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作业一、单选题1.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日本公元7世纪起,开始持续且大规模地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并有计划地引进隋唐文化,从而推动了大化改新的发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化(

)A.使东亚经济快速发展 B.被日本政府全盘照搬C.对周边地区影响深刻 D.影响力辐射整个世界2.中世纪学者皮朗曾这样描述“某一事件”的历史效果:“现在这些文明的诞生地突然失去了它的文明,地中海把欧洲的东部和西部分开,而不是将其统一起来;原来连接拜占庭帝国与西部日耳曼诸王国的纽带断裂了。”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

)A.伊斯兰文明的扩张 B.北方蛮族的南侵C.法兰克王国的崛起 D.罗马帝国的衰亡3.巴格达作为王朝的首都,东濒底格里斯河、西临幼发拉底河的岛屿,是一个世界性的市场。所有的船只都将在这里停泊,顺流而下运来的货物,也将在这里停卸。无疑,它将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以上内容描述的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A.印加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德里苏丹国 D.罗马帝国4.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的商业资本发展程度较高B.日本的商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C.商人成为幕府统治的社会基础D.日本统治者重视商业和贸易发展5.由如表可知,在明代(

)中朝使臣往来中日使臣往来朝日使臣往来中国→朝鲜朝鲜→中国中国→日本日本→中国朝鲜→日本日本→朝鲜明代以前总次数2088824681424明代以前年平均次数0.130.650.0030.050.010.02明代总次数161129916372270明代年平均次数0.64.60.060.130.080.25说明:→表示使臣出使方向A.中国在东亚国际关系中居于核心地位B.日、朝正在效仿中国以建立中央集权C.东亚地区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D.东亚国家彼此之间都坚持和平友好交往6.德川幕府时期,有日本学者指出,《礼记·乐记》中的“灭天理而穷人欲”一语,强调礼乐作为节制人欲的工具,而程朱理学“主张遏绝人欲以存天理"是模仿佛教“断无明、显佛性”所立之妄说。这反映了(

)A.佛教在日本的本土化 B.阳明心学对日本的影响C.中日文化的深度关联 D.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7.如图是对古代某一帝国特征的描述。该帝国是(

)●7世纪中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一千零一夜》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8.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的文学作品是()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C.《马可·波罗行纪》 D.《罗摩衍那》9.“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我促使日本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作用更为的重大”是指促使日本A.进入封建社会 B.进入资本主义社会C.初步完成统一 D.建立君主立宪制度10.朝鲜历史悠久,其国名几经变化。“朝鲜”这个国号出现是在A.7世纪末 B.10世纪初C.14世纪末 D.16世纪末11.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国家负责把驿道路线绘成地图,设置里程碑、标志、路程、距离。驿站上还配有驿马、骡马和骆驼,以保证道路的畅通。材料所述状况(

)A.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B.加速了阿拉伯对外扩张的步伐C.确保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D.便利了大规模商业活动的开展12.《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凝聚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能有一次长途旅行。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目的地是A.印度 B.巴勒斯坦 C.罗马 D.麦加13.在享誉世界的《天方夜谭》中的"阿拉丁与神灯"故事,讲述了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人阿拉丁向中国公主求婚,皇帝要求的聘礼有:40个纯金盘子,40名白人婢女和40名黑人太监护卫。据此可知,《天方夜谭》(

)A.可用于研究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 B.反映了阿拉伯人对当时世界的认知C.不能作为文献史料用于史学研究 D.可作为东西方直接交流的重要证据14.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下,他们的本职是“进行统治,惩罚罪犯,并且从事战争”。他们归属的种姓是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15.“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段史料反映了古印度A.君主专制建立 B.佛教传播广泛C.数学医学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16.据如图及材料可知(

)作品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巴格达城的穷脚夫帮一个妙龄女郎在一个基督徒开办的商店里购买了一个金币的橄榄,又来到一家水果店,买了叙利亚苹果、土耳其榅桲、阿曼梅子、大马色睡莲、伊格拉密胡瓜、埃及柠檬、撒尔他尼橙子,还买了伊朗、阿富汗等地特产、亚历山大的蜡烛和香水等手工业品。A.该地居民都信奉基督教 B.波斯帝国地跨亚非欧C.该地商品贸易十分发达 D.阿拉伯帝国的交通便利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一些法经和法典的规定,婆罗门社会地位最高,是第一等级;刹帝利是第二等级。这两个等级享有各种特权,可以不劳而获。吠舍是雅利安人中没有特权的平民大众,是第三等级。他们必须以施舍和纳税的方式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首陀罗主要来自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处在社会底层,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权利。材料二《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的义务是“教育与学习吠陀,为自己和他人祭祀,以及布施与接受(施舍物)”。刹帝利的义务是“保护人民(即统治人民),给予施舍物,祭祀,学习吠陀以及节制现世享乐”。吠舍的义务是“施舍,祭祀……”首陀罗的义务是“无怨恨地为上述种姓服务”。这样,婆罗门通过对各种姓职业与义务的说教,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使各种姓的职业固定化、世袭化了。材料三婆罗门和刹帝利为了保证自己的特权和地位不致因通婚而发生混乱,制定了种姓内婚制原则。在种姓内婚制下,同一种姓的人通婚受到赞美,不同种姓的人通婚受到歧视,甚至惩罚。不同种姓的人通婚被认为是犯罪。(1)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一

随着大帝国的出现,跨文化互动进一步加速,广泛的贸易、旅行和交通网络建立起来,为遥远社会间持久而系统的交流打下了基础。在早期的互动网络中,丝绸之路网络是最为广阔的……丝绸之路作为陆路和海路网络,商人们通过它交易丝绸、香料、马匹、玻璃和其他商品,这一点人所共知;但是丝绸之路也是宗教和文化传统传播的通道。陆路连接起从中国和朝鲜到大夏和印度再到更远的伊朗和地中海沿岸的各社会,而海路网络作为辅助手段,保证了航海者在中国、日本、东南亚、锡兰、印度、伊朗、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之间的航行。——杰里.H.本特利《世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史料二

中国的造纸术,最先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经过他们传向欧洲。阿拉伯人在与唐朝高仙芝部队作战时俘去一批手工匠人,793年在巴格达办起第一个造纸厂,以后又经过非洲,传往欧洲,阿拉伯人学会制造各种纸张,白色的、彩色的都造出来了。10世纪末,在穆斯林世界人造纸张已成功地取代了纸草纸与羊皮纸。12世纪中叶,阿拉伯人统治过的西班牙开办了造纸厂。以后,意大利、法兰西等也学会了造纸。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阿拉伯黑衣大食称硝为“中国雷”,8、9世纪已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而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的“医中之王”阿里·伊本·辛纳(即阿维森纳)就是中亚人,他汇集和代表了中古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又如,印度人在古代就发明了表达数字的符号——1、2、3……9和定位计数的进位法。在4或5世纪,有了“0”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于10世纪下半叶传向西方。阿拉伯人精通“数”的计算与使用,以至后人错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欧亚大陆文明交往密切的原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往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阿拉伯文化的特点?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共同特点。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类的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的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本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苏美尔文化、巴比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化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等。这说明,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封闭自守,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明。如果一定要讲究文化的“纯正性”,那么反而会因世世代代近亲交配而有退化淘汰之虞。今日世界在急剧地缩小,人类各文明之间的不断交往,已势必将汇合为一个共同的人类文明。——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请你摘取材料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主题鲜明,论述合理,做到有理有据。参考答案:1.C【详解】中古时期的朝鲜和日本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说明中华文化对周边地区影响深刻,C项正确;材料显示的是中国文化的开放性,排除A项;B项错在“全盘”,排除;材料仅仅涉及东亚,排除D项。故选C项。2.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伊斯兰文明逐渐兴起。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通过不断扩张,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其控制着西地中海地区,对当时欧洲东西部的统一及联系产生了一定影响,A项正确;北方蛮族南下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建立起日耳曼诸多王国,对后世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法兰西王国的崛起、罗马帝国的衰亡,并没有使欧洲东西部分开或纽带断裂,排除CD两项。故选A项。3.B【详解】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的城市,故选B项;印加帝国是11世纪至16世纪时南美洲统一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帝国,该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在秘鲁库斯科省,排除A项;德里苏丹国是13~16世纪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军事贵族统治北印度的伊斯兰教区域性封建国家的统称,由于先后有5个王朝在德里进行过统治,而且这些王朝首都始终位于德里,故而被统称为德里苏丹国,排除C项;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后分为: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4.A【详解】由材料“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可知,日本在被迫开国之前,其商业资本发展程度就已经较高,故选A;诸侯之所以对富商卑躬屈膝是因为有求于人家,而不一定是因为富商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商人是参与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社会群体之一,排除C;诸侯之所以对富商卑躬屈膝是因为要维持生计,而不是为了发展商业与贸易,D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5.A【详解】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朝鲜和日本使臣到达中国的次数远远高于中国使臣到达朝鲜和日本的次数以及朝日之间的往来次数,说明中日朝三国中中国是外交核心,居于东亚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地位,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日、朝正在效仿中国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只能体现中日朝三国间的往来,不能体现东亚地区政治一体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中日朝三国间的往来,无法体现是和平友好交往,排除D项。故选A项。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由材料可知,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学者在探讨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观念的时候,不但从先秦儒学典籍中进行学术溯源,还参照佛教理论对其逻辑加以解读,结论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体现了日本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高度关联性,C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佛教是否实现了本土化,排除A项;该学者批判“存天理,灭人欲”观念的逻辑视角与阳明心学明显不同,应是其独立研究的结果,排除B项;德川幕府时期与清朝前中期相当,程朱理学作为中国官学的地位较稳固,可见该学者的观点并未对当时的中国产生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7.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帝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于7世纪中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其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拉伯人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一千零一夜》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D项正确;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建立于公元前4世纪,拜占庭帝国成立于395年,三者都没有《一千零一夜》这一文学作品,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8.B【详解】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文学作品,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及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9.A【详解】根据“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公元六世纪是中国的隋唐时期,所以这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回国后推动了日本大化改新的完成,使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故选A;使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是公元19世纪的明治维新,排除BD;“作用更为的重大”是指推动了日本的大化改新,日本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而不是初步完成统一,排除C。故选A。10.C【详解】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交通建设及其配套措施较为突出,这便利了大规模商业活动的开展,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保证帝国境内道路畅通,而非对外扩张,排除B项;“确保了行政效率的提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2.D【详解】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穆斯林前来朝觐膜拜的地方。D正确;印度人大都信奉印度教,A错误;巴勒斯坦于1988年建国,成立时间不足千年,B错误;罗马是天主教的中心,C错误。故选D。1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阿拉伯。根据材料可知阿拉丁是中国人(黄种人),而聘礼要求有40个白人婢女和40个黑人护卫,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故事反映了阿拉伯人眼中的世界,B项正确;作者将故事角色设计为中国人,不能反映中国的真实风貌,排除A项;不能作为文献史料用于史学研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天方夜谭》属于文学作品,需要鉴别使用,不能当做历史研究的直接证据,排除D项。故选B项。14.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印度种姓制度下,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B正确;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A排除;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C排除;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排除。故选B。15.D【详解】根据“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其中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D项正确;ABC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1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材料表明在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一个商店可以买到很多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这说明巴格达商品贸易十分发达,C项正确;阿拉伯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信仰基督教,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阿拉伯帝国,不是波斯帝国,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阿拉伯帝国商贸发达,不涉及交通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7.(1)①等级森严,界限分明。②职业固定化、世袭化。③实行种姓内婚制。(2)①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言之有理即可)②消极:种姓制度等级森严、职业世袭、内部联姻,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下层群众的压迫和歧视,使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根据一些法经和法典的规定,婆罗门社会地位最高,是第一等级;刹帝利是第二等级。这两个等级享有各种特权,可以不劳而获。吠舍是雅利安人中没有特权的平民大众,是第三等级”可知等级森严,界限分明;根据材料“这样,婆罗门通过对各种姓职业与义务的说教,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使各种姓的职业固定化、世袭化了可知”职业固定化、世袭化;根据材料“罗门和刹帝利为了保证自己的特权和地位不致因通婚而发生混乱,制定了种姓内婚制原则”可知实行种姓内婚制。(2)影响: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从积极角度,种姓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但种姓制度给印度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种姓制度等级森严、职业世袭、内部联姻,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下层群众的压迫和歧视,使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18.(1)原因:古代大帝国扩张的影响;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交通网络的发展;丝绸之路的畅通;东西方文明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角色:桥梁(中介、纽带)特点:辐射范围广,影响深远;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连贯东西,兼收并蓄;文化多元,成就突出。【详解】(1)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随着大帝国的出现,跨文化互动进一步加速,广泛的贸易、旅行和交通网络建立起来,为遥远社会间持久而系统的交流打下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欧亚大陆文明交往密切的原因有古代大帝国扩张的影响;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交通网络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丝绸之路也是宗教和文化传统传播的通道。陆路连接起从中国和朝鲜到大夏和印度再到更远的伊朗和地中海沿岸的各社会。”可知丝绸之路的畅通;东西方文明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角色: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而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可知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往中扮演了桥梁(中介、纽带)的角色。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12世纪中叶,阿拉伯人统治过的西班牙开办了造纸厂。以后,意大利、法兰西等也学会了造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文化辐射范围广,影响深远。根据材料二“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的‘医中之王’阿里·伊本·辛纳(即阿维森纳)就是中亚人,他汇集和代表了中古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可知阿拉伯文化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连贯东西,兼收并蓄。根据材料二“在4或5世纪,有了‘0’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于10世纪下半叶传向西方。阿拉伯人精通‘数’的计算与使用,以至后人错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可知阿拉伯文化多元,成就突出。19.(1)主要措施: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或答组织力量翻译和研究先进文化典籍与著作);整合东西方文化;搭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任答其中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