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2)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河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2)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河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2)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河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2)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河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2)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这种对有利的个体差异、变异的保持和有害变异的消除,我称之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至于那些无利也无害的变异,将不受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它们或者成为不固定的性状,或者受到生物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发展成生物的固定性状。对于“自然选择”这个名词,人们有误解的,也有反对的,甚至还有认为自然选择可以引起变异的。其实它的作用,只在于保存那已经发生的、对生物在其生活条件中有利的变异而已。没有人反对农学家所说的人工选择的巨大效果,不过在此场合,必须先有自然发生出来的个体差异,人类才能依某种目的而加以选择。还有人反对“选择”这个用语,以为这个词包含被改变的动物本身有意识的选择意义在内;并且主张植物既没有意志作用,自然选择一词就不能适用!照字义讲,自然选择无疑是一个不确切的名词,可是化学家所称各种元素的“选择的亲和力”一词,有谁曾经反对过呢?我们不能严格地说酸类特意选择了盐基而和它化合。有人说我把自然选择说成是一种动力或神力,然而有谁反对过一位学者说万有引力控制着行星的运行呢?这种譬喻的说法所指的意义人人都知道,而且名词要求其简约。就是“自然”两个字,应用时亦难免拟人化;不过我所谓的自然,是指许多自然定律的综合作用及其产物。所谓定律,是指我们所能证实的各种事物的因果关系。在稍微熟悉之后,这些肤浅的反对意见自然会停止。我们要明了自然选择的大致过程,莫如就某一地方,在经历轻微的物理变化下,如气候的变化,加以观察。在气候变化之下,当地生物的比例数,几乎立时起变化,有些物种或不免绝迹。我们已经看到每一地域内所有生物彼此相互联系的密切性与复杂性,从这里我们可以断定,即使不考虑气候的变化,一地生物比例数的变化亦将会严重地影响其他生物。凡微小变异,只要对任何物种的个体有利,使其能适合于变更后的环境,必定会得到保存,而使自然选择有机会进行它的改进工作。没有有益的变异发生,自然选择就不能有所作为。形象地说,自然选择是每日每时在世界上检查最微细的变异,把坏的去掉,把好的保存和推进;不论时间,不论地点,一有机会就在沉默不觉中进行工作,把各种生物与有机的及无机的生活条件的关系加以改进。一个物种要得到任何大量的变异,必须在一个变种成立之后,继续再起(或经过一长时期后再起)同样性质的有利变异或个体差异,而这些变异必须再被保存,这样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我们对于这些缓慢变异的进行,一点也不能觉察,除非有时代变迁的标记,然而我们对于过去悠久的地质时代的知识极为有限。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仅是现在的生物和以前的不同而已。要明了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请允许我举出一两个假想的例子。让我们以狼为例。狼捕食各种动物,有的用狡计,有的用强力,有的靠捷速。我们设想被捕动物中最捷速的要算鹿,如果在狼获食最艰难的季节内,鹿的数目,因当地情形有所变动而增加,或者其他作为狼的食物的动物数目有所减少,那么,只有最敏捷和身材最苗条的狼,才有最优良的生存机会而被选择或保存,只要它们在不得不捕食其他动物的这个或那个季节里,亦仍保持有足以制服这些被捕食的动物的力量。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是非常缓慢的。只有在一区域内,当现存生物的变异更加适应自然体系中的某些位置时,自然选择才能发挥作用,而这些位置的出现在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阻止更加合适的外界生物的迁入。此种位置的存在,常和物理变迁有关,不过此等变迁的发生,大概很是迟缓的;此外,又和适应较佳的类型的被阻止迁入有关。在旧有生物中,有一些生物既发生了改变,则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亦将随之发生变动;新的位置即由此产生,而将为适应较佳的类型所占据,但是这一切经过都很缓慢。同种的一切个体,虽然彼此皆微有区别,可是要使它们构造的各部分表现出适当的差异,却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这结果又常为自由杂交所延迟。许多人会说,这几种原因已很足以抵消自然选择的力量,可是我不相信它是这样。我相信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很是缓慢,须经过长久的时间,并且只作用于同一地域的少数生物。我又相信这种缓慢的时断时续的结果,和地质学所告诉我们的,这世界上生物变迁的速度和方式,是很相符合的。选择的过程虽很缓慢,但如以弱小的人力,尚能用人工选择大有作为,那么,在很长的时间内,通过自然力量的选择即通过适者生存,其所起的变化,所导致的一切生物彼此间及其与生活的物理条件间相互适应的美妙与复杂关系,实在是没有止境的。(摘编自达尔文《物种起源》)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物种中那些无利也无害的变异,有可能发展成为生物不固定的性状,也有可能发展成为生物的固定性状,后一种情况应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中“选择”的含义不应包含被改变的动物本身有意识的选择意义在内,且自然选择也适用于没有意志作用的植物,这两点毋庸置疑。C.在气候变化之下,哪怕微小的生物变异,只要对物种个体适应环境有利,必会得以保存;如果没有有益的变异发生,自然选择就不能有所作为。D.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非常缓慢,且不能作用于同一地域的全部生物,但其所导致的生物间及其与生活的物理条件间相适应的复杂关系永无止境。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达尔文不承认自然选择是一种动力,说明自然选择并不能引起生物的变异;不承认其是一种神力,则表现出非常鲜明的唯物主义立场。B.我们仅能看到今天的鱼类和原始鱼类不同,因为我们掌握的与之有关的时代变迁标记贫乏,但这并不能否定它们之间缓慢的进化关系。C.奔跑更迅捷的狼因为鹿的增加或其他食物的减少而被保存,而其他的狼则被逐渐淘汰,可见自然选择更倾向于保存对物种有利的变异。D.自然选择的作用异常缓慢与自然界的物理变迁异常迟缓有关,因此,如果自然条件发生快速剧烈的变迁,则将会带来生物进化的加速。3.下列选项,最符合达尔文“适者生存”观点的一项是(3分)()A.深海的鱼类,因为看不到光,眼睛逐渐退化,并遗传给下一代。B.现代社会职场竞争压力大,抗压能力强的员工往往会更获认可。C.海洋上常有大风,翅膀强壮的昆虫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弱翅的则灭绝。D.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可以很好地散热,而且对声音的敏感度也高。4.文本第二段的议论富有针对性,请简要分析。(4分)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雪地猎狍梁晓声当年我是知青,在一师一团,地处最北边陲。鄂伦春族猎人常经过我们连,冬季上山,春季下山。连里的老职工、老战士,向鄂伦春族学习,成为出色猎人的不少。北大荒的野生动物中,野雉多,狍子也多。所以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雉飞到饭锅里”的夸张说法。狍天生就是那种反应不够灵敏的动物,故人们叫它们“傻狍子”。人如觉得别人傻,在当地会这么说:“瞧他吧,傻狍子似的。”狍的确傻。可再傻,它见了人还能不跑吗?当然也跑。但它没跑出去多远,就会站住,还会扭头望望,仿佛在想——我跑个什么劲儿呢,那人不一定打算伤害我吧?往往就在它望着人发愣之际,猎枪响了……狍真的很傻,很少见那么傻的野生动物。一辆汽车在公路或山路上开着,而一只狍要过路。车灯照住狍,狍就站在路中央不动了。它似乎想弄明白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么亮的光会照住它?司机一提速,狍被撞死了。我在北大荒当知青的六年间,每年都听说汽车撞死狍的事。不但汽车撞死过狍,而且连拖拉机也撞死过狍。当年,团里有一批“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即使挂到最高挡的5挡,又能快到哪儿去呢?但架不住傻狍子愣是站在灯光中不跑啊。狍的样子其实一点儿都不傻,长得还很秀气。狍的耳朵比鹿长一些,眼睛比鹿的眼睛还大。公狍也生角,却不会长到鹿角那么高,也不会分出鹿角那么多的叉儿,一般只分两个叉儿。狍不会碎步跑,只会奔跃,但绝不会像鹿奔跑得那么快,也不会像鹿跃得那么远。狍虽是野生动物,但又显然太缺乏“野外运动”的锻炼。狍,傻在它那一双大眼睛。狍的眼中,尤其母狍的眼中,总有那么一种犹犹豫豫、懵懂不知所措的意味。我这里将狍的眼神比作仿佛到了该论婚嫁的年龄,但仍然缺乏待人接物的经验,因而每每陷于窘状的大姑娘的眼神。这样的大姑娘从前是很有一些的,但现在不多了。狍发现了人,并不立即逃跑,而是引颈昂头,凝视着人。也许凝视几秒钟,也许凝视半分钟甚至一分钟之久。要看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人以及什么样的人,人在干什么。狍对老人、小孩儿和女人,戒心尤其不足。我在连队当小学老师的两年,小学的校长是转业兵,姓魏,待我如亲兄弟。他是连队出色的猎手之一。冬季的一天,我随他进山打猎。我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两行狍的蹄印。他俯身仔细看了片刻,很有把握地说,肯定是一大一小。我们循踪追去,果然看到一大一小两只狍。体型小些的狍,在我们的追赶下显得格外灵巧。它分明是想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到自己身上。雪深,人追不快,狍也跑不快。看那只大狍跑不动了,我们也终于追到猎枪的射程以内,魏校长的猎枪也举平瞄准了。那体型小些的狍,便用身体将大狍撞开,然后,它在大狍的身体前跑来跑去,使魏校长的猎枪无法瞄准大狍,连开了三枪也没击中。魏校长生气地说:“我的目标明明不在它身上,可它怎么偏偏想找死呢。”傻狍毕竟斗不过好猎手。终于,它们被我们逼上了山顶,旁边是悬崖,它们无路可逃了。在距离它们只有十几步远处,魏校长站住了,激动地说:“我本来只想打那只大的,这下,两只都别想活了。回去时,我扛大的,你扛小的。”他说罢,举枪瞄准。狍不像鹿或其他动物,它们被迫到绝处,并不自杀,相反,那时它们或目不转睛地望着猎人,或凝视枪口,一副从容就义的样子。那种从容,简直没法细说。那时它们的眼神,就像参加奥运会的体操选手,连出差池,遭到淘汰已成定局,厄运如此,只好听天由命。某些运动员在那种情况下,目光不是也要望向记分牌吗?那是运动员显示最后自尊的意识本能。狍凝视枪口的眼神,似乎是要向人证明——它们虽是动物,被人叫作傻狍子,却可以死得如人一样有自尊,甚至比人死得还要有自尊。悬崖边上,两只狍一前一后,身体贴着身体,体型小些的在前,体型大些的在后。在前的分明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子弹,眼神中有一种无悔的义不容辞的意味,似乎还有一种侥幸——或许猎人的枪里只剩一颗子弹呢!它们的腹部都因刚才的奔逃而剧烈起伏。它们的头都高昂着,眼睛无比镇定地望着我们。体型小些的狍终于不望我们,将头转向大狍,仰望大狍。大狍则俯下头,用自己的头亲昵地蹭对方的背和颈,接着,两只狍的脸偎在一起。我心中顿生恻隐,正奇怪魏校长为什么还没开枪,向他瞥去,却见他不知何时已将枪放下了。他说:“它们不是一大一小,而是夫妻啊。”我不知说什么好。他又说:“看,我们以为是小狍的那一只,其实并不算小,它是公的。看出来没有?那只母的怀孕了,所以显得大……”我仍不知该怎么表态。“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鄂伦春人不向怀孕的母兽开枪是有道理的。看它们的眼睛,人在这种情况下打死它们,是要遭天谴的呀!”魏校长说着,干脆将枪背在肩上。后来,他盘腿坐在雪地上,吸着烟,望着两只狍。我也盘腿坐下,陪他吸烟,陪他望着那两只狍。我和魏校长在山林中追赶了三个多小时,魏校长可以易如反掌地射杀它们,甚至可以来个“串糖葫芦”,一枪击倒两只,但他决定不那样做了。那一刻,夕阳橘红色的余晖漫上山头,将雪地染得像罩了红纱,两只狍在悬崖边相依相偎,身体紧贴着身体,眷眷情深,根本不理睬我们两个人的存在。(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采用了“我”的视角。这是因为“我”亲历了狩猎的过程,近距离地观察过两只狍和魏校长,用心感知过这一切,“我”最方便把读者带进故事。B.作者在介绍狍子和写被逼上悬崖面对死亡的两只狍子时,都很细致入微地描写它们的眼神,这是因为狍子的眼神让“我”体察到了此刻它们的内心。C.小说通过对一次雪地里穷追两只狍而最终在稳操胜券时放弃的经历的描写,表达了人类对弱小者的惋惜和与动物共享地球这个家园的美好愿望。D.小说中最重要的两个形象是公狍和老魏。长期以来,人们对狍子的认知就是“傻”,而老魏对狍子从穷追到放弃,是因为他对狍子有了新的认知。7.关于文中的画线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不知说什么好”“我仍不知该怎么表态”,是因为“我”的心很乱,“我”很不愿意两只狍子被射杀,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说。B.“魏校长说着,干脆将枪背在肩上”,这个动作,说明魏校长内心很坚定,他彻底放弃了猎杀狍子的打算。C.魏校长坐在雪地里,吸着烟,望着狍子,因为他太累了;“我”也坐着,陪着他吸烟看狍子,因为“我”也太累了。D.夕阳橘红色的余晖染红了雪地,雪地上坐着放下了猎枪的“我们”,悬崖边有眷眷相依的狍子,小说的结尾洋溢着浓浓的暖意。8.魏校长对狍子从穷追到放弃,是因为随着事态的发展,他对狍子的认知和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这种变化。(4分)9.小说在讲述“这次”猎狍的经过之前,用了大量的篇幅来絮谈狍子的“傻”,谈到它常常因为“凝视”而被射杀被撞死,揭示它“傻死”的根源在于“戒心不足”,这部分絮谈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传》)材料二:庞葱【注】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二》)【注】庞葱:一作庞恭,魏国大臣。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昔者舜以为乐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在文中的意思是“像、如”,与《诗经·卫风·氓》中“其叶沃若”的“若”字意思不同。B.“己亥”在文中是干支纪日,而《登泰山记》中所言“戊申晦,五鼓”中的“戊申”是干支纪月。C.“质”在文中的意思是“做人质”,与《论语》中的“文质彬彬”的“质”意思不相同。D.“罢”在文中的意思是“结束”,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既罢归国”的“罢”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来论证“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B.材料一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使得文章内容深入浅出,生动形象。C.材料二中的庞葱用“三人成虎”的寓言故事提醒魏王要信任自己,最后他回国后魏王果然依旧信任他。D.材料一中阐述了人们断章取义使得信息失真或误传;材料二中阐述了谗言的危害性。两则材料颇有现实指导意义。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2)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14.以上两则材料都涉及信息传播的辨析,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以及我们所学的《石钟山记》(苏轼著),谈谈如何辨析信息传播的真伪。(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筹笔驿①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②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③,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注】①筹笔驿:因诸葛亮曾在此筹划伐魏之事,故名。诗人罢梓州幕还京,途经此地有感而作。②降王:指刘禅。③忝: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而惭愧。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眼前之景,猿鸟敬畏当年的军令,风云守护曾经的藩篱,衬托诸葛军威。B.颔联写历史之事,诸葛亮徒然挥笔运筹,而刘禅终乘驿车投降,实在令人扼腕。C.尾联“恨有余”是诗眼,诗人进谒武侯祠,吟哦《梁父吟》,怨恨之情油然而生。D.本诗咏怀古迹,写人烘云托月,写史虚实结合,议论抑扬交替,可谓别具一格。16.清代王文濡评价本诗:“通用故事,操纵自如,而意亦曲折尽达。”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学会以他人为镜,贤则学之、不贤则反躬自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宋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呼吁当权者要不拘一格降人才。(3)“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传统意象,诗人常借这一意象寄托遁世归隐或激越豪迈的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秦腔在这块土地上,A。①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②到这些人家去作客,③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④实在不逢年过节,⑤他们就会要合家唱一会乱弹,⑥你只要点头称好,⑦不能耻笑,⑧更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⑨他们最崇敬一生的只有两种人:⑩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在任何地方,这些名角没有在场,只要发现了名角的父母,去商店买油是不必排队的,进饭馆吃饭是会有座位的,就是在半路上挡车,只要喊一声我是某某的什么,司机也便要嘎地停车。但是,谁要侮辱一下秦腔,他们要争死争活地和你论理,以至大打出手,使你永远记住教训。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B,善的凸现其美;善的使他们获得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19.文中标序号的①~⑩处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老话讲:“乱世黄金,盛世收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藏书热由过去知识分子的“专利”迅速向爱书人群甚至普通百姓传播。古旧图书不像新书那样可以轻易获得,古旧书业是一个特殊的行当,类似古玩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那么,钱少瘾大的爱书人怎么办呢?那就只有执“腿勤、手勤、口勤”三勤之法,运气总会眷顾不辞辛劳的藏书人,人们津津乐道的“捡漏”是最妙的诠释。鲁迅在北京的日子里,无数次流连于古都的琉璃厂及周遭的冷摊晓市,所得均记入日记和书账。孙犁的淘书格言是那么接地气,“进大书店不如进小书铺,进小书铺不如逛书摊,逛书铺不如偶然遇上”,可谓深得淘书三昧的金句。藏书文化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不只局限于藏书,而是更广义的“收藏心理学”。为什么“患得患失”情绪于集藏爱好者群体里普遍存在,为什么“文人相轻”到了收藏界转为“藏家相轻”?有人对于这种近乎病态心理总结了一句话,“玩的就是我有你没有,你有的我的比你的好”。因此,具有健康的收藏心态是必要的修养。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捡漏”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诗经》和《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后人将其艺术精神概称为“风骚”。B.明清科举制度,凡在县学列名学习准备考秀才的人,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C.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D.宋恩子:你还想拒捕吗?我这儿可带着“王法”呢!(掏出腰中带着的铁链子)21.“回文”指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请据此分析“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表达效果。(4分)22.根据第三段内容,请简要概括健康的收藏心态应具有的品质,20字以内。(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一种人格像“坚冰”,拒绝融化,坚持自己的形态与坚硬,坚持自己不变的高冷和清醒。“坚冰”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冲开堤坝,随着外界情况变换自己的形态,化为云雨,融入江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及解析1.A[“后一种情况应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错。原文第一段“至于那些无利也无害的变异,将不受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它们或者成为不固定的性状,或者受到生物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发展成生物的固定性状”可知,后一种情况不受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2.D[“将会带来生物进化的加速”错。原文第六段“此种位置的存在,常和物理变迁有关……并且只作用于同一地域的少数生物”,据此看出不会带来生物进化的加速。]3.C[A项,根据原文“至于那些无利也无害的变异……最终发展成生物的固定性状”,可看出深海鱼类眼睛退化属于无利也无害一类,不属于适者生存。B项,职场竞争抗压能力强的员工往往会更获认可,属于社会生活范畴,不属于适者生存。C项,根据原文“对有利的个体差异、变异的保持和有害变异的消除,我称之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可看出翅膀强壮的昆虫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属于适者生存。D项,只说了非洲沙狐耳朵长而大的作用,没涉及适者生存与变化。]4.①问题针对性。针对人们对自然选择概念的误解逐一批驳和解释,有的放矢。②读者针对性。使用喻证等论证手法,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理解。③现实针对性。回应的都是人们对自然选择概念辨析的真实关切,有现实意义。④立场针对性。科学阐述观点,旗帜鲜明地反对唯心主义,立场坚定。5.①对比论证。将变异的有利有害和无利无害进行对比,辩证阐释概念。②类比论证。将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作类比,证明前者不能引起变异。③比喻论证。将自然选择比作万有引力控制行星,证明其不是神力。④举例论证。比如以狼为例证明自然选择的作用。6.C[“表达了人类对弱小者的惋惜”错误。文中写两只狍子被追杀时互相掩护救助的表现引发了魏校长和我的怜悯同情,应是“怜惜”,此外小说不只是表达了对动物的怜惜,更揭示了动物生命中的爱和自尊,表达了对弱小者生命的敬意。]7.C[“因为他太累了”“‘我’也太累了”错。原文“后来,他盘腿坐在雪地上,吸着烟,望着两只狍。我也盘腿坐下,陪他吸烟,陪他望着那两只狍。我和魏校长在山林中追赶了三个多小时,魏校长可以易如反掌地射杀它们,甚至可以来个‘串糖葫芦’,一枪击倒两只,但他决定不那样做了”,可看出“我们”坐在雪地上抽烟,默默地望着狍子,主要还是因为被它们感动了。]8.①当魏校长向母狍开枪时,公狍撞开母狍,在母狍前跑来跑去,魏校长很疑惑,以为它找死,很生气;②当两只狍子被逼上山顶,无路可逃时,魏校长很激动,决心把两只一起射杀;③当公狍用身体挡住母狍,两只狍子互相凝视,互相偎依,从容就死时,魏校长放下了猎枪,他被感动了。9.①让我们透过狍子的神情,初窥它们的内心,它们常常因为低估人类的威胁而送命,这使我们对它们充满了怜悯和痛惜;②对狍的眼神和凝视的细腻描写是对后文狍将遭射杀时视人和对视的铺垫,使后文更真实更感人;③与下文公狍至死也设法保全母狍形成对照,它多么勇敢淡定智慧,它使人肃然起敬。10.解析:“昔者”,作状语,放在句首单独成句,A处断开;“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状语后置句,“于天下”为后置状语,D处断开;“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承前省略主语舜,“而”连接前后两句,句意联系紧密,单独成句,H处断开。答案:ADH11.B[A项,“其叶沃若”的“若”是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B项,“‘戊申’是干支纪月”错误。两者都是干支纪日。“戊申晦”指的是“戊申日月底这一天”。C项,“文质彬彬”中的“质”是“质朴、朴实”的意思。D项,“罢”在两句中的意思均为“结束”。]12.C[“最后他回国后魏王果然依旧信任他”错误,最后魏王不再召见庞葱了,说明魏王不再信任庞葱。]13.解析:(1)“和”,和谐;“通”,调和;“而”,因而;“服”,归顺。(2)“去”,距离;“议”,评论是非,多指责备;“愿”,希望。答案:(1)夔于是校正六律,和谐五声,用来调和八风,因而天下归顺。(2)如今邯郸距离大梁比我们到市集远得多,而评论我是非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14.①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入考察。②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③实践出真知,最好能亲自探访。【参考译文】材料一:听到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因此国家灭亡自己也送了命。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入考察,对于人都必须用事理进行验证。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是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传播教化到天下,就让重黎从民间选拔了夔并且进荐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和谐五声,用来调和八风,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得失治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夔一足’,不是‘夔只有一只脚’啊。”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姓丁的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人纷纷谈论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如今家里有了井,无须转派一人住在外面打水,等于)多得到一人使唤,并不是在井中挖到一个人。”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字形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言辞有很多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以不分辨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材料二: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如果有两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如果有三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说:“我会相信。”庞葱说:“市集上不会有老虎是很明显的事,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距离大梁比我们到市集远得多,而评论我是非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评论他是非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回国后,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15.C[“怨恨之情”错误,“恨”是遗憾之意,是遗憾之情。]16.①借典抒情,表意曲折。借用管仲、乐毅的典故,曲折表达了对诸葛亮才高功败的遗憾之情。②借古喻今,抒情委婉。写诸葛亮才比管乐,而终因关张命丧大业未成,含蓄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悲。③以虚衬实,情感含蓄。虚写历史,实衬现实,借写管乐、武侯、关张,含蓄表达现实中诗人壮志难酬的遗憾。④问而不答,蕴藉无穷。关羽、张飞殒命后诸葛亮的结局如何?下句设问而不答,遗憾之情蕴藉其中。17.(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8.解析:A处,此处需要填写秦腔在这里的地位,由后文“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他们最崇敬一生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等内容可知,秦腔在群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甚至神圣,可填:有神圣不可动摇的基础。B处,此句应与“善的凸现其美”句式一致,内容相对,可填:恶的夸张其丑。答案:A.有神圣不可动摇的基础B.恶的夸张其丑19.解析:②“作客”的“作”改成“做”。作客:寄居在别处。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⑥与“不能”搭配,应将“只要”改成“只能”。⑨语序不当,“一生”调到“最崇敬”的前面。答案:②“作”改成“做”;⑥“只要”改成“只能”;⑨“一生”调到“最崇敬”的前面。20.D[“捡漏”引号表特殊含义。A项,表特定称谓;B项,表特定称谓;C项,表反语、讽刺;D项,表特殊含义。]21.解析:题干说“回文”指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从结构上看,“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三年”和“开张”属于相同词汇在上下句中位置颠倒,句子结构匀称,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美;语言上这种表达不同寻常,显得活泼灵动,且丰富的内涵蕴藏在简单的结构之中,具有耐人寻味的含蓄美。结合上文“古旧图书不像新书那样可以轻易获得,古旧书业是一个特殊的行当”可知,“三年不开张”交代了藏书行业交易的特殊性,强调古旧图书具有不可以轻易获得的特点。答案:①回文整齐匀称,具有循环往复的情趣美,语言活泼灵动,具有耐人寻味的含蓄美。②藏书行业交易的特殊性,强调古旧图书具有不可以轻易获得的特点。22.解析:由“‘患得患失’情绪于集藏爱好者群体里普遍存在”可得出:得失坦然;由“藏家相轻”可得出:懂得尊重;由“玩的就是我有你没有,你有的我的比你的好”可得出:乐于分享。答案:得失坦然,懂得尊重,乐于分享。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一种人格像“坚冰”,拒绝融化,坚持自己的形态与坚硬,坚持自己不变的高冷和清醒。“坚冰”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而老子却说:“上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