气【解析】

(1)等质量的锌、铁完全反应,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价得知,产生氢气的质量铁大于锌,所以选择金属时应选择铁;并使药品恰好完全反应,让效率达最大化;(2)结合产物的性质,可使氢气燃烧,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获得更大的推动力;方程式为:。15、B50不饱和B【解析】

(1)白糖和食盐易溶于水,它们在水中能形成溶液,汽油不能溶于水,所以汽油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故答案为B。(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①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②t1℃时,20g乙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因为该温度下乙的溶解度大于20g,所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③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因为降温后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丙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乙>甲>丙。【点睛】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16、④①⑥⑤③②O2Cu2+HH2O【解析】

(1)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较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选④;(2)温度计中填充的物质是汞,汞俗称水银,故选①;(3)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热值大,是未来最清洁的燃料,故选⑥;(4)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氢氧化钙,故选⑤;(5)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故选③;(6)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有毒气体,可作防毒面具里的滤毒剂,故选②。(7)氧气能供给人体呼吸,故填O2;(8)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其中的金属离子是Cu2+;(9)自然界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故填:H;(10)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所以含量最多的分子是水分子,故填:H2O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等于28.6%加入溶质乙(或蒸发水或升高温度等)【解析】

(1)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分析。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2)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可查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的意义进行计算;(3)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详解】(1)由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在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所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2)由图中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