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二轮复习_第1页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二轮复习_第2页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二轮复习_第3页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二轮复习_第4页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试--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二轮复习一、单选题1.“一带一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下列史实发生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是(

)①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

②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③马可·波罗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④乾隆帝在热河接见英使马戛尔尼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中国与中亚将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下列各项中不能印证中国与中亚交流的是(

)A.西汉一征服大宛国,获得了当地出产的良种“汗血马”B.8世纪以后,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逐渐传入C.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D.唐朝后期,经海路来华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3.明末清初的鉴赏指南列举了许多值得收藏的外国商品,西方的时钟、眼镜、烟草瓶和西洋缎子等在上层社会很受欢迎。到了18世纪,来自俄国和北美洲的毛皮制品在中国也风靡一时。这种现象表明当时中国A.受正在形成中的世界市场影响B.手工业水平被西方超越C.政府并不排斥民间的外贸往来D.朝贡贸易重新焕发生机4.如图是汉代西域诸国图,主要反映了汉代西域诸国的分布以及交通路线,图中清晰地绘出了通往西域的两条路线,图中部分文字为: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部刺史,以酒泉诸郡为凉部。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桥梁②汉武帝设刺史一职,加强对西域地区官员的监察力度③西域地区诸国在秦朝统一全国以后归属中央政府管辖④可用于研究西汉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情况,属于原始史料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民族文化得以发展。下列图片符合这一趋势的是(

)A.汉城奥运会宣传海报 B.故宫博物院 C.泰姬陵 D.圆明园6.据《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王安敦首次派使臣来东汉,把象牙、犀角等礼物送给东汉皇帝。史书记载称为“大秦”的国家应是(

)A.马其顿王国 B.罗马帝国 C.孔雀帝国 D.阿拉伯帝国7.北齐皇族高氏是原籍渤海郡蓨县的汉族人,后来因罪连续三代(高谧、高树、高欢)戍守北部边疆怀朔镇。开国皇帝高洋之父高欢重病临死前,使人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高欢听完“哀感流涕”。这说明A.汉人在北朝地位低下 B.民族文化交融C.北朝经济以游牧为主 D.北朝逐渐汉化8.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向外传播的主要是粟、黍、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等。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基本上都小于文化上中国的范围。这体现了中(

)A.侧重朝贡贸易 B.崇尚和平交往C.凸显对外开放 D.重视对外交流9.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A.打破了儒学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B.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C.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 D.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10.保罗·波烈是时装界的幻想主义者,但他的幻想持续影响至今。他推出的一种中国大袍式宽松女外套很快获得巴黎女性的欢迎,他为它命名“孔子”。以后又推出以“自由”命名的两件套装亦是吸收了东方服装的剪裁方法。关于他设计的服饰,说法错误的是(

)A.受俄国和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 B.受亚洲文化的影响C.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 D.使法国时装业进入巅峰时期11.据统计,元朝时来华的“色目人”不少于20个种族,其中尤以阿拉伯人为多。13世纪来自摩洛哥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其撰写的游记中也说,“中国各城市中都有阿拉伯人居住区,且修筑了清真寺作为礼拜之所”。这一现象(

)A.表明伊斯兰教成为元朝国教 B.反映出中阿贸易往来较频繁C.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动因 D.体现了元朝平等的民族政策12.茶叶在15世纪进入欧洲,数量极少。最初,它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而不是被当作饮料。但到17世纪末,茶叶输入增加,欧洲很多人家专辟茶室品茗啜茶,并以此作为时尚消遣。与此变化关系最密切的是(

)A.世界市场 B.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13.早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就占有了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大片的土地,获得了丰富的渔业、林业等资源。这主要得益于英国(

)A.率先到达了美洲大陆 B.控制了欧洲到美洲的航路C.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 D.开辟了高纬度地区的航线14.如表为16世纪载有明代青花瓷的沉船信息。据此推断,当时(

)时间沉船之地国籍与船名1544年南非海岸葡萄牙圣班多号1576年今美国南加州海岸西班牙圣菲利普号1588年爱尔兰水城西班牙特里尼达巴伦西亚号A.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已形成 B.西班牙逐渐获得了贸易优势C.中国是世界商业贸易的中心 D.瓷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15.记录片《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中说:“张骞启程出使西域时,一定知道西去的路上,必定充满艰辛和不测,但他无法知道的是,他的这次出行就将注定被载入史册,而河西走廊也将从此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下列有关河西走廊历史状况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由西域都护府管辖 B.隋——命常骏掌管通商事务C.唐——石窟壁画画有曲辕犁 D.元——属宜政院辖区范畴16.图1、图2是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中国绘制的世界地图。在《山海舆地全图》里中国位于世界地图极东一角,而几年后他重新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勾勒了世界整体轮廓和经纬度,并将中国置于世界的中央,呈现了长城、南海诸岛等地名、地物。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图1《山海舆地全图》(1584年绘制)

图2《坤舆万国全图》(1602年绘制)A.地理测绘技术不断进步 B.传统思想与西学融合C.国家主权观念日益增强 D.融入世界的意愿强烈二、材料分析题17.“三兔共耳”图案,即三只兔子共用三只耳朵,首尾相接,追逐奔跑,其在国内外不同时期多有发现。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要求。材料一敦煌莫高窟“三兔共耳”图案统计表隋朝初唐中唐晚唐所在洞窟305窟383窟397窟406窟407窟420窟205窟144窟200窟237窟358窟468窟127窟139窟145窟147窟数量6154国外“三兔共耳”图案主要分布表(部分)地区国家时间载体中、西亚等亚洲地区巴基斯坦9或11世纪陶瓷浮雕土库曼斯坦12世纪压花陶瓷器皿叙利亚13世纪彩陶伊朗13世纪蒙古铜钱非洲埃及13世纪瓷器碎片欧洲法国13世纪瓷砖德国13—14世纪教堂钟刻、瓷砖等英国13—15世纪教堂彩绘、瓷砖、手抄圣经书稿等材料二

关于“三兔共耳”图案的起源地,主要说法如表(1)根据材料一写出“三兔共耳”图案的传播路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传播路线的成因。(2)请选择材料二中的一种观点或自拟观点表达你对“三兔共耳”图案起源地的看法,并综合运用上述图文及所学知识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王查理斯二世,给英国带去了饮茶风尚。此后,玛丽二世及安妮女王也都热衷于推广茶文化,曾在宫中多次举办茶会。到18世纪中期,在贝德福公爵夫人安娜的推广下,“下午茶”的风气很快就在整个社会传播开来。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大众,当午后钟声敲响四下,大家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在家中或走进咖啡吧或茶室来喝一杯茶,这种风尚称之为“维多利亚下午茶”。——《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二

18世纪英国新兴工厂里的工人对饮茶情有独钟。茶含有咖啡因,使他们在长时间单调重复的工作中保持清醒,集中精力操作高速运转的设备……由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稍不注意便会爆发传染病。用开水冲泡茶叶可以预防许多因饮用水不洁带来的疾病。瓦特的好友韦奇伍德是大批量生产瓷器的先驱。他率先使用蒸汽机来研磨材料,并应用印花机的技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各种类型的茶叶揉捻机、烘干机等,相继发明。——《英国茶文化的兴起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维多利亚下午茶”给予合理解释。(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茶文化兴起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运输方式主要依赖于骆驼商队,其特点是路远、时长、量小,只能以价高、量轻的奢侈品为主,与普通民众关系不大。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远洋海舶,载重量多在200吨以上,货运量大,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因而进出口商品扩大到一般民生用品中,中外交道和贸易的性质也从原来的奢侈品贩运转变为规模性日用品贸易。两宋时期,以手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商品生产能力是这种规模贸易的支撑力量。——摘编自柳平生、葛金芳《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兼论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三大文明竞争格局形成》材料二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各国人民“心联通”不断走深、走实。这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明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十年。目前中国已与14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订文化和旅游协定或谅解备忘录,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摘编自程佳《"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描绘美美与共、文明互鉴新画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贸易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演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1—1800年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图中白色区域)——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以“西方人眼中的世界”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①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出使大秦,②常骏从南海郡出航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赤土国,③马可·波罗由泉州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到威尼斯,①②③正确,D项正确;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陆丝绸之路中断,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广州、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的联系,与中亚无关,D项符合题意;大宛国属于中亚地区,排除A项;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排除B项;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排除C项。故选D项。3.A【详解】材料表明欧美等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情况,说明明清时期中国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是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手工业水平情况,不能得出中国手工业水平被西方超越,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政府对民间外贸的态度,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朝贡贸易,排除D。4.C【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题目。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所学可知,汉代开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桥梁。①正确;汉武帝设刺史一职,主要是监察地方,因此也能够加强对西域地区官员的监察力度,②正确;汉代西域诸国图是当时的一手史料,可用于研究西汉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情况,属于一手的原始史料,④正确;①②④C项正确,排除A项;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③错误,排除BD项。故选C项。5.A【详解】依据题干和图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宣传海报是以韩国传统舞蹈扇子舞为基础设计的,五个扇子象征奥运的五环,圆形象征世界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这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产物,A项正确;故宫博物院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排除B项;泰姬陵修建于二战之前,排除C项;圆明园是清朝的建筑,排除D项。故选A项。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6年(东汉和罗马帝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因此,“大秦”的国家应是罗马帝国,B项正确;“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马其顿王国存在于公元前808年-前168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孔雀帝国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存在于约公元前324年到约公元前187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系列伊斯兰穆斯林封建王朝,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B项。7.B【详解】根据材料“……高氏是原籍……汉族人……三代戍守北部边疆怀朔镇……高欢重病临死前,使人唱‘敕勒川,阴山下……’高欢听完‘哀感流涕’”可知,材料通过汉族高欢戍守北部边疆,喜爱少数民族歌曲,说明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过程中,文化不断融合,B项正确;汉人在北朝地位低下,与材料“北齐皇族高氏……开国皇帝高洋”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北朝经济以游牧为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少数民族汉化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8.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文化输出,更多地体现出中国文化本身的包容性和影响力,并非强行传播,反映出的是对和平交往的尊重和追求,B项正确。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并不只是朝贡贸易,而是包含文化、思想、习俗等多方面的交流和传播,排除A项;中国向外传播的主要是农耕文明,这一过程不是对外开放的产物,而是自然发生的文化传播,凸显对外开放是近代中国以后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更多的体现出文化输出,无法体现中华文明重视对外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9.D【详解】东晋时期,僧尼与帝王、权臣的交往增多,甚至有名门大族成员出家为僧等,说明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D项正确;东晋时期儒学依然占据正统地位,A项错误;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不能说明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B项错误;“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10.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法国。材料仅涉及一位时装设计师,看不出法国时装业的巅峰,D项与材料不符,符合题意,正确;根据材料“两件套装亦是吸收了东方服装的剪裁方法”并结合所学可知,保罗·波烈的设计受俄国和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推出的一种中国大袍式宽松女外套很快获得巴黎女性的欢迎”可知,保罗·波烈的设计受中国文化的影响,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他的幻想持续影响至今”并结合所学可知,保罗·波烈的设计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1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不少于20个种族,其中尤以阿拉伯人为多”,可知元朝有大量阿拉伯人来中国定居,中国各城市中都有阿拉伯人居住区和清真寺,这反映出当时中阿贸易往来较频繁,B项正确;伊斯兰教并不是元朝国教,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动因是奥斯曼帝国垄断旧商路造成商路不畅,排除C项;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1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但到17世纪末,欧洲很多人家专辟茶室品茗啜茶,并以此作为时尚消遣”,可以看出17世纪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东西方商品交流的增多,欧洲人的习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思想方面,排除B项;工业革命于1765年开始,时间不符,材料未涉及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资产阶级革命这种政治事件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3.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占有了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的大片土地,D项正确;1492年,哥伦布率先到达美洲,排除A项;“控制”说法错误,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班牙占据了欧洲至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排除B项;英国此时的海上军事力量并不强大,只能利用海盗对西班牙船只进行劫掠,排除C项。故选D项。1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6—17世纪载有明代青花瓷的沉船地点,包括南非海岸、美国南加州海岸、爱尔兰水城等,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葡通过与中国贸易,推动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而瓷器是重要的媒介,D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对比各国贸易优势,无法得出西班牙逐渐获得贸易优势的相关结论,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中西文化交流,不能判断中国是世界商业贸易的中心,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隋朝、唐朝、元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河西走廊敦煌莫高窟壁画,唐朝牛耕图中有曲辕犁,C项正确;西汉的西域都护府设置于乌垒城(今新疆),是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河西走廊不属于西域都护府管理,排除A项;隋炀帝命裴矩而不是常骏驻河西走廊的张掖,掌管通商事务,排除B项;元朝时,河西走廊一带设置的是甘肃行省,其不属于宣政院辖区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16.B【详解】《坤舆万国全图》将中国置于世界的中心,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华夷观念对地理制图的影响,而长城、南海诸岛等地名、地物在地图上的呈现,说明西方制图思想影响了中国,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技术的进步,排除A项;主权观念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当时的明朝施行海禁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17.(1)路线:发源于敦煌,经中亚、西亚或北非,传至欧洲。成因:丝绸之路的发展;蒙古西征的影响;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影响;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的传播。(2)参考答案一观点:赞同“中国说”。阐述:据材料一,该图案在国外的出现时间,均晚于中国;据材料二,该图案的创作手法与相似图案,在中国早已出现;该图案与中亚、西亚等地艺术风格的相似性,无法找到直接证据。结论:“中国说”的史料实证最为扎实,而其他两种观点均存在无法解决的逻辑漏洞,不足以采信。参考答案二观点:赞同“中亚或西亚说”。阐述:该图案亦未在敦煌之外中国文化核心地区发现;敦煌地理位置临近中亚及西亚地区,文化联系或交流相对便利;敦煌艺术的纹饰与中亚、西亚相似性较多,可为旁证。结论:该图案在敦煌出现虽然最早,但应是“流”而不是“源”。参考答案三观点:该图案是中外文化融汇的结果。说明:据材料一,该图案最早在中国出现,且创作手法与相似图案早已有之;据材料二,敦煌长期处于中原王朝统治的边缘地区,容易受到印度、波斯等异域文明的影响;该图案仅见于敦煌佛窟,未在中国文化核心地区发现,兼之佛教中保存有与兔相关的记载,说明其与佛教系密切。结论:该图案是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结晶。考生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均酌情给分。【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和世界。路线:据材料一“敦煌莫高窟”、“隋朝”、“中、西亚等亚洲地区”、“非洲”“欧洲”可知发源于敦煌,经中亚、西亚或北非,传至欧洲。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丝绸之路、蒙古西征的影响、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影响、佛教、基督教传播等角度思考即可。丝绸之路的发展;蒙古西征的影响;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影响;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的传播。(2)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含绘图说明类),时空是古代中国、印度、中亚或西亚。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考生根据题目所创设的情境和提供的图文信息进行思维构建。首先,材料二有三种说法:中国说、印度说、中亚或西亚说。选择材料二中的一种观点或自拟观点阐述对“三兔共耳”图案起源地的看法,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如赞同“中国说”。据材料一可知,该图案在国外的出现时间,均晚于中国;据材料二“该图案现存最早发现于敦煌,所采用的‘共生’创作手法,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已经存在,也与战国三兽纹、汉代三雁纹、三鱼共头等如出一辙,故应主要起源于中国传统纹样。”可知,该图案的创作手法与相似图案,在中国早已出现;据材料二“该图案与历史上波斯(今伊朗)、萨珊(今伊朗)、粟特(今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等的类似纹样及艺术风格存在相似之处”可得出该图案与中亚、西亚等地艺术风格的相似性,无法找到直接证据。最后,得出结论,“中国说”的史料实证最为扎实,而其他两种观点均存在无法解决的逻辑漏洞,不足以采信。如赞同“中亚或西亚说”。据材料二“该图案仅见于敦煌,在中原、江南等中国文化核心地区未见遗存。”可得出该图案亦未在敦煌之外中国文化核心地区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敦煌地理位置临近中亚及西亚地区,文化联系或交流相对便利;据材料二“敦煌艺术中狩猎纹、翼马纹等装饰纹样同样与波斯风格相吻合。”可得出敦煌艺术的纹饰与中亚、西亚相似性较多,可为旁证。最后得出结论:该图案在敦煌出现虽然最早,但应是“流”而不是“源”。还可以据材料二“莫高窟为佛窟,故该图案应该具有佛教内涵,与印度佛教中佛陀转生为兔等传说应该存在内在关联,故应起源于印度”“该图案与历史上波斯(今伊朗)、萨珊(今伊朗)、粟特(今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等的类似纹样及艺术风格存在相似之处,而敦煌艺术中狩猎纹、翼马纹等装饰纹样同样与波斯风格相吻合。”可得出该图案是中外文化融汇的结果。然后结合材料阐释即可。18.(1)工业革命后,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茶叶贸易迅速发展,茶文化逐渐走进普通民众生活。同时,茶文化在传入欧洲后,逐渐融入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及观念,最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下午茶的普及体现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适应了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改变英国人的生活习惯;茶叶贸易的巨额利润,促进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影响英国殖民政策;围绕茶文化而产生一系列制茶工艺技术的改进,茶具的发明,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关于对“维多利亚下午茶”的合理解释,由材料一“‘下午茶’的风气很快就在整个社会传播开来。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大众,当午后钟声敲响四下,大家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在家中或走进咖啡吧或茶室来喝一杯茶”可知,茶文化在传入欧洲后,逐渐融入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及观念,最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据所学可知,茶文化伴随着茶叶贸易,工业革命后,东西方之间贸易大增,茶叶贸易迅速发展,茶文化逐渐走进普通民众生活;茶文化一开始在贵族中普及,伴随着茶文化从贵族向普通民众普及,说明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由材料“茶含有咖啡因,使他们在长时间单调重复的工作中保持清醒,集中精力操作高速运转的设备”可知,英国茶文化兴起适应了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由材料“各种类型的茶叶揉捻机、烘干机等,相继发明”可知,围绕茶文化而产生一系列制茶工艺技术的改进,茶具的发明,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据所学可知,茶叶贸易产生巨额利润,促进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影响英国殖民政策;茶文化在英国兴起,从此以后,英国人的生活中不只是面包、咖啡还有茶,说明英国茶文化改变英国人的生活习惯。19.(1)趋势:由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逐渐演变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商路运输货物由以奢侈品为主到以规模性日用品为主。原因: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中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宋王朝及阿拉伯帝国等政府的重视;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的进步。(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现实意义:助力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有利于开创国际贸易合作的新模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详解】(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中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可以得出发展趋势由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逐渐演变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根据材料“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只能以价高、量轻的奢侈品为主”到“两宋时期,以手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商品生产能力是这种规模贸易的支撑力量”可以得出商路运输货物由以奢侈品为主到以规模性日用品为主。原因:根据所学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可知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转到南方;当时中国同国外进行大量的陶瓷贸易,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的优势便凸显无疑,最终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特别是宋朝商业科技高度发展,指南针和水密封舱等航海技术的发明和之前牵星术、地文潮流等航海知识的积累;阿拉伯世界对海洋贸易热忱,使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从国内和国际方面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国内方面它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国际方面,有助于构建国际经济新格局,助力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有利于开创国际贸易合作的新模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20.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示例:西方人眼中的世界西方人眼中的世界范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扩大。公元1年,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交通和技术条件落后,大范围的区域联系很难实现。因而,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