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2009-2010学年七年级地理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_第1页
鹤壁2009-2010学年七年级地理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_第2页
鹤壁2009-2010学年七年级地理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_第3页
鹤壁2009-2010学年七年级地理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_第4页
鹤壁2009-2010学年七年级地理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座号七年级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到答题卡内。)1.如果下列地图图幅相同,那么比例尺最小的是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河南省地图D.鹤壁市地图2.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本初子午线B.180°经线C.0°和180°经线圈D.20°w和160°E经线圈3.与“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方是A.极点B.极圈附近C.回归线附近D.赤道附近4.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5°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5.均有赤道穿过的一组大洲是A.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B.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C.南美洲、南极洲、非洲、亚洲D.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6.世界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A.亚洲、大西洋B.南极洲、北冰洋C.北美洲、太平洋D.大洋洲、印度洋7.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伊朗高原C.巴西高原D.南非高原8.下列地区中,人口相对稀少的是A.西亚地区B.东亚地区C.南亚地区D.东南亚地区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英语B.汉语C.俄语D.阿拉伯语10.我国的穆斯林相对集中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南地区11.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A.混血种人B.白种人C.黄种人D.黑种人12.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13.以下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是人们居住的房屋B.聚落的主要形式有城市和乡村C.聚落的分布与环境无关D.聚落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14.下列词语,表示天气的是A.暴风骤雨B.四季如春C.长夏无冬D.四季分明15.世界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A.北美洲B.非洲C.南美洲D.南极洲16.“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7.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草原18.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变为草原、荒漠的原因是A.气温的变化B.地势的变化C.降水的变化D.地形的变化1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主要反映了哪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A.纬度因素D.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20.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是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C.红十字会D.国际奥委会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地图三要素指的是、、。22.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方向,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2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地面坡度较。24.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最大的平原是。25.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阔的大洲是。世界的季风气候可分为三类,其中全年温度较高的是气候。三、读图题(每空1分,共40分)2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GB2⑴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A纬度,经度,C纬度,经度,E纬度,经度,=2\*GB2⑵上述五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的是。=3\*GB2⑶A点在B点的方向;E点在D点的方向。27.读世界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大洲)B(大洲)C(大洋)D(大洋)E(山脉)F(山脉)(2)数字=1\*GB3①代表的运河是,它沟通了海和海。数字=2\*GB3②代表的运河是,它大大缩短了洋和洋之间的航程。(3)B、G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山脉、河、山脉和海峡。28.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五带名称。A.带B.带C.带(2)数字=1\*GB3①代表的是(线、圈)数字=2\*GB3②代表的是(线、圈)(3)五带中,有太阳光线直射的是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带和带。(4)把五带与气候特征划线连接起来。=1\*GB3①热带A.气候终年寒冷=2\*GB3②南温带和北温带B.气候终年炎热③南寒带和北寒带C.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5)鹤壁市位于带,气候特点是:夏季,冬季。四、综合题(10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旱涝灾害更加频繁,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材料二据科学家公布的数据,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储存的碳总量是2.48万亿吨,其中有1.15万亿吨是储存在森林中的,所以把森林叫储碳库。我们国家去年发布的应对气候国家方案,公布的数据足以说明它的作用。就是1980年到2005年,这25年间,我们的森林吸收和固定的二氧化碳就达到51.1亿吨。材料三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燃煤电站与核电站消耗燃料及排放二氧化碳比较燃煤电站核电站消耗燃料约300万吨煤约30吨核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约675万吨发电阶段不排放二氧化碳(1)由材料中可以看出,全球气候有的趋势,这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产生“”造成的。(2)将下列地理知识重新排序,组成地理联系,并将序号填入对应空格内:A.全球气温升高B.海平面上升C.二氧化碳增加D.燃烧煤、石油E.沿海低地被淹F.两极冰川融化(3)你认为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至少写2条)鹤壁2009—2010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DABBCA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BADBACCB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2.南北赤道23.陡(或大)24.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25.非洲热带季风读图题(每空1分,共40分)26.(1)A20°N,30°W,C0°,10°WE10°N,10°E(2)AD(3)西北东北27.(1)A大洋洲B欧洲C印度洋D大西洋E安第斯山脉F喜马拉雅山脉(2)苏伊士运河红海地中海巴拿马运河太平洋大西洋(3)乌拉尔乌拉尔大高加索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