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全册教案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全册教案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全册教案_第3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全册教案_第4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任务:

这•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

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

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

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

数、整十数除儿百儿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

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

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

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

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大部分同学学习自觉,态度端正,上课认真、专心,作业及时,书写端正。各方面表

现较好。但在班内也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弱点:大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胆小,回答问题

声音欠响亮。少数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得过且过,心不在焉。作业马虎,字迹不清

楚,甚至懒做或拖拉作业,还出现抄袭现象。还有的上课不专心,讲空话,影响了上课

学习的效果,因而成绩不理想。

2、知识掌握情况。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

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

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

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

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

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

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

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

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

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

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

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

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

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

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其他因素:

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

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

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三、教材简析:(教材知识结构体系、重点、难点、德育渗透点等)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

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

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

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

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

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

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

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

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

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

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

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

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

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

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

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

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

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

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

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

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材的安排上,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

1、重视口算和简便运算。如在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

先学习因数及被除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时的简便方

法计算。学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商不变性质后,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让学生学会

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2、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多位数的读

法和写法中,让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基础,把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推广到多位数;也可以

加深对对位数的认识。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能力培养。在多位数的加减法中,引导学生在积累大量

加减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对加减法进行定义,阐

明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加减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多让学生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

概括,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本册教学内容是学习整数的最后阶段,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

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得出整数

的计数法和读写法、四则计算的关系、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等,在运用

中加深了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

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6、突出开放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计算方法、试商方法上,允许学生选用

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做硬性规定,应用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带*号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作为学有余力学生的练习补充,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

的兴趣和能力,拓宽学生思考的空间,增强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

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

“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

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

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儿百儿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

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儿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

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

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

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本册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①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②教学关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①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②教学难点:量角的方法。

③教学关键;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教学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②教学难点: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画法。

③教学关键: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②教学难点: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第六单元:统计

①教学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②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①教学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②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总复习

①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

②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教学进度表

周次起止日授课内容完成情况

19.1-9.2起始课

29.3-9.6大数的认识4

39.7-9.13大数的认识4

49.14-9.20大数的认识31亿有多大1

59.21-9.27角的度量4

69.28-10.4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2

710.5-10.11笔算乘法4

810.12-10.18笔算乘法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

910.19-10.2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口算除法1

1010.26-11.1口算除法1笔算除法3

1111.2-11.8笔算除法4

1211.9-11.15笔算除法4

1311.16-11.22笔算除法1整理和复习1统计2

1411.23-11.29统计1你寄过贺卡吗1数学广角2

1511.30-12.6数学广角2总复习2

1612.7-12.13总复习

1712.14-12.20总复习

1812.21-12.27总复习

1912.28-1.3总复习

201.4-1.10总复习考试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

—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

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

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

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

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

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

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

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略)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

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在数位顺序表上补充数位。

5.数的组成:在13819000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

少?

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

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指名读,全班读。)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

数据。)

四、数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

249624960000640700085000300

1.学生试读。

2.全班交流。

(1)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教师适当点拨,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讨论:读数时有哪些规则?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后进行归纳: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儿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24600708000

(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问:为什么

用虚线隔开呢?)标上数位再读。

肯定学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见: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五、巩固联系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

2.课本第8页的第2题:读出下面每组数。(重点是准确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

数。)

六、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

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

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写的方法推广

到万级。能正确地写亿以内的数。

教具、学具准备:

师:、含有2以内数相关信息的音像材料,数位顺序表。

生:收集现实生活中亿以内数的信息数条,计数器或算盘。

教学过程:

一、出示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播放新闻。

荆州长江大桥总长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现有学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园面积为九千五百

平方米。

2.师: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Oo

二、利用信息,学习有亿以内数的写法

1,继续播放新闻:

据统计,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

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2.提问:在刚才的新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

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

写0。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3.即时练习: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师: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家呢?

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儿位数,然后进行核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

2.数学游戏:

由新闻发布官发布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记者负责将信息中的数据记录下

来,最后统一核对,考察小记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内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三千万。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课题。

五、课堂独立作业

课本第10-11页7、9、12题。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三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3页第4、6、12、14、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等数学概念,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

法。

2.通过“争当小老师”一事,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关键:由学生自主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我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师”。

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小片子。

片子内容:

判断题:(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X)

(2)2496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X);

24960000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J);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零七千?(J)

85000030读作: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X)。

(3)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68500000(X)

一百万七千写作:1007000(V)

四万零九十写作:4090(X)

(4)17860000米=(1786)万米(V)

17865000米心(1786)万米(X)

(二)判断反思:

(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反思: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

(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②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所学的数位有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所学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与数位

的字面的区别是没有“位”字。)

④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

(零占位的问题)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避免错

误。

(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做完回查。)

(5)请小老师判断第四题。

①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②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

(6)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巩固练习:

要想当•个好老师光给别人挑出问题是不够的,自己必须概念清晰。下面请你们自己测

试一F自己。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第4题,P10第8题,P11第11题。

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

2.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

读一个0;

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

4.第16页第3题;第17页第5题;

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四)总结: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的感受。

第四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

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

个()。

2.在O里填上“>","V”或“=”。

9990101060105646870678

(请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对一

些大数目进行比较。如:经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有六个省份,黑龙江454800平

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青海720000平方千米,四川485000平方千米,西藏

1210000平方千米,新疆1660000平方千米。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

份的面积小。

三、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例4: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

720000和1100000,454800和485000

教师: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没有)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来比较这些大数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⑴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⑵两个数的数位不同时怎

样比较大小?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辅导。

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720000

<1100000,454800<485000o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

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

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

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

大小为止。

学生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先比较大小,再说出比较的方法。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他们说一说排列的过程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在

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第五课时:求近似数(A)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5、7—8题。

教学目的: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

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占、难占、关键:

1.重点;能把整万的薪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3.关键:把生活中的某些镜头带到学生面前,由果到因,让学生体会“近似值”在社

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

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500000010000

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

5000000=500万10000=1万

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

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

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数。

6.练习:

⑴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4页“做一做”1、2题,师巡视。

⑵改写完后,抽一部分同学把完成的练习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评价。

二、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导入:

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万人长

跑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5000人,这个15000人就是一个近似数。又比如北京申办2008

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00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6千万元,这个1亿

6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既然生活中用到近似数这么多,那我们就应重视近似数的

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我们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复习:

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引

导学生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方法。)

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

3.教师出示例6

①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②集本订正,然后分组议一议:⑴在省略12756和1389000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

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⑵在求近似数时,12756的千位上的数不满5,

应该怎么办?1389000千位上的数比5大,该怎么办?⑶求出的近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

号”而要使用“约等号”?

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搞清楚:因为是求一个

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使用“约等号”。

④让学生完成第15页“做一做”的题目,然后抽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小结:

①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我们还

学习了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和方法上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由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求

近似数和改写数都要改变数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求近似数改变了原数

的大小,而用“万”作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

①完成练习二第3、5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在方

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4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

单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第六课时: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的练习二第4、5、7、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3.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5.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

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学氯匕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

似数。

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

的大小。把生活中的某些镜头带到学生面前,由果到因,让学生体会“近似值”在

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谁来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指名1、2

个学生回答)

师让学生自己完整的总结: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要从最高位比起,如

果不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同,就看

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

2.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00000=110711210000=121J1720000=72万

师: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万”字。

3.做一做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二、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

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课本例6)。

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个什么数?

生:是一个大概数,近似数。

师:求一个近似数要用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

3.12756=10000=1万1389000—1390000=139万

仁13000=13千=1389千

①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生: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就五入,然后在

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请同学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做练习15页的“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

生总结:省略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要先找出那个数位,然后看到右边下一位是否满5

决定四舍五入,但必须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第4题由师生对答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2.第5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开火车的形式校正,并要求说明过程。

3.第7题由老师提示,讲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对。投影校对,并让

学生提出质疑。

4.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拿学生的课本投影校对,并请学生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体会,并答解疑难问题。

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

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o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

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

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

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工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

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

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

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

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

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

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

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

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

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

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

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二、十进制计数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品,又经过了很长时间,产生

了较完善的计数方法。

就象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

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世界人口已有50多亿,银行存款已超过

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1.数位顺序表。

(1)猜一猜

师问:“亿”后面的计数单位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从前面学过的万级、个级类推出来,这时师从学生所说的引导生说出

10个亿是十亿等。

(2)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

法。

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

(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

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数级……()级()级()级

计数单位……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三、练习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

⑤4在十亿位,表示()个()。

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时: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三P3—5。

教学目的: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

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

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读亿级的数。

教学难点: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关键:以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

读亿以上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用到过的

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再说说是怎样读

或写这些数的。这样是帮助学生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重点处理亿以内的数,引导学生看亿以内的数是怎么读的,

怎么写的。在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数据的来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二、讲授新课: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有学生搜集的、也有教师提供的)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到数

级扩展成是三级数。)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

要求:

(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馈: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边来读数。

(2)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学生可能说得不完整,教师可帮助学生整理补充。实际是把亿以内数的方法迁

移到这。)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4.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如果刚才学生说到的数中有0的可以指着让学生读

读。)

(不管学生说到0的问题没有,都要着重处理0的读法。在读数时,0最难读,数中间

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几个练习

强化0的读法)例如:

(1)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00000000读作:六百一-H乙?(J)

23605090008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义)

10040002000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X)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

(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700065000615008000

30400000700000500050800060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哪个0没读?为什么?)

5.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

同的地方?(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6.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做练习一:并填反思表。

练习一

(1)读出下列各数:(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1人读1人判断。再换过来读。

有争议的可以举手。)

830000000057800000020700600

100010000006203004000004600800000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

反思表

1.六个数,你读对了()个数?

2.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儿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①自己看书。

②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o

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④其他。

(设计这个反思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此有意识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反思

让学生关注自己是怎么学,用什么方法学会的。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

的联系,为下面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做好知识和方法的准备)

(2)课本“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小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第九课时: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的例3、例4、“做一做”和练习三6、7、8、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上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亿级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关键:以亿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的写法推广到亿级,能正确写亿级

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让学生看一看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从数

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五位是万位……,还可以知道从个位到

千位组成个级,从亿位到千亿位组成亿级)。

2.让学生回答亿以上数的读法法则。做练习第28页第5题。

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八百三十二万二万八千五百八十七七千零三万五千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亿以上数的读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仅仅会读这些大数目

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会写这些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写法

三、教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亿以内数是怎样写的呢?在写法上要注意什么问

题?

生:可能回答……(先写最高位,再依次往下写,最后写个级)

师:那么,亿以上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写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起来探讨,看看下

而这些数该怎么写?

1.整亿数的写法。

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亿,让学生自己试着写一写,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引

导学生说出整亿的数,要从亿级写起,在万级、个级各写4个0就可以了)

师总结:整亿的数先写亿级的数,再在后面加8个0。

2.非整亿数的写法。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会写整亿的数,还总结了方法,下面这些数又该怎么写呢?

三十亿九千万写作: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

没有

来,有

写出

都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