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演变下_第1页
语言的演变下_第2页
语言的演变下_第3页
语言的演变下_第4页
语言的演变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的演变下2011-5-2312011-5-232第四节语言的接触一、语言成分的借用二、双语现象和语言的同化三、皮钦语和混合语第2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3第四节语言的接触一、语言成分的借用语言成分的借用最普遍的是借词。音译词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借词。葡萄佛沙发幽默哈达英语中的mutton借词和意译词不同。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第3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4语种原语借词意译词英telephone德律风电话英microphone麦克风扩音器英bank版克银行英cement士敏土,水门汀水泥英piano披亚诺钢琴英ink因克墨水俄катюша喀秋莎火箭炮俄хдеб裂巴面包第4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5第四节语言的接触仿译词“黑板”(英:blackboard)“足球”(英:football)“牛津”(英:oxford)“鸡尾(酒)”(英:cocktail)“机关枪”(英:machinegun)铁路(英:railway,法:chemindefer)“超人”(德:u-ber-mensch)。第5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6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成语的借用也往往采用仿造的方式,例如“鳄鱼眼泪”“泥足巨人”“走钢丝绳”‘施加压力”“鸵鸟政策”‘替罪羊”等等的外来成语在汉语里已广为使用。“多米诺骨牌”‘特洛伊木马”“达姆斯忒剑”“冰山顶端”“尘埃落定”等等是近年来新引进的成语,在汉语里是否能够用开,还需要时间的考验。第6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7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汉族自古和其他民族交往,从外族语借入词语。有些词一直流传下来,使用年代久远,人们已经不觉察到它们是借词了。例如“葡萄”“石榴”“苜蓿”“菠萝”“狮子”“玻璃”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词;“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是汉代以后从印度借入的佛教用词;“胡同”“站”“蘑菇”是元代时借入的蒙古语词。第7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8第四节语言的接触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和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新事物、新概念从欧美大量输入。这些外来的事物、概念绝大部分在汉语里是用意译词来表达的,借词的比重不大,除专有名词外,主要集中在元素、化合物、药物、理化单位、货币名称等比较专门的领域。日常词汇中的借词,数量不多,但涉及的方面比较广。下页简表所列可见一斑。第8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9第四节语言的接触语种原词汉语借词英sofa沙发英poker扑克英curry咖哩英cocoa可可英radar雷达英tank坦克英jeep吉普英nylon尼龙第9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10第四节语言的接触英copy拷贝英brandy白兰地德Nazi纳粹意fascisti法西斯(蒂)俄совет苏维埃俄водкл伏特加第10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11第四节语言的接触借词在汉语的词汇中比重不大,而在英语中却占很大的数量,大约占词语总数的一半,其中借自法语的词又占大多数。公元1066年,法国诺曼王威廉在海斯汀之役中击溃了英吉利军队,在英国建立了王朝,法语成了国家、宫廷、教会的语言。在这一时期,法语对英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语从法语中借用了大量的词语,一直沿用到现在。第11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12第四节语言的接触例如,state(国家),people(人民),parliament(国会),nation(民族),honour(荣誉),glory(光荣),fine(美好的),army(军队),enemy(敌人),battle(战役),peace(和平),vessel(船),officer(军官),soldier(兵士),court(法庭),justice(审判、司法)等等都是从法语借入的词。第12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13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有意思的是,英语中的牛(cow),羊(sheep),猪(pig)的名称未变,而牛肉(beef),羊肉(mutton),猪肉(pork)都改用法语词,反映了借词涉及的范围限于统治者关心的事物。第13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14第四节语言的接触借词如果适合使用的需要,有时甚至能在长期的竞争中战胜本族词,取而代之。“站”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有趣的例子。表示车站意思的“站”,汉语中原来叫做“驿”,这个词后来借入日本,今天在日本仍叫驿,例如“东京驿”就是“东京站”的意思。南宋时汉语从蒙语中惜用“站”,“驿”“站”两词并用,后来随着元蒙政权的建立,在各地设立“站”,“站”就代替了“驿”。第14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15第四节语言的接触元朝灭亡后,明朝皇帝曾通令从洪武元年起“改站为驿”,但是在老百姓的口语里一直用“站”,甚至明末的奏章中还有用“站”的现象。清时“驿”“站”并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建立“满洲国”,也改“站”为“驿”。但这些行政措施始终行不通。可见借词只要符合社会的需要就会在语言中扎根。第15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16第四节语言的接触“站”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进入基本词汇,用它来构成的词语很多,如:“车站、站台、粮站、广播站、水电站、发电站、交通站、供应站、运输站、收购站、接待站、气象站”等等。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可能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象,一出一进之间,音、义等方面都会有一些变化。汉语的“百姓”借入蒙古语后成为[paii],意思是“土房子”,后来变成“店铺”的意义。第16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17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汉语后来又把这个词从蒙古语中借回来,叫做“板生”,简称“板”,现在呼和浩特市的一些地名如“麻花板”“库库板”等之中的“板”,就是汉语的“百姓”借入蒙古语后再借回来的一个词。词语的这种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日语和汉语之间。第17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18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思想”“具体”“资本”“政治”“演绎”“政府”“侵略”“劳动”“理性”“想象”“现象”“垄断”“悲观”“乐观”“储蓄”“节约”“自由”“警察”“选举”“民法”“间谍”“交涉”“列车”“理论”“助教”“学士”“硕士”“博士”“卫生”“封建”“反对”等等是汉语中原有的词(如《三国志·华伦传》:“人体欲得”),日语借去后表达新概念,而汉语又从日语中借回来。第18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19第四节语言的接触又如“哲学”“主观”“共产”“归纳”“观念”“经验”“政党”“方针”“谈判”“战线”“领土”“汽船”“地质”“分子”“原子”“反应”“纤维”“资料”“学位”“体操”“批评”“反动”“支部”等等是日本人民用汉语材料构成的新词,也被汉语借用。第19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20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有的借词是音译加意译。冰淇淋icecream迷你裙miniskirt冰岛Iceland对比:格陵兰Greenland为了便于理解,采用音译加注沙丁鱼sardine卡车car

啤酒beer第20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21第四节语言的接触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语音、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如果碰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相近的音去代替。例如汉语借自俄语的“喀秋莎”中的“莎”,是俄语катюша的ша的对音,“ш”的音值是[∫],汉语中没有这个音,于是就用相近的[ʂ]去代替。汉语的“茶”“菽”两个词自从借入俄语以后,到现在已变成чай,соя,它们不但在语音上有了俄罗斯风味,语法上也归人一定的性,并且像别的名词一样有格的变化。第21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22第四节语言的接触侗语[ph][th][kh][th][phj][khw]这些送气音原来只是相应的非送气音的音位变体,现在都已变成独立的音位。裕固语除增加[∫][f]这两个辅音外,还增加了[ai][au][ei][ie][uo][ye][ian][in][uai][u][ia][io][ua][u][ue][ya]等16个复元音,其中后七个复元音除了在汉语借词里使用以外,还用于本族语言的语词。第22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23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民家语等语言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原来的“主语——宾语——谓语”的结构次序改变为和汉语相同的结构规则:“主语——谓语——宾语”。壮语的构词规则原来是“受定成分+限定成分”,现在已广泛地使用和汉语相同的规则:“限定成分十受定成分”。第23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24第四节语言的接触侗语,原来把“我的书”说成“le2jau2”(书我),自从借用了汉语的“的”[tji]之后,在词序上就和汉语一样,说成“jau2tji6le2”。这在侗语的北部方言中已经代替旧形式而成为唯一的结构规则。第24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25第四节语言的接触二、双语现象和语言的同化汉刘向《说苑·善说》的记载,楚国子晰泛舟湖上,越人拥楫而歌,表示欢迎,但子晰听不懂,要求随员翻译:“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第25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26第四节语言的接触双语现象是个人或语言集团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双语现象形成后最后是否导致语言的同化,这决定于社会历史条件:如果两个民族向融合的方向发展,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中某一个民族就会放弃自己的语言,完成语言的同化,第26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27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氏族合并为部落,部落合并为民族,必然伴随着语言的同化。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我国历史上就有关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记载。所谓夷、蛮、戎、狄,都是居住在汉族周围地区的一些兄弟民族,它们各有自己的语言。第27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28第四节语言的接触例如前述的鲜卑之与汉的关系;如果两个民族向分离的方向发展,那么它们就继续各说自己的语言,元蒙与汉的关系大体上属于这一种情形。但融合必须经过双语现象的阶段,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第28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29第四节语言的接触三、皮钦语和混合语(一)皮钦语皮钦语(pidgin)是在某些与外族人接触比较多的地区,因语言间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现象。洋泾浜在旧中国,人们往往用“洋泾浜”这种说法来指非正规学会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外语,特别是英语。第29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30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洋泾浜是上海外滩的一段,位于叫做洋泾浜的河流(早已填没)和黄浦江的会合处。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辟为商埠,洋泾浜一带成了外国商人聚集的地方。他们和当地的平民接触,就用这种支离破碎的外语通话(官方的通译使用标准语),于是“洋泾浜”成了破碎外语的中国名称。第30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31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来自洋泾浜英语的词像“康白渡”(comprador,买办),“拉司卡”(lastcar,末班车,转指最后一个),“何洛山姆”(allsame,全部),“温淘箩”(onedollar,一块大洋)等等,曾经在解放前流行于上海,现在上了年纪的“老上海”大概还有印象。第31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32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洋泾浜”是出现在世界好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不是中国所特有。可是国外语言学界对中国的“洋泾浜”发生了兴趣,根据中国人发英语business这个词的讹音,给这种语言现象起了一个学名,叫pidgin。第32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33第四节语言的接触语音方面,往往用l代替r,比方room说成loom,allright说成alllight。以辅音收尾的词被加上元音,如make变成makee,much变成muchee。汉语不少方言没有/r/,只有/l/,汉语的音节很少用辅音收尾,这些发音特点反映了汉语音系的影响。第33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34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洋泾浜英语可以说只用词干来造句,英语中数、格、人称、时、体、态等变化都消失了。另一方面,由于汉语有量词,piecee(=piece)这个词的使用很广,比方twopeiceebook(=twobooks)。用side和time(读如tim)表示空间和时间,例如top-side(=above),bottom-side(=below),farside(=beyond),allo-side(=around);what-tim(=when?),nothertim(=again)。第34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35第四节语言的接触belong(或belongey)的语法作用非常广泛,突出的是代替系词,例如:hebe-longeyChina-sidenow(=heisinChina),youbelongcleverin-side(=youareintelligent),买东西问价钱通常说Howmuchbe-long?第35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36第四节语言的接触由于词汇成分少,不少事物要用比喻或拐弯抹角的办法来指称。现在保存下来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把“双烟囱三桅汽船”描绘成Thleepieceebam-boo,twopieceepuff-puff,walkalonginside,nocansee(三根竹竿,两个吐烟管,走路的家伙在里面,看不见)。第36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37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洋泾浜”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与十七世纪以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联系,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发展的前途不外两个:一个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亡,像我国的“洋泾浜”在解放后便停止通行;一个是发展为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用的交际工具。第37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38第四节语言的接触(二)混合语洋泾浜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叫克里奥耳语(Creole,是混血儿的意思)。第38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39第四节语言的接触海地有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牙买加有以英语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美国乔治亚、南卡罗来纳州沿海岛屿上非洲人后裔使用的Gullah语,也是一种克里奥耳语,它的基础是英语。克雷奥耳的特点是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使用。其实,凡是操几种语言的人们生活在同一地区,由于交往密切,往往也会自然地采用其中的一种语言作为彼此的共同交际工具,第39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40第四节语言的接触并且使这种语言发生类似洋泾浜的变化。这样的语言虽然还没有成为该地区各族人民的母语,但在性质上也是一种混合语。我国在一些民族杂居地区流行的“土汉语”,可以算是这种类型的混合语。阿坝地区的土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方面都有“似汉非汉”的混合语特点。汉语的声调由于受到当地没有声调的藏、嘉戎等语言的干扰而在土汉语中消失了。第40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41第四节语言的接触例如,“老师”可以说成“老四”,也可说成“老死”,“保卫”可以说成“包围”。这种现象在学生的学习中就以大量的错别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如“天华(花)板”“高矮不异(一)”。汉语没有浊辅音,也没有复辅音,但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既有浊辅音,也有复辅音,因而这些特点也带入士汉语。例如把“成都”说成[ʧhənndu],“担保”说成[tɐnmpou]。第41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42第四节语言的接触头发剃没有。(没有理发。)牙齿洗没有。(没有刷牙。)张三同意常委的请举手。(同意张三为常委的请举手。)在嘉戎语里,这第三句话的“张三”是宾语,出现在动词“同意”的前面,这符合嘉戎语的规则,但“举手”又按汉语的规则组合,把动词“举”放在“手”的前面,两种规则混杂。第42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43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一、什么是亲属关系二、怎样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三、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第43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44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一、什么是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有些语言学家把类似原始汉藏语那样的语言称为“母语”或“原始基础语”、“基础语”,而把类似汉语、藏语那样的语言叫做“子语”。所谓“亲属”“母语”“子语”等都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第44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45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和生物学上的“亲属”“母子”等是两回事。生物学的母子是分开的个体,可以并存,汉语和藏语却是原始汉藏语在不同地域上的延续,汉语是汉族地区的今天的原始汉藏语,藏语是藏族地区的今天的原始汉藏语,它们仿佛是同一条河流的支派,而不是同母生出来的兄弟。法、意、西、葡、罗等语言共同来自拉丁语,英、德、荷兰、瑞典、丹麦等语言共同来自日耳曼语,第45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46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俄、保、捷、波、塞尔维亚等语言共同来自古斯拉夫语,因此这些语言各都是亲属语言。拉丁语、日尔曼语、古斯拉夫语、梵语则都来自原始印欧语,也是亲属语言。第46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47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二、怎样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语系的形成是一种语言长期地、不断地分化发展的结果:原始基础语(母语)分化为不同的语族,一个语族又分化为不同的语支乃至语群,一个语支或语群再分化为不同的语言。第47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48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例如原始印欧语分化出印度-伊朗语族、斯拉夫语族、波罗的语族、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又称罗曼语族)、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阿尔明尼亚语等;其中斯拉夫语族又分化出东、西、南三个斯拉夫语支,而其中东斯拉夫语支又分化出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第48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49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同一个语群或语支中的语言的亲属关系最接近,不同语支乃至不同语族之间的语言,其亲属关系就比较疏远。亲属语言既然是从一个原始基础语分化发展而来的,它们的语音、语法、词汇的同源成分必定具有明显的、成系列对应的特点,我们正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第49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50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手英hand法maim俄рука德Hand西mano波rḛka荷Hand意mano捷ruka丹hȧnd保ръка瑞hand塞ruka第50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51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三、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一)语言的谱系分析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第51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52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昆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他一些语群和语言。有些语言,如朝鲜语、日语等,至今还没有弄清它们的亲属关系。第52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53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印欧语系诸语言的分布区域最广,亚洲的印度、欧洲、美洲和澳洲多数人都使用印欧语系的语言,其中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的人最多、最广。第53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54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要区别语言渊源上同源关系和语言联盟语言联盟:同一地区或毗邻地区通行的数种没有亲属关系和较为疏远的语言,由于长期接触,互相影响而获得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许多相似的特征。第54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55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二)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简介1.汉藏语系包括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使用人口十几亿,仅次于印欧语系。(1)语音有声调。可以区别不同的词:妈麻马骂还可以用声调表示格的区别:ŋa33我-主格ŋa55我-属格ŋa31我-宾格常见韵尾:–m–n–ŋ–p–t–k-ʔ第55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56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2)语法虚词和词序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虚词种类较多,在句中表示各种语法意义。词序较为固定。宾语位置:谓语+宾语宾语+谓语名词作定语时:汉语、苗瑶、藏缅语族:名词定语+名词中心语壮侗语族:名词中心语+名词定语第56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57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广泛应用各种助词表达复杂的语法意义。了吗吧呢有一些形态手段表示语法意义,如语音交替、附加成分(前缀、总缀、后缀)、重叠等。但除了藏缅语族外,形态都不丰富。(3)词汇主要单纯词和复合词组成,派生词较少。语素多是单音节的。第57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58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2.印欧语系分布最广,欧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使用人口15亿以上。(1)语音较多塞音,并有清浊对立。有ptk和bdg的对立。擦音较少。声调罕见。(2)语法名词有性、数、格的变化。动词有人称、数、第58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59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式、态的变化。某些语言还有体的变化。总的发展屈折变化的作用有大变小,词序和虚词的在决定语法关系时的作用越来越大。(3)词汇农业方面的常用词相似,大多数来自某个早期的共同形式。许多语言有结构相似的数词,没有量词。在许多语言中派生词多于复合词。第59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60第五节语言的亲属关系(三)中国诸民族语言的系属共56个民族。大约有80种民族语言。除了朝鲜语和京语系属未定外,其余分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三个语族。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使用的工作语言之一。第60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61第六节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一、从词语变化探索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二、从地名看民族的迁徙三、从人名、地名看民族的文化心态第61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62第六节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一、从词语变化探索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fee原义是牲畜,财产,现代英语是指费。可以推知古代欧洲经济生活中曾以牲畜作为交换的手段。pen羽毛→鹅毛笔→各种笔汉语与钱币有关的字都以贝为形符,财、贡、贪、贫、货、贷、贿赂、赊账。说明我国古代曾以贝为货币。【说文】海介虫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第62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63第六节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第63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64第六节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二、从地名看民族的迁移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是古代女真语姑苏姑椒姑末是古代音译古百越语的符号,姑也可以写成个,古,过。与现代壮侗语族地区,云南有个旧、个马,广西有个漾、个榜、个宕,越南有个奔,个多。这些地名应该有共同的语缘关系。据研究,江浙闽粤一带江南地区为古百越人的居住地,现在的壮侗语族人是从这些地方迁徙去的。第64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65第六节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三、从人名、地名看民族的文化心态姓名是个人在群体中的特定标志。汉族不能在姓名之间夹用父名。遇到父母的名字要避讳。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第65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66第六节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汉人除了名以外还有字。「名」与「字」,通常「字」由「名」衍生而来,意义上,有其密不可分的关联。《白虎通˙姓名》说:「或傍其名而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大体上,我们粗分为以下七大类∶一、同义互训。名与字的意义相同,可以互相解释。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二、反义相对。名与字的意义相反,两者对立相应。这是希望人不要过与不及,取其制衡之意。如:连战,字永平第66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67第六节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三、使典用事。有些名、字援引经史载记,使用典故。如:陆羽,字鸿渐(《易˙渐卦》:「鸿渐於陆,其羽可用为羽仪」)四、景仰前贤。如:牛僧孺,字师黯(汲黯,字长孺,汉武帝赞之为社稷之臣)瑞名轩周易起名馆五、崇奉宗教。如:王维,字摩诘(维摩诘,佛家菩萨名)六、原名变化。把名做些简单变化,便成为字。如:李白,字太白第67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68第六节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七、记实志盛。有些人名、字间,根本无法望文生义。如:张耒,字文潜;若非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纪录:「张文潜生而有文在其手,曰耒,故以为名,而字文潜。」任谁也猜不透其名字意义上之关联瑞名轩周易起名馆宋派民老师说:名与字除了表称呼外,还能显现亲属关系。最常见的形式是:兄弟姊妹在名字中共用一字,以表示同辈关系;万一是单名的话,就共用同一偏旁,例如苏轼、苏辙兄弟。第68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69第六节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地名不仅可以追溯民族迁移的轨迹,还可以反映某一地区的特定位置,地理特征、文化经济价值等。辛集,柳林集,过去可能是集市。马嵬驿、清风驿,过去可能是交通站。秦时划分天下,州→郡→县→乡→(汉代)亭镇最初是边关险要之地,宋、明以后,多指人口较多,商业繁荣的城市。第69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70第六节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李家集,杨村北京的羊肉胡同,米市大街武汉的工程营、戈甲营第70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71思考题1.简述音译词和意译词的异同。2.简述皮钦语和混合语的联系和区别。3.简述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的特征。4.举例说一说中国人的名和字的关系。第71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721.简述音译词和意译词的异同。①音译词就是把不同语言中的词语经过语音形式的汉化而产生的词。音译词移植外语词的语音形式与概念意义。它都属于单纯词,记录音译词的字符只表音,构词语素分开后没有任何意义。例如咖啡、沙发、坦克等。②意译词就是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把外语词的意义移植过来而构成的新词。意译造词的原因是源于外来的事物概念,只吸收外民族词的意义,并没有吸收语音和表现形式。例如飞机、电话、科学、民主。第72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73仿译词是一种特殊的意译词。就是用本民族语言的材料依据外来词的内部构成形式把意义与形式都移植过来从而构成的新词。例如黑板blackboard足球football软件software快餐quicklunch第73页,共8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1-5-23742.简述皮钦语和混合语的联系和区别。皮钦语是指母语不同的人在交际的时候使用的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它是17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